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第1~11题是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2~22题是历史试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1.“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明成祖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可知,与此相关的人物是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故A符合题意;汉武帝、唐太宗、明成祖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是解题的关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水稻为主 B.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步推广 C. 宋朝时期,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D. 元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进步推广,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原始农耕时期,半坡人以种植粟为主,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宋朝时期,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筒车,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正确的”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3.“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B. 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 C. 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D. 三大发明出现,阻碍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印刷术的运用,加快了人类文化的传播、火药武器使用极大地影响了作战方式、指南针的应用,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三大发明出现,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故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4.开放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图是苏州被开放为商埠的情况。与之相关的条约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为商埠;《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不合题意;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故B不合题意;《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苏州被开放为商埠”是解题的关键,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开放苏州、杭州为商埠;《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5.学习历史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秋收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B 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C 西安事变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辽沈战役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故B对应关系正确,符合题意;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故A对应错误,不合题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C对应错误,不合题意;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D对应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6.某历史学习小组搜集了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等组史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中国近代 A. 民主政治的进程 B. 新式教育的出现 C.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南通大生纱厂、上海福新面粉公司”可知,此内容反映的主题是民族工业的发展。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直接在中国内地开厂设矿,进行经济掠夺。这种状况激发起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民间出现投资设厂、兴办实业的高潮。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民主政治的进程、新式教育的出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7.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改善两国关系成为共同的要求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2‎ 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9月中日建交,故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表述错误,含有④的BCD不合题意;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因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中,尼克松任总统后,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对外战略上实行了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收缩,改善两国关系成为共同的要求;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仔细审查A. 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8.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2年,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重要共识。这一“共识"主要是指 A.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B. 实现两岸直接“三通”‎ C. 促进两岸文化合作 D.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答案】A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汪辜会谈,达成加强两岸经济交流的协议,故AD符合题意;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文化合作与题干无关,故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D。‎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与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相同的是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国《人权宣言》‎ D. 法国《拿破仑法典》‎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故B符合题意;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法国《拿破仑法典》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年代尺反映的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美苏全面冷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标志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 12 月日本愉袭珍珠港,二战战火进一步扩大;1942~1943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1944 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二战胜利进程; 1945 年 5 月德国战败投降,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故年代尺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故C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美苏全面冷战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俄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把苏联建设成一个工业化强国,苏联从1928年至1932年,苏联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斯大林模式形成,;苏联当时的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跻身于世界一流工业强国之列;苏联工业化建设促进了重工业的高速发展,故C符合题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23~25题是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6~28题是历史试题,共计46分。)‎ ‎12.美丽的淮安是我们的家乡,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老子雕像坐落于洪泽老子山镇。老子是春秋时期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到了战国时期,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2)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区西北隅,见证了大运河的兴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历史作用。‎ ‎(3)沈坤是淮安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状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哪一选官制度直接相关?‎ ‎(4)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堪称世界航海史上壮举的是什么事件?‎ ‎【答案】(1)道家;诸子百家的局面形成百家争鸣。‎ ‎(2)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3)科举制。‎ ‎(4)南京(应天府);郑和下西洋。‎ ‎【解析】‎ ‎【详解】(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2)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3)依据所学可知,“状元”的产生与我国古代科举制有关。‎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朱元璋是明太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405---1433年航海路线”可知,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3.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广大青年勇于担当、积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天(1919年5月5日),北京市学生总罢课,展开了救国的宣传活动。……师傅陶善和说:“开初,我把你们当成啥也不懂的毛孩子,谁知道,你们竟敢上北京去闹总统府。”后来我们组织的“救国十人团”在长辛店工人阶级的支持和参加下,迅速扩大起来。‎ ‎——何长工《难忘的岁月》‎ 材料二 青春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优秀基因。党的一大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7.7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是建党之初年轻的共产党人便胸怀的理想。‎ ‎——张康喆《以青春之我,逐青春之梦》‎ 材料三 青年突击队的出现引起团中央的关注,随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仅全国各地基建工地的青年突击队就有7500个,参加青年13.5万人。‎ ‎——胡献忠《把青春献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青年运动综述》‎ 材料四 当马云、马化腾和李彦宏等改革开放40周年代表人物一再强调“梦想不是想出来的,是靠实践得来的”,更多的80后、90后青年投身于民营企业孕育和发展中。……新时代,它将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勇于奋斗创新,专注中国创造,承担起更多青年责任与担当。‎ ‎——姚昱帆《改革开放四十年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 ‎(1)材料一反映的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如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党的大”召开于哪一年?“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标志。‎ ‎(4)材料四中“改革开放”是中共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含义。‎ ‎【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至此之后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在我国兴起。如陈独秀、李大钊,是社会主义的传播者。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2)1921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梦含义:“中国梦”的含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解析】‎ ‎【详解】(1‎ ‎)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第二天(1919年5月5日),北京市学生总罢课,展开了救国的宣传活动”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至此之后社会主义革命开始在我国兴起;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陈独秀、李大钊,是社会主义的传播者。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重要作用。‎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建立的标志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梦”的含义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14.学习历史,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国际视野。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技术革新、学习借鉴,离不开政策调整、开放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动力演进示意图 材料二 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同最发达的欧洲列强处于同等水平,而且远远超过了俄国。‎ ‎——【英】H.G.威尔斯《世界史纲》‎ 材料三 ‎ 材料四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周恩来在某国际会议上的发言 材料五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中国有句古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 ‎(1)材料一中“A”指的是哪动力机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2)材料二中“它”指哪个国家?这——国家通过哪——改革成为“彻底西方化的民族”?‎ ‎(3)材料三概括是哪.改革的措施?据材料内容,总结这场改革的主要特征。‎ ‎(4)据材料四,概括周恩来提出外交方针,并据此判断这次“国际会议”的名称。‎ ‎(5)据材料五,概括我们应如何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答案】(1)蒸汽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日本;明治维新。‎ ‎(3)1933年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国家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主要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4)求同存异;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制度首先在英国确立,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迫切要求生产技术的改进。‎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公元1866年,它还是一个相当于欧洲中世纪的民族,是一幅有田园风光的古香古色的漫画;到了公元1899年,它已经成了一个彻底西方化的民族”可知,“它”指日本;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于19世纪中期进行的明治维新,倡导向西方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3)依据材料关键词《全国工业复兴法》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33年罗斯福新政,政府干预国家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新政,主要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4)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的亚非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开放性题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