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一篇基础过关第08课时溶液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一篇基础过关第08课时溶液课件

第8课时溶液第一篇 基础过关 考点一 溶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而的混合物。2.特征:性、性,物质类别为。分散均一稳定均一稳定混合物 [提示]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不变时,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注意]①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酒精等。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等。 3.组成:由、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质溶剂溶质溶剂溶液类型气液型固液型液液型无水有水溶质气体固体量少非水物质溶剂液体液体量多水 考点二 溶解现象1.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1)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2)外因①温度:温度越高,溶解速率。②固体颗粒大小:固体颗粒越小,溶解速率。(3)搅拌:搅拌越充分,溶解速率。2.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物质溶于水后使溶液温度降低的为硝酸铵,而物质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的为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氧化钙。越快越快越快 [提示]①生石灰遇水放热,是发生了化学反应。②物质在密闭容器中溶解时,吸热或放热通常会引起容器内压强变化。 考点三 乳化作用1.乳浊液:由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乳浊液不均匀、,久置后会。2.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如。3.乳化作用: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小液滴混合物不稳定分层洗洁精 考点四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下,在里,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判断方法(1)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3)有晶体析出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还能不再减少减少不溶解继续溶解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对于大多数固体物质而言: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注意]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增加溶质、减少溶剂。②少数物质如氢氧化钙,其饱和溶液降温变成不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升温变成饱和溶液。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就是稀溶液。(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3)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考点五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下,某固态物质在g溶剂中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四要素:①条件:;②标准:;③状态:;④单位:。一定温度下100饱和质量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饱和状态g 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含义:。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能定量衡量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两者的关系如下(以20℃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为例):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NaCl36g溶解度/g(20℃)>101~100.01~1<0.01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外因:。温度 考点六 溶解度曲线1.意义内容意义图点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两曲线的交点(P点):在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线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的坡度越,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如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溶解度相等相等大大小 (续表)内容意义图面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如M点对于a来说为不饱和溶液,对于b来说则为饱和溶液不饱和 2.变化规律(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增大减小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判断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大小。(3)判断某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4)判断如何改变温度实现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5)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概念与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推导公式溶质质量=×考点七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续表)溶液稀释的计算计算原理稀释前后,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计算公式浓溶液质量×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质量×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步骤:①,②,③,④装瓶贴标签存放仪器:、药匙、、胶头滴管、烧杯、溶质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托盘天平量筒玻璃棒 [注意]①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操作有: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使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b.向烧杯中倒水时有水洒出。②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操作有:a.称量固体时固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称量的固体质量偏小;b.称量固体时只在固体的下面铺了称量纸,称量的固体质量偏小;c.固体中有杂质,取用的固体的质量偏小;d.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使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e.用蒸馏水洗刷烧杯后未将烧杯擦干,留有蒸馏水等。 考向一 溶液的形成1.[原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水是唯一的溶剂()(2)溶质只能是固体()(3)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4)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5)冰水混合物是溶液()(6)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7)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原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即溶液各部分浓度、密度均相同()(9)物质只要分散到水中就能形成溶液()(10)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11)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铜,溶剂是硫酸()(12)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食盐溶液变稀了()(13)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14)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 2.[2019·衡阳]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食醋C.生理盐水D.牛奶[答案]D[解析]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食醋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 考向二 溶解时的热现象3.[2019·郴州]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其中一种物质的能量变化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的是()A.CaOB.NaOHC.浓硫酸D.NH4NO3[答案]D[解析]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NaOH溶于水后使溶液温度升高;浓硫酸放入水中,使溶液温度升高;NH4NO3固体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4.如图8-1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硝酸铵B.蔗糖C.生石灰D.氯化钠[答案]C[解析]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溶于水放热,使澄清石灰水的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析出固体,使石灰水变浑浊。图8-1 5.[2019·广西北部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属于乳化现象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出现放热现象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发生变化D.自来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可得到蒸馏水[答案]A[解析]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原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出现吸热现象;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自来水经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色素和异味,自来水中还含有其他杂质,不能得到蒸馏水。 6.在图8-2甲、乙中分别装入下列物质,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图8-2 (1)能使图甲中气球a变大的选项是。(2)能使图乙中气球b变大的选项是。ADEFGIBH选项集气瓶中物质胶头滴管内物质A氢氧化钠固体水B硝酸铵固体水C氯化钠固体水D氧化钙固体水E浓硫酸水F铁稀盐酸G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H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I碳酸钙稀盐酸 考向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7.[原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2)充分搅拌后,溶液中仍有固体溶质未溶解,该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在升高温度时,一定能继续溶解溶质()(4)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5)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6)降低温度,不饱和溶液一定可以变为饱和溶液()(7)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7.[原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晶体()(9)改变条件可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10)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11)任何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都可以转化成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12)某饱和溶液升温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13)将常温下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升温到60℃,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将变成不饱和溶液()(14)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10g水又析出bg晶体,a与b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8.[2019·温州]如图8-3,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A.砂糖水颜色很深B.砂糖水味道很甜C.砂糖溶解得很快D.砂糖固体有剩余[答案]D[解析]颜色、味道、溶解得快慢不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砂糖固体有剩余。图8-3 考向四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2)t2℃时a的溶解度是,该温度下将30ga物质放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3)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物质序号)。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图8-450g75gb>a=c 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4)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①a、b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②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图8-4增大减小较大较小 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5)如果t1℃是20℃,三种物质都属于(填“微溶”“可溶”或“易溶”)物质。(6)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到t2℃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图8-4易溶b>a>cb>a>c 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7)把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图8-4BE 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8)t1℃时,饱和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9)若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的方法提纯a;若b中混有少量a时,可用的方法提纯b。(10)常讲“冬天捞碱(碳酸钠),夏天晒盐(氯化钠)”,其中“碱”的溶解度曲线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1)以上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能是气体的是。图8-41∶5降低温度并增加溶质降温结晶蒸发结晶ac 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2)如图8-5所示,20℃时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固体物质A,若c的饱和溶液中有部分溶质析出,则加入的固体A可能是。图8-4图8-5氧化钙(CaO)[或氢氧化钠(NaOH)] 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3)如图8-6是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①在t2℃时,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②N点表示t3℃时A物质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8-4图8-620%不饱和 9.[原创]图8-4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3)如图8-6是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8-4图8-6 ③图8-7甲、乙、丙、丁是M、N两点代表的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路线图(“→”表示转化方向)。其中采取“先将M点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到溶质质量分数与N点相等,再滤去其中析出的晶体,然后再升高温度至N点对应的温度”这一措施来实现M→N转化的途径路线图是(填序号);根据图甲来实现N→M转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8-7丙先将N点溶液降温至M点对应的温度t2℃,再加溶质至饱和或恒温蒸发溶剂至饱和 10.[2019·鄂尔多斯]图8-8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b点表示的意义是。(2)t2℃时,将M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到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和。(3)将t1℃时M和N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0℃,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液n。关于m和n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都是饱和溶液B.溶液质量: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