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早读内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编语文八下第三单元早读内容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八下第三单元早读内容 一、目标 1、 识记本单元重要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积累文言知识。‎ 2、 背诵本单元相关的重要片段。‎ 二、基础知识(每课至少一题注音字词)‎ ‎9《桃花源记》‎ 豁(huò)然 诣(yì)太守 垂髫(tiáo ) 怡(yǐ)然 ‎ 俨(yǎn)然 阡陌(qiān mò) 咸(xián) 间(jiàn)隔 问津(jīn) ‎ ‎10《小石潭记》‎ 篁(huáng)竹 坻(chí) 屿(yǔ) 嵁(kān) 佁(yǐ)然 ‎ 俶(chù)尔 翕(xī)忽 差(cī)互 寂寥(liáo) 幽邃(suì) ‎ ‎11《核舟记》‎ 箬(ruò)蓬 尝贻(yí) 罔(wǎng) 八分有奇(jī) 糁(sǎn)之 ‎ 髯(rán) 篆(zhuàng)章 诎(qū) 楫(jí) 矫(jiǎo) 虞(yú) ‎ ‎12《诗经》二首 ‎ 雎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好逑(qiú) 参差(cēn cī) 涘(sì)‎ 荇(xìng)菜 寤寐(wù mèi) 辗(zhǎn)转 琴瑟(sè) 芼(mào) ‎ 蒹葭(jiān jiā) 溯洄(sù huí) 萋萋(qī) 晞(xī) 湄(méi) 跻(jī) 址(zhǐ) ‎ 三、重点词义(全部背诵)‎ ‎9《桃花源记》‎ ‎(一)通假字:‎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新鲜美好。 ‎ 今:(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阡陌交通 古:交错相通。 ‎ 今:指运输事业。‎ ‎3、率妻子邑人 古:妻子和儿女。 ‎ 今: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来此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魏晋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 今: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6、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不必。 ‎ 今:不足,缺欠。‎ ‎7、说如此 古:像这样。 今:这样。‎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三)活用:‎ ‎1、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对……感到惊异。‎ ‎2、处处志之 志,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做记号。‎ ‎(四)一词多义:‎ ‎1、乃 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 (竟然,居然)‎ ‎2、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对,向)‎ ‎3、舍 便舍船 (离开)‎ 屋舍俨然 (房屋)‎ ‎4、寻 寻向所志 (寻找)‎ 未果,寻病终 (随即,不久)‎ ‎5、遂 遂迷,不复得路 (终于)‎ 后遂无问津者 (于是,就)‎ ‎6、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的)‎ 处处志之 (语气助词,不译)‎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五)修辞:‎ 黄发垂髫,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六)本文中出现的成语:‎ 世外桃源 怡然自乐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10《小石潭记》‎ ‎(一)古今异义:‎ ‎1、乃记之而去 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2、崔氏二小生 古:年轻人。‎ 今: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 ‎(二)活用:‎ ‎1、从小丘西行 西,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名词作状语,译为:在空中。‎ ‎3、斗折蛇行 斗和蛇,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北斗,像蛇。‎ ‎4、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译为:像狗牙。‎ ‎5、凄神寒骨 凄和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凄凉,使……寒冷。‎ ‎(三)一词多义:‎ ‎1、从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从小丘西行 (自,由)‎ 隶而从者 (跟随)‎ ‎2、清 水尤清冽 (清澈)‎ 以其境过清 (凄清)‎ ‎3、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知其源 (可以,能够)‎ ‎4、以 全石以为底 (介词,用)‎ 卷石底以出 (连词,而)‎ 以其境过清 (连词,因为)‎ ‎5、而 乃记之而去 (连词,表承接)‎ 隶而从者 (连词,表并列)‎ ‎11《核舟记》‎ ‎(一)通假字:‎ ‎1、左手倚一衡木 : “衡”同“横”。‎ ‎2、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同“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二)古今异义:‎ ‎1、往不因势象形 古:顺着、就着。 今:原因。‎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2、鲁直居左 古:在。‎ 今:居住。‎ ‎3、其两膝相比者 古:靠近。‎ 今:比较,对比。‎ ‎4、曾不盈寸 古:竟然。‎ 今:曾经。‎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挑选。‎ 今:简单。‎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长。‎ 今:修理,修建,修饰。‎ ‎(三)活用:‎ ‎1、明有奇巧人 明,名词作状语,译为:在明朝。‎ ‎2、箬篷覆之 箬篷,名词作状语,译为:用箬篷。‎ ‎3、右刻 右,名词作状语,译为:在右边。‎ ‎4、石青糁之 石青,名词作状语,译为:用石青。‎ ‎5、峨冠而多髯者 峨冠,名词作动词,译为:戴着高高的帽子。‎ ‎6、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梳着椎型发髻。‎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四)一词多义:‎ ‎1、奇 明有奇巧人 (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2、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叫)‎ 文曰初平山人 (写道,写着)‎ ‎3、为 为宫室、器皿、人物 (做,这里指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 (是)‎ ‎4、可 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能够)‎ ‎5、木 能以径寸之木 (木料)‎ 以至木石 (树木)‎ ‎6、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 (一头,一方)‎ 其人视端容寂 (正,端正)‎ ‎7、有 炉上有壶 (与“无”相对)‎ 为字共三十有四 (同“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12《诗经》两首 ‎(一)古今异义:‎ ‎1、左右流之 古:求取。‎ 今:液体移动,流动。‎ ‎2、道阻且长 古:艰险。‎ 今:阻挡,阻碍。‎ ‎(二)活用:‎ ‎1、琴瑟友之 琴瑟,名词作动词,译为:弹琴鼓瑟。‎ ‎2、琴瑟友之 友,名词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友,亲近。‎ ‎3、钟鼓乐之 钟鼓,名词作动词,译为:敲钟击鼓。‎ ‎4、钟鼓乐之 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快乐。‎ ‎5、道阻且右 右,名词作动词,译为:向右迂曲。‎ 四、文常积累(划线处背诵)‎ ‎(一)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 ‎(二)作家作品: ‎ ‎9《桃花源记》‎ 课文选自《陶渊明集》卷六。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构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成语积累: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或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 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长于诗文辞赋,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象及农村生活,语言质朴自然。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2、 作者名言 ‎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⑵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 作者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就栽赃陷害。县吏说:“我们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于是,陶渊明在出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就离开衙门,收拾行装,返回家乡,从此过起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清闲生活。‎ ‎10 《小石潭记》‎ 课文选自《柳河东集》。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抒发了作者遭贬后的悲凉凄苦之情。‎ 1、 作者作品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诗文风格清峭,与韦应物并称“韦柳”。‎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主要作品《柳河东集》,其《永州八记》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 作者名言 ‎⑴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有知识的人(读书人)以德行修养为本,而德行中以真诚最为重要。)‎ ‎⑵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广开言路,多听从别人的建议,努力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学习的意思)‎ ‎11《核舟记》 ‎ 课文选自《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的短篇文言小说集。《核舟记》是说明文,通过对核舟的描述和说明,赞美了雕刻者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以及民间微雕艺术家的高超技艺。‎ 1、 作者简介:‎ 魏学洢(yī),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散文家。他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记》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张潮编志的《虞初新志》收录。‎ ‎12《诗经》二首 课文选自《诗经注析》。‎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不可及的苦恼和惆怅。‎ 1、 ‎《诗经》常识:‎ ‎《诗经》先秦时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⑴ 内容上(或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中的精华;“雅”分大雅、小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⑵ 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赋”是直陈其事,也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比”借物譬喻,也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某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是托物兴起,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创作中往往交相使用,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诗人的情感。‎ ‎⑶《诗经》“六义”‎ ‎“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是古人对《诗经》艺术经验的总结。‎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 微 ‎《诗经·邶风》(bèi)‎ 1、 诗歌选自《诗经注析》。‎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词。微,昏暗。‎ 1、 诗歌解读:‎ 第一层:以设问开头,写为了君主的事情,不得不终年累月地在露水中劳作,写出了劳役者的非人处境。‎ 第二层:重章换字,写为了养活统治者的贵体,不得不昼夜不辍地在泥浆中劳作,进一步抒发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主旨: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表达出了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夜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 子衿 ‎ 《诗经·郑风》‎ 1、 诗歌选自《诗经注析》。‎ ‎“子衿”: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 2、 诗歌解读:‎ 第一层: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对恋人的思念,希望恋人能来相会。‎ 第二层: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3、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情怀。‎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 诗歌选自《王子安集注》。‎ 2、 作者简介:‎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文学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滕王阁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3、主旨解读: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胸怀。‎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诗歌选自《孟浩然集校注》。‎ ‎2.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又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开唐朝山水诗之先河,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与王维合称为“王孟”,同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3.诗歌解读:‎ 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干谒诗的代表作。干谒诗的特点:内容得体,称颂对方有分寸,措辞不卑不亢。‎ ‎ 主旨:诗人通过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希望张九龄给予援引之意,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五、诵读 ‎(1)课内背诵 ‎9《桃花源记》(陶渊明)‎ ‎1. 描写桃花林优美环境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 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3. 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 描写桃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 体现桃源人对渔人热情的句子分别是:①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 桃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 ‎7. 桃源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 本课涉及的成语(列举三个即可):世外桃源、无人问津、怡然自乐、黄发垂髫、鸡犬相闻、阡陌交通、落英缤纷。‎ ‎10《小石潭记》(柳宗元)‎ ‎1. 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 《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 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 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 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 小石潭流水淙淙,青树翠蔓,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 课文中的句子“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11《核舟记》(魏学洢)‎ ‎1.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是: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嘻,技亦灵怪矣哉。‎ ‎4.王叔远在雕刻窗户上的字时,巧妙运用苏轼《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中的句子分别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2《诗经》二首(《关雎》《蒹葭》)‎ ‎1.《关雎》一诗表现情思绵绵,翻来翻去难以入睡的两句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 统摄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3.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最好的佐证。‎ ‎4. 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或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 ‎7.“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8. 成语“秋水伊人”源至《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9. 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分别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10. 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分别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11.《诗经·蒹葭 》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直接性默写:‎ ‎⑴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⑶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⑷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理解性默写:‎ ‎⑴《子衿》中用夸张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的句子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现作者与友人友谊深厚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情态的句子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⑷《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浩大气势、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中表达作者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到处全诗主旨的句子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课外古诗词诵读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标签】送别诗:诗人抒发离别之情的诗歌。‎ ‎【作者简介】‎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注释】‎ ‎(1)杖剑:同“仗剑”,持剑。尊:酒器。‎ ‎(2)游子颜:游子往往因去国怀乡而心情欠佳,面带愁容。‎ ‎(3)蝮蛇:一种奇毒的蛇。螫(shì):毒虫刺人。‎ ‎(4)解腕:斩断手腕。‎ ‎(5)志:立志,志向。‎ ‎【翻译】‎ 大丈夫何尝没有滔滔眼泪,只是不愿在离别时涕泗横流。‎ 面对离酒慷慨高歌挥舞长剑,耻如一般游子模样满脸离愁。‎ 一旦被蝮蛇螫伤手腕之后,当断手臂就断壮士决不踌躇。‎ 既然决心闯荡天下建功立业,离别家常便饭何须叹息怨尤。‎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用洒脱挺拔之笔,生动地勾勒出主人公坚强刚毅的性格。颔联用壮士奔赴战场的比喻,描画出大丈夫的壮伟形象。颈联运用成语,表明大丈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尾联总束前文,点明大丈夫的志向在于建功立业。全诗于议论中抒情,形象光彩照人。‎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六、 素材积累 学写读后感 ‎(一)认知读后感 ‎ 我们阅读的时候常常会有所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看电影或电视剧时,也会有一些感受和想法,写下来,就是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类似。写读后感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二)写读后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读”,指读了什么文章,文章有何人、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想、感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写读后感,要以“感”为主,“感”是作文重点。‎ ‎2、适当引述。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部分直接引述,也可以对原文加以概括,间接引述。‎ ‎3、感受力求深入。读完原文后,或许你会产生很丰富的感触,但比较平常、浅显,直接写下来,可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的。这就要反复思考、提炼,把自己的感受明晰化、条理化。写作时,还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来思考与表述。‎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4、联系阅读积累及生活经验。写作中,应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来印证或深化当前的阅读感受,还可结合生活经历中的类似体会来写。这样才能使读后感内容丰富,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5、阅读所获得的感受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作品主题的思考,有的是对某部分内容的理解,还有的是对某个细节或某些词句的感悟。这就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和别人分享的内容来写。‎ ‎(三)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写法一般可概括为四个字:‎ 1、 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这部分是论题,必须略写,切忌啰嗦。如果“感点”的内容非常少,可以原滋原味地引用原文。如果“感点”的内容非常多,则必须进行高度概括。‎ 例如:‎ ‎“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深夜,捧读毕淑敏老师的《回家问妈妈》,这一段深情的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引发感受的内容非常少,直接引用原文。)‎ 再如:‎ 朱自清的《背影》,情真意切的记述了祖母去世,父亲回家变卖典质,然后送作者离开南京到北大的生活往事。其中,最让人情不自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禁,热泪奔涌的一段,当属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穿着长马褂,拖着肥胖的身子,艰难攀爬月台,为他买橘子的情景。(引发感受的部分非常多——父亲到车站送行的整个过程,因此作者采用概述的写法,描述“感点”)‎ 1、 议,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这部分是全文写作的核心,必须详写。具体写作包括三部分:一针对“感点”进行深入剖析;二对自己的剖析进行归纳概括,提出观点或者感受;三引用论据,有力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感受是正确的。这三部分的顺序,不能颠倒。‎ 例如: ‎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个冰冷的世界,是母亲,用她的关心爱护,用她的青春和心血,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的健康,一点点地教会我们如何做事,不厌其烦地引导我们如何做人,给了我们创造了温暖的生活。她就像一根蜡烛,不断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孩子的世界,直到油尽灯熄。入幽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们过多地享受着母亲给我们的恩惠,却常常忽略了这份无私的付出,忘记了对这份爱的珍惜,等一切都失去了,才懂得曾经拥有的弥足珍贵。(针对感点,进行深入剖析。)‎ 对亲情,我们要学会珍惜,更要懂得回报。(归纳总结,明确具体感受,提出观点)‎ 子路,百里负米事双亲;陆绩,六岁怀桔遗亲;蔡顺,上山拾葚异器;庞氏,取水涌泉跃鲤;王祥,解衣卧冰求鲤;吴猛,侍父恣蚊饱血;寿昌,刺血弃官寻母……孝报亲恩,是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优良传统。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是祖圣先贤留给我们振聋发聩的寓言!(引用论据,证明观点)‎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3、联,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这部分一定要抓住相关的核心社会问题,一针见血、入木三分、毫不留情地针砭时弊,要有杂文语言之风,每一句的剖析都要切中要害,畅快淋漓。‎ 例如:‎ 然而,再优良的传统,也总会被卑劣的传承。当下,在最文明的都市里,70%以上的家庭是三口之家,他们的父母哪里去了?当丈夫、妻子、儿子其乐融融地欢度幸福时光的一刻,他们的父母,要么被遗弃在乡下,要么被遗忘在另一个狭小的斗室里,顾影自怜,对灯嗟叹。有的人甚至被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依旧狼心不改,人性不归。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苛求每一个人都能让爱心惠及陌生的云云众生,至少应该回馈曾经养育我们的亲人吧?别以为我们孝敬父母,自己有多么高尚,其实,那不过是在还当年欠下的债,我们没有权利欠债不还!如果有人执意要做厚脸皮、无廉耻的“老赖”,那也无妨,因为用不了多久,他的儿子就会在他的身上,继承这份冰冷的拖欠。‎ ‎4、结,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对时弊,开出诊治社会病态的良药,解决社会问题。‎ 例如: ‎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捧读毕老师的文章,我们的心,很暖。她,用一支羸弱的笔,书写着当代被无数人遗失的亲情、淡漠的文明。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或者说良心未泯的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对自己的现在和曾经的昨天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是否忘记了一份最令人感动的付出,我们是否太久地忘记了感恩与回报?回家,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趁父母的神智,还能清晰地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让我们一起回家,别让忽略和等待,成为终生的遗憾!‎ 将上面的引、议、联、结四部分汇总到一起,就形成了一篇标准的读后感。‎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架或者思路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 ‎ ‎(四)确定阅读材料,拟好题目。‎ 某篇课文、某部名著或指定的某材料,是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确定后,要根据阅读的材料和感悟来拟题。题目可以直接写“《××》读后感”,也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主标题是概括自己的感受或评价,副标题是“——读《××》有感”;分两行,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读后感》《金钱重于亲情——读〈我的叔叔于勒〉有感》等。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注意标题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五)写作读后感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六)范文示例:‎ 生命的呐喊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阳光洒在窗台上,合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心中被这部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经典作品久久震撼。在未认真拜读这本书之前,几次从别处看到书中那句经典的话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看书的过程中,伴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感受着保尔人生的跌宕起伏,感叹着确实如书中所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在人生的种种波折面前,我们的保尔是何等的不屈服,他用自己的生命对命运呐喊。‎ ‎ 保尔·柯察金没有幸福的童年,后来下肢瘫痪、左臂不听使唤、双目失明,这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是何等的不幸和打击,保尔他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有过绝望,但他又是一个伟人,因为他选择用自己仅有一次的宝贵的生命,用行动对命运反抗。‎ 这也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史铁生,在最美好的年华忽然残废了双腿,突然的打击让这位年轻人对前方充满了迷茫,他的命运被紧紧地摁在黑暗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但是他坐在轮椅上思索着人生,他的每一处车辙里都有对命运的呐喊,最终他走出人生的低谷,史铁生终成著名作家。莫言曾说:“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我想史铁生的伟大不在于他是一位著名作家,而在于他在身体残缺的情况下能够不屈服命运,敢于抗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保尔也是如此,他也绝望过,但最终用自己残废的身体书写对命运的呐喊。‎ ‎ 27 / 27‎ 统编八下第三单元早读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并不都能一直平安顺遂,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有人选择就此沉沦,有人却选择愈挫愈勇。我们应学习保尔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不被命运屈服,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走向成功。‎ 学习写作方法 ‎(一)集中“感点”,条理清晰 ‎(二)正副标题,新颖突出 ‎(三)适当引述,清晰突出 ‎(四)引议结合,联想拓展 ‎(五)结尾总结,扣题升华 ‎ 27 / 2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