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一)

2021年湖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知识运用(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蚊蚋(ruì)  拾级(shí) 明眸皓齿(mú)  弄巧成拙(zhuō)B.菜畦(qí)嗔怒(chēn)丢三落四(là)纨绔子弟(wán)C.篡改(zuàn)排闼(tà)坦荡如砥(dǐ)俯首帖耳(tiē)D.拘泥(nì)纤维(qiān)略胜一筹(chóu)教学相长(zhǎnɡ)【解析】A.拾(shè)级,明眸(móu)皓齿;C.篡(cuàn)改;D.纤(xiān)维。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A.阑珊阴晦鞠躬尽瘁左右逢源B.虬枝潸然春寒料峭按步就班C.滞留取谛黯然失色提纲契领D.缀学横亘纵横决荡姹紫嫣红【解析】B.按部就班;C.取缔,提纲挈领;D.辍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篇散文语言凝练,“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只用寥寥数语,便将所见之景描写得惟妙惟肖,境界全出,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B.清晨雾气一消散,南山上的树木与远处的田野就历历在目,颜色鲜明,仿佛是为了迎接春风丽日,展开了一幅簇新的图画。C.李教授今年已经七十多岁,在学术生涯行将就木 时,将告别他热爱的事业。D.“开大奔进故宫”事件持续发酵,违规放行者应承担什么责任?故宫管理队伍一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解析】“行将就木”指人临近死亡,不能用于学术生涯。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A.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上升,英国甚至达到约80%左右,去工业化已成为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趋势。B.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省经济民生造成了很大冲击,城乡居民收入也出现了较大减幅,而且形势逐季好转。进入三季度后,城乡居民收入同比双双由减转增。C.环保部门将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污染防治措施,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D.虽然《颜氏家训》是骈体文,但文笔流畅,意味隽永,理论平实且不落俗套,在当时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自成一家。【解析】A.“约”与“左右”语义重复;B.关联词使用不当,“而且”改为“但是”;D.关联词位置错误,“虽然”应该在“《颜氏家训》”后面。5.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B.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情变得简单。”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D.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不善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解析】C.项中的“史广顺说”之后的“:”应为“,”。根据说话者所处的位置,说话者放在所说的话的中间,用逗号。二、文化积累(8分,每小题1分)6.古今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小题1分)(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__欣欣然张开了眼__。(朱自清《春》)(2)山舞银蛇,__原驰蜡象__,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3)潭中鱼可百许头,__皆若空游无所依__。(柳宗元《小石潭记》)(4)安得广厦千万间,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__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__”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6)无论出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__出淤泥而不染__,__濯清涟而不妖__。”(7)鲍松同学西北之行,美景尽收相册,其中一组照片有黄河、沙漠、夕阳,他在给这组照片配文时想到了两句唐诗“__大漠孤烟直__, __长河落日圆__”。(王维《使至塞上》)(8)我们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日把湖北建设成“__客路青山外__,__行舟绿水前__”的生态家园。(王湾《次北固山下》)三、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7—9题。(6分,每小题2分)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蜂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节选自《西游记》)7.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__花果山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黄袍怪__。(2分)8.《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2分)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9.《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2分)孙悟空:①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②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③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猪八戒:①动物性: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③ 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赔 偿余显赋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大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 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 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10.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3分)以老人的活动为明线:→→以“我”的活动为暗线:→→11.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①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②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心情。12.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分)①气韵儒雅。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②技艺精湛。三尊泥塑栩栩如生。③诚实守信。“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 ④自豪。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13.“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3分)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莫让自制力成为稀缺品斯涵涵这段时间,很多人居家办公或学习。居家办公学习对个人的自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制力不够强,居家工作和学习的时候就容易分神、拖延。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31.7%的受访者觉得自己自制力好,92.0%的受访者觉得需要提高自制力。居家办公、“躺在家里上课”是不少人一直以来的梦想,但真正实现了,很多人发现,效果与想象存在很大的差距。一边上网课一边打游戏,本来只是想回复朋友微信的,结果把手机一拿起就放不下;打开工作邮箱,却被网页推送的文章吸引,思路被带跑,半天收不回……疫情冲击下,很多人有了更多的居家时间,也有了更多的干扰,只有31.7%的受访者觉得自己自制力好,说明自制力俨然成了稀缺品,纷繁的网络信息、懒散的居家环境,已然让很多人茫然失措。 缺乏自制力似乎不算什么大事,但日积月累会改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一般来说,缺乏自制力,做事容易信马由缰,会开小差或做跟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导致时间浪费,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引起家人、同事及老师、领导的不满,影响学业与前途,为了挽回影响又多花费更多的时间完成任务,高投入低产出,并产生懊悔、自怨自艾等负面情绪,由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长远来看,缺乏自制力,专注和深入的程度会逐步下降。比如阅读方面,喜欢看浅显、有直接视觉效果的书籍,久而久之,将减弱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科学思辨的能力;比如有时还做出冲动、不守规矩的举动,这种影响则更隐秘而久远。尼采说过,始终全神专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古人亦云:“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古今中外,大凡做出卓著成就的人无不自制自律,专心致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终将一事无成。需要知道,自制力是一种优良品质。提高自制力,于个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积极改变自我评价与精神面貌,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达到生活工作目标,乃至“梦想成真”;于社会,倡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刻苦钻研精神,匠心筑梦,才能培养出更多览月潜洋、勇于挑战的科研人才以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通讯工具、娱乐方式的迅猛发展,疫情期间的居家隔离条件,都使得外部的干扰越来越多,但我们不能被工具、外在因素所绑架。莫让自制力成为信息时代的稀缺品。首先要树立清晰的工作目标和学习规划,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克服拖延、焦躁、得过且过等弱点,学习时间管理技巧, 合理分配任务,大力培养专注的品质。其次要强化专注力训练。学习提高效率的方法,细化目标步骤,严格时间安排,必要时屏蔽可能干扰自己的因素,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惰性,还可以强制自己远离干扰。例如设立自己的“专注时间”,或者与志同道合者相互督促相互勉励等,营造孜孜以求的宁静氛围,使自己的注意力保持集中,使工作与生活保持效率与质量。提高自制力无论是对于当下战疫阶段还是人生长远规划,都大有裨益。(选自《羊城晚报》2020年3月20日)14.针对“自制力”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分)莫让自制力成为稀缺品。15.文章在论述的过程中,运用了事实论据,请任选一处并分析其作用。(3分)示例一:列举一边上网课一边打游戏,本来只是想回复朋友微信的,结果把手机一拿起就放不下;打开工作邮箱,却被网页推送的文章吸引,思路被带跑,半天收不回等缺乏自制力的种种例子,有力地论证了自制力的缺失,强调良好的自制力是多么重要。示例二:列举设立自己的“专注时间”,或者与志同道合者相互督促相互勉励等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如何强化专注力这一论点。16.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清晰的工作目标、学习规划和强化专注力训练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①培养专注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有了目标,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或复习的任务; ③学习过程中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惰性,还可以强制自己远离干扰(言之成理即可)。17.文章说,“古今中外,大凡做出卓著成就的人无不自制自律”,请列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并进行简要分析。(3分)示例: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8—20题。(6分,每小题2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 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8.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宦游人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巾”劝慰鼓励友人。(2分)1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 20.“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2分)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向江面上的五大渡口,只见烟雾弥漫,什么都看不见。描绘了出发地巍峨险要的气势和友人将前往任所途中的风雨苍凉、车尘遥远的景色。(五)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0分,每小题2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妙赏亭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④焉,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节选自祁彪佳《寓山注》)【注释】①暱:同“呢”,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 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④都:汇聚。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__居高面下__(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__意趣,情趣__(3)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胜:__美好,美景__(4)盖缘身在山中也缘:__因为__22.根据文意,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划2处,2分)仰面贪看/恍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23.翻译下面句子。(2分)(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峰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2)此亭不暱于山,故能尽有山。这个亭不靠近山,所以(在亭上)能尽览山色。24.祁彪佳为什么把亭命名为“妙赏亭”?根据乙文中的画线句,简要回答。(2分)祁彪佳认为在此亭不仅能欣赏妙景,还能有神清气爽的奇妙感受,所以将此亭命名为“妙赏亭”。25.亭不仅是实用之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观赏者眼中有景,情由心生,寓情于名。欧阳修自问自答,道出亭名,体现了他(1)__悠闲自在__的心态;祁彪佳名亭为“妙赏”,感叹“安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流露出他(2)__得意_ _的心情。不知不觉中,亭成了古人怡情寄趣的载体。(2分)四、综合性学习(6分,每小题2分)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光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赵艳艳) 12月29日,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依力哈木·热依木等10人获得了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称号。活动现场,光明日报和中国文化报联合发布2019“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出重要指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制定颁布、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等被评为2019“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材料二:关于非遗保护的相关调查    材料三: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打树花”等非遗技艺刷爆了朋友圈,火晶柿子、水羊肉成了“爆款”非遗美食;《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本草中国》等纪录片的推出,也燃起了追捧非遗的热情;多地探索非遗与文旅产业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1)阅读材料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25字)。(2分)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2)用简洁的语言,从材料二的图表中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2分)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们的意识不够。②传承人老龄化、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也对非遗保护影响很大。(3)“非遗重在传承,传承重在坚守。”结合上述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2分)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目前非遗传承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不断加大对非遗的保护,同时应推进一系列的非遗文化展演活动,推动非遗文化交流与传承。其次,社会媒体可通过电视、新闻以及社交软件等推广非遗技术,燃起大众追捧非遗的热情,借助市场的力量,利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也将更大限度更广范围地激发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言之有理即可)五、写作(50分)27.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等,字数不少于600字。(1)命题作文请以“一切皆有可能”为题写一篇文章。(2)材料作文《菜根谭》里有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什么是大事?对于生命个体而言,生死是大事, 荣辱是大事,只要对自身发展能起到改变方向,改变性质,影响深远的决定、行为、言论、发现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大事;同理,对于国家民族亦是如此。“大事”来临的时候,静气就能够让我们独立思考,在各种纷繁现象中拨云见日;能够让我们平和处事,坦然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这样的“大事”时刻,你或者是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又是怎样“静气”处事呢?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联想,可以发表观点,也可以抒情。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