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10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专题53 中考几何动态试题解法(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 53 中考几何动态试题解法 一、动态问题概述数 1.就运动类型而言,有函数中的动点问题有图象问题、面积问题、最值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 问题等。怎 2.就运动对象而言,几何图形中的动点问题有点动、线动、面动三大类。怎样 3.就图形变化而言,有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滚动)等。 4.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 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 析能力进行考察。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属于初中数学难点,综合性强,只有完 全掌握才能拿高分。 二、动点与函数图象问题常见的四种类型 1.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2.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3.圆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圆周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怎样解决好 4.直线、双曲线、抛物线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 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三、图形运动与函数图象问题常见的三种类型寸 1.线段与多边形的运动图形问题:把一条线段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三角形或四边形,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 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段,判断函数图象。 2.多边形与多边形的运动图形问题:把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另一个多边形,根据问题 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段,判断函数图象。怎样解决好中考数 3.多边形与圆的运动图形问题:把一个圆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一个三角形或四边形,或把一个三角形或四 边形沿一定方向运动经过一个圆,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段,判断函数图象。 四、动点问题常见的四种类型解题思路 1.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通过全等或相似,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边或角 的关系。 2.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通过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全等或相似,得出它 们的边或角的关系。 3.圆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圆周运动,探究构成的新图形的边角等关系。 4.直线、双曲线、抛物线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探究是否存在动点构成的三 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与已知图形相似等问题。 五、解决动态问题一般步骤 (1)用数量来刻画运动过程。因为在不同的运动阶段,同一个量的数学表达方式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分类 讨论。有时符合试题要求的情况不止一种,这时也需要分类讨论。 (2)画出符合题意的示意图。 (3)根据试题的已知条件或者要求列出算式、方程或者数量间的关系式。 【例题 1】(2020•连云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半径为 2 的⊙O 与 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A,点 B 是⊙O 上一动点,点 C 为弦 AB 的中点,直线 y x﹣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D、E,则△CDE 面积的最小 值为 . 【答案】2 【分析】如图,连接 OB,取 OA 的中点 M,连接 CM,过点 M 作 MN⊥DE 于 N.首先证明点 C 的运动轨迹是 以 M 为圆心,1 为半径的⊙M,设⊙M 交 MN 于 C′.求出 MN,当点 C 与 C′重合时,△C′DE 的面积最小. 【解析】如图,连接 OB,取 OA 的中点 M,连接 CM,过点 M 作 MN⊥DE 于 N. ∵AC=CB,AM=OM, ∴MC OB=1, ∴点 C 的运动轨迹是以 M 为圆心,1 为半径的⊙M,设⊙M 交 MN 于 C′. ∵直线 y x﹣3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D、E, ∴D(4,0),E(0,﹣3), ∴OD=4,OE=3, ∴DE 5, ∵∠MDN=∠ODE,∠MND=∠DOE, ∴△DNM∽△DOE, ∴ , ∴ , ∴MN , 当点 C 与 C′重合时,△C′DE 的面积最小,最小值 ×5×( 1)=2 【对点练习】(2020 年浙江台州模拟)如图所示,在△ABC 中,AB=10,AC=8,BC=6,以边 AB 的中点 O 为圆 心,作半圆与 AC 相切,点 P,Q 分别是边 BC 和半圆上的动点,连接 PQ,则 PQ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 ) A.6 B.2 +1 C.9 D. 【答案】C 【解析】如图,设⊙O 与 AC 相切于点 E,连接 OE,作 OP1⊥BC 垂足为 P1 交⊙O 于 Q1, 此时垂线段 OP1 最短,P1Q1 最小值为 OP1﹣OQ1, ∵AB=10,AC=8,BC=6, ∴AB2=AC2+BC2,∴∠C=90°, ∵∠OP1B=90°,∴OP1∥AC ∵AO=OB,∴P1C=P1B,∴OP1=AC=4, ∴P1Q1 最小值为 OP1﹣OQ1=1, 如图,当 Q2 在 AB 边上时,P2 与 B 重合时, P2Q2 最大值=5+3=8, ∴PQ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 9. 【点拨】设⊙O 与 AC 相切于点 E,连接 OE,作 OP1⊥BC 垂足为 P1 交⊙O 于 Q1,此时垂线段 OP1 最短,P1Q1 最 小值为 OP1﹣OQ1,求出 OP1,如图当 Q2 在 AB 边上时,P2 与 B 重合时,P2Q2 最大值=5+3=8,由此不难解决问题. 【例题 2】(2020•重庆)如图,在 Rt△ABC 中,∠BAC=90°,AB=AC,点 D 是 BC 边上一动点,连接 AD,把 A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 AE,连接 CE,DE.点 F 是 DE 的中点,连接 CF. (1)求证:CF AD; (2)如图 2 所示,在点 D 运动的过程中,当 BD=2CD 时,分别延长 CF,BA,相交于点 G,猜想 AG 与 BC 存在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猜想的结论; (3)在点 D 运动的过程中,在线段 AD 上存在一点 P,使 PA+PB+PC 的值最小.当 PA+PB+PC 的值取得最小值时, AP 的长为 m,请直接用含 m 的式子表示 CE 的长. 【答案】见解析。 【分析】(1)由“SAS”可证△BAD≌△CAE,可得∠ABD=∠ACE=45°,可求∠BCE=90°,由直角三角形的 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2)过点 G 作 GH⊥BC 于 H,设 CD=a,可得 BD=2a,BC=3a,AB=AC 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BD =CE=2a,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 GH=2CH,可求 CH=a,可求 BG 的长,即可求 AG a CD BC; (3)将△BPC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BNM,连接 PN,可得当点 A,点 P,点 N,点 M 共线时,PA+PB+PC 值最小,由旋转的性质可得△BPN 是等边三角形,△CBM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BPN=∠BNP=60°,BM=CM,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 证明:(1)∵AB=AC,∠BAC=90°, ∴∠ABC=∠ACB=45°, ∵把 A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 AE, ∴AD=AE,∠DAE=90°=∠BAC, ∴∠BAD=∠CAE,DE AD, 又∵AB=AC, ∴△BAD≌△CAE(SAS), ∴∠ABD=∠ACE=45°, ∴∠BCE=∠BCA+∠ACE=90°, ∵点 F 是 DE 的中点, ∴CF DE AD; (2)AG BC, 理由如下:如图 2,过点 G 作 GH⊥BC 于 H, ∵BD=2CD, ∴设 CD=a,则 BD=2a,BC=3a, ∵∠BAC=90°,AB=AC, ∴AB=AC a, 由(1)可知:△BAD≌△CAE, ∴BD=CE=2a, ∵CF=DF, ∴∠FDC=∠FCD, ∴tan∠FDC=tan∠FCD, ∴ 2, ∴GH=2CH, ∵GH⊥BC,∠ABC=45°, ∴∠ABC=∠BGH=45°, ∴BH=GH, ∴BG BH ∵BH+CH=BC=3a, ∴CH=a,BH=GH=2a, ∴BG=2 a, ∴AG=BG﹣AB a CD BC; (3)如图 3﹣1,将△BPC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BNM,连接 PN, ∴BP=BN,PC=NM,∠PBN=60°, ∴△BPN 是等边三角形, ∴BP=PN, ∴PA+PB+PC=AP+PN+MN, ∴当点 A,点 P,点 N,点 M 共线时,PA+PB+PC 值最小, 此时,如图 3﹣2,连接 MC, ∵将△BPC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60°得到△BNM, ∴BP=BN,BC=BM,∠PBN=60°=∠CBM, ∴△BPN 是等边三角形,△CBM 是等边三角形, ∴∠BPN=∠BNP=60°,BM=CM, ∵BM=CM,AB=AC, ∴AM 垂直平分 BC, ∵AD⊥BC,∠BPD=60°, ∴BD PD, ∵AB=AC,∠BAC=90°,AD⊥BC, ∴AD=BD, ∴ PD=PD+AP, ∴PD m, ∴BD PD m, 由(1)可知:CE=BD m. 【对点练习】如图,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AB=4,∠DAB=120°,动点 P 从点 A 出 发,以每秒 2 个单位的速度沿 AC 向终点 C 运动.过 P 作 PE⊥AB 交 AB 于点 E,作 PF⊥AD 交 AD 于点 F,设 四边形 AEPF 与△ABD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1)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BE 的长; (2)当点 P 与点 O 重合时,求 t 的值; (3)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在点 P 出发的同时,有一点 Q 从点 C 出发,以每秒 6 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 C﹣D﹣A﹣B 运动,设点 Q 关 于 AC 的对称点是 Q',直接写出 PQ'与菱形 ABCD 的边垂直时 t 的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如图 1 中,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AB=BC=CD=AD,∠CAD=∠CAB= ∠DAB=60°, ∴△ADC,△ABC 都是等边三角形, ∵PE⊥AB,PA=2t, ∴∠PEA=90°,∠APE=30°, ∴AE= PA=t, ∴BE=AB﹣AE=4﹣t. (2)当点 P 与点 O 重合时,PA=OA=2=2t, ∴t=1 时,点 P 与点 O 重合. (3)当 0<t≤1 时,如图 1 中,重叠部分是四边形 PEAF,S=2× ×t× t= t2. 当 1<t≤2 时,如图 2 中,重叠部分是五边形 AEMNF,S=S 四边 形 PEAF﹣S △PMN= t2 ﹣ ( )2=﹣ t2+ t﹣ . (4)如图 4﹣1 中,当 PQ′⊥BC 时,易知 PC=2CQ′,可得 4﹣2t=2×6t,解得 t= . 如图 4﹣2 中,当点 Q 与点 F 重合时,PQ⊥AB,则有:6t+t=8,t= 如图 4﹣3 中,当点 Q 与点 E 重合时,PQ′⊥AD,则有:6t=8+t,t= ,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 t 的值为 s 或 s 或 s. 【点拨】本题是几何图形中的动点综合题问题,可以用一下思路解决:(1)解直角三角形求出 AE 即可解决 问题. (2)根据 PA=OA,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分别画出图形解决问题即可. (4)分三种情形:①如图 4﹣1 中,当 PQ′⊥BC 时.②如图 4﹣2 中,当点 Q 与点 F 重合时.③如图 4﹣3 中, 当点 Q 与点 E 重合时,分别求解即可. 【例题 3】(2020•苏州)如图,已知∠MON=90°,OT 是∠MON 的平分线,A 是射线 OM 上一点,OA=8cm.动 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1cm/s 的速度沿 AO 水平向左作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动点 Q 从点 O 出发,也以 1cm/s 的速度沿 ON 竖直向上作匀速运动.连接 PQ,交 OT 于点 B.经过 O、P、Q 三点作圆,交 OT 于点 C,连接 PC、 QC.设运动时间为 t(s),其中 0<t<8. (1)求 OP+OQ 的值; (2)是否存在实数 t,使得线段 OB 的长度最大?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求四边形 OPCQ 的面积. 【答案】见解析。 【分析】(1)由题意得出 OP=8﹣t,OQ=t,则可得出答案; (2)如图,过点 B 作 BD⊥OP,垂足为 D,则 BD∥OQ.设线段 BD 的长为 x,则 BD=OD=x,OB BD x, PD=8﹣t﹣x,得出 ,则 ,解出 x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出答案; (3)证明△PC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S△PCQ PC•QC × PQ PQ2.在 Rt△POQ 中,PQ2=OP2+OQ2 =(8﹣t)2+t2.由四边形 OPCQ 的面积 S=S△POQ+S△PCQ 可得出答案. 【解析】(1)由题意可得,OP=8﹣t,OQ=t, ∴OP+OQ=8﹣t+t=8(cm). (2)当 t=4 时,线段 OB 的长度最大. 如图,过点 B 作 BD⊥OP,垂足为 D,则 BD∥OQ. ∵OT 平分∠MON, ∴∠BOD=∠OBD=45°, ∴BD=OD,OB BD. 设线段 BD 的长为 x,则 BD=OD=x,OB BD x,PD=8﹣t﹣x, ∵BD∥OQ, ∴ , ∴ , ∴x . ∴OB . 当 t=4 时,线段 OB 的长度最大,最大为 2 cm. (3)∵∠POQ=90°, ∴PQ 是圆的直径. ∴∠PCQ=90°. ∵∠PQC=∠POC=45°, ∴△PC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S△PCQ PC•QC × PQ PQ2. 在 Rt△POQ 中,PQ2=OP2+OQ2=(8﹣t)2+t2. ∴四边形 OPCQ 的面积 S=S△POQ+S△PCQ , , =4t 16﹣4t=16. ∴四边形 OPCQ 的面积为 16cm2. 【对点练习】(2019•山东潍坊)如图,直线 y=x+1 与抛物线 y=x2﹣4x+5 交于 A,B 两点,点 P 是 y 轴上的 一个动点,当△PAB 的周长最小时,S△PAB= . 【答案】 . 【解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 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根据轴对称,可以求得使得△PAB 的周长最小时点 P 的坐标,然后求出点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和 AB 的长度, 即可求得△PAB 的面积,本题得以解决. , 解得, 或 , ∴点 A 的坐标为(1,2),点 B 的坐标为(4,5), ∴AB= =3 , 作点 A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A′,连接 A′B 与 y 轴的交于 P,则此时△PAB 的周长最小, 点 A′的坐标为(﹣1,2),点 B 的坐标为(4,5), 设直线 A′B 的函数解析式为 y=kx+b, ,得 , ∴直线 A′B 的函数解析式为 y= x+ , 当 x=0 时,y= , 即点 P 的坐标为(0, ), 将 x=0 代入直线 y=x+1 中,得 y=1, ∵直线 y=x+1 与 y 轴的夹角是 45°, ∴点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 ﹣1)×sin45°= = , ∴△PAB 的面积是: = , 【点拨】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 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一、选择题 1.(2019 海南)如图,在 Rt△ABC 中,∠C=90°,AB=5,BC=4.点 P 是边 AC 上一动点,过点 P 作 PQ∥ AB 交 BC 于点 Q,D 为线段 PQ 的中点,当 BD 平分∠ABC 时,AP 的长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得到∠QBD=∠BDQ,得到 QB=QD,根 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计算即可. 解:∵∠C=90°,AB=5,BC=4, ∴AC= =3, ∵PQ∥AB, ∴∠ABD=∠BDQ,又∠ABD=∠QBD, ∴∠QBD=∠BDQ, ∴QB=QD, ∴QP=2QB, ∵PQ∥AB, ∴△CPQ∽△CAB, ∴ = = ,即 = = , 解得,CP= , ∴AP=CA﹣CP= 2.(2019•四川省达州市)如图,边长都为 4 的正方形 ABCD 和正三角形 EFG 如图放置,AB 与 EF 在一条直线上, 点 A 与点 F 重合.现将△EFG 沿 AB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 F 与 B 重合时停止.在这个 运动过程中,正方形 ABCD 和△EFG 重叠部分的面积 S 与运动时间 t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写出各段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从而可以判断哪个选项中的图象符合题意, 本题得以解决. 当 0≤t≤2 时,S= = ,即 S 与 t 是二次函数关系,有最小值(0,0),开口向上, 当 2<t≤4 时,S= ﹣ = ,即 S 与 t 是 二次函数关系,开口向下, 由上可得,选项 C 符合题意。 3.(2019•山东泰安)如图,矩形 ABCD 中,AB=4,AD=2,E 为 AB 的中点,F 为 EC 上一动点,P 为 DF 中点, 连接 PB,则 PB 的最小值是( ) A.2 B.4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出点点 P 的运动轨迹是线段 P1P2,再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当 BP⊥P1P2 时,PB 取得最小值;由矩形的性质以及已知的数据即可知 BP1⊥P1P2,故 BP 的最小值为 BP1 的长,由勾股定理求解 即可.如图: 当点 F 与点 C 重合时,点 P 在 P1 处,CP1=DP1, 当点 F 与点 E 重合时,点 P 在 P2 处,EP2=DP2, ∴P1P2∥CE 且 P1P2= CE 当点 F 在 EC 上除点 C、E 的位置处时,有 DP=FP 由中位线定理可知:P1P∥CE 且 P1P= CF ∴点 P 的运动轨迹是线段 P1P2, ∴当 BP⊥P1P2 时,PB 取得最小值 ∵矩形 ABCD 中,AB=4,AD=2,E 为 AB 的中点, ∴△CBE、△ADE、△BCP1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P1=2 ∴∠ADE=∠CDE=∠CP1B=45°,∠DEC=90° ∴∠DP2P1=90° ∴∠DP1P2=45° ∴∠P2P1B=90°,即 BP1⊥P1P2, ∴BP 的最小值为 BP1 的长 在等腰直角 BCP1 中,CP1=BC=2 ∴BP1=2 ∴PB 的最小值是 2 4.(2019•山东潍坊)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2,BC=3,动点 P 沿折线 BCD 从点 B 开始运动到点 D.设 运动的路程为 x,△ADP 的面积为 y,那么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当 0≤x≤3 时,y=3,当 3<x<5 时,y= ×3×(5﹣x)=﹣ x+ .由此即可判断. 由题意当 0≤x≤3 时,y=3, 当 3<x<5 时,y= ×3×(5﹣x)=﹣ x+ . 5.(2019•湖北武汉)如图,AB 是⊙O 的直径,M、N 是 (异于 A.B)上两点,C 是 上一动点,∠ACB 的角平 分线交⊙O 于点 D,∠BAC 的平分线交 CD 于点 E.当点 C 从点 M 运动到点 N 时,则 C.E 两点的运动路径长的 比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弧长公式,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内心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寻找点的 运动轨迹,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 如图,连接 EB.设 OA=r.易知点 E 在以 D 为圆心 DA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轨迹是 ,点 C 的运动轨迹是 , 由题意∠MON=2∠GDF,设∠GDF=α,则∠MON=2α,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解决问题. ∵AB 是直径,∴∠ACB=90°, ∵E 是△ACB 的内心,∴∠AEB=135°, ∵∠ACD=∠BCD, ∴ = ,∴AD=DB= r,∴∠ADB=90°, 易知点 E 在以 D 为圆心 DA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轨迹是 ,点 C 的运动轨迹是 , ∵∠MON=2∠GDF,设∠GDF=α,则∠MON=2α ∴ = = . 6.(2019•甘肃武威)如图①,在矩形 ABCD 中,AB<AD,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动点 P 由点 A 出发,沿 AB→BC→CD 向点 D 运动.设点 P 的运动路程为 x,△AOP 的面积为 y,y 与 x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②所示, 则 AD 边的长为( )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解题的关键是分析三角形面积随动点运动的变化过程,找到 分界点极值,结合图象得到相关线段的具体数值. 当 P 点在 AB 上运动时,△AOP 面积逐渐增大,当 P 点到达 B 点时,△AOP 面积最大为 3. ∴ AB• =3,即 AB•BC=12. 当 P 点在 BC 上运动时,△AOP 面积逐渐减小,当 P 点到达 C 点时,△AOP 面积为 0,此时结合图象可知 P 点 运动路径长为 7, ∴AB+BC=7. 则 BC=7﹣AB,代入 AB•BC=12,得 AB2﹣7AB+12=0,解得 AB=4 或 3, 因为 AB<AD,即 AB<BC, 所以 AB=3,BC=4. 二、填空题 7.(2019 桂林)如图,在矩形 ABCD 中,AB= ,AD=3,点 P 是 AD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BP,作点 A 关 于直线 BP 的对称点 A1,连接 A1C,设 A1C 的中点为 Q,当点 P 从点 A 出发,沿边 AD 运动到点 D 时停止运动, 点 Q 的运动路径长为 . 【答案】 π. 【解析】如图,连接 BA1,取 BC 使得中点 O,连接 OQ,BD.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BAD=90°, ∴tan∠ABD= = , ∴∠ABD=60°, ∵A1Q=QC,BO=OC, ∴OQ= BA1= AB= , ∴点 Q 的运动轨迹是以 O 为圆心,OQ 为半径的圆弧,圆心角为 120°, ∴点 Q 的运动路径长= = π. 8.如图,AB 是⊙O 的弦,AB=5,点 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 M、N 分别是 AB、AC 的中 点,则 MN 长的最大值是 . 【答案】 . 【解析】如图,∵点 M,N 分别是 AB,AC 的中点, ∴MN= BC, ∴当 BC 取得最大值时,MN 就取得最大值,当 BC 是直径时,BC 最大, 连接 BO 并延长交⊙O 于点 C′,连接 AC′, ∵BC′是⊙O 的直径, ∴∠BAC′=90°. ∵∠ACB=45°,AB=5, ∴∠AC′B=45°, ∴BC′= = =5 , ∴MN 最大= . 故答案为: . 【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圆周角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当什 么时候 MN 的值最大,难度不大. 9.(2020 湖北随州模拟)如图,∠AOB 的边 OB 与 x 轴正半轴重合,点 P 是 OA 上的一动点,点 N(3,0)是 OB 上的一定点,点 M 是 ON 的中点,∠AOB=30°,要使 PM+PN 最小,则点 P 的坐标为________. 【答案】(3 2 , 3 2 ), 【解析】作点 N 关于 OA 的对称点 N′,连接 MN′交 OA 于点 P,则点 P 为所求. 显然 ON=ON′,∠NON′=2∠AOB=2×30°=60°, ∴△ONN′为等边三角形,MN′⊥ON, ∵OM=3 2 ,则 PM=OMtan30°=3 2 × 3 3 = 3 2 , ∴点 P 的坐标为(3 2 , 3 2 ). 10.(2019•四川广安)如图 1.8 ,在四边形 ABCD中, AD ∥ BC , 30B ,直线 ABl .当直线l 沿射线 BC 方向,从点 B 开始向右平移时,直线l 与四边形 ABCD的边分别相交于点 E 、F .设直线l 向右平移的 距离为 x ,线段 EF 的长为 y ,且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如图 2.8 所示,则四边形 ABCD的周长是 . 【答案】10 2 3 【解析】由题意和图像易知 BC=5,AD=7-4=3 当 BE=4 时(即 F 与 A 重合),EF=2,又因为 l AB 且∠B=30°,所以 AB= 32 , 因为当 F 与 A 重合时,把 CD 平移到 E 点位置可得三角形 AED′为正三角形,所以 CD=2,故答案时10 2 3 . 三、解答题 11.(2020•铜仁市)如图,已知抛物线 y=ax2+bx+6 经过两点 A(﹣1,0),B(3,0),C 是抛物线与 y 轴的交 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 P(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运动,设△PBC 的面积为 S,求 S 关于 m 的函数表达 式(指出自变量 m 的取值范围)和 S 的最大值; (3)点 M 在抛物线上运动,点 N 在 y 轴上运动,是否存在点 M、点 N 使得∠CMN=90°,且△CMN 与△OBC 相 似,如果存在,请求出点 M 和点 N 的坐标. 【答案】见解析。 【分析】(1)根据点 A、B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过点 P 作 PF∥y 轴,交 BC 于点 F,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 C 的坐标,根据点 B、C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 BC 的解析式,设点 P 的坐标为(m,﹣2m2+4m+6),则点 F 的坐标为(m, ﹣2m+6),进而可得出 PF 的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 S△PBC=﹣3m2+9m,配方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 质即可求出△PBC 面积的最大值; (3)分两种不同情况,当点 M 位于点 C 上方或下方时,画出图形,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方程,求出点 M, 点 N 的坐标即可. 【解析】(1)将 A(﹣1,0)、B(3,0)代入 y=ax2+bx+6, 得: ,解得: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2x2+4x+6. (2)过点 P 作 PF∥y 轴,交 BC 于点 F,如图 1 所示. 当 x=0 时,y=﹣2x2+4x+6=6, ∴点 C 的坐标为(0,6).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kx+c, 将 B(3,0)、C(0,6)代入 y=kx+c,得: ,解得: ,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2x+6. ∵点 P(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运动, ∴点 P 的坐标为(m,﹣2m2+4m+6),则点 F 的坐标为(m,﹣2m+6), ∴PF=﹣2m2+4m+6﹣(﹣2m+6)=﹣2m2+6m, ∴S△PBC PF•OB=﹣3m2+9m=﹣3(m )2 , ∴当 m 时,△PBC 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 ∵点 P(m,n)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内的抛物线上运动, ∴0<m<3. (3)存在点 M、点 N 使得∠CMN=90°,且△CMN 与△OBC 相似. 如图 2,∠CMN=90°,当点 M 位于点 C 上方,过点 M 作 MD⊥y 轴于点 D, ∵∠CDM=∠CMN=90°,∠DCM=∠NCM, ∴△MCD∽△NCM, 若△CMN 与△OBC 相似,则△MCD 与△OBC 相似, 设 M(a,﹣2a2+4a+6),C(0,6), ∴DC=﹣2a2+4a,DM=a, 当 时,△COB∽△CDM∽△CMN, ∴ , 解得,a=1, ∴M(1,8), 此时 ND DM , ∴N(0, ), 当 时,△COB∽△MDC∽△NMC, ∴ , 解得 a , ∴M( , ), 此时 N(0, ). 如图 3,当点 M 位于点 C 的下方, 过点 M 作 ME⊥y 轴于点 E, 设 M(a,﹣2a2+4a+6),C(0,6), ∴EC=2a2﹣4a,EM=a, 同理可得: 或 2,△CMN 与△OBC 相似, 解得 a 或 a=3, ∴M( , )或 M(3,0), 此时 N 点坐标为(0, )或(0, ). 综合以上得,M(1,8),N(0, )或 M( , ),N(0, )或 M( , ),N(0, )或 M(3,0),N(0, ),使 得∠CMN=90°,且△CMN 与△OBC 相似. 12.(2020•嘉兴)在篮球比赛中,东东投出的球在点 A 处反弹,反弹后球运动的路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 图 1 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抛物线顶点为点 B.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当球运动到点 C 时被东东抢到,CD⊥x 轴于点 D,CD=2.6m. ①求 OD 的长. ②东东抢到球后,因遭对方防守无法投篮,他在点 D 处垂直起跳传球,想将球沿直线快速传给队友华华, 目标为华华的接球点 E(4,1.3).东东起跳后所持球离地面高度 h1(m)(传球前)与东东起跳后时间 t(s)满足 函数关系式 h1=﹣2(t﹣0.5)2+2.7(0≤t≤1);小戴在点 F(1.5,0)处拦截,他比东东晚 0.3s 垂直起跳,其 拦截高度 h2(m)与东东起跳后时间 t(s)的函数关系如图 2 所示(其中两条抛物线的形状相同).东东的直线传 球能否越过小戴的拦截传到点 E?若能,东东应在起跳后什么时间范围内传球?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直线 传球过程中球运动时间忽略不计). 【答案】见解析。 【分析】(1)设 y=a(x﹣0.4)2+3.32(a≠0),将 A(0,3)代入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2)①把 y=2.6 代入 y=﹣2(x﹣0.4)2+3.32,解方程求出 x,即可得出 OD=1m; ②东东在点 D 跳起传球与小戴在点 F 处拦截的示意图如图 2,设 MD=h1,NF=h2,当点 M,N,E 三点共线时, 过点 E 作 EG⊥MD 于点 G,交 NF 于点 H,过点 N 作 NP⊥MD 于点 P,证明△MPN∽△NEH,得出 ,则 NH =5MP.分不同情况:(Ⅰ)当 0≤t≤0.3 时,(Ⅱ)当 0.3<t≤0.65 时,(Ⅲ)当 0.65<t≤1 时,分别求出 t 的范围可得出答案. 【解析】(1)设 y=a(x﹣0.4)2+3.32(a≠0), 把 x=0,y=3 代入,解得 a=﹣2,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2(x﹣0.4)2+3.32. (2)①把 y=2.6 代入 y=﹣2(x﹣0.4)2+3.32, 化简得(x﹣0.4)2=0.36, 解得 x1=﹣0.2(舍去),x2=1, ∴OD=1m. ②东东的直线传球能越过小戴的拦截传到点 E. 由图 1 可得,当 0≤t≤0.3 时,h2=2.2. 当 0.3<t≤1.3 时,h2=﹣2(t﹣0.8)2+2.7. 当 h1﹣h2=0 时,t=0.65, 东东在点 D 跳起传球与小戴在点 F 处拦截的示意图如图 2, 设 MD=h1,NF=h2, 当点 M,N,E 三点共线时,过点 E 作 EG⊥MD 于点 G,交 NF 于点 H,过点 N 作 NP⊥MD 于点 P, ∴MD∥NF,PN∥EG, ∴∠M=∠HEN,∠MNP=∠NEH, ∴△MPN∽△NEH, ∴ , ∵PN=0.5,HE=2.5, ∴NH=5MP. (Ⅰ)当 0≤t≤0.3 时, MP=﹣2(t﹣0.5)2+2.7﹣2.2=﹣2(t﹣0.5)2+0.5, NH=2.2﹣1.3=0.9. ∴5[﹣2(t﹣0.5)2+0.5]=0.9, 整理得(t﹣0.5)2=0.16, 解得 (舍去), , 当 0≤t≤0.3 时,MP 随 t 的增大而增大, ∴ < . (Ⅱ)当 0.3<t≤0.65 时,MP=MD﹣NF=﹣2(t﹣0.5)2+2.7﹣[﹣2(t﹣0.8)2+2.7]=﹣1.2t+0.78, NH=NF﹣HF=﹣2(t﹣0.8)2+2.7﹣1.3=﹣2(t﹣0.8)2+1.4, ∴﹣2(t﹣0.8)2+1.4=5×(﹣1.2t+0.78), 整理得 t2﹣4.6t+1.89=0, 解得, (舍去), , 当 0.3<t≤0.65 时,MP 随 t 的增大而减小, ∴ < < . (Ⅲ)当 0.65<t≤1 时,h1<h2,不可能. 给上所述,东东在起跳后传球的时间范围为 < < . 13.(2020•黔东南州)已知抛物线 y=ax2+bx+c(a≠0)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边),与 y 轴交 于点 C(0,﹣3),顶点 D 的坐标为(1,﹣4).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 y 轴上找一点 E,使得△EAC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 E 的坐标. (3)点 P 是 x 轴上的动点,点 Q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是否存在点 P、Q,使得以点 P、Q、B、D 为顶点,BD 为 一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P、Q 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设出抛物线的解析式,再将点 C 坐标代入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2)先求出点 A,C 坐标,设出点 E 坐标,表示出 AE,CE,AC,再分三种情况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3)利用平移先确定出点 Q 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点 Q 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 【解析】(1)∵抛物线的顶点为(1,﹣4),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1)2﹣4, 将点 C(0,﹣3)代入抛物线 y=a(x﹣1)2﹣4 中,得 a﹣4=﹣3, ∴a=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1)2﹣4=x2﹣2x﹣3; (2)由(1)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2﹣2x﹣3, 令 y=0,则 x2﹣2x﹣3=0, ∴x=﹣1 或 x=3, ∴B(3,0),A(﹣1,0), 令 x=0,则 y=﹣3, ∴C(0,﹣3), ∴AC , 设点 E(0,m),则 AE ,CE=|m+3|, ∵△ACE 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 AC=AE 时, , ∴m=3 或 m=﹣3(点 C 的纵坐标,舍去), ∴E(0,3), ②当 AC=CE 时, |m+3|, ∴m=﹣3± , ∴E(0,﹣3 )或(0,﹣3 ), ③当 AE=CE 时, |m+3|, ∴m , ∴E(0, ), 即满足条件的点 E 的坐标为(0,3)、(0,﹣3 )、(0,﹣3 )、(0, ); (3)如图,存在,∵D(1,﹣4), ∴将线段 BD 向上平移 4 个单位,再向右(或向左)平移适当的距离,使点 B 的对应点落在抛物线上,这样 便存在点 Q,此时点 D 的对应点就是点 P, ∴点 Q 的纵坐标为 4, 设 Q(t,4), 将点 Q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 y=x2﹣2x﹣3 中得,t2﹣2t﹣3=4, ∴t=1+2 或 t=1﹣2 , ∴Q(1+2 ,4)或(1﹣2 ,4), 分别过点 D,Q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F,G, ∵抛物线 y=x2﹣2x﹣3 与 x 轴的右边的交点 B 的坐标为(3,0),且 D(1,﹣4), ∴FB=PG=3﹣1=2, ∴点 P 的横坐标为(1+2 )﹣2=﹣1+2 或(1﹣2 )﹣2=﹣1﹣2 , 即 P(﹣1+2 ,0)、Q(1+2 ,4)或 P(﹣1﹣2 ,0)、Q(1﹣2 ,4). 14.(2020•遂宁)如图,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象经过 A(1,0),B(3,0),C(0,6)三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抛物线的顶点 M 与对称轴 l 上的点 N 关于 x 轴对称,直线 AN 交抛物线于点 D,直线 BE 交 AD 于点 E,若 直线 BE 将△ABD 的面积分为 1:2 两部分,求点 E 的坐标. (3)P 为抛物线上的一动点,Q 为对称轴上动点,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 P,使 A、D、P、Q 为顶点的四边形 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分析】(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把点 C 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 (2)先求出点 M,点 N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 AD 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求点 D 坐标,可求 S△ABD ×2 ×6=6,设点 E(m,2m﹣2),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解; (3)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解. 【解析】(1)∵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象经过 A(1,0),B(3,0),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x﹣3), ∵抛物线 y=a(x﹣1)(x﹣3)(a≠0)的图象经过点 C(0,6), ∴6=a(0﹣1)(0﹣3), ∴a=2, ∴抛物线解析式为:y=2(x﹣1)(x﹣3)=2x2﹣8x+6; (2)∵y=2x2﹣8x+6=2(x﹣2)2﹣2, ∴顶点 M 的坐标为(2,﹣2), ∵抛物线的顶点 M 与对称轴 l 上的点 N 关于 x 轴对称, ∴点 N(2,2), 设直线 AN 解析式为:y=kx+b, 由题意可得: , 解得: , ∴直线 AN 解析式为:y=2x﹣2, 联立方程组得: , 解得: , , ∴点 D(4,6), ∴S△ABD ×2×6=6, 设点 E(m,2m﹣2), ∵直线 BE 将△ABD 的面积分为 1:2 两部分, ∴S△ABE S△ABD=2 或 S△ABE S△ABD=4, ∴ ×2×(2m﹣2)=2 或 ×2×(2m﹣2)=4, ∴m=2 或 3, ∴点 E(2,2)或(3,4); (3)若 AD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 ∵以 A、D、P、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AD=PQ, ∴xD﹣xA=xP﹣xQ 或 xD﹣xA=xQ﹣xP, ∴xP=4﹣1+2=5 或 xP=2﹣4+1=﹣1, ∴点 P 坐标为(5,16)或(﹣1,16); 若 AD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以 A、D、P、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AD 与 PQ 互相平分, ∴ , ∴xP=3, ∴点 P 坐标为(3,0), 综上所述:当点 P 坐标为(5,16)或(﹣1,16)或(3,0)时,使 A、D、P、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15.(2019•山东青岛)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D,∠ACB=90°,AB=10cm,BC=8cm,OD 垂 直平分 A C.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B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同时,点 Q 从点 D 出发,沿 DC 方向 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当一个点停止运动,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过点 P 作 PE⊥AB,交 BC 于点 E,过 点 Q 作 QF∥AC,分别交 AD,OD 于点 F,G.连接 OP,EG.设运动时间为 t(s)(0<t<5),解答下列问题: (1)当 t 为何值时,点 E 在∠BAC 的平分线上? (2)设四边形 PEGO 的面积为 S(cm2),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3)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使四边形 PEGO 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 说明理由; (4)连接 OE,OQ,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使 OE⊥OQ?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 【答案】见解析。 【解析】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多边 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在 Rt△ABC 中,∵∠ACB=90°,AB=10cm,BC=8cm, ∴AC= =6(cm), ∵OD 垂直平分线段 AC, ∴OC=OA=3(cm),∠DOC=90°, ∵CD∥AB, ∴∠BAC=∠DCO, ∵∠DOC=∠ACB, ∴△DOC∽△BCA, ∴ = = , ∴ = = , ∴CD=5(cm),OD=4(cm), ∵PB=t,PE⊥AB, 易知:PE= t,BE= t, 当点 E 在∠BAC 的平分线上时, ∵EP⊥AB,EC⊥AC, ∴PE=EC, ∴ t=8﹣ t, ∴t=4. ∴当 t 为 4 秒时,点 E 在∠BAC 的平分线上. (2)如图,连接 OE,PC. S 四边形 OPEG=S△OEG+S△OPE=S△OEG+(S△OPC+S△PCE﹣S△OEC) = •(4﹣ t)•3+[ •3•(8﹣ t)+ •(8﹣ t)• t﹣ •3•(8﹣ t) =﹣ t2+ t+16(0<t<5). (3)存在. ∵S=﹣ (t﹣ )2+ (0<t<5), ∴t= 时,四边形 OPEG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 . (4)存在.如图,连接 OQ. ∵OE⊥OQ,∴∠EOC+∠QOC=90°, ∵∠QOC+∠QOG=90°,∴∠EOC=∠QOG,∴tan∠EOC=tan∠QOG, ∴ = , ∴ = , 整理得:5t2﹣66t+160=0, 解得 t= 或 10(舍弃) ∴当 t= 秒时,OE⊥OQ.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