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 A.x>2 B.x≥‎2 ‎C.x>3 D.x≥2且x≠3‎ ‎2.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9,12,15 B.8,15,‎17 ‎C.12,18,22 D.5,12,13‎ ‎3.如图,在△ABC中,AB=8,BC=12,AC=10,点D、E分别是BC、CA的中点,则△DEC的周长为(  )‎ A.15 B.‎18 ‎C.20 D.22‎ ‎4.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 C. D.‎ ‎5.已知,点P1(x1,y1)、P2(x2,y2)是直线y=﹣x﹣3上的两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y1>y2 B.y1<y2 ‎ C.当x1<x2时,y1<y2 D.当x1<x2时,y1>y2‎ ‎6.张老师从甲镇去乙村,一开始沿公路乘车,后来沿小路步行到达乙村,下列图中,横轴表示从甲镇出发后的时间,纵轴表示张老师与甲镇的距离,则较符合题意的图形是(  )‎ A. B. ‎ C. D.‎ ‎7.关于函数y=x﹣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图象必经过点(1,4) ‎ B.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C.函数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 D.y随x的增大而减小 ‎8.已知一组数据a1,a2,a3,a4,a5的平均数为5,则另一组数据a1+5,a2﹣5,a3+5,a4﹣5,a5+5的平均数为(  )‎ A.4 B.‎5 ‎C.6 D.10‎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若a=2+,则a2﹣‎4a+5的值是   .‎ ‎10.如果一组数据3,4,x,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分别是   和   .‎ ‎11.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从“众数、方差、平均数、中位数”中填答案)‎ ‎12.函数y=2x﹣3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 ‎13.如图,直线l1:y=x+n﹣2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1,2).则不等式mx+n<x+n﹣2的解集为   .‎ ‎14.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3),则关于x的方程kx=b的解是   .‎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5.已知x=(+),y=(﹣),求代数式+的值.‎ ‎16.‎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为迎接第24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某校举办读书分享大赛活动:现有甲、乙两位同学的各项成绩如表所示:若“推荐语”“读书心得”“读书讲座”的成绩按2:3:5确定综合成绩,则甲、乙二人谁能获胜?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参赛者 推荐语 读书心得 读书讲座 甲 ‎87‎ ‎85‎ ‎95‎ 乙 ‎94‎ ‎88‎ ‎88‎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直线l1经过点A(﹣6,0),它与y轴交于点B,点B在y轴正半轴上,且OA=2OB.求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 ‎18.如图,△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O是AC中点,延长DO到E,使OE=OD,连接AE、CE.若BC=6,∠DOC=60°.‎ ‎(1)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2)求四边形ADCE的面积.‎ ‎1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16,点P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运动到点A停止,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运动,运动到点C即停止,点P、Q的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连接PQ、AQ、CP.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是矩形;‎ ‎(2)当t=6时,判断四边形AQC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0.某市举行知识大赛,A校、B校各派出5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决赛,两校派出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A校 ‎   ‎ ‎85‎ ‎   ‎ B校 ‎85‎ ‎   ‎ ‎100‎ ‎(2)结合两校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学校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校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个学校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21.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4倍的三角形叫做常态三角形.例如:某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5,6和8,因为62+82=4×52‎ ‎=10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常态三角形.‎ ‎(1)若△ABC三边长分别是2,和4,则此三角形   常态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2)若Rt△ABC是常态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   (请按从小到大排列);‎ ‎(3)如图,Rt△ABC中,∠ACB=90°,BC=6,点D为AB的中点,连接CD,若△BCD是常态三角形,求△ABC的面积.‎ ‎22.如图,已知函数y=mx的图象为直线l1,函数y=kx+b的图象为直线l2,直线l1、l2分别交x轴于点B和点C(3,0),分别交y轴于点D和E,l1和l2相交于点A(2,2).‎ ‎(1)填空:m=   ;求直线l2的解析式为   ;‎ ‎(2)若点M是x轴上一点,连接AM,当△ABM的面积是△ACM面积的2倍时,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3)若函数y=nx﹣6的图象是直线l3,且l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n的值.‎ ‎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 A.x>2 B.x≥‎2 ‎C.x>3 D.x≥2且x≠3‎ ‎【分析】分式有意义: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有意义,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 ‎,‎ 解得,x≥2且x≠3.‎ 故选:D.‎ ‎2.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9,12,15 B.8,15,‎17 ‎C.12,18,22 D.5,12,13‎ ‎【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 ‎【解答】解:A、92+122=1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 B、82+152=17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 C、122+182≠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是勾股数;‎ D、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 故选:C.‎ ‎3.如图,在△ABC中,AB=8,BC=12,AC=10,点D、E分别是BC、CA的中点,则△DEC的周长为(  )‎ A.15 B.‎18 ‎C.20 D.22‎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DE,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得到答案.‎ ‎【解答】解:∵点D、E分别是BC、CA的中点,‎ ‎∴DE=AB=4,CE=AC=5,DC=BC=6,‎ ‎∴△DEC的周长=DE+EC+CD=15,‎ 故选:A.‎ ‎4.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A. B. ‎ C. D.‎ ‎【分析】函数就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当给x一个值时,y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注意“y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对图象的影响.‎ ‎【解答】解: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每给定自变量x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函数值y相对应,‎ 所以A、B、D错误.‎ 故选:C.‎ ‎5.已知,点P1(x1,y1)、P2(x2,y2)是直线y=﹣x﹣3上的两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y1>y2 B.y1<y2 ‎ C.当x1<x2时,y1<y2 D.当x1<x2时,y1>y2‎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结合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横坐标的大小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一次函数y=﹣x﹣3上的点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又∵点P1(x1,y1)、P2(x2,y2)是直线y=﹣x﹣3上的两点,‎ 若x1<x2,‎ 则y1>y2,‎ 故选:D.‎ ‎6.张老师从甲镇去乙村,一开始沿公路乘车,后来沿小路步行到达乙村,下列图中,横轴表示从甲镇出发后的时间,纵轴表示张老师与甲镇的距离,则较符合题意的图形是(  )‎ A. B. ‎ C. D.‎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分析出各段对应的函数图象,注意乘车速度大于步行速度,同样的时间内,乘车行驶的路程大.‎ ‎【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刚开始张老师乘车从甲镇去乙村,离甲镇的距离是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然后步行去乙村,离甲镇的距离继续增大,但是变化的幅度没有前面乘车变化的幅度大,‎ 故选:C.‎ ‎7.关于函数y=x﹣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函数图象必经过点(1,4) ‎ B.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C.函数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 D.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分析】根据图象经过的点必能满足解析式,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函数图象不经过点(1,4),故原题说法错误;‎ B、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原题说法正确;‎ C、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原题说法错误;‎ D、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B.‎ ‎8.已知一组数据a1,a2,a3,a4,a5的平均数为5,则另一组数据a1+5,a2﹣5,a3+5,a4﹣5,a5+5的平均数为(  )‎ A.4 B.5 C.6 D.10‎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性质,所有数之和除以总个数即可得出平均数.‎ ‎【解答】解:依题意得:a1+5+a2﹣5+a3+5+a4﹣5+a5+5‎ ‎=a1+a2+a3+a4+a5+5‎ ‎=30,‎ 所以平均数为6.‎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9.若a=2+,则a2﹣4a+5的值是 8 .‎ ‎【分析】先由已知条件得到a﹣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a2﹣4a+5=(a﹣2)2+1,然后利用整体的方法计算.‎ ‎【解答】解:∵a=2+,‎ ‎∴a﹣2=,‎ ‎∴a2﹣4a+5=(a﹣2)2+1=()2+1=8.‎ 故答案为8.‎ ‎10.如果一组数据3,4,x,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分别是 5 和 2 .‎ ‎【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出x的值,再根据中位数和方差的定义求解可得.‎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5,‎ 解得x=5,‎ ‎∴这组数据为3、4、5、6、7,‎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5,方差为×[(3﹣5)2+(4﹣5)2+(5﹣5)2+(6﹣5)2+(7﹣5)2]=2,‎ 故答案为:5、2.‎ ‎11.在某校“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有9名学生参加决赛他们决赛的最终成绩各不相同.其中的一名学生想要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前5名,不仅要了解自己的成绩,还要了解这9名学生成绩的 中位数 (从“众数、方差、平均数、中位数”中填答案)‎ ‎【分析】9人成绩的中位数是第5名的成绩.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5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即可.‎ ‎【解答】解:由于总共有9个人,且他们的分数互不相同,第5的成绩是中位数,要判断是否进入前5名,故应知道中位数的多少.‎ 故答案为:中位数.‎ ‎12.函数y=2x﹣3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新图象的函数表达式是 y=2x﹣6 .‎ ‎【分析】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函数y=2x﹣3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为y=2x﹣3﹣3,即y=2x﹣6.‎ 故答案为y=2x﹣6.‎ ‎13.如图,直线l1:y=x+n﹣2与直线l2:y=mx+n相交于点P(1,2).则不等式mx+n<x+n﹣2的解集为 x>1 .‎ ‎【分析】利用函数图象,写出直线l1在直线l2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述:不等式mx+n>x+n﹣2的解集为x>1.‎ 故答案是:x>1.‎ ‎14.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3),则关于x的方程kx=b的解是 x=2 .‎ ‎【分析】依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k和b的值,进而得出关于x的方程kx=b的解.‎ ‎【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2,0),与y轴相交于点(0,3),‎ ‎∴,‎ 解得,‎ ‎∴关于x的方程kx=b即为:x=3,‎ 解得x=2,‎ 故答案为:x=2.‎ 三.解答题(共8小题)‎ ‎15.已知x=(+),y=(﹣),求代数式+的值.‎ ‎【分析】先计算出x+y,xy,再利用通分和完全平方公式得到原式=,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解答】解:∵x=(+),y=(﹣),‎ ‎∴x+y=.xy=,‎ ‎∴+====10.‎ ‎16.2019年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为迎接第24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某校举办读书分享大赛活动:现有甲、乙两位同学的各项成绩如表所示:若“推荐语”“读书心得”“读书讲座”的成绩按2:3:5确定综合成绩,则甲、乙二人谁能获胜?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参赛者 推荐语 读书心得 读书讲座 甲 ‎87‎ ‎85‎ ‎95‎ 乙 ‎94‎ ‎88‎ ‎88‎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列式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甲能获胜.‎ ‎∵==90.4,==89.2,‎ ‎∴甲能获胜.‎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直线l1经过点A(﹣6,0),它与y轴交于点B,点B在y轴正半轴上,且OA=2OB.求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 ‎【分析】先求出B(0,3),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l1的解析式.‎ ‎【解答】解:∵A(﹣6,0),‎ ‎∴OA=6,‎ ‎∵OA=2OB,‎ ‎∴OB=3,‎ ‎∵B在y轴正半轴,‎ ‎∴B(0,3),‎ ‎∴设直线l1解析式为:y=kx+3(k≠0),‎ ‎∵A(﹣6,0)在此图象上,代入得 ‎6k+3=0,‎ 解得k=,‎ ‎∴y=x+3.‎ ‎18.如图,△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点O是AC中点,延长DO到E,使OE=OD,连接AE、CE.若BC=6,∠DOC=60°.‎ ‎(1)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2)求四边形ADCE的面积.‎ ‎【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垂直推出∠ADC=90°,根据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C,证明△OCD为等边三角形,求得AC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D的长,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1)证明:∵点O是AC中点,‎ ‎∴OA=OC,‎ 又∵OE=OD,‎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 ‎∵AD是BC边上的高,‎ ‎∴∠ADC=90°,‎ ‎∴四边形ADCE的是矩形.‎ ‎(2)解:∵AB=AC,AD是BC边上的高,BC=6,‎ ‎∴BD=DC=3,‎ ‎∵四边形ADCE的是矩形,‎ ‎∴OD=OC=AC.‎ ‎∵∠DOC=60°,‎ ‎∴△DOC是等边三角形,‎ ‎∴OC=DC=3,‎ ‎∴AC=6.‎ 在Rt△ADC中,∠ADC=90°,DC=3,AC=6,‎ 由勾股定理得:AD===3,‎ ‎∴四边形ADCE的面积S=AD×DC=3×3=9.‎ ‎1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16,点P从点D出发向点A运动,运动到点A停止,同时,点Q从点B出发向点C运动,运动到点C即停止,点P、Q的速度都是每秒1个单位,连接PQ、AQ、CP.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是矩形;‎ ‎(2)当t=6时,判断四边形AQC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分析】(1)由矩形性质得出BC=AD=16,AB=CD=8,由已知可得,BQ=DP=t,AP=CQ=16﹣t,当BQ=AP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t=6时,BQ=6,DP=6,得出CQ=10,AP=16﹣6=10,AP=CQ,AP∥CQ,则四边形AQCP为平行四边形,由勾股定理求出AQ=10,得出AQ=CQ ‎,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在矩形ABCD中,AB=8,BC=16,‎ ‎∴BC=AD=16,AB=CD=8,‎ 由已知可得,BQ=DP=t,AP=CQ=16﹣t,‎ 在矩形ABCD中,∠B=90°,AD∥BC,‎ 当BQ=AP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 ‎∴t=16﹣t,‎ 解得:t=8,‎ ‎∴当t=8s时,四边形ABQP为矩形;‎ ‎(2)四边形AQCP为菱形;理由如下:‎ ‎∵t=6,‎ ‎∴BQ=6,DP=6,‎ ‎∴CQ=16﹣6=10,AP=16﹣6=10,‎ ‎∴AP=CQ,AP∥CQ,‎ ‎∴四边形AQCP为平行四边形,‎ 在Rt△ABQ中,AQ===10,‎ ‎∴AQ=CQ,‎ ‎∴平行四边形AQCP为菱形,‎ 即当t=6时,四边形AQCP为菱形.‎ ‎20.某市举行知识大赛,A校、B校各派出5名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决赛,两校派出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A校 ‎ 85 ‎ ‎85‎ ‎ 85 ‎ B校 ‎85‎ ‎ 80 ‎ ‎100‎ ‎(2)结合两校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学校的决赛成绩较好;‎ ‎(3)计算两校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个学校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分析】(1)根据成绩表加以计算可补全统计表.根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回答;‎ ‎(2)根据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分析得出即可;‎ ‎(3)分别求出A校、B校的方差即可.‎ ‎【解答】解:(1)A校平均数为:×(75+80+85+85+100)=85(分),众数85(分);‎ B校中位数80(分).‎ 填表如下:‎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A校 ‎85‎ ‎85‎ ‎85‎ B校 ‎85‎ ‎80‎ ‎100‎ 故答案为:85;85;80.‎ ‎(2)A校成绩好些.因为两个队的平均数都相同,A校的中位数高,‎ 所以在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中位数高的A校成绩好些.‎ ‎(3)∵A校的方差s12=×[(75﹣85)2+(80﹣85)2+(85﹣85)2+(85﹣85)2+(100﹣85)2]=70,‎ B校的方差s22=×[(70﹣85)2+(100﹣85)2+(100﹣85)2+(75﹣85)2+(80﹣85)2]=160.‎ ‎∴s12<s22,‎ 因此,A校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 ‎21.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4倍的三角形叫做常态三角形.例如:某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5,6和8,因为62+82=4×52=10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常态三角形.‎ ‎(1)若△ABC三边长分别是2,和4,则此三角形 是 常态三角形(填“是”或“不是”);‎ ‎(2)若Rt△ABC是常态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 :: (请按从小到大排列);‎ ‎(3)如图,Rt△ABC中,∠ACB=90°,BC=6,点D为AB的中点,连接CD,若△BCD是常态三角形,求△ABC的面积.‎ ‎【分析】(1)直接利用常态三角形的定义判断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结合常态三角形的定义得出两直角边的关系,进而得出答案;‎ ‎(3)直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常态三角形的定义得出BD的长,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1)∵22+42=4×()2=20,‎ ‎∴△ABC三边长分别是2,和4,则此三角形是常态三角形.‎ 故答案为:是;‎ ‎(2)∵Rt△ABC是常态三角形,‎ ‎∴设两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 则a2+b2=c2,a2+c2=4b2,‎ 则2a2=3b2,‎ 故a:b=:,‎ ‎∴设a=x,b=x,‎ 则c=x,‎ ‎∴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 故答案为:::;‎ ‎(3)∵Rt△ABC中,∠ACB=90°,BC=6,点D为AB的中点,△BCD是常态三角形,‎ ‎∴当AD=BD=DC,CD2+BD2=4×62时,‎ 解得:BD=DC=6,‎ 则AB=12,‎ 故AC==6,‎ 则△ABC的面积为:×6×6=.‎ 当AD=BD=DC,CD2+BC2=4×BD2时,‎ 解得:BD=DC=2,‎ 则AB=4,‎ 故AC=2,‎ 则△ABC的面积为:×6×2=6.‎ 故△ABC的面积为或6.‎ ‎22.如图,已知函数y=mx的图象为直线l1,函数y=kx+b的图象为直线l2,直线l1、l2分别交x轴于点B和点C(3,0),分别交y轴于点D和E,l1和l2相交于点A(2,2).‎ ‎(1)填空:m=  ;求直线l2的解析式为 y=﹣2x+6 ;‎ ‎(2)若点M是x轴上一点,连接AM,当△ABM的面积是△ACM面积的2倍时,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3)若函数y=nx﹣6的图象是直线l3,且l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直接写出n的值.‎ ‎【分析】(1)将点A坐标代入y=mx中,即可得出m的值;将带你A,C坐标代入y=kx+b中,即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得解析式;‎ ‎(2)先利用两三角形面积关系判断出CM=2BM,再分两种情况,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三种情况,利用两直线平行,比例系数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点A(2,2)在函数y=mx的图象上,‎ ‎∴2m+=2,‎ ‎∴m=,‎ ‎∵直线过点C(3,0)、A(2,2),‎ 可得方程组为,‎ 解得,‎ ‎∴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x+6;‎ 故答案为:m=;y=﹣2x+6;‎ ‎(2)∵B是l1与x轴的交点,当y=0时,x+=0,‎ ‎∴x=﹣4,B坐标为(﹣4,0),‎ 同理可得,C点坐标(3,0),‎ 设点A到x轴的距离为h ‎∵S△ABM=BM•h,S△ACM=CM•h,‎ 又∵△ABM的面积是△ACM面积的2,‎ ‎∴BM•h=2×CM•h,‎ ‎∴BM=2CM 第一种情况,当M在线段BC上时,‎ ‎∵BM+CM=BC=7,‎ ‎∴3CM=7,CM=,‎ ‎∴M1坐标(,0),‎ 第二种情况,当M在射线BC上时,‎ ‎∵BC+CM=BM ‎∴CM=BC=7‎ ‎∴M2坐标(10,0),‎ ‎∴M点的坐标为(,0)或(10,0),‎ ‎(3)∵l1、l2、l3不能围成三角形,‎ ‎∴直线l3经过点A或l3∥l1或l3∥l2,‎ ‎①∵直线l3的解析式为y=nx﹣6,A(2,2),‎ ‎∴2n﹣6=2,‎ ‎∴n=4,‎ ‎②当l3∥l1时,则n=,‎ ‎③当l3∥l2时,则n=﹣2,‎ 即n的值为4或或﹣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