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拓展练习(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拓展练习(附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 18 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下表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各国 1952 年 数据与 1948 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 国家 年份 捷克斯 洛伐克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1948 年 68% 66% 29% 33% 1952 年 29% 29% 15% 11%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 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 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 A.政治改革初见成效 B.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 C.改革导致苏联的解体 D.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 3.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89 年 10 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 年 12 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 年 11 月)……这些国家更改国名说明( ) A.社会制度的变化 B.两极格局结束 C.苏联解体 D.戈尔巴乔夫辞职 4.警示片《苏联亡党亡国 20 年祭》中说:“苏联共产党只有 20 万党员时打败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政 权;200 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保卫了政权;2000 万党员时却自己打败了自己,失去了政权。”结合所学 判断,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苏联解体完全是苏共自身原因所致 B.“自己打败自己”证明了苏联模式的彻底失败 C.党员的数量越多执政能力必定越差 D.党员数量过多是苏共亡党的根本原因 5.辨析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20 世纪 80 年代,东欧各国的经济每况愈下……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 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从 1989 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 40 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 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材料二 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 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 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1)材料一中,东欧各国社会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苏联的一套做法”主要指的是什么? (3)结合上述两则材料,概括东欧剧变的原因。 (4) 东欧剧变涉及哪些国家?(列举三个即可) (5) 中国的改革应从东欧剧变中吸取哪些教训?(答出两点即可)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些 国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 材料说明( ) A.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严重 B.苏联不断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改革对解决社会危机没有作用 D.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二 赫鲁晓夫先生,您计划进行巨大的改革。这很好!我只想劝告您不要太匆忙。想两步跨过一个大 深渊可不容易,会掉下去的。 ——丘吉尔 材料三 1986 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 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1990 年 3 月,苏联修改宪法, 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性”的口号下,无政府主义状态 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联的模式”指什么?它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是否越过了丘吉尔所说的“大深渊”?为什么? (3) 材料三中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谁?根据材料三概括其改革的结果。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应该从中吸取 什么教训?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 江苏泗阳实验中学阶段检测改编,16,★☆☆)20 世纪 50—60 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 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2.(2017 山东淄博张店一模,8,★★☆)20 世纪 80 年代初,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药 品荒”,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C.西方国家的封锁 D.苏联模式的弊端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2019 江西中考,12,★★☆)请仔细观察下图,导致 1980—1984 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是否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 2.(2017 贵州六盘水中考,35,★★☆)“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 道这是那座耸立了 69 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对于苏联解体这个重大历史事件,能够得出 的结论有( ) ①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④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2019 山东威海中考)纵观古今中外各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始终与之相依相伴,每一次改革都发人深思。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A、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 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能够与时俱进 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既缘于日本民族的“幸运”和“机智”,也缘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明少 有的鉴别取舍能力,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 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 戒。 ——孔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 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日本的“战后改革”是在哪个国家的占领下进 行的?日本让我们引以为戒的“行事习性”是什么? 材料二 下面是小明同学绘制的俄国近现代史示意图(部分)。 (2) 材料二中 A 处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其性质是什么?B 处是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列宁 领导实施的什么政策?C 处改革的领导者是谁? 材料三 1978 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 壮丽史诗……去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制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 材料三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什么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经济特区“从试点到 推广”,哪个开发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共十九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必须 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 18 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C 根据表格信息并链接所学可知,1949 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 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 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故答案选 C 项。 2.答案 D 链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 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 制弊端。所以,赫鲁晓夫“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故答案选 D 项。 3.答案 A 题干信息反映了东欧剧变,题干中的这些国家改变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名称。随之而变的是这些国 家的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故答案选 A 项。 4.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苏联“自己打败了自己”指的是苏联的解体。“自己打败自己”证明了苏联模式 的彻底失败。据此判断 B 项正确。 5.答案 (1)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2)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 (3)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照搬苏联模式;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的“和平演变”。 (4)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等。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 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东欧剧变的史实。第(1)问,东欧剧变以后,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 本主义制度。第(2)问考查对苏联模式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考查对东欧剧变原因的 掌握,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回答。第(4)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5)问是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D 根据材料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可知,材料说 明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 D 项。 2.答案 (1)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标志:1936 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没有。因为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3)戈尔巴乔夫。结果: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均失败,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各加盟共和国 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教训: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必须相应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避免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第(2)问首先应理解“大 深渊”的含义,即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然后结合所学回答问题即可。第(3)问,第一小 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可知领导人是戈尔巴乔夫;第二小问从材料三中概括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即可;第三 小问可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社会稳定等方面回答。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3 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 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 制弊端。据此分析判断 D 项表述正确。 2.答案 D 在苏联模式下,苏联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正是由于苏联模式的弊端才出现了“面包荒”“肥 皂荒”“香烟荒”“药品荒”。故选 D。 五年中考全练 拓展训练 1.答案 D 据图可知,1980—1984 年苏联粮食产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同时期中国的粮食产量则大幅增长。 结合所学可知,苏联粮食产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无法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粮食产量 提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 D 项正确。 2.答案 D 归纳所学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苏联解体只是说明社会主义发展遇到了挫折,不能说 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故排除含有①的选项即可。 核心素养全练 拓展训练 答案 (1)明治维新;美国;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 (2)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浦东开发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 (4)改革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亦存在着曲折反复,要勇于开拓创新;改革要顺 应历史发展潮流,循序渐进;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对应 A 处的事件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即判断是明治维新改革。链 接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故日本“战后改革”是在美国的占领下进行的。链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可 知,日本让我们引以为戒的“行事习性”是“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据此分析解答问题(1)。根据 材料二图示,链接所学可判断 1861 年 A 处是废除农奴制改革,1921 年 B 处是列宁领导实施的新经济政 策,1985 年 C 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据此分析解答问题(2)。根据材料三链接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直接解 答问题(3)。问题(4)是开放性设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