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201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学校___ _ 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场___ ___ 考号___ ___ 吴中区初中办学联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统一测试 初二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名称、考试号等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上. 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1.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第1题 第3题 第5题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B.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3.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5.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物态变化图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固态为晶体,熔化过程为5~10min阶段 B. 该物质的熔点是0℃ C. 在6min时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混合状态,吸热温度不变 D. 在11~14min是气态,吸热温度正在升高 6.如图所示,大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容器,大容器的液面被密闭着,二者内的液体都是水,现用酒精灯对大容器加热,则 A. 小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B. 大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C. 大小容器中的水同时沸腾 D. 无法判断哪一个容器中的水先沸腾 7.初夏,宜兴即将迎来梅雨季节,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变得很潮湿,其中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春天冰雪消融 C.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D. 冬天窗户玻璃上有水滴 8.在北方的冬天,汽车的驾驶员常把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冷却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 B.较低的熔点 C.较低的凝固点 D.更容易蒸发 9.如图所示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花作两株看”其中呈现的光学现象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第11题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 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 11.如图,小明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某位置时,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恰好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仅根据这步实验,小明就提出:“若将蜡烛A移到其他位置,玻璃板所成的像始终是与物等大的”.他这一提法属于 A.猜想 B.评估 C.设计实验 D.实验结论 12..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B.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 D.高度变大,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9分) 13.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考场号:01 座号:05 0105113488 张三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14.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当作平面镜的玻璃板应和底面白纸 ▲ 。 透过玻璃板观察,让棋子B和棋子A的像A′重合,此时B到玻璃板的距离和A到玻璃板的距离 ▲ ;如果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A′和B中仅能看见 ▲ _。 15.2015年1月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大喊一声,经过6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m 。 16.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在立竿见“影”和水中倒“影”中,前者是由光的 ▲ 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 ▲ 形成的。 17.有人形容歌手李健嗓音清澈,辨识度极高,这是指李健声音的 ▲ 比较独特;李健自弹自唱时不断移动手指按压吉他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 ▲ 。 18.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 ▲ ,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 . 19.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 ▲ 也能够传声。 20.“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 ▲ 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 21.喝开水时.为降低它的温度,人们常用两个杯子来回地倒,这是采用了 ▲ 和 ▲ _的方法加快蒸发,使水温很快降低。 22.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 效应,而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 ▲ 物质发光。它们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 m/s。 23.唐代的孔颖达在名为《礼记.月令》一书疏注中的“虹始见”条下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雨虹的产生是_ ▲ 现象。英国物理学家_ ▲ 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通过_ ▲ 将一束太阳光分解为七种颜色的光。 24.(1)图中的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 ▲ _;温度计乙的示数为_ ▲ _。 (2)有一种能反映空气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_ ▲ (填“高”或“低”),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 ▲ 时要吸热,在一定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_ ▲ (填“多”或“少”)。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25题2分、26题4分;27题2分;28题2分;29题4分;30题4分;31题8分;32题7分;33题6分;34题8分,共47分) 2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 (1)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2)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可以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_ ▲ 旋转适当的角度。(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6.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平面镜里的像。要求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m,试在图中准确画出(标上尺寸): (1)平面镜的位置;(2分) (2)被测者眼睛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右脚上如图P点的光路图。(2分) 27.室内一盏电灯S(电灯可看作一点光源)。请画出不透明物体AB在墙壁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2分) 28.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2分) B A S 墙壁 29.(4分)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_ ▲ ;②_ ▲ . 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_ ▲ 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反射角为_ ▲ 度. 30.(4分)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 ▲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 ▲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 ▲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 ▲ . 31.(8分)小明同学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甲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大小与像离小孔的远近有关, 于是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 2.0 4.0 6.0 8.0 10.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坐标中画出h和s的关系图象。 图甲 图乙 (3)从图中可以看出h和s满足的关系是: ▲ (4) 将蜡烛向上方移动,则它在半透明纸上的像将向▲ (填上方、下方)移动 (5)小明发现:夏天,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缝隙,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它们实际是 ▲ ,其形成原理是: ▲ 。 (6)(2分)接着,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32.(7分)李刚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在下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水在沸腾时要_▲____热,温度__▲______(逐渐升高,保持不变,逐渐降低). (3)右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4)李刚从实验中得到了启示:在煮食物的时候,可以先把水烧开然后将火_____▲___(调大,调小),这样可以用同样的时间把食物煮熟,但能节约燃料. (5)李刚在实验中发现,水加热至沸腾所用时间较长,想一种可以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 ▲ ___. (6)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33.(6分)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请在甲乙两图中代表光线的直线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2分) (2)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 __▲____(2分) A.都正确 B.都不正确 C.甲正确,乙不正确 D.乙正确,甲不正确 图乙 图甲 (3)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_▲(2分) 0A.画图是否认真 B.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C.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34.(8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也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 吴中区初中办学联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统一测试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学校___ _ 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场___ ___ 考号___ ___ 初二物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来源:Z.xx.k.Com] 9 10 11[来源:科网] 12 答案 [来源:]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9分) 13. 14. 15. m 16. 17. 18. 19. 20. 21. 22. m/s 23. 24.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25题2分、26题4分;27题2分;28题2分;29题4分;30题4分;31题8分;32题7分;33题6分;34题8分,共47分) 25、(1)左图 (2) 26、右图 B A S 墙壁 27、左图 28、右图 29.① ② 30. 31.(8分) (1)图甲; (2)图乙 (3)h和s满足的关系是: ;(4) (5) ; .(6) (2分) 32. (7分)(1) 如图 (2) , . (3) .(4) (5) . (6) [来源 33.(6分)(1) (2) (3) 34.(8分)(1) (2) (3) 吴中区初中办学联盟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统一测试 初二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A B D D A. D. C. B. B. A. C. 二、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29分) 13. 吸收 反射 14. 垂直 相等 A′ 15. 2040m 16.直线传播 反射 17.音色 音调(频率) 18.振动 音调 响度 19.固体 20.产生 传播 21.加快空气流动、增大液体表面积 22.热 荧光 3 ×108 m/s 23. 光的色散 牛顿 三棱镜 24.2.4℃ —1.8℃ 低 蒸发 多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25题2分、26题4分;27题2分;28题2分;29题4分;30题4分;31题8分;32题7分;33题6分;34题8分,共47分) 25.(1)如图左 (2)顺时针 26.如图右 27.如图左 28.如图右 29.① 呈现反射光线② 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 0 30.较薄 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后 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1.(8分) (1)见图;(2)见图(3)成正比例关系(h=1/2S);(4)下方 (5)太阳的实像;光的直线传播.(6)A(2分) 32. (7分)(1)在右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2) 吸, 保持不变. (3) a.(4) 调小,(5)合理就行.(6)水蒸气遇冷液化 33.(6分)(1)图略 (2)C.(3)B. 34.(8分)(1)D (2)B (3)120(119—121均可) 图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