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1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沁园春·雪 雨说 星星变奏曲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夜 敬业与乐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傅雷家书 致女儿的信 故乡 孤独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 心声 笑着面对生活 雨的诉说 青春随想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短文两篇 不求甚解 谈读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好读书,读好书 智取生辰纲 杨修之死 范进中举 香菱学诗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 陈涉世家 唐雎不辱使命 隆中对 出师表 词五首 望江南 江城子·密州出猎 渔家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武陵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1、沁园春 雪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 蜡象……) 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 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 盼。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 [补充资料]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 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 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2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 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 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 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 太祖赵匡胤(yìn 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 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 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 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 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 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 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 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 作用。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 逐步展现。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 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 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1 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 年生于山东济南。被 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 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 舛 9 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 到纪弦的赏识,1955 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 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 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 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 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 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 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 息。 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 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8、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 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 得很轻,而且温声 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第 2 课时) 教学步骤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 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 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 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 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 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 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 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 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 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3 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8.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 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本课总结 本诗于 1979 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 “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 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 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 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 作业:1 熟读并朗诵诗歌。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3、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 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 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 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 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 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 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 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 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 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像中春意盎然, 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 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 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 年 10 月 29 日生于伦敦。9 岁时父 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 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 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 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 1816 年 11 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 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 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 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 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 4 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 25 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 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 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 充满生 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 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 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 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夜 一、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二、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以动写静) 静谧、美丽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三、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1、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2、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 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四、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5、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 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 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 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 2~6 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 7 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 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 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 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 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 分的第一层。 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 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 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 "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 5 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 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 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 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 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 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 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 理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 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 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 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 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2.选用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 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 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 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 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 感情强烈而真挚。 三、探究活动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你最信服的是 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的理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中的观点如下: 1."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3.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6.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 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9.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10.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2.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13.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 快乐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15.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 学生的回答无论是赞同还是不赞同,都可以;关键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二)做资料卡片。 让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制成资料卡片,要注明出 处以及卡片的类型等;书写要清楚规范。 四、小结 1.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 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 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写作特点。 (1)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这篇讲演词开头提出了论题,中间主体 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证明论点的过程, 举了多种论据:有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 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的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选运用,使讲 演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2)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讲演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 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时,注重化深为浅。同时文 中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炼了许多精辟的警 句,都使语言显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业 6 1.背诵课文第六段。2.选用随堂练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教学目标 1、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3、了解演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题目上我们可以知道这是维克多,雨果为纪念伏尔泰百年(1778-1878)冥诞 的演说词。为什么要纪念伏尔泰?(他有哪些贡献)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雨果的 演说。 雨果,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军官。 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 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 出狱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 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斗争。 二、整体感知 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伏尔泰以猛如雷电的笔写下不朽的文章,提示封建君主的残暴,法官、神甫 欺压人民的本质,教导人民从混沌愚昧中起出来,推翻君主统治,开创一个民主 文明的法兰西。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 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 己的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而斗争的自由中去, 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伏尔泰的一生经历了达到极点的专制时期和刚刚露出一线晨曦的革命时代, 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 4、“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 指什么? 第一: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二: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三、品味语言。结合课后习题三 四、小结: 这篇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 人类社会永远需要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 五、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部分背诵。 第 7 课 傅雷家书两则 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 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教学步骤 (第 1 课时) 1、复习书信的格式,导入新课 2.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 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 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称呼是“聪,亲爱的孩子”,因为傅聪 当时正是精神消沉的时候,这样温情的 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母的爱。 4.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心。 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 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 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5.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 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 喻,是说明任何事 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 2 课时) 1.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 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 悦。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 功的喜悦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 幸福; 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 激动。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 中?他还写了什么? 他并没有只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称赞了傅聪面对掌声、赞美的冷静。 4.傅雷用“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句话承上启下,从对儿子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延伸到对儿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 情。 使傅雷更高兴、更安慰的是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 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 减少对艺 术的探索和追求。 5.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 找 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7 关于“坚强”的解说: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 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 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 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 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6.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是拥有二颗赤子之心。 7.怎么理解“赤子之 心”? 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纯洁。 赤子之心,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峰。而这种心灵的纯洁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8、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 己的希望和建议。你能够找到吗? 希望傅聪做新中国的钟声,把中国的古老文明传递到世界艺术殿堂的各个角落, 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诗人灵魂的民族,因此音乐的表现力应该增加“气 吞斗牛”的阳刚之气。 9.组织讨论: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 一、 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 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 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 评价: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 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 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 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 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作业 讨论完成课后练习 1、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提示:对于第一封信的学习,要抓住 傅雷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 月的黄沙掩埋。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 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 有“过来人”回首“过 来事”的心情 ——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8、致女儿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l.了解书信的写法;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是作者对女儿进行的一次生动的爱情 教育。文字朴实晓畅,语言生动形象,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 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 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鉴于这种考 虑,拟对教材作如下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 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活动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魂断 蓝桥》 《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廊桥追梦》《乱世佳人》等等。 二、导入新课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 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 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 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 天愿做比翼鸟,在 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 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 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 人在花 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 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 牵梦绕的情丝正等 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 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 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 示。 新课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媒体辅助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是(国籍),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 《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 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 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 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 年他再 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 年 9 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 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 著名教育家。 2.课文内容研讨: 门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作 者到底认为什么是爱情?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8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怎样理解“但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这句 话的含义? (4)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里走一遭, 在走的过程中不能再回头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能摘一棵。 柏拉图觉得此事很容易办到,便充满信心地往前走,谁知过了半天没有回来。最后, 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又 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捡捡,总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 走到尽头时,才发现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这就是爱情! 课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诠释什么是爱情这个大问题。爱情是美好的,是人类历 久常新的话题,对于爱情,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释。) 3.积累:爱情是这样美好,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样看待爱情的:要 求学生展示课前准备好的资料(教师也准备一些)。 青少年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这一时期需要积蓄力量,去创造美好的东 西,其中包括为人类明智而勇敢的爱所创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 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爱情的力量,这种力量需要坚持终生。珍惜它、爱护和发 扬它直到生命结束,使之成为专一不二忠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错误和遭到失 望。我把爱情称之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人类真正的爱。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爱情,是一种炽烈的感情,一定要让理智做心灵的主宰。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的教育》 那种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们升华并赋予我们力量的爱情,才能算是一种高 尚的热情;而使我们自私自利,胆小怯弱,使我们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为的爱情, 应该算是一种邪恶的热情。 法国作家乔治?桑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 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 爱情不会因为理智而变得淡漠,也不会因为雄心壮志而丧失殆尽。它是第二生 命;它渗人灵魂,温暖着每一条血管,跳动在每一次脉搏之中。 ----英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艾迪生 爱情是一片炽热狂迷的痴心,一团无法扑灭的烈火,一种永不满足的欲望,一 分如糖似蜜的喜悦,一阵如痴如醉的疯狂,一种没有安宁的劳苦和没有劳苦的安宁。 ----英国学者理查?德?弗尼维尔 三、拓展 爱情,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爱情的真谛,我们再读 下面一篇文章。 三个故事 很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爱情是什么?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很凄美:在医院病房的一隅,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间弥 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苍老的手伸给浊泪涟涟的老妻,感谢他半个世纪以来对自己无 微不至的照顾。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黄泉之路了,为了报答他的真情,也为了 安抚自己的心灵,他决定告诉她一个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没等他把这个秘密 说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轻轻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说: “我不需要听什么爱的秘密,在我看来,最大的爱的秘密就是我们在茫茫人海 中相识、相爱,手牵着手一道走过了 50 年的风雨历程…… ” 丈夫感动得涌出了热 泪,最后带着那永远的秘密平静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经常和另一个城市的居民打仗,很 多年都不分胜负。这两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处在高地上的城市头领想出了一个令人心酸的绝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库打 开。结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围困,注定要灭亡。水库打开,哭叫之声不 绝于耳。看到如此的惨状,围困者做出了一个人道的姿态,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 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纳极少一部分人,他们的头领喜欢女人,所以只能让妇女 上船,并要求只能带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有的带上自己的玉镯;有的带上自己 的金银首饰;有的带上自己的铜镜……她们想这样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 己的财产。惟有一位妇女肩扛着自己的丈夫,奋力上船。一个士兵阻拦道:“船上 只允许上妇女,不许运男人。”那位妇女说:“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士兵无 言以对,只好乖乖地让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妇女的丈夫。 朋友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家电视台的综艺游戏节目——摸手认妻。这个游戏由 6 对夫妻参加,要求把 6 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让他们依次去摸 6 位女士的手,从而摸 出自己的妻子。 前 3 位都模错了,惹得现场观众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场了,主持人依然是一丝 不苟地将那位男士双眼蒙上,接着原地转了三圈,同时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调了一 下位置,过后搀着那位男士来到一字排开的六位女士面前说:开始。那位男士伸出 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时间,对身边的主持人说这不是我的妻子, 接着摸第二位女士,当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有 十来 秒时间,他对主持人说:“她是我妻子。” 说后,主持人将那位男士眼睛上的 纱布去掉,这期间,现场的观众已经向这位男士报以热烈的掌声了。无疑这位男士 猜对了。主持人不失时机地问那位男士:“你摸得这么准,其中有什么秘密?”那 位男士对着话筒,郑重其事地说:“没有什么秘密,我凭的是手感,是结婚十多年 来培养出来的手感。”这时画面上出现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脸,此时那位幸福的妻子 已是热泪滚滚。 “爱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这就是爱情。” 朋友最后说道。 四、讨论 9 同学们至此应该明白了,爱情是人类最炽热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个人都 渴望幸福,向往爱情。然而过早摘取爱情的果实,我们能收获甜美吗?可以就早恋 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 五、总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 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 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 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六、拓展活动 同学们,爱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爱情上反映出来。爱情是人 类文明的产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说说什么是爱情。可以是 一句箴言,也可以是一段随笔,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9、 故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课时:3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前几册课本中已经学过了不 少小说,如《最后一课》、《社戏》等,小 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 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 活。 1、一篇小说必须具备哪三个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因此,人物是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2、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以及正面、侧面描写。 3、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一般包括: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尾声。 4、环境:A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 自然环境;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5、时代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 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 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 篇小说是鲁迅在 1919 年 12 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 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 小说:《故乡》。 二、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熟悉课文,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 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渐 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一、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1、 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2、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3、 “杨二嫂”的变化。 4、 闰土的变化。 三、“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 下一代。 三、人物形象 ①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刻画得较详细? 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 中闰土、杨二嫂、“我”,刻画得比较详细。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 闰土(1):多子,饥荒,苛税,兵, 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 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 成了一个木偶人。 闰土(2):一声“老爷!”就把自己 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 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 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杨二嫂: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不仅表现在从当年的“豆腐西施”变成 了今天的“圆规”,而且还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 人。 “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 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我”母亲: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 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个 20 年前的闰土,20 年后,他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对他来说,与 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宏儿: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 四、深入探究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说说它的作用。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 希望 将希望寄托神灵 10 12 段:明朗、美丽、令人神往,2 段:晦暗、萧条、令人悲凉。 2、作者离开故乡时有没有依依不舍的情感?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使作者气闷,闰土的变化使作者悲哀。 3、为什么“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因为我的希望是让后辈过幸福的生活,但社会的黑暗,困难重重,害怕 希望不能实现。 4、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把“希望”比作“路”。这段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段话告诉我们,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只有希望,不去努力奋斗,等 于没有希望;希望虽然遥远,而且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只要努力去奋斗,去实 践,希望就能实现。表达了“我”对“新生活”一定会来临的坚定信心。 五、本文主题的探讨。 ①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②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③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 六、作业:课文中的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 事。 10、孤独之旅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2.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2.标题的含义。 教学建议: 1.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2.在朗读中逐步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3.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4.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谈谈对“孤独”二字的理解,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 灿烂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可以 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 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朗读时注意在文中圈点勾画出主要信息。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积累下列词语: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3.重点朗读以下段落,学生朗读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语气, 读出感情。 (1)从“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停下来”。刚开始,杜小康想回家, 父亲则不肯,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2)从“这才是真正的芦荡……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到达芦苇荡后,父子感受 不同,儿子“害怕”,父亲也有些“慌张”,却安慰自己的儿子。 (3)从“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随着时间的流 逝,父子俩感到孤独。 (4)。从“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 后那群鸭的羽毛上……”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考验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的主题?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2)本文虽是长篇小说的节选,但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理 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精读课文,揣摩课文的语言 1、首先我们怎样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概括杜小康的孤独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1)失去交流环境。对于一个离开学校和同学的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 寞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离开了人群,父子缺 少交流,“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这种空虚、贫乏的生活,在精神上 是一种折磨。 (3)恐惧自然环境。大自然的空阔与未可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 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他“迟迟不能人睡”。 (4)恐惧未来环境。在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与无奈。 2、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 现杜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1)P70.写杜小康对远逝的家的眺望和鸭群扇形水流的描写,表现杜小康的幼稚、 软弱和恋家。鸭群流水虽然美,但毕竟单调、永恒,并不好玩。这些更增添了对在 家乡生活的留恋。 (2)P71.写黄昏时炊烟和河面的热气,是那么的单调、虚无,更增添了杜小康孤 寂的感受。 11 (3)71 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 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 (4)P72。有关芦苇荡的描写: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 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和“胆怯”。 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时,就不再“恐慌”了, 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5)P75。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 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 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大人似的勇气与坚强,在暴 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3、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对杜小康成长过程作了细致的描写,杜小康的心理 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 出发时:P69 茫然,恐惧 到达芦苇荡时:P72 害怕,胆怯 安顿之后: P73 感到孤独 时间久了: P74 不再忽然地恐慌 那天雨后天晴: P76 坚强。 4、如何理解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 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四、研读课文,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1.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 2.你有过孤独的时候吗?请讲述你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 3.请你就杜小康父亲的教子方式,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五、课外作业 学习本文后,让学生明白,人物和环境总是互相依存的。离开了环境,人物便 没有活动的天地,人物性格的发展便失去了依据。请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写一篇 文章,注意要有一定的环境描写。 11、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学习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运用对 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难点:悬念的铺排,构思的巧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世界文坛上,有三在短篇小说之王,他们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美国的欧•亨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莫泊桑的名作《我的叔叔于勒》。 2、听课文诵读录音,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2)菲利普夫妇、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什么原因? (4)这篇小说家提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3、学生讨论,在全班交流明确: (1)穷——富——穷 (2)据说做生意赚了钱,成为全家的“希望”、“福音”。 (3)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 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小说写了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充分 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一幅资本主义社会 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 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4、精读船上巧遇的片断,了解小说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主要通过:表情、动作、言语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四、小结。 这篇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菲利普夫妇只认钱不认人、爱面子的形象。提 示了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五、作业。 1、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分析它们的不同点,说说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2、课后练习四。 附板书: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开端,盼望 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发展,夸赞 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 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结局,躲避 于勒。 12 心 声 一、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二)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二、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觉。 二、正音听读 捻 niǎn 噗 pū 蜷 quán 簪 zān 琅琅 láng 发窘 jiǒng 12 抽噎 yē 恍惚 huǎnghū 抽泣 qì棱角分明 léng 窸窸窣窣 xīsū 2、听读课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整理故事情节。 三、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京京为什么渴望朗读课文?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的?他能不 能读好课文呢? 当李京京看到讲义上印的《凡卡》时“他喜欢极了”,因为凡卡使他想起乡下跟 爷爷在一起的幸福生活,想起了和妮儿一块儿摘桑果、吃桑果的趣事。课后听了赵 小桢“软绵绵、奶声奶气”地练习,更增强了他公开课上事先布置好的赵小桢不敢 举手,别人更不敢举手,只有李京京举起了手。“程老师有点慌乱了”,在实在没有 人举手的情况下,处于无奈,程老师只好叫李京京读。凡卡的遭遇引起了有着相似 经历和同样不幸命运的李京京深深的共鸣。他读得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寂静”, 大家都被感动了。 2、嗓子沙哑的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而且一有机会就能读得很感人,而声音又脆又 甜的赵 小桢事先答应了读,却最终没有勇气在公开课上举手,担心自己读不好。 李京京和赵小桢的区别在于,朗读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的情感参与。(当然情感参 与的前提并不限于相似的经历,而应当是朗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性阅读。 凡卡是个穷孩子,朗读时要准确地把握住他的情感,而不能读成爱撒娇的小姑娘的 情感。) 3、李京京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吐露了怎样的“心声”? 心声:凡卡的故事唤起了他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他渴望将自己内心的情感表 达出来。 4、李京京为什么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 明确:“他喜欢极了。那个穷苦的、可怜的小人儿凡卡,不知怎么,总是缠 在他心上,弄得他一整天都有点儿神情恍惚”。这样的心绪,为渴望表达又被 粗鲁地阻止李京京关注赵小桢等人练习提供了合理的心理基础。同时作者再次 突出表现了他读书愿望的迫切以及对课文情感的准确把握,为下文李京京读书 的成功埋下伏笔,也为戏剧性高潮的到来提供了合理性。这一笔不仅丰满了人 物形象,还显出情节安排上不枝不蔓的特点。 5、怎样理解“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 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明确:“憋了很久的”,有渴望表达深埋与心底的亲情、友情的心声,也有压抑 已久渴望张扬的个性。 四、小结: 这些文字之所以感人得益与小说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小说刻画人物有多种 方法。本文主要是描写李京京的心理活动。课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课前 非常想读课文的愿望,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课上想读又不敢举手的 矛盾,真情投人而读过了头的懊悔等等;有间接描写,如课前渴望老师让他读 书的眼巴巴地望着老师的神态,结结巴巴的话语,课上“他咬紧了嘴唇,郑重 地举起右手”,希望得到朗读机会的动作等。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 李京京的心路历程,也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第二课时 一、李京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找出描写李京京行为和心理的句子。 形象: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望的少年。 (1)公开课前,程老师布置朗读任务时时: “不安地扭动身子” “眼巴巴地望着老师” 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2)回家路上,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课文,并深情回忆: 忍不住……他选了一段,轻轻地念出声来 他咽了一口唾沫,把讲义 举在面前,终于大声地从头念起来 公开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嗓子不好的 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3)第二天放学后,听赵小桢练习朗读时: ①当赵小桢将穷孩子凡卡读成娇滴滴的小姑娘时: 不,不是这样的。京京听着,在心里说,不是这样的。 “不是这样的!”京京终于 叫出来。 ②当赵小桢惊讶地质问并和其他同学一起奚落他时: 京京有点儿发窘。……他嘟嘟囔囔地说…… 京京红着脸,固执地嘟囔着…… 他委委屈屈地离开教室…… (4)公开课上,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时: 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 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而是心里有种憋了 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二、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李京京读书情景的文字。 三、朗读第 14 小节,想象这段景物描写的画面,体悟历经磨难而今“柳暗花明”的 胜利者的心情。 四、 怎样分析程老师的人物形象? 明确: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 也说明她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上好这节课,她绞尽了脑汁。她不让李京京朗读 课文,是因为李京京嗓子沙哑得厉害,怕他念不好,影响了学校荣誉。为什么 这样说呢?小说结尾写得很清楚:当程老师被李京京出乎意外的精彩朗读感动 时,竟“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 ‘李京京,请你…… 把课文全部读完吧。”’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是应当也必须肯定的。程老师是 现实中的人,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 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小说客观上反映出的公开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 虚作假的风气是应当摒弃的。 五、深思探究 13 课文中的“心声”除了李京京渴望表达深埋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外,还含有何 种深意? 明确:作者想借主人公的心声,呼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 生的愿 望和感情的心声。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三),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3.理 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本文的开头的图形为题,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 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 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 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 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 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 3-6 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 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 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 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3)理解 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 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 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 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 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 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 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 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 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c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 出希望。 14 2 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问:“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 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 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问:第 4 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 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9.问:第 8 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 程、科学的观察。 10.问:第 9 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1.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 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2.问:第 12 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 例论证。 13.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 中也是不可少的。 14.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 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 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作业。 15、短文两篇 (一)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 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 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 学习法律,1618 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 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 居家著述。1626 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 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 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 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 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 “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 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 文字推求。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15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 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 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讨论与交流: (1)学习本课后,对议论文的写作的认识体会。 (2)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五、总结、归纳: 六、布置练习: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二)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 习惯;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2.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其余的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这位同学读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快速阅读《不求甚解》,边读边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 。 4.学生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分小组研讨。 ①“好读书”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 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 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 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 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 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 有文章可做吗?“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 于向权威挑战” 的新意。“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 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6.作业 : 背诵课文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的】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 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 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 “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 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 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 1~5 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 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 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 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 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16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 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 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 5 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 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 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 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 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 6~9 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 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 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 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 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 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 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 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 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 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 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 1 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 “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 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 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 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 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 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 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 人的自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 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 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 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17、《智取生辰纲》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 二、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三、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二、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及节选课文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情节 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历代正统 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 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 府的沉重压迫。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本 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 ”之一,节选课 文中他还没有“造反”。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详,以下仅供参考:苏州人,声于元末,名初 为避祸迁于江苏兴化县。 二、学生读书:要求能复述基本故事情节。思考问题: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 三、学生读完书,复述故事情节。之后,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他就像玩魔术一样,眼见得一桶酒,人家吃没事, 杨志一行人吃,却倒下了。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揭晓,最后才说出人名。说明计策, 上文则隐去人名,就显得扑朔迷离,神奇莫测。晁盖等七人主动亮出客商的伪装, 解除了杨志的戒备心理。在歌声中,白日鼠挑酒上场,引众军汉买酒。其实两桶都 是好酒,料杨志必然阻止。晁盖一伙过来先喝一桶。借舀酒做手脚,前一瓢掩饰, 后一瓢下药,白日鼠追这个,夺那个,写不露丝毫破绽。这一伙痛饮解渴,安然无 17 恙,引得众军汉心痒难耐。晁盖一伙的做法,完全麻痹了杨志一伙的警惕心理,终 于诱其入了圈套。有趣的是白日鼠故意来个正题反作,一个劲不卖,说:“这酒里有 蒙汗药在里头了。”论事实,这倒是真话,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四、小说中环境描写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 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写法也多变:有 通过作者的介绍来写的,有通过八条好汉之口来写的,有通过杨志或虞侯、老都管 之口来写的,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语言和行动来写的。 描写特点:①渲染气氛,增强实感。②文不在多,妙在传神③烘托心理,形神毕现。 ④转换场景,发展情节。 五、布置作业:划出小说中能够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板书设计: 内容:农民起义 局限: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自然环境:天气炎热 作用:铺垫和推动情节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杨志的性格特点及课文的两条线索安排之巧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不体察下情的领导,是不受欢迎的领导,杨志正是这样一个人,同学们, 根据自己所划的语句,讨论、归纳杨志的思想性格。 二、学生讨论、交流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 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 三、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是押送生辰纲,一是智取生辰纲,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 果 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先写杨志押送生辰纲,归结到 一点,是要写明白杨志非常小心谨慎为什么最后准许众军汉喝了那桶酒,也就是说 杨志怎么会掉进吴用设置的圈套。作者一路写来,一面写杨志的精明,一面写他的 蛮横,终于左右不了局面,最终进入了“智多星”吴用设计的圈套。 四、小结:《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 环境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 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五、布置作业 18、杨修之死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 1、2 教学难点:目标 3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 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 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曾中进士,做 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故事情节 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 1.善用伏笔: 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略) 2.善用景物描写: 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 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处处小心 都管掣肘 押送失败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预设机关 团结合作 智取成功 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 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 一、处理作业: 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 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 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 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 间接描写:反面衬托 、侧面衬托 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 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学生试述, 教师总结) 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 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 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 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 《水浒传》 18 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 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 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 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 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联, 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 从全文来看小说无论对杨志的谨慎、精明、横蛮的个人性格的刻画,还是对八 条好汉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的群体的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 矛盾冲突之中,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来进行的,作者绝不下一按语,而这些人 物的形象却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是本文表现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一节,就杨志的遭遇选一个角度,写一篇短评。 2.完成《名师伴你行》课后记:品味四大名著,积累生活、文学底蕴。 19 范进中举 教学目标 1.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2.学习通过对话、对比的细节等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3 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重点难点 1.重点: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 2.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作者简介。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样(1701-1754),字 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2.关于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 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 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 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2.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讨论并归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 第二层写疯跑。 第三层写跌倒。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 3.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 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 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 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4 提问。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讨论并归纳: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 54 岁 才考进秀才。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 受人歧视岳父可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 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的“唯唯连声”,逆来顺 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 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政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 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范进的喜疯病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 好后,他回忆疯额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形象。 三、小结:本文着力刻画了范进这个热衷科举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描述了 穷秀才范进中举前后的生活经历,深刻揭露并辛辣地讽束了封建科举制度,揭露了 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第 1 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范进的形象以及这个人物所体现的主题。这节课, 我们再来探讨一下课本描写的另一个人物形象胡屠户。 二、正课 1.提问: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从哪几个方 面写出这些变化?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 (l)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 鲜明的对比,使他的前倔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 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2.提问:张乡绅张静斋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什 么来拜会,又送银又送房? 讨论并归纳:他结交新贵,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杨知县,来巩固和扩 大自己的权势。 3.提问:范进未中举前,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乡邻有拿鸡奎来的, 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 忙这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滔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表现了封建 社会的世态炎凉。 19 4.提问: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怀着深恶痛疾的态度,作者痛 感科举制度已把读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 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三、小结: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 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睑,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 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建社会。 四、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题。 20、香菱学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对《红楼梦》艺术成就的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这个单元集中学习鸿篇巨制《红楼梦》中的片断,教师要引导学生 学会客观评析小说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尤其是注意学习它简洁明快、 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的叙述语言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不断增加自己的 文化积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全文,识记生字生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重要的人物还有几个?注意在文中画出能表现人物性 格的语句。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讨论:香菱有着怎样的身世和处境? 明确: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 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 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 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 菱刻苦学诗写起的。 2、结合作品内容,讨论: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精 华灵秀,悟性极强。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 “魔”的程度。 原来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 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 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 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 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 “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 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 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 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 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 3、结合作品内容,讨论: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何理解? 明确: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 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 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 所开的书目来看,她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 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 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 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 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 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 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 4、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方法。 明确: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 梦》中四百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无论是正面 的,还是反面的;无论是主子,还是奴仆,都给予了分寸恰当的描写,浓淡相宜, 恰到好处,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的享受。《红楼梦》里人物的出场入场,一颦一笑, 来龙去脉,口角眉梢,心头话尾,舌尖牙缝,歌哭笑骂,正经,胡调……没有一处 不是活灵活现的。 例如,描写香菱刻苦构思诗歌就非常传神。在黛玉的诱导下,香菱的视野不断 扩大,当她进入创作冲动状态时,形象光彩夺目:“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 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 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对这个一心 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地描绘出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 这份苦心学诗、精血诚聚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 这种通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神态表现心理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 统,而《红楼梦》则把它发展到极致。它与作家通过自己的叙述,从旁静止地分析 人物心理相比,更显得跳脱生姿而又富于内涵,同时也更符合生活实际。 四、拓宽延伸 1.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 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 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 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 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20 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明确:《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 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 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 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 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 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 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 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 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 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 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 3、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这对我们学 习语文有何作用? 提示:林黛玉收香菱作学生,提出做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诵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一二 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这种方法对于我们 学写诗也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诗歌的语言感知能 力就会越来越强,诗歌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 地基越牢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大。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 能力的根本途径。 其次,黛玉认为,要学诗就要学一流的。王维的五言律诗是最好的,除了杜甫, 没有人能赶得上他;七言律诗,杜甫的诗要是打一百分的话,恐怕要再找出一个八 十分的都不可能,后来一个李商隐也还可以;七言绝句,那是不会有人写得过李白 的了。这三个人,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王维人称“诗佛”,唐朝的诗歌, 成就最高的就是他们三位了,以前一直是这样评价的。后来白居易取代了王维的位 置,因为他的诗里面有一些反映劳动阶级的生活、思想等等,还有他的长篇,如《长 恨歌》《琵琶行》都不错,但是以前一直是以李白、杜甫、王维三个人为首的。林黛 玉这个看法也是很对的。要学就学一流的,学不到一流还可以成为二流,要是一开 始就学二流的,那只能学成三四流了。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 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 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香菱学诗,第一首,通篇就是说了“月亮很 亮”这么一个意思。所以黛玉就说,初学者看的诗少,措辞不雅,要放开胆子去做, 要有想像力才行。这也是很对的。恩格斯在评论德国诗人普拉顿的时候曾强调说:“写 诗必须有大胆的想像。”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形象思维 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丰富的艺术想像,大胆的想像可以使极平常的生活景象焕 发出奇特的美感、美质,令人耳目一新。 《红楼梦》中的这些文艺创作理论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21、陈涉世家 教学目的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3.初步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解题,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分析课文第 1 段。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为残酷的封建统治所迫,充 分说明了它通民反的理。每次农民起义都沉重地打击了黑暗的封建统治,有的甚至 推翻了封建王朝,是推动历史前进,促使变革封建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动 力。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发生在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这次农民起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给予秦朝的暴政以致命 的打击,促使了秦速亡,使由秦始皇开始的而想万世统治中国的秦王朝只存在短暂 的 15 年便被刘邦的西汉政权所取代。陈胜、吴广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在什么情况 下发动起义的,起义的经过怎样,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写的《陈涉世家》就知道了。 2.解题。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可作如下补充。 ①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学识渊博,在汉武帝时就任太史令(史官),掌管秘籍、 史料、职司记载等。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 岁就到长安学习,20 岁起曾多次到 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为后来写作《史记》打下基 础。38 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42 岁时开始 写作《史记》。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是上,获罪下狱,被处 官刑。为完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 10 多年,终于写成历史 巨著《史记》。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 载了上自黄帝不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记”(记历代帝王政迹),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 七十二“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 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 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③秦始皇统一中决定起义后,陈胜、吴广首先分析天下形势,拟定斗争策略。“天 下苦秦久矣”,简明而又准确地概括了当时的形势,揭露了秦王朝的苛政,表达了人 民群众积蓄已久的不满与反抗情绪,揭示了暴发农民起义的必然性。在这种形势下 举行起义,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陈胜又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制定了借深得人心的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发动起义的斗争策略。陈胜坚信, 这样做一定会得到“宜多应者”的效果。然后为起义作舆论准备,他们运用问卜、 念鬼、鱼腹藏书,篝火狐鸣等方法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使人们相信“大 21 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结果在士卒中很快得到反应。陈胜的做法虽然是借助 鬼神迷信来争取群众,但作为一种策略,充分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斗争才智。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记叙方法上的特点。 本段仍以人物对话为主,间以叙事。陈胜和吴广商议大计,分析天下形势,制 定斗争策略等,都以他们对话的形式向读者表达,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情,对 他们的性格理解得更透彻。 三、分析课文第 3 段 1.教师领读或由学生自读课文后,参阅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吴广素爱人:一向。向来。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亡:逃跑。陈胜佐之: 帮助、协助。成死者固十六七:固:本来。十六七:十个里面有六、七个。从民欲 也;顺从。为坛而盟:建筑。祭以尉首:用。将兵徇蕲以东;率领。车六七百乘: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骑千余:古时一人一马为称骑。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 陈涉乃立为王:于是被拥立。诸郡县苦秦史者:被……压迫的。杀之以应陈涉:虚 词“来”。 2、这段文字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以及建立农民 政权的情况。可讨论如下问题: ①陈胜、吴广是通过哪些步骤发动起义的?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通过王个步骤:“并杀两尉”揭开了起义的序幕,接着发动 群众参加起义,然后建立领导系统。“并杀两尉”选择了“将尉醉”的适宜时机,又 设下激尉要杀吴广的圈套,使众人认为杀之有理。这又表现了起义领袖的机智。杀 尉后陈胜当即号召群众起交,他先晓以利害,指出如不起义,只有死路一条。再提 出“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激励众人立下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 尤其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对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有力的挑战,道出了千百 万贫苦农民的心声,显示了对起义胜利的坚定信心和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陈 胜的这些话,说得慷慨激昂,激动人心,果然得到众人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起义队 伍很快组织起来了。 ②起义发动后,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起农民政权? 起义发动后,起义军斗争矛头直指秦政权,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在战斗中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很快建立了农民政权——张楚。究其原因,除起义 领袖敢于反抗,胸怀大志,正确谋划,策略得当外,还有九百徒后的热烈响应,勇 敢战斗。然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秦的暴政逼得人民不得不反。“天下苦秦久矣”,深刻 揭示了秦王朝对贫苦人民的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致使怨声载道,人心思变,使农民 起义有着坚实的基础。三老、豪杰的话“伐无道,诛暴秦”就点明了起义的性质, 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农民起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而陈胜、吴广发动起义 后,很快就形成了法大的声势,不久农民政权也建立起来了。 3.学生齐读课文后,讨论这段文字在材料安排和记叙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材料安排上的特点是洋略结合。详写起义的发动经过,对陈胜、吴广“并杀两 尉”、发动群众等都详细描写,并把叙事和对话结合起来,让起义领袖的机智勇敢, 强烈的反抗精神得以充分的体现。而对起义后的浩大声势及建立农民政权则略写, 省去了战斗情况和筹建政权的描写,因为从上文看来这已是情理中的事。记叙方法 上的特点是,以侧面描写表现陈胜、吴广的功绩。借三老、豪杰的嘴,赞颂农民起 义的功业,以诸郡县杀秦朝酷交响应陈胜,表现农民起义得到全国各地的拥护。 四、概括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 声势,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 五、课后练习与思考: 复习课文,注意保文中一词多义,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领会课文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 成份省略等语言现象。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前二课时我们分析了课文内容,了解了陈涉起义的原因,过程和起义后的浩大 声势。这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政,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也让读者 了解了起义领袖敢于反抗,善于斗争,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大志。那么课文 在记叙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作为起义领袖的陈胜的性格是通 过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呢?本课时我们先来讨论这一问题。 2.学生默读课文后,讨论课文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 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很多,一般通过人物的育行来表现。课文刻画的主要人物 是陈胜。从课文内容看,陈胜表达志向、谋划起义、发动起义等都是透过他的语言 来表现的。可见识文主要是通过语言,尤其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纵观全文,陈胜参与对话的共有三次,第五段中,陈胜同其他佣耕者的对话,表现 了陈胜的远大志向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抗精神。第 2 段中,陈胜同吴广的对话, 表现了他们组织起义的谋略才智。他们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分析、起义策略的确定、 怎样制造舆论等都是通过对话表达出来的。第 3 段中,陈胜同成卒的对话,又让我 们看到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充满英雄气概的起义领袖形象。可见保文就是 通过人物对话把陈胜等人的性格极为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3.选读课文中有关陈胜参与对话的内容,找出最能表现他性格的语言,并加以适当 的评论。最能表现陈胜性格的语言有 ;1)苟富贵,无相忘”。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 死,等死,死国可乎?”④“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①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具有“有相 同车,有难同当”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寻常 人。②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 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 名句说明了陈胜面对秦王朝的暴政,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决心不受命运的摆布, 为建立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而举行起义,表现了他勇于反抗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也是 他“鸿鹄之志”的具体表现。④句彻底否定了封建统治阶级欺骗劳动人民的所谓天 22 生贵种、等卑有序、贵贱有别的谎言,砸碎了长期禁锢劳动人民头脑的封建精神枷 锁,是鼓舞人心的战斗口号,表现了陈胜敢于解放思想,敢于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 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对封建统治强烈不满,敢于反抗,敢于斗争,善 于斗争的有志气,有抱负的农民起义的领袖。 4.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出现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有些句子还形成了 特有的固定形式。讨论下边句中加点词的 词义和用法: ①项燕为楚将( 【大将,名词〕上使外将( )兵【率领,动词」公将( )鼓 之【将要,副词】 ③以数谏故[ 因为,连词」杀之以应陈涉【虚词“来”,连词」以吾众诈自称公 子扶苏,项燕【把,介词」祭以尉首〔用,拿,介词〕 以上两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词性也不相同,有的读音也不同,应该根据 不同的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确定们不同的意义。再讨论下边句中成分省 略情况:①衣食所安,(吾)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主语 介宾短语中的宾语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土气)衰,三(鼓)而(士气)竭。谓语 主语 谓 语 主语 ③扶苏以数谏(上)故,上使(之)外将兵。宾语宾语 ④独守丞与(之)战(于)谯门中。宾语 介词 由以上 4 个例句可以看出,文 言文中成分省略的句子是常见的,以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为最多。理解翻 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思补出。 22.唐雎不辱使命 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复述、翻译、朗读的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演能力。 3、学习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4、领悟本文言辞的巧妙美。(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同学们也许听说过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吧。荆轲在易水上辞别燕 太子丹时,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战国策》 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 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 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 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 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 (一)教学过程 1.作者、背景简介。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 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 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 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 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 这篇文章记叙了战国末期的一段故事:公元前 230 年和公元前 225 年,秦先后 灭亡了韩魏两国;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想用诈骗手段并吞安陵。安陵君拒绝秦 王的要求,在秦王不悦的情况下派遣唐雎出使秦国,目的就在于保全国土,解除与 秦国之间的矛盾。 2.全班齐读,然后正音正字。 弗 fú 雎 jū 怫 fú 跣 xiăn 抢 qiāng 傀 guī 祲 jìn 缟 găo 挠 náo 谕 yù 3.同学反复朗读,可按照每行为一组的顺序举行朗读比赛,以此激发学习读书 的乐趣。 4.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自行疏通文意,同桌之间可以讨论。 5、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全文共四段,可以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叙述唐雎出使秦国的缘由。 第二部分(2-3)写唐雎和秦王面对面的斗争。 第三部分(4)写秦王被唐雎的浩然正气所折服。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义、 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五)总结、扩展 本课注重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疏通了文意,使大家对《唐雎不辱使命》一 课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战国时期有很多“士”,这个特殊的阶层流传下来许多故事, 如毛遂、蔺相如、晏子等,课下可搜集一些。 (五)布置作业 认真阅读,逐句翻译,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剧本,突出唐雎和秦王的舌战。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战国策》论证说理周密严谨,笔锋犀利。综论形势,无不纵横捭阖;指陈利 害,无不锋芒毕露。《唐雎不辱使命》以短小的篇幅,写了一个结构完整的故事, 情节曲折,人物有鲜明的个性,使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今天我 们就来体会一下。 教学过程 一、分各色朗读课文。 二、 根据课文内容的理解,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 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 23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 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2、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 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 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3、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 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 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4、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5、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6、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 魏一样灭亡。 7、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 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 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 保卫安陵。 8、文中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 。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三、教师小结。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 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四、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外交史上那些出使他国而“不辱使命”的人和故事。 23、隆中对 教学设想 《隆中对》是《诸葛亮传》的前一部分文字,题目是后加的。虽是节选,但充分 表现了诸葛亮的洞察时势和远见卓识,表现他善于根据客观形势制定建国方针,以 统一天下。 文章第 4 段“隆中对策’’摆事实,讲道理,理由充足,结论明确,对训练学生 逻辑思维和说理能力大有好处。教学时应结合这一段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应结合课文, 并联系过去学过的文言文讲正确,讲清楚。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远大抱负、非凡才能和卓 越见识,并从中受到教益,立志培养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课前准备,布置预习要求 1.准备一幅《三国形势图》,标明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当时所占据的地盘。 2.要求学生课前认真朗读课文,结合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体会各段的主要意 思。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解题。 引导学生看课文注释①,补充以下要点: 1.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仁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 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 《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 2.“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 策”。《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 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 26 岁。此后,诸葛亮即出 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结合《三国形势图》,简介当时的政治形势 1.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广大农民不堪忍受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纷纷举行 起义,规模最大的为公元 184 年的黄巾起义。 2.各地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军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 面。当时势力较大的军阀有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孙坚和他的儿子孙策、孙 权、吕布、张鲁、刘璋、马腾、曹操等。以袁绍势力为最大,占有现在中国北方的 大部分土地,刘表占有现在湖北省荆州一带,孙坚占有长江下游的南部,张鲁占有 现在陕南川北的汉中一带,刘璋占有现在的四川。 3.曹操有雄才大略,又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汉献帝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 公元 200 年官渡之战中,以几万兵力击败袁绍的几十万大军,到了公元 206 年,完 全占有袁绍的地盘,几乎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成为势力最强的军阀。 4.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 等人,公元 201 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公元 207 年,经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 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 出山辅佐自己。课文即记载了第三次会见时谈话的内容。 四、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生字、通 假字的音、形、义。 五、教师逐句领读课文,学生在跟读时要注意句中的停顿和重音 24 六、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布置作业:朗读课文,对着注释,试着口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本堂课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 学生理解的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 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 一、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 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 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 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 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在全国都很显著。 二、几个难句 1.“跨州连郡者”——指控制几个州郡的地方军阀。州、郡,均为当时的地方行政 区域。 2.“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有意乎?”——两个“岂”字都不能译为“难道”, 应译为“可”,表示一种委婉而期待的语气。(一说“岂”,相当于“其”,表语气, 亦通。) 三、学生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掌握并积累重点提示的词和句子。2.熟读第 3、4 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初步理清全文思路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 第二部分(第 2 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第三部分(第 3、4、5 段):写刘备三顾草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 第四部分(第 6 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 三、精讲课文第三部分 1.思考:“凡三往,乃见。”五个字,表现了刘备对诸葛亮怎样的态度?刘备的话 有哪几层意思? 明确:五个宇表明了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又表现了诸葛亮对进退出处大节十分 慎重,必得贤明知遇的君主然后才肯出山的态度。这一段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 用了“刘玄德三顾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两个回目来写。“三顾草庐”一回,写 得曲折起伏有声有色,而本文是历史著作,只用了五个字就把过程交待清楚,文字 极其简炼。刘备此时的心情是十分焦急的,但态度谦虚诚恳,语气委婉有致,措辞 简明得体。分三层意思:(1)概述当前政治形势,站在汉王朝的立场,对曹操等人表 示了强烈的愤恨,对汉王朝的命运表示深切关注。(2)申述自己的抱负和处境,俨然 以兴复汉室、剪除奸恶为己任。(3)表明几次相访的意图,询问诸葛亮除奸兴汉的大 计。这番表白,恰合诸葛亮的抱负,于是他才提出了著名的“对策”。 2.思考:诸葛亮的对策为什么要先从形势谈起?他又是怎样有理有据地分析各方 面的政治军事力量,为刘备作出除奸兴汉的决策的? 明确:先从形势谈起,是对刘备说话时对形势的说明而发,同时分析形势也是为 下文确定策略提供根据。 诸葛亮的应对可分两层来分析:前一层是对时局以及曹操、孙权、荆、益二州的 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地理形势等的分析及对策。 (1)论曹操:曹操是“兴复汉室”的主要障碍,是刘备的头号敌人,也是诸葛亮 出山后直至逝世前坚持讨伐的惟一目标(包括以后的曹魏政权)。对曹操的分析是: 先以袁绍作反衬,突出了曹操的谋略出众,能以少胜多,转弱为强;次写曹操军事 力量的雄厚(“百万之众”);再次写曹操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以令诸侯”),然 后得出结论:“此诚不可与争锋。”这里所说“不可与争锋”,是指刘备的力量暂时还 不能胜过他,因此,不能硬拼,要待机而动,不要误解成不能和曹操交锋。 (2)论孙权:孙权是刘备另一个强有力的对手,也是诸葛亮心目中在未剪除曹魏 以前要倚为外援的惟一对象。孙吴方面政权巩固(“已历三世”——孙坚、孙策、孙 权),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 由此得出结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论荆、益二州:曹操既不可争,孙权又不可图,为刘备计,出路究竟何在呢? 于是诸葛亮就着眼于另外两个地盘:荆州和益州。荆州是刘备目前栖身的地方,刘 备在患难之际投奔刘表,受到上宾的礼遇,所以诸葛亮在分析了荆州的地理形势、 物资条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证明完全正确,就在下一年,曹操就率兵攻打荆州, 以后曹、孙、刘三方为争夺荆州,发生过多次纠纷和战争),而其主又无能之后,用 委婉的语气表达了荆州可取,失良机(“此殆天……岂有意乎?”)的结论。最后分析 益州。益州和荆州不同,荆州是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易于攻敌,也易于受敌;益 州是天府之国,是最理想的根据地。所以诸葛亮着重指出它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物产丰饶,是“天府之土”,并举汉的始祖刘邦的史实作证,又指出刘璋昏庸懦弱, 与张鲁不和,且不知存恤国力民力,因此政权不稳,民心已失,人才思得明主而事。 这里,结论——是建立帝业的理想根据地,又有可乘之机——虽未明确提出,但不 言而喻了。 后一层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建国方针政策,以及伐曹进军的路线。 诸葛亮先分析了刘备现有的优越条件:政治上有号召力(“帝王之胄”),社会上 有威望(“信义著于四海”),又虚心求贤,人才荟集。再指出应如何准备创造新的 条件:①建立根据地(“跨有荆、益,保其岩阻”),积蓄力量;②搞好和西南各民 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和夷越”),解除后顾之忧;③联合孙权(“外结好孙权”), 争取同盟者;④革新政治(“内修政理”),取得各阶层的支持。然后提出伐曹兴汉 的时机和步骤。如前所述,曹操这时已很强大,所以要等到“天下有变”,即有了可 乘之机,才进行讨伐。在军事行动上,诸葛亮提出兵分两路,像钳子一样夹攻敌人 的高想,并用反问句强调这一行动必然会得到人民拥护(对此决策,诸葛亮身体力行, 付出毕生精力)。最后,用预言的形式,作出整个对策的结论——“霸业可成,汉室 25 可兴,”圆满地回答了“君谓计将安出”的发问。“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 密”,表明了刘备内心的无限喜悦和赞赏,也表明了两人的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3.小结这一部分。 在这段对策里,年仅 26 岁的诸葛亮,准确而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 预见到今后将会出现的鼎足三分的局面,并事先为刘备规划了战略决策,以后事态 的发展,基本上符合隆中对策的预言。这就充分显示了这位青年政治家、军事家的 卓越见识和非凡才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赞助,就不能成就 他以后的霸业。当然,诸葛亮之所以能作出这样的分析和规划,是他密切注意时局 及其他有关资料,深入观察和研究时局的动态和发展的结果。不关心和观察时局, 胸无大志,鼠目寸光,是不可能作出这的对策的。在对策中,还可看到诸葛亮主张 爱恤民力,信用贤才,革新政治,争取同盟者,认真研究各种力量的特点及其矛盾 关系,作出相应的战略决策,这些在当时及此后都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一段不仅 内容精辟,而且论证严密,对每种力量的分析,都是先举出充足的论据,进行推理, 然后作出明确的结论。这种说理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四、简析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思考:这几部分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有何特点? 明确: 1.第一部分(第 1 段):写诸葛亮“躬耕”而“好为《梁父吟》”“自比管仲、乐 毅”,是正面写他有不凡的抱负;“时人莫之许”从反面衬托,说明一般人不了解他; “惟……谓为信然”一句则从侧面写出只有知己才真正了解他。这一段使人们对诸 葛亮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下文刘备的出场作铺垫,为徐庶荐诸葛亮埋下伏笔。 2.第二部分(第 2 段):徐庶把诸葛亮比作“卧龙”,这一比喻形象地显示了诸葛 亮是一个隐居山野而具有超人才智的非凡人物(“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卧龙”是 说它目前虽然卧伏在草野之间,一旦风云际会,就会飞腾九天的)。刘备的“君与俱 来”四字,既表明他希望招致人才,又反映了他对诸葛亮还没有真正了解和高度重 视。徐庶建议刘备亲自往访,“不可屈致”,就进一步说明诸葛亮的卓越不群,从而 提高了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并为下文“凡三往,乃见”埋下伏笔。’ 3.第四部分(第 6 段):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照应开头, 再次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卓越才能。这一比喻也写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赖和极 为满意的心情。 从这几段文章中可以看出本文在叙事上既简洁又生动,虽系节选,但有首有尾, 独立成篇,全文过渡自然,联系紧密,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值得学习借鉴。 五、简要小结全文的写法 《隆中对》一文仅用五百余字,材料又以对话居多,但能鲜明地树立起诸葛亮的 形象,这是只有大手笔才能做到的。一方面由于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 手法,从不同角度来突出诸葛亮的品行、性格、远见和才能,另一方面又处处围绕 诸葛亮进行详略得当的剪裁,使得重点突出,中心明确。 六、学生齐诵第 4 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第 4 段。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中“徐庶走马荐诸葛”“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 草庐…‘对隆中三分决策”等有关回目,并与课文比较两者写法的异同。 24 出师表 教学目标 1、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2、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对联导入新课 1.“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2.“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 3.“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 二、解题,简介时代背景 三、整体感知 1、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画记出疑难字词,注意停顿、重音。 2、对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以下字词: 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始营业或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 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 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 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 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 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2.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 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6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 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 竟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问题探究 1、 举荐了哪些人?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小结:本段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第一句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 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 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 1—5 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 师后无后顾之忧。 七、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请同学翻译第六自然段。 问题探究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 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第二句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第一句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最后一句 2、请同学翻译第七段。 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请同学翻译第八段。 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 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第一句 4.第 9 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不胜依依之情。 以上 6~9 段诸葛亮着重叙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和准备出征的计划、安排,从叙 述中充分表露自己勤劳国事,鞠躬尽瘁的一片忠忱,以创业之艰感动后主,并 激励其发愤图强。 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讨论: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明确: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 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 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 223 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 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 子,真是一片至诚。 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 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 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 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 27 并且作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 下”的意愿。刘禅是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 “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 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 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 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 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 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 对子女的教育。如“戒子”“戒外甥”等,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 神,多可借鉴。 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 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4)小结。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 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义。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2.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25、词五首 教学目标: 1、 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 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 3、 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 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 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检查预习: 三、 朗读 1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将这五首词浏览通读一遍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 《望江南》 1、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2 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 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 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 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3、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教师提问:“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投影展示)“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 化? 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2)学生讨论。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指正,必要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讲解。 (4)答案提示: “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 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 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白频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5)教师总结:本文短短 27 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 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 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 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武陵春》 1、 朗读这首词。 2、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 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 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 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 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 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 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 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 哀愁。 4、 思考:(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 28 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 说明了什么?(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 答案提示:(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 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 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 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 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 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5、 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 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 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 品风格。 六、 质疑问难。 七、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八、 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导入: 检查学生背诵默写。 二、 学生自学其他三首。 1、 交流自己搜集的文学常识。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 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 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 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 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 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 600 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 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 通读这三首词,讨论大意。不明白的地方提问。 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 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 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 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 乡下思想之泪。 《江城子》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 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 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 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破阵子》 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 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 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 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 自己的理想吗? 3、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 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 答案提示: (1)《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4)总体分析: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三、 质疑问难。 四、 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 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五、 布置作业: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