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1-0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 熔化与凝固 ·知识精讲· 一.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橡胶等。 二.熔化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2.熔化现象: (1)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3)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4)鲜鱼保鲜,用0°C的冰比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5)“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3.熔化规律: (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2)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从晶体和非晶的熔化曲线中读出信息: 12 (1)乙图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C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 (2)右图是非晶体的熔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熔化。 三.凝固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的过程需要放热。 2.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3.凝固规律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2)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降低。 4.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5.凝固放热现象 (1)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12 (2)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的热)。 四.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1.分段分析: (1)AB:固态(吸热升温) (2)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CD:液态(吸热升温) (4)DE:液态(放热降温) (5)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 (6)FG:固态(放热降温) 2.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3.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1)萘的熔点为80.5°C。当温度为79°C时,萘为固态。当温度为81°C时,萘为液态。当温度为80.5°C时,萘是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2)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3)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C,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C,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三点剖析· 一.核心考点 1.熔化和凝固现象★★ 2.熔化和凝固实验★★ 12 二.重难点和易错点 1.熔化的凝固都表示一个变化过程,重点掌握两个方面: (1)晶体熔化特点: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考察的题型多以选择题和实验题为主,实验题中会结合熔化(凝固)曲线或者表格考察。 ·题模精选· 题模一:熔化现象及吸放热特点 例4.1.1 图3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的形成过程,属于熔化的是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答案】A 【解析】 A为熔化; B为液化; C为液化; D为凝华; 故选A 例4.1.2 12 今年夏天崇左市的部分地方遭到严重的冰雹灾害,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冰雹落到地面上一会儿就____成水(填一种物态变化),这个过程要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熔化;吸热 【解析】 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 冰雹落到地面上一会儿就变成水,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 故答案为:熔化;吸热. 题模二:凝固现象及吸放热特点 例4.2.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 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答案】A 【解析】 A湖水结冰,属于凝固; B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属于液化;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属于凝华; D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水,属于液化。 所以,本题选A 题模三: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例4.3.1 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________(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 熔化;吸;液化. 【解析】 冰化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2 杯外壁出现一层水珠是空气遇冷凝结成的,这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例4.3.2 在东北,人们冬季里喜欢做“冻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先____后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答案】 凝固;熔化 【解析】 正确理解冻豆腐的小孔形成过程,并熟练掌握几种物态变化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根据我们对于凝固和熔化的理解来作答.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2)水冻结后,体积变大;豆腐中含有水,冻结以后,豆腐中的小冰块把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冰融化以后,就留下许多孔洞. 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 故答案为:凝固;熔化. 例4.3.3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_________热.而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低. 【答案】 凝固;放 【解析】 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水受冷就会凝固,凝固要放出热量,使菜窖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将菜冻坏. 题模四:探究熔化和凝固规律 例4.4.1 如图20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______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20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______ 。 (3)如图20乙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20丙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______ 态。 图20 【答案】 (1)均匀;慢;(2)秒表;(3)69;固液共存. 12 【解析】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2)从图象知,记录的数据有温度和时间,测量温度需要温度计,测量时间需要秒表,所以实验器材还缺少秒表; (3)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温度计里的液面在0℃以上,示数是69℃. 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 该物质从第5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时,还没有完全熔化完,此时物质处于液固共存状态. 故答案为:(1)均匀;慢;(2)秒表;(3)69;固液共存. 例4.4.2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____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 (1)均匀受热(2)B;42(3)吸收;不变;增加;固液共存(4)升高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题目中给出两个物质,海波和蜂蜡,而海波是晶体蜂蜡是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而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不一样的,要分清楚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碎,所以在做实验时把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应该使试管受热均匀. 12 (2)读数时视线就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A是俯视、C是仰视都会使读数不正确.温度计所对应的示数是42℃. (3)海波是晶体,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全部熔化.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同时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蜂蜡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温度上升. 故答案为:(1)均匀受热、(2)B、42、(3)吸收、不变、增加、固液共存、(4)升高. 例4.4.3 小刚在探究海波和蜂蜡的熔化规律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 蜂蜡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熔点为______℃。海波在5min至7min时间内处于 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在这2min时间内,海波 (选填“没有吸热”或“始终吸热”)。 【答案】 非晶体;48;固液共存;始终吸热 【解析】 晶体的熔化过程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常见的晶体有金属、冰、海波等;高于熔点时为液态,低于熔点时为固态,在熔点温度时,处于固液共存态(除端点以外)。 题模五:熔点和凝固点 例4.5.1 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 塑料、沥青、蜂蜡 B. 玻璃、水、石英 C. 萘、铁、松香 D. 水晶、食盐、黄金 【答案】D 【解析】 A中都不属于晶体; B中玻璃和石英不是晶体; C中松香不是晶体; D中都是晶体。 所以,本题选D 例4.5.2 冬天,汽车司机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有( ) A. 较大的吸热本领 B. 较好的传热性 C. 较低的凝固点 D. 较高的沸点 12 【答案】C 【解析】 因为酒精的凝固点远低于水的凝固点,酒精和水的一定比例的混合液的凝固点也远低于水的凝固点0℃,冷却液的凝固点降低了,才能防止低温时冷却液凝固膨胀损坏发动机. 例4.5.3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几种物质的熔点:酒精-117℃,水银-39℃,煤油-30℃,冰0℃]. A. 体温计 B. 煤油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水银温度计 【答案】C 【解析】 酒精的熔点是117℃,水银的熔点是39℃,煤油的熔点是30℃,冰的熔点是0℃,由于同种液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所以,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煤油的凝固点是30℃,冰的凝固点是0℃,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水银、煤油、冰在-88.3℃时都已经凝固,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所以体温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都无法工作.酒精在-88.3℃时还是液体,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工作. 例4.5.4 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如下表所示:由表中的数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水银温度计在气温为的地方不能使用 B. 白炽灯的灯丝宜用钨丝制作,因为它的熔点较高 C. 纯铁掉入钢水中一定能够熔化 D. 用铝锅可以存放铜水 【答案】A B 【解析】 A、当气温为时,水银为固态,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故A说法正确; B、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大约是,钨的熔点是,钨的熔点高于灯泡正常工作的温度,不易熔化,可用作灯丝;故B说法正确; C、钢的熔点是,所以钢水的温度最低是,也可能更高;而纯铁的熔点为,因此钢水的温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还可能等于纯铁的熔点,故可能熔化,也可能不会熔化,故C说法不正确; D、由表中数据可知,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如果用铜锅炼钢,铜比钢先熔化,故D说法不对. 所以,本题选A,B。 12 例4.5.5 如图13所示,烧杯和试管里均盛有碎冰块,下面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碎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碎冰______熔化(填:“会”或“不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会;试管中的冰达到熔点后,不能再继续吸热 【解析】 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持续吸热,,试管内的冰能达到熔点但不会继续吸热所以不会熔化 例4.5.6 阅读下列材料:影响熔点的因素 物质的熔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掺杂其他物质,或改变外界的压力等都会影响物质的熔点。在烧杯中放一些碎冰块,然后撒一些盐,轻轻搅动碎冰块,在它熔化时测量它的温度。可以看到,此时冰的熔点低于0℃。由此可见,盐可以使冰的熔点降低。以前我国北方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向公路上积雪的地方撒盐。只要这是的温度高于-22℃,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 将两块0℃以下的冰用力压紧在一起,可以看到接触处冰熔化成水,撤去压力,水又凝固为冰,结果两块冰合成为一块冰。这说明增大压力也能使冰的熔点降低。滑冰时,冰刀与冰接触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很大,使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起到润滑作用。 请回答问题:(1)影响熔点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天南极的气温达到-40℃,我国的南极科考船甲板若结了冰,用撒盐的方法____________使冰熔化(选填:“可以”或“不可以”)。 【答案】 掺杂其他物质,改变外界的压力;不可以; 【解析】 (1)文中提出,影响熔点的因素为掺杂其他物质和改变外界的压力; (2)在温度高于-22℃时,足够的盐可以使冰熔化,但当温度达到-40摄氏度时,没法通过加盐来使冰融化; ·随堂练习· 随练4.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春天的阳光下,冰雪消融 B.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C. 樟脑丸在衣柜里慢慢变小 12 D. 洗完澡,浴室里的镜子变得模糊不清 【答案】A 【解析】 A、冰山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为熔化;符合题意; B、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不合题意; C、樟脑丸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不合题意; D、洗澡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在上面液化形成小水珠,是液化.不合题意。 故选A 随练4.2 小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____ A. 熔化 B. 凝固 C. 蒸发 D. 凝华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区分,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 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冰糕,用舌头去添了一下,舌头被“粘住”了,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 故选B. 随练4.3 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或“不吸热”)。在松香、冰、沥青、玻璃、铁这些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 【答案】 非晶体;吸热; 【解析】 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才熔化完,说明固体物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点,此物质是非晶体.物体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 故答案为:非晶体;吸热 随练4.4 如图13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装置,某同学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3乙所示。请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2 (2) 当温度为60℃时,它处于__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 (3)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___℃; (4)如图14所示的图线中可反映此物质凝固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1)晶体(2)固(3)80(4)C 【解析】 (1)读图乙可知,图线中有一段是水平的,故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为晶体; (2)当温度为时,还没有达到其熔点,故该物质处于固态; (3)图中水平线段所对应的温度为,这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 (4)晶体凝固时,温度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同样有一段图线是呈水平的,即放热但温度不变,故只有C正确。 故答案为:(1)晶体(2)固(3)80(4)C 随练4.5 小娜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用酒精灯持续给海波和石蜡加热,每隔1min记录海波和石蜡的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 (2)在6-8min时,海波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在10-12min时,海波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答案】 (1)石蜡;(2)吸收;(3)液 【解析】 考查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1)由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海波这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即有一定的熔点,因此,海波是晶体;石蜡这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即没有一定的熔点,因此,石蜡是非晶体; (2)在6-8min时,海波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第10分钟,此时海波50℃,高于海波的熔点,海波已熔化完毕,处于液态,所以在10-12min时,海波处于液态。 故答案为:(1)石蜡;(2)吸收;(3)液。 1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