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5-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2005-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含解析

专题05透镜及其应用1.(2005天津,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解析】凸透镜的焦距f=8cm,则2f=16cm.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光轴上距离凸透镜12cm的位置,所以u=12cm.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2.(2007天津,5)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f,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幻灯片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A.大于2fB.等于fC.大于f,小于2fD.小于f【答案】C【解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幻灯片相等于物体,屏幕相等于光屏.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物距应处于1倍、2倍焦距之间.所以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f,小于2f.故选C3.(2008天津,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某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f,用它照相时.要在底片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被照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A.大于2fB.大于f,小于2fC.等fD.小下f【答案】A【解析】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要在底片上成缩小的清晰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即焦距应大于2倍焦距.故选A4.(2009天津,4)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7 A.图甲和图丙B.图乙和图丙C.图甲和图丁D.图乙和图丁【答案】A【解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故选A5.(2009天津,16,填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答案】大于;小于【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底片相当于光屏,所以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大于2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小于实际物体的大小。6.(2010天津,12,多选)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C.将透镜适当靠近蜡烛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答案】BC【解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且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此可知,当物距减小时,物体所成的像在逐渐的变大,并且像距也在增大.由此可知要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就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综上分析,故选BC。7.(2011天津,6)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7 的是()A.实验1B.实验2C.实验3D.实验2和实验3【答案】A【解析】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缩小的像,且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物体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且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且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综上分析,故选A。8.(2012天津,12,多选)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答案】AC【解析】(1)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说明像距在变小,物距在变大,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置不变,所以凸透镜应位于a点的左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所以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C符合题意.(3)蜡烛在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在b点时,仍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和C.7 9.(2013天津,12,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倒立的像D.一定是正立的像【答案】AC【解析】凸透镜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题中给出的数值与焦距建立不等式,解出焦距可能的数值,进一步判断成像情况.由图看出,物距为20cm,像距为15cm,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20cm>2f,像距f<15cm<2f,所解得7.5cm<f<10cm.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cm刻度处,所以u=10cm,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0.(2014天津,11,多选)某同学对凸透镜的光学特性进行研究,完成了下列实验:(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2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2)他再将该凸透镜和点燃的蜡烛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后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6cmB.实验(2)中,物距u为20cm C.实验(2)中,物距u为30cmD.实验(2)中,得到的像为放大实像【答案】BD【解析】(1)根据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当拿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2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该点到透镜的距离,即焦距为12cm.故A错误;(2)从图上看处,实验(2)中,物距u=50cm﹣30cm=20cm,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故BD正确.故选BD.11.(2015天津,117 ,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答案】AC【解析】由图看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这时凸透镜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C正确。12.(2016天津,11,多选)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2f,f<18<2f解得焦距f满足9cm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