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题

1 2014 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1 分)(2014•烟台)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 是( ) A. 发射航天飞机 B. 水力发电 C. 太阳能供热 D. 风力发电 考点: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 题.解答时首先从选项中判断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项. 解答: 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 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 A 选项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 A 正确; B、C、D 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故 BCD 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 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 2.(1 分)(2014•烟台)饮食健康是人民群众普遍的生活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骨质疏松症 B.维生素 C 缺乏会引起夜盲症 C.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2 D.奶茶中添加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加香醇 考点: 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进行解答; B、根据维生素 A 缺乏会引起夜盲症进行解答; C、根据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进行解答; D、根据塑化剂对人有害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碘元素摄入量不足易患甲状腺肿大,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故 A 错误; B、维生素 A 缺乏会引起夜盲症,故 B 错误; C、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所以酱油中添加铁元素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故 C 正确; D、塑化剂对人有害,所以不能在奶茶中添加塑化剂,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 考热点之一. 3.(1 分)(2014•烟台)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CO2 验满 B. 收集 O2 C. 滴加液体 D. 测溶液 pH 考点: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液体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解答; B.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解答; C.根据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 D.根据 pH 试纸的使用方法解答. 解答: 解:A.验满二氧化碳时燃烧的木条不能伸入瓶内,故 A 错误; 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小,故应用图示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短进长出,故 B 正确; C.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 C 错误; 3 D.测定溶液的 pH 时,不能把食指直接浸入溶液内,会把溶液污染.故 D 错误. 答案: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 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1 分)(2014•烟台)2014 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是最理想的氢能来源 B.利用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 C.电解水时,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太阳为其提供能量 考点: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 化学与能源. 分析: A、据制取氢气的最好方法回答即可; B、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 C、电解水时,能量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D、太阳为水的三态变化提供能量. 解答: 解:A、制取氢气的最好方法是利用太阳光照射,使水分解.故 A 说法正确; B、海水的潮汐变化可以获得电能.故说法 B 正确; C、电解水时,能量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故 C 说法错误; D、太阳为水的三态变化提供能量,同时也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故 D 说法正确. 因为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5.(1 分)(2014•烟台)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形成溶液时仅发生扩散吸热的过程 4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溶液可以有颜色;B、根据溶液的均一性考虑;C、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考虑;D、根据物质溶 于水的两个过程考虑. 解答: 解: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 A 错误; B、溶液具有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故 B 正确; C、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可以溶解其它溶质,故 C 错误; D、根据物质溶于水时有两个过程:构成物质的微粒向水中扩散过程和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或 水合离子的过程,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饱和溶液的定义,物质溶于水的过程. 6.(1 分)(2014•烟台)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考点: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空气属于混合物,空气中的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因此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 吸;氮气和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 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全球变暖,因此我们应提倡 低碳经济. 解答: 解: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故 A 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因此不能做燃料,故 B 符合题 意; 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氦气密度比较小,因此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 5 气球,故 C 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査的是空气中各个成分的作用,如果其中一种成分的含量过多,就会造成相应的危害.有关 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不仅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而且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问题.本题中还 有一点要注意要用化学符号表示,不能用名称. 7.(1 分)(2014•烟台)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 的是( ) A.生活中常见物质的 pH: B.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关系: C.部分元素原子序数关系: D.空气中部分成分的体积分数关系: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值的关系;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本题把物质的 pH、地壳中元素的含量、部分元素的原子序数以及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放在数轴 上进行对比,结合数轴的变化规律及位置关系判断是否符合物质的性质特点,不相符即错误. 解答: 解:A、食醋、雨水显酸性,pH 值都小于 7,且食醋的酸性更强;食盐水为中性,pH 值=7;肥皂 水显碱性,pH 值大于 7,与数轴关系一致,故 A 正确; B、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氧、硅、铝、铁,与数轴关系一致,故 B 正 确; C、镁、铝、硅、磷的原子序数依次为 12、13、14、15,与数轴关系一致,故 C 正确; D、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 0.03%、 水蒸气和杂质:0.03%.氢气不是空气成分,故 D 错误. 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 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8.(1 分)(2014•烟台)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6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 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 价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 B、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要求分析判断; 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 D、依据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 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 A 错误; B、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 2 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 Mg2+,故 B 错误; 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 1、7,故性质不会相似,故 C 错误; 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 以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 价,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 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9.(1 分)(2014•烟台)“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农作物和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H4)2SO4 属于复合肥料 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7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考点: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等,依据此 便可判断此选项; B.根据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分析; C.根据磷肥对作物的作用进行; D.利用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来判断. 解答: 解:A.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的不同,化肥可分为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等,(NH4) 2SO4 属于氮肥.故 A 错误; B.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主要有氮、磷和钾三种.故 B 错误; C.磷肥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故 C 正确; D.熟石灰是碱,铵态氮肥遇到碱时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 氮磷钾这三种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是氮肥,只含有钾元素的是钾肥,只含有磷元素的是磷肥.含 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注意,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化肥,合理的使用化肥可提高 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板结,变碱等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 问题. 10.(1 分)(2014•烟台)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 溶液﹣﹣防止与 CO2 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生石灰易吸水. 解答: 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 A 正确; B、氢氧化钠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故 B 正确; 8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故 C 正确; D、生石灰易与水反应,不与氧气反应,故 D 错误. 因为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密封保存的原因,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二、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 选一个扣 1 分,错选则不得分) 11.(2 分)(2014•烟台)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 ) A.内壁有 CaCO3 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考点: 酸的化学性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分析; B、根据碘能溶于酒精形成溶液分析; C、根据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分析; D、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分析. 解答: 解: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因此内壁有 CaCO3 的试管可用稀盐酸清洗,故 A 可行; B、碘能溶于酒精形成溶液,因此内壁有碘的试管可用酒精清洗,故 B 可行; C、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因此内壁有铜粉的试管不能用稀硫酸清洗,故 C 不可行; 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用洗洁精清洗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故 D 可行;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洗涤玻璃仪器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洗涤方法,要么用溶解法、要么用物质反应法等,实 际操作需学生灵活掌握. 12.(2 分)(2014•烟台)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9 B 硫酸铵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加氯化钡溶液 C 羊毛面料和腈纶面料 抽丝点燃闻气味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加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硬水与软水;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A、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B、根据硫酸铵、硝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C、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取样品,滴加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A 正确; B、取样品,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硝酸钾,现象不同, 可以鉴别,故 B 正确; C、取样品点燃后,有烧焦羽毛气味产生的是羊毛面料,没有此气味的是腈纶面料,现象不同,可 以鉴别,故 C 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 D 错 误. 故选:D.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 别. 13.(2 分)(2014•烟台)小明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中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50g 的溶质质量分 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 3.0g C.用 5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置溶液 10 考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液配制需要的仪器来分析; B.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称量药品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C.根据所需水的体积来选择; D.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 解:A.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其中的玻璃仪 器是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故 A 正确; B.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0g×6%=3.0g,应在左右两盘上放上相同大小 的纸,不可直接放到托盘上,故 B 错误; C.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0g=47g,则水的体积为 47mL,选择 50mL 的量筒来量取,故 C 正确; D.若烧杯内壁附着有水,则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 D 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 分)(2014•烟台)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 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B.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3:1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 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的类型; 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11 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 解: 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单质;故 A 错误; 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 物,属于置换反应.故 B 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图示中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反应,生成了一 个易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氢分子,所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故 C 错误; 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 D 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 答. 15.(2 分)(2014•烟台)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HCl)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 溶液(Na2CO3)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CuSO4 溶液(H2SO4)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 FeSO4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 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 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 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CO2 和 HCl 气体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 除杂原则,故 A 错误; B、Na2CO3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 12 符合除杂原则,故 B 错误; C、CuO 能与 H2SO4 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 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C 正确; D、锌粉能与过量 FeSO4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 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 D 正确. 故选:CD.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 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2 分)(2014•烟台)2014 年 4 月,兰州市局部自来水中苯(C6H6)含量严重超标,引发市民恐慌, 苯的沸点为 80.1℃,熔点为 5.5℃,难溶于水,有剧毒,下列有关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苯属于有机物 B.苯是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氢原子构成的 C.常温下可通过滤纸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苯 D.可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苯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苯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D.根据苯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解答: 解:A.由苯的化学式 C6H6 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 A 正确; B.苯是由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 B 错误; C.因为苯的熔点较低,虽然苯难溶于水,但在常温下苯已经融化,所以可以不用过滤的方法来除 去水中的苯,故 C 错误; D.因为苯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可用加热蒸发的方法除去水中的苯,故 D 正确. 故选:AD. 点评: 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小.要善于提取题干中的解题信息. 17.(2 分)(2014•烟台)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混合,能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13 A.Na2CO3,KCl,Ca(OH)2 B.FeCl3,HCl,MgSO4 C.H2SO4,NH4Cl,KNO3 D.AgNO3,HCl,HNO3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 液中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 等. 解答: 解:A、Na2CO3 和 Ca(OH)2 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不能大量共 存,故 A 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 FeCl3 的水溶液黄色,故 B 错误; C、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 C 正确; D、AgNO3、HCl 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共存的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 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8.(2 分)(2014•烟台)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的是( ) 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 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 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 D.化合物中甲元素显+2 价而乙元素显+3 价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A、根据金属的存在状态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B、根据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C、根据金属能否与盐溶液的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D、根据化合价不能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解答: 解:A、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了甲比较活泼,乙比 14 较稳定.故 A 不符合题意; B、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 B 不符合题意; C、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了甲活泼性比较乙强.故 C 不符合题意; D、根据化合价无法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比较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比较,也可以根据与氧气等物 质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19.(2 分)(2014•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考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 专题: 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 A、根据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 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氧化溶液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 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进行解答; C、根据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铝,所以镁 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多进行解答; D、根据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pH 值不断增大,但 是溶液的 pH 值不会等于 7 进行解答. 解答: 解: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 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故 A 正确; 15 B、氢氧化溶液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液反 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 B 正确; 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铝,所以镁反应 放出氢气的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多,而不是镁生成的氢气多,故 C 错误; 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pH 值不断增大,但是溶 液的 pH 值不会等于 7,故 D 错误. 故选:AB. 点评: 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 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20.(2 分)(2014•烟台)为了测定液化气中丙烷(C3H8)在氧气不足时的燃烧产物,将一定量的丙烷和氧 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丙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4 12.8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 a 的值为 5.6 B.X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 可能含有氢元素 D.X 只含碳元素 考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则可求出 a 的质量; B、X 在反应前质量为 0,而反应后质量为 5.6 克,则不符合催化剂的特点“只改变反应速率,而本 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 X 一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求 4.4 克丙烷(C3H8)中氢元素的质量,再 求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二者比较,再作结论; D、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求:4.4 克丙烷(C3H8)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推测是否含有氧元素. 解答: 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故 4.4g+12.8g=7.2g+4.4g+a,则 a=5.6g,故 A 正确; 16 B、X 在反应前质量为 0,而反应后质量为 5.6 克,则不符合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故 X 一 定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 B 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不变:可求 4.4 克丙烷(C3H8)中氢元素的质 量为:4.4g× ×100%=0.8 克,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100%×7.2g=0.8 克,显然二者相等, 则说明 X 中一定不含有氢元素了;故 C 错误; D、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100%×7.2g=0.8 克,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4.4g× ×100%=1.2 克,而 4.4 克丙烷(C3H8)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别为:4.4g× ×100%=3.6 克, 4.4g× ×100%=0.8 克,故 X 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3.6g﹣1.2g=2.4g<5.6 克,故 X 还含有氧元素, 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 三、填空与简答题(共 4 小题,共 34 分) 21.(9 分)(2014•烟台)2013 年 12 月 14 日 21 时 11 分,嫦娥三号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开始对月球进 行勘探,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1)嫦娥三号的着陆器以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工业上制取氧气、氢气方法有: ①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进行分离的; ②水电解法制氢气:可在水电解器的两极上分别制得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电源 负 极相连的电极上产 生; ③水煤气法制氢气:用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为原料与水蒸气在高温时反应制得 H2 和 CO2,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C+2H2O CO2+2H2 ,这个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水 . ④氢能是理想的能源,但从上述两种制法看,还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是 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其 他合理答案也可) . (2)“嫦娥”和“玉兔”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用有机材料聚酰亚胺加入金或银制成的薄膜,具有极好的隔热性 能,加入金或银的聚酰亚胺薄膜属于 复合 材料. (3)“玉兔”在月球岩石中发现了铁橄榄石(主要成分是 Fe2SiO4),还在月球物质中捕获到来自太阳风的 Ar﹣36、Ar﹣38. ①铁橄榄石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2 . ②Ar﹣36 与 Ar﹣38 在原子构成微粒上的不同点是 中子数不同 . 17 考点: 氧气的工业制法;电解水实验;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 优缺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 分析: (1)①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②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来分析;③根据题干信息来 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合价的改变情况来分析被还原的物质;④根据氢气的来源和氢气的性质 来分析; (2)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解答; (3)根据化合价以及同种原子中的中子数可能不同来分析. 解答: 解:(1)①分离液态空气法是根据组成空气的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的方法; ②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可知,连接电源负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③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碳和水蒸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条件是高温, 来书写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电子被氧 化,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由此判断被还原的物质是水; ④因制取氢气是利用水分解得到,但水的分解一般需要电解,则制取成本高;因现在正寻找能使 水分解的催化剂或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从而节约能源,则高效、经济的制氢方法还在研究之中; 因氢气是气体,氢气难储存,正在寻找储存氢的材料,则高效、价廉的贮氢材料还在研究之中; (2)金或银属于金属材料,聚酰亚胺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二者符合而成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3)①在 Fe2SiO4 中,硅元素显+4 价,氧元素显﹣2 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x+(+4)+(﹣2)×4=0 x=+2;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而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因 是中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1)①沸点;②负;③C+2H2O CO2+2H2;水;④制取氢气需要消耗大量的 能源(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18 (2)复合; (3)①+2;②中子数不同.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只要掌握相关知识就能顺利解答. 22.(9 分)(2014•烟台)“2014 青岛世园会”于 4 月 25 日正式开园,主题是“让生活走进自然”,倡导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 (1)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D . A.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从潮湿的空气中得到水,用于浇灌植物 B.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场馆白天开灯的数量 C.景区鲜花大道覆盖用秸秆 等废弃物再生的无土草皮,进行防尘、保湿 D.园区餐厅使用一次性木块,以确保饮食卫生 (2)海洋植物馆门口,一棵金光闪闪的人造植物“黄金奇葩﹣金耐冬”格外引人注目(图 1),它是以优质 木材雕刻而成,外贴纯度为 99.7%的黄金箔. 黄金制成金箔是利用了黄金良好的 延展 性,“金耐冬”长久不褪色,总是金光闪闪是因为 金的化学性 质稳定 . (3)世园会植物馆(图 2)号称亚洲第一大钢结构管,拼装钢材杆件达到 14000 多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 拼装焊接. ①焊接钢材杆件要先除锈,用稀盐酸除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②用氧气乙炔焊机焊接钢件时,要先调整乙炔(C2H2)和氧气的比例,氧气不能过量,如果氧气过量,将 导致焊接不牢,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5O2 2H2O+4CO2 ,请分析氧气过量会导 致焊接不牢的原因 高温下,氧气过量,会形成不牢固的金属氧化物 . ③植物馆内温热潮湿,为防止钢件生锈,请你写出一中可行的方法 涂漆 . 考点: 绿色化学;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9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绿色”的含义包括“绿色城市,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绿色与生活 息息相关,比如,同学问候发电子贺卡代替赠纸质贺卡,减少纸张的使用就是绿色化学的标志,而 使用一次性木块,会浪费资源,就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2)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大部分金属具有延展性,具有延展性的物质能打成片,拉成丝;金的化 学性质稳定; (3)①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此反应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 应. ②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据氧气与金属反应生成氧化物分析; ③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解答: 解:(1)A、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从潮湿的空气中得到水,用于浇灌植物, 既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B、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绿色化学的 理念; C、景区鲜花大道覆盖用秸秆 等废弃物再生的无土草皮,进行防尘、保湿,节约资源,符合绿色化 学的理念; D、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资源,不符合是绿色化学的理念; 故选:D; (2)黄金可以被做成极薄的金箔,主要是因为黄金的延展性好.总是金光闪闪是因为金的化学性 质稳定; (3)①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②乙炔燃烧的反应物是乙炔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用奇偶法配平即 可;2C2H2+5O2 2H2O+4CO2 高温下,氧气过量,会形成不牢固的金属氧化物; ③涂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故填:涂漆. 故答案为(1)D;(2)延展性,金的化学性质稳定;(3)①Fe2O3+6HCl═2FeCl3+3H2O; ②2C2H2+5O2 2H2O+4CO2;高温下,氧气过量,会形成不牢固的金属氧化物;③涂漆. 点评: 本题考查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23.(10 分)(2014•烟台)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20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 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 Ba(OH)2 溶液;b.加稍过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 Na2CO3 溶液;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cdbe (填字母).加 Na2CO3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氯化钙 和过量试剂氢氧化钡 . (2)海水淡化.如图 1 是一个简易的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蒸干后没 有晶体析出 . (3)海水制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图 2 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② (填反应顺序号),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 步的作用是 将氯化镁富集起来 . (4)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是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 NaHCO3 和 NH4Cl,NaHCO3 结晶析出,再加热 NaHCO3 制得纯碱. ①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 NaHCO3 和 NH4Cl 的质量比为 84:53.5,NaHCO3 和 NH4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 所示,请分析 NaHCO3 结晶析出而 NH4Cl 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 50℃可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 84g, 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 53.5g,所以碳酸氢钠大量的结晶析出,氯化铵不会结晶析出 . 考点: 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硬水与软水;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专题: 物质的制备;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1)可根据氯化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进行分析选择结晶方法;根据除杂时不引入新杂质的原理 及实验目的进行分析. (2)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可根据原理进行分 析. (3)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4)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解答: 解:(1)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杂质,可以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硫酸镁,加过量的 Na2CO3 溶 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试剂氢氧化钡,通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碳 21 酸钠,通过蒸发除去盐酸,故答案为:acdbe;氯化钙和过量试剂氢氧化钡; (2)蒸馏水是纯净物,蒸干后不留任何痕迹,即蒸干后没有晶体析出; 故答案:蒸干后没有晶体析出; (3)根据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反应②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加入石灰乳(比较经济,不能用氢氧化钠),变为氢氧化镁沉淀,过滤后加入盐酸制备氯化镁,再 经过蒸发干燥制备无水氯化镁,最后经过通电可制得镁;通过前两步反应我们将氯化镁富集起来, 故答案:②;将氯化镁富集起来; (4)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 NaHCO3 和 NH4Cl 的质量比为 84:53.5,从溶解度曲线 50℃可知碳酸氢 钠的溶解度远小于 84g,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 53.5g,故答案:50℃可知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远小于 84g,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 53.5g,所以碳酸氢钠大量的结晶析出,氯化铵不会结晶析出. 点评: 本题难度比较大,涉及海水淡化方法的原理、海水晒盐的原理、除杂的原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等 理论内容,要通过该题认真总结. 24.(6 分)(2014•烟台)黑白复印机用的墨粉中常添加 Fe3O4 粉末,Fe3O4 是由 Fe2+、Fe3+和 O2﹣按 1:2: 4 的个数比构成的.如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 Fe3O4 粉末的流程简图.已知第④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 价保持不变. (1)Fe3O4 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字迹或图案,这不仅利用了 Fe3O4 有磁性,还利用 了 Fe3O4 是 黑 色. (2)第②步加入试剂 X,生成 Fe(OH)2 的反应方程式为 FeSO4+2NaOH=Fe(OH)2↓+Na2SO4 . (3)在第③步反应中要控制通入 O2 的量,以使生成的 Fe(OH)2 和 Fe(OH)3 的质量比等于 45:107 , 才能确保最终生成 Fe3O4,操作 Y 的名称为 过滤 . 考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 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物质的制备. 分析: (1)根据四氧化三铁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题中的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然后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 程式; 22 (3)根据 Fe3O4 是由 Fe2+、Fe3+和 O2﹣按 1:2:4 的个数比构成的,然后依据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 应的方程式进行分析; 根据过滤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进行分析. 解答: 解:(1)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而 Fe3O4 粉末在复印机的电磁场作用下能使墨粉形成黑色的字 迹或图案,所以还利用了 Fe3O4 是黑色; (2)通过题中的反应原理可以看出,硫酸亚铁和试剂 X 反应生成了氢氧化亚铁和硫酸钠溶液,结 合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X 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氢氧 化亚铁沉淀, 化学方程式为:FeSO4+2NaOH=Fe(OH)2↓+Na2SO4; (3)Fe3O4 是由 Fe2+、Fe3+和 O2﹣按 1:2:4 的个数比构成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通入氧气 后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的个数比是:1:2,所以生成的 Fe(OH)2 和 Fe(OH)3 的质量 比等于:(56+17×2):2×(56+17×3)=45:107,经过操作 Y 后,得到了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亚 铁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所以操作 Y 的名称为:过滤. 故答案为:(1)黑; (2)FeSO4+2NaOH=Fe(OH)2↓+Na2SO4; (3)45:107,过滤.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的反应原理,然后结合题中所给的知识和学过的知识逐一的进行解答.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3 小题,共 25 分) 25.(8 分)(2014•烟台)2013 年 6 月 3 日,吉林省德惠市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液氨泄漏并发生化学爆炸, 造成重大伤亡,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 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 溶于水 的物理性质,由液氨发 生化学爆炸猜测氨气可能具有 可燃性 的化学性质. (2)写出上图中指定一起的名称:a 分液漏斗 . (3)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 A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的是 C ,这种发生 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用该装置制氧气所用的药品是 高锰酸钾或氯酸钾 . 23 (4)根据氨气的性质推测,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尽量贴近地面 逃离 .(列举两条)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溶 于水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 16%~25%,最易引燃浓度 为 17%;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 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 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常温 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 排空气法收集;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解答: 解:(1)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常温 下氨是一种可燃气体,但较难点燃,爆炸极限为 16%~25%,最易引燃浓度为 17%; 故答案为:溶于水;可燃性; (2)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常温下,氨气(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如 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故答案为:A;C;高锰酸钾或氯酸钾; (4)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故答案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安全注意事项等, 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 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6.(7 分)(2014•烟台)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 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24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 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 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 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 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15%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装置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能让空 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 铜粉的量 不足 、 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考点: 空气组成的测定.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量; (2)从两种装置的区别来分析; (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 解:(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2)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 充分反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 因有:①铜粉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②装置可能漏气,;③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 温就读数等. 故答案为:(1)15%; (2)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点评: 本考点是用铜粉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25 27.(10 分)(2014•烟台)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 CO2”、“释放 CO2”实现碳循环(如图 1 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 2 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 A“释放 CO2”的现象是 C 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 (2)装置 B 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防倒吸 .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 D 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到 CO2. 【猜想与假设】 D 中的固体可能为:Ⅰ.只有氧化钙;Ⅱ.氧化钙与碳酸钙;Ⅲ.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从 D 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震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 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 氧化钙 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 . ②乙同学从 D 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 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学 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 氢氧化钙也能和稀盐酸反应,滴加的稀盐酸太少只与氢氧 化钙反应没有和碳酸钙反应 . ③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 Ⅱ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6 猜想Ⅱ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有 ABC (填 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 CO2 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考点: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后 A 装置内的压强变小进行解答; (3)根据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 的热以及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进行解答; (4)根据反应的原料及反应的条件分析选择. 解答: 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能证明“释放 CO2”的现象是 C 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后 A 装置内的压强变小,所以装置 B 的作用是防倒吸;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所以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 成立;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取 D 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 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滴入酚酞变红色;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 生,即可证明证明了猜想②成立; (4)观察流程图可以看出反应原料是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利用太阳能,因此有原料易 得且可循环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优点,且释放出的 CO2 可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 故答案为: (1)C 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防倒吸; (3)①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也可能出现不溶物; ②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也能和稀盐酸反应,滴加的稀盐酸太少只与氢氧化钙 反应没有和碳酸钙反应; ③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 D 中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然 后滴入无色酚酞; 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滴入 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成立 27 继续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4)ABC.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题,考查了有关二氧化碳、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的性质和用途,难度不大, 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即可. 五、分析与计算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1 分) 28.(4 分)(2014•烟台)2013 年 11 月,某快递公司违反国家规定快递有毒化学品,因化学品泄露,导致 多人伤亡,被称为“夺命快递”,“夺命快递”中的化学品是氟乙酸甲酯(化学式为 C3H5FO2),是有毒液体, 在燃料、医药、农药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 (1)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氟、氧的质量比是 36:5:19:32 . (2)有人说这“都是化学惹的祸”,你如何评价? 化学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造成事故 是因为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 . (3)一般成人接触 400mg 氟乙酸甲酯就会急性中毒,如果检测到被氟乙酸甲酯污染的某物品上含有氟元 素 57mg(氟元素都来自氟乙酸甲酯),通过计算说明接触该污染物品的成年人会不会急性中毒. 考点: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化学的用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客观公正的分析化学的利用; (3)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计算. 解答: 解: (1)氟乙酸甲酯中碳、氢、氟、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5):19:(16×2)=36:5:19: 32, (2)化学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造成事故是因为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 (3)氟乙酸甲酯的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则某物品上含有氟乙酸甲酯为 57mg÷ ( )=276mg<400mg,不会引起急性中毒. 故答案为: (1)36:5:19:32, (2)化学品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造成事故是因为管理不善或使用不当; (3)不会引起急性中毒. 28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29.(7 分)(2014•烟台)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和一瓶未标浓度的稀盐酸,为 测定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和稀盐酸的浓度,他们取 9.3g 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 50g 水,充 分溶解,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盐酸,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 图所示. 求: (1)9.3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未知浓度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造成物 质的总质量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而可以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 碳酸钠的质量、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即可求出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由图中的质量关系图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9.3g+50g+50g)﹣107.1g=2.2g 设,9.3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x,与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y,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 的质量为 z,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2.2g , x=5.3g,y=3.65g NaOH+HCl=NaCl+H2O 40 36.5 29 (9.3g﹣5.3g) z z=3.65g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4.6%; 答:(1)9.3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 5.3g,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4.6%. 点评: 利用质量守恒计算反应后溶液质量比较直观:反应既不产生气体又无沉淀,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即 为反应前两溶液的质量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