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上《枣核》教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2(五四制)沪教版语文八上《枣核》教案1

‎《枣核》 语文 罗肖 [教学目标] 1.体味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分析并学习课文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炎黄子孙历来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又往往集中在表现为对故乡的思念和热爱。李白的《静夜思》是直白而又最朴素的抒怀。“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首《我的中国心》更是牵动着千千万万的海外游子的心。这一节我们要学的《枣核》一文,抒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二、要求学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风烛残年的老人,越到晚年思乡越切,以试种枣树来寄托自己思乡这情的故事。全文洋溢着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三、解决教学重点过程 1. 爱国,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小事情也能反映出爱国之情。课文就是用几颗小小的枣核来寄托浓浓的思乡爱国深情,请同学们将与“枣核”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 请同学们再把有关“枣核”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将全文结构用简短的文字表述出来。 明确: 枣核穿全文的线索。文章结构是:要枣核——见枣核——谈枣核——点主题 3. 小小的不起眼的几颗枣核却能把一个海外赤子的拳拳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作者利用它来组织文章,也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写得迭宕起伏,这都归功于本文精巧的构思,这就是层层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笔就设下悬念:用途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还“故弄玄虚”,使悬念更吸引读者。直到踏访后花园,在谈话中才说明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用枣核设置悬念,使这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写得有张有弛,始终紧紧吸引着读者。 4. 小结 海外老人的浓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让同是炎黄子孙的我们热情澎湃,作者巧设悬念的手法让我们受益匪浅。 5. 课外作业 ○1 搜集两三首表达思乡爱国之情的诗歌。 ○2 试用设置悬念的手法记一件小事,不少于600字。 ‎ ‎ 板书设计 要枣核————见枣核————话枣核————点主题 设悬念 释悬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