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七章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七章课件

第六、七章 免疫与健康和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考点 人体的免疫功能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组成 皮肤、 ① . 体液中的 ③ 、 ④ . 免疫器官、 ⑤ . 功能 阻挡、杀死 ② , 清除异物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 产生 ⑥ , 清除抗原 黏膜 病原体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抗体 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 成 时间 生来就有 , ⑦ 的 ⑧ 才形成 获得 途径 通过 ⑨ 获得 与病原体斗争后获得 , 不遗传 特点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 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组成 皮肤、黏膜 淋巴结、脾脏 包括 防线 第 ⑩ 道防线 第 ⑪ 道防线 作用 机理 直接阻挡、清除或杀死病原体 产生抗体 , 清除抗原 举例 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注射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先天性 出生后 遗传因素 一、二 三 三、抗体、抗原、病原体、疫苗的关系 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 抗体 概 念 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 , 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特点 专一性: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 , 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 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抗原被清除后 , 人体在一定的时间内仍保持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时 , 人体就会产生大量相应的抗体 , 将病原体清除 , 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病原体 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 疫苗 是利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制剂,在不发病的情况下刺激人产生抗体,属于抗原 提示 ► 抗原与抗体的界定 ① 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② 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 ( 异物性 ) ,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③ 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 ( 如乳汁 ) 中也有分布。 四、免疫 1 .免疫的功能 (1) 防御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 (2) 免疫监视: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 (3) 自我稳定: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2 .免疫异常: 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 ⑫ ;防御功能过低或缺乏,则容易发生反复感染;当自我稳定功能异常时,免疫系统会对正常的自身细胞发生反应,出现 ⑬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监视功能缺乏或过低,容易导致 ⑭ 。 3 .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有关 ⑮ 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及青少年接种,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提示 ► 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如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就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从而造成器官移植失败。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疾病 肿瘤的形成 疫苗 判一判 ► ① 所有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都是病原体。 (    ) ② 一种抗体可针对多种抗原。 (    ) × × 考点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的概念: 由 ①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的特点: ② 、 ③ ,有些有区域性,地方性。 提示► 判断是否是传染病的主要依据:①病原体引起的;②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③感染后可产生免疫。 3 . 传染病的类型 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 主要传播途径 发病 季节 病例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黏膜和肺 ④ . 冬、春 流感 等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 ⑤ . 夏、秋 甲肝 等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⑥ . 四季 疟疾 等 体表传染病 ⑦ . 接触 四季 狂犬 病等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飞沫和空气 饮水和食物 吸血的动物 皮肤及体表黏膜 4.传染病的预防 三个 环节 传染源:能够散播 ⑧ 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 , 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预防 措施 ⑨ 、 ⑩ 、 ⑪ . 提示 ►① 传染源 ≠ 病原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不仅包括人,也包括能散播病原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必须满足 3 个条件: ① 能携带病原体, ② 能散播病原体, ③ 本身能患病。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能在传染源体内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出。昆虫能携带病原体,但不患病,所以不是病原体,而是传播途径中的生物媒介。 ② 传染性最强 ≠ 发病中期,发病前就有了传染性,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对传染病病人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③ 患传染病的人=传染源,但健康的人也有可能是传染源,如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并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但能传播艾滋病。 病原体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二、艾滋病 全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病毒 名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存在 场所 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宫颈分泌物、唾液、泪液、乳汁、尿液中等 传播 途径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性接触、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 有效预 防措施 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 阻断传播途径 考点 安全用药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处方药: 必须凭 ① 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非处方药: 不需要医师处方,可 ② 和使用的药品,简称“ ③ ”。 二、安全用药 1.概念 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 ④ 、 ⑤ 和 ⑥ 等,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或危害。 2.注意事项 用药前应关注药品说明书上所提供的各项信息,包括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贮藏条件等。 3.家庭用药注意事项 明确用药目的;不能过早停药;考虑身体状况;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4.用药的几个误区 “将普通药当补药”、“用药量越大、用药越多,疗效越好”、“苦药加糖,用茶送服”、“迷信补药和输液”、“中药、中成药无毒副作用”、“病情稍好即停药”、“药越贵越好”。 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 直接购买 OTC 品种 剂量 服用时间 考点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人类对资源的利用 1.资源的种类 (1)再生性资源: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自然恢复或再生的资源,如风、树木等。 (2)非再生性资源:自然界供给量有限,最终会枯竭的资源,如煤、石油等。 2.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威胁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致过度消耗。 二、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 2.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首先从形成时间上看: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先天性的;而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才形成。 其次从组成上看: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涉及人体第一和第二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注射疫苗等涉及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再次从免疫特点上看: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最后明确特异性免疫过程: 计划免疫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有计划地为人体注入灭活的或减弱了毒性的病原体(即疫苗),诱发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过程,从而在不发病的前提下,获得特异性免疫的能力。 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看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类型看属于特异性免疫,注射的疫苗相当于抗原。 重点  区分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方法 例1► [2018·武汉中考]体检发现小王体内没有乙肝抗体,医生建议他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的乙肝疫苗和免疫方式分别是( ) A.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C.抗原、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C 分析: 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相应病原体的抗体,因此其注射的乙肝疫苗是抗原。接种疫苗是后天形成的免疫方式,属于特异性免疫。 1.[2018·淮安中考]如图为人体某种免疫反应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病毒是抗原 B.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 C.该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某种抗体只与刺激它产生的那种抗原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有的抗原被清除后,相应的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被体内存留的抗体按同样的方式加以清除,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它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作特异性免疫。 C 2.[2018·湖州中考]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 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 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 A 分析: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针对三个环节的三种基本措施,以此进行分析判断。 2.依据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三种基本的预防措施之间的关系进行区分。 3.从实例上加以区别具体的预防方法。 重点  区分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基本预防措施的方法 4.解题时,注意查找识别特征中的关键词,认真分析叙述对象并进行判断。主要是看对谁采取措施。如果是对病人采取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如果是对易感者采取措施,就是保护易感人群。 (1)针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一般会说治疗、隔离,甚至杀死、深埋——控制传染源。 (2)针对传染源与易感人群之间的环境(或病原体)采取的措施:用具或环境的消毒、卫生工作(常洗手、戴口罩等);海关检疫(禁止未经检疫的动物入境);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切断传播途径。 (3)针对健康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一般是使其远离病区,或者采取增强其抵抗力的措施,如注射疫苗,加强锻炼,合理膳食——保护易感人群。 例 2► [2018· 东营中考 ] 自 2018 年 5 月 1 日起,我市居民养犬要到指定部门登记注册。养犬管理不当,易传播狂犬病。狂犬病是乙类传染病,发病致死率接近 100% 。如果不幸被疯狗咬伤,应及时就医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请回答 3 ~ 4 题: 3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 ( )                 A .空气、飞沫 B .饮水和食物 C .接触 D .吸血的动物 4 .从人体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 ) A .抗原 控制传染源 B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C .抗体 控制传染源 D .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注射的狂犬病血清是抗体。能抵抗狂犬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所采取的措施是保护易感人群。 C D 5 . [2018· 潍坊中考 ] 下表是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列出的部分法定类型传染病。叙述正确的是 ( ) 类型 乙类 丙类 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疟疾、血吸虫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 A. 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通过血液进行传播 B .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是流感病毒 C .注射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注射的疫苗属抗体 D .“防疫人员穿着隔离服”属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分析: 疟原虫由按蚊传播,引起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由伊蚊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源是流感病人; C 、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腮腺炎病毒的抗体,接种的疫苗属抗原;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防疫人员穿着隔离服”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A 6 . [2018· 滨州中考 ]2017 年 12 月 1 日是第 30 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是由艾滋病病毒 (HIV) 引起的。 HIV 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引发感染或形成肿瘤等,致使全身器官衰竭、死亡。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艾滋病病毒 (HIV) 从传染病角度考虑,它属于 。它是一类不具有 结构的微生物。 (2)HIV 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性行为等途径传播。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 ;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 。 (3)“ 由于 HIV 的侵犯与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不能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 (4) 人们常用注射疫苗来预防传染病, 2017 年我国已成功研发出安全的宫颈癌疫苗,并陆续为全国各地适合的人群接种,从免疫学角度讲,注射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 ,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 病原体 细胞 传播途径 控制传染源 皮肤和黏膜 抗原 特异性免疫 分析: ( 1 )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艾滋病病毒属于艾滋病的病原体。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 2 )艾滋病的病原体“ HIV” 主要侵犯并瓦解人体的免疫系统。从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上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属于传播途径。艾滋病患者是传染源,因此将艾滋病患者进行隔离、集中治疗,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 3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 4 )接种的宫颈癌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入人体的宫颈癌疫苗被称为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人体通过这种途径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