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5月份)
第 1页 共 32页 ◎ 第 2页 共 32页 2020 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5 月份)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下列四种生殖方式中,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B. C. D. 2.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农作物、花卉的培育有很多优点,但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类优点?( ) A.取材少,能在短期内快速产繁殖出大量植株 B.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C.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D.产生大量形态各异的后代 3. 以前北京每年只有在夏秋季节才能看到小䴙(pì)䴘(tī)在湖面上筑巢、育雏,近些年全年都能看到它 们的身影。关于上述现象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水面筑巢是适应环境的表现 B.其迁徙行为受到环境影响 C.水面筑巢的行为受基因控制 D.留在北京因为与人类亲近 4. 下列不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 A.形态结构 B.生理特征 C.分类地位 D.行为方式 5. 水稻的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倒伏与抗倒伏 B.高产与抗病 C.米粒的黑色与白色 D.糯性与非糯性 6. 菠菜大多雌雄异株,并且具有与人类相似的 XY 型性别决定,其正常体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为 12 条。 由此可知,其产生的正常卵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组成为( ) A.5 条+XY B.6 条+X C.11 条+X(或 Y) D.5 条+X 7. 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 Barbara McClintock)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 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 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座子”中不含遗传信息 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C.每条染色体上均只有一个基因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8. 苯丙酮尿症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表兄妹结为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 的孩子。针对这一现象,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苯丙酮尿症属于一种人类隐性遗传病 B.这对夫妇均属于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近亲结婚会增加这类疾病出现的机会 D.表兄妹的关系不属于近亲,可以结婚 9.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这说明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 B.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 C.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 D.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 10. 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出现了大量菊花新品种,例如管瓣菊花品种“合蝉”、“红二色”。下列有关 这两个菊花品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菊花管瓣性状的出现是变异的结果 B.栽培者保留了管瓣菊花并使之繁殖 C.菊花的管瓣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 D.菊花品种的选育过程需经多代繁殖 11. 下列关于太空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3页 共 32页 ◎ 第 4页 共 32页 A.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杂交新品种 B.杂交育种利用有性生殖的特点,而太空育种属于无性生殖 C.太空育种的实质是诱变育种,其变异一定是定向的 D.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对于生物本身总是有益的 12. 小麦有的品种在果实外的被片尖端长有针状的芒刺。有芒刺不仅可以防止鸟类捕食,还可附着在人和动 物身上,有利于扩散传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被片尖端有芒刺和无芒刺是一对相对性状 B.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受基因的控制 C.有芒刺小麦品种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有芒刺是小麦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有利变异 13. 冠状病毒是一类致病性很强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只有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性 B.它们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C.它们能在宿主细胞中增殖 D.抗生素对其没有杀伤作用 14. 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蛔虫 B.结核杆菌 C.天花病毒 D.患狂犬病的狗 15.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维持健康。下列关于人体免 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和黏膜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B.泪液和血浆中的溶菌酶能识别癌变细胞 C.免疫防止疾病发生,都是对人体有益的 D.接种疫苗可使人体永远具有相应的抗体 16. 双黄连口服液的原料有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主要有抑菌、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主治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下列关于双黄连口服液及其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糖尿病患者若服用该药物应遵医嘱 B.该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 C.该药物成分随血液可运输至全身各处 D.该药物能提高免疫力,可日常服用 17. 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昏迷,应立即切断电源 B.鲜红血液从伤口喷射而出,应在近心端包扎止血 C.当受伤骨折时,不宜随意移动 D.发生煤气中毒时,立即拨打 119 急救电话 18. 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应控制在 25~30 克。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吸收 B.食用油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过多摄入食用油会增加心肺负担 D.橄榄油有保健功效可以过量摄入 19. 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春雨贵如油”﹣﹣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有利于种子萌发 B.“收多收少在于肥”﹣﹣植物生活需要吸收有机物 C.“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的例证 20. 生物体结构特征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鱼有鳍,适宜在水中生活 B.鸟有发达的胸肌,适宜飞行 C.鲸用鳃呼吸,适宜水中生活 第 5页 共 32页 ◎ 第 6页 共 32页 D.骆驼刺根系发达,适宜干旱环境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细胞各部分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下列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细胞核﹣﹣保护细胞内部 C.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如图为水稻花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的过程为受精 B.①中产生的精子与③中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③发育为果实 D.进行水稻杂交时,去雄是指去掉①的过程 下列关于染色体与 DNA 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 B.DNA 是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C.人体细胞中的 X 染色体都来自其母亲 D.一条染色体中含有一条 DNA 分子 农杆菌属于一种细菌,被誉为“自然界最小的遗传工程师”,研究人员利用它作为媒介,将拟南芥中与耐寒 有关的一段 DNA 整合到原产于热带的软籽石榴的 DNA 上,使其可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栽培。关于上述信息所 包含的生物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 B.该研究应用了嫁接技术 C.软籽石榴的耐寒特征可遗传给后代 D.农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研究者曾经在地层中发现了潘氏鱼和鱼石螈的化石,几年之后又在另外的地层中发现了肉鳍鱼化石(如图 所示)。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些化石可作为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趋势的证据 B.根据地层的年龄可以判断化石生物生存的年代 C.这些化石动物是古鱼类到四足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D.这些化石动物生活地点不同,不存在亲缘关系 斑马由原马进化而来,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 研究表明,斑纹既可以产生视觉假象迷惑捕 食者,也可以比纯色的马更好的抵御蚊虫叮咬。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物种多样性 B.斑纹的产生是为了躲避天敌和虫害而产生的定向变异 C.斑马产生的所有变异都是对其有利的 D.遗传变异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 下列应用与技术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发酵技术 B.试管婴儿﹣﹣﹣﹣克隆技术 C.超级鼠﹣﹣﹣﹣转基因技术 D.快速繁育无病毒植株﹣﹣﹣﹣组织培养 心血管健康需要大家共同关注,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B.饮酒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遇到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应马上将病人抬上汽车送往医院 D.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乳糖是乳汁中主要营养物质之一,经消化道分解后,被人体吸收利用。如其未被分解直接进入大肠,会刺 激大肠增加蠕动,造成腹泻。有些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患有腹泻,在治疗过程中发现如表所示现象。下列相 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第 7页 共 32页 ◎ 第 8页 共 32页 组别 方法 喂养食物 5 天后治疗效果 显著 有效 无效 A 药物治疗 含乳糖的普 通奶粉 28.3% 37.7% 33.9% B 不用药物 不含乳糖的 配方奶粉 43.2% 48.6% 8.1% A.患儿腹泻是由母乳中的乳糖导致的 B.患儿消化液中缺乏能分解乳糖的酶 C.患儿治疗过程中不适合喂食母乳 D.表中 A、B 两组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青少年需要每日摄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质。以下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B.蛋白质只存在于肉、蛋、奶这些食物中 C.胃和小肠具有可分解蛋白质的消化酶 D.蛋白质能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非选择题([]中填写图中数字或字母,“_____”上填写文字,共 60 分.)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每种 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 西瓜为消暑的一种重要水果,由于果肉汁多味美,广受人们的喜爱。 (1)西瓜瓤中丰富的汁液主要位于西瓜果肉细胞的________中,西瓜籽由雌花的________发育而来,利用 种子繁殖西瓜所产生的后代不能稳定保持________的优良性状,因此,人们常利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育。 (2)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对西瓜的生长状况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实验方法和结果如表所 示。 嫁接方法 检测指标 自根嫁接 单砧木(葫芦 砧) 单砧木(南瓜 砧) 双砧木 成活率(%) 82.47 98.08 96.16 87.07 50 天茎粗 (mm) 4.61 5.78 6.15 7.71 单瓜质量 0.70 0.74 0.89 1.34 (kg) 维生素 C (µg/100g) 0.61 0.77 0.47 1.06 可溶性糖 (µg/g) 68.46 76.36 63.87 79.64 ①嫁接成功最关键的操作环节是砧木与接穗的________紧密结合。 ②自根嫁接组的作用是________。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虽然双砧木组成活率低于________,但是通过________判断,双砧木嫁接能够提高西瓜 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吸收更多水和________,为植物生 长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果实的发育。这些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遗传给后代。 橘小实蝇是一种农业害虫,其将卵产在柑橘等多种植物的果实中,幼虫孵化后会取食果实,造成果树减产。 为利用其特征防治虫害,研究者对其培养并通过系列实验研究其遗传规律。 (1)如图为橘小实蝇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根据其发育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期,判断其发育类 型为________发育。 (2)野生橘小实蝇的蛹是黄色的,但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极少数白色蛹的个体,研究者将白色蛹的个体连续 培养多代,后代的蛹均为白色。 ①蛹的黄色和白色在遗传学中称为一对________。 ②蛹为白色这种变异是由于________物质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属于________的变异。 (3)为进一步分析蛹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亲代组合 子代数量 黄蛹 白蛹 1 黄蛹(雄)×白蛹 (雌) 238 0 2 黄蛹(雌)×白蛹 (雄) 375 0 3 实验 1 中的子代自 交 274 92 第 9页 共 32页 ◎ 第 10页 共 32页 4 实验 1 中的子代× 白蛹 比例? ①由实验 1 和实验 2 结果可知,蛹色________为隐性性状,若用 A 和 a 表示控制蛹色的基因,则实验 3 中 亲代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 ②实验 4 的子代中,黄蛹与白蛹个体数量的比例理论上约为________。 人类通常每胎只孕育一个孩子,生育双胞胎的几率很小,如图为双胞胎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运用学过的 知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女性通常每次排出一枚卵子,而男性排出的精子很多,精子与卵细胞在________中相遇并结合,再经 过分裂分化形成胚胎,胚胎在子宫内通过________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2)图中显示了产生双胞胎的两种情况。一些双胞胎极其相似,甚至连父母都很难辨认,这由于他们是由 同一个________发育而来的两个胚胎。如果是男孩,可确定他们体细胞中的________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3)小明和姐姐是龙凤胎,其形成原因应属于图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所示。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双胞胎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可能为同一性别。 (4)新生儿的性别是由精子和卵细胞中所含的________决定,且不同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________, 所以男孩女孩的出生比例接近。 孔雀鱼的体色主要由斑点数量及色泽决定,人们发现在不同栖息环境中,某种雄性孔雀鱼体色会有差异 (图 1 所示)。为研究不同栖息环境中雄性孔雀鱼体色出现差异的原因,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方法及 结果如图 2 所示。 (1)野生孔雀鱼的主要天敌是矛丽鱼。此实验中,除需要控制________这一变量外,其他因素保持一致。 本实验以________作为孔雀鱼种群体色变化的检测指标。 (2)在没有天敌存在的环境中,图 2 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可能是由于孔雀鱼群体中________的雄性个 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________(选填“数量”或 “比例”)增多。而加入矛丽鱼后,体色暗淡的个体因________,更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 (3)综合上述实验可知,体色差异的原因不仅取决于________的不同,也与环境有关。生活环境中是否存 在天敌对雄性孔雀鱼的体色具有________作用。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小型草食性哺乳动物之一,它们天敌众多,依靠机警的行为察觉危 险维持生存。 (1)高原鼠兔生活在洞穴中,洞外活动时,常有直立、探头,转动耳廓等行为,如发现高空有猛禽,它们 会增加洞外警戒时间。如果感知附近有野兽,则延长洞内停留时间。此外,它们还会发出叫声示警同伴。关 于高原鼠兔这些行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 A.需要通过反射弧完成 B.依赖于发达的感官 C.体现其对环境的适应 D.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出洞觅食潜伏着各种危险,高原鼠兔能通过感知各种环境变化来调整出洞觅食行为以躲避天敌。研究 人员对此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研究人员准备了若干个内部分区的观察箱(图 1 所示),饲养并观察高原鼠兔,待其熟悉箱内环境后,对 其进行 24 小时________处理,以提高觅食积极性。 第 11页 共 32页 ◎ 第 12页 共 32页 ②动物的分泌物具有独特的气味,研究人员用蒸馏水将高原鼠兔不同天敌的分泌物配制成浓度相同的溶液, 分别浸透若干布条,并用________浸泡的布条作为对照。在每个观察箱活动区内放置相同的食物和浸透上述 某一溶液的布条(图 1 所示)。由此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信息对高原鼠兔出洞觅食行为的影 响。 ③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通过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高原鼢鼠是与高原鼠兔共同生活在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另一种小型鼠类,两者生活习性相似, 因此其与高原鼠兔在自然环境中可能存在________关系。若用高原鼢鼠分泌物进行上述实验,推测其结果应 与图 2 中________的数值最相似。 同学们在“红十字急救培训”中学习了“人工呼吸”的方法,操作步骤如图 1 所示,请用生物学知识对其重要操 作的目的和原理做出解释。 (1)清除被救人口鼻内污物,目的是保证________通畅。 (2)吹气时,捏住鼻孔的目的是防止吹入的气体经过________(填器官)从鼻腔排出。 (3)向口内吹气后胸廓扩张,表明气体进入________,使其被动扩张。放开口鼻后,由于肋间肌和膈肌 ________,使胸廓缩小,胸内压________大气压,气体呼出体外。重复步骤 3~4,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4)表格所示为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可见,施救者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足够的________维持 患者生命活动。 气 体 吸 入 呼 出 成 分 空 气 ( % ) 气 体 ( % ) 氮 气 7 8 7 8 氧 气 2 1 1 6 二 氧 化 碳 0 . 0 3 4 (5)图 2 为呼吸中枢对呼吸运动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由于吹入气体中含有________,导致该物质在 血液中浓度较高,信息传入位于________的呼吸中枢,使其发出指令,促进________,有利于自主呼吸的恢 复。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20 年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引起。新 型冠状病毒以刺突蛋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结合,从而侵入细胞内。虽然 ACE2 在呼吸道黏膜、肺、小肠等部位均有分布,但 ACE2 在肺泡上皮细胞分布最多,所以肺是新冠病毒的主要靶 器官。侵入人体细胞后,新冠病毒脱去蛋白质外壳,释放出遗传物质,利用细胞内的细胞器,合成自己所需 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完成组装后,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去感染新的细胞。 感染初期巨噬细胞在感染部位吞噬病毒,“战斗”的同时会释放一些炎症因子,使感染部位产生炎症反应,人 体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甚至腹泻等症状。进入重症阶段后,炎症因子增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液中 的物质进入肺泡腔,大量的免疫细胞在肺部组织被激活,过度激活的免疫细胞杀死病毒,并释放出大量的炎 症因子,同时也会杀死肺部很多正常细胞,造成图中所示结果,引发低氧血症。大量炎症因子通过血液循环, 使心脏与其他脏器受到损伤,爆发炎症风暴,导致患者死亡。 我国医务人员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新冠肺炎,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适当剂量的氯喹可以减弱病毒与受体 ACE2 的结合,使大部分病毒不能进入细胞体内;氯喹还能改变细胞内的 pH 值,使侥幸进入细胞的病毒无法 脱壳、释放遗传物质,不能完成子代病毒的复制;也有证据显示它可以阻止病毒释放,因而无法产生子代病 毒去感染其他细胞。又如,羟氯喹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重症患者的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因子,进而减少炎症 风暴的可能。中科大魏海明教授发现白细胞介素是诱发炎症风暴的炎症因子,临床上使用托珠单抗可有效阻 断炎症风暴,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目前虽然还没有杀灭病毒的特效药物,但这种疾病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大家不要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心 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自我防护。 第 13页 共 32页 ◎ 第 14页 共 32页 (1)新冠病毒能通过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结合而侵入人体细胞,因为________,所以绝大部分感染者出 现肺炎症状。 (2)感染初期,________吞噬病毒,属于________性免疫。新冠肺炎重症阶段,如图所示,由于________ 细胞死亡及肺泡腔内的________阻碍了此处的气体交换,患者出现低氧血症。 (3)氯喹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可通过多种机制减少病毒对人体的影响。下列不属于氯喹抑制新型冠状 病毒复制相关过程的是( )。 A.阻止病毒在细胞内脱去蛋白质外壳 B.阻止子代病毒从细胞内释放 C.阻止病毒与受体结合进入细胞 D.阻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 (4)结合文中信息,羟氯喹和托珠单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将这些药物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属 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第 15页 共 32页 ◎ 第 16页 共 32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 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生物适应性试卷(5 月份)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 【答案】 D 【考点】 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解析】 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 式为有性生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 【解答】 ABC、出芽生殖、压条、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种子中的胚发育成植物的幼 体,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有性生殖。 2. 【答案】 D 【考点】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组织培养,首先明确植物的组织培养的概念,据此答题。 【解答】 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 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不能培育成新的品种;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 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答案】 D 【考点】 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解析】 鸟类的生殖行为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 【解答】 A、小䴙(pì)䴘(tī)在湖面上筑巢是适应环境的表现,A 正确; B、䴙䴘的迁徙行为受到环境如温度等影响,B 正确; C、䴙䴘(pi ti)的筑巢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即受基因控制,属于一种先天性行为,C 正确; D、可推测与季节相关的因素,无法推测它与人类的关系,D 错误。 4. 【答案】 C 【考点】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解析】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 状。 【解答】 ABD、通过分析可知,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都属于性状,ABD 正确; C、分类地位不是生物体所有特征,不属于性状,C 不正确。 5. 【答案】 B 【考点】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解析】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 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解答】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高产与抗病是不同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倒伏与抗倒伏、 糯性与非糯性、米粒的黑色与白色都属于相对性状。 6. 【答案】 D 【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 【解析】 此题考查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假如某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 2N,则其受精卵为 2N;精子或卵细 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 N。 【解答】 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 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菠菜产生的正常卵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组成为 5 条+X。 7. 【答案】 D 【考点】 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包括 DNA 和蛋白质。DNA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 质,一条 DNA 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 DNA 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 同的基因控制的。 第 17页 共 32页 ◎ 第 18页 共 32页 【解答】 A、由题干可知,“转座子”中含有遗传信息,A 错误;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B 错误; 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基因是 DNA 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 分子很长,基因有规 律地排列在 DNA 分子上,每条 DNA 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 错误;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 正确。 8. 【答案】 D 【考点】 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表现 【解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 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 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 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3)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 旁系血亲结婚。 【解答】 “若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表明苯丙酮尿症属于隐性性状,智力 正常是显性性状,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父亲、母亲都携带致病基因。假设决定智力正常的基因是 A, 则决定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基因是 a,“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 子”的遗传图解如图: 由分析可知:A、苯丙酮尿症属于一种人类隐性遗传病。A 正确; B、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即父亲、母亲都携带致病基因。B 正确; C、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所以近 亲结婚会增加后代遗传病的发病率。C 正确; D、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表兄妹的关系属于近亲,禁止结婚,因近亲结婚所生的 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D 不正确。 9. 【答案】 A 【考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解析】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 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 后代。变异能否遗传,关键是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解答】 A、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个大质优,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 正确; BCD、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爱美女士手术后形成的高鼻梁、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都是由环 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CD 不正确; 10. 【答案】 C 【考点】 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解析】 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 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 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解答】 A、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管瓣菊花品种“合蝉”、“红二色”这些性状 的出现是变异的结果,A 正确 B、人工选择是指针对特定性状进行育种,使这些性状的表现逐渐强化,而人们不需要的性状则可能逐渐消 匿的过程,栽培者选择保留管瓣菊花并使之繁殖,B 正确 C、菊花的管瓣性状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所以能遗传给后代,C 错误 D、菊花出现了大量新品种,这些品种的选育过程需经多代繁殖,才符合人们的需求,D 正确 11. 【答案】 A 【考点】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变异在实践上的意义 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 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解答】 A、杂交育种杂交→自交→选育→自交过程,获得双亲优良性状的杂交新品种,A 正确 B、太空育种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B 错误 C、太空育种种子发生了遗传性基因突变,改变了种子的遗传物质,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但这种突变是不 定向的,C 错误 D、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化对于生物本身有有利的,但大多是不利的,要经过长期的选育,将有利的变异的基 因不断得到积累和加强,才能得到对人有利的新品种,D 错误 第 19页 共 32页 ◎ 第 20页 共 32页 12. 【答案】 D 【考点】 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解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 A、被片尖端有芒和无芒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正确; B、被片尖端是否具有芒刺这一性状受基因的控制,正确; C、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环境选择了长芒刺的变异个体,小麦果实长 芒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D、芒刺个体中具有变异现象,有长芒刺和无芒刺的个体,环境定向选择了有芒刺的个体生活下来,并且通 过遗传把有利变异传给后代,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有芒刺的有利变异,错误。 13. 【答案】 B 【考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解析】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繁殖、遗传、变异、进化的特点,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 物,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 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A 正确;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 错误; C、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原料,在宿主细胞中增殖。C 正确; D、抗生素对细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对冠状病毒都没有杀伤作用。D 正确。 14. 【答案】 D 【考点】 病原体与传染病的病因 【解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 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 (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解答】 病原体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 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蛔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 能感染人的微生物超过 400 种,它们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咽、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以及皮肤中。 蛔虫、天花病毒、结核杆菌属于病原体,患狂犬病的狗属于传染源,不属于病原体,D 符合题意。 15. 【答案】 A 【考点】 免疫的主要功能 【解析】 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第一、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解答】 A、皮肤和黏膜是抵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A 正确; B、泪液和血浆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不能识别癌变细胞,B 错误; C、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 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 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 免疫不是有益的,C 错误; D、接种疫苗可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但不是永远具有相 应的抗体,也会消失,D 错误。 16. 【答案】 D 【考点】 安全用药的常识 【解析】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 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 OTC。 【解答】 A、双黄连口服液的辅料为蔗糖,因此糖尿病患者若服用该药物应遵医嘱,A 正确 B、此药说明中有“OTC”标志,属于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B 正确 C、该药物成分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可以随血液可运输至全身各处,C 正确 D、“是药三分毒”该药物虽能提高免疫力,但不可日常服用,D 错误 17. 【答案】 D 【考点】 常见的急救方法 【解析】 出现意外、危机时,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常用的急救措施有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出血和止血。 【解答】 A、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首先是切断电源,如果找不到电源,就应该用干的木棍将他触电的部分敲开,A 正确; B、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 第 21页 共 32页 ◎ 第 22页 共 32页 带止血法进行止血,B 正确; C、发生骨折时,不要随意移动位置,应及时用夹板固定患处,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 以防错位,C 正确; D、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 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 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D 错误。 18. 【答案】 D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注意合理营养 【解析】 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据 此解答。 【解答】 ABC、食用油富含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属于脂肪,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吸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但过多摄入食用油会增加心肺负担,ABC 正确 D、尽管橄榄油有很多保健功效,但和其他食用油一样,每百克含 99.9 克脂肪和 899 千卡热量。因此,吃多 了也对健康不利,同样会造成肥胖等问题。橄榄油每天食用不宜超过 30 克,最好限制在 25 克以下。D 错误 19. 【答案】 B 【考点】 植株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蒸腾作用的意义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 1、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 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植物的生长也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3、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因为它完成蒸腾作用的结果: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及无机盐的运输;促进 根部对水分的吸收;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 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解答即可。 【解答】 A、“春雨贵如油”,说明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需要水分。A 正确; B、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收多收少在于肥”说明植物生 活需要无机盐。B 不正确; 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C 正确。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遗传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D 正确; 20. 【答案】 C 【考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 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 表现方面来切入。 【解答】 A、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类生活在水中,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 A 正确; B、鸟类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扇动,提供强大的动力,适于空中飞翔,B 正确; C、鲸用肺呼吸,鲸的繁殖方式是胎生哺乳。所以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类,C 错误; D、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 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D 正确。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 【解析】 此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 【解答】 A、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A 正确;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B 不正确;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 程。C 正确;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D 正确。 【答案】 A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的结构和分类 传粉和受精 【解析】 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才能结出果实。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 第 23页 共 32页 ◎ 第 24页 共 32页 由图可知:①雄蕊的花药、②柱头、③雌蕊的子房。结合图形分析作答。 【解答】 A、据图可知,①是花粉,②是柱头,③是子房。①产生的花粉,落到②的过程为传粉。A 错误; B、①花粉中产生的精子与③子房中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B 正确; C、经过传粉受精等过程后,子房发育为果实。C 正确; D、进行水稻杂交时,去雄是指去掉花粉的过程,防止进行自花传粉。D 正确。 【答案】 C 【考点】 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 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 两种物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 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 DNA 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 分子,每条 DNA 分子上会有很多个基因。 【解答】 A、细胞中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 白质两种物质组成,A 正确; B、DNA 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 正确; C、男孩的 X 染色体来源于母亲,Y 染色体来源于父亲。女孩的 X 染色体来源于父母,C 错误; D、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包含一个 DNA 分子,D 正确; 【答案】 B 【考点】 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解析】 基因工程又叫 DNA 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 DNA 重组和转基因等技 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解答】 将一种生物的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体内并使其表达需要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即转基因技术。农杆菌属于一种 细菌,无成形的细胞,研究人员利用它作为媒介,将拟南芥中与耐寒有关的一段 DNA 整合到原产于热带的软 籽石榴的 DNA 上,使其可在温度较低的地区栽培,该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该技术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 因控制,软籽石榴的耐寒特征可遗传给后代,故 B 错误。 【答案】 D 【考点】 生物进化的证据 【解析】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 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 答。 【解答】 AC、鱼石螈身体上的骨骼特征表现出了两栖类和鱼类的奇妙组合,脊椎骨比肉鳍鱼类稍有进步,但是尾巴上 却依然保留着像鱼尾一样的鳍条,说明这些化石可作为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趋势的证据,这些化石动物是古鱼 类到四足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AC 正确 B、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 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根据地层的年龄可以判断化石生物生存的年代。B 正确 D、这些化石动物生活地点虽然不同,但是从它们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习性,可以推测它们存在亲缘关系。D 错误 【答案】 D 【考点】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解析】 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生物起着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的进化方向。 【解答】 A、每匹斑马的黑白条纹都有细微差异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A 错误; B、斑纹的变异是斑马普遍存在的一种变异现象,变异是不定向的,B 错误; C、斑马产生的变异既有有利变异也有不利变异,C 错误;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斑马的进化,D 正确。 【答案】 B 【考点】 克隆技术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 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解答】 A、制作酸奶利用的是发酵技术,乳酸菌发酵利用乳酸菌分解乳糖产生乳酸。正确; B、试管婴儿的诞生利用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属于有性生殖,而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错误; C、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 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正确; D、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利用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的,因此必须采用组织培养,正确; 第 25页 共 32页 ◎ 第 26页 共 32页 【答案】 A 【考点】 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预防 【解析】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 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合理营养;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合理用药;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解答】 A、人的心血管健康状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A 正确; B、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舒筋活血、御寒 壮骨,B 错误; C、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 抢救,C 错误。 D、合理膳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如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与遗 传有关,即使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也无法预防。现在心血管疾病出现低龄化倾向,青少年也时有心 血管疾病的发生,D 错误。 【答案】 D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 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 A、乳糖未被分解直接进入大肠,会刺激大肠增加蠕动,造成腹泻。A 正确 B、患儿消化液中缺乏能分解乳糖的酶,会造成腹泻。B 正确 C、母乳中含有乳糖,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能喂食母乳。C 正确 D、表中 A、B 两组有两个变量:治疗方法不同,喂养食物不同,因此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D 错误 【答案】 B 【考点】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解析】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 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 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 备用,解答即可。 【解答】 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正确。 B、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肉、蛋、奶这些食物中,错误。 C、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 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正确。 D、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 三、非选择题([]中填写图中数字或字母,“_____”上填写文字,共 60 分.)每种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每种 生物只能有一个学名 【答案】 液泡,胚珠,母体 形成层,形成对照,单砧木,维生素 C 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无机盐,不能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解析】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 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 繁育优良品种的。 【解答】 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西瓜瓤中丰富的汁液主要位于西瓜果肉细胞的来自于 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 绿色开花植物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在果实形成过程中,胚珠将会发育成种子。西瓜籽属于种子,是由雌花的胚珠发育而 来,利用种子繁殖西瓜所产生的后代不能稳定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因此,人们常利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育; ①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嫁接成功最关键的操作环节是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②自根嫁接组的作用是形成对照实验; ③由表中数据可知,虽然双砧木组成活率低于单砧木,但是通过维生素 C 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判断,双砧木 嫁接能够提高西瓜果实品质,这可能是由于双砧木嫁接使植株具有更加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吸收更多水和无 机盐,为植物生长提供足量的营养物质,利于果实的发育。这些通过嫁接所获得的优良品质,遗传物质没有 发生改变,属于不可遗传变异,所获得的优良品质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 c,蛹,完全变态 相对性状,遗传,可遗传 白,Aa×Aa,1:1 【考点】 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表现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解析】 第 27页 共 32页 ◎ 第 28页 共 32页 ①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 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 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 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③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图中:a 受精卵、b 是幼虫、c 是蛹、d 是 成虫。 【解答】 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 虫、蛹、成虫 4 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 态。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 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由橘小实蝇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可知:其发育过程具 有 c 蛹期,因此为完全变态发育。 ①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蛹 的黄色和白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②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问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分为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 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蛹为白色这种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因此属 于可遗传的变异。 ①分析表格中实验 1 和实验 2 结果可知:黄蛹与白蛹杂交,后代全部是黄蛹,白蛹性状在后代中没有表现, 因此白蛹是隐性性状。 实验 3 中的亲代即实验 1 中的子代,因此若用 A 和 a 表示控制蛹色的基因,则实验 3 中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 Aa。 ②已知:实验 1 中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Aa,蛹的白色是隐性性状,白蛹的基因组成是 aa,因此实验 4 的遗传 图解如下图: 因此,黄蛹与白蛹个体数量的比例理论上约为 1:1。 【答案】 输卵管,胎盘 受精卵,X B,有 性染色体,机会均等 【考点】 人的性别遗传 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 【解析】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双胞胎,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 人的体细胞内的 23 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 的性染色体是 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解答】 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通过引道进入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 相遇,卵细胞与众多精子中的一个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子宫移动,同时进行细胞分裂形 成胚胎,胚胎移到子宫内膜内固定下来,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上获得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 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 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性别相同。异卵双胞胎 是由两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性别相同或不同。当含 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女 性,含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男性。因此男孩的 X 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 一男一女的双胞胎称为龙凤胎,龙凤胎肯定是异卵双胞胎。即同时排出两个成熟的卵细胞,分别与含 X、Y 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当含 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女性,含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 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发育为男性。图中 A 是同卵双胞胎,B 是异卵双胞胎,小明和姐姐形成原因应该是 B 图,异卵双胞胎的性别可能是同一性别。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当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 XX,将来发育 成女孩;当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是 XY,将来发育成男孩。因此, 性别决定主要决定于精子所含的性染色体。不同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几率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 比例均等。 【答案】 栖息环境,斑点数量 孔雀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斑点数多,数量,不易被敌害发现 斑点数量,选择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解析】 (1)探究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解答】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第 29页 共 32页 ◎ 第 30页 共 32页 的实验。 该实验是探究不同栖息环境中雄性孔雀鱼体色出现差异的原因,所以除栖息环境不同(是否有天 敌)外,其他因素均一致。孔雀鱼的体色主要由斑点数量及色泽决定,该实验以斑点数量作为孔雀鱼种群体 色变化的检测指标。 据图 2 曲线图可见:在没有天敌存在的环境中,孔雀鱼的斑点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由于孔雀鱼群体中斑点 数多的雄性个体体色艳丽易吸引雌性个体,从而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导致群体中该类型个体的数量增多。 而加入矛丽鱼后,体色暗淡的个体因不易被敌害发现,更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 实验结论:孔雀鱼的体色主要由斑点数量及色泽决定,同时也与环境有关,生活环境中是否存在天敌对雄性 孔雀鱼的体色具有选择作用。 【答案】 A,B,C,D 饥饿,蒸馏水,气味,动物的气味信息影响高原鼠兔的觅食行为 竞争,对照组 【考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解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 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此题变量是气味信息的不同。 (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 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 【解答】 高原鼠兔感知外界,逃避敌害的行为属于复杂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发现敌害需要通过眼、 耳等复杂的感觉器官去感知。高原鼠兔这种发现敌害,逃避敌害的行为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经过长期自 然选择进化的结果。故选 ABCD。 ①研究高原鼠兔的觅食行为,需要提高其觅食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 24 小时的饥饿处理,增加实验 可信度,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②该实验的变量是动物气味的不同,因此需要用蒸馏水浸泡的布条作为对照组。由于变量是气味信息的不同, 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气味信息对高原鼠兔出洞觅食行为的影响。 ③如图 2 所示,可知动物的气味信息不同,高原鼠兔的觅食行为也不相同,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动物的气味 信息影响高原鼠兔的觅食行为。 高原鼢鼠是与高原鼠兔共同生活在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另一种小型鼠类,两者生活习性相似,那么两 者的食物相同,因此在自然环境中两者可能存在竞争关系。若用高原鼢鼠分泌物进行上述实验,推测其结果 应与图 2 中的对照组的数值相似,因为如果不出来觅食,食物就会被竞争者吃掉,不利于进化,也就不适应 环境而被自然淘汰。 故答案为:(1)ABCD;(1)①饥饿;②蒸馏水;气味;③动物的气味信息影响高原鼠兔的觅食行为;(2) 竞争;对照组。 【答案】 呼吸道 口腔 肺,舒张,高于 氧气 二氧化碳,大脑皮层,呼吸肌收缩 【考点】 呼气和吸气 常见的急救方法 【解析】 对于溺水、煤气中毒等引起的呼吸停止的患者,我们要采取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施救,思考解答。 【解答】 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 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等方法进行人工呼吸; 吹气时,施救者一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用嘴将气吹入被救者口中,促成吸气;施救者吹气后嘴离开时,松 开捏住的鼻孔,捏住鼻孔的目的是防止吹入的气体经过口腔从鼻腔排出; 向口内吹气后胸廓扩张,表明气体进入肺,使其被动扩张。放开口鼻后,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缩 小,胸内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呼出体外。重复步骤 3~4,直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表格所示为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比较,可见,施救者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足够的氧气维持患者生命活 动; 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碳,由于吹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导致该物质在血液中浓度较高,信息传入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使其发出指令,促进呼吸肌收缩,有利于自主呼吸的恢复。 【答案】 受体 ACE2,ACE2 在肺泡上皮细胞分布最多 巨噬细胞,非特异,巨噬,血液中的物质 D 抑制重症患者的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因子,控制传染源 【考点】 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 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 新型冠状病毒以刺突蛋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 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结合,从而侵入细胞内。虽然 ACE2 在呼吸道黏膜、肺、小肠等部位均有分布,但 ACE2 在肺泡上皮细胞分布最多,所以肺是新冠病毒的主 要靶器官。侵入人体细胞后,新冠病毒脱去蛋白质外壳,释放出遗传物质,利用细胞内的细胞器,合成自己 所需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完成组装后,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去感染新的细胞。 感染初期巨噬细胞在感染部位吞噬病毒,“战斗”的同时会释放一些炎症因子,使感染部位产生炎症反应,人 体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甚至腹泻等症状。进入重症阶段后,炎症因子增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血液中 的物质进入肺泡腔,大量的免疫细胞在肺部组织被激活,过度激活的免疫细胞杀死病毒,并释放出大量的炎 症因子,同时也会杀死肺部很多正常细胞,造成图中所示结果,引发低氧血症。 适当剂量的氯喹可以减弱病毒与受体 ACE2 的结合,使大部分病毒不能进入细胞体内;氯喹还能改变细胞内 的 pH 值,使侥幸进入细胞的病毒无法脱壳、释放遗传物质,不能完成子代病毒的复制;也有证据显示它可 第 31页 共 32页 ◎ 第 32页 共 32页 以阻止病毒释放,因而无法产生子代病毒去感染其他细胞。可见 D 符合题意。 羟氯喹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重症患者的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因子,进而减少炎症风暴的可能。预防传染病的 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利用羟氯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