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一练通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领域一成长中的我主题二心中有法课时6做守法的公民教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中考道德与法治一练通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领域一成长中的我主题二心中有法课时6做守法的公民教学课件

课时 6 做守法的公民 1.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识记) 2.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理解) 3.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识记) 一、法不可违 (一)违法行为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按违反法律的类别分类 (1)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考点10 违法与犯罪(八上第五课第一框) ( 2 )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 3 )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3.按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类 (1)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2)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二)一般违法行为 1.含义 :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2.表现 : (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三)犯罪 1. 含义: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 2.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法律标志) 和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 (四)刑罚 1. 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 分类 ( 1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2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五)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2.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六) 如何预防犯罪 1.提高自我辨别能力,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2.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考点1 1 加强自我防范(八上第五课) 1.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识记) 2.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理解) 3.增强自我防范的意识。(运用) 4.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运用) 一、不良心理和行为 (一)不良心理 1.含义 : 不良心理,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活动,包括自卑、怯懦、压抑、忧郁、狭隘、自我封闭、精神空虚等。 2.危害 : 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则有可能转化为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二)不良行为 1.表现 :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2.严重不良行为 :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改变措施 : (1)珍惜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热爱阅读,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用以转移自己不良行为习惯的注意力。 (3)加强自我教育,学会自我管理,自觉地预防和克服一切不良行为习惯。 (4)树立理想和目标,给自己以鼓励和信心,为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 (5)静心学习,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交往,特别是避免和社会上一些品行不良的人来往。 (6)虚心学习,自觉接受他人的监督,诚恳接受他人的批评与建议。 (7)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诚与他人交往。 (8)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4.不良行为与犯罪 ( 1 ) 关系 :①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都是由不良心理与行为开始的,具有不良行为若不及时改正,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 ② 严重不良行为如不及时矫正极易滑向犯罪的泥潭。 ( 2 ) 启示 :①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②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二、未成年人犯罪 1.未成年人犯罪的 主要原因 ( 1 )自身:①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抵御不良诱惑能力差,存在过激情绪。②盲目好奇心理和消极模仿心理、盲目攀比和嫉妒心理、逞强好胜心理、从众结伙心理、报复心理和反社会心理等不良心理。 ( 2 )家庭:①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不当。②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失调,父母品行不端或有违法犯罪现象等,容易使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形成自卑和怨恨心理,自暴自弃,可能会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拉拢、引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 3 )学校:应试教育的弊端、法治教育的不足、教育方法的不当、家校沟通不畅等,容易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等问题,从而使他们产生目标丧失感和强烈的挫折感,导致他们的情感变得空虚,性格变得孤僻。 ( 4 )社会:①社会治安和秩序整治不力,官场不正之风和社会贫富悬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②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等不良社会文化使未成年人滋生厌世情绪和报复心理,或染上爱占小便宜、追求高消费的不良习气,最终为满足物质需要去偷盗、抢劫,导致违法犯罪。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 1 ) 自身: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②明辨是非,增强自控能力,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选择;依法自律,自觉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青少年增强防范意识的做法) ( 2 ) 家庭:①传承优良家风,共建美好和谐家庭。②自觉履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③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 ( 3 )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校纪校规、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落实素质教育。②加强与家长和司法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履行学校的保护职责。③建立工读学校。 ( 4 )社会:①加强普法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坚决制裁、取缔非法营业场所。 ②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场所要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自我防范 (一)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1. 机构: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我们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2. 方式: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我们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诉讼 1.含义 :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2.类型 ( 1 ) 刑事诉讼 :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 2 ) 民事诉讼 :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 3 )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三)通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 原因 (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常见方法 (1)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2)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3)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4)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5)保护好作案现场。 (四)见义勇为的合理方式 在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五)弘扬法治精神 我们要积极弘扬法治意识,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易混辨析】 区分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1)民事违法:平等主体之间由于人身和财产问题产生的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 (2)行政违法:危害公共秩序的行为,如闯红灯、践踏草坪、偷下水道井盖、打架斗殴。 (3)刑事违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如殴打他人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材料一 2019年6月16日,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主要内容包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督导组要求,通报工作进展,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扫黑除恶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侦办涉黑案件59起,打掉 恶势力犯罪集团 ①239个、团伙354个,破获刑事案件9 711起、 刑拘 ②犯罪嫌疑人11 717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30.63亿元。 材料二 2019年6月5日,为加强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惩戒,强化社会舆论监督,促进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等有关规定,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依法公布了2019年第一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据了解, 此次共公布了9家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单位 ③。 【素材探讨】 ①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②刑事违法行为。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素材设问】 1.根据材料一,黑恶势力的行为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往往构成犯罪,请说一说犯罪具有怎样的特征。 (1)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3)犯罪应受刑罚处罚。 2.根据材料二,如果你是一位农民工,面对拖欠工资的行为,你会怎么做? 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加强道德与法治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改正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开始,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