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20中考物理章节强化训练专题17简单机械含解析
专题17 简单机械 考点一:杠杆的分类 1.如图所示的各种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下列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3.下列图中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4.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 )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6m,OB=0.8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24 6.道钉撬、钢丝钳、开瓶起子、筷子、钥匙,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轮轴的是________。 7.如图1所示,小明在用杠杆撬一块大石头,他使用的是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如图2所示,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考点二:杠杆平衡条件 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2.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的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现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 ) A. 不平衡,挂铜球一端下降 B. 不平衡,挂铁球一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3.在学过的杠杆、滑轮和轮轴中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一种. 4.为了寻找“手臂上的杠杆” 24 做了如下实验:小明右手拿着书,先让手下垂,左手掌贴着右上臂的前部(肱二头肌),将右下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他感觉到右上臂的肱二头肌越来越紧张。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利用杠杆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 5.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8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________ N.(不计杆重和绳重) 6.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处于平衡状态,杠杆重不计 . 物体A重80N,AO=0.8m,BO=0.4m , 求物体B受到的重力? 7.根据要求作图,如图甲所示,用一根以O为支点的撬棒撬一大石块,作出作用在A端的最小动力F1及杠杆受到的阻力F2 . 24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旋一些(选填“左”,“右”),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实验中仍调到此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 A.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 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然可以平衡. 9.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钩码完全相同,个数不限) (1)在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________个钩码. 24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若保持左侧在A点悬挂2个钩码不变.某同学依次在O点右侧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处悬挂相应的钩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算出相应钩码的个数,并将对应的数据在坐标纸图丙描点,绘出钩码个数与力臂格数的图象. 考点三:滑轮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C. 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D. 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2.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12N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所用的拉力F=5N.们则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当改为提升27N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忽略摩擦阻力) 24 3.小明家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为了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他在楼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所用的滑轮每只质量为2 kg,每次将一袋50 kg的水泥提升5m。求:(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 (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 (2)每次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请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G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4 5.如图甲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9N. (1)若拉力大小为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若不考虑绳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只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如图乙所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若只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6.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O点可看成是这个杠杆的支点,如图所示是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G的重物的示意图。 (1)请画出动力F与阻力F'的力臂; (2)如果动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不计,则当拉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时,求F与G的关系。 7.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24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________. (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外功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________W. 考点四:斜面 1.在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 1000N 的物体沿着长 s=5m、高 h=1m 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 250N(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24 简单机械 参考答案 考点一:杠杆的分类 1.如图所示的各种用具在使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答案】B 【解析】A、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D、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B. 2.下列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答案】C 24 【解析】A、天平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故A错误; B、瓶起子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错误; C、食品夹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正确; D、钳子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图中使用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答案】C 【解析】A. 瓶起子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B. 道钉撬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 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D. 钢丝钳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故答案为:C. 4.如图所示,OAB为轻质杠杆,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端施加一个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杠杆( ) A. 一定是省力杠杆 B. 一定是费力杠杆 C. 一定是等臂杠杆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D 【解析】B点力的方向不同,力臂的大小则不同,不能确定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所以此时杠杆可能省力,可能费力,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4 5.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6m,OB=0.8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答案】40;费力 【解析】OAB是以O为支点的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当拉力竖直向上作用在杠杆上,力臂最长,力最小。所以动力臂是OA,阻力臂是O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A=G×OB 所以 ; 因为动力臂OA小于阻力臂OB,所以这是一个费力杠杆; 故答案为:40;费力. 6.道钉撬、钢丝钳、开瓶起子、筷子、钥匙,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属于轮轴的是________。 【答案】 筷子;钥匙 【解析】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钥匙,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属于费力杠杆的是筷子;因为钥匙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连续转动, 故钥匙也属于轮轴。 故答案为:筷子; 钥匙。 7.如图1所示,小明在用杠杆撬一块大石头,他使用的是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如图2所示,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力的方向”). 24 【答案】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解析】根据图1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小明在用杠杆撬一块大石头,他使用的是省力杠杆; 图2为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故答案为: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考点二:杠杆平衡条件 1.下列测量工具没有利用杠杆原理的是( ) 【答案】 A 【解析】(1)杆秤、台秤、托盘天平都可以简化成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符合杠杆的定义,利用了杠杆原理; (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所以选A. 2.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的铜球和铁球(ρ铜>ρ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平衡。现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 ) A. 不平衡,挂铜球一端下降 B. 不平衡,挂铁球一端下降 C. 仍然平衡 D. 无法判断 【答案】 A 24 【解析】根据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到该杠杆是一个等臂杠杆. 然后求出铜块和铁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比得出其浮力的大小关系;分别表示出铁块和铜块此时的力矩.通过比较力矩的大小确定其倾斜的方向. 由于两者质量相等,所以设铁块和铜块的质量为m, 杠杆又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mgL1=mgL2 , 所以该杠杆是一个等臂杠杆,即L1=L2=L. 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时,铁块受到的浮力:F铁=ρ水gV铁=ρg, 同理铜块受到的浮力:F铜=ρ水g, 由于ρ铁<ρ铜,所以ρg>ρ水g, 即铁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铜块受到的浮力; 此时作用在杠杆上的力是重力减去它们受到的浮力即:G-F浮 . 由此可知铁块产生的力矩(力臂和力的乘积):(mg-ρg)L,同理铜块产生的力矩:(mg-ρ水g), 由于铜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所以:(mg-ρg)L<(mg-ρ水g)L, 杠杆将向力矩大的一方,即铜块一侧倾斜,故铜块一端下沉. 故选A 3.在学过的杠杆、滑轮和轮轴中________是最基本的一种. 【答案】杠杆 【解析】滑轮、轮轴的实质都是变形杠杆,所以在学过的杠杆、滑轮和轮轴中杠杆是最基本的一种. 故答案为:杠杆. 4.为了寻找“手臂上的杠杆”做了如下实验:小明右手拿着书,先让手下垂,左手掌贴着右上臂的前部(肱二头肌),将右下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他感觉到右上臂的肱二头肌越来越紧张。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利用杠杆原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 【答案】由于阻力臂越来越大,动力就越来越大 24 【解析】手臂相当于一个绕肘转动的杠杆,肱二头肌对上臂的拉力为动力F,书的重力为阻力。将右下臂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阻力和动力臂L1不变,阻力臂L2逐渐增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 L2 , 所以动力就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由于阻力臂越来越大,动力就越来越大. 5.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O:OB=3:2,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所受的重力为200N,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的重力为80N.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加在配重下面绳端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是________ N.(不计杆重和绳重) 【答案】 220 【解析】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AAO=(GB+F)OB, 即:220N×AO=(80N+F)×OB, 已知:AO:OB=3:2,解得:F=220N; 故答案为:220. 6.如图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处于平衡状态,杠杆重不计 . 物体A重80N,AO=0.8m,BO=0.4m , 求物体B受到的重力? 【答案】160N 【解析】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OA为GA的力臂,OB为GB的力臂 .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即,解得:GB=160N 24 . 故答案为:160N . 7.根据要求作图,如图甲所示,用一根以O为支点的撬棒撬一大石块,作出作用在A端的最小动力F1及杠杆受到的阻力F2 . 【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阻力与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由图知,以支点O到动力作用点A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由此作出最小力,方向垂直于OA向下; 阻力是石头对杠杆的压力,作用在石块与杠杆接触点上,方向垂直于杠杆向下,如图所示: .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旋一些(选填“左”,“右”),使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实验中仍调到此位置平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 24 A.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 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3)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________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然可以平衡. 【答案】(1)左;水平;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 (2)D (3)2 【解析】(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端上翘,则重心应向右移动,应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左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两端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测量力臂;(2)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平衡是杠杆的左侧在多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杠杆的力和力臂数目过多,故D正确;(3)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第三个钩码的下方,即左侧的力是三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 , 2个×3格=3个×n格,n=2;即保持左侧第2格的钩码不动. 故答案为:(1)左;水平;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便于测量力臂;(2)D;(3)2. 9.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钩码完全相同,个数不限) (1)在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应将螺母向________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图甲中的A处挂2个钩码,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在B处应挂________个钩码. 24 (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若保持左侧在A点悬挂2个钩码不变.某同学依次在O点右侧第一格、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处悬挂相应的钩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请算出相应钩码的个数,并将对应的数据在坐标纸图丙描点,绘出钩码个数与力臂格数的图象. 【答案】(1)左 (2)3 (3)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会变小 (4)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3格.右端力臂为1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6个钩码.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2格.右端力臂为2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3个钩码.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3格.右端力臂为3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2个钩码.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不变,F2L2成反比; 24 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解析】(1)杠杆平衡的调节和天平调节类似,当杠杆左端略高于右端时,说明杠杆的右端力大而下沉,左端力小而上升.应将螺母向左调节,相当于向左端增加了力,杠杆才能平衡.(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杠杆左端挂两个钩码,其力为2G,力臂为3格.右端力臂为2格,则力F2= ,即右端要挂3个钩码.(3)在图乙中的C处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水平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其力臂的长度将会变小,由于阻力和阻力臂都不变,所以动力会变大; 故答案:(1)左;(2)3;(3)变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会变小;(4)如上图. 考点三:滑轮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C. 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D. 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D 【解析】 A、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省力与否与机械效率大小没有关系,故A错误; B、机械效率越低,说明做的功中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低,并不一定就是做的功少.故B错误; C、做功越慢的机械功率越小,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不能说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故C错误; 24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在总功相同时,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2.用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G=12N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所用的拉力F=5N.们则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当改为提升27N的重物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忽略摩擦阻力) 【答案】2.4;80%;90% 【解析】(1)当提升G=12N的重物时,W有=Gh=12N×0.2m=2.4J; (2)由图知,n=3,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拉力 ,则动滑轮的重力:G轮=3F-G=3×5N-12N=3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3)提升重27N的物体时,不计绳重和轮与轴间的摩擦,拉力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故答案为:2.4;80%;90%. 3.小明家新买的房子准备装修,为了将水泥从地面送上楼,他在楼上安装了一个滑轮组,所用的滑轮每只质量为2 kg,每次将一袋50 kg的水泥提升5m。求:(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 N/kg) 24 (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小; (2)每次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1)解:m=50kg,g=10N/kg, ∴每袋水泥受重力的大小为:G=mg=50kg×10N/kg=500N. (2)解:∵h=5m, ∴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500N×5m=2500J. (3)解: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 ∵m动=2kg, ∴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为:W额外=G动′h=m动gh=2kg×10N/kg×5m=100J, 则总功为:W总=W有用+W额外=2500J+100J=2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100%= ×100%≈96.2% 【解析】(1)用公式G=mg计算出其重力的大小; (2)利用公式W有用=Gh计算出做的有用功;利用公式W额外=Gh=mgh计算出滑轮组所做的额外功,再利用公式W总=W有用+W额外计算出总功,最后再利用公式η=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请在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G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24 【答案】 【解析】最省力的绕发是3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绳子的自由端从动滑轮连出。 5.如图甲所示,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9N. (1)若拉力大小为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2)若不考虑绳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只改变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如图乙所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若只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 (1)60%(2)不变;增大 【解析】(1)若拉力大小为F=5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若不考虑绳重.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动滑轮一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60%;不变;增大. 6.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杠杆,O点可看成是这个杠杆的支点,如图所示是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G的重物的示意图。 24 (1)请画出动力F与阻力F'的力臂; (2)如果动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不计,则当拉力F的方向竖直向上时,求F与G的关系。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 得FL1=F′L2 , 又F′=G、L1=2L2 , 则F= 。 7.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1)请在图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________. (2)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 (3)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除克服动滑轮重所做的额外功外,其它额外功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动滑轮和绳重一定的情况下,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4)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________W. 【答案】 (1)如图所示: 24 (2)66.7% (3)变大;物重;摩擦力 (4)0.14 【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物体上升的高度h=0.1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0.3m,s=3h,所以承担物重的绳子是3段,因此要从动滑轮绕起,如图所示: ; (2)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Gh/Fs×100%=4N×0.1m/2N×0.3m×100%≈66.7% (3)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间的摩擦力做的功,摩擦力与绳子间的拉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此提的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额外功也会变大,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和摩擦力有关.(4)动力的功率即总功的功率,根据P=W总/t得P=W总=Fs/t=0.7N×0.3m/1.5s=0.14W. 故答案为:(1).见解析;(2).66.7%;(3).变大;物重;摩擦力;(4).0.14. 考点四:斜面 1.在建设工地上,工人把重 1000N 的物体沿着长 s=5m、高 h=1m 的斜面从底部匀速拉上斜面的顶端,沿斜面所用的拉力为 250N(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了多少功? (2)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是多大? 24 【答案】(1)解:将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拉到斜面顶端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 W总=Fs=250N×5m=1250J (2)解: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Gh=1000N×1m=1000J, 工人使用斜面做功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00%=1000J1250J×100%=80% (3)解: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1250J−1000J=250J, 由W额=fs可得,物体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f= = =50N 【解析】(1)根据 W=Fs可求出功; (2)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求出机械效率; (3)根据W额=fs的变形公式,可求出f. 24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