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导学案 人教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2.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3.知道引起爆炸的原因,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重点难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常用灭火方法和使用范围。‎ 学习内容一 燃烧的条件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28-12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下图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根据各实验得到相应的燃烧条件有:实验一:可燃物;实验二:空气或氧气;实验三: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老师演示实验7-1,同学们认真观察现象,并把现象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图7-5Ⅰ中的现象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图7-5Ⅱ中的现象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名师归纳】‎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过程中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C.燃烧后的生成物一定是气体 D.燃烧时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C)‎ A.火柴梗着火点高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火柴梗潮湿 ‎3.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是由于: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从而使木头燃烧起来。‎ ‎4.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B)‎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物 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 C.周围氧气的浓度 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学习内容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29-13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我们只要破坏其中的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学生分组做第130页的演示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现 象 蜡烛 熄灭 蜡烛继 续燃烧 蜡烛熄灭 分 析 隔绝了空 气或氧气 满足燃烧的条件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CO2,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2HCl===2NaCl+H2O+CO2↑。‎ 灭火器 适用范围 泡沫灭火器 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 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二氧化碳 灭火器 扑灭图书、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名师归纳】‎ 灭火时降温,使温度降到物质着火点以下,不能说降低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另外,不管灭火还是燃烧都要对照燃烧的三个条件去考虑。‎ ‎【反馈练习】‎ ‎1.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2.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D)‎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扇子扇灭 D.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 ‎3.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C)‎ A.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关闭气源阀门 D.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4.图书档案室或存放精密仪器的工作室失火,应使用的灭火器为(C)‎ 4‎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水 ‎5.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D)‎ A.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C.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D.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学习内容二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32-13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学生分组做7-2的演示实验,填写实验现象和结论。‎ ‎3.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在这些地方要注意经常通风。‎ ‎4.同学们比赛记忆第133页图7-13所示的图标。‎ ‎【讨论交流】‎ ‎1.为什么单独一支蜡烛在金属罐外或罐内燃烧不会发生爆炸,当鼓入大量空气时却爆炸?‎ ‎2.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的原因是什么?‎ ‎【温馨点拨】‎ ‎1.罐内含有大量空气,鼓气是使塑料瓶中的面粉充满金属罐,这时罐内就是空气和面粉的混合物,遇到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就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名师归纳】‎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共同点:都放热。燃烧的类型:在不封闭的空间内平静燃烧;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发生爆炸。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反馈练习】‎ ‎1.日常生活中有①酒精;②味精;③液化石油气;④食糖;⑤汽油;⑥柴油。其中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C)‎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 ‎2.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D)‎ A.一氧化碳和空气 B.氢气和氧气 C.天然气和空气 D.氖气和氧气 ‎3.盛装酒精的试剂瓶标签上印有的警示标志是(C)‎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4‎ A.燃烧都会产生热量 B.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C.煤井中必须通风,严禁烟火 D.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C.自燃一定是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D.发热发光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