2021年1月福建专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阶段卷(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1月福建专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阶段卷(word版)

历史九年级下册阶段测试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对农奴的解放是一种 欺骗。”他如此评价农奴制改革所依据的史实是( ) A.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农奴解放时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2.林肯对约翰说:“为了恢复联邦,有色人口是巨大的、可用的而尚未加以利 用的力量。”为了“加以利用这种力量”,林肯政府( ) 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发起内战解决黑人奴隶问题 C.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D.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和内部障碍。其中“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分别指的是( ) A.英国殖民统治和农奴制度 B.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C.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D.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4.“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 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5.“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 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 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6.探究历史发展的共性是学习历史的任务之一,请找出俄国 1861 年改革和日本 明治维新的共同点( ) ①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都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③都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④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 如图,假如你参加 1900 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博会,你能看到当时最新的科 技成果是( )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耐用电灯泡 D.火车机车 8.下表反映了 1880—1920 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了 直接影响的是( )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亿吨) 0.04 0.21 0.46 0.94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诞生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 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 指的是( ) A.改良蒸汽机 B.研制汽车 C.发明白炽灯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 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一方作战 B.1916 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11.如图为某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处应该是( ) A.①德国进攻波兰 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①来克星顿枪声 ②萨拉托加大捷 C.①萨拉热窝事件 ②凡尔登战役 D.①攻占巴士底狱 ②滑铁卢战役 12.如下表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统计数据,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 ) 持续时间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4 年多 15 亿 3000 多万 3300 多亿美元 A.壮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C.阻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3.“阿芙乐尔”在俄文中的意思是“曙光”或“朝霞“,在古罗马神话里,“阿 芙乐尔”是司晨的女神,她唤醒沉睡的人们,送走黑暗,迎来光明。1917 年 11 月 7 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迎来的“光明”是( ) A.第一国际成立 B.二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公社革命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4.“1917 年 11 月 7 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 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 20 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 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推翻了沙皇俄国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15.如图这张签署《凡尔赛条约》的照片中,不可能有哪一个人物( ) A.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B.美国总统威尔逊 C.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D.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 16.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 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条约》 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C.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D.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7.凯恩斯在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说:“它是一个残忍的胜利者在文 明史上所干出的最凶暴的行为之一。”下列有关这个“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 是( ) A.根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而建立 B.无法根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C.建立了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D.顾及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8.“和约在德国引起的深刻不满,一开始便暴露了这个和约的脆弱性,这种不 满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对希特勒的崛起发挥了作用。”材料中的“和约” 是指( ) A.《凡尔赛条约》 B.《慕尼黑协定》 C.《北大西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 19.1922 年,苏俄的农民在交完固定的粮食税之后,把剩余粮食运到苏俄国内 的集市上去出售,结果行为是合法的。没有人干预。这是因为苏俄推行( ) A.农业集体化运动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垦荒运动 D.新经济政策 20.列宁认为,应该将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让其成为提 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基于此,苏俄(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21.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据下表可以推断,苏 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1921—1929 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 国家 苏联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日本 年均增长率 24.3% 17% 9.4% 7.1% 4.3% 3%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 C.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 D.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22.2021 年是列宁逝世 97 周年。他曾经说过:“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 事做起。”他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维埃政府 ④实现农业集体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 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防止所有企业生 产过剩。”为此,罗斯福政府( ) A.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B.推行“以工代赈” C.整顿金融业体系 D.颁布《农业调整法》 24.1935 年到 1942 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 120 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 其主要目的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 万幢 106.86 万千米 7.7 万座 285 个 3.86 万千米 A.国家干预经济 B.加强对工业计划指导 C.兴建公共设施 D.增加就业、缓解危机 25.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改变”表现为(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C.实行冷战政策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 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 抗。下列关于冷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 B.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结果 C.冷战双方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D.冷战局面形成后,世界一直和平 27.“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 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材料中的“外部条件”指的是( ) A.发动对外战争 B.美国扶持 C.废藩置县 D.发展教育 28.12 月 25 日晚,一面俄罗斯联邦的白、蓝、红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取代 了苏联国旗。这一情景发生在( ) A.1989 年 B.1990 年 C.1991 年 D.1992 年 29.如图名为《圆满》的漫画中,嫦娥手捧写有“中国”字样的四分之一圆飞了 过来,地上的各国人民欢欣鼓舞。该画所反映史实的主要意义是( ) A.推动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世界贸易组织由此成立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瓦解美苏两级政治格局 30.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 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 球化(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化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本卷共 4 题,第 31 题 6 分,第 32 题 12 分,第 33 题 12 分,第 34 题 10 分,共 40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 分) 材料 面对法西斯的大肆侵略,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反法西 斯国家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国家联合 起来,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大大增强了反 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根据材料,指出《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后反法西斯作战方式的特点。(2 分) (2)小历认为《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是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 由。(4 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长期以来英国最贫困的兰开夏,到 19 世纪初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区。 其重要城市曼彻斯特到 1830 年人口由原来的 9.4 万跃升到 27 万;纺织加工中 心布莱德福在飞梭和珍妮机的推动下工厂产量增加 600%。一些工人步入中产 阶级行列,工业家的子女开始进入名牌大学。 ——摘编自[美]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材料二 美国不仅发明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白热丝灯和电话,还发 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从惠特尼的互换技术,福特“流水线”的大量生产 到秦勒的现代管理。正是依靠这些革命性的“软件”技术,美国从一个后起之 秀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材料三 贝恩斯写道,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曼彻斯特、布莱德福、纽约等城 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骇人听闻的贫民窟,但这里更是 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 ——摘编自[美]利斯《城市观察:1820—1940 欧洲和美国的城市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城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3 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的原因。(3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城市化所持的态度,并说明理由。(3 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当俄国民众终于平息了国内叛乱和击退外国武装入侵,结束了战争→ 革命→战争的轮回之后,却发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甚至于面包都是极度缺乏, 农民对工业品、工人和市民对面包都有急切的需求,但却不是买不到就是买不 起。 ——摘编自郭春生《“耐普曼”的内涵及其在苏维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俄国私人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比率变化表 年代 缝纫工业 制鞋工业 食品工业 皮革工业 制材工业 1920 年 3% 4.8% 2.2% 3.5% 0% 1922 年 70% 70% 34% 27% 26% ——摘编自吴恩远《论耐普曼的组成、性质与作用》 材料三 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消除恐惧!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 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 的劳动时间,同时防止所有企业生产过剩。 ——摘编自【美】富兰克林•罗斯福《炉边谈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革命”所指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造成俄国“生活必需品甚至于面包都是极度缺乏的”状况的原因。(3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俄国私人企业在全国工业总 产值增长的原因,并分析其对苏联产生的影响。(3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政府为“防止所有企业生产过剩”而采取的措 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俄政府与罗斯福政府在应对危机上采用的共同 经济手段。(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建设的历史感悟。(3 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 大约在 150 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 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 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 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 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摘自《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弃旧图新”所指的重大改革。(2 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8 分) 历史九年级下册阶段测试卷答案 1.D 2.D 3.C 4.C 5.D 6.D 7.C 8.C 9.D 10.C 11.C 12.C 13.D 14.C 15.D 16.D 17.D 18.A 19.D 20.C 21.B 22.D 23.A 24.D 25.D 26.D 27.B 28.C 29.C 30.C 31.(1)特点: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资上互相支援。(2 分) (2)观点:不同意。 理由:《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或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 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 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4 分) 32.(1)变化:城市人口增加;工业产量增加(生产力发展或经济发展);教 育发展;阶级转化。 原因:工业革命。(3 分) (2)原因:重视科技发明,重视生产与管理技术的创新。(3 分) (3)问题: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剧;犯罪率上升。(答出两点即可,照 抄材料最高得一半的分数)(3 分) (4)持肯定态度。 理由:虽然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但仍极大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如 回答持否定态度也可,理由合理就行)(3 分) 33.(1)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3 分) (2)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 分) (3)加强对工业的调控,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国家干预经济。(3 分) (4)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是保持经济 发展活力的关键;经济政策的调整应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要勇于改革、要 勇于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3 分) 34.(1)明治维新。(2 分) (2)观点:危机即转机。 论述:19 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幕府统治腐 朽。1853 年,一支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 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民族 危机加深。一些中下级武士,他们在民族危机面前,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 明治政府通过学习西方进行明治维新改革,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 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 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8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