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答案+新课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美国)+台湾问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答案+新课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美国)+台湾问题

部编版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及答案+新课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美国)+台湾问题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专题练习附参考答案材料分析题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祖国大家庭中亲如一家,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都是对祖国利益的损害。农奴主用被他们残害的劳动人民的头盖骨做成的碗一些已经风干变黑的被害者的手臂农奴主外出时,强迫农奴像牛马一样背着他们走材料一不该遗忘的历史:西藏农奴的悲惨生活,材料二:“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开工,历经5年的艰难困苦,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一条天路通向了海拔4000米的高原。2008年,“青藏铁路的修建,沟通的不仅仅是天堑,《天路》的传唱,歌颂的也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工程,更多的是情感。”材料三:藏独在拉萨烧毁的商店海外华人举行反藏独的游行请你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见材料三,2008年3月14日,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在西藏拉萨蓄意制造了一起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一事件对你有何触动?海外华人举行反藏独的游行说明了什么?(2)长期以来,达赖集团不顾事实,编造谎言,大肆渲染所谓的“西藏人权问题”,挑拨民族关系,抵毁我国的民族政策。为澄清事实真相,请你说明我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一直坚持怎样的原则?(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对西藏今昔的对比你认为藏族地区今后继续繁荣进步的保证是什么?材料分析题十七:观察下列图片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说明:图片1为2004年9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发表讲话,正式提出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图片2为2004年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图片3为日本二战老兵招摇过市为军国主义招魂。回答:(1)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它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中决定成立的?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反映了日本近年来在外交上谋求什么地位?(2)图片2、3反映了当前日本社会怎样的政治动向?(3)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以日军侵华暴行为例驳斥图二的谬论。(4)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遭到亚洲许多各国人民的反对。根据材料二反映的现象,谈谈日本政府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材料分析题二:材料一:“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提出尊重台湾现状,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材料三:1950年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美国同意对台湾问题三原则的基础上,中国政府与美国逐步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材料四:“解决台湾问题,我们特别强调决不放弃使用武力。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正是为了不使用武力,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材料一选自什么文献?这一文献对今天的台湾问题有什么影响?(2)当前的台湾问题开始于哪一年?2005年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再次聚首,那么国共领导人上一次聚首是什么时候,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政府在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或者说:对台方针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对台湾政策前后巨大变化的原因。(4)结合美国南北战争的史实,想想为什么我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材料分析题三:材料一:美国和中国虽然位于大洋两岸,但全球经济将两国联系起来,并为两国人民带来机遇。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并支持国际制度的中国的兴起。——2006年4月20日布什对胡锦涛的欢迎辞材料二:我相信大家都关注中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对个致力于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06年4月20日胡锦涛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晚宴上的讲话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中美两国曾经长期处于敌对、隔绝状态。结束这种状态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布什说:“欢迎一个和平、繁荣并支持国际制度的中国的兴起。”你认为美国真的欢迎中国兴起吗?简述理由。(3)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材料分析题四: 材料一:人物图片一(abrabamlingoln)人物图片二(franklind.roosevelt)材料二: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图1中的历史人物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2)图2的历史人物首次当选为美国总统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推行的新政有何特点?你认为他实施新政的必然性哪有些?(3)根据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材料分析题五:1948年以来,美国进行了多次“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评选,下面是历次评选结果:排名历次评选的结果1948年1962年1977年1984年1林肯林肯林肯林肯2华盛顿华盛顿华盛顿罗斯福3罗斯福罗斯福罗斯福华盛顿(1)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国家获得独立。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2)表中可见,林肯在历次评选中,均名列“最伟大总统”第一位,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林肯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对美国和世界历史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材料分析题六:融入情境、探究问题,某班同学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探究“中国近代化的起步”。(1)   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整理的资料整理归类:(将字母填上)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2)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填上未完成的部分内容。(3)从作用上看,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是什么?(4)得出结论:概括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共同影响。(5)联系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联系比较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从中你能得出中西方近代化历程有什么不同吗? 材料分析题一参考答案:(1)触动:说明“藏独”分裂势力野心不死,我们要随时提高警惕。说明:“藏独”分裂势力不得人心,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都希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任何破坏稳定、制造分裂的图谋都注定要失败。(2)基本制度是:民族区域自制制度;坚持的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保证: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安康幸福、西藏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材料分析题二参考答案:(1)雅尔塔会议;政治大国。(2)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或日本右翼势力抬头(3)“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4)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反省战争中犯下的罪行;信守和平承诺;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材料分析题三参考答案:(1)《开罗宣言》,是第一个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国际文件。(2)1949年。重庆谈判。“一国两制,和平统一”(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4)因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以不放弃使用武力。材料分析题四参考答案:(1)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或答:1972年中美签署联合公报。(2)答案一,美国欢迎中国的兴起。理由: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美两国有着共同利益;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有利于人类的进步;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合作可以实现“双赢”。答案二,美国不欢迎中国兴起。理由:中美两国存在利害冲突;美国出售武器给台湾,干涉中国内政;美国认为中国兴起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希望看到中国崛起。(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人类进步的客观要求。材料分析题五参考答案:(1)奴隶制存废问题,或者答:南北矛盾,或者答:国家的统一。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又一障碍,或者答: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危机。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必然性:一是由美国国情所决定的,因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霸主地位,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二是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三是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经验;四是罗斯福的个人能力。(3)第三次科技革命(或者答:科学技术的发展)(4)信息化、全球化。(5)①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②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材料分析题六参考答案:(1)B、C(2)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或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3)发展资本主义;(4)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5)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在近代化的历程中顺序正好相反。新课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美国)一.基础知识:1.美国独立战争:(1)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2)爆发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3)颁布文献:《独立宣言》(4)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5)领导人:华盛顿(评价)(6)历史意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推动了欧洲和拉美的革命运动。2.美国南北战争:(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2)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评价林肯)(3)战争时间:1861年~1865年(4)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5)历史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3.罗斯福新政:(1)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实质:国家干预经济(3)措施:---------------(4)意义: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1)战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2)20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3)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5.冷战政策:(1)概念: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2)表现:A.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B.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C.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二:1.历史上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德国2.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参与国家经济,用国家的力量推动经济的运转,20世纪30年代这一思想的成功实践是: A.新经济政策      B.德国法西斯专政      C.罗斯福新政   D.匈牙利改革3.右图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她右手高擎火炬,左手握着一块铭板,上面刻有日期:1776年7月4日。它所代表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时间 B.《独立宣言》发表的时间C.萨拉托加战役的时间 D.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时间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演说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摘自罗斯福总统1933年就职演说请回答:(1)材料一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他对美国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解放宣言》的全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个伟大的国家”指哪国?这个国家当时遇到了什么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结果如何?5.问答题:下面表格是1984年以来历次“美国人心中最伟大的总统”的评选结果。当选人一直是林肯、华盛顿、罗斯福。请你任意选择其中一人,用事例来说明他能够成为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的主要原因。名次历次评选结果1948年1962年1977年1984年1林肯林肯林肯林肯2华盛顿华盛顿华盛顿罗斯福3罗斯福罗斯福罗斯福华盛顿6.为了使叛乱各州失去战斗力,林肯政府于1862年发表重要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叛乱各州的奴隶都成为自由人……该宣言的发表是南北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摘自《大国崛起》请回答:(1)材料中的宣言指什么?(2)据材料,请你归纳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3)美国成为世界强国,其中有很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从材料中你认识到什么?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同那些因王公、地主、资本家瓜分争得的土地和利润而引起的掠夺战争(像现在的帝国主义战争)比较起来,这种战争是很少见的。这是美国人民反对当时压迫美国,使美国处于殖民地奴隶地位的英国强盗们的战争。”                                ───1918年8月23日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材料二“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解放宣言》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的演说材料三“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是为我们自己,也是为全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材料四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于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刻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1)材料一中“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如何?其主要领导人是谁?  (2)材料二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指谁?他对美国历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是指什么?根据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4)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美国是如何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的?((1)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华盛顿。(2)林肯。粉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叛乱,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法等国家创造了条件。(3)推行“新政”;稳定资本主义制度。(4)20年代:发起、主导华盛顿会议,建立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50年代:推行冷战政策,形成美苏两极格局,与苏联争霸世界,并一度操纵联合国事务。)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世界金融危机新课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附参考答案关于台湾问题1、为什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②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③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④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在台湾设行省。⑤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台湾给日本。⑥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⑦1949年,蒋介石战败后,逃到台湾。2、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党和政府对台湾的大政方针有什么变化?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由谁提出? ①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对台湾的大政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后:一定要解放台湾。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邓小平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1995年,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②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是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3、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需坚持什么原则?一个中国原则。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4、近年来,海峡两岸交往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什么认识?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是什么?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事实说明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两国同根同祖,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信仰习俗,共同的传统文化。5、台湾陈水扁当局近期搞什么分裂活动?假如你是国务院发言人,你将如何评述这件事情?法理台独。 祖国统一是任何人都不能改变的历史趋势,任何分裂活动都是不允许的,难以得逞的.奉劝台湾当局领导人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不要为一已之私阻碍祖国统一,须知玩火者必自焚.6.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何在?海峡两岸一定能实现统一的主要依据有哪些?⑴.主要障碍:①.台独势力的阻扰和破坏。台湾当局的“两国论”和民进党的“公投”、“制宪”、等活动,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蓄意挑衅,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绊脚石;②.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⑵.统一的依据:(有利因素)①.根本保证: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②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国际社会的支持;⑤.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的保证;⑥.港澳回归,并保持了繁荣,提供了榜样和借鉴;7、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的对台湾基本方针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认识: 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8、你认为该如何解决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作为中学生你能为捍卫祖国统一做些什么?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②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③坚持以“八项主张”为指导思想。④打击台湾当局“法理台独”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⑤不允许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台湾事务。⑥绝不承诺放弃武力。作为中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同一切台独势力做斗争。9、有人说:“我们对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充满了信心”,你赞同吗?为什么?赞同,因为:我们制定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香港、澳门的回归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实现了“三通”(两岸通邮、通航、通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分裂不得人心,台独注定失败。我们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8.如何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圆,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也是历史的必然走向和必然结果。第二,二十多年来,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在经济上初步形成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在加上港澳回归祖国之后的进一步发展,都使我们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9.中国政府为什么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同时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①.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的既定方针。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愿。②.中国政府认为,坚持和平统一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如果承诺了根本不使用武力,只能使和平统一成为不可能,只能导致最终使用武力解决问题。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干涉中国统一的势力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一小撮反动分子。③.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每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采取自己认为必要的一切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中国政府在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上,并无义务对任何外来干涉势力或图谋分裂中国者做出承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