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训练(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训练(二)

‎2021南京市中考语文复习 ‎ ------现代文阅读篇(二)‎ ‎(二)小淳近期搜集了一些诗歌主题阅读材料,推荐编入“听鸟鸣”栏目,请你完成9-12题。(17分)‎ ‎【材料一】‎ 带我飞上去!带我上云端!‎ 云雀呵!你的歌高昂强劲;‎ 带我飞上去!带我上云端!‎ 你唱啊唱啊,周围远近 天宇和云霓都悠然回响;‎ 带着我飞升,领我去寻访 你那称心如意的仙乡!‎ ‎ ‎ 我辛劳跋涉于旷野穷荒,‎ 到如今已经神疲意倦;‎ 此刻我若有仙灵的翅膀,‎ 我就会凌空飞到你身边。‎ 你的歌饱含神圣的欣喜,‎ 周围的气氛是狂欢极乐;‎ 带着我飞升,高入云霓,‎ 到你的天国华筵上做客!‎ ‎——节选自华兹华斯《致云雀》‎ 你好呵,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边,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向上,再向高处飞翔, 从地面你一跃而起, 像一片烈火的青云, 掠过蔚蓝的天心, 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 整个天空和大地 响彻着你的歌声,‎ 恰似夜空明净之时,‎ 月亮透过一片孤云,‎ 洒下银光,让清辉漫溢于整个天庭 。‎ ‎——节选自雪莱《致云雀》‎ ‎【材料二】‎ 腾讯文化:你觉得什么是好诗?‎ 江弱水:这种问题最好不要回答,没有人能够给出完美的答案。‎ ‎  诗有各种各样的美,它有单纯的美,也有复杂的美;有格律的美,也有自由的美;有阳刚的美,也有阴柔的美。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没办法定于一尊。‎ 那就操千曲而知音吧。你读了几百首诗,什么是好的你都知道了。你一说到心仪的东西,遗漏掉的只会更多。所以关于好诗是什么,我们最好不用去界定,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好诗,就像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属于自己的经典一样。‎ 腾讯文化: ▲ ‎ 腾讯文化:你在课堂上怎么教学生欣赏诗?‎ 江弱水:欣赏每首诗,角度都可能不同。有的诗要讲典故,有的诗要讲结构,有的诗要讲历史叙事,有的诗则是纯粹地谈它的语言,比如说象征、隐喻。所以走进每一首好诗的路径可能都不同,没有办法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去谈论。‎ ‎  走近每一个人的方式不一样,走进每一首诗的方式也不一样。因为有的诗像军人,有的诗像少女,有的诗像世故老人,各有各精彩。‎ 13‎ 腾讯文化:你觉得读诗对人生有何助益?‎ 江弱水:读诗是闲下来的事。中国人民忙碌了太久,应该闲下来读点诗了,因为诗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丰富我们的内心生活。作为诗学研究者,我很幸运能够沉浸在诗的世界里。一般人不可能每天这么享受。‎ ‎  诗的研究者和普通读者的区别,就相当于一个花卉专家和一个爱花人的区别。有人愿意去买花、种花,有人只满足于远远地看花园里的花。我天天跟花打交道,应该对花有着更深的了解。但是面对一束鲜花时,一个普通爱花人跟一个花卉专家,感受是一样的。‎ ‎  对于一般的读诗的人的要求,就是不要满足于远远地看花,我们要去种花,至少我们要去买花,把花插在案头,来细细地端详。‎ ‎9.班里举行诗歌朗诵会,小高和小淳要朗诵【材料一】中两首诗的节选,你是主持人,请你围绕这两首诗节选部分的共同意象和主旨拟写报幕词。(4分)(80字左右)‎ ‎ ▲ ‎ ‎10.请你在【材料二】第一个问题的访谈后,以“腾讯文化”的身份再追问一个问题。(3分)‎ ‎ ▲ ‎ ‎11.按照要求,完成批注。(6分)‎ ‎(1)请在【材料一】中选出最能体现云雀特点的一处词句,进行理解感悟式批注。(3分)‎ ‎ ▲ ‎ ‎(2)对【材料二】中画线句进行鉴赏评价式批注。(3分)‎ ‎ ▲ ‎ ‎12.请你转换角度,以“云雀”的口吻,写四句小诗,抒发和【材料一】中两首诗歌相同的主旨情感。(4分)‎ ‎ ▲ ‎ ‎(三)小高将下面文章推荐编入“闻花香”栏目。请完成13-15题。(13分)‎ ‎ 闻花香知冷暖 园林工作者多有这样的体验:当气温较高时,随处都可闻到花香,而且香气较浓,而当气温较低时,则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闻到香气,香气也比较淡。花香的浓淡,真的与气温有关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原来,在大多数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种油细胞,能不断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易挥发,扩散到空气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芳香的感觉,这就是花香。所谓的香气浓淡,不过是进入人鼻孔中芳香油分子的多少罢了。实验证明,当其他环境因素(如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完全相同时,芳香油分子的扩散快慢主要受气温影响。气温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扩散也就越快。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的芳香油分子密度(即花卉品种)有关。‎ 在低温无风的天气里,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率变小,由花朵扩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围,远离花朵处,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较小,几乎闻不到什么香气!只有靠近花朵,才能闻到花香。而在阳光艳丽、天气温暖甚至炎热之时,一方面,较高的气温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其扩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热辐射后,近地层空气很快增温,热空气上升,冷空气又来补充,循环气流不断将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带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减小,这就进一步加快了花卉对芳香油的分泌挥发,花的香味更浓,扩散得也更远,产生岀花香浓郁、香气袭人的感觉。‎ 正是因为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浓淡来判断气温的高低。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人用物候现象推测天气情况,现在看来,也颇有些科学依据。‎ 13‎ ‎13.根据文章,完成下列条件复句,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说明这些条件。(5分)‎ 只有 ▲ ,花香的浓淡才主要受气温影响。‎ 理由: ▲ ‎ ‎14.阅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文章回答句后括号中的问题。(5分)‎ ‎(1)当然,扩散快慢还与花卉本身的芳香油分子密度(即花卉品种)有关。(结合上下文,说说括号中的文字的作用)(2分)‎ ‎ ▲ ‎ ‎(2)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有两句诗:“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分析引用诗句的作用)(3分)‎ ‎ ▲ ‎ ‎15.三月下旬,天气晴暖时,高淳慢城都会举办“金花节”。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科学知识拟写一则宣传标语。(3分)‎ ‎ ▲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3分)‎ 爱画猫的孩子 ‎[日] 小泉八云 很久以前,日本的小乡村有一对贫苦农民夫妻。他们生了好几个孩子,供给他们吃喝很不容易。大儿子身强力壮,14岁时就成了父亲的帮手,几个小女儿几乎刚学会走路就成了母亲的帮手。但最小的儿子不像是干重活的料。他非常聪明,比哥哥姐姐都聪明,但身子弱,个子小。他的父母不想要他种地,于是把他送到村子的庙里,请那儿的老和尚收他做徒弟。‎ 到了庙里,老和尚问了他几个难题。孩子答得很让人满意,老和尚便收了他。师傅的传授孩子领会很快,而且相当听话。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喜欢在诵经的时候画猫。只要师傅不在,他就画猫,在经书的边缘上画,墙上画,柱子上画,屏风上画。好几次师傅叫他别画,但他忍不住要画。他有所谓的“画家天赋”,所以不宜当和尚——当个好和尚应该攻读经文。‎ 有一天,他在纸屏风上画了好几只活灵活现的猫。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对他说:“徒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也许当画师有出息。走之前我要对你叮嘱一件事,千万记住:夜晚靠小不靠大。”孩子不明白师傅说的“靠小不靠大”是什么意思,又不敢问师傅,只好拜别。‎ 离开庙,他觉得非常难过,不知怎么办好。如果回家,父亲准会责怪他不听师傅管教,所以不敢回。他忽然想起12里外的邻村有一座大庙,那儿有好几个和尚,便决心投奔,请他们收作徒弟。‎ 其实那座大庙已经关闭,但孩子并不知道。原来,庙里出了妖怪,把和尚吓跑了,占了那地方。后来有几个胆大的武士夜晚想去庙里除妖,但没有一个生还。夜里有灯,据说是妖怪点的,专为引诱过往行人投宿。‎ 这些事孩子没有听说,所以他只往那村里走,指望和尚收留。进村以后天黑了,村里的人都已入睡,但他看到山上有座大庙,庙里还有灯光。孩子一直往大庙走,敲敲门,里面没有动静。他敲了又敲,还是不见人开门。于是他轻轻一推,高兴地发现门没有拴,便走了进去。看到点了一盏灯,但是没有和尚。‎ 他以为过一会儿和尚会来,就坐下等着。这时他才看到庙里到处是厚厚一层灰,蜘蛛结 13‎ 满了网。但是他惊喜地发现这儿有几块大白屏风,虽然他已经走累了,但马上擦拭打扫,找砚台,研好墨,在上面画起猫来。‎ 他在屏风上画了许许多多猫以后,瞌睡上来了。正要躺在一幅大屏风旁睡,突然想起师傅的话:靠小不靠大。寺庙很大,他孤身一人,想起这话心里开始害怕起来,尽管他还猜不透这句话的意思。他决定找个“小”地方睡觉。他看到有个小柜子,门是推拉的,钻进去,把门关上,躺下睡着了。‎ 到深更半夜,他被一阵大吵大闹的声音惊醒了——是厮打和尖叫的声音,可怕极了。他躲在小柜子里,连从缝里瞧一眼都不敢,躺着一动不动,吓得气也不敢出。庙里的灯忽然灭了,但那可怕的声音还在响着,而且越来越可怕,整个庙都震动了。过了很久,庙里终于恢复了平静,但孩子还不敢动弹。一直等到太阳照进了小柜的门缝里,他才从躲藏的地方小心翼翼钻了出来。四下一看,先看到满地是血,后看到大殿当中躺着个大老鼠精,比牛还大,原来就是那妖怪。‎ 老鼠精怎么丧了命呢?既不见人,也不见什么动物。突然,孩子发现头天晚上他画的猫只只嘴上鲜血淋漓,这才明白妖怪是被他画的猫咬死的。这一来他也明白了师傅为什么对他说“夜晚靠小不靠大”。‎ 后来孩子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他画的猫,有的现在到日本的游客还能看到。‎ ‎(选自《世界名作家小小说选译》,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13.根据文章内容,从孩子的经历角度补全下面的情节。(3分)‎ ‎ 出身贫苦家庭,但是不能干重活 (1)▲ ,但是爱画猫 (2)▲ ,但是不敢回家 ‎ 走到大庙很累了,(3)▲ 半夜妖怪来袭,但是幸运躲过一劫 最终成了大画家 ‎14.结合画线句,分析老和尚的形象特点。(3分)‎ ‎ 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对他说:“徒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也许当画师有出息。走之前我要对你叮嘱一件事,千万记住:夜晚靠小不靠大。” ‎ ‎ ▲ ‎ ‎15.第5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 ‎ ▲ ‎ ‎16.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分点概括。(至少两点)(4分)‎ ‎ ▲ ‎ ‎(三)阅读下面一组文章,完成17-20题。(16分)‎ ‎【材料一】 ‎ 书虫的美味大餐 ‎ 魏子剑 当你翻开长久未曾动过的书时,可能会发现里面有书虫。书虫学名为衣鱼虫。它的身形扁长,一般只有1厘米左右,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灰色鳞片。‎ 衣鱼虫喜欢黑暗无光的环境,它白天隐蔽在书堆、书页、书的缝隙里,晚上才出来活动,而且一旦受到亮光刺激,就会迅速逃离,躲进暗处。那么,它生活在书页里都吃些什么呢?‎ 13‎ 衣鱼虫当然主要是吃纸,用来装订图书的浆糊、棉线,也会成为他啮食的对象。实际上,衣鱼虫嗜好充满淀粉质或多糖的食物,棉花、亚麻布、丝织品和人造纤维也是它的食材,饥饿时甚至连皮革制品也吃,所以它也常出没于衣柜,蛀食衣物,因此得名——衣鱼虫。‎ 纸张真的有那么好吃吗?纸里面是有水分的,只不过成品纸的含水率极低,但衣鱼虫本身非常耐旱,所以无需担心它会渴死。古代造纸技术水平不高,书籍更容易受潮或遭虫蛀,古人因此有晒书的传统。其实,书籍即便没有受潮,在生产过程中也需要用到大量的水。现代造纸因纸张种类不同,所以需水量有很大差异。仅就白纸系列来说,消耗的水量也不同,如书写纸、拷贝纸、复印纸等,而1吨纸耗水20立方米左右就是很高的了。‎ 纸里面也有淀粉。纸的生产工艺中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施胶和填料”,“料”包括很多东西,淀粉是其中很关键的原料之一,这也是衣鱼虫特别喜欢吃纸的原因。淀粉在造纸中用作胶料,还可以使纸张光滑、易印、更耐磨和耐油脂,并且具有一定的干燥强度。现代造纸技术会加入淀粉酶,厂方能够根据用量的多少控制纸浆黏度。‎ 书籍里面的纸张含水,可以作为食物,有营养,还能避光,难怪衣鱼虫喜欢待在书里面。假如衣鱼虫把一本书都蛀空吃光,它会饿死吗?不会的。衣鱼虫即使挨饿数个月,身体机能也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1期,有删改)‎ ‎【材料二】 ‎ 且做书虫 冯剑芳 在微博上看到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艺术家卡尔·施皮茨韦格的一幅作品:一间昏暗的藏书室里,四壁都是直达天花板塞满书的书架。一位衣着寒酸、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略伸脖子,探出头来,眼睛紧盯着左手摊开的书,隆起的鼻尖似乎就要贴在书页上。右手的书还没来得及合上,却因为深感失宠而故意向下倾斜,双腿间夹着的厚厚的书册更是醋意大发,悄悄地加大重量。老人不得不膝盖略弯,上身略向前倾,似乎早已忘记自己站在一人多高的梯凳上。明亮的阳光透过天花板照在老人和他面前的书上。‎ 这样一幅静默安详的画,法国学者译名为《啃书的老鼠》。这个短语在法语中是贬义,那些整天埋头读书的人,那些强迫自己大量阅览的博学者,就被比作“啃书的老鼠”。但是,怎么能用“啃书的老鼠”来比喻那些博学多识之人呢?我私下觉得,不如称作“书虫”亲切可爱。‎ 书虫者,驰骋于古今中外之间,纵横于万千气象之外。‎ 它匍匐在板桥郑燮阶前的竹叶上随晚风摇曳,“满身凉露一天星”;随落花落在王安石的衣襟上,“缓寻芳草得归迟”;栖息在西湖苏堤的梅树上,“不为繁华易素心”;在董其昌的《兰》里,“习习香从纸上来”。‎ 书虫跟着朱生豪“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书虫要在鲁米的诗歌里化成向死而生的飞蛾,因为“一团生的火焰,好过一千个死的灵魂”。‎ 做个书虫真好!‎ 13‎ ‎(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6期,有删改)‎ ‎【材料三】 ‎ 吃书与用书 陶行知 有些人叫做蛀书虫。他们把书当作糖吃。吃糖是没有人反对,但是整天地吃糖,不就变成一个糖菩萨了吗?我们不能否认,中国是吃书的人多,用书的人少。现在要换一换方向才行。‎ 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就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 农人要用书,工人要用书,商人要用书,兵士要用书,教师要用书,三百六十行,行行要用书。行行都成了用书的人,真知识才愈益普及,愈易被发现。好,我们把我们所要用的书找出来用吧。‎ 用书如用刀,‎ 不快就要磨。‎ 呆磨不切菜,‎ 怎能见婆婆。‎ ‎(节选自《陶行知名篇精选》,教育科学出版社)‎ ‎17.阅读材料一,概括说说书虫有哪些习性。(3分)‎ ‎ ▲ ‎ ‎18.赏析材料二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右手的书还没来得及合上,却因为深感失宠而故意向下倾斜,双腿间夹着的厚厚的书册更是醋意大发,悄悄地加大重量。 ‎ ‎ ▲ ‎ ‎19.以上三则材料中“书虫(蛀书虫)”分别指什么?作者对它们的态度有何不同?(6分)‎ ‎ ▲ ‎ ‎20.材料三用一首小诗作结。请你也写一首小诗作为材料二的结尾(诗体不限,不少于四行)。(4分)‎ ‎ ▲ ‎ ‎(二)阅读下面两篇演讲词,完成12-16题。(19分)‎ 想象力的发酵(节选)‎ 马伯庸 严格说来,想象力变革的不是社会,而是自己。‎ 毋庸置疑,想象力是一个作家的生命之源,但想象力也分为很多种。有一种是天马行空地自由想象,而我今天要讲的是想象力的“具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捕捉无形的想象;以及另一方面,如何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 有时候大家很好奇,我的作品里面那些奇思妙想都是怎么来的。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关注一下我的微博。举个例子,《草原动物园》的故事主线来自我的一个梦境。因为那个梦的画面太美,纯粹的意象之美,难以言说。我觉得不写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13‎ 在从前那些没有手机游戏和电子书的日子里,我在漫长的旅途中只能靠思维游戏打发时间。‎ 所谓“思维游戏”,是我给自己的胡思乱想起的学名。这种游戏很简单,例如:‎ 我坐地铁的时候,经常人多拥挤不堪,不光没有座位,连伸开手臂拿手机的空间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唯一能动的,只有脑子。我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幻想他们身上隐藏的故事和他们离开地铁以后的人生。‎ 比如右边那位衣着朴素、身形瘦小的大叔。也许他离开地铁以后,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换上紧身衣,然后飞过整个城市,在大街小巷除暴安良。‎ 再比如左边这位戴着棒球帽、穿着阿迪达斯运动套装的白皙少年。他是一个外星人,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地球人的生活,特意化装。他也许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正踏上返回母星的旅程,可因为棒球队经理殷切的眼神,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地球。‎ 甚至这部地铁本身,或许并不是地铁,而是一条龙。它偶尔坠落到了地面,被捡到的科学家改造成了一节地铁,每天都在暗无天日的隧道里穿行,把乘客们从城市的一端运往另外一端,没有一天休息。只有在晚上十一点地铁停运之后,这条龙才能停下疲惫的身躯,从隧道的洞口爬出去,昂起头来看一眼暌违已久的天空。‎ 我就这么坐在地铁里,在城市的腹心穿行,眼睛看着乘客,脑子里琢磨着他们的种种不靠谱故事,一直到达我旅途的终点。‎ 这些脑洞后来都具现化成了我的几部作品,我自己也很喜欢。‎ 这种“思维游戏”有另一个形式,叫做“想象图书”。玩的时候,我会闭上眼睛,开始虚构一本从来没存在的书,想象它的主题、内容简介、封面图案、名家书评、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轶事,尽量煞有其事地补充除了内容以外的各类细节,使之丰满如真实存在一般,然后把它放到我想象中的书架上去。以后再碰到无聊的时候,我就信手抽出一本,靠回忆来阅读。‎ 比如我曾幻想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时,在稿纸背面写下了另外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落水的田晓霞,她死里逃生却遭遇失忆,被人救起以后开始了另外一段人生。几十年后她和孙少平在街头偶遇,擦肩而过,互不相识。可惜的是,这份稿纸被编辑忽略了,一直丢在存稿箱中。直到几年后路遥去世,一个新毕业的编辑打算为他出纪念专集,无意中把存稿箱打翻在地,这才发现稿纸背面的秘密。不过老编辑认为这个故事会损害《平凡的世界》的形象,于是只印制了一千册,赠送给路遥的亲朋好友,书的封面是个巨大的漩涡。其中一本,不知如何流落到了桂林临桂中学,扉页还盖有临桂中学图书室藏的红章。里面的借书卡里只有一条借阅记录,是个女孩借走的。她比我大一届,喜欢穿米黄色的毛衣,宿舍里的台灯用粉红色的纸罩着。‎ ‎ (文章来源:2017年08月18日 凤凰文化网)‎ 在“释放想象力——构造未来”颁奖晚宴上的演讲 ‎ 刘慈欣 先生们、女士们:‎ 晚上好!‎ 很荣幸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这个奖项是对想象力的奖励,而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历史学家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它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惟一优势。‎ 13‎ 科幻小说是基于想象力的文学,而最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阿瑟·克拉克的作品。除了儒勒·凡尔纳和乔治·威尔斯的作品外,克拉克的现代科幻小说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出版了他的《2001:太空漫游》和《与罗摩相会》。这两本书第一次激活了我想象力,思想豁然开阔许多,有小溪流进大海的感觉。‎ ‎ 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天深夜,我走出家门仰望星空,那时中国的天空还没有太多的污染,能够看到银河,在我的眼中,星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这是一种宗教般的感觉。而后来读到的《与罗摩相会》,也让我惊叹如何可以用想象力构造一个栩栩如生的想象世界。正是克拉克带给我的这些感受,让我后来成为一名科幻作家。‎ ‎  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我渐渐发现,我们这些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之前没有任何一代人,像我们这样目睹周围的世界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与我们童年的世界已经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这种变化还在加速发生着。中国是一个充满着未来感的国度,中国的未来可能充满着挑战和危机,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吸引力,这就给科幻小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其在中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作为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在中国的科幻小说家,我很幸运。‎ ‎  我最初创作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平淡的生活,用想象力去接触那些我永远无法到达的神奇时空。但后来我发现,周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像科幻小说了,这种进程还在飞快地加速,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同时我也沮丧地发现,当科幻变为现实时,没人会感到神奇,它们很快会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只有让想象力前进到更为遥远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寻找科幻的神奇,科幻小说将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变成平淡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想我们的责任就是在事情变得平淡之前把它们写出来。‎ ‎  但另一方面,世界却向着与克拉克的预言相反的方向发展。在《2001:太空漫游》中,已经过去的2001年,人类已经在太空中建立起壮丽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起永久性的殖民地,巨大的核动力飞船已经航行到土星。而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人类太空航行的最远距离,也就是途经我所在城市的高速列车两小时的里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却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相对于充满艰险的真实太空探索,他们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太空。就像有一句话说的:“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  这样的现实也反映在科幻小说中,克拉克对太空的瑰丽想象已经渐渐远去,人们的目光从星空收回。现在的科幻小说,更多地想象人类在网络乌托邦或反乌托邦中的生活,更多地关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  作为科幻作家,我一直在努力延续着克拉克的想象,我相信,无垠的太空仍然是人类想象力最好的去向和归宿,我一直在描写宇宙的宏大神奇,描写星际探险,描写遥远世界中的生命和文明,尽管在现在的科幻作家中,这样会显得有些幼稚,甚至显得跟不上时代。正如克拉克的墓志铭:“他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 与人们常有的误解不同,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它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这无数个可能的未来哪一个会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不是它的任务,也超出了它的能力。‎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从长远的时间尺度来看,在这无数可能的未来中,不管地球达到了怎样的繁荣,那些没有太空航行的未来都是暗淡的。‎ 我期待有那么一天,像那些曾经描写过信息时代的科幻小说一样,描写太空航行的科幻小说也变得平淡无奇了,那时的火星和小行星带都是乏味的地方,有无数的人在那里谋生;木星和它众多的卫星已成为旅游胜地,阻止人们去那里的唯一障碍就是昂贵的价格。‎ 13‎ 但即使在这个时候,宇宙仍是一个大的无法想象的存在,距我们最近的恒星仍然遥不可及。浩瀚的星空永远能够承载我们无穷的想象力。‎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2019年02月15日 搜狐网)‎ ‎12.好的开头能吸引听众,这两篇演讲稿的开头方式各得其妙,请简要分析。(2分)‎ ‎ ▲ ‎ ‎1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推理这两个演讲的目的。(4分)‎ ‎ ▲ ‎ ‎14.上面两篇演讲稿的思路,分别与下面哪幅结构框架图相符?任选一个结合原文加以分析。(4分)‎ ‎(甲) (乙)‎ ‎(1) 《想象力的发酵(节选)》与 ▲ 相符;‎ ‎《在“释放想象力——构造未来”颁奖晚宴上的演讲》与 ▲ 相符。‎ ‎(2)分析: ▲ ‎ ‎15.刘慈欣为什么在演讲中反复提到克拉克的作品?说说你的看法。(3分) ‎ ‎ ▲ ‎ ‎16.这两个演讲在现场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你觉得原因有哪些?结合文本分析。(6分)‎ ‎ ▲ ‎ 13‎ 参考答案 ‎(二)(17分)‎ ‎9.(4分)‎ 分值 评分标准 示 例 ‎4分 恰当引入,语言优美;有共同点;提示了朗诵的内容。‎ 示例一:还记得鲁迅笔下那只轻捷的叫天子吗?这只向往自由的云雀飞出了百草园,唱着歌儿,在诗人的心头与笔尖高飞。下面请小高和小淳为我们朗诵《致云雀》节选。‎ 示例二:有一种鸟,自由地高飞在天空,也飞翔在诗人的诗句中,替诗人高歌对自由的向往。下面,请欣赏小高和小淳为大家朗诵华兹华斯和雪莱的《致云雀》节选。‎ ‎3分 有引入语,有共同点,提示了朗诵的内容。语言平实。‎ 同学们,你们读过华兹华斯的《致云雀》和雪莱的《致云雀》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云雀优美的歌声和高飞的姿态,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下面有请小高和小淳来为我们朗诵这两首《致云雀》节选。‎ ‎2分 有共同点,提示了朗诵的内容。‎ 有两首诗都描写了云雀,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下面有请小高和小淳来为我们朗诵两首《致云雀》节选。‎ ‎1分 只提示了朗诵的内容。‎ 下面请小高和小淳为我们朗诵《致云雀》节选。‎ ‎0分 空白或不知所云 这是一种很特别的鸟。‎ ‎10.(3分)‎ 示例一:那么,你心目中的好诗具体有哪些?能举个例子谈谈吗?‎ 示例二:实际上,有许多诗歌成了大家一致公认的经典好诗,你不这样认为吗?‎ ‎(与第一个问题的访谈内容有关联,1分;追问有层次,1分;有价值,1分。)‎ ‎11.(6分)‎ ‎(1)示例:诗句:“像一片烈火的青云,掠过蔚蓝的天心,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 批注:它的歌声响彻整个大地,那是自由之声。‎ ‎(2)示例:诗人用“看花”“买花”“种花”来类比“读诗”“赏诗”“作诗”这三种不同的读诗追求,把抽象的道理说的形象易懂。‎ ‎12.(4分)示例:我以自由为方向/飞在天宇,飞上云端/以酣畅淋漓的歌声/撞击你的心胸 ‎(角度转换正确,分行写出,有诗的模样,1分;角度转换正确,适当融入联想与想象,有诗的味道,2分;角度转换正确,直抒胸臆或借助具体的意象抒发情感,有诗的情味,3分;角度转换正确,语言简洁凝练,讲究节奏,有诗的意蕴,4分。)‎ ‎(三)(13分)‎ ‎13.(5分)当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等环境因素完全相同,(1分)且花卉品种相同(1分) ‎ 这些条件起限制作用,说明花香的浓淡只有一定的条件下(风力、湿度、空气悬浮物等环境因素完全相同时)才主要受气温影响,(1分)反映了说明文的严谨、周密,(1分)体 13‎ 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1分)‎ ‎14.(5分)‎ ‎(1)(2分) 这是对“芳香油分子密度”的解释,易于读者理解文章内容。‎ ‎(2)(3分)引用陆游的诗句,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气温对花香扩散有较大的影响;引用古诗词,增添了文化韵味,吸引读者。(一点2分,两点3分)‎ ‎15.(3分)示例: ‎ 分值 评分标准 示 例 ‎3分 文本内容解读使用合理;标语有宣传性,语言简洁优美 天暖增花香,人闲游慢城 ‎2分 文本内容解读使用合理;标语有宣传性,语言不简洁 天暖油菜花更香了,高淳慢城金花节欢迎你来赏花。‎ ‎1分 文本内容解读使用不合理;没有宣传标语的特点 春光明媚,慢城油菜花开幕了,你来吗?‎ ‎(二)(13分)‎ ‎13.(3分)(1)走进寺庙学做和尚(2)被老和尚赶出庙门(3)但是马上找砚台画猫(每空1分)‎ ‎14.(3分)老和尚“拉下面孔”,并将小和尚扫地出门,看起来严厉无情(1分),实际上,他爱惜小和尚的才华,给他留下了发展的空间(1分);从他的叮嘱来看,他对小和尚充满关爱,也很智慧(1分)。‎ ‎15.(3分)这段插叙写妖怪吓走和尚、害死武士(1分),增强故事的神秘色彩(渲染恐怖的氛围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为下文庙里有灯无人、出现可怕的声音做铺垫(1分)。‎ ‎16.(4分)分层级赋分: “夜晚靠小不靠大”(1分);在面临困境时,小的凭借往往能给人带来大的安全;要识得孩子的长处,尊重他的个性发展;全身心的投入终究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执着地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终究会取得成功;艺术的美拥有战胜邪恶的力量。(以上任意一点2分)‎ ‎(三)(16分)‎ ‎17.(3分)喜欢黑暗环境,晚上才出来活动;喜欢吃纸,蛀食衣物;耐旱、耐饥饿。(每点1分)‎ ‎18.(3分)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深感失宠”“故意”“醋意大发”等词语将书册人格化(1分),生动地写出了老人好学博览(1分),也侧面写出他沉醉在书的世界里(1分)。‎ ‎19.(6分)材料一中的“书虫”,指一种喜欢黑暗、吃书蛀衣的昆虫,作者以求真的科学态度来介绍;材料二中的 “书虫”比喻好学博览的读书人,作者以赞美的态度肯定他们(以审美的眼光欣赏他们的读书境界);材料三中的“蛀书虫”比喻死读书、不知应用的人,作者以批评的态度否定他们的读书方法。(每点2分)‎ ‎20.(4分)内容围绕材料2分,富有诗意1分,语言有美感1分。‎ 示例一:抛却俗尘与浮光/咬文嚼字品芬芳/春秋一卷吟冬夏/腹有诗书魂亦香 示例二:我本一书虫/醉心文字间/驰骋天与地/觅得诗书香 ‎(二)(19分)‎ 13‎ ‎12.(2分)第一篇演讲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阐明“想象力变革的不是社会,而是自己” (1分)。第二篇演讲稿从问候或感谢语开始,符合情境,拉近与听众的距离。(1分)‎ ‎13.(4分)第一个演讲,马伯庸与听众探讨想象力的变革(1分),教会听众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无形的想象”以及“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从而将想象力“具现”(1分);第二个演讲,刘慈欣在“释放想象力——构造未来”颁奖典礼上,为自己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致谢,指出当前科幻小说发展的误区,倡导科幻想象应继续克拉克式的广阔和深远(只要指出引发探索和思考即得2分)。 ‎ ‎14.(4分) ‎ ‎(1)(1分)乙 甲 ‎ ‎(2)(3分)分析示例1:第一篇文章以想象力如何“具现”为中心(1分),从“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捕捉无形的想象”和“如何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 发散思维(1分),并举例解释了“思维游戏”与“想象图书”两种培养想象力的方法(1分)。‎ 分析示例2:第二篇文章,首先发表获奖感言,强调了想象力的意义(1分),其次介绍了自己创作科幻小说的原因、优势和目的(1分),接着对人们科幻想象力变得狭窄和内向,表示担忧(1分),最后表达自己创作的坚守和期待(1分)。(从时间角度分析,曾经的影响、现状的担忧、未来的期许即可)‎ ‎15. (3分)刘慈欣提到克拉克的作品的原因有:一是为他获得“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表示感谢(1分),二是克拉克的作品激活了他的想象力,并使他对宇宙的宏大产生敬畏,为他后来成为科幻作家奠定基础(1分),三是面对现实中科幻想象力的变化,他怀想“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1分),四是对克拉克想象的致敬,表示自己将继续延续对太空的想象(1分)。(备注:加点字为关键点,意对即可;需要具体分析。答出三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需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16. (6分)首先主题独特,很吸引人,都是有关想象力的演讲,关注了现场听众的喜好和心理需求;其次,演讲的观点思路辨识度高;第三,两位演讲者语言都具有感染力,如马伯庸演讲时举“坐地铁”时做的“思维游戏”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刘慈欣的演讲庄重又不失风趣;第四,除了探讨想象力外,演讲还涉及到对听众或社会的期盼,前者认同“自己”的想象与思考,后者强调“时代”“社会”对科幻作家的影响和要求,引起共鸣;另外,结语方面,前者是节选不作探究,后者号召大家关注太空航行,强调浩瀚星空永远能承载我们无边的想象力,让人振奋,将听众的思考引向深入。(意对即可)‎ ‎ 第一层次:仅从其中一个角度做简单评判层面的理解,理解肤浅,表述笼统。(1-2分)‎ ‎ 第二层次:能从两个角度理解,理解有一定的深度,表述较具体。(3-4分)‎ ‎ 第三层次:能从三至四个角度理解,理解有深度、多角度,表述有条理。(5-6分)‎ 13‎ ‎(备注:只结合12-14题答案作答,最多达到第二层次,需有新的发现和理解,才能达到第三层次)‎ 三(60分)‎ ‎17.(10分)‎ 想象合理、故事完整、情节生动、描写具体、中心突出(与“暖”有关)各2分。(小作文也要写标题)‎ 1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