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如图所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面包发霉 B.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胆矾研碎 D.硫在氧气中燃烧 2.(3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了试管破裂的情况,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珠 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加热固体 C.用胶头滴管取液 D.点燃酒精灯 4.(3分)下列物质属于是混合物的是( ) ①氧气;②四氧化三铁;③空气;④冰水混合物;⑤硫磺;⑥自来水。 A.②③ B.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3分)成都市为创建宜居文明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C.倡导多用私家车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6.(3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后应缓慢伸入集气瓶 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3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鼻孔凑近药品闻气味 8.(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用药匙取用食盐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硫磺粉末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D.试管加热后,试管夹从试管口取下 9.(3分)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的液体体积(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确定 10.(3分)下列可以气体可以制成霓虹灯的是( ) A.N2 B.O2 C.Ar D.CO2 11.(3分)下列叙述中,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 B.蜡烛燃烧有黑烟产生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12.(3分)下列各图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中漏气的装置是( ) A. B. C. D. 1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14.(3分)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气压增大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 B.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C.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D.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二、(本题只有2个小题,共15分) 15.(11分)(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①氮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填空(填序号)。 ①可用于医疗急救是 ; ②充入灯泡做保护气 ; ③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 ④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潮湿,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 ⑤属于有害气体的是 。 (2)将如图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 、 ; ③给物质加热时,常用加热仪器 ; ④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加热时,应用火焰的 加热。 16.(4分)错误的实验操作往往导致不良后果(填序号)。 ①腐蚀标签 ②损坏容器 ③引起火灾 ④污染药品 (1)用完酒清灯,用嘴去吹灭。后果: ; (2)试管竖立,直接将石块投入试管,后果: ; (3)打开试剂瓶,瓶塞未倒放于桌面,后果: ; (4)倾倒液体,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后果: 。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1分) 17.(11分)A﹣H是学过的一些物质,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E是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害气体,实验室可用水来吸收少量的F,G是白色固体,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C、F的名称:C ;F 。 (2)反应①涉及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属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检验B物质的方法: 。 (4)反应②的实验现象: 。 (5)反应③涉及的化学文字表达式: 。 18.(4分)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 (填操作)。 (3)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19.(15分)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氧气也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在一起反应。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图中 (填编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某同学收集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 (4)如用C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5)注射器E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处; ②将注射器E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E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6)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种即可) (7)F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水的作用: 。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20.(13分)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白磷燃烧和红磷燃烧相似,且更易燃烧;澄清石灰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 (1)先检查装置的 ,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气体,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V1mL.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 (3)关闭弹簧夹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沸水,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 ,再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V2mL.测量值V1﹣V2是 的体积(填物质名称)。 【数据处理】 (4)二氧化碳气体的测量值是 (用字母表示,下同),根据实验算出氧气的体枳分数是 。 实验二: (5)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袋中,开始采集数椐,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呼出气体中各气体体积变化趋势如图3,表示氧气体枳分数变化的曲线是 (填“X”或“Y”或“Z”),曲线Z的体枳分数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曲线Y在80s后略微下降的原因是 。 【评价与反思】 (6)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数据判断此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2019-2020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如图所示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面包发霉 B.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胆矾研碎 D.硫在氧气中燃烧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面包发霉、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硫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面包发霉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3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了试管破裂的情况,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珠 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⑤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加热时没有预热,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解答。 【解答】解: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可能会导致试管破裂; ②试管外壁有水可能会导致试管破裂; ③试管口略向上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 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都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⑤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致使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内,炸裂试管等; 故选:D。 3.(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加热固体 C.用胶头滴管取液 D.点燃酒精灯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4.(3分)下列物质属于是混合物的是( ) ①氧气;②四氧化三铁;③空气;④冰水混合物;⑤硫磺;⑥自来水。 A.②③ B.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①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②四氧化三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④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硫磺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⑥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5.(3分)成都市为创建宜居文明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C.倡导多用私家车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分析】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倡导市民低碳生活、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解答】解: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倡导多用私家车会造成过多的汽车尾气污染,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3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后应缓慢伸入集气瓶 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A、根据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考虑; B、根据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进行考虑; C、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注意事项考虑; D、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考虑。 【解答】解:A、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根据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故正确; B、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C、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点燃红磷后应立即伸入集气瓶,以防造成气体膨胀而使测定结果偏大,故错误;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条件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能与部分物质反应的,故错误。 故选:A。 7.(3分)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 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 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 D.鼻孔凑近药品闻气味 【分析】根据实验室中取用药品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在化学实验室中,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化学实验室中,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可以观察瓶子标签,确定是什么物质,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故选项说法正确。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3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用药匙取用食盐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硫磺粉末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D.试管加热后,试管夹从试管口取下 【分析】A、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试管夹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药匙取用食盐后,应擦拭干净再用同一药匙取用硫磺粉末,故选项说法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试管加热后,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取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9.(3分)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的液体体积(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确定 【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若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20mL。 故选:B。 10.(3分)下列可以气体可以制成霓虹灯的是( ) A.N2 B.O2 C.Ar D.CO2 【分析】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稀有气体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Ar是氩气的化学式,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可以制成霓虹灯。 故选:C。 11.(3分)下列叙述中,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A.蜡烛受热熔化 B.蜡烛燃烧有黑烟产生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解答】解:A、蜡烛受热熔化,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反应,只是一种现象;故选项正确; B、蜡烛燃烧有黑烟产生,黑烟是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依据;故选项错误;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水是新物质,是化学变化依据;故选项错误; 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市场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依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3分)下列各图为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其中漏气的装置是( ) A. B. C. D. 【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选项错误。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错误。 C、用手掌紧握烧瓶壁,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选项错误。 D、若装置气密性良好,上下移动左边仪器,会产生压强差,两端液面不可能相平,图中说明漏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分析】A、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3分)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气压增大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出热量 B.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C.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基本一致 D.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BC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压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DE段气压增大,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后,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装置内气压变化不大,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2不一致,故选项说法错误。 D.集气瓶中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二、(本题只有2个小题,共15分) 15.(11分)(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①氮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填空(填序号)。 ①可用于医疗急救是 ② ; ②充入灯泡做保护气 ① ; ③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⑤ ; ④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潮湿,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③ ; ⑤属于有害气体的是 ④ 。 (2)将如图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 胶头滴管 ;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 水槽 、 集气瓶 ; ③给物质加热时,常用加热仪器 酒精灯 ; ④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试管 ;加热时,应用火焰的 外焰 加热。 【分析】(1)根据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2)根据仪器的名称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1)①可用于医疗急救是氧气; ②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所以氮气可充入灯泡做保护气;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所以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④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变潮湿,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⑤提供的气体中二氧化硫属于有害气体。 故答案为:①②;②①;③⑤;④③;⑤④; (2)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常用胶头滴管; 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水槽和集气瓶; ③给物质加热时,常用加热仪器酒精灯; ④提供的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所以加热时,应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故答案为:①胶头滴管;②水槽;集气瓶;③酒精灯;④试管;外焰。 16.(4分)错误的实验操作往往导致不良后果(填序号)。 ①腐蚀标签 ②损坏容器 ③引起火灾 ④污染药品 (1)用完酒清灯,用嘴去吹灭。后果: ③ ; (2)试管竖立,直接将石块投入试管,后果: ② ; (3)打开试剂瓶,瓶塞未倒放于桌面,后果: ④ ; (4)倾倒液体,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后果: ① 。 【分析】(1)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来分析; (3)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倾倒液体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1)用完酒清灯,用嘴去吹灭可能引发火灾;故填:引发火灾; (2)试管竖立,直接将石块投入试管会造成试管破裂;故填:试管破裂; (3)打开试剂瓶,瓶塞未倒放于桌面可能会沾上污物造成试剂污染;故填:试剂被污染; (4)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着手心,标签未对手心,倾倒液体的残留液会腐蚀标签,故填:腐蚀标签; 故答案为:(1)③; (2)②; (3)④; (4)①。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1分) 17.(11分)A﹣H是学过的一些物质,其中A是暗紫色固体,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E是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害气体,实验室可用水来吸收少量的F,G是白色固体,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忆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C、F的名称:C 二氧化锰 ;F 二氧化硫 。 (2)反应①涉及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KMnO4K2MnO4+MnO2+O2 ;属 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检验B物质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复燃,则为氧气 。 (4)反应②的实验现象: 硫磺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5)反应③涉及的化学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是暗紫色固体,受热能分解产生三种物质,故A是高锰酸钾,生成的B、C、D分别是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的一种,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故B是氧气,E是淡黄色固体,能在氧气中点燃生成F,F是一种有害气体,实验室可用水来吸收少量的F,故E是硫,F是二氧化硫;G是白色固体,能与C一起加热生成氧气和H,故G是氯酸钾,H是氯化钾,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是暗紫色固体,受热能分解产生三种物质,故A是高锰酸钾,生成的B、C、D分别是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的一种,B是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的气体,故B是氧气,E是淡黄色固体,能在氧气中点燃生成F,F是一种有害气体,实验室可用水来吸收少量的F,故E是硫,F是二氧化硫;G是白色固体,能与C一起加热生成氧气和H,故G是氯酸钾,H是氯化钾,C是二氧化锰,D是锰酸钾,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物质C是二氧化锰,F是二氧化硫,故填:二氧化锰;二氧化硫。 (2)反应①涉及的化学反应是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KMnO4 K2MnO4+MnO2+O2 ;属于分解反应,故填:KMnO4 K2MnO4+MnO2+O2 ;分解。 (3)物质B是氧气,故检验B物质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复燃,则为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复燃,则为氧气。 (4)反应②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硫磺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填:硫磺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反应③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故填: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18.(4分)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C+O2CO2 。 (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 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填操作)。 (3)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反应注意事项和生成为二氧化碳的检验分析回答。 【解答】解:(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是:C+O2 CO2。 (2)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应该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3)由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C+O2 CO2; (2)由上至下缓慢伸入集气瓶;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9.(15分)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试管 。 (2)实验室制取氧气也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在一起反应。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图中 A (填编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O2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B (填编号);某同学收集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 (4)如用C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 (5)注射器E可用于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处; ②将注射器E连接到装置A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E的活塞,观察到 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 ,表示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6)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排水集气法时刚产生气泡便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答一种即可) (7)F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水的作用: 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符号表达式;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5)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6)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7)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氧气也可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在一起反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某同学收集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具有助燃性,如用C装置收集O2,检验O2 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5用注射器C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时,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长颈漏斗中的水面下降,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 (6)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排水集气法时刚产生气泡便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试管; (2)A;H2O2H2O+O2; (3)B;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4)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5)长颈漏斗下端产生气泡; (6)排水集气法时刚产生气泡便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7)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3分) 20.(13分)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白磷燃烧和红磷燃烧相似,且更易燃烧;澄清石灰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实验一: (1)先检查装置的 气密性 ,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气体,连接装置。 (2)打开弹簧夹 K1、K2 ,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V1mL.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 (3)关闭弹簧夹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沸水,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 冷却至室温后 ,再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V2mL.测量值V1﹣V2是 氧气 的体积(填物质名称)。 【数据处理】 (4)二氧化碳气体的测量值是 V﹣V1 (用字母表示,下同),根据实验算出氧气的体枳分数是 ×100% 。 实验二: (5)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袋中,开始采集数椐,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呼出气体中各气体体积变化趋势如图3,表示氧气体枳分数变化的曲线是 X (填“X”或“Y”或“Z”),曲线Z的体枳分数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曲线Y在80s后略微下降的原因是 温度下降,部分水蒸气液化 。 【评价与反思】 (6)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数据判断此说法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的。 【分析】(1)根据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实验步骤来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以及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3)根据测定气体含量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数据变化来分析; (5)根据呼吸的原理来分析; (6)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解答】解:(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气体,连接装置。 故填:气密性;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锥形瓶中氢氧化钙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减少的液体体积测出二氧化碳的含量; 故填:K1、K2;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关闭弹簧夹K1、K2,再向烧杯中加入沸水,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量筒中的水倒吸,读出量筒中液休体积为V2mL.V1和V2的差即为消耗的氧气体积 故填:冷却至室温后;氧气; (4)因为二氧化碳全部被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因此二氧化碳气体的测量值是V﹣V1;氧气的体积分数表达式是×100%; 故填:V﹣V1;×100%; (5)呼吸需要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袋中,开始采集数椐,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呼出气体中各气体体积变化趋势如图3,表示氧气体枳分数变化的曲线是X,曲线Z的体枳分数逐渐增大的原因是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曲线Y在80s后略微下降的原因是温度下降,部分水蒸气液化; 故填:X;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温度下降,部分水蒸气液化; (6)由图3可知,空气中水的体积分数为1.98%,而空气成分的气体杂质体积分数为 0.03%,故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填:错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