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下列说法与生活实际相符的是A.一张试卷的质量约为80gB.人体正常的温度为C.一间教室内的空气质量大约为20kgD.一台普通家用电冰箱的功率约为140W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不能晾干D.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A.B.C.D.4.关于信息与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电磁波的频率越低,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就越多C.地球在50亿年中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所有能量的源泉D.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原子弹是利用核聚变释放极大的能量5.一个开关同时能控制三只灯泡,则这三只灯泡的连接方式为 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在2011年江南中学体育节上,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A.B.C.D.7.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2;当推力为30N时,此时木箱受到摩擦力为,则A.1香䁕222䁕香䁕B.11香䁕25香䁕香䁕C.15香䁕222䁕香䁕D.11香䁕222䁕222䁕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1为定值电阻,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ss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B.C.D.9.如图所示,工人用300N的力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B.动滑轮重100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香䁥1香.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的过程中,小灯泡的ss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最后小灯泡正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9 C.该电路总功率变化范围为~24D.小灯泡正常发光1min,电流所做的功为24J二、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1.如图,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斜面对物块作用力的示意图。12.如图为一半圆形玻璃砖,水平面AOB不透光,只反射光,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从玻璃砖的M点入射,从N点射出,请完成光路图虚线为经过M、N两点的法线1.如图是简单的火警自动报警装置的部分电路,温控开关在常温时断开,绿灯亮;在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自动闭合,红灯亮、电铃响,发出报警信号。请你按上述要求,将电路图补充完整。、b、c为三个接线柱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4.0分)14.小明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他应选用____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同时选用颗粒较小的冰块做实验,并不断________,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2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s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熔化持续了________分钟,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冰熔化时________; 冰熔化后小明想继续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于是他将一些盐放入试管内水中,把试管放入冰箱。每隔一定时间记录盐水的温度,并将数据绘制成如丁所示图像。他发现:与水相比,盐水凝固点变________填“高”或“低”,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戊所示,试管内冰水混合物的冰会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1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2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_____。16.1如图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A.如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图.要使灯泡变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滑动.填“左”或“右”2在图3中连接电路,要求灯1、2并联,1做总开关,电流表测2的电流大小.并在方框中画出电路图.17.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_____Ro.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 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_____选填“快”或“慢”.4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os小图象.从O点开始的路程oR0102030405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小Ro01.252.5香.755.香香.25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8.光滑斜面甲与水平面AB平滑连接,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B点静止,如图甲,在AB上的C点平滑拼接另一光滑斜面乙。已知䈀,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h,小球应在甲斜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19.如图甲所示为一台电压力锅,它结合了高压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具有省时省电、安全性高等优点,很受人们喜爱。它有加热、保温、断电的功能其内部简化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开关s可根据设定在“1“2”“3挡之间自动转换,某次煮饭时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1已知电阻2的阻值是1的7倍,那么这个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是保温功率的多少倍?2此次煮饭时,前3min内电能表如丁图所示的转盘转了160转,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是多少?问此次煮饭总共消耗了多少电能?电压力锅省时省电的原因是锅内气压比一标准大气压高,那么水的沸点就会高于1香香,当时的大气压为香,限压阀的质量为m,排气孔的内径为请推导出这个电压力锅工作时锅内的最高气压p的表达式。20.如图甲所示,拉力F通过滑轮组,将正方体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拉出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处。图乙是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1香䁕R,求: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2金属块的密度;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大小。 【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解: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g,一张试卷的质量约为此数值的一半,在3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不符合实际;C、空气的密度在1.R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5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1.R98.527.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普通电冰箱工作电流约香.,其工作功率在s22香香.14香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对于生活中数据的估测,应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进行判断,也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判断,如自己的身高、自己的体重、自己正常时的体温及正常行走的速度等方面来与题目中的数据比较,只要相差不大,即该数据就是合理的。2.答案:D解析:解:A、冰糕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糕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错误;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晾干了是升华现象,故C错误;D、电冰箱的制冷剂在冷冻室内蒸发吸热;将热搬运到冰霜外的冷凝器,再经过压缩使之液化放热,故D正确。故选:D。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解题:1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小液滴,是液化形成的,水蒸气是看不见的;2物质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 4电冰箱内的制冷物质在冷冻汽化吸热,在冷凝器液化放热。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一些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各种物态变化时从哪种状态变化成哪种状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答案:C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池塘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猫通过水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湖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C符合这一特点。故选: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4.答案:A解析:解:A、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正确;B、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故B错误;C、地球50亿年积累的太阳能是我们今天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故C错误;D、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的可控链式反应来发电的,原子弹爆炸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不可控链式反应释放极大的能量,故D错误。故选:A。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电磁波的信息传递量跟频率的关系: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太阳能是我们所用大部分能量的源泉;4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前者主要应用在核反应堆中,后者应用在原子弹中;聚变主要应用在氢弹上。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传播和利用、能量的来源以及核能的利用等知识,认真分析即可正确解题,是一道基础题。5.答案:C 解析: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和并联电路干路中的开关都可以控制整个电路。解决本题要会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道开关在不同电路中的作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并联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所以三只灯泡的连接方式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明确经过飞盘上下表面流动的空气速度的不同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从飞盘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入手,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决此题。只有飞盘的上表面凸起,下面平直,飞盘升空时,流过飞盘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飞盘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在这个压强差造成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快速前进的飞盘才会越升越高,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中飞盘的形状符合题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7.答案:D解析:解:1木箱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推力1与摩擦力1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推力1与摩擦力1是一对平衡力,所以:111香䁕;2木箱匀速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推力2与滑动摩擦力2作用,则推力2与摩擦力2是一对平衡力,所以:2222䁕.当推力为3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因为物体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不变,为222䁕.故选D.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对木箱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条件求出摩擦力.知道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熟练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答案:A 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1与2串联,电压表测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由s可得,2两端的电压:2ss1,由表达式可知,电压表的示数2与电流表的示数I是一次函数,且电压表的示数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而减小,故BD错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但不为零,故A正确、C错误。故选:A。由电路图可知,1与2串联,电压表测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关系,然后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正确的表示出两电表的示数关系是关键。9.答案:B解析:解:A、由图可知,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o224,故A错误;1B、忽略绳重和摩擦,由㠶洠㠶可得,动滑轮的重:2动㠶s㠶2香香䁕s5香香䁕1香香䁕,故B正确。动o4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香.4Ro,小1香o根据香香䁕香.4Ro12香,故C错误;有用㠶㠶㠶5香香䁕D、根据8.䁥,故D错误。o2香香䁕总故选:B。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o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12忽略绳重和摩擦,根据㠶洠㠶求出动滑轮的重。2动根据算出拉力做功的功率;有用㠶㠶㠶4根据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o总1本题考查了有关滑轮组公式o、㠶洠㠶、速度公式、功率公式以及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2动明确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10.答案:B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A.由题意可知,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2V,即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故A错误;B.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ss1,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s12s9,由s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99,故B正确;s1C.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为小灯泡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由图乙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s额2,则大额额s额12224,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的电流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由图乙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ss1,则小s12112,所以,该电路总功率变化范围为12~24,故C错误;D.小灯泡正常发光1min,由可得,电流所做的功:小额小24香o144香,故D错误。故选:B。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题意可知,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大,根据图乙读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即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的电流最小,根据图乙读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当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路为小灯泡的简单电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根据图乙读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利用s求出其大小;当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的电流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根据图乙读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s求出其大小,然后得出该电路总功率变化范围;4小灯泡正常发光1min,根据求出电流所做的功。小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综合应用,从图象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11.答案:解: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就是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物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如下图所示:解析:1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就是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它与物块对斜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2物块对斜面的压力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斜面;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作用点也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物块。物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受到斜面对它向上的摩擦力。1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的中点处,指向受支持的物块,并且与接触面垂直。12.答案:解:首先作出入射M点的像点,然后连接䁕,和镜面相交与点,则䁕为反射光线,再连接起为入射光线,即第一次的折射光线。已经过玻璃砖右侧的折射点N作出了法线,根据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解析:首先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入射点M的像点,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有像点和N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入射点M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即第一次的折射光线。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本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线是实线、哪些线是虚线,另外不要把方向标反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通过发光点的像点。本题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记熟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13.答案:解:温控开关在常温时断开,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被弹簧拉起,动触头和上面的静触头接通,电源和绿灯组成电路,绿灯亮;在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自动闭合,电磁铁有磁性,电磁铁吸引衔铁,动触头和下面的静触头接通,电源和红灯、电铃组成电路,绿灯亮,电铃响; 解析:温控开关在常温时断开,绿灯亮,要求绿灯和电源组成通路;在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自动闭合,红灯亮、电铃响,发出报警信号,要求红灯、电铃和电源组成通路;通过电磁铁磁性有无能自动接通两个电路。对于电磁继电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哪里是控制电路,哪里是工作电路,有几个工作电路,电磁铁工作时,哪个工作电路工作,电磁铁不工作时,哪个工作电路工作。14.答案:乙搅拌晶体7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低变多解析:解:1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中的碎冰块受热均匀,而且碎冰块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故应选择乙装置;为了使试管内冰各部分受热均匀,在实验时应用搅拌棒不断搅拌,使冰块均匀受热;2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故为晶体;冰熔化过程持续了9s27;从图象可知:盐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s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s2;又知水的凝固点是香,所以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因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香,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s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所以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故答案为:1乙,搅拌;2晶体;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低,变多。1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且可以防止温度上升较快,便于测量温度。2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的凝固点为香;根据热传递的知识,高温物体放热,低温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沸腾的特点,属于基础题。关键掌握晶体熔化和沸腾的条件和特点。15.答案:前面;未点燃;完全重合解析: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既能成像又能透光的特点。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眼睛应该在镜前才能观察到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断物像大小相等。故答案为:1前面;2未点燃;完全重合。1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不能成在白纸上,只能在玻璃前观察;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 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16.答案:11.;左;2解析:解:1由图1知,电流表使用香s量程,分度值香.1,电流表的示数为1.;灯泡变亮,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电阻变小,由图2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左滑动;2灯1、2并联,开关1位于干路,电流表与2串联.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先将灯泡2、电流表、开关1串联起来回到电源负极,再将灯泡1并联在灯泡2和电流表的两端,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1.;左;2见上图.1根据电流表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示数;根据灯泡变亮分析电路中电流、电阻变化,从而知滑片的移动方向;2由题意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1同时控制两盏电灯,说明开关1位于干路;电流表测通过2的电流,说明电流表与2串联,据此连接实物电路图和画出电路图.本题考查了电流表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以及实物电路图的连接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关键是根据题意和开关的作用判断电流表和开关的位置.17.答案:运动;香.香8;慢 解析:解:1塞子向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o2由题意知,路程S为5香.5,时间t为7o.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可以求得气泡的速度:小香.5香.香8Ro.7o要测量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和对应的时间.由于物体是动态的,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物体运动的越慢,越易于测量.故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慢.44将表一中的坐标点香香,1香1.25,2香2.5,香.75,4香5.香香,5香.25在os小坐标系中逐一描出,连接各点即为气泡运动的os小图象,如图:故答案为:1运动;2香.香8;慢;4如图所示;1利用塞子与气泡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变化,结合机械运动中有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定义,即可确定答案.2根据题目中告诉的路程与时间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即可求得气泡的平均速度.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即可知道哪种情况更便于测量气泡的运动时间和距离.4将表一中的数据在os小坐标系中描出各点,连接各点即可得到气泡运动的路程s时间图象.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的了解与掌握,涉及到用描点法画os小图象,有难度!18.答案:解:1从释放点到B点静止,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在AB水平面上由于摩擦而损失的机械能,因为䈀,所以在AC上损耗的机械能是AB上的三分之一,所以乙斜面上时机械能比甲斜面2上时的机械能少三分之一,故上升的高度;2小球在乙斜面上升高度为2h,因为AC段上消耗的机械能与第一次相同,即消耗高度的机械能,5所以原来小球在甲斜面上的释放高度是:2洠。 解析:弄懂题意,并能明确小球在AC段损失的机械能相当与斜面的多大高度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据䈀可知,在AC上损耗的机械能是AB上的三分之一,进而判断乙斜面上时机械能比甲斜面上时的机械能少的关系,进而判断出上升高度;2据1可判断出小球在AC上损失的机械,而后可以计算出2中小球在甲斜面上的高度。19.答案:解:1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放在1处时,只有电阻1工作,当开关S放在2处时,电阻1和2串联,根2据知,当开关S放在1处只有电阻1工作时,总电阻较小,总功率较大为加热状态,当开关S放在2处,电阻1和2串联,电阻较大,是保温状态;22228加热功率与保温功率之比为:加热:保温::1,即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是11洠211洠71保温功率的8倍;2由图乙知前20min电压力锅处于加热状态,实1香㈍前3min内,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标4香香香㈍R香.88香香;小小香1由1知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是保温功率的8倍,所以保温功率为8香香1香香;8小8香香2香香o9.1香5,加热消耗的电能为:1加热1小1香香2香香o1.21香5,保温消耗的电能为:2保温2总共消耗的电能为:1洠29.1香5洠1.21香51.香81香;根据力的平衡知:4锅内的最高气压为:香洠香洠2香洠2。2答:1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是保温功率的8倍;2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是800W;问此次煮饭总共消耗了1.香81香的电能;4电压力锅工作时锅内的最高气压香洠2。解析:1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放在1处时,只有电阻1工作,当开关S放在2处时,电阻1和22串联,根据分析加热还是保温且算出加热功率是保温功率的多少倍;实2根据算出电压力锅的加热功率;标小小 根据小算出各段消耗的电能,再加起来就是此次煮饭总共消耗的电能;4根据力的平衡知识得出香洠香洠2表示出锅内的最高气压。不同以电压力锅为背景考查了加热保温的判断、电能、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平衡力的应用以及压强公式的应用,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20.答案:解:11由甲图可知,2,不计动滑轮的重力、摩擦及水和空气对金属块的阻力,㠶,2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后,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小2s小时刻,从乙图可知,该金属块重力为:㠶221香8䁕21䁕,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即为图中的香s小1时刻,则2洠浮㠶,所以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浮㠶s221䁕s28䁕8香䁕;浮8香䁕s2根据浮排可得,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排11香R1香䁕R81香,水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块的体积81香s,排㠶21䁕则根据㠶、可得,金属块的密度为:金1香䁕R81香s2.71香R。s金属块的边长81香香.2,则受力面积2香.22香.香42,压㠶21䁕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5.41香。香.香42答:1金属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80N;2金属块的密度2.71香R;如果直接将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5.41香。解析:1当金属块完全露出液面,没有浸入水中时,金属块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为图中的CD段,据此求出金属块重。分析绳子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当金属块从水中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未露出液面,此时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的浮力不变,绳子的拉力也不变。当金属块未露出液面时,拉力等于重力减去浮力,据此结合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求出浮力大小;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知道金属块的重,利用重力和密度公 式求金属块的密度。金属块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利用体积公式求出金属块的边长,再利用面积公式求出金属块的底面积,即受力面积,最后利用压强公式计算压强。本题考查了重力、浮力、质量、密度、压强的计算以及阿基米德原理,关键是公式和公式变形的应用,难点是通过图乙确定金属块的重力及绳子受到的拉力、会用称重法计算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