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史书体例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专题讲练史书体例含解析

史书体例 知识精讲 一、要点梳理 ‎(一)史书分类 史书指专门记载历史的书籍。史书按照真实性可以分为:正史、别史、杂史、野史、稗史。‎ 正史是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大金国志》等。‎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 野史是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按照体例可以分为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按照时间,可以分为通史和断代史。按照学科可以分为专史(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史学史等。‎ ‎(二)史书体例 ‎1.纪传体 ‎(1)《史记》‎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西汉史官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司马迁改任中书令,发愤撰写史书,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最初没有书名,司马迁将书稿给东方朔看过,东方朔佩服不已,将其命名为《太史公书》,后世称《太史公书》为《史记》。‎ ‎2.编年体 6‎ 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 ‎(1)《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艺术成就 ‎①《左传》显示了由单纯记史向注重剪裁史料、精于谋篇、善于敷演故事的重要跨越,空前而触目地增加了叙事的形象性、生动性(尤其一些战争的叙写最有特色),从而体现早期史书中文学成分的显著积累。在先秦文学史上,《左传》出现,预示着散文的发展已经面临更加广阔的天地。‎ ‎②《左传》在铺叙事件过程中,第一次展现了一批有着各自经历和不同性格的历史人物,虽非完全着意而为,却也时有渲染、夸饰之笔,客观上积累了形象塑造的宝贵经验,为此后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涌现提供了难得的启示、重要的借鉴。‎ ‎③《左传》语言简洁而准确,生动而富于表现力,注意细致描摹,长于运用比喻,达到了很高成就,常被后代视为某种规范;其特具的文学色彩与文学价值,也是此前记事文字中所罕见的。‎ ‎④《左传》思想深邃、文风朴厚,叙事、状物精彩而富于多样性,留下了许多久经传诵的佳作,其中不少业已成为后世人们称文的典范。清初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历代堪称“观止”的优秀古文,所收《左传》各篇(节)竟达三十三则之多,可见一斑。此外,《左传》丰富的内容,多姿多彩的历史故事,还作为一部分重要的创作素材为后代的小说、戏曲所利用和发挥,这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也是并不多见的。‎ ‎(3)左丘明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 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他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成为中国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历代帝王对左丘明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左丘明的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3.国别体 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创始于《国语》,分载多国历史,《战国策》也属于这一类。‎ ‎(1)《国语》‎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6‎ ‎《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艺术特色,一是长于记言,二是有虚构故事情节。‎ ‎《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战国策》的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4.通史 ‎ 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近代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 ‎5.断代史 ‎(1)《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由唐朝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汉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通过叙述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时代精神风貌,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艺术特色上,《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形成了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6‎ 三点剖析 考点:《史记》《战国策》《左传》等常识。‎ 重难点:作家作品对应关系、作品朝代考查。‎ 易错点:作家、作品与体例对应。‎ 题模精选 题模一:编年体 例1.1.1 名著阅读。‎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的_____①_____所作。《左传》善于记录战争,其中《曹刿论战》记录的就是齐鲁两国在鲁国的______②_____发生的一次战争。《左传》还善于记录人物语言,这一点在《曹刿论战》中表现为对____________③________过程的描写。‎ ‎【答案】 ①左丘明;②长勺;③曹刿与鲁庄公对话。‎ ‎【解析】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 例1.1.2 《左传》是记录我国_________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史学典籍,《左传》与《战国策》这两部史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比如出自《左传》的《曹刿论战》,通过描写曹刿简短、果敢的_________,刻画出一名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的形象。‎ ‎【答案】 春秋;言行(语言行为)‎ ‎【解析】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题模二:纪传体 例1.2.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8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选自《史记 孔子世家》)‎ ‎(1)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____________》、范晔的《___________》和陈寿的《___________》,通常被人们称为“前四史”。(3分)‎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孔 子 下 欲 与 之 言 趋 而 去 弗 得 与 之 言 ‎(3)楚国狂人接舆歌中的“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可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此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 ‎【答案】 ‎ ‎(1)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2)孔 子 下/ 欲 与 之 言 /趋 而 去/ 弗 得 与 之 言 ‎(3)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以再补救 亡羊补牢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言句式的断句和文言句子的翻译。文学常识重在平时的积累;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文言文的翻译常用方法为留、删、调、补、换,做到信、达、雅。‎ 题模三:国别体 例1.3.1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其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_①_》_一文中,就紧紧围绕___②___这一事件,展开对话描写,成功塑造了唐雎这一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运用语言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主要人物,有时几句点染也使次要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对___③___三个人的语言描写就精彩至极。‎ ‎【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用五百里地易安陵;妻、妾、客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战国策》这部名著的考查,考查较为深入.但考查到的两文都是课本上的文章,所以一般应能轻易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对于课本上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随堂练习 随练1.1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记事基本以《春秋》中的__________国十二公为次序。《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_________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左传》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比如《曹刿论战》一文就借助主要人物曹刿论述战前的“作战条件”、战中的“__________”、战后的“取胜原因”等语言,刻画了这个有强烈爱国热情、有远见卓识、冷静睿智的人物形象。‎ ‎【答案】 鲁;编年体;作战时机 ‎【解析】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 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 6‎ 自我总结 课后作业 作业1 名著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很讲究劝谏的艺术。如《左传》一书中记载的曹刿,在长勺之战前,面见鲁庄公,几番对话,一再启发,终于使鲁庄公认识到①________________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又如《②__________》一书中记载的邹忌,用③______________设喻,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最终使齐国兴盛起来。‎ ‎【答案】 ①取信于民(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战国策;③自身生活中的小事。‎ ‎【解析】 《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 作业2 名著阅读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为“____①___”。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战国策》是一部____②____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就记述了邹忌的政治主张:国君要____③_____、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答案】 ①四书五经;②国别;③善于纳谏 ‎【解析】 本题考查了《论语》和《战国策》的文学常识及《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文分析,注意平时的积累。‎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