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九下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编语文九下教案

第一单元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3.感悟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修辞的特点,理解诗歌中众多意象的含义。 2.掌握中国“朦胧诗”的特点,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到《楚辞》,在中国历史上涌 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 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派 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 象里,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 求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古老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示范读课文,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隧洞 (suì dòng)蜗行(wō xíng) 淤滩(yū tān) 驳船 (bó chuán)簇新(cù xīn) 笑涡(xiào wō) 喷薄(pēn bó)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2)解释下面的词语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 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极新;全新 2.作者简介:舒婷,中国女诗人,1952 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 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后一直生活在厦门。著有诗集《双桅船》《会 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德 国、法国、美国、荷兰、日本等多个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 迎的诗人之一。 3.背景链接: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 1979 年 7 月,即中国进入改 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年头。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的热情化作对祖国 新兴的讴歌。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归纳概括各诗节的大意。 【交流点拨】第一节:回溯祖国数百年的贫困、落后的历史。 第二节:写人民的痛苦和希望。 第三节:描绘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 第四节:强调“我”与祖国不可分割的关系。 2.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 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二)深层探究 (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分组讨论问题。) 3.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交流点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 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比喻祖国承受的巨大灾 难和面前的严重困难。“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眼泪 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比喻祖国的未来和 希望。 4.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从中可以看 出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 【交流点拨】四句“祖国啊”所抒发的情感并不一样。第一句抒 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含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 希望;第三句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壮丽誓言;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 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由此可见,诗人的感情 由低沉叹息逐渐转向亢奋热烈。这种变化是历史发展在诗人心灵中折 射的必然。“文革”浩劫之苦造就了舒婷这一代人拥有富有时代特征 的迷惘、困惑、怀疑、失落的情绪,也使他们通过心灵的折光抒发严 峻的思考、深刻的反省和顽强的追求。舒婷的诗把个人的悲喜同民族 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把对现实的感知同理想的追求结合起来,表 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5.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 “我”与祖国是一种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诗歌用第一人称写成,以“我”向“你”(祖国) 的倾诉,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诗中,“我 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祖国一同走 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祖国生死相依、血肉相连。 这个“我”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这一代人面临新 的历史机遇,他们将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我”的形象,是 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三)语言品析 精读诗歌中的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精妙。 6.“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这一句中“老水车”的形象有什么含义? 【交流点拨】“老水车”这个形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 惫”,却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样,下文的“矿灯”“稻穗”“路 基”“驳船”等,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 7.“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 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这几行诗句描述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这几行诗句,写的是中国人民屡受挫折却从不泯灭 希望。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赏析舒婷的《思念》,完成题目。 思 念 舒 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夕阳一般遥遥地注目。/也许藏有一个重 洋,/但流出来,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在灵魂的深处。 (1)诗的第一节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四个意象,分别抒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等情思。 (2)第二节中,诗人运用比喻含蓄曲折地写出了“思念”的缠绵、 真切,请分析下面比喻句各比喻什么。 ①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②夕阳一样遥遥地注目。 (3)鉴赏第三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交流】(1)挂图 代数 琴 桨橹 茫然 苦恼 惆怅 焦灼 (2)①时间缓慢 ②距离遥远 (3)第三节是全诗的诗眼,点出所有的痛苦、惆怅、焦灼和期待全部 发自内心,是源自心灵深处的“思念”。 2* 梅岭三章 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这三首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 的大无畏精神。 2.品析诗歌凝练、含蓄的词句,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3.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三首诗中所蕴含为革献身的凌然正气。 2.学习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学习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934 年 10 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开始长征,那时,陈毅 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 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 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 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 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带着伤病隐伏在密 密的草丛中 20 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 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梅岭三 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阎罗(yán luó) 捷报(jié bào) 旌旗(jīng qí)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 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旌旗:旗帜的总称。这里借指军士。 捷报飞来当纸钱:希望幸存的同志用胜利消息来祭奠和安慰我。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 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 牲生命。这里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 全,实现。 2.作者简介 陈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 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杰出领导者与组织者之一。是十大元帅之一。 1901 年生于四川省乐至县,1972 年 1 月 6 日因病逝世。曾留学法国。 1928 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 军长征时,留在江西担负军、政工作。“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 代理军长。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长,后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 长等职。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范读全诗,初步体会诗作所表达的感情。 2.分组读,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自由朗诵后,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全诗,师生共评。 4.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 (1)阅读小序。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以及当时的 环境、背景。这首“绝命诗”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 怀。 (2)学生齐读课文,概括这三首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 第一首:回首征程——过去 第二首:勉励战友——现在 第三首:展望未来——将来 (3)比较三首诗的内容,并分析其表现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 第一首:写自己。回首征程,将牺牲视作移师新战区,豪情满怀; 表现了作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第二首:给同志。勉励战友,勉励后死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 告慰死者;表现了作者心系革命、切盼人民解放的思想感情。 第三首:望未来。展望未来,表现了作者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 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4)三首诗表现的精神内涵各有侧重,试分析比较。 【交流点拨】: 第一首:革命到底的凛然正气; 第二首:视死如归的壮烈豪情; 第三首: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5)再读课文,说说三首诗有什么表现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在此绝境,诗人面对死亡,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表现了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 (二)深层探究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 者的浩大声势;用“斩”,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 的气势,写出了广大士兵与作者一样,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 必胜信念。 2.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 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 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用“飘”,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 象感。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作者乐观的革命主 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3.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 遍种自由花。(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交流点拨】: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 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作者为真 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4.请同学们带着对课文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合作探究本课的 写作特点。 【交流点拨】:①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如第一首中第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 实。第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来抒 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间 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了 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阎 罗”是旧时所说的地狱之王,作者用来借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又如 “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 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仁”是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上》,后者 引自《论语·卫灵公》。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 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四、板书设计 梅岭三章 第一首:过去 回首征程 凛然正气 第二首:现在 勉励战友 壮烈豪情 第三首:将来 展望未来 坚定信念 3 短诗五首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教学难点: 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新课导入 自 1917 年 2 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 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 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 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 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 重音。 2.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 编《新青年》杂志。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 年 4 月,出版第一 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 之誉。1941 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 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 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 辗转呼号,1932 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35 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3.背景链接 《月夜》1917 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 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 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 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 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 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 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萧红墓畔口占》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 年 1 月,二人 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 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 31 岁。这对于 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 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朗读诗歌《月夜》,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 夜图描绘出来。 【交流点拨】: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 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 的意蕴。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 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 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交流点拨】: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 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 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 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 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 斗精神。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 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 的精神与人格。 (二)朗读诗歌《萧红墓畔口占》,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1)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交流点拨】:“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 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 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是诗人当时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 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2)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交流点拨】: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 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 情。 (3)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交流点拨】:“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 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的。 (4)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交流点拨】:“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 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 虽仍然不免寂寞,但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 悟。 本诗语言朴素、洗练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情感表现沉静、克 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最优秀 的诗篇之一。 四、板书设计 品味新诗的美 《月夜》: 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第二课时《断章》《风雨吟》《统一》 一、 新课导入 有句话这样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 1935 年 10 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 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 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 重音。 2.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现当代诗人(“汉园三 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卞之 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断 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 芦荻,1912 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著 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 章和著作行世。 聂鲁达,智利诗人。13 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 年发表第一部诗 集《黄昏》,1924 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自此登上智利诗坛。 3.背景链接 《断章》写于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 4 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 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 《风雨吟》这首诗可能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那是一个风雨 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 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 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 有力。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断章》 1.朗读诗歌,分析意象,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 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交流点拨】: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意象:“站在桥 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 人”“梦”。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 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交流点拨】: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 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 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 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 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 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2.再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旨。 (1)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得出了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 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2)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交流点拨】: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 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 的联系。 (二)《风雨吟》 1.朗读诗歌,描绘诗歌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 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 做描绘。 【交流点拨】:“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 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 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 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 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 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 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交流点拨】: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 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 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 “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 “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交流点拨】:“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 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 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三)《统一》 1.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 的。 【交流点拨】: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 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 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 的思想。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 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交流点拨】: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 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 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 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 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 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 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 法。 【交流点拨】: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 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 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 知规律。 深层探究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 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 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②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 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 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 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四、板书设计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雨 大地 “我” 《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 本质。 4 海 燕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3.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 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反复诵读,感悟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海燕精神,培养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进取 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海燕的图片) 你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海鸟吗? 师:海燕是一种海鸟,上部分是黑色的,尾部呈白色,腿很长, 善于在海面飞行,被誉为“大海里杰出的飞行家”。大海给了它坚硬 的翅膀,为的是能够搏击风浪,当鸟儿们都去躲避风浪时,它却高声 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 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苍.茫(cāng) 高ào(傲) 海ōu(鸥) 呻吟.(yín) 飞窜.(cuàn) 恐 jù(惧) 蠢.笨(chǔn) 胆怯.(qiè) 翡翠..(fěi cuì) 号.叫(háo) zhèn(震)怒 xī(熄)灭 深渊.(yuān) 蜿.蜒(wā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 掠起:轻轻擦过或拂起。 震怒:异常愤怒,大怒。震,情绪过分激动。 蜿蜒:蛇类爬行的样子,弯弯曲曲地。 2.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 学的奠基人。1906 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 到了新的高峰。1913 年后完成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 间》《我的大学》。 3.背景链接 二十世纪初,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运 动蓬勃兴起,而反动的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利用其可利用 的帮凶对群众革命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反动势力十分猖獗。在这 革命的关键时刻,有一部分人惶恐不安、悲观失望,他们害怕革命损 害自己的利益。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勇敢地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同 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成了革命运动的先驱。《海燕》是小说 《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生动地反映了俄国革命高潮到来之前革 命者和反动势力进行激烈搏斗的壮丽图景。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读出感情。可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几段,做一些朗读标记,师生共同研讨部分句段 的朗读技巧。 【交流点拨】 最后一段是全文高潮,全文最强音,宜在分组演 读后全班合读,以收到震撼人心、掷地有声的效果。 2.思考:暴风雨来临之前,乌云和大海有什么变化? 【交流点拨】:乌云:狂风卷集着乌云——乌云越来越暗,越来 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 海上燃烧。大海:泛起白沫的大海——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 (二)深层探究 1.课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 描绘了哪三个画面?在这三个画面中,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 【交流点拨】:第一幅,暴风雨来临前,海燕高傲飞翔,渴望暴 风雨; 第二幅,暴风雨逼近之时,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 第三幅,暴风雨就要来临,海燕预言胜利,呼唤暴风雨。 2.阅读全文,品析“海燕”形象,并用“我从文中______这句 话中读出了一只______的海燕”的句式来描述海燕的形象。 【交流点拨】(1)我从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 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高傲的海燕。 (2)我从文中“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 云,它叫喊着……”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勇敢的海燕。 (3)我从文中“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 为欢乐而号叫”这句话中读出了一只乐观的海燕。 (4)我从文中“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 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这句 话中读出了一只自信的海燕。 海燕形象总结:高傲、勇敢、乐观、自信、富有献身精神。 四、板书设计 海燕(高尔基) 高傲 勇敢 乐观 自信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它会对海鸥、海鸭、 企鹅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充分表现出海 燕的心理活动。 第二课时 一、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作者描绘的三幅画面中感知了海燕的形象。那么 作为诗的语言,又是怎样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 起来探究这一问题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情感分析 1.本文很好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请联系全文和时代背景,指 出下面物象的象征意义。 【交流点拨】海燕:象征勇敢、坚强、乐观、自信的无产阶级革 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 乌云、 闪电、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和黑暗的社会环境。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2.除海燕外,文中还写到了“海鸥”“海鸭”“企鹅”的表现, 文中为什么要写这些海鸟呢?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交流点拨】: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 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衬托突出 了海燕的英勇、乐观、坚强的战斗形象。同时,也借此鞭挞“海 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表现了 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2.本文语言热情洋溢,意蕴深刻,请反复诵读,品味下面语句 的深刻含义。 (1)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 利的信心。 (2) 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3)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交流点拨】:(1)写出了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和追求,令“乌云” 所象征的敌人也感觉到了,从反面衬托了海燕的战斗力量和胜利的信 心。 (2)表现了海燕对光明的热切渴望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生活 就是这样,阴云再重,总有散去的时候;困难再大,经过一番努力, 总能克服。邪恶永不能战胜正义,真理终有一日会大放光彩。 (3)这是胜利的预言,革命者发出的时代的最强音,震撼人心, 信心满怀。以此收束全文,使全文的革命激情达到最高潮,突出了主 题。表达了作者渴盼经受革命风暴战斗洗礼的愿望,召唤革命者奋起 斗争、搏击风暴,赢得革命胜利的信念。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语言赏析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以下面的语句 为例,反复诵读,具体赏析其表达效果。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 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交流点拨】:(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黑色的闪电”比喻 精确、传神,展现了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海 燕的行动,“高傲”赋予海燕以人的性格,是拟人写法。这一句从形、 色两方面突出了海燕勇猛、善战的姿态。 (2)运用拟人的修辞。连用“抱”“甩”“摔”几个动词,还 有“恶狠狠”,赋予狂风人的性格和行为,写出了风的猖狂的气焰。 (3)运用比喻、拟人和反复。“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 早就听出了困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显示了海燕的勇敢和智慧, 说明无产阶级革命者高度的预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乌云遮不住太 阳,——是的,遮不住的!”运用反复,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 四、板书设计 暴风雨 海燕 来临— —渴望 逼近— —迎接 到来— —呼唤 五、拓展延伸 1、学习本文后,你喜欢哪一形象?并说明理由。 2、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类似暴风雨的考验。面临生活的暴 风雨,你应该怎样做呢?试就这个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第二单元 5 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研读有关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等 描写语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3.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 的原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重点: 1. 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内涵,体会孔乙己形象的意义。 2.学习文中的环境描写,把握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品析本文精练且含义深刻的语言,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 因,认识作品深刻的主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鲁迅先生的小说,主要收录在《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其中他自己表示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巴金先生曾热情地赞叹说: “《孔乙己》写得多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 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部作品?人物孔乙己到底 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这篇小说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颓唐(tuí) 附和( hè) 分辩(biàn) 羼水(chàn )荤菜(hūn cài) 涨红(zhàng) 门槛(kǎn)蘸(zhàn) 阔绰(chuò) 舀水(yǎo) 绽出(zhàn) 哄笑(hò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屑,值得。 颓唐: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 分辩:辩白,辩解。 格局:布置的格式。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君子固穷:语出(论语)意思是“君子能够安于穷困,不因穷困 而丧失其道德意志。固,固守,安守。 间或:偶然,有时候。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人) 2.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后与《药》、《故乡》等 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鲁迅是 20 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 是中国现代小说、白话小说和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 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之一。 3.背景链接 《孔乙己》写于 1918 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 虽于 1906 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 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选取了社会的 一角--鲁镇的咸亨酒店,艺术地展现了 20 多年前社会上的这种贫苦 知识分子的生活,就在于启发读者对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当时的教 育现状,思考当时的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举 制度。 三、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说说小说中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围绕主人公叙 写了什么事。 【交流点拨】:主人公:孔乙己;叙写了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 的情景。 2.请按照你对小说文体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3):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文化背 景和具体环境。 第二部分(4~13):写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酒的情景及其悲惨遭 遇。 第一层(4~9):写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概述其人物形象和社会地 位。(开端、发展) 第二层(10~12):写孔乙己第二次出场,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 (高潮) 第三层(13):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结局) 3.阅读上述第二部分,说说作者主要围绕孔乙己的出场写了哪 几件事。 【交流点拨】六个生活片段:①众人取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了新伤 疤;②孔乙己为偷书作辩解;③众人讥笑孔乙己考不中秀才;④孔乙 己教小伙计识字;⑤孔乙己给小孩子们分茴香豆;⑥孔乙己被打断腿。 (二)深层探究 1.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结合上述所分析的事件,分小组进 行合作探究,根据下列句子的提示,把握孔乙己的形象特征,并对孔 乙己性格成因做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 (1)孔乙己是站着喝酒但又______的人。(穿长衫) (2)孔乙己是穷得将要讨饭但又______的人。(好喝懒做) (3)孔乙己是以读书人为傲但又______的人。(把“半个秀才也没 捞到”当作灵魂伤疤) (4)孔乙己是竭力争辩维护清白但又______的人。(偶有偷窃) (5)孔乙己是穷困潦倒偶尔偷窃但又______的人。(从不拖欠酒 钱) (6)孔乙己是热心教小伙计认字,给孩子分茴香豆但又______的 人。(屡遭冷遇) 2.根据上述已分析的孔乙己形象,探究孔乙己矛盾表现的思想 原因和社会原因,深刻理解孔乙己形象。 【交流点拨】:(1)孔乙己“站着喝酒”是因为经济拮据,买不起 酒菜,进不了柜台内坐着喝;但“穿长衫”是因为他自视清高,不愿 与“短衣帮”为伍。(2)孔乙己“穷得将要讨饭”是因为他受封建科 举制度毒害,追求功名而不得;认为“万般皆下品”,不愿劳动;而 “好喝懒做”也是因为他受封建教育熏染,好逸恶劳。(3)孔乙己“以 读书为傲”说明他受封建教育毒害,“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根深蒂固; 而“把‘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当作灵魂伤疤”,表明他中封建科举的 毒甚深。(4)孔乙己“竭力争辩维护清白”是因为死爱面子,想清白 做人;而“偷窃”是因为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教育使他不会营生又好 逸恶劳,贫困无法自存不得已而为之。(5)孔乙己“从不拖欠酒钱” 说明他质朴、忠厚。(6)孔乙己热心教“‘我’‘茴’字写法”表明 他也有热心的一面,对于“我”的不屑又感到深深遗憾,这里既表现 了他存在的某种热心、善良,又从教法上体现出了他的迂腐;而“屡 遭冷遇”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地位卑下,连小孩都不愿理睬他。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小说的人物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借助细致的描 写和当时典型的生活环境与时代背景。这节课我们就来一块分析一下。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让人如此印象深刻,除了文章记叙事件 本身具有典型性外,更得益于文章中精彩的人物描写。请你在文中找 出人物描写的句子并加以赏析,说说其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突 出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 【肖像描写】 (1)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 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 补,也没有洗。 赏析:出场时运用了肖像描写,青白脸色、乱蓬蓬的胡子,都揭 露着孔乙己的生活条件相当差;穿着长衫却又脏又破,这是他自命清 高的有力铺垫,又是他穷困潦倒,生活无法自理的有力表现,简单的 几句描写,都已明显地暗示着他的性格。 (2)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 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赏析:这是他第二次出场的肖像描写,“黑而且瘦”,这是贫困与 被打后病痛的折磨所致,而孔乙己的穿着与姿态,更是生动诠释了这 个时代贫苦之人仅能做到的一点医疗保护。简短的描写中,更多的是 体现了孔乙己命运的悲苦。 【语言描写】 (1)“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赏析:“窃”和“偷”自然是同一个概念,说“窃书不能算偷”, 是强词夺理;“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体现的是自命读书人的清 高之态。自命清高、自欺欺人一直是孔乙己身上的显著特征,作者用 一句话便将其表现出来,可见此处语言描写功力之深厚。 (2)“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赏析:孔乙己身上保留着封建腐儒的迂腐是作者在前文提到了的, 这里同样表现着一种迂腐之气。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就只有为数 不多的茴香豆,却愿意将它们分给孩子,而孩子们再次把“眼睛都望 着碟子”,他不是谩骂,不是恐吓,竟也“着了慌”哼起了《论语》 里的调子直哀求。这里的语言描写,使一个拥有善良与透明心性的老 头形象跃然纸上。 【神态描写】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赏析:这是孔乙己为自己的偷窃作辩解时的神态描写。可以想象, “涨红了脸”,既是酒客的讥笑戳痛了他内心的伤疤,也是他极力为 自己争辩的最好表现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认为他的内心中仍旧有 着文人的一丝尊严,对该行为有不屑,也有羞愧。由此神态描写,我 们可知此人此时的复杂心理。 【动作描写】 (1)便排出九文大钱。 赏析:这是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付钱动作,一个“排”字,表 现出的是孔乙己拮据而穷酸的本相,他要向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表明 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 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他掩饰自己虚荣的心理。 (2)摸出四文大钱。 赏析:这是孔乙己再次出场的付钱动作,一个“摸”字,表明孔 乙己穷酸潦倒到了极点,从“排”到“摸”的动作变化,说明孔乙己 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穷酸潦倒至极,也再无显摆之意。 (3)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赏析:“走”本来只适用于脚,而孔乙己却用“手”来“走”,说 明了孔乙己只能用手来支撑身体的全部,腿已经完全被打断,受伤严 重,突出了丁举人的残忍霸道,此时的孔乙己已全无人的尊严,更突 出了孔乙己命运的悲惨。 【教学提示】 本文在刻画孔乙己这一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且用得十 分准确,在恰当的时候运用合适的人物描写方法,生动地刻画出孔乙 己的形象气质与性格特征。上述分析只是部分示例,教师宜引导学生 在文中多做分析,深入把握。 2.请你结合上述分析,概括孔乙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交流点拨】:孔乙己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读书人,追求功名,深 受封建思想毒害。他穷困潦倒,又好喝懒做;迂腐不堪、死要面子却 又要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 不仁至死不悟。但是他也有热心、善良的一面,非十恶不赦,却终究 因身份卑贱而沦为被嘲弄的对象。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分析社会环境,把握文本主旨 1.探究:有人说,一个人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样子,孔乙己 的形象让大家略觉可笑,同时又满满的都是同情,这是否与他所处的 社会环境有关系呢?请同学们阅读全文,结合下列提示性问题,说说 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问题提示: (1)阅读课文前三段,说说你能从中看出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孔乙己在这个环境中,无时无刻不成为他人的笑料,你如何 理解众人的“笑”? (3)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最终却以悲剧收场,你如何看待他 的悲剧?作者仅仅在文中写了孔乙己一个人的悲剧吗?请谈谈你的 看法。 【交流点拨】:(1)作者在前三段简要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 ——咸亨酒店。咸亨酒店是一个人群集中之地,反映着形形色色的人, 但重要的是长衫和短衣的区别,昭示着这是一个阶级分层的封建社会。 而“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也凸显出这个社会的薄 凉。 (2)“笑”是贯穿文中始末的一个关键词,首先从“只有孔乙己 到店,才可以笑几声”的基调开始,孔乙己便已然注定是众人的笑料; 果然,辩别盗窃,“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质疑他是读书人,“众人 也都哄笑起来”;给孩子们吃茴香豆,“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他 最后一次出现,也是“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然而,这个“笑”字在文中只是“轻松活泼”的假象,它是森然的, 沉重的。“笑”里面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世态人情的薄凉。 而也是从这“笑”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写在其中的怒,对社会于苦 人的薄凉的控诉。 (3)孔乙己作为一个读书人,写得一笔好字,能知道回字的四样 写法,站在今天的立场,这绝非毫无本事之人。但他确也有自己的迂 腐,不愿放下读书人的架子,死要面子,可以说,是封建文化教育造 就了他的悲剧。但是他在文中,并不是唯一的悲剧,不难想象,在这 个阶级分层的社会,每个笑别人的人都会成为被笑者,薄凉是社会的 本色。国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冷酷无情,正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孔乙 己只是这悲剧中的典型。 2.请你根据上述分析,简要说说本文主旨。 【交流点拨】:作者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 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 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 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 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 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以及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二)深层探究 这篇文章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事,说说以该角度叙事的好处。 【交流点拨】: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 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深 沉的批判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我”实际上又是以一位对社 会人生有着丰富体验和深刻认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口吻,回忆着二十 多年前发生的一幕幕景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世事变迁,当年的 小伙计早已人到中年,并远离了鲁镇和咸亨酒店,却仍然对穷困潦倒 中的孔乙己及自己在当时对待孔乙己的态度念念不忘,其中复杂的内 心隐曲是可想而知的,但作者又刻意隐藏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只 是以一种含蓄平淡的口吻徐徐道来,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四、 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请你设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着走出咸亨酒店后的情况,以“走 出咸亨酒店的孔乙己”为题续写小说。 6 变色龙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情节,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该形象把握“变色龙” 的含义,感受其社会意义。 3.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对比、夸张手法,体会文本运用此类手法 达到的讽刺效果。 教学重点: 1.学习概括情节,把握文本内容。 2.分析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该形象把握“变色龙” 的含义,感受其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所运用的对比、夸张手法,体会文本运用此类手法达到 的讽刺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变色龙是什么吗?(展示变色龙图片) 变色龙 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爬行动物,样子十分奇特,它最大的特征 是能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 的。不过,今天我们的任务可不是认识这种动物,而是认识一种像变 色龙一样的人。大家也许会问,难道人也会变色吗?就让我们走进课 文,一起看看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戳(chuō) 戮(lù) 胚子(pēi) 蔑(miè) 恐吓(hè)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自顾自,任意地。 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异想天开:指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离奇。 2.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 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他的短篇小说,采取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犀利的笔锋直刺罪 恶的社会,揭露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抨击反动统治,批判黑暗的现 实。 3.背景链接: 《变色龙》作于 1884 年,作品发表前,正是在俄国民意党人刺杀 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 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 面纱。在这个时代,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 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画的警官 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故事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交流点拨】:故事围绕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 探究狗的主人是谁展开的。 2.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交流点拨】生甲: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生乙:一个变化多端的人。 生丙:两面人。 生丁:势利眼的警官。 3.默读课文,将表格中的内容圈点在书上(对狗的称呼用“____”、 对赫留金的态度用“ ”),填写下面的表格。 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一案的 五次变化 狗主人 对狗的称呼 对赫留金的态度 不知道 野畜生、疯狗 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将军 小狗 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 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不是将军 下贱胚子 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说不定 名贵的狗 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 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 不好! 不是将军 野狗 将军哥哥 怪伶俐的小狗 我早晚要收拾你! 4.这五次变化是围绕什么而变的?其中有什么是不变的? 【交流点拨】奥楚蔑洛夫的五次变化都是围绕小狗的主人的身份 变化而变化的;五次变化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本性 始终不变。 (二)深层探究 1.从上述情节奥楚蔑洛夫的态度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奥楚蔑 洛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交流点拨】:从上述情节中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趋炎附 势、见风使舵的势利警官形象。 2.文中为了刻画奥楚蔑洛夫的趋炎附势及其势利形象,运用了 大量人物描写方法,请你结合文本具体的语句做简要分析。 (1)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 场。 【交流点拨】:运用外貌描写,句中“军大衣”是沙皇警官的标 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2)“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 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 【交流点拨】:运用语言描写,强调狗是自己找到的,这是邀功 的小人的谄媚姿态,表现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当面说谎的特点。 (3)“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 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交流点拨】:运用语言、神态描写,句中“洋溢”是充分流露 的意思,形象刻画了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丑态。 (4)“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 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交流点拨】: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他力图保持自己的 威风,但对于自己不光彩的表演,却又不无难堪的感受,呈现在人们 面前的是一个沙皇走狗夹着尾巴狼狈而逃的形象。 四、板书设计 变色龙 趋炎附势 奥楚蔑洛夫 见风使舵 阿谀奉承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契诃夫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街头场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寡廉 鲜耻、欺下媚上的“变色龙”的典型形象。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 典型性和概括性。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为读者展示这一典型形象 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小说。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细节描写也是本文突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请同学们在文 中找出警官奥楚蔑洛夫脱穿大衣的细节描写,想想这些细节表现了什 么。 【交流点拨】:(1)当人群里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 狗”,警官奥楚蔑洛夫一听,吓出了一身冷汗,一个脱大衣的动作, 一句“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掩盖对初判的惴惴不安和 出尔反尔的狼狈相,为他若无其事的否定原判作掩护。 (2)当人群里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警官又吃了一惊,赶 紧叫巡警给他穿上大衣。由“脱”到“穿”,反映了奥楚蔑洛夫的恐 惧心理,穿大衣只是一种掩饰窘态的动作…… (3)文末写奥楚蔑洛夫处理完狗咬人事件后,恐吓了赫留金,裹 紧大衣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大衣,与开头相呼应。文章通过一脱一穿, 一热一冷的细节描写,反映出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也表现了奥楚蔑 洛夫反复无常、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丑态。 2.文章几次写到赫留金的手指头?想想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什 么。 【交流点拨】:(1)赫留金“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 给人们看”“血淋淋的手指头”表明赫留金作为一个受害者的身份。 把“手指头”比作“一面胜利的旗帜”,因为赫留金把它作为要求主 持公道,甚至要求赔偿的证据。 (2)奥楚蔑洛夫听人群里有人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就对赫留金的 手指头做了新的结论。“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想得到一笔 “赔偿费”,这判断使赫留金由受害人转眼成了敲诈者。(3)在人群里 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时,奥楚蔑洛夫训斥赫留金“你这混 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蠢”“不好”的冒犯名种狗的罪证。(4) 奥楚蔑洛夫当着普洛诃尔的面赞美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 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这时赫留金的手指头成了活该 被咬的对象,由于将军的权势,不但狗成了可爱的,连咬人都成了美 德。 小结:总之,手指头的细节描写写出了赫留金的命运和遭遇,它 从反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卑劣品质,反映了沙 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作为一篇讽刺小说,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讽刺艺术? 【交流点拨】:夸张。讽刺小说往往离不开夸张,本文也是如此。 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的主人的身份不断变化,奥楚蔑洛夫的态度 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变化之快,跨度之大,令人瞠目。夸张手法的巧 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奥楚蔑洛夫面对狗主人身份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 态度,时而威风凛凛,时而奴颜婢膝,一会儿痛骂小狗是“疯狗”“下 贱胚子”,一会儿又夸小狗“名贵”“伶俐”,前后矛盾,对比鲜明,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使小说的喜剧效果更加突出。 2.自然界中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 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 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交流点拨】: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 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 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在众人面前拿腔作调、作威作 福。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 的必然产物。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 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的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 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 的土壤。透过这条变色龙,我们看到了俄国社会中媚上欺下、见风使 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也看到了作者对这类 社会现象的深恶痛绝和辛辣的讽刺。 3.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 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 么笑?从围观的群众和当时的环境,可以看出俄国社会的哪些弊病? 【交流点拨】:甲生: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 结果却是一场空。 乙生: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 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 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4.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点拨】:本文通过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在街头处理狗咬人事 件的经过,塑造了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变色龙” 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沙皇俄国的黑暗社会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 皇走狗的丑恶灵魂,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的麻木、庸俗和愚昧。 四、板书设计 变色龙 趋炎附势 奥楚蔑洛夫 见风使舵 --庸俗、愚昧、麻木—社会写照 阿谀奉承 五、拓展延伸 文章最后写到奥楚蔑洛夫“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 了”,请设想一下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后去了哪里?要求设计的情节 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7* 溜 索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世界三大峡谷之一。 峡谷的东面是被称为“万瀑千湖之山”的碧罗雪山,西面是中缅边境 千里边防的高黎贡山,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 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那么, 什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让 人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稠(chóu) 瞟(piǎo) 滇.西(diān) 盘桓.(huán) 黏.汗(nián) 涓.涓细流(juān) 腮(sāi) 坠(zhuì) 蓦.地(mò) fǔ(俯)身 铃铛..(líng dang) 千 jūn(钧)之力 呕(ǒu) 呼哨.(shào) 战战兢兢(jīng) 拽.起(zhuài) 动弹.不得(tán) 锱铢..之力(zī zhū) 跺(duò) 鬃(zōng) 脑 suǐ(髓) (2)解释下面的词语 锱铢: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比 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顷刻:极短的时间。 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 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 子。 2.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处女作《棋王》引起广 泛关注。他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 的广泛关注。其代表作有树王》、《孩子王》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交流点拨】: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 对岸。 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 目标导学二:分析人物描写的表达效果,概括人物形象 1.这篇文章人物众多,有马帮的首领、首先溜索的精瘦短小的 汉子以及马帮中的其他人。这些人中,谁才是文章的主人公? 【交流点拨】:马帮的首领。 2.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从文章找出描写首领的语 句,分析首领的性格特征。 (1)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交流点拨】:“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 衬托出首领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性格。 (2)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 【交流点拨】: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 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 (3)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 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拐着腿弹一弹,走到汉子们跟前。 【交流点拨】:首领打着尖细的呼哨,“飞到索头”“抽身跃下”, 最后一个溜索,这些行为都表现出首领非凡的身手、粗犷的为人、领 袖的气质。 总结: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 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二)深层探究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的表达作用。 1.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 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交流点拨】: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 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 面的细节描写充分抒发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 让读者如临其境。 2.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 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 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 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 泄……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 升到对岸。 【交流点拨】:牛溜索前“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大 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溜索中“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 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逼真地描写出牛溜索前后惊恐失态之 状,它们和等待溜索的“哀哀地叫着”的牛们一起烘托出峡谷的险恶; 而这些牛们又反衬出这些赶牛溜索的汉子们的沉着、果断。 3.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 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 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交流点拨】:牛们溜索后急急地要离开峡谷边显示出它们仍然 惊魂未定,这里从侧面烘托出怒江峡谷非同寻常的险恶。 总结: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又有对比烘托, 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又表现出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不迫、 沉着稳重。 四、板书设计 溜索 8* 蒲柳人家(节选)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2.分析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 3.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 趣味。 教学重点: 1.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语言,揣摩语言运用的巧妙。 2.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主题。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 英雄人物总是那样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 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的刘绍棠的《蒲柳人家》 中也有一位绰号叫“一丈青”的大娘,她又是怎样一个人物呢?就让 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擀(gǎn) 剜(wān) 腌赞(ā zā) 影影绰绰(chuò) 唿(hū)哨 咯(kā)吧 如坐针毡(zhān) 呱(gū)呱坠地 荣膺(yīng) 隐匿(nì)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 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荣膺:光荣地获得。膺:承受,承当。 隐匿:隐藏、躲起来。 2.作者简介: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河北通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 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历史和浓郁风土人情,格调清 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 品有短篇小说《青枝绿叶》《蛾眉》;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蒲柳 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长篇小说《春草》《京门 脸子》等。 3.背景链接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的代表作,发表于 1980 年,曾以其独特的 创作风格引起当时文坛的广泛关注,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故事背景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 代,《蒲柳人家》用散文化的笔法,把几户普通人家的故事展示在读 者面前,把京东北运河沿岸农村的独特地域风貌民俗风情浓彩重墨地 渲染了出来,它留给人们的视觉、听觉和内心深处的难以言表的审美 享受却令人留连忘返,兴味盎然。它所根植的土壤是深厚的中国农业 文明和乡土文化,它的背后有源远流长的古典小说的艺术、技巧以及 审美趣味的支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感知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相关情节,自 拟标题。 【交流点拨】:第一节:(1)何满子被拴葡萄架;(2)一丈青迷信 绣肚兜;(3)一丈青大闹运河滩;(4)一丈青妙手救病人;(5)一丈青 百般疼孙子。 第二节:(1)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2)何大学问仗义热肠;(3) 何大学问请师教孙子;(4)何大学问怒拴何满子。 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交流点拨】:何满子:机灵顽皮,聪明伶俐,纯真稚气,关爱 爷爷。 一丈青大娘:爱憎分明,泼辣大胆,溺爱孙子,勤劳善良。 何大学问:仗义疏财,慷慨豁达,侠肝义胆,好说大话,喜戴高 帽,重视知识,向往美好生活,有民族气节。 (2)在这几个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请用“我喜 欢______(填人物),因为______”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交流点拨】:我喜欢一丈青大娘,因为她性格粗犷、豪爽、充 满正义感,当看到几个纤夫“赤身露体”,一丈青大娘为了“不能叫 你们腌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而狠狠地教训了这几个纤夫, 直到请来了当地几位有头有脸的人物说和了两三个时辰才放过他们, 的确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也体现了她总能为别人考虑的热心 肠和一身的正气。 (3)你还在哪部作品中读到与文中女主人公类似的人物形象? 试分析她们性格的共同之处。 【交流点拨】:《水浒传》中的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共同点: 泼辣、能干、厉害、有正义感。 (二)深层探究 1.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富有文采和趣味性,请结合 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1)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交流点拨】: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说明何满 子在奶奶一丈青大娘心目中的地位,凸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形象, 用语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 (2)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 关公相貌。 【交流点拨】: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 韵和对偶,多用四字句,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起来抑扬顿挫,很有 节奏感。 2.把握文本主旨 再次通读文章,归纳本文主旨。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就像一 幅幅风俗画,展示了 20 世纪 30 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 和世态人情,赞扬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热情正直以及肝胆相照、 扶危济贫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文中三个人物的成功塑造,倾注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是作者真挚 朴实的情感,以及对故乡的父老乡亲的热爱使得这三个人物得以成功 塑造。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课文人物塑造的方法,描绘你身边的一位 人物,要求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第三单元 9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3、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 的观点。 4、学会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喜欢选择,同时也害怕选择。因为你选择的 同时也必须有付出,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了,想要 “鱼”和“熊掌”同时兼得,那是难以办到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 就得做好放弃的准备,而放弃又是痛苦的。那么,在关键时候我们该 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去寻 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 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 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 “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 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 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 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 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 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 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 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 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 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 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 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 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1)不为(wéi)苟得也 (2)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3)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 的字、词、句记录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3、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教师点拨) 注意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交流点拨】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生存,但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交流点拨】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会接 受;用脚踩踏过给他,乞丐也不接受。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交流点拨】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 那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4)此之谓失其本心。 【交流点拨】这就叫作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4、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 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 到“舍生取义”。 (二)深层探究 1.提问: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 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 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 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 的中心论点。 2.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交流点拨】: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 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3.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交流点拨】: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 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 等。 4.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交流点拨】: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5.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交流点拨】: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 这些善心。 6.分析本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交流点拨】:本段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 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 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 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 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 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说厌恶的没有比死亡得厉害的,那么只要 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 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 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 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 再具备了。 四、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论证思路: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接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 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 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 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五、拓展延伸 美味“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在古代北方,鱼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 “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鱼当然也不多,在生产力 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 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 无鱼!”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 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 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随着时代 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 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新时代的“舍生取义”是指个人利益要 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 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检查复习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来的? 【交流点拨】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 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 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味者。二者不可兼得,取 其中最美味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 与“义”的论题来。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交流点拨】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 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 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 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这种“羞恶之心” 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 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 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 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 为物欲所蔽。 3、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 (1)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 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 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 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 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 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是用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 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 (2)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 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贫者不 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 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3)比喻论证。鱼与熊掌的比方就是比喻论证。 (4)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 论证了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 (二)思路探究 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这种说法 对吗? 【交流点拨】 (1)这个说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 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 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 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 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这个说法没有道理。第一段提出论点之后,从正反两个方 面讲道理,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第二段则从正反两个方面摆事实, 论证了观点的正确性。先讲道理,再摆事实,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 般规律。道理和事实分做两段,比较合适。 (三)语言品析 在说理的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1)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 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人们在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 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 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 “生”,突出了主题。 (2)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 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 “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 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3)排比。排比,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 势和论辩力量。 四、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引论:譬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本论:正面进行因果推理 义重于生 反面进行假设推理 正面举例 义重于利 反面对比举例 结论: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拓展延伸 学习了《〈孟子〉两章》和《鱼我所欲也》之后,你对孟子应该 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请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谈谈你的 看法。 【交流】1、孟子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 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 官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体现了孟子大 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2、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 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无私无畏的论辩家 的形象。 10*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节。 3、探究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对比、衬托、对话刻画人物的方法。 5、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为国家利益而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唐雎的外交艺术;文章对“士”的作用的强调;选材的突出 重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 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 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 我们来认识《战国策》里的另一个游侠勇士——唐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及作品简介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 在学术文化上的主要贡献是对古籍做了全面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其 作品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一部国 别体史书,也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历史散文集。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 臣策士的策略言论,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 卫、中山等 11 国共 33 篇。 2、背景简介 公元前 230 年和前 225 年,靠近秦国的韩国和魏国相继被秦国所 灭,其余的赵、燕、齐、楚,在连年不断的战争中,早已被秦国日削 月割,奄奄待毙了,又过了几年,秦就统一了天下。安陵国是魏国的 附属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还保持着独立的地 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要离(yāo) 祲(jìn) 傀(guī) 挠(náo) 缟素(gǎo) 2、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在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翻译全文。同桌之 间相互翻译、相互纠正。 重点语句: ⑴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⑵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3、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本文通过对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 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 4、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交流点拨】故事中的人物有秦王、安陵君、唐雎。 主要人物是唐雎。 5、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故事的主要矛盾是对安陵的拥有。故事的结局是唐 雎没有辜负出使之命,使秦王放弃了吞并安陵的打算。 6、你如何评价唐雎? 【交流点拨】忠于使命,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大义 凛然。 四、拓展延伸 唐雎的人物精神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现实意义? 【交流】提问 1、面对不良风气,面对歹徒,我们应当怎样斗争? 2、当国家有难时,我们应当怎样做?(如在台湾问题上有人挑起 事端,如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如藏独分子猖狂肆虐) 3、在日常生活中,在今后的岁月里,是否该做一个有主见、有 原则的“大写”的人呢? 五、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唐雎:从容镇定、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 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 者的形象。 运用写法:语言描写 对比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并初步感知了故事情节。这节课,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并从中学习说话的技巧。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检查复习 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段)(开端):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第二部分(2、3 段)(发展、高潮):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 对的斗争经过。 第三部分(4 段)(结局):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 中心内容:本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故事。 (二)深度研习 1、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是出于好心吗?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 么? 【交流点拨】秦王不是出于好心,而是采取的“以大易小”的欺 诈手段,企图不战而直接吞并安陵小国。 2、安陵君用什么理由拒绝了秦王的要求? 【交流点拨】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 着坚定,“愿终守之,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 3、唐雎是如何反驳的? 【交流点拨】先用语气极强的否定句堵住秦王带有威胁意味的试 问,然后正面回答秦王,最后在对比中用一反问句否定秦王的无耻要 求。 4、比较安陵君的做法和唐雎的做法有何异同。 【交流点拨】相同点:都回绝了秦王的无耻妄想。 不同点:地点、背景、面对的人物不同。唐雎的回答较安陵君更 为坚定有力。 5、秦王说的“天子之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秦王为什么要说 “天子之怒”呢? 【交流点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即发动残酷的战争。以武力 威胁、恐吓而让唐雎臣服。 6、唐雎列举专诸、聂政、要离三个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用他们干出的震惊天地的事件来表明自己跟他们这 些有胆有识的勇士一样,不畏强暴,敢于献身,并为以后的行动做了 铺垫。 7、“若士必怒……今日是也”表现了唐雎的什么精神? 【交流点拨】表现了唐雎善于抓住斗争时机,视死如归,英气逼 人,不完成使命不罢休的大无畏精神。 8、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秦王和唐雎分别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 秦王: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的封建统治者。 唐雎:从容镇定,不畏强暴,具有凛然正气的外交家。 9、从唐雎说话的技巧(言之有据,言之有节,言之有力)中,你 有什么感悟与启发? 【交流点拨】感悟和启发: ①说话技巧在与人交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勇敢与善辩也是好的品质与能力。 ③平时要多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提高说话技巧。 三、板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秦王不悦”一“秦王怫然怒”一“秦王色挠,长跪而谢 之”。 唐雎:“唐雎之刺秦王”,将“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文章主题:赞颂不畏强权的精神,敢于为国牺牲自我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 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 你能搜集一些吗? 【交流】毛遂自荐、蔺相如完璧归赵、晏子使楚、荆轲刺秦 11 《送东阳马生序》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增强文言语感,把握主要内容,理清 行文思路。 2、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学习作者刻苦求学、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 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 1、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2、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想学有所成,想 成就一番事业,不经一番磨砺是很难达到的。追思古人那凿壁偷光的 专心,闻鸡起舞的恒心,悬梁刺股的决心……抚古思今感慨良多,今 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明学士宋濂,看看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最终学有所 成的。(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简介 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 序。本文属于赠序。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 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 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 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 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东阳)一位姓马的晚辈(马生) 的临别赠言(序)。这是一篇赠序,有别于介绍评价的序。 2、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浙江省金华市浦 江县)人。明初文学家。年宋濂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 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著有《宋学士文集》。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易错字 嗜(shì)学 砚(yàn) 逾(yú)约 叱(chì)咄(duō) 负箧(qiè)曳(yè)屣(xǐ) 皲(jūn)裂 媵(yìng)人 烨(yè)然 持汤沃(wò)灌 以衾(qīn)拥覆 绮(qǐ) 绣 俟(sì) 缊(yùn)袍敝衣 (2)多音字 容臭(xiù) 既加冠(guān) 僵劲(jìng) (3)通假字 四支僵劲 支---肢 “肢体” 皆被绮绣 被---披 “穿” 2、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概括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 老师严厉:未尝稍降辞色,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 恭,礼愈至。 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艰难——受人照顾。 学习生活艰苦——乐以忘忧。 第三段:太学生求学条件优越 第四段:勉励马生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说说你知道的勤奋求学的典故。 【交流】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课 文。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探究内容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讲述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2.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何在? 【交流点拨】是为了勉励马生专心向学,刻苦自励。 4.本文写了作者在求学时所遇到的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这 些困难的? 【交流点拨】无书读,借书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 以学为乐。 5.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时,却大篇幅地写老师的严厉, 其作用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 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 艰难。 6.“勤”是作者成功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作者一心向学,不辞劳苦,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他呢? 【交流点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 我们保持一种纯正的追求,坚定自己的理想,就可以领略到求知的趣 味,生活才更有价值。 (二)主旨感悟 1、你从作者的读书求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交流点拨】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 困难。 2、说说你对“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句话 的理解。我们中学生应有这样的苦乐观吗? 【交流点拨】精神上的富足,可以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 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三、板书设计 送东阳马生序 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 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 乐以忘忧: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四、拓展延伸 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学校 窗明几净,条件优越,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交流】今天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 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和颜悦色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 们不需要抄书、不需要长途跋涉,也没有寒冻之苦,可是,我们真正 像宋濂那样用心求学了吗? 与宋濂相比,我自感有相当的距离。正如宋濂所言,我的学业没 有大的进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天资不够聪明的话,只能归因于不如 宋濂专心和勤奋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希望同学们依然要 磨炼意志,勤奋好学,不怕吃苦,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活条件,取得更 好的成绩。 12 词四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与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 2、朗读品味,理解词作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培养想象力,感受词的画面美。 4、体会词作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意境。 教学难点: 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意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渔家傲•秋思 一、新课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 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范仲淹的《渔家 傲·秋思》。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 人。范仲淹的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 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此处,我们学过他的《岳阳楼记》,其中的名 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喻户晓。 2、写作背景 1038 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 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 (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 延州为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 中。此词即作于任延州知州时。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人不寐(mèi)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羌笛、马嘶的声音。 千嶂:层峦叠嶂。 2、读准节奏 【交流点拨】: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 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交流点拨】:秋天到了,边塞的景物与江南迥然不同,大雁过 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 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暮霭沉沉,座落在群山中的小城城门早已 关闭。乡思涌起,然而浊酒一杯消不散万里乡愁。但边患未平,燕然 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深寒重,寒霜满地,羌笛悠悠, 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白发轻染双鬓,不觉早已热泪盈眶。 4、试用自己的话归纳词的大意。 【交流点拨】上阕描写边界要塞之地的景色:边塞秋天的景色与 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 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 城门紧紧关闭着。下阕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 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银霜满地,将军和征夫们难以 入睡,流下思乡之泪。 (二)深层探究 1、《渔家傲·秋思》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渔家傲·秋思》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 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 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 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 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 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和中原地区万家灯火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 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总结:上阕写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塞下景色),突出了“异” 字。“风景异”在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下阕抒情,抒发 了词人思乡报国之情。 2、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 【交流点拨】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 严峻的军事形势。 3、名句品味: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交流点拨】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 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 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二课时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一、新课导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文学,无比璀璨。说起中国文学,不 得不说古代文学;说起古代文学,不得不说唐诗宋词元曲;说起宋词, 不得不说苏轼;说起苏轼,必说豪放词;说起豪放词,定说《江城子 密州出猎》。因为他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首豪放词。今天,就让我们一 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 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 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在 “唐宋八大家”之列。 2、写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 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 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 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祭常 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3、读题解题: (1)“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才是题目。 (2)“密州出猎”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 出猎和出猎的地点:密州。 (3)、出城打猎,不同于一般的消遣式的打猎。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右擎苍(qíng) 锦帽貂裘(qiú) 鬓微霜(bìn) 2.解释重点词。 (1)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 (2)千骑卷平冈(一人一马的合称) (3)会挽雕弓如满月(终将) 3、学生四人一小组,翻译全词大意,一人一句。 【交流点拨】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 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帽,穿上貂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 奔,飞快地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 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 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4、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交流点拨】 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5、本词的诗眼是什么? 狂 6、狂上阕中作者的狂放姿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 太守出猎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 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 猎必射虎,其狂三也; 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二)深层探究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下阕抒发了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上阕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下阕抒发渴望被重用, 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作者英武的身姿;进而 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做 了铺垫。 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表现在哪些句子上? 【交流点拨】“开张”——豪壮;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 意思? 【交流点拨】“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 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 作者虽然不再年轻,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 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 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 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 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传说天 狼星“主侵略”(《晋书·天文志》),这里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 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 决心。用典使表达委婉含蓄。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 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勾画了一个豪气十足,誓死为国的英雄形象。表达 了作者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苏轼的代表作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 酹江月。 【赏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这首 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 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上阕最后两 句,是整个上阕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了下阕对周瑜的追怀。下阕怀 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 雄形象。想当年,年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他是那样的英俊 潇洒、倜傥风流;他又是那样的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 落花流水。周瑜少年有为,在年轻的时候便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 绩,而自己现在已鬓染霜华,却一事无成,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 这是让诗人无限感伤的原因所在。总体看来,这首词写得雄浑豪放, 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古诗词之典范,亦开后世豪放一 派之先河。 第三课时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陈子昂吗?他因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喊出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古的苍凉与寂寞。报国无门,是中 国古典诗词一个常见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宋词《破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一首这样主题的悲壮诗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题目解读 “破阵子”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题目,这 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 2、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 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其词的基本思想内容。其词艺 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发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 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 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 3、写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 饶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 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 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 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 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4、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好语速、语调、节奏。 麾下炙(huī) 朗读注意事项:第一,注意重点字的读音“麾”、“炙”、“雳”, “的卢”的含义看课文注释;第二,有的断句需要明确,上阕“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突出前者;下阕两句就不一样了,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文意理解 【交流点拨】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梦中听到军营 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让乐器奏起雄壮 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在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 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一心想完成替朝廷收复国家失地的 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惜壮士未酬,白发已生。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 和“梦回”的情景? 【交流点拨】闲居在家,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借酒醉后在梦中回 到连营。表现出诗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 句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这几句写的是将士们的军营生活场面,壮观,豪迈。 将士们竟然吃“八百里驳”这样的好牛肉——只要是杀敌卫国,这又 算得了什么?体现了将士们的豪迈之情。“沙场秋点兵”,其中“秋” 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暗示了战斗即将 开始。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这两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 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 【交流点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出现了“马”和“弓”,这是 战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激烈的战斗场面。马 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 逃,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 宋军大获全胜的场景。 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 是不是说明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 【交流点拨】不是。在作者看来,“君王天下事”就是收复中原, 与自己的抗金思想是一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 王收复中原的大事,正是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赢得 生前身后名”不过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已,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名。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小重山》词中也说“白首为功名”,这些都是 指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 5、“可怜白发生。”词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前九句和这 一句是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 结尾一句,词意陡转,梦中的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 从豪情壮志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前九句实际上是为了最后一句画 龙点睛之语做铺垫的。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地表现了理想与 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令人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悲愤,而叹息。 6、“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 【交流点拨】第一,诗人毕生的杀敌报国的志向终未实现,可怜; 第二,诗人的杀敌之策不被统治者采纳,致使收复中原大业不成,可 怜;第三,诗人身已老迈,鬓已如霜,虽仍有杀敌报国之志,但仍赋 闲在家,不得其用,壮志难酬,可怜。第四,诗人只能以酒为伴,在 醉梦中重温杀敌报国的情景,可怜。 诗人可怜的不是自己老了,而是自己已经老了,但杀敌报国之志 仍未实现。 四、板书设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三首词的上 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交流】《渔家傲·秋思》:塞下景色;特点:寒冷、荒凉、戒备 森严。 《江城子·密州出猎》:打猎;特点:雄壮、开阔。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忆军旅生活;特点:豪 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交流】《渔家傲·秋思》: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密州出猎》: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 的抑郁、愤慨。 第四课时 满江红(小住京华) 一、新课导入 自从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首创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以 来,历代文人志士莫不把它当作楷模,仿效创作,但大都是望尘莫及! 看过古今许多人写的《满江红》,谁也没有岳飞那种气吞斗牛的英雄 气概和爱国热情。只有鉴湖女侠的一首《满江红》词,颇有一些男子 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着她不甘雌伏的巾帼英雄的本色。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秋瑾的这首《满江红》,感受鉴湖女侠巾帼不让须眉的豪 情壮志。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秋瑾,1875 年生于绍兴,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署 鉴湖女侠、汉侠女儿。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 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生于一个封建家庭,幼怀大志,性格豪放, 酷爱诗文和骑马击剑,能文能武,敢说敢为。1904 年自费留学日本, 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 《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与徐锡麟分头准备 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坚贞不屈,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古轩亭 口。 2、写作背景 1903 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 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 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 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 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这首 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 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充满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lí(篱)下 秋容如 shì(拭) 蛾眉(é) 胸襟(jīn) 2、试用自己的话归纳词的大意。 在北京暂住,转眼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的菊花遍地盛开,(我 的)容颜却是那么的憔悴。刘邦用四面楚歌战胜了项羽,我漂泊了八 年还想着那个家作什么。既然我那么痛苦,何必还强颜欢笑呢,离开 也没有什么难的!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心却比男儿还刚烈。有志气的 文人肝胆相照的胸襟,常常是不被人理解的。那些心胸狭窄的俗人怎 么能够明白我的心意?自古英雄衰弱的时候总是要受尽痛苦折磨的。 在这个迷茫的社会里,我要去哪里寻觅知音?(我的)泪水浸湿了衣 裳。 3、概括词的内容。 【交流点拨】上阕:以写实为主,曲折反映自己婚后八年的平庸 生活与抗争心理; 下阕:以述怀为主,写自己决定参加革命的心路历程与雄心壮志。 (二)深层探究 1、对照注释理词意,注意《满江红》中的典故: (1)“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 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2)“四面歌残终破楚”作者又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 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3)“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琵 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2、思考问题,体会词作感情。 (1)“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中“终破楚”指什 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比喻自己冲破家庭的牢笼,表达了作者冲破家庭的 牢笼的喜悦心情。 (2)“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中“娥眉”指什么?这一 句写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娥眉”借代女子。这一句写出了作者不能做男儿 的遗憾之情。 四、板书设计 满江红 上阕:回顾过往生活 下阕:思虑未来前途 五、拓展延伸 请用下列句式说话: 从词作中我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的心情,我是从“________” 一句话体会到的。(按照“心情——句子——分析”的方式回答) 【交流】喜悦激动(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为篱下 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 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苦闷忧愁,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备感孤独——小住京华,早又 是中秋佳节。 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深感迷茫——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 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谈读书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 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体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 用。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 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 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更要多 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 听几百年以前先哲的高论。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 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1)名言警句: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 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到齐国,跟鬼谷子学 纵横之术,学成后去游说秦王,上书十次,不被所用,带去的资金用 完了,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哥哥、弟弟、嫂子、妹妹、妻子、侍妾 都暗地里讥笑他,说他不务正业,搬弄口舌,倒霉活该。苏秦听后感 到惭愧而暗自伤心,于是发愤读书,读得困倦了,就用锥子刺一下大 腿,惊醒之后接着再读,最终做了六国的宰相,成为六国的合纵长。 后用“刺股”比喻刻苦攻读。)(汉朝孙敬读书困倦时,将头发用绳 子拴在梁上,一打盹就能惊醒,终于成为当代大儒。后就用“刺股悬 梁”比喻刻苦自学。) 囊莹映雪这是由两个故事组成的典故。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利用口袋里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在夜间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手不释卷,博学多才,但其家境贫寒,用不起灯油, 夏天就用白布囊盛几十个萤火虫,用它们发出的光照着读书,夜以继 日(见《晋书·车胤传》)。 南朝梁孙康家贫,无钱买灯烛,晚上 常映着雪光读书。后人常把“囊萤映雪”两个典故作为勤学的典范。 4、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汉代匡衡勤奋读书而没有灯烛,邻居有烛 光,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一小洞,就着隔壁透进来的光读书(载《西京 杂记》)。后人就用“凿壁借光”来形容勤学苦读。)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 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 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 年 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 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 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 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交流点拨】: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 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交流点拨】: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 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3、文中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反面 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交流点拨】对比论证:正反说理,全面有力。 4、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 ①读书要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5、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 【交流点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二)深层探究 本文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有何作用?结合 课文内容进行归纳。 【交流点拨】 (1)比喻论证:“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 剪移接。”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 理透彻。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排比说理:“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这样使文章很有气势,很能打动读者,很有说服力。 (3)对比论证: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面说了读书的 三种偏向。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 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这样就全面有力,使人信服。 四、板书设计 读书的目的 比喻论证 谈读书 读书的方法 举例论证 读书的作用 对比论证 五、拓展延伸 1.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 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 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 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 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2.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 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 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提出的“不求甚解”的含义,认真体会作者在文中 提出的主张。 2.学习针对对方认识过程的逻辑错误展开反驳的方法。 3.学习并掌握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4.讨论交流读书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的关键词语“会意”、“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和“观 其大略”等; 2.掌握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不求甚解”和“会意”之间的关系。 2.把握反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 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读书的过程你有 哪些感悟?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文体简介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 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 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 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 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 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 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 2、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人。1929 年,17 岁的邓拓考入上海光华大学,18 岁时就有“何妨白眼看俗伧,幽怀 默默寄书城”的志向。25 万字的《中国救荒史》,已经展露出一个青 年历史学家的才华。1930 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全国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 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 年 3 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 专栏,一直写到同年 9 月 2 日。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 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年动 乱初期,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3、检查预习后字词的掌握情况。 (1)字音 狡黠 xiá 咀嚼 jǔjué 诘难 nàn 死抠 kōu 豁然 huò 相似 sì 曲解 qū 大而无当 dàng 迂腐 yū (2)词语注解 藻饰:修饰文辞。 狡黠:狡诈。 诘难:诘间,为难。 滞碍: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 推求。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 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 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 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 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 抽取同学写出自己认为较难理解、较生僻或易错的字词(1 名同 学在黑板演板,控制在 5 个词语左右);同学主动起来或者演板同学 推荐他人来完成对字词的熟悉(拼音、解释等)。接着擦掉字词的书 写,只留拼音,再抽取一名同学完成书写,以此强化对字词的记忆。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首先摆出一般人不太正确的观点,然后 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部分:解释“不求甚解”的确切含义。 第三部分:“活读书”的必要性和怎么样“活读书”。 2、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持什么态度? 【交流点拨】一般人认为“不求甚解”对任何事情都是不好的。 对“不求甚解”持否定态度。 3、作者又是怎么理解“不求甚解”的?根据是什么?作者对 “不求甚解”持什么态度? 【交流点拨】作者认为一般人的观点不尽然,对“不求甚解”持 肯定态度。他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义:一是指要虚心,不要以为书 一读就懂;另一层含义是读书“不要固执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 意”。确立这两层含义的依据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 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两句话的全面理解,理清其相互 联系。 4、作者摆出列宁批评普列汉罗夫读马克思著作做了很多曲解、 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交流点拨】作者摆出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证明读书要活读,不能 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5、“不求甚解”与“马马虎虎”的区别是什么? 【交流点拨】“不求甚解”与“马马虎虎”的区别是“不求甚解” 要了解文章的意思,而“马马虎虎”却对文章的意思不理解。 (二)深层探究 先让学生了解驳论的特点,再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的论证层次。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观点,往往要针 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驳倒错误的论点。要抓住批驳 “突破口”,是直接驳论点,还是通过论据、论证来间接驳论点。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批驳:“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作者的 观点: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的理由。 (2)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交流点拨】“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 重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3)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交流点拨】书要反复读。 (三)语言品析 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分组讨论问题。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这句话体 现了本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你举一例证明“不求甚解不好”不尽 然对。 【交流点拨】表明文章语言具有准确性的特点。科学中有许多事 情需要人们有有求甚解的精神,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是这个 意思。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又需要人们“不求甚解”。比如,我们 应该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要学会包容,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就是这个意思。本文中所说的,我们读书,应该采取的就是“不求甚 解”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不求甚解 马南邨 树立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具体分析: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的含义 表明态度: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五、拓展延伸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 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②“班门弄斧”新解;③“滥竽充数”新 解。 【交流】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 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 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 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 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 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 大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 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 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14 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观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 美情趣。 教学重点: 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 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 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 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 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 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 岁时学画山水。43 岁 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 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 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 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 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 的境界,就叫意境。” 2、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惆怅(chóu chàng) chóng(崇)高 真挚(zhì) 朝朝 mù mù(暮暮) 浮光掠影(lüè) 搏斗(dòu) 渲染(xuàn) é(峨)眉 富丽堂 huáng(皇) 金碧辉 huáng(煌) 3、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惆怅:伤感,失意。 身临其境:意为仿佛自己到了那个境地中去了,泛指听课、看书 等时非常专注以至于好像亲身处在所描述的境地一样。身,亲自;临, 到、进入;境,境界、地方。 胸有成竹:强调画家作画前,要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 常熟悉。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 一晃就消逝。 意匠惨淡经营中:下笔之前竭力构思。形容艺术创作的艰苦。 语不惊人死不休:作诗或写文章不搜寻到惊人的妙语不肯罢休。 形容写作时在语言上下苦功夫。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说说什么是“意境”。(用原文句子回答) 【交流点拨】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交流点拨】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 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 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 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交流点拨】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 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 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交流点拨】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 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 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 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 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 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二)深层探究 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 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交流点拨】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 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考感悟。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 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 析诗歌的意境。 【交流点拨】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 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 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 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 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 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 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交流点拨】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他的观点。这个观点 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 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 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 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交流点拨】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 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诗人与绘画者自身的情 感以及体悟,因此,它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 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三) 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交流点拨】“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 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 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 “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 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 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 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 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 和。1954 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 可谓走过千山万水。1960 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 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 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 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 气氛。 四、板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 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1 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2.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3.苦心经营意匠 五、拓展延伸 请用本课所学到的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欣赏倪瓒的《幽涧寒 松图》。 【交流】《幽涧寒松图》描绘了疏朗的树丛,平缓的土坡,茫茫 的远山,层叠的寒泉;山峦用微妙的笔触画出山石的顶面与侧面,以 表现其立体感。画中所展现的是幽静清凉的景色,正是倪瓒心目中的 宁静有序、远离尘嚣的理想环境。 15* 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 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 A 与 B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A 句,虽然 B 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 A 句中的景物, 但是,它却没法像 A 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 B 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 A 句的 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 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 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走近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朱 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 介绍西方美学的人。朱光潜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 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 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 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 美学大师。 2、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意 yùn(蕴) 缥缈(piāo miǎo) 譬如(pì) 笼统(lóng) 怆然(chuàng) 颦蛾眉(pín) 寂寥(liáo) diāo(雕)刻 含 xù(蓄) 谚语(yàn) 3、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铢两悉称(zhū):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 微小之处。 心旷神怡(kuàng):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 过。 栩栩如生(xǔ):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 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niān):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 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 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交流点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 即“言不尽意”。 (二)深层探究 (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分组讨论问题。) 细读感悟,品味“无言之美”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所谓文学, 就是以言达意的 一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 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交流点拨】“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 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 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 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 到美。 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 作者一共从三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 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深入理解, 体会“无言之美” 4、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并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 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 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 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美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 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 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 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5、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 受。 【交流点拨】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 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 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 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 雄壮的美感。 四、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 五、拓展延伸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 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交流点拨】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 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 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言 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从作者列举的两个实例中学习驱遣想象力领会文艺作品意境的 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 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 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回答得都不错。但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 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 今天的课文内容。 对于文本,作者与读者有什么异同呢?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现 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2、背景简介 叶圣陶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办起事来刚强果断,认真负责。比 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但不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而且指出其 中须包含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这种主张是他负责精神的表 现。又如编制“引得”,尤其为大部头的书编制“引得”,许多人虽明 知有益于学术研究,但觉得这毕竟是为他人的工作,又耐不住工作进 程中的辛苦和单调,不肯去尝试。叶老却曾用商务印书馆铜版《十三 经》白文做底本,编出一部巨册的“引得”。初着手时,困难重重, 又缺乏助手,但他既已认定这是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工作,就成年累月 不知疲劳地去做,决不半途而废,这是他工作中负责精神的又一表现。 3、朗读课文,识记并解释文中的生字词。 桥 liáng(梁) 桥堍(tù) 歌 yáo(谣) 契合(qì) 驱遣(qiǎn) 旷远(kuàng) 海啸(xiào) gǒu(苟)安 拘泥(nì) 怅然凝望(chàng)桥堍: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 驱遣:驱逐、赶走。 契合:投合,意气相投。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无可比拟: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独一无二,特别突出。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凝望:指目光凝聚在某个物体上。可引申为期望、盼望等意。 萌生:开始起步;开始发生;有了某个念头(多用于抽象事物)。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交流点拨】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 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2、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 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交流点拨】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 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的问题。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 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 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 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3、阅读第⑧—⑩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 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做简要分 析。 【交流点拨】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 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 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 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 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荒凉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 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 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4、请你根据前面的探究,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 以赏析王维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 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二)深层探究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 内蕴,或有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 它们的理解。 1、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交流点拨】任何一篇文艺作品,都是文字集合起来的,但这是 一种有着内在逻辑顺序的结合,具有文本表现中的一般技法,既表现 了内容也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这样的文章绝不可能随意拼 凑,须由作者有意识、有目的、有逻辑地创造,而在完成时又符合自 然的特点。 2、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 【交流点拨】“见”可指代材料,无“见”便会“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不可能有所创造;“见”也可理解为见识、见解,没有思考与 见解,纵然下笔也只能写就平庸文章,难见深度;“感”是体悟与情 感,倘若下笔无情感寄寓其中,写出来的文字必是冷冰冰的。这也提 示了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学会多积累,多观察,积累一定材料;同时要 多思考,多感悟,这样才能写出优秀文章。 3、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 这种愉快了。 【交流点拨】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 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 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 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 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文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提示】教师可在诗歌、散文、小说中多取几例分析,引导 学生关注想象力在文艺鉴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四、板书设计 作者与读者关系: 作者— (写文字)—所感所想—(读文字)—读者 读者如何欣赏文艺作品: 读者—(读)文字—(想象)画面—(感悟)意境 五、拓展延伸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论证了想 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 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交流】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 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 子微胖,我们可以想象两手上攀时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还 是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似是挣扎缩了好几次; 更是因为想象,身子微微一倾,这形象便如拍照一般在脑中定格。有 了想象中还原的这一幕,父亲的形象真切起来,切实地打动了读者的 心灵。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赏析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 初是人们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 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去世,便演 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示范读课文,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国殇(shāng) 吹 shēng(笙) 摇橹(lǔ) 咆哮(páo xiào) 诡谲(guǐ jué) 收揽(lǎn) fén(焚)烧 脚镣(liào) 伫立(zhù) 睥睨(pì nì) 波 lán(澜) 发 xiè(泄) 鞺鞺鞳鞳(tāng tà) 稽首(qǐ) 迸射(bèng) 驰 chěng(骋) chán(婵)娟 nüè(虐)待 鞠躬(jū) 犀利(xī)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 愤愤不平: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 扩大事态的意思。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大义灭亲:为了维护正义,对违反国家人民利益的亲人不徇私 情,使受国法制裁。 挺身而出: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 敢地站出来。 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2.人物简介: (1)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 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作 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2)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 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 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 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进谗而被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 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3.背景链接: 《屈原》写于 1942 年 1 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 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 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 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 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1.有感情地朗读屈原独白,把握大意,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 1-8 段):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 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第二部分(第 9-13 段):借指斥神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交流点拨】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 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 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 害的形象。 (二)深层探究 (把握本文写作特色。) 3.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联系 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作主旨。 【交流点拨】(1)这是象征手法。 (2)象征含义:①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 革力量。②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③无形的长剑:象 征坚定的信念。④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 团。⑤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 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3)主旨: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 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 并品读内涵。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交流点拨】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 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风即是 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 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 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交流点拨】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运用了呼告、 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了屈 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 热烈向往与追求。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 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交流点拨】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深刻地指出 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伟大的 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屈原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 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5.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交流点拨】要点:①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 充满浪漫主义激情。②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 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③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 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④多用 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 的伟大精神。 (三)语言品析 (形象分析,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6.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 义? 【交流点拨】塑造了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 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屈原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 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 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屈原是民族 灵魂的化身。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九歌•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教学目标: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 地朗读台词。 4.结合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点: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 读台词。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 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 班级吗?(不能) 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 有人拉后腿,便会导致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 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诗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dǐng(鼎)盛 幌子(huǎng) 侦 jí(缉) 簇拥(cù) 砧板(zhēn) 怯懦(nuò) 喧哗(huá) 忌讳(huì) 拾掇(shí duo) 贪 lán(婪) dǎo (捣)蛋 qī(凄)惨 落子(lào) 耷拉(dā) 窝囊(wō nang) 行头(xíng) 五子行(háng) 喜幛子(zhàng) 打镲(chǎ) 雕 liáng(梁)画栋 咬牙 duò(跺)脚 骂骂咧咧(liē) 商贾名流(gǔ) 名 zào(噪)京师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搭济:帮人脱离困难。 拿糖:装腔作势,摆架子。 2.作者简介 何冀平(1951- ),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 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 年, 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 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之作。 5.作品链接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 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 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家业无缘,大少爷迷戏 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 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 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脑汁, 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 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 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 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 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 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交流点拨】①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②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③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④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⑤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 什么展开的。 【交流点拨】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 【交流点拨】修鼎新的一句“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 节最好的概括。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原因的认识。 【交流点拨】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 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 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 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 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 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 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 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 因。 (二)深层探究 (品味京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5.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交流点拨】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 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 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 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 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 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 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了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方言正表现出其 真实性,这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提示】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 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 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 一语言特征。 6.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 刻,请你找出几句,并作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 不行?! 【交流点拨】“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 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 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儿地位就欺 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 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交流点拨】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 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 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7.本文出场人物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 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描写,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 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交流点拨】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 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 不仅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 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 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 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 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同时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 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 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 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罗大头形象】 【交流点拨】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 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 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 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就要撂挑子走人; 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一致的,他 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 “爷”。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 同时又讲义气,敢做敢当,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教学提示】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 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2.组织话剧表演活动。 19 枣 儿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3.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 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教学难点: 分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人 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 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然而, 《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 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阅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蓦然(mò) 翘首(qiáo) 咀嚼(jǔ jué) 囫囵(hú lún) 竹匾(biǎn) 掸去(dǎn) 踌躇(chóu chú)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兴冲冲:指遇到开心的事情兴致非常的高涨。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喜出望外:遇到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3.作者链接 孙鸿,当代剧作家。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 1999 年第 1 期,曾荣获 1999 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 奖。 4.背景链接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 峻的考验。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 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 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 提出了善意的批评。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方法。 【交流点拨】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 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 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听读课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剧情。 【交流点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 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 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 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 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二)深层探究 3.探究文中的老人——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有关儿子的哪些事情?老人 的心态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儿子小时候的事: 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小 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 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老人 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 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蕴含着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交流点拨】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 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 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 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交流点拨】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 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 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 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 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4.探究文中的男孩—— 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交流点拨】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 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 衣袋里,温顺地搀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 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 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5.探究文中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 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 实? 【交流点拨】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 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外面的世界闯荡;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 定居在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 了社会的变化。 6.探究文中的枣儿—— (1)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剧本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 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 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 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2)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 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 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 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 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 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 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品析 7.分析下列台词中画横线的句子的象征意味。 (1)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我儿子就叫“枣儿” 【交流点拨】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 了的乡情。 (2)(拿起熟枣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甜是甜,不中看, 谁要啊。 【交流点拨】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 年老,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3)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交流点拨】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 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 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 【交流点拨】“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 (5)爹回来会带巧克力。……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来呢, 你的枣儿甜! 【交流点拨】“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 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在世界, 忘记了回家的路,但他们最终会回来的,喧嚣之后是平静,躁动之后 是安宁。 (6)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 他早晚会回来的。 【交流点拨】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日益强劲的 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 悉的生活,远离家乡。 【教师小结】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 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走出去的人们总有回归故里的 那一天。 (四)主旨探究 8.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 【交流点拨】生甲:枣儿象征着亲情。老人思念儿子,男孩想念 父亲,枣儿凝聚着老人与男孩的情感困惑。 生乙:枣儿象征着故乡。老人守候在枣树下,固守乡土,表现了 老人对故土的挚爱。 生丙: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枣儿代表亲情、 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 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 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 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教师小结】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 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 了“枣儿”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9.请大家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交流点拨】生甲: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 辈的深厚乡情。 生乙: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 情和心灵沟通。 生丙: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 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生丁:剧本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 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生戊:剧本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 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 会的新生活。 【教师小结】优秀的剧本,其主题思想往往是多样化的,给读者 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每一个读者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哈姆雷特。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戏剧的种类 (一)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它 是以动作和对白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例如话剧《茶馆》。歌剧: 它是综合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白毛女》 是中国新歌剧成型的标志。舞剧:它是综合舞蹈、武术、哑剧、音乐 等艺术的一种戏剧,以舞蹈动作和器乐为主要表演手段,例如《天鹅 湖》。戏曲:它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以歌、舞(包括杂技、武术)、 话剧三者有机结合为特点。由于民族的地区不同,形成许多剧种,全 国性的有京剧、越剧、豫剧、评剧、昆曲等,其中以京剧最为有名。 (二)按剧情繁简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三)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四)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还可分为正剧、喜剧、 悲剧等。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 术思想,弄清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 解课文的主旨。 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 术思想,弄清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 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 2.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新课导入 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和鲁国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 度评价,说它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曹刿 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 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今 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词。 曹刿.(guì) 小信未孚.(fú) 又何间.焉(jiàn) 公与之乘.(chéng) 长勺.(sháo)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肉食者鄙: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弗敢加也:加,虚夸,夸大。 必以信:信,实情。 小信未孚:孚,使信服。 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 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进军。 既克:既,已经。 望其旗靡:靡,倒下。 (2)古今异义 ①牺牲玉帛(古义:指祭祀用纯色全体牲畜。今义:放弃或损害 一方的利益。) ②小大之狱(古义:指诉讼事件。今义:监狱。) ③必以情(古义:诚,诚实,这里指诚心。今义:感情。) ④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⑤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 ⑥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 ⑦肉食者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 ⑧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 (3)一词多义 ①故公问其故(缘故) 故克之(所以) ②属忠之属也(类)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③以可以一战(凭借) 必以情(按照) 必以分人(把) (4)词类活用 ①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②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5)省略成分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 ②乃入见。——(曹刿)乃入(宫)见(庄公)。 ③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君)何以战?” ④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人。 ⑤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对曰:“(此)忠之 属也。可以(之)一战。” (6)成语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彼竭我盈:他们的士气已经枯竭,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2.著作简介: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 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 它是与孔子同一时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学者认为是汉代 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根据各诸侯国国史编成。记事起于鲁 隐公元年(前 722 年),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 453 年)。书中保存了大 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 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背景链接 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 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 国。庄公 8 年(前 686 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孙无知,庄公 9 年(前 685 年)公孙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 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桓 公要杀公子纠,齐国打败鲁军,并威胁鲁国,要求杀死公子纠。纠被 杀后,齐军却出兵进攻,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 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4.文体链接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 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 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 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 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 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通文意 1.自学课文,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结合课文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3)注意把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 (二)整体感知 4.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 的层次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 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 段为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 见”的原因。 第二层(从“问:‘何以战?’”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 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第二部分(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国的战术决 策为主。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可分两层: 第一层(从开始到“故克之”)以“夫战,勇气也”为根据,提出 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以逸待劳发动反攻,回答了为什么等待 “齐人三鼓”而后“鼓”的问题。 第二层(从“夫大国”到段末)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知己知彼,说明了 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的原因。 5.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 【交流点拨】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将战——备 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问战——参 战——释疑)。 6.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那么本文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一段记 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二段记叙战斗经过;第三段通过“叙” 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根据所学词的词义,找出能够印证的成语。 示例:“齐师伐我”——(师出无名、师出有名)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 第二课时 探究写法悟剪裁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本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这次 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其原因是什么,其奥妙何在? 史书上是如何记载这一历史事实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回味这一 段传奇佳话。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 字你悟出了什么? 【交流点拨】“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 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 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2.曹刿的身份是什么?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 【交流点拨】从“其乡人曰”一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是普 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曹刿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人? 【交流点拨】“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 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 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 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代指有权位的人。 4.作战地点选在哪里? 【交流点拨】长勺,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 5.鲁国获胜后(“既克”),“公问其故”的“故”是什么意思? 从这个细节上可以看出鲁庄公是个怎样的国君?照应了上文的哪个 句子? 【交流点拨】“故”是原因的意思,战争取胜还不知获胜的原因, 由此可见,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国君,照应了上文的“肉食者鄙,未 能远谋”这个句子。 6.曹刿对战争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几个成语来概括? 【交流点拨】冲锋要待“彼竭我盈”之时,曹刿是要鲁军“以逸 待劳”;追击要选择“辙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 知彼”。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1.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全文的关键词, 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交流点拨】曹刿的对答反映了他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 质。 (2)“何以战”这三个字引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 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交流点拨】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 以情”。 (3)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 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交流点拨】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 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 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段末句“战则请从”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写出了曹刿不仅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 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 指挥的情况。 2.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 【交流点拨】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鲁庄公就急于出战; 当鲁军刚获胜,鲁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鲁庄公的过急行动。 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 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 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2)辽阔的万里战场,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简略? 【交流点拨】第二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 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的“远谋”,为下文“论战”埋下伏笔。 3.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曹刿是如何回答鲁庄公的询问的? 【交流点拨】曹刿的回答有两层意思。一是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 人三鼓”的时机进行攻击。“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 最佳战机。二是解释他为什么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下 令追击。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 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的胜利。 (二)人物赏析 再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4.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从…… 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 从曹刿请见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从曹刿问战中可以看出他的政 治远见,从曹刿参战中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曹刿论战中可 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 5.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 “从……中表现了……”的句式说话) 【交流点拨】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之“鄙”。 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 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进攻,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不是一个昏君,从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中表现了他实事 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从作战时鲁庄公与曹刿共乘并亲自参与打仗中 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从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获胜而自 喜中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三)主旨探究 6.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上下团 结,君民一心(团结一致、知人善用);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 与强齐硬战);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致胜)。 (四)写法探究 7.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 【交流点拨】写鲁庄公是为了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 更鲜明生动。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 8.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交流点拨】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 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 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 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 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 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交流】官渡之战曹操 2 万人——歼袁绍 10 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 5 万人——大败曹操 20 余万人 淝水之战张辽 8 万人——大败吴军 80 万人左右 战争胜利主要的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等。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 力。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 特点。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4.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 力。 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 特点。 教学难点: 1.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2.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封建社会里,皇权威严,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 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被赐剑自刎,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子 遭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等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 齐威王,更难得的是邹忌能使齐威王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 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 纳谏》。(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昳丽(yì) 朝服衣冠(zhāo)(guān) 窥镜(kuī) 期年(jī) 朝于齐(cháo)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虚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谏,规劝 国君、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 昳丽:光艳美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及:赶得上,比得上。 旦日:第二天。 弗如远甚:远远不如。 诚:确实。 莫:没有谁。 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间:间或、偶然。 期年:满一年。 (2)古今异义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今义: 讽刺。) ②窥镜(古义:照,看。今义:偷看。) ③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④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 ⑤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指责。今义: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 过。) ⑥臣之妻私臣(古义:偏爱。今义:自私。) ⑦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身边大臣。今义:方位名词。) ⑧邹忌修八尺有余(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改。) ⑨虽欲言(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3)一词多义 ①之吾妻之美我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于主谓句,取消句子独立性) 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暮寝而思之(代词,代指这件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结构助词,的) 臣之妻私臣(结构助词,的) 王之蔽甚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结构助词,的) 数月之后(音节助词,无意义)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事) ②朝皆朝于齐(朝见,读“cháo”)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读“cháo”) 朝服衣冠(早晨,读“zhāo”) ③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 孰视之(同“熟”,仔细) ④于欲有求于我也(向) 能谤讥于市朝(在) 皆以美于徐公(比)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皆朝于齐(向) ⑤上受上赏(上等的) 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呈上……) ⑥修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⑦美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美丽) 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2.著作简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作者刘向(约前 77 年— 前 6 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沛县(今属江苏)人。 3.背景链接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 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 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个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 的主张“合纵”,所以,历史上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 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 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自己的主张。他们施展着自己 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 的支持。 4.课文人物简介 (1)邹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 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借谈论弹琴,阐述 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 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 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 看来这个人离被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齐威王果然封 邹忌为成侯。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 的政治家。 (2)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 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 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 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 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 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 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疏通字词,理解文意。 2.结合课文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3.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4.通过合作做到逐字逐句翻译。 (二)朗读指导 5.第一段朗读指导: (1)本段从邹忌与徐公比美写起,三问三答,非常精彩,他们身 份不同,想法不同,语气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爱恋之情、其妾畏 惧拘谨之情、其客的阿谀奉承之情都要读出来。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三个问句,一问其妻,二问其妾,三问其客。要读出邹忌窥镜后的自 得而又不自信的心理。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读出浓浓的爱恋 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 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情。 (4)“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此句则是邹忌通过“孰视” “窥镜”终于发现自己远远不如徐公美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语 道出了妻、妾、客都说自己美的原因。要读得深沉、恳切,并注意其 节奏感。 6.第二段朗读指导: (1)本段是邹忌用现身说法、亲身体验讽劝齐威王。读来要娓娓 动听,如与人细语叙家常。 (2)“于是入朝见威王”句要用中速较缓慢地读出。 (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诚”字上面。 (4)“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宫妇 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一一对 应,两两相比。三比之下,道理自然而出。这几句节奏感很强,读时 要读出恳切、至诚之意。 (5)“今齐/地/方千里”中的“地”当作“土地”讲,“方”是“方 圆”之意,因此在“今齐”与“地”之后都要略作停顿。 7.第三段朗读指导: (1)“善”要读出齐威王的心悦诚服,音调要适当拉长。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则是齐威王鼓励进谏 的三赏。要用中速读出真诚、恳切之意。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句中的“此所谓”后要略作停顿。 (二)深层探究 8.解题:课文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怎样解释? 【交流点拨】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 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劝谏齐王,齐王纳谏。 9.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交流点拨】全文共 3 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 而自喜,经过冷静思考,悟出了妻、妾、客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准备 以此为喻去讽谏齐王。 第二部分(第 2 段),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部分(第 3 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关于说话能力和技巧的名言警句?试列举一二。 【交流】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荀子 2.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战 国策》 3.世界的三大战略武器:口才、美元、电脑。——西方名言 4.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圣经》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贵有自知之明”,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他是 一位美男子,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 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填空。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国别体历史著作《战国策》。“讽谏” 的意思是:“讽”是讽谏的意思,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谏”,规 劝国君,尊长或朋友改正错误。“讽谏”即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 委婉地规劝。 (2)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子:暮寝 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 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 2.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轻到重排列正确的一项是(D) ①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妾曰:“徐公何能 及君也?” ③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②① 3.下列句式与其他各句不相同的一项是(A) A.忌不自信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又弗如远甚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文本探究 分析社会环境,把握文本主旨 1.阅读第一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通过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事而有所感悟。 (2)邹忌是如何与徐公比美的呢? 【交流点拨】通过三问(即问妻、问妾、问客,及妻、妾、客的 三答),又亲自观察来与徐公比美。 (3)“孰视”徐公又“窥镜自视”后,邹忌“暮寝而思之”,“之” 指代什么?邹忌由此又想到了什么呢? 【交流点拨】“暮寝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问”“三答”, 尤其是“三答”。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窥镜”,知道 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说他比徐公美。这是引起他 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 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这是邹忌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至此 他豁然顿悟,认识到凡是对自己有偏私、有畏惧、有所求的人,在自 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这因比美而悟出的道理为邹忌讽谏 齐王埋下了伏笔。 2.阅读第二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 【交流点拨】邹忌采用以家事喻国事的办法。以“臣之妻私臣” 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类比,以“臣之妾畏臣”与“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类比,以“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类比,最后恳切地指出“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3.阅读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 (1)邹忌讽谏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样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交流点拨】“王曰:‘善’。”是对邹忌一席话的肯定和赞赏。由 于邹忌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 身体验去规劝齐王,设喻巧妙,推论自然,入情入理,态度诚恳,所 以齐王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2)齐王是怎样纳谏的?臣民是怎样进谏的?齐王纳谏的结果如 何? 【交流点拨】①齐王下令按进谏的方式,分三等悬赏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 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此不计较提意见的方式和态度,这 在封建社会是罕见的,也正是邹忌敢于进谏的原因。②臣民进谏分三 个阶段,发生了三次变化,“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 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这三次变化生动 地反映了这一重大举措的正确性。③结果是“燕、赵、韩、魏闻之,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人物赏析 4.再读课文,说说邹忌和齐王各是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邹忌是头脑冷静、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忠君爱国的谋士。 齐威王是心胸宽广、虚心纳谏、明智果敢、勇于改革、重贤明理 的开明君主。 (三)主旨探究 5.邹忌在自己与徐公的比美事件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交流点拨】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 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6.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 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交流点拨】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一是有邹忌这样的 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这启 示我们要善于思考,要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同时要善于听取 别人正确的意见。 四、 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1.邹忌劝谏技巧之高体现在何处? 【交流】生甲: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邹忌向齐威王 献策之时,齐国的政治比较腐败,大概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邹忌 注意了进谏艺术,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而是以“闺房小事”说自 己的体会,小题大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 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 生乙: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下级劝说上级,由于尊 卑关系不得不谦言以谏,否则会招来杀身之祸。邹忌实话实说“不如 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 顺耳利于听”。 生丙: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 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必然是个耳不聪 目不明的受蒙蔽者,他为国之清明担忧;又因知晓齐王有修明内政以 兴邦的宏志,以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提升了齐国的威望,赢 得了诸侯的尊敬。 2.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 有什么启示? 【交流】在当今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 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 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自 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2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 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课文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4、认识我 国古代农民起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 。 教学重点: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 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课文材料处理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 认识我 国古代农民起义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学过中国古代史,能说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 义爆发是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 (秦朝、陈涉) 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一篇记录这个历史事件的文章《陈涉世家》。 请同学介绍作者及《史记》,并介绍鲁迅的评价。 (司马迁(约前 145—前 90 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 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 10 岁“诵 古文”,20 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 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 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 武帝长达 3000 年的历史。全书共 130 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 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 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 篇,表 10 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 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用工具书,同桌合作疏通文意。 2.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讨论研究,共同解 决。教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 3.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省略句等) 2.请简要复述《陈涉世家》的内容大意。 要求:1.用现代白话复述;2.复述要突出事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 之处。可参考前边所做的填空练习。 (陈胜的经历:出生贫寒,少有大志。谪戍渔阳,会天大雨,谋 而举计。行卜问神,装神弄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巧施苦肉,杀 尉起义。自立将军,攻下大泽。令人徇蕲,攻克诸郡。(铚、酂、苦、 柘、谯)至陈一役,苦战守丞。号令三老,计事豪杰。众人推举,自 立为王,国号张楚。诸县百姓,纷纷响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请一名同学来复述文章主要情节。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 久矣。 ) 2、陈胜为起义制定的策略是什么? (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 3、“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强烈 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呢?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苟 富贵,无相忘。 ) 4、陈涉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 (“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假借扶苏、项 燕的名义,“为天下唱”,以顺应民心,义旗一举,“宜多应者”。) 5、陈胜、吴广指出的众士面临的绝境是? (公等遇雨,皆已 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6、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什么?这样做的效 果是什么?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 往语,皆指目陈胜。) 7、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 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8、陈涉、吴广起义经过了几个步骤?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用问卜、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办法制造舆论,鼓 动人心,树立威信;然后陈胜、吴广抓住时机,采用激将法来激发群 众的反抗情绪,“并杀两尉”,扫除了起义的障碍;接着陈、吴二 人号召徒属,进行宣传,指出大家的处境,分析了利害关系,又 指明了斗争的方向;紧接着明确了起义军的名义、标志、称号及组织 领导,使起义工作从思想到组织上落实,最后起义军在陈胜、吴广领 导下胜利进军,并迅速壮大,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 势。) 9、“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 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守令闻起义军将至,皆弃城逃跑。由 此可以想见起义军所向披靡的声势。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皆 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和“宜 多应者”,说明陈涉的分析完全正确,局势的发展恰如他起义前所 料。 ) 10、文中哪 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 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涉、吴广起义势 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 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 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品评人物 11、要求学生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说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 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的评论。 最能 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1)“苟富贵,无相忘”。(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分析:(1)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 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人。 (2)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 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 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 (3)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 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 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这也是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 (4)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生贵种、 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 神枷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 翻封建统治的斗争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 不满,敢于反抗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 义的领袖。) 12、同学们,这么多的发现帮助我们把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 件梳理得清楚明了,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了《史记》的风味。陈胜这 个人物给你什么启发和感受?《史记》在刻画陈胜这个人物的写法上 有什么可取之处?你能就这两个问题中任意一个发表一下自己的看 法吗?想一想,后面这个问题还可以讨论一下。把自己的意见拿出来 和大家分享。 (陈胜是一个富有政治眼光的人物,他能够判断和分析形势,制 定行动方针,并大胆地付诸实践,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令我欣赏;陈 胜少有壮志,不甘平庸 ,后来终于成就大事,可见,小时候养成的 个性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陈胜在残酷的统治下敢于奋 起反抗,这种挑战命运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文章刻画陈胜采用了 衬托的写法,用吴广来衬托他,写出他拥有别人不具备的政治头脑; 《史记》写人还注意铺垫──陈胜少年时期拥有鸿鹄之志,后来做处 惊天动地的行动,少年时期为后来做了很好的铺垫) 人物的个性特点、史传作品的语言味道就不能得到品味。激励学 生从古语朴言中去领悟一些东西,发现一些东西,就能帮助我们不知 不觉跨过古今语言的障碍并领会作品深层的东西。 四、拓展延伸 1、陈涉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司马迁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 态度? (作者司马迁对陈涉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 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涉与一般 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2、说实话,仅凭节选的一部分《陈涉世家》就来谈陈胜,凭短 短四段文章就来论拥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 十篇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史记 》,实在是有点 坐井观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完这篇《陈涉世家》,也可以更多 地去了解这部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和 它背后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几个 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幕合作创作《陈涉世家》的 课本剧。 要求: 1.情节尊重原作,可加以合理想象、创造。 2.语言通俗化、口语化,言行突出人物个性特征。 3.尽量少用旁白,适当运用道具。 六、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少 时:有“鸿鹄之志” 谋划起义:“天下苦秦久矣” 根本原因 鱼腹置书、篝火狐鸣 威服众人 发动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煽动众人 起义胜利 23 出师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 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 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 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 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 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陛下(bì) 臧否(zāng pǐ) 恢弘(hóng) 菲薄(fěi) 庶(shù) 弩钝(nú dùn) 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展。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陟罚臧否:晋升、处罚,赞扬,批评。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斟酌损益:斟酌利弊。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 (2)古今异义 ①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感到痛心、遗憾。今义: 极为仇恨。) ②臣本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言 行恶劣。) ④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感谢。) ⑤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 ⑥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⑦遂许先帝以驱驰(古义:奔走效劳。今义:驱赶、奔跑。) (3)一词多义 ①遗深追先帝遗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读“wèi”,给予) ②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动词,判定,评定) 每与臣论此事(动词,谈论) ③效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动词,奏效、成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名词,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④以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表目的,用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介词,因为)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连词,从而) (4)词类活用 ①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②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③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④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生长草木) ⑤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指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3.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蜀汉丞 相。 4.背景链接: 《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后主刘禅的言事呈文。这篇 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 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 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 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 后方日益稳定的状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后主刘禅却昏庸无能,听信 奸佞,成了北伐的内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 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 “兴复汉室”的大业;同时也陈述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 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整体感知 1.翻译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2.理清文章结构,划分层次: 【交流点拨】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5 段):指明危机,提出建议。写临出师前对刘 禅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第 6—7 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追述先帝刘备的 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 第三部分(第 8 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出师本义,表示 兴复汉室的决心。 四、拓展延伸 1.古诗中的《出师表》: 【交流】①“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 愤》) ②“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陆游《武侯书堂》) ③“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陆游《病起书怀》) 2.《出师表》中的成语: 【交流】①危急存亡 出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释义: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②妄自菲薄 出处: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 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释义: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③作奸犯科 出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释义: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④计日可待 出处: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释义: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⑤三顾茅庐 出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⑥临危授命 出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释义: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大概了解了文章的内容,这节课, 我们将深入研读这篇情词恳切、动人肺腑的表文。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分析第 1 段。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交流点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 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这一形势的清醒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 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交流点拨】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 “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 用这些贤德的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兴复汉室。 (3)本段提出了什么建议? 【交流点拨】开张圣听。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这一段诸葛亮对后主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交流点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6)这一段中先后三次提及先帝,其用意何在? 【交流点拨】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2.分析第 2 段。 (1)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交流点拨】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2)如何具体执行? 【交流点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提出怎样的劝诫? 【交流点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4)“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交流点拨】分别指“宫中”与“府中”。 【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3.分析第 3、4 段。 (1)诸葛亮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交流点拨】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交流点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交流点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诸葛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交流点拨】“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分析第 5 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交流点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 【交流点拨】“先汉所以兴隆;后汉所以倾颓。”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交流点拨】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 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 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近贤臣,疏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 1—5 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 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内顾之忧。 诸葛亮提出的三条治国建议,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 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二)体会课文语言特色,并向学生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 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 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 复汉室”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 讲道理的论证手法中,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 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 【交流】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上两节课内容: 问题: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 2.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二部分。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分析第 6 段。 (1)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有哪些? 【交流点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 (2)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交流点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感激”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咨臣以当世之事。 (4)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 【交流点拨】意思是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具体指“臣本布 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交流点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结】本段述身世,讲经历,以使后主明白先帝创业之艰难, 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 2.分析第 7 段。 (1)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 明。” (3)哪句话表明伐魏时机已成熟? 【交流点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4)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是哪一句? 【交流点拨】“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结:本段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 不二,尽心尽责辅佐陛下,以报先帝托付之情的决心。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3.分析第 8 段。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交流点拨】“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交流点拨】“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3)第三句后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交流点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小结】本段是对上文的回顾,再次提出对陛下的期望和要求, 这既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关爱的表露,感情真 切自然。 (4)最后一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三)写作特色 4.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 【交流点拨】由于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 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 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 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 言辞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 之事如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 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为 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在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 满腔挚爱谏后主,他对刘禅的反复劝谏,谆谆叮咛,言辞恳切,语重 心长,那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 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 5.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交流点拨】全文只 624 字,13 次提先帝,7 次提陛下,“报先 帝、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 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 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 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录, 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工整的对偶句式,如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等。还有大量的合成词出 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有生命力的成语, 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 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四、板书设计 出师表 诸葛亮 五、拓展延伸 如何看待文中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请谈谈你的看法。 【交流】生甲:“忠”应该理解为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 还可以看出他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 百年来一直是胸怀抱负、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面高高飘 扬的旗帜。 生乙: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知遇之恩后的一种繁重的 枷锁。他只忠于刘氏父子,却不审时度势,忠于自己的才能,这是一 种狭隘的爱国行为。如果他真的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 阿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庸无能吗? 【教师点拨】关于诸葛亮是否“愚忠”的话题历来就有争议,以 上两位同学也各有自己的看法。但我们在分析诸葛亮的“忠”的时候, 既要看到他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时代的局限性。因而,我们在评 价过程中,在立足文本之外,还需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力求全面、 中肯。 24 诗词曲五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 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十五从军征 一、 新课导入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 辞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它不同于《诗经》的浪漫主义手法,它 开诗歌现实主义新风,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采用叙事 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 而且它还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 新阶段,它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就是汉乐府 民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 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情景的叙事诗——《十五从军征》。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读课文,学生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松柏冢(zhǒng) 累累(lěi) 狗窦(dòu) 雉(zhì) 舂谷(chōng) 羹饭(gēng) 饴(yí) 2.背景链接 汉乐府 汉乐府原指汉代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这 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乐 府诗成为继《诗经》《楚辞》后的又一种新诗体。现存汉乐府有一百 多篇,散见于《汉书》《后汉书》《文选》和南朝时徐陵编的《玉台新 咏》等书中,宋朝人郭茂倩将两汉至唐代乐府诗汇编成《乐府诗集》 (最为完备)。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对后世的许多诗人起过示 范性的作用,它的以五言和杂言为主的形式,也推动了诗体的发展。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研读 1-4 句:喜忧 【交流点拨】开篇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 回。诗一开头用了“十五”和“八十”两个数字相对照,可理解为实 数,也可理解为虚数,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 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家中有阿谁”是老兵近乡途中问人的话,表现了老兵盼望归家,关 心家人的喜忧参半的心情。 2.研读 5—10 句:忧 【交流点拨】远望是“松柏冢累累”,近看是“兔从狗窦入…… 井上生旅葵”,一派凄凉破败景象,暗示家园早已荒废。如此着墨, 显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也与下文相呼应。 3.研读 11—14 句:悲 【交流点拨】这几句诗仍然是以哀景写哀情,以悲凉的景象烘托 老兵心中的悲哀:他以“旅谷”煮饭,以“旅葵”做羹,羹饭熟了却 “不知饴阿谁”,连个一同吃饭的亲人都找不到,进一步表现出老兵 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4.研读 15—16 句:泣 【交流点拨】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 兵心中的悲哀。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 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深层探究 5.结构: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 妙自然。 【交流点拨】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 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为:盼归家,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喜忧)→希望落 空(忧)→彻底失望(悲)→悲哀流泪,心茫然(泣)。 三个场面:老兵回家前和乡人的对话,回家后烧饭做羹,饭菜熟 后无人一起吃 【小结】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 以哀景写哀情,通过叙述了一个老兵还乡后才知道家人均已离世,田 园故宅已成废墟,自己亦无家可归,暴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兵役 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也反映了东汉末年长期战乱带给 百姓的深重灾难。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除了这首诗,还有很多从不同角度描写战争的诗。那么,和平年 代的我们对战争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交流】无休无止的战争,使老兵背井离乡,田园荒芜,百姓离 散,亲人天亡。人忘了,家没了,国呢?“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对战争的另一方是不是就是幸福 无比的桃花源呢?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 息。”(《匈奴歌》)战争如此残酷,那么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呢? ( 学 生散议) 【教师点拨】战争是统治者为了一己的私利强加给人民的。(《花 木兰》电影 96 分钟:得人心者得天下,你以为天下是刀枪抢来的? 赫赫战功,不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算是侥幸赢了,也有成千上万 像我这样的人拼死搏斗。白骨累累,满足的只是你一个人的野心。) 那么我们对战争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不挑战不避战,不 主战不畏战。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善之策。 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在国泰民安的环境里,应该珍惜这美好的生 活,并呼吁全世界人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不挑战不避战,不主战 不畏战。“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善之策。 第二课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新课导入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 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岑参的这首雪中送别诗。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诗中的生字词。 岑参(cén shēn) 裘(qiú) 冷难着(zhuó) 辕(yuán) 瀚(hàn) 阑(lán) 羌(qiāng) 掣(chè) 2.作者链接 岑参(约 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 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擅长七言歌行。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 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 3.背景链接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 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 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此诗是一 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 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判官即其前任,岑参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 【交流点拨】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七言诗 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 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 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2.读通诗意 【交流点拨】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 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感觉不到温暖,织锦 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 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广阔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 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 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 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 蹄印。 3.理清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层(1—10 句)“咏雪” 第二层(11—18 句)“送别” (二)深层探究 赏析第一部分诗句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交流点拨】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 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飞”字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景象,“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 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狂雪早。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交流点拨】精妙的用词——一个“忽”字,表明雪来得突兀,来 得意外,也表明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 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 新奇的比喻——抓住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千树万树,突出了 雪的壮观景象。创设了梨花满树、春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交流点拨】一个“散”字,写出了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 一个“入”字,将读者的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 所上来,“湿”字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写白天,“锦衾”写 夜晚,“不暖”和“薄”,均可见出雪天的奇寒。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生动地表现了胡天的奇寒叫 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用 “狐裘、锦衾、角弓、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 冷,既表现了边塞军营中将士的苦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天 的严寒。这样记录边塞奇事,角度也很新颖。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从“瀚海”到“愁云”,视 角有何变化?)(“百丈”“万里”是实写吗?运用了什么修辞?) 【交流点拨】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瀚海阑干”描 绘出了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 是夸张的说法,极言奇寒。 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一个“愁”字, 一个“惨”字,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愁云” 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 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 象。 赏析第二部分诗句 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交流点拨】在营帐中大摆筵席,开怀畅饮,气氛融洽,表现了 送别的热烈与隆重。 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你觉得此句中哪一个词 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交流点拨】日暮时分,大雪纷纷,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 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 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 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此句运用反衬手法,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也写出了瀚海冰雪中 的一个“亮点”,色彩感强,富有表现力,勾画了一幅奇异而美丽的画 面。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 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作者心中奔涌的豪情。 10.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交流点拨】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 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 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 11.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写一写) 【交流点拨】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 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 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小结】全诗共 18 句,以“雪”为线索。全诗以雪景写起,以雪 景结束,由雪景引发咏雪与送别。诗中描绘了典型的具有北方特征的 景物,组成了一幅瀚海雪景图,它既是饯别送行的背景,又是作者抒 发感情的寄托。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表达了作者 真挚而复杂的感情——把对北国风景的赞叹,对灿烂春光的憧憬,对 朋友离别的惆怅,对自己故乡的思念——全部融进这壮丽的北国雪景 中了。 四、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风狂雪早、奇寒难耐、奇异风光 送别——依依不舍、惆怅之情 五、拓展延伸 1.你还学过哪些描写雪景的诗文?请说出其描写精彩的句子。 请再找几首表达离别主题的诗歌。 【交流】示例:描写雪景的诗文如《湖心亭看雪》《江雪》等; 表达送别主题的诗歌如《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 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畅,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 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交流】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 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 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不同之处在于,《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 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 字句,句式整齐;叙事 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 第三课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一、新课导入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题目。京口,今江 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名北 固亭,亦称北顾亭。有怀,有所感悟。今天我们就通过这首词来走近 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二、自学指导(一)——合作与探究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1)读准字音 万兜鍪(dōu móu) (2)读准节奏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 /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 /孙仲谋。 2.作者链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存词 六百多首,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 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 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存世。今人辑有《辛 稼轩诗文钞存》。 3.背景链接 选自《稼轩长短句》。本词作于宋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在镇 江知府任上。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 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时,总是触景生 情,感慨万千。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通诗意 【交流点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 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年代久远无从知道。 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 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 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 了!” 2.主要内容 (1)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交流点拨】倒装句,“望神州何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 有了。开篇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交流点拨】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问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 深长,回味无穷。然而,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 旧滚滚东流。 【小结】上阕写景,以问起句,以答结句,使人触景生情,不胜 感慨。 (3)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交流点拨】“战未休”含义深刻,借孙权讽刺南宋王朝。孙权 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 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交流点拨】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 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委婉地暗示了对朝廷的不满。 【小结】下阕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和讽刺。 (二)文本探究 3.说说作者想借此词表达怎样的情感。 (1)上阕写景:望神州、北固楼、长江流 【交流点拨】在历史上京口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 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作者登临京口北固亭怀古,触景伤情, 这“怀”里有作者那挥之不去的对中原故土不能收回而念念不忘的 忧伤,这份“怀”是“为国伤怀”的怀。 (2)下阕怀古:万兜鏊、战未休、孙仲谋 【交流点拨】因为孙权曾在此建功立业。这句话隐含着当朝不如 当时的东吴孙权,并寄希望于下一代。这一愿望代表了南宋子民的呼 声,也是与懦弱庸碌的掌权者和主和派的严正交涉。这里的“怀”是 壮志难酬的不甘心,是“怀才不遇”的感怀。 【小结】这首词融经铸史,借古讽今。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 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流露出他强烈的爱国 情怀(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四、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阕写景: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 下阕怀古: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第四课时 过零丁洋 一、新课导入 著名作家二月河谈到为官之道时曾说:做官有四个层次,第一个 层次是把自己的职务和官衔与人们、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是最高层次的,诸如焦裕禄、文天祥等,属于这个层次。今天我们 将通过一首诗走近文天祥,了解这位民族英雄的所思所想。当然作为 语文课来讲,更主要的是知其人,解其文,进而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作者链接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 年生于江西庐陵(今 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 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 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 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 一名,20 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 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 他作“御试策”切 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 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 601 名进士中的状元。 2.背景链接 PPT 出示:《过零丁洋》作于 1279 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 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 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 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 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反复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出示读诗 要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读通诗意 【交流点拨】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 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 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 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 汗青。 (二)深层探究 3.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交流点拨】一是在他 21 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 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4.颔联上下两联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 义。 【交流点拨】一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 和境况的危苦。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品质? 【交流点拨】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 他的民族气节。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爱国诗词积累 (1)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宋·陆游《金错刀行》)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3)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4)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曹植《白马篇》) 第五课时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新课导入 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面对这要塞,元代散曲家,时任陕 西行台中丞的张养浩发出了怎样的咏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这首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自学指导(一)——合作与探究 1.作者链接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朝散曲家。 曾任监察御史,因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 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起。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 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山坡羊·潼关怀古》 即作于 赴任途中。是年,积劳而死。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山坡羊》, 曲牌名。《潼关怀古》 是曲的题目。 2.背景链接 天历二年(1329 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张养浩被征召任陕 西行台中丞,此曲是他上任途中路过潼关时所写,是他晚年的代表作。 《山坡羊》是北曲中用作小令的曲调之一,属六宫十一调中的中 吕宫。这支小令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咏史怀古的名篇。揭示出兴亡背后 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题解及把握中心思想。 【交流点拨】“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这首 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 在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 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4.分析结构特点。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各层大意。 【交流点拨】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 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 者的感慨。 5.“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 【交流点拨】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 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了 黄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 6.“望西都,意踌躇”写出了怎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万千,曾经的辉煌,如今 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 7.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交流点拨】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 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在这里,作者对广 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予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广 大人民的死活也有所谴责。 8.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交流点拨】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三、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