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济南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济南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1)‎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民之所以为盗者 / 客之美我者 B.夫欲盛则费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君富而国亡 / 学而不思则罔 D.犹割肉以允腹 / 能以径寸之木 ‎10.请用三条“/”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朕 当 去 奢 省 费 轻 徭 薄 赋 选 用 廉 吏 使 民 衣 食 有 馀 ‎11.从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君王? (3分)‎ ‎9.(3分)D ‎【解析】A.……的原因;B.那么,就;C.表示转折;D.来/用 ‎10.(3分) 朕 当 去 奢 省 费/ 轻 徭 薄 赋/ 选 用 廉 吏/ 使 民 衣 食 有 馀 ‎11.(3分) 体恤民情、贤明、倡导廉洁 ‎【课外文言文翻译】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2)‎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①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②,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③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注释:①淳于髡[kūn]:战国时期齐国卿客。②造诈成辞:编造假话。③佗(tuō)国:他国。‎ ‎9.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欲赴佗国奔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B.道飞其鹄/不足为外人道也 C.故来服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D.齐王有信士若此/愿陛下亲之信之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过 于 水 上 不 忍 鹄 之 渴 出 而 饮 之 去 我 飞 亡 ‎11.结合选文,说说淳于髡机智聪敏体现在什么地方?(3分)‎ ‎9 3 C(A.逃跑/无;B.中途/说;C.过错,过失;D.忠信/相信)‎ ‎(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 ‎10 3 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画错一处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为止)‎ ‎11 3 淳于髡能言善辩。(1分)他用巧妙的言辞,不仅使自己免于楚王的责备,还向楚王证明自己是诚信的人。另外,他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两国的外交。(2分)‎ 参考译文:‎ 9‎ 以前,齐王派淳于髡去楚国进献黄鹄。出了都城门,中途那只黄鹄飞走了,他只好托着空笼子,编造了一篇假话,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进献黄鹄,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黄鹄干渴,放它出来喝水,不料离开我飞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脖子而死,又担心别人非议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黄鹄是羽毛类的东西,相似的很多,我想买一个相似的来代替,这是不诚实而且欺骗了大王。想要逃奔到别的国家去,又痛心齐楚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使由此断绝。所以前来服罪,向大王叩头,请求责罚。”楚王说:“很好,齐王竟有这样忠信的人。”用厚礼赏赐淳于髡,财物比进献黄鹄多一倍。‎ ‎ (3)‎ ‎ 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①欲缚之自辩数乃置②不肯为通③。陈王出,遮道④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⑤!”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⑥,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⑦,言陈王故情⑧。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专)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此其所以败也。 【注释】 ①宫门令:守卫宫门的官长②置:放在一边,不理他③通:传达 ④遮道:拦路⑤夥,多。颐,语气词。意思是陈胜当了个王,还蛮像一回事嘛。⑥夥涉为王:形容一个人的突然富贵。⑦发舒:放肆。⑧ 故情:指陈涉贫困时情况。‎ ‎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已为王,王陈/或王命急宣 B.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去粗取精 C.客出入愈益发舒/多多益善 D.客愚无知/是金陵人,客此 ‎10.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宫 门 令 欲 缚 之 自 辩 数 乃 置 不 肯 为 通。‎ ‎11.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陈王斩之”。(3分)‎ ‎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称王/皇帝 B.离开/去除 C. 更加 D.客人/客居 ‎10.用3条“/”给下列句子断句。(3分)‎ 宫 门 令 欲 缚 之/ 自 辩 数 /乃 置 /不 肯 为 通。‎ 评分细则:对1处得1分,错划或漏划扣1分,超过3处不得分。‎ ‎11.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陈王斩之”。(3分) ‎ ‎①这些客人进入陈胜宫殿后,肆无忌惮,不顾及陈胜身份,语言和行为都不讲究分寸,毫无规矩。‎ ‎②涉不念旧情,淡泊情意,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严,听信身边人的建议。最终把贫贱之交杀死。‎ 评分细则:两方面角度分析各占1.5分。‎ 译文:陈胜总共做了六个月的王。称王的地方在陈县,所以就叫陈王。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当雇农的老朋友们听说了,就到陈县来,敲着宫门说:"我要见陈涉。"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们捆绑起来。经过他们一再解释,才算放了他们,但仍然不肯替他们通报。后来陈王的车驾外出,他们拦路呼喊陈涉的名字。陈王听见了,才召见了他们,与他们同乘一辆车子回宫。到了宫殿里边,这伙客人看见高大的宫殿,堂皇的帷幕帐帘,禁不住惊叹说:"伙颐!陈涉做了王好阔气呀!"楚地人称多叫"伙",所以这件事就在天下传开了;"一朝称王,阔气异常",这句话就是从陈涉那时开始的。乡下的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放肆,常常说起陈涉贫困时候的情形。有人就向陈王报告说:"这伙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大王的威严。"陈胜就把这些来客杀死了。从此以后,原来跟随他的那些老朋友都纷纷自动离去,因为这个,再没有和陈胜亲近的人了。‎ ‎(4) 晏子仆御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以是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仆御:驾驶车马的人。②志念:志向和兴趣。③自下:自卑,自以为不足,与“自高”相对。‎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既而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B. 夫问其故/故逐之 C. 然子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D. 妾以是求去也/乃记之而去 9‎ ‎10.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其 夫 为 相 御 拥 大 盖 策 驷 马 意 气 洋 洋 ‎11.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晏子为什么推荐仆御做大夫?(3分)‎ ‎(二)9.(3分) D ( A.回去/一道B.原因/因此C.神情/情趣 D.离开)‎ ‎10.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 ‎11.因为仆御认识到了借他人的威势来炫耀自己是不可取的,能虚心听取妻子的意见,并且知错能改,所以晏子推荐了他。‎ ‎【译文】:晏子是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出门。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为晏子的车夫,头顶上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车夫不久后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车夫问其中的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今天我看到他出门,(发现他)志向心思十分深远,并且常常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深谋远虑,自己却总是很谦虚的样子。)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从这件事后,车夫常常抑制自己的骄态,谦虚退让。晏子对此感到奇怪便询问车夫,车夫如实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5)‎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谢安深算》,完成8-11题。(14分)‎ 谢万①北征,常以啸咏②自高,未尝抚慰众士。谢公③甚器爱万,而审其必败,乃俱行,从容④谓万曰:“汝为元帅,宜数唤诸将宴会,以说众心。” 万从之,因召集诸将。都无所说,直以如意⑤指四坐。云:“ 诸君皆是劲卒。” 诸将甚忿恨之。谢公欲深著恩信,自队主将帅以下,无不身造,厚相逊谢。及万事败,军中因欲除之。复云:“当为隐士。” 故幸而得免。 ‎ ‎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 ①谢万:东晋名士,谢安的兄弟。②啸咏:啸歌吟咏,有音乐性的咏叹,能寄托文人的风骨和气质。③谢公:即谢安,东晋政治家、名士,淝水之战立大功。④从容:随口。⑤如意:器物名,作指划和防身用。‎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以说众心( ) ②诸将甚忿恨之( )‎ ③无不身造( ) ④及万事败(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故幸而得免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抟扶摇而上者(《<庄子>一则》)‎ C.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D.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 宜 数 唤 诸 将 宴 会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都无所说,直以如意指四坐。‎ ‎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谢安的“深算”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8.(1)①取悦,使…高兴 ②恼怒 ③亲自 ④等到 ‎ (2)B ‎9. 宜/ 数 唤 诸 将/ 宴 会 ‎10.(1)他什么也不说(完全不说什么),只是用如意指着四周在座的人。‎ ‎ (2)不学习就没有办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 ‎11.预见高傲的谢万必将北征失败;劝谢万和属下处好关系,注意笼络人心;亲自慰问将士,礼贤下士;知晓兄弟的为人性格,为兄弟谋划脱罪后的去处。(2分)(答到两点即可)‎ ‎(翻译:谢万北征时,常常凭着长啸吟咏自命不俗,从不体恤全体将士。哥哥谢安器重爱护谢万,但也明白他肯定要败,就一起随军出征,他随口对谢万说:“你作为元帅,应该经常召集将领们宴会,由此让大家能心情愉快。”谢万听从他的建议。于是就召集将领们聚会,什么也不说,只是用如意指着大家,说:“ 你们都是勇猛的士兵。” 众将听罢非常气愤。谢公想在将士中加强恩德威信,自主帅以下的大小将领,他都亲自去拜访,诚恳地表示了道歉。等谢万兵败,军中的人想除掉他。谢安又说:“这样的人应该去作隐士。”谢万这才得以幸免。)‎ 9‎ ‎(6)‎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4分)‎ 冯谖①为孟尝君驱而之薛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③。券遍合,起,矫命④,以责⑤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 ‎【注】①冯谖(xuān):齐国游说之士,孟尝君的门客。②薛:孟尝君的领地。③券:借契。④矫命:假托(孟尝君的)命令。⑤责:通“债”。‎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悉来合券( ▲ ) ②以何市而反( ▲ )‎ ‎③孟尝君不说( ▲ ) ④后期年(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何市而反 A.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9.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孟 尝 君 就 国 于 薛 未 至 百 里 民 扶 老 携 幼 迎 君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2分)‎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2分)‎ ‎11.结合选文,说说划线句子加点的“义”和链接材料中加点的“义”有何不同。(2分)‎ ‎〖链接材料〗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8.(1)(4分)①悉:都,全。②市:买。③说:同“悦”,高兴。④期年:满一年。(2)(2分)A ‎9.(2分)孟 尝 君 就 国 于 薛/ 未 至 百 里 / 民 扶 老 携 幼 迎 君 ‎10.(1)孟尝君对他回得这么快感到奇怪,(立即)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去见他。(重点词语:怪、其、衣冠、之,各0.5分,共2分)‎ ‎(2)(2分)人们树立志向,反而不如四川边远地区的和尚吗?‎ ‎11.(2分)选文中加点的“义”指民心,侧重于治国理念方面,如老百姓的拥戴、信任等(1分);链接材料中加点的“义”指道义,侧重于人的行为准则方面,如羞恶之心等(1分)。‎ ‎【译文】冯谖为孟尝君赶着车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老百姓都来核对借契。借契全核对过了,(冯谖)站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老百姓们欢呼万岁。‎ 冯谖一直不停地赶车回到齐国(都城),大清早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对他回得这么快感到奇怪,(立即)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去见他,说:“借款收齐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呀?”答道:“收完了。”问:“用它买了什么回来?”冯谖说:“您说‘看我家所缺少的’,我私自考虑,您宫里堆积着珍宝,猎狗和骏马充满了牲口圈,美女站满了堂下,您家所缺少的只是‘义’罢了。我私自用债款给您买了义。”孟尝君问:“买义是怎么回事?”答道:“现在您有个小小的薛,不把那里的人民看做自己的子女,抚育爱护他们,反而趁机用商人的手段在他们身上谋取私利。我私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送给了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老百姓高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给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不高兴,说:“好吧,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用先王的臣子作我的臣子。”孟尝君便到他的封地薛邑去。离那里还差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他。孟尝君回头看着冯谖说:“先生给我买义的道理,今天才算见到了。”‎ ‎(7)‎ ‎(二)阅读文言短文《穆姜贤惠》,完成8~11题。(14分)‎ 9‎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①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②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③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④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选自《后汉书·列女传》,有删节)‎ ‎【注】①安众:县名。②字:哺育、养育。③笃(dǔ):忠实。④南郑:地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文矩为安众令 ( ) ②抚字益隆 ( ) ‎ ‎③或谓母曰 ( ) ④状己之过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例句:四子以母非所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一则》) B.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 ‎ 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 ‎9.用“/”划分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 遂 将 三 弟 诣 南 郑 狱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11.阅读选文,说说穆姜贤惠的美德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分)‎ ‎(二)阅读文言短文《穆姜贤惠》,完成8~11题。(14分)‎ ‎8. (1)(4分)①做,担任;②更加;③有人;④过失,过错 ‎ (2)(2分) C(例句和C项,认为;A.用;B.来,用来;D.以致)‎ ‎9.(2分)遂/将三弟/诣南郑狱 ‎10.(共4分)(1)四个孩子不孝得很,为什么不叫他们另外居住来疏远他们一些?(四个孩子太不孝顺了,为什么不分开住而远离他们呢?)‎ ‎(2)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11.(2分)①丈夫死后,照顾关心前妻之子胜过亲生(虽然遭到前妻四子的憎毁,却依然对他们关爱有加;给继子的衣食资财供给都比亲生儿子加倍);②前妻长子病重,穆姜亲调药膳。③程兴被继母感动,携弟自求刑罚,郡守知情后表彰其继母(侧面表现其贤惠的美德)。(一点1分,答到两点给2分)‎ ‎【参考译文】‎ 汉中程文矩的妻子,是汉中李法的姐姐,字穆姜,有两个儿子,而前妻有四个儿子,文矩做安众令,死在官位。四个儿子认为母亲是后母,怨恨并嫌弃后母的心思越来越重,可是穆姜慈爱溫和,抚养更加尽心,衣食资财供给都比亲生儿子加倍。有人对孩子母亲说:“四个孩子不孝得很,为什么不叫他们另外居住来疏远他们一些?”答道:“我用正义来引导,让他们自己变好哩。”后来前妻的大儿子程兴生病很厉害,后母内心不安,亲自调理药和膳食,恩情极厚。程兴病了许久才好,于是把三个弟弟叫来说道:“继母慈样仁爱,出自本能天授,我们兄弟不知道孝顺,是禽兽心肠,虽然母爱更厚,我们的过恶也很深了。”于是带了三个弟弟到南郑的牢狱,说明母之恩德,也诉述自己的过失,请求处以刑罚。县官报告郡守,郡守表彰其母,免去他家的差役,遣散四个儿子回家,准许他们改过自新,从此以后训导更加明白,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8)‎ ‎(二)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9—12题。(14分)‎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①也。‎ 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仲淹,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及其卒也,羌酋②将数百人,哭之如父。‎ ‎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9‎ ‎【注】①晏如:泰然处之。②羌酋,羌族首领。‎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以水沃面 ( ) ②晏殊知应天府 ( )‎ ‎③数问当世 ( ) ④悉采用之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分)‎ 例句:以母在时方贫 A.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 B.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C.何以战 (《曹刿论战》) D.太祖常劝以读书(《赵普》)‎ ‎10.按要求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尝 推 其 奉 以 食 四 方 游 士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及其卒也,羌酋将数百人,哭之如父。‎ ‎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一则》)‎ ‎ 12.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范仲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 10.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 (2分)‎ ‎11.(1)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及,等到;卒,死;将,率领;哭之如父状语后置;各0.5分】‎ ‎(2)略 ‎12.读书勤奋、崇尚简朴生活、乐善好施、爱民如子等,结合文章内容略。(2分)‎ ‎【参考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他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稀粥度日。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士,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 仁宗皇帝当时正一意要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范仲淹惶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仁宗皇帝正信任范仲淹,因而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凡适宜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发。‎ 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9)‎ 王荆公①再罢政,以使相②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③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职名。③肩舆:轿子。‎ 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吴,日供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乌巾,吴举之复置于壁。公适见之,谓曰:“乞①汝归遗父。”数日,公问幞头②安在,吴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息之。因呼一仆同吴以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③回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①乞:给: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③弊恶:破旧。‎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去蒋山亦七里 ▲ ‎ ‎(2)公适见之 ▲ ‎ ‎(3)且戒苟以转售 ▲ ‎ 9‎ ‎(4)乃复遗吴 ▲ ‎ ‎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公 命 取 小 刀 自 于 巾 脚 刮 磨 粲 然 黄 金 也 盖 禁 中 所 赐 者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18.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15.(1)距离 ‎(2)恰好(3)告诫(4)给予,赠送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16.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 评分标准:共3分。每处1分。‎ ‎17.他的住宅只能够遮蔽风雨,又没有设置围墙,远远看去好像旅店的房屋,‎ 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18.语段(一)写王荆公住处偏僻,房屋简陋,出行不坐马和轿子,是一个生活简朴、内心恬淡安然的人;语段(二)写王荆公把宫中所赐的乌巾两次送给田家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慷慨大方、讲信用的人。‎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 ‎(10)‎ ‎【甲】‎ 楚王绝缨①‎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乃有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②火来上,视绝缨者。”王曰:“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 ‎(节选自《说苑·复恩》)‎ ‎【乙】‎ 醉吐相茵③‎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注释】①缨:系在领下的帽带。②趣:cù通“促”。③茵:垫子。‎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有引美人之衣者 属引凄异 (《三峡》)‎ B.不绝缨者不欢 往来而不绝者 (《醉翁亭记》)‎ C.不伐善 陈康肃公善射 (《卖油翁》)‎ D.西曹主吏白欲斥之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2分)‎ 今 者 烛 灭 有 引 妾 衣 者 妾 援 得 其 冠 缨 持 之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 ‎16.阅读【甲】【乙】两端文字,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分析楚庄王和丙吉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4分)‎ ‎(1)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 ‎(2)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四)文言文阅读 ‎13.B ‎14.今 者 烛 灭 有 / 引 妾 衣 者 / 妾 援 得 其 冠 缨 持 之 (每处1分)‎ ‎15.丙吉的车夫非常喜欢喝酒,曾经跟随丙吉外出,(有一次)喝醉吐在了丞相的车上。‎ ‎16.“乎”加强反问语气,表明楚庄王不想让“士”受辱的坚决态度。“耳”是“罢了”的意思,表明丞相丙吉对车夫吐脏车垫的事情不以为意。两者都表现了人物宽宏大量的特点。‎ 9‎ 评分标准:加点字评析各1分,人物特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8~11题。(14分)‎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②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③,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④,怒。俄⑤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⑥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⑦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 (选自《唐才子传·白居易传》,有删改)‎ ‎【注释】①顾况:唐代诗人,画家。②谑:取笑。③宰相:指武则天的曾孙、宪宗朝的铁血宰相武元衡。④出位:越级行事。⑤俄:不久。⑥行:品行。⑦老妪:年老的妇女。‎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⑴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谒顾况( ) ②及览诗卷( )‎ ‎③因谑之( ) ④言言皆实( )‎ ‎⑵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而赋《新井篇》‎ A.潭西南而望 B.启窗而观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C.而伯乐不常有 D.而或长烟一空 ‎9.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各一处。(2分)‎ ‎(1)居 易 母 堕 井 死 (主谓之间)‎ ‎(2)历 左 拾 遗 (动宾之间)‎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 ⑴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 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 11.白居易“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卖炭翁》就是《新乐府》中的名篇,该篇规讽了什么时事?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 ‎8. ⑴拜见 等到 于是 都 ‎⑵C ‎9. (1)居 易 母堕 井 死 ‎ ‎(2)历 左 拾 遗 ‎ ‎10. 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跟他开个玩笑罢了。 ‎ ‎⑵略 ‎11. 规讽了宦官仗势欺人、巧取豪夺的时事,(统治者剥削压迫劳动人民)(1分)抒发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谴责、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意思对即可)‎ ‎12.(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运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3)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的三种推测,(4)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答到三点,每点一分)‎ ‎(12)‎ 阅读《赎牛护主》文言选段,完成9~12题。(14分)‎ 护持寺村,在河间东四十里。有农夫于某,家小康。一夕,于外出。劫盗数人,从屋檐跃下,挥巨斧破扉,声丁丁然。家惟妇女弱小,伏枕战栗,听所为而已。忽所畜二牛,怒吼跃入,奋角与盗斗。梃刃交下,斗愈力,盗受伤狼狈去。‎ 盖①乾隆癸亥,河间大饥,畜牛者不能刍秣②,多鬻③于屠市。是二牛,至屠者门,哀鸣伏地,不肯前。于见而心恻,解衣质④钱赎之,忍冻而归,牛之效死固宜。‎ ‎——《阅微草堂笔记》‎ ‎  【注释】①盖:原来。②刍秣:牛马的饲料。③鬻(yù):卖。④质:抵押。‎ 9.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9‎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忽所畜二牛( ) ②盗受伤狼狈去 ( )‎ ‎③是二牛( ) ④哀鸣伏地,不肯前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忍冻而归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C.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D.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 ‎10.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家 惟 妇 女 弱 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于见而心恻,解衣质钱赎之。‎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2.读了《赎牛护主》的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9.(1)(4分)①饲养(喂养、养);②离开;③这;④上前。‎ ‎(2)(2分)D(例句中“而”与D项均为表修饰。A表转折B表转折C表顺承)‎ ‎10.(2分)家 / 惟 / 妇女弱小 ‎11.(1)(2分)这位姓于的农夫见后心中不忍,脱下身上穿的衣服抵押换钱把两头牛赎出。‎ ‎(关注“于”“恻”“质”“之”,错一个扣0.5分)‎ (2) ‎(2分)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耳朵(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关注“丝竹”“乱”“案牍”“劳”,错一个扣0.5分)‎ ‎12.(2分)可以从农夫的角度:人要有恻隐之心,善良会有善良的报答;可以从牛的角度:要有感恩之情,知恩图报。‎ ‎【参考翻译】护持寺村,在河间以东四十里。村里有一位姓于的农夫,家境小康。一天夜里,这位农夫外出。有几个劫盗从屋檐上跳下来,挥动大斧破门,发出咚咚的声音。当时家里只有妇女小孩,伏卧在枕头上战栗,只能听天由命。忽然家里养的两头牛怒吼着跳了进来,用牛角与盗贼奋力搏斗。盗贼刀棍齐下,这两头牛却越战越勇,盗贼受伤后狼狈而去。‎ 原来在乾隆癸亥年,河间发生饥荒,养牛的人由于无力喂养,大多把牛卖到屠宰牲畜的市场。这两头牛也被卖给一户屠夫,到了屠夫家的门口,哀鸣着伏在地上不肯向前。这位姓于的农夫见后心中不忍,脱下身上穿的衣服换钱把两头牛赎出,忍着冻把它们牵回家。因此这两头牛为了主人奋力效死,也在情理之中。‎ 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