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16课 给巴特勒的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题16课 给巴特勒的信

‎16 给巴特勒的信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óu(绸)缎  liú(琉)璃  晨xī(曦)  箱qiè(箧)  赞yù(誉)  ‎ 恍惚(huǎng)  瞥见(piē) 赃物(zāng) 缀满(zhuì) 惊hài(骇)‎ ‎2.下列句子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1)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脏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力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 ‎(2)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店,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废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 错别字 脏 力 店 废 改正 赃 丽 殿 费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听到这首欢快的曲子,刚才的忧郁瞬间消失得荡然无存。‎ B.西山老妖乐队的音乐总给人一种不可名状的孤独感,浅吟低唱如河水流过寂静山谷发出的声响。‎ C.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地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D.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技术,成为园中最大的看点之一,也引发各种讨论和思考。‎ ‎(解析:“荡然无存”是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与前面的“瞬间消失”意思有重叠。)‎ ‎4.(扬州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解析:B项“收视观众”与“一路飙升”搭配不当,可把“收视观众”改为“收视率”,并且“引起……”缺少主语;C项成分残缺,可在结尾加上“的措施”;D项“难以分开”和“不解之缘”重复,将“难以分开”去掉。)‎ ‎5.结合全文,从感情色彩来看,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A.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B.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解析:ABC三项都使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6.阅读有关圆明园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练习。‎ 材料一:‎ ‎3D还原圆明园大水法 被毁坏的大水法 材料二:记者昨天获悉,圆明园敷春堂玉玺近日在英国佳士得被拍卖。而在今春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已多处出现疑似圆明园文物的拍品。圆明园流失文物的回归,再次引发公众的关注和争议。(《北京晨报》)‎ 材料三: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互掷着石子,一群看来是高中生或是中专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儿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声唱着“对面的女孩走过来走过来”;几位看上去似干部样的人笑眯眯地摆好阵势在镌刻着“圆明园”字样的大理石碑前照相,那捧着相机的说:“笑!笑啊!”这群人就腆着发福的肚皮蠢蠢地笑了。(张晓慧《哭泣的圆明园》)‎ ‎(1)请任选材料一中的一幅图片,写出观画的感想。‎ 示例:苍茫的天空下,你静静地躺在旷野,你依旧优雅——冰凉的玉石洁白无瑕,深沉含蓄;依旧华美——欧式的曲线流畅不羁、雕镂细腻。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啊,你是在诉说百年的沧桑吗?‎ ‎(2)2016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56周年。为了重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有人呼吁重建一个圆明园,班上同学进行了争论,假如你是反方同学,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正方:我同意重建。圆明园不是圣地,而是一个承载中国人国耻和世界文明一段不光彩历史的场所,有选择地进行高质量的仿制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益无害,而且新园与旧址的强烈对比更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反方:我不同意重建。中国并不缺少美丽的园林,而是缺少“废墟之美”,纵然圆明园焕然一新,纵然园中花朵千娇百媚,园中宫殿精美绝伦,也只是在惨不忍睹的伤疤上贴上了一块精美的膏药,毫无价值与意义。保留一个残缺的园林,保留“废墟之美”,给国人保留一个承载记忆、缅怀历史的圣地。‎ ‎(3)针对材料三的情景,如果你也是游园的客人,你该走上去这样说:(任选一个对象)‎ 示例:同学,这里是中华民族的伤心地,请谦恭一些,不要在此玩闹,我们要追思历史,奋发图强,让它成为振兴中华的动力之源。‎ ‎02 课内精读 ‎①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②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③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④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⑤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7.选文第①段中的“文明”与“野蛮”两个词语用得好,你能说出好在哪里吗?‎ 正话反说,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与讽刺。‎ ‎8.选文第②段中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个句子表达较为含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本质内涵吗?‎ 政府不代表人民,焚掠圆明园是政府行为,英法两国人民是无辜的、友好的。‎ ‎9.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处作者先将“法兰西帝国”从圆明园里抢来的东西说成是“富丽堂皇”的,然后又说成是“破烂”,这样说是不是自相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前者针对圆明园中的实物而言,而后者则针对以罪恶的方式得到的实物而言。‎ ‎10.选文集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优秀品德?‎ 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恶与愤恨之情;正直、正义、坦诚。‎ ‎11.从整篇文章来看,选文末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紧密;情感上:表达对英法联军侵略行径的谴责、控诉之情。‎ ‎03 拓展阅读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叶匡政 流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目前已经回归了牛、猴、虎、猪、马五件。佳士得公司宣布,2009年在法国的一场拍卖会上将出现鼠首和兔首,它们的总价可能会拍卖到2亿元人民币。对此,中方专家认为“无异于打劫”,网上新闻一出更是引起了无数中国网民的愤怒。‎ 自从中国有了回购文物的专项基金,尤其传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后,当年英法联军所抢的那些圆明园遗物,身价就像打了鸡血般飙升。强盗们似乎磨圆了身上的棱角,纷纷变成了艺术家的后代,想在拍卖市场上与被抢者握手言欢。没有道歉与愧疚,也不要愤怒和哀怨,只要白花花的银子。‎ 强盗打的终究是强盗的算盘。100多年前,英法联军抢走了那些有工艺价值的铜宝贝,100年后,强盗的后代们却要以貌似文明的方式去拍卖它们,再从中国人头上大肆掠夺一次。‎ 据统计,1840年以来由于战争、盗掘、不正当贸易等,至少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余万件。中国是文物流失大国,所以早早就加入了《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无时间限制。因为这个公约,2005年,被英法联军当作战利品的天津塘沽大钟,终于归还给天津。由于并不是所有国家都签订了这个公约,所以流失海外的文物拍卖的情况仍在频繁发生。‎ 自中国启动国宝工程回购流失文物后,中国文物的行情就一路看涨。于是出现了几年前只值几百万元的兽首,今年竟被喊出了亿元天价。被抢劫是一种耻辱,同样挨宰也是一种耻辱。如果流失的文物被我们花巨资买回来了,即使我们把它们重新捧在手心,供在了博物馆中,也没有了那种失而复得的好心情。‎ 单拿圆明园兽首来说,我们更应该通过外交途径来索回,让抢劫者们如何拿走的,再如何送回来。虽然此举难度甚大,但我们还是要一直保持这种索回的权利和姿态。假如一时难以追讨回来,不如索性让他们就像圆明园废墟那样,保持着一种缺憾。我想,无论这些文物流失在何方,它们身上铭刻的中国印记不会变,它被抢走的历史记忆不会变,它来自圆明园的这个事实不会变。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 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12.全文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舍弃,也是一种尊严。‎ ‎13.你是怎样理解“只要我们真实与满怀诚意地面对历史了,屈辱也能成为一种爱国的力量”这句话的?‎ 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历史、面对过去、面对失败与挫折,才能更加激发起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不能害怕过去的耻辱,只有面对我们的耻辱,我们才能时时警醒自己,也才能负重奋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坚强不屈,才能不断强大起来,从而不再遭受侵略与欺辱。‎ ‎14.结合全文,说说“因为爱,所以舍弃,这样的姿态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尊严”的具体含义。‎ 因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我们不希望遭受侮辱,但历史无法改变。侵略者掠夺了我们的国宝,这是我们的耻辱,我们不应该忘记,但我们不能遭受第二次掠夺。兽首的天价拍卖,无异于侵略者对我们的第二次掠夺,只不过这次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进行的,所以,我们应该正确面对这种情况,识破侵略者的诡计。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形下,我们只有舍弃,舍弃的是物质财富,维护的是民族尊严。‎ ‎15.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流失在外的兽首文物?‎ 示例:禁止拍卖行为;主动收回等。‎ 拓展运用题 拓展运用题主要有感想类和想象类题目,另外还有材料探究题和综合运用题。感想类题目一般用“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提问,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想象类题目是根据语境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或根据情境进行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典型例题】雨果作为一名法国人,能不受当局政府的支配,没有奴颜媚骨,不迎合巴特勒之流,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如果让你对雨果说几句话,你会怎么说呢?‎ ‎【参考答案】示例:敬爱的雨果先生,您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正直的良知,博大的胸怀,敢于公开抗议当局政府的勇气,永远值得世界人民敬仰!‎ ‎【技法点睛】题型展示及答题格式:‎ ‎1.感受启示题:(1)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如主旨、具体语句、具体的情节、具体形象)谈。面不宜太宽,最好抓住其中的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写出自己的创意。‎ ‎(2)格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若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2.合理想象题:要求: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旨相吻合。‎ ‎(1)想象人物心理:①用第一人称;②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2)想象人物语言、动作、神态:①用第三人称;②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3)想象故事发生的环境:要与人物的心情相映衬。‎ ‎3.材料探究题:(1)相似材料找相似点答题。(2)相反材料找不同点答题。‎ ‎4.综合运用题:结合文章内容或主旨,‎ 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如提建议或拟写广告词、对联、解说词、颁奖词等。‎ ‎5.课外积累题:补充拓展与文章相关联的故事、名言、诗句等。‎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1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