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5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第 6 课 戊戌变法 新课导入 右图是清末《时局图》,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 19 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 ? 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 ? 让我们一起进入第 6 课:戊戌变法的学习吧!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 2.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 3.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新课讲授 一 .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康有为 康有为 ( 1858—1927 年) 广东南海人,自幼熟读经书。曾游历西方,钻研西学知识。 1888 年,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图强,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后在万木草堂中讲学、著书,宣传变法思想,培养维新人才,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典型代表。其学生有梁启超。 (一)公车上书 1. 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 《 马关条约 》 刺激列强侵略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95 年 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 《 马关条约 》 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4 月 22 日, 康有为、梁启超 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 5 月 2 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时间 地点 代表 目的 结果 1895 年春 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 各省 1300 多名考试的举人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失败。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 公车上书的经过 3.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 时务报 》 强学会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国闻报》 宣传思想 梁启超 ( 1873 ~ 1929 年) “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 变亦变,不变亦变 ”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 《变法通议》 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 二 . 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 1898 年 6 月 11 日, 光绪帝颁布 “ 明定国是 ” 的诏书,宣布 “ 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 …… 。 ”“ 明定国是 ” 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 “ 百日维新 ” 的序幕 。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 ①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②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③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2. 百日维新的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除 “ 旧 ” 布 “ 新 ” )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1898.6.11-1898.9.21 角色体验 实业家 准备科考的读书人 八旗兵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百日维新对你们的影响? 3. 戊戌变法的失败 慈禧太后( 1835 — 1908 ), 1898 年 9 月 21 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有心杀 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 康广仁 杨锐 林旭 杨深秀 刘光第 戊戌六君子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 」 —— 鲁迅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动 脑 筋 1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 、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 、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4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 ( 主要原因 ) 4. 戊戌变法的意义与教训 历史意义 1. 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具有爱国和进步的作用。 2. 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 加快了 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课堂小结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建强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随堂演练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2.“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 A.1888年 B.1894年 C.1895年 D. 1898 年 B C 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 新”开始于 (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A B 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 )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6.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袁世凯 A c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 马关条约 康有为 变法维新 工矿企业 八股 谭嗣同 顽固派 思想文化 A C B C B C B C D D A A D A D D C 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