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共22张PPT)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历史课件: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共22张PPT)_人教版(2016部编版)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 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主张利用西方 先进技术,强兵富国 结果失败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 结果失败 《辛丑条约》签订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结果失败 《海国图志》 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 京师同文馆 培养翻译人才,传播西学 京师大学堂 近代中国教育教育改革 中华民国(资产 阶级民主共和国) 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西方传入的民主、 自由、平等、博 爱等思想观念深 受知识分子欢迎 目的是为 了“尊孔 复古”实 现独裁专 制 袁世凯祭天 西方传入的民 主、自由、平 等、博爱等思 想观念深受知 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规定 “ 国民教 育,以孔子 之道为修身 大本” 新旧思潮发 生激烈冲突 袁世凯祭孔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 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 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国人思 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 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青年杂志》和《新青年》陈独秀 2、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1915年 标志:《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 鲁 迅胡 适李大钊 3、代表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4、重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蔡元培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20世纪初中国现状之镜头一: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刊登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 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 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 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20世纪初中国现状之镜头二: 《药》对“人血馒头”的描写:他(小栓)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 圆东西,轻轻地说:“吃下去罢,病便好了。”小栓撮(cuō)起这 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 十分小心的拗(ǎo)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 半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 ----鲁迅《药》节选 造成唐氏女子的悲剧是什么?小栓家的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与科学 君权神授、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 四德、男尊女卑、求神拜佛、封建迷信 思考:新文化运动为什么反对以孔 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陈独秀: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李大钊: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我们现在认定,只 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 治中国政治上、道德 上、学术上、思想上 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 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思想革命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观念陈腐、雕琢形式、艰涩难懂 思想新鲜、内容平易、通俗易懂 (3)推倒旧文学 (4)建设新文学 《兰花草》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文学革命 现象一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儒家传统思想 影响: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思想的统治地位 现象二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上他? 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给他? 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 我要保全我的人格, 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 ——1919年的《新诗年选》摘录《自觉 地女子》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化学实验室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浮雕 影响: 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 的作用 影响: 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现象三 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现象四 材料一:“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 法子,绝对是两样,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 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乱”。 ---陈独秀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钱玄同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 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要“废灭汉文,采用“世 界语”。 片面性: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 材料三:“我是主张全盘西化的,但我同时指出,文化自有一种 ‘惰性’。全盘西化的结果自然会有一种折中的倾向···全盘接 受了,就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它成为一个折中调和的中国本位新 文化。若我们自命做领袖的人也谈折中选择,结果只有抱残守阙而 已。” ---胡适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思想的统治地位。 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 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讨论: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孔,而今人又尊孔?我们应 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 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新思想 冲突 旧思想 建设新文学 推倒旧文学 标志:191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阵地:《新青年》、北大 背 景 新文化运动 内容 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 抨击旧道德 和旧文化 影响:思想 革命 影响:文学革 命 性质:一次伟大 的思想解放运动 兴 起 板书设计: 洋务运动 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 新文化运动 思想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近代化探索历程 名 称 内 容 特 点 自强求富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民主科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