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6记叙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核心考点专题06记叙文阅读含解析新人教版

1 专题 06 记叙文阅读 ★知识划重点★ 语文记叙文的考查题型一般有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等等,下面简单谈一下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一、概括文章(段落)内容常见题型: (1)简答题。如,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中、横线上填写主要内容。 方法:根据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 样。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答题格式:A+B+C A.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B.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 C.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划分文章(或者文段)层次并归纳内容 常见题型:(1)简答题。如:本文(段)可划分成几个部分(层次)?每个部分(层次)写了什么内容?(2)填空题。 常要求在表格、横线或方框中填起止段落及主要内容。 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件发展过程划分 (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三、辨识记叙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如:本文以什么为叙事(记叙)的线索?其作用是什么? 方法:(1)把握线索标志:贯穿全文,反复出现。(2)了解常见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件、 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3)掌握线索的一般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 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温馨提示:最常见的线索:对某一人物的喜爱、怀念之情;人物的感 情(认识)变化;代表作者感情的实物。 四、为文章拟标题 常见题型: (1)让考生直接在题目位置的横线上填写自己拟定的标题;(2)简答题。如: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拟写一个 怎样的标题最合适? 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五、品味题目 常见题型:要求回答:题目的好处、题目含义或这个题目换成另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1)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味: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上;D.设置悬念上。 (2)记叙文题目的“好处”答题思路一般是: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3)题目含义一般有两层: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往往是作者的感情或观点。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 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 六、分析人称的作用(好处) 常见题型: 本文用第几人称叙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方法: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七、辨识记叙顺序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按这样的顺序写有何好处?(2)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作用)? 2 方法:顺序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的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八、分析语言特色 常见题型:一般为简答题。要求分析文章语言的表现特色。 方法: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 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温馨提示: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地,如果是口语,就是通俗易懂;是书面语的,就严谨典雅;是文学 性语言的,就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充满感情色彩。 九、辨识写作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如: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方法: (1)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判嘲笑,增强深刻性和批判性,语言辛辣幽 默。 (2)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3)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4)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5)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思想感情等。 (6)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主要的人、物或事。 (8)文章开篇的常用写作手法:A.兴。先言他物,再言此物。B.引用。如名句、箴言。C.倒叙。D.开门 见山。 十、分析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如:加点词语的意思(含义)是什么?在句(段、文)中作用是什么? 方法:联系词语本意,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格式:“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作用。 十一、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要求考生分析指定的句子(划线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方法: (1)内容上。首段尾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字面义和象征义。 (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明。 (2)结构上。 ①文章开头:A.开篇点题,渲染气氛。B.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C.设置悬念,引起读者 的兴趣或思考。 ②文章中间:A.承接上文;B.处于段末起总结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C.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D.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埋设伏笔等作用。 ③文章结尾:A.画龙点睛,篇末点题;B.总结全文(上文),深化中心;C.照应开头(文题),首尾呼应;D.独 立成段时,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3)表达效果: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4)写作手法:常有开篇点题、埋设伏笔、深化中心、点明主旨、作铺垫、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 象征等。 十二、分析人物形象 常见题型:简答题。要求概括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等。 方法:从两个方面入手: 3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表情、肖像等描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抓住细节描 写。 温馨提示:还可以在与其周围人物的对比中把握人物的特点,从侧面描写入手。 ★练习划重点★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 到来前,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苿莉花不?新鲜的苿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 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 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 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 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 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 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 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 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 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 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 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 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 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 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 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 候,爆了胎…… ⑪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⑫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 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 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⑬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 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 花的香了…… 4 ⑭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茉 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2.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谈谈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4.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5.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儿菜 谢俊芬 儿菜长到一定阶段,会从叶腋处长出许多嫩芽苞儿,一个个翠绿的嫩芽苞儿环抱着粗根,如同无数孩 子把母亲围在中间,儿菜因此得名。 小时候,我细身条,脸色白中带黄,幺婶见我就咋呼:“崽儿,你瘦得怕人哟!”我妈一把将我藏在 身后轻声说:“她不爱吃菜,怎么长得好嘛!”我妈生怕幺婶因为我太瘦而说出不吉祥的话来。 有一回去外婆家,我偷听到另一个版本的对话。外婆说:“大妹,你管管玲儿。昨晚家里来了一大桌客人, 玲儿只顾狠命吃她面前的那盘儿菜,好吃的人将来婆家嫌弃。” 我妈听说女儿贪吃,无比羞窘,默不作声。第二天,我妈从后山掰回两个儿菜,洗净切开。切开的儿 菜有着洁白的心、翠色的边。我妈将猪油、碎红椒煎香后,再倒进儿菜片,锅里开了花:红的、绿的、白…… 那天,我自然又是狼吞虎咽。 “崽儿习惯吃浓香浓辣,以后不会过寡淡日子……”我爸敲着碗沿说,“以后不准放辣子。”我妈早 已习惯唯命是从,家里的菜肴变得如斋饭,不辣、不咸、无肉,寡淡! 念中学后我住了校,身体一天天变得壮实。每次出门,我妈都偷偷塞给我一个玻璃罐,她说:“别让 你爸看见,他吵人。”我把罐子藏进书包,紧捂着去了学校。上世纪八十年代住校是一件有趣的事儿。偌 大一幢木楼,地上一人铺一张草席,就是一个人的窝儿。那时候正是长身体容易饿的年龄,夜里自习后, 大家变着法儿找吃的,或是家里炒的玉米粒儿,或是大红番茄……最奢侈的是刘富贵带的兔肉,是她爷爷 上山打的野兔。她的床与我的挨着,熄灯后我俩打着电筒在被窝偷偷嚼兔肉,细碎细碎的声音生怕招来老 师。那夜,我掏出我妈塞给我的玻璃罐,揭开盖子,一股辣子和姜蒜的香味弥散开来,我夹起一条浸泡在 辣子里的儿菜丝儿,放进富贵嘴里说:“我妈偷偷给我泡的。” 富贵嚼了嚼,啧啧着嘴,用手扇扇嘴说:“够辣,够脆,再给我夹根儿。”富贵说完,仰着脖子、嘟 着嘴等待儿菜丝儿,还顺势反手从枕下掏出十元钱说:“这罐香辣儿菜丝儿值姐一周饭钱。”看着她的馋 样儿,我故意把儿菜丝儿晃着不让她吃,我们像亲姊妹一样闹腾着。 第二天,富贵拉着我说:“玲儿,我枕下的钱不见了,我家穷你是知道的。”富贵失魂落魄,谁能忍 受只吃白米饭过上一周?我把香辣儿菜丝儿拿出来,她略有迟疑,接过玻璃罐儿走了。 我以为她会感激我,那可是我妈给我的开胃菜,她却躲着我独享儿菜丝儿。从那以后,我俩再无夜嚼 兔肉的快乐,一直到毕业。偶尔,我主动向她示好,她却斜着身子扭头走过。深深的失落感令我许久尝不 出香辣儿菜丝儿的鲜美来,但终因有香辣儿菜丝儿相伴,我渐渐白胖起来。 如今,我已上班许久,富贵偶尔会闯进我的回忆。我爸老了,多病,前阵去菜地后浑身起疹子,我带 我爸去镇医院看大夫,竟然遇见多年未见的她——富贵。她那极具韵致的身姿晃在白大褂里,我发现,富 贵竟然那么美! “嗨!”我朝她招手, “玲儿……”她跑过来,亲热地抱住我。 富贵是我爸的主治医生,她耐心细致地给我爸擦药。我爸出院后,我发现钱包落在医院了,赶紧回去 取,碰巧听见富贵说:“我与玲儿扯平了!这次她爸患皮疹,我多开了几支美肤膏。读书时,她做了错事。 5 虽然那时大家都穷,情有可原,但不惩惩她,我心绪难平。”她们哈哈笑起来,我躲着,直到她们离开, 我才进去取走钱包。 又到了吃儿菜的季节,从医院出来,我带我爸去了我家。我切开儿菜,儿菜有着洁白的心、翠绿的边, 特别好看。我爸在边上说:“炒时兑点辣椒圈儿,趁你妈没来。”我笑了笑,切碎了红椒说:“吃浓香浓 辣,不会过寡淡日子。” “不是我不让吃辣子,是你妈生你后患了炎症,吃辣就犯病,咱爷俩吃辣,那不是折磨你妈呀?” 听完,我从碗柜里拿出一瓶老妈做的香辣儿菜丝儿说:“尝尝吧,我妈做的,我一直有吃。”“你俩?” 那天,我讲了我与富贵的事儿。 “富贵心结解了。”我爸沉吟了会儿又说,“你得感谢她,她怀疑你,但没告诉老师,也没在同学间乱 传!” 我听着,用力铲着锅里的儿菜,锅里又开了花:红的、绿的、洁白的…… (选自《小说月刊》,2019 年 4 月)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小说以“儿菜”贯穿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着重要作用。 B.小说按“小时候”“念中学后”“上班后”的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条理清晰且内容丰富。 C.第一段介绍了“儿菜”得名的原因,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表现作用不大,可有可无。 D.父亲要求母亲在做儿菜的时候“以后不准放辣子”,仅仅是为了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寡淡。 E.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生动之感。 7.小说结尾处爸爸说“富贵的心结解了”。联系全文思考,富贵的心结是什么?并在文中概括两处与“心 结”相照应的情节。 8.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我把罐子藏进书包,紧捂着去了学校。 9.小说围绕“儿菜”讲述“我”成长过程中的故事,在“儿菜”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笔下犹能有花开 肖复兴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 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②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 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 随心所欲、笔随意驰。 ③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 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 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 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 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 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 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 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 儿是打瞌睡呢。 ⑤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 6 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 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 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 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 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 ⑥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 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 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 您随便画就好!”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 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 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 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 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 ⑧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 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 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 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北京晚报》2017 年 12 月 12 日,有删改) 10.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 场景 偶遇老太太 画像被发现 老太太画花 得知其年龄 “我”的心理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11.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2.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 13.第⑨段划线句子中的“花”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①单位的院子里种了不少花,有玉兰、海棠、碧桃、榆叶梅……每当春天到来,花开之时,树下、花 边总少不了赏花者。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想来,春天里那些盛大的花事,无疑是最美的四月天里 最绚丽的一道风景。 ②不过,于我而言,眼前的此般花景再美,却不及记忆里“那一朵”亲切。因为,有它的地方,叫故 乡。 ③说起来,这种花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们广泛地种植于祖国大地上,每到春天,花开之处, 仿佛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那满世界的金黄,浓得化不开的金黄,让人震撼,难以忘记。天南海北的人们, 不远千里赶赴一处处花海,只为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这种花,就是油菜花。 ④我对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我的故乡坐落在苏中平原上,属于里下河水乡,水网密集,油菜花随处 7 可见,田间、路边、河坡上……经常能看见这种极其普通的花儿。小时候,每天放学后,爸爸骑着自行车 接我回家,路边的一侧是一条小河,河坡上开满了油菜花。爸爸每次骑到这里时,就会停下来,沿着河坡 往下走,采上一朵油菜花,然后递给我。回到家中,我们将采来的这朵油菜花插在装了水的瓶子里,屋子 立刻就靓丽了不少。记忆里,童年的每个春天,眼前都少不了油菜花的灿烂盛开,家中都少不了油菜花的 美丽装扮。 ⑤一直以来,我总认为油菜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因为在我心中,大概没有一种花比油菜花更具有故 乡的意味了。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并成长的地方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 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 乃至故乡人。 ⑥即便你从来没有亲眼见过油菜花,亲身置身过油菜花海中,光从那些图片里,你也可以发现,油菜 花的遍野之处,从来不是一方阳台、一处庭院、一所公园,而是连绵起伏的大山脚下,阡陌交错的田埂之 上,河网密布的水乡岸边,白墙黛瓦的房前屋后……这些,不正是我们最常见的家园的模样,不正是最典 型的乡土中国的图景吗? ⑦这也难怪,油菜花本来就是长在乡间田头的。油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 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那些大面积种植的油菜,不仅可以用来食用,长出的菜籽更是极好的榨油原料。 清代乾隆皇帝就有诗赞油菜花:“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所以,油菜花在本质上便是属于故乡、属于乡土的。 ⑧如果说有些花天生只可欣赏的话,那么油菜花则天生就是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它沾满了生活 的烟火气。A 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 播种、收获,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⑨油菜花又像极了故乡的那些人。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 与灿烂。里下河水乡的那片油菜花,总会让我想到,从这里走出的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里那个 活泼直率的小英子,还有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柳堡的故事”里那淳朴可爱的二妹子。这些故乡的他(她) 们身上,有着原生态的美,自然的美,乡土中国的美。可惜的是,当我们身处其中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 熟悉、太常见,以至于熟视无睹,往往只有在身处异乡之后,再回望他们时,才会越发感觉到这种美好。 ⑩如果每一种花都有“花语”,我想,油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记得某一年去往某地,在一个镇 子上采访,不经意间,经过一家屋后,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大片油菜花。B 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 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那一刻,我真的以为,自己是身在故乡。 (选文有删改) 14.文章第①段有何作用? 15.结合全文,概括油菜花的特点。 16.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A 当有些花正在得到人们的精心栽培、呵护之时,与油菜花的命运相关的,却永远是田间地头的播种、收获, 是水乡垛田间的摇橹穿梭,是房上屋顶的缕缕炊烟,是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 B 置身花中,花入心田,一刹那,花站成了我,我跪成了花,天地间只剩一片灿烂的金黄。 17.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说“有它的地方,叫故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 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 8 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 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 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 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 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 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 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 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 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 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 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 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 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 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 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 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 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 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 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 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8.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9 19.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 仔细细看过去。 20.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1.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答案: 1.点明行文线索;含蓄隽永,具有象征意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对比。作用: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老太太心灵的纯洁 美好。 3.因为女文友只是买了几串茉莉花,却换来了老太太的鞠躬礼,觉得承受不起、受之有愧;也因为对老太 太充满了同情。 4.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表现饭店老板的善良、正直、有同情心(爱心)。 5.茉莉花虽枯黄了,但余香仍在,老太太的美好品质像茉莉花香一样浸润在“我”的心里。 6.CD 7.富贵认为是“我”偷了她的钱。富贵独自享用“我”给她的菜丝儿,不再和“我”分享兔肉,即使“我” 主动示好,富贵也不再理“我”。多年后重逢,作为“我”父亲主治医生的富贵,特意多给“我们”开了 几支美肤膏。 8.“藏”“紧捂”两个动词,生动写出了“我”对妈妈给我的玻璃罐里的辣菜丝儿的喜爱和珍视。 9.(1)妈妈听到别人说自己女儿贪吃时,妈妈用儿菜给女儿做美味的食物,让女儿吃个够,当父亲要求家 里的菜寡淡时,母亲偷偷给女儿做好辣菜丝儿,这“儿菜”里藏着母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和关怀。(2)作 者回忆了和伙伴分享儿菜做的辣菜的故事,这“儿菜”里藏着对过去友谊的怀念,对友谊逝去的遗憾,以 及最后的释怀。(3)父亲为了照顾母亲的身体,要求家里的食物不允许有辣,这“儿菜”里藏着父亲对母 亲的关心。 10.①好奇 ②尴尬 ③惊叹 ④羡慕 11.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 响;反衬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 12.(1)“瞄”是注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 (2)“扫”是快速地看,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 13.明指老太太种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有颗年轻的,热爱 生活的心。 14.引起下文,用“盛大的花事”引出记忆中的油菜花;用花事之盛大,风景之绚丽衬托出油菜花在“我” 记忆中的重要地位。 15.种植广泛;颜色金黄;并非观赏性的花,有实用价值;普通、平凡、质朴,但明亮、健康、泼辣、热 烈。 16.将油菜花和那些需要精心栽培、呵护的花对比,表现了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 法,由日常生活写到生命传承,表现了油菜花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综合运用对偶、拟人、顶真等修辞手 法,(或使用“入”“站”“跪”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与油菜花融为一体的情境,表达了“我” 对油菜花无比的热爱之情。 17.故乡盛产油菜花,油菜花承载着“我”对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回忆;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 这个字眼最为贴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 18.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旧书; 10 ⑤在月光下读书。(答出任意四个即可) 19.动作描写,运用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20.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 读书的依恋。 21.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点明主旨,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标题的作用。标题的作用:①概括文章内容;②揭示文章主旨;③提示文章线索;④ 紧扣文章内容;⑤吸引读者注意;⑥一语双关。“腕上茉莉”首先它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激发读者 阅读兴趣;同时暗示文章的主旨,“茉莉”的花香一语双关,既指腕上的茉莉花的香味,又指老太太的品 质。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表现手法。文段④中“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 尖处,异香得很”和“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进行 对比,目的是为了突出新鲜的茉莉花的清香,以此表现老太太的高尚品质。据此作答。 3.此题考查的是文中情节的作用。当女文友一下子买了十二串茉莉花时,卖花老人“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 鞠了一躬,”,这一躬是老人对女文友的感激,女文友此时出于对老太太的同情,同时也被老太太这种知 恩言谢的举动所感动,于是“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据此作答。 4.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 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 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 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句中“表情很严肃”运用了神态描写,“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 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运用了语言描写,生动形象的 表现了饭店老板的善良,有同情心。据此作答。 5.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结尾的作用。“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句中写到茉莉 花已经干了,但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这种香气此时已经不仅仅是茉莉花的香气,它更象征老太太的美好 品质,这种品质已经深深感染了“我”。据此作答。 6.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儿菜长到一定阶段,会从叶腋处长出许多嫩芽苞儿,一个个翠绿的嫩芽苞儿 环抱着粗根,如同无数孩子把母亲围在中间,儿菜因此得名”可知,儿菜得名的原因里写出了孩子和母亲 的亲密、亲近的关系,这和文章主题是相符合的,文章写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故 C 错误。结合“不是我 不让吃辣子,是你妈生你后患了炎症,吃辣就犯病,咱爷俩吃辣,那不是折磨你妈呀?”可知,“父亲要 求母亲在做儿菜的时候‘以后不准放辣子’,仅仅是为了让我体验到生活的寡淡”的表述不正确,这里面 还有父亲对母亲的关怀。故 D 错误。故选 CD。 7.本题考查情节。(1)结合“玲儿,我枕下的钱不见了,我家穷你是知道的”“我与玲儿扯平了!这次她 爸患皮疹,我多开了几支美肤膏。读书时,她做了错事。虽然那时大家都穷,情有可原,但不惩惩她,我 心绪难平”可知,富贵的心结是:富贵以为“我”偷了她的饭钱。(2)和“心结”相关的情节。结合“我 以为她会感激我,那可是我妈给我的开胃菜,她却躲着我独享儿菜丝儿。从那以后,我俩再无夜嚼兔肉的 快乐,一直到毕业”可知,自从偷钱事件后,富贵就单方面的和“我”断交了,看得出这里她和“我”有 了隔阂和心结。故照应一:富贵独自享用“我”给她的菜丝儿,不再和“我”分享兔肉,即使“我”主动 示好,富贵也不再理“我”。结合“我与玲儿扯平了!这次她爸患皮疹,我多开了几支美肤膏。读书时, 她做了错事。虽然那时大家都穷,情有可原,但不惩惩她,我心绪难平”可知,为了惩罚“我”,富贵给 “我”患病的父亲多开了几支美肤膏,来平复自己的心情。故照应二:多年后重逢,作为“我”父亲主治 医生的富贵,特意多给“我们”开了几支美肤膏。 8.本题考查句子赏析。(1)手法。这个句子中的“藏”和“紧捂”两个词语非常有表现了,它们都是动词, 是动作描写。(2)分析。“藏”和“紧捂”这两个动词生动写出了“我”对罐子的重视,不想被父亲发现, 11 害怕丢了,非常珍惜。(3)感情。生动写出了“我”对妈妈给我的玻璃罐里的辣菜丝儿的喜爱和珍视。 9.本题考查主题。(1)结合“我妈听说女儿贪吃,无比羞窘,默不作声。第二天,我妈从后山掰回两个儿 菜,洗净切开。切开的儿菜有着洁白的心、翠色的边。我妈将猪油、碎红椒煎香后,再倒进儿菜片,锅里 开了花:红的、绿的、白……那天,我自然又是狼吞虎咽”可知,妈妈听到别人说自己女儿贪吃时,妈妈 用儿菜给女儿做美味的食物,让女儿吃个够,当父亲要求家里的菜寡淡时,母亲偷偷给女儿做好辣菜丝儿, 这“儿菜”里藏着母亲对女儿的真挚的爱和关怀。(2)结合“看着她的馋样儿,我故意把儿菜丝儿晃着不 让她吃,我们像亲姊妹一样闹腾着”可知,“我”富贵分享着彼此的美食,“儿菜”里藏着对过去美好友 谊的怀念。(3)结合“‘你得感谢她,她怀疑你,但没告诉老师,也没在同学间乱传!’我听着,用力铲 着锅里的儿菜,锅里又开了花:红的、绿的、洁白的……”可知,最终富贵释怀了,“我”也在父亲的开 导下释怀了,这“儿菜”里藏着失去友谊、最终释怀的感慨。(4)结合“不是我不让吃辣子,是你妈生你 后患了炎症,吃辣就犯病,咱爷俩吃辣,那不是折磨你妈呀?”可知父亲不让家里的菜里有辣椒,是为了 照顾母亲的身体和心理感受,这“儿菜”里藏着父亲对母亲的关心。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表格的场景划分文章的结构 层次,概括内容,筛选或概括表现“我”的心理活动词语即可作答。文章偶遇老太太,从老太太的穿着、 行为上的表现让“我”感到很“好奇”;于是,“我”就给老太太画像,结果被老太太发现,令“我”很 尴尬;在这种情况下,老太太说她也会画,在“我”的极力劝说下,老太太“手一点儿不抖”地画了花, 让“我”为之“惊叹、惊讶”;最后,当“我”知道老太太已经八十八岁时,“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 让人羡慕”。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11.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开头的作用:①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 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②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 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③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 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 某种气氛。④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⑤如果开篇连续感叹, 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本题解答,结合文段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条列出即可。 12.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 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本题也可以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点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是刻画人 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 法。找出细节描写的内容,结合文章的中心,紧扣语段赏析即可。答题格式:词语(动词、形容词)+表达 效果。 13.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理解语句的含意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 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段落在文章开头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营 造氛围;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第一段在结构上,引起下文, 用单位院子里盛开的各种美丽的花,引出记忆中故乡的油菜花;从内容上看,作者开篇写花事之盛大,是 为了衬托下文的油菜花,表现它在“我”记忆中的地位。 15.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概括。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文中描写油菜花的句子,根据句意 概括或从中筛选词语作答即可。文中的相关句子有:“油菜花随处可见”“那一望无际的灿烂的金黄”“油 菜花说到底并不是观赏性的花,而只是有着很强实用价值的农作物油菜的花”“普通、平凡、质朴,但明 亮、健康、泼辣、热烈,长成了一片明媚与灿烂”等,据此整理出答案即可。 16.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可从语法、修辞、情感、背景几方面入手。A 句可以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 分析,作者运用对比,突出油菜花沾满生活的烟火气;后几句又形成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写出有油菜花想 到的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的画面,强烈地表达了“我”对油菜花的赞美之情,句式整齐,节奏鲜明, 12 增强语言表现力。B 句主要写“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可结合句子中使用的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或 抓住句中的动词来分析,突出“我”对油菜花无比的热爱之情。如:“跪”的意思是双膝弯曲、膝盖着地 的动作。运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置身花海,花和人融为一体的情形,表达了“我”对油菜花所 代表的质朴明亮的精神的虔诚礼赞、对故乡的思念。 1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结合文中的描写与文章的主旨来分析,文中最后一段“我想,油 菜花的花语就是——故乡”可以看出作者一再强调的油菜花是故乡的,喜爱油菜花,实则表现了“我”对 故乡、对童年的喜爱与美好回忆;从主旨来看,是因为油菜花与故乡的人很相似,可结合文中第⑤段中“油 菜花承载着我对于苏中水乡和童年的美好记忆,更是因为油菜花的特殊气质,与‘故乡’这个字眼最为贴 切,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故乡景,故乡事,乃至故乡人”作答。 18.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 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 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 概括来填空。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 读;⑤来到乡里读书。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 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 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19.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本题考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 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这句话通过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 的渴求。 20.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 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 境义及所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 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21.本题考查对段落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从结构 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为: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 开头,发人深思,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情感等。“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 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