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01 发布 |
- 37.5 KB |
- 3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关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9•株洲)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A.禁止吸烟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放易燃物D.禁止烟火2.(2分)(2019•株洲)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A.煤焦油B.润滑油C.柴油D.煤油3.(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滴加液体C.熄灭酒精灯D.二氧化碳验满4.(2分)(2014•淄博模拟)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乃至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精确地研究化学反应。最早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波义耳C.汤姆森D.卢瑟福5.(2分)(2019•桂林)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6.(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7.(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会迅速熄灭C.“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氮气含量要高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表明氧原子也随之消失8.(2分)(2019•淄博)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9.(2分)(2019•天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B.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C.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D.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10.(2分)(2017•天津)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B.46C.92D.9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两个,少选给1分,错选不给分)11.(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错误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接触面积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因金属丝导热使烛芯部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火焰熄灭D.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2.(2分)(2019•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13.(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14.(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C.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D.甲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15.(2分)(2018•黄冈)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B.8.8gC.4.4gD.4.8g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3分)16.(11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1)常见的口罩一般有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①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②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性。(2)专家提示75%的酒精(主要成分C2H5OH)、84消毒液等可以使病毒灭活。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①酒精即乙醇,可以有效杀菌消毒,该过程是 (填“物理”、“化学”)变化。②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③C1O2属于 (填序号)。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④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是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证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6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煤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末标出):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18.(6分)(2017•烟台)2016年11月3日,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我国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 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了能将沉重的空间站各舱段送上太空,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料具有 的优点。(3)火箭整流罩用玻璃钢做外壳,玻璃钢属于 材料。用它做外壳是利用其哪些优良性能 (答一条即可)。(4)长征5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①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进行分离。②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2分).19.(17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三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3)对图一实验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5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位于11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小明分析,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任答一点)(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三实验的优点是 。(答一点)图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对于图一的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过程如下: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置于瓶内中间,并把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浸没在蒸馏水下。图乙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 他们用激光笔点燃红磷。【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②无氧气剩余。【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得出结论】分析图乙得出,猜想 正确(填①或②)。【反思交流】(1)根据本实验的结论,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2)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查阅资料,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利用铁的缓慢氧化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如图丙将足量细铁丝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20.(8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反思与交流】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②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21.(17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现有如图1装置:(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或 。实验室用此套发生装置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探究H2O2质量分数、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实验序号H2O2质量分数/%温度/℃每分钟气泡数(1)3030(2)3020(3)1530实验(1)和(2)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1)和(3)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三】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Ⅰ.用等质量的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粉末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颗粒表面积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3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1)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 。(2)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3)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 。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22.(5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问题。(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3)依据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g。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关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9•株洲)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不正确的是( )A.禁止吸烟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放易燃物D.禁止烟火【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C。2.(2分)(2019•株洲)将石油加热炼制,不可能得到的产品是( )A.煤焦油B.润滑油C.柴油D.煤油【解答】解: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石油通过分馏即可得到上述物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生成焦炭、煤焦油、煤气、焦炉气等产物,煤气、煤焦油、焦炉气均属于煤加工的产品。A.煤焦油属于煤加工的产品,故选项符合题意。B.润滑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C.柴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D.煤油属于石油加工的产品,故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 3.(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B.滴加液体C.熄灭酒精灯D.二氧化碳验满【解答】解:A、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A错;B、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壁,故B错;C、酒精灯的熄灭方法:用灯帽盖灭,故C正确;D、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满了,故D错。故选:C。4.(2分)(2014•淄博模拟)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乃至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精确地研究化学反应。最早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B.波义耳C.汤姆森D.卢瑟福【解答】解:A、拉瓦锡首先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传播和用文字记载并使人们普遍接受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B、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这种变化并没有引起波义耳的足够重视,也因此错过了一次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机会,故选项错误。C、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选项错误。D、卢瑟福领导团队成功地证实在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与α粒子的核反应里将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实验里发现了质子,并且为质子命名。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鑪”。故选项错误。故选:A。 5.(2分)(2019•桂林)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 )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解答】解: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故选:C。6.(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如图为大自然中的氧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循环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B.物质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生物呼吸发生的是缓慢氧化反应D.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解答】解:A、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二氧化碳或氧气等生成,有化学变化发生,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C、生物呼吸,是与空气的氧气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之一是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7.(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会迅速熄灭C.“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比空气中氮气含量要高 D.在太空中呼吸“人造空气”时,氧气消失表明氧原子也随之消失【解答】解:A、“人造空气”中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以上的氧气、所以“人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故A正确;B、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差不多,氧气能支持燃烧,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故B错;C、“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C错;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消失被消耗,但构成氧分子的氧原子没有消失,而是进行了重新组合,故D错。故选:A。8.(2分)(2019•淄博)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解答】解:A.蜡烛熄灭后装置内还有部分气体,说明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不会全部是氧气,说法错误;B.当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说法错误;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小于84%,这是因为空气中除去氧气和二氧化碳外,还含有稀有气体等物质,说法错误; D.当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到16%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说法正确。故选:D。9.(2分)(2019•天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B.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C.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D.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解答】解: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只要是可燃性气体都可以,故A说法错误;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说法正确;C、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故C说法正确;D、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只要是具有可燃性的粉尘都可以,故D说法正确。故选:A。10.(2分)(2017•天津)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B.46C.92D.96【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A+3B=2C+3Dx542.3g2.7g=x=46故选: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选项有两个,少选给1分,错选不给分)11.(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错误的是(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接触面积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因金属丝导热使烛芯部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火焰熄灭D.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解答】解:A.煤做成蜂窝状,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B.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而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C.金属具有导热性,是热的良导体,当金属丝制成的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金属丝由于吸热,致使燃烧产生的热量被快速传递,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蜡烛火焰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金属镁燃烧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2.(2分)(2019•宜昌)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如图四个实验。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解答】解:A、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说法正确;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法正确;D、上述实验说明碳酸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和醋酸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法不正确。故选:D。13.(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解答】解: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将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是因为能够保持瓶内外压强平衡,便于二氧化碳流出,该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进入烧杯,导致蜡烛与氧气隔绝,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是因为如果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小,则二氧化碳从导管逸出后直接上升,不能使蜡烛熄灭,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D。14.(2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X,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质量比为甲:乙:丙=23:17: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丙属于单质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C.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D.甲这种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解答】解:根据提供的信息可知,甲是钠,乙是氨气,钠和氨气反应生成氢气和X,X中至少含有钠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化合物。根据“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23:17:1”,当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时,消耗钠、氨气的质量分别是46份、34份,则X中钠元素质量为46份,氮元素质量为:34份××100%=28份,氢元素的质量为:46份+34份﹣2份﹣46份﹣28份=4份,则X中钠元素、氮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6份:28份:4份=23:14:2,故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NH3H2+2NaNH2。A、丙是氢气,属于单质,故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故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物质X中含三种元素,故正确;D、甲是钠,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AC。15.(2分)(2018• 黄冈)一定质量的甲烷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甲烷完全反应,生成物只有CO、CO2和H2O,且总质量为20.8g,其中H2O的质量为10.8g,则CO2的质量为( )A.5.6gB.8.8gC.4.4gD.4.8g【解答】解:甲烷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4=3:1;所以甲烷的质量应该是氢元素质量的4倍,则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0.8g﹣10.8g××4=16g,设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根据题意有:x×+(20.8g﹣10.8g﹣x)×+10.8g×=16g,x=4.4g,故选:C。三、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23分)16.(11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1)常见的口罩一般有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①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过滤 操作。②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吸附 性。(2)专家提示75%的酒精(主要成分C2H5OH)、84消毒液等可以使病毒灭活。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①酒精即乙醇,可以有效杀菌消毒,该过程是 物理 (填“物理”、“化学”)变化。②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③C1O2属于 C (填序号)。A.混合物B.化合物C.氧化物④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是 大量酒精分子与氧分子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2H5OH+3O22CO2+3H2O 。验证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 。【解答】解:(1)①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操作,故填:过滤。②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原因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2)专家提示75%的酒精(主要成分C2H5OH)、84消毒液等可以使病毒灭活。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和二氧化氯(ClO2)是常用消毒剂。①酒精能让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外壳变质,致使病毒死亡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填:物理。②NaClO中钠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解得x=+1,故填:+1。③C1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C。④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大量酒精分子与氧分子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2H5OH2CO2+H2O.验证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则使用的是澄清的石灰水,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大量酒精分子与氧分子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在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C2H5OH+3O22CO2+3H2O;Ca(OH)2+CO2=CaCO3↓+H2O。17.(6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煤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末标出):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 物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增大煤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H2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H3═CO(NH2)2+H2O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H2O、N2、H2 。【解答】解:(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煤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在反应CO+H2OCO2+X中,反应前含有1个碳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应该还含有2个氢原子,结合生成氢气,所以X为氢气;其中X的化学式为:H2;(4)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5)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所以上述流程中可以环利用的物质有:H2O、N2、H2;故答案为:(1)物理。(2)增大煤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H2。 (4)CO2+2NH3═CO(NH2)2+H2O。(5)H2O、N2、H2。18.(6分)(2017•烟台)2016年11月3日,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我国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1)空间站里的氧气主要来自电解水。电解水时,氧气在电极的 正 极产生。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4H22H2O+CH4 。(2)为了能将沉重的空间站各舱段送上太空,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气燃料具有 热值高 的优点。(3)火箭整流罩用玻璃钢做外壳,玻璃钢属于 复合 材料。用它做外壳是利用其哪些优良性能 强度高、密度小、耐高温 (答一条即可)。(4)长征5号的助推器用液氧煤油作推进剂。①航天煤油可由优质石油分离而来,这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沸点 不同进行分离。②我国适合炼制航天煤油的石油非常少。目前已经实现通过煤的液化制取优质航天煤油。煤液化制煤油发生的是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解答】解:(1)电解水时,连接电源正极的产生的是氧气;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分离出的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2H2O+CH4;故填:正;CO2+4H22H2O+CH4;(2)氢气的热值高,所以长征五号的箭芯采用液氢作燃料,故填:热值高;(3)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与塑料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玻璃钢强度高、密度小、耐高温;故填:复合;强度高、密度小、耐高温;(4)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各成分由沸点的不同加以分离,得到了航天煤油;故填:沸点; ②煤液化制煤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2分).19.(17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三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4P+5O22P2O5 、 2Cu+O22CuO 。测定氧气含量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连接装置,打开止水夹,双手紧捂广口瓶,若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 。(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对图一实验进行了如图二所示的改进。图二装置的试管中空气体积为25mL,反应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5mL刻度处,反应完毕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位于11mL刻度处,则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16% 。小明分析,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装置漏气或试管未冷却到室温时读数 。(任答一点)(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三实验的优点是 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答一点)图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B (填序号)。A.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B.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C.减少加热时间节省燃料(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对于图一的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过程如下:将装有足量红磷的燃烧匙置于瓶内中间,并把装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浸没在蒸馏水下。图乙表示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 他们用激光笔点燃红磷。【提出问题】红磷在烧瓶内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②无氧气剩余。【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用激光笔点燃白磷。【得出结论】分析图乙得出,猜想 ① 正确(填①或②)。【反思交流】(1)根据本实验的结论,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不可行,是因为足量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2)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3)查阅资料,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利用铁的缓慢氧化将空气中氧气浓度消耗至0.2%.如图丙将足量细铁丝置于试管底部,并倒扣在装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 细铁丝生锈,试管中的液面约上升至试管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处 。【解答】解:(1)图一、二中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4P+5O22P2O5、2Cu+O22CuO;检查图一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打开止水夹,双手紧捂广口瓶,若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填:4P+5O22P2O5;2Cu+O22CuO;连接装置,打开止水夹,双手紧捂广口瓶,若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2)由图一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3)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6%;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装置漏气,试管未冷却到室温时读数。故填:16%;装置漏气或试管未冷却到室温时读数。(4)与图一实验相比,图三实验的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图三实验中,为了使氧气反应更充分,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铜粉平铺在玻璃管中、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故填: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AB。(5)白磷能够继续燃烧,说明装置中还含有氧气,猜想①正确。故填:①。【反思交流】(1)根据本实验的结论,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不可行,是因为足量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故填:不可行,是因为足量红磷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2)曲线DE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故填:白磷燃烧消耗氧气。(3)一段时间后你将看到的现象是细铁丝生锈,试管中的液面约上升至试管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处。故填:细铁丝生锈,试管中的液面约上升至试管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处。20.(8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黄色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反思与交流】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 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氮气更容易和镁反应 ;②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解答】解:(1)镁条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2)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3)【实验探究】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黄色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黄色固体是氮化镁【反思与交流】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氮气更容易和镁反应;②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故答案为:(1)2Mg+O22MgO,化合;(2)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3)【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取适量黄色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在试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黄色固体是氮化镁【反思与交流】①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氮气更容易和镁反应;②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21.(17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一】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现有如图1装置:(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D 或 E 。实验室用此套发生装置制取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加水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的变化 。(3)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实验二】探究H2O2质量分数、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实验序号H2O2质量分数/%温度/℃每分钟气泡数(1)3030(2)3020(3)1530实验(1)和(2)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溶液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和(3)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溶液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三】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Ⅰ.用等质量的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粉末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颗粒表面积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3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1)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 保证催化剂用量一致 。(2)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产生气体的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 。(3)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 CuO 。【解答】解:【实验一】(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故收集装置可以是D或E,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要检查B装置气密性,可以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加水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的变化。(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实验二】实验(1)和(2)的溶液浓度相同,pH相同,温度不同,故该实验是探究溶液的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3)的溶液温度相同,pH相同,溶液质量分数不同,故该实验是探究溶液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三】(1)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是为了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2)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可能是因为产生气体的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3)从实验曲线看,二氧化锰太剧烈,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铬太慢,故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CuO。故答案为:【实验一】(1)2H2O22H2O+O2↑;B;D;E;CaCO3+2HCl═CaCl2+H2O+CO2↑;(2)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加水形成一段水柱,观察水柱的变化;(3)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Fe+2O2Fe3O4;【实验二】探究溶液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溶液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三】(1)保证催化剂用量一致;(2)(产生气体的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3)CuO。五、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5分)22.(5分)(2020春•莱州市期末)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请回答问题。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 都没有发生变化;(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1.6 g;(3)依据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 3.4 g。【解答】解:由于反应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可知,二氧化锰在过程中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氧气的质量为70g﹣68.4g=1.6g设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1.6g=x=3.4g答:(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2)分析图中数据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1.6g;(3)依据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是3.4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