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主要地形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册主要地形区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 ‎ 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观念;通过阅读地表形态景观图、示意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学会从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地表物质组成等方面去表述地形区的地形特点。 ‎ 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云贵高原的“坝子”、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等知识,使学生知道这是人类依据自然条件,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的产物,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 ‎   ‎ 教学建议 ‎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由引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五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要说明我国东部和西部在地形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第二至第五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分别讲述了各地形区的位置和特点,其中高原和平原详讲,盆地和丘陵略讲,而每一部分又都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即每一个地形区的分布和地形特点。 ‎ 教法建议 建议以读图讲述法、分析对比法和指导学习法相结合进行教学。引言部分可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  ,也可直接读图得出结论。 各地形区的分布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各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又是教学难点 。因此,关于各地形区的位置这个层面的教学,一定要抓住读图环节,教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后,让学生充分活动,从读图中去发现和掌握知识。 各大地形区的地形特点也是本节教学重点之一,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读图相结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每一个地形区各自的典型特点。 塔里木盆地中的绿洲的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教材中“想一想”的两个问题特别提出,这是人类长期以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地协调、良性发展的极好例证,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 ‎  ‎ ‎ 教学设计方案 ‎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 ‎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位置和主要特点。 ‎ ‎〈教学难点 〉 ‎ 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 ‎ ‎〈教学手段〉 ‎ 计算机课件: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 ‎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 ‎〈教学过程 〉 ‎ ‎(引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主要山脉,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在山脉之间相对低下的区域则形成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在第三节我们学习有关上述地形的知识。观察中国地形图,考虑上述四种地形的分布是交错在一起,还是有明显的集中分布区?(学生读图回答)可见我国地形构成的东西差异很大,西部主要是高山、高原和盆地,东部主要是平原和丘陵。我们先从西部地区开始。 ‎ ‎(板书) ‎ 主要地形区 ‎ 一、四大高原 ‎ ‎(讲述)四大高原的分布,我们很容易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到,但这不够具体,现在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准确指出它们的位置,并用语言叙述出来。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仔细读图。 ‎ ‎(板书) ‎ 地形区名称     全国的位置     分界线     所在阶梯     所在省区 ‎ ‎ 青藏高原                      ‎ ‎(讲述并演示关于青藏高原的计算机课件)以青藏高原为例,青藏高原(点击青藏高原的位置,出现文字注记并变底色),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准确的范围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地区(边讲边点击上述山脉,使其注记出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占全国面积1/4。主要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西部。 ‎ ‎(总结板书)西南部    昆仑—祁连—横断—喜山    一级     青、藏,川西部 ‎ ‎(学生活动)按上述方法读图,将另外三个大高原的位置读出,并完成笔记 ‎ ‎(教师总结并演示计算机课件)课件演示过程同“青藏高原”,略。如学校生源较好,也可由学生来完成此环节。 ‎ ‎(讲述)这四大高原虽然在地形类型上同属高原,但地表特征却有很大差异。看一段影像资料。 ‎ ‎(演示课件——四大高原) ‎ ‎(学生活动)观看课件并总结四大高原的特点。 ‎ ‎(总结板书)地形特点,(划书)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地面坦荡、一望无际;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 ‎(讲述)在西部还分布有我国的四大盆地(关于四大盆地的位置的教学过程 同四大高原,这里不再重复) ‎ ‎(讲述)四大盆地按其特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四川盆地,降水丰沛,是典型的湿润盆地,内部为丘陵、平原。其他三大盆地为一类,是典型的内陆盆地,降水稀少,内部为广阔的沙漠、戈壁。但它们也不完全相同(具体讲述内容见教材,略)。 ‎ ‎(总结)通过本节学习,我国在我国山脉分布图中,又添加上了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范围,从图中可看出:高原、盆地主要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区呢,我们下一节课学习。 ‎ ‎(反馈练习)补充完成笔记内容。‎ ‎[板书设计 ] ‎ 地形区名称 全国位置 分界线  ‎ 所在 ‎ 阶梯 所在省区 ‎  地形特点 青藏高原 西南部 昆仑—祁连—横断—喜山 一 青、藏,川西部 ‎4000米以上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 北部 大兴安岭—长城—祁连 二 内蒙古大甘、宁、冀部分部,‎ ‎1000米左右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 华北 太行—秦岭—祁连—长城 二 晋、陕、甘宁部分 ‎1500米左右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西南部 横断山脉东南 二 云东部,贵大部 ‎1000—2000米峰岭众多、地面崎岖 准噶尔盆地 西北部 阿尔泰、天山之间 二 新北部 ‎  内部平坦,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 塔里木盆地 西北部 天山、昆仑山  之间 二 新南部 ‎  我国最大的盆地,内部为最大的沙漠、边缘有绿洲 柴搭木盆地 西部 阿尔金—祁连—昆仑 一 青西北部 我国最高的盆地,内部多戈壁、沙漠、沼泽、盐湖 四川盆地 西南部 横断—云贵—巫山—大巴山 二 川、渝 内部为低山、丘陵、平原 第二课时: ‎ 教学重点〉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和主要特点。 ‎ ‎〈教学难点 〉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空间分布观念的形成。 ‎ ‎〈教学手段〉 ‎ 计算机课件: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 ‎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 ‎〈教学过程 〉 ‎ ‎(引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中分布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的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在地势第三级阶梯上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 ‎(板书)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 ‎(学生活动)按上节课的板书所提出的项目要求,继续读图查找三大平原的位置,同时按要求完成笔记。 ‎ ‎(总结讲述,演示课件)三大平原。教学过程 、演示方法同“青藏高原”,讲述内容见教材,略。 ‎ ‎(讲述)三大平原在地表形态上也具有各自的典型特点,我们看录像,观察特点。 ‎ ‎(演示课件)三大平原的特点。 ‎ ‎(学生活动)观看后,归纳概况三大平原的地形特点。 ‎ ‎(总结板书)200米以下,地势坦荡、 沃野千里 ‎ ‎             50米以下,地势平坦。 一望无际 ‎ ‎             10米左右,河湖众多、“鱼米之乡” ‎ ‎(讲述)在第三级阶梯上,还散布着一些丘陵。 ‎ ‎(学生活动)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主要丘陵。 ‎ ‎(演示课件)主要丘陵。 ‎ ‎(讲述)在这些丘陵中,我们选出一个做为重点剖析,这就是我国最大的丘陵——江南丘陵。 ‎ ‎(板书)江南丘陵 ‎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江南丘陵的位置,同时完成笔记,之后读图自学江南丘陵的特点和利用。 ‎ ‎(总结板书)200——500米,多著名景区。 ‎ ‎(总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盆地分布广泛,而平原面积十分有限,仅占全国的12%,且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平原的位置优势、自然条件优势不仅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也是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的经济繁荣地区。相比之下,西部的位置、地形、气候等条件不利,但其资源丰富,特别是矿产和水能资源,国家目前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是为了开发西部的资源,也是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变广大西部山区的落后状况。 ‎ ‎(反馈练习)把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填注到填充图册练习中。 ‎ ‎〈设计思想〉 ‎ 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分布,必须通过读图来获得,但学生读图时往往没有方法,没有目的,所以读图前应以板书的形势把读图的具体要求、内容展示给学生,随后再由老师引导分析青藏高原的位置,这样在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另外三个高原,学生读图时的目的性很强,读图方法也逐渐掌握了。为了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加强记忆效果,通过计算机课件的演示,把静止的图转变为动态的,使知识按顺序、逐层次出现在画面中,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板书内容可只总结一例,其余空项当做反馈练习或课下作业 来完成,还可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板书设计 〉 ‎ 地形区名称 全国位置 分界线 所在阶梯 所在省区 地形特点 东北平原 东北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三 黑、吉、辽内蒙古东北 ‎200米以下,地势坦荡沃野千里 华北平原 华北 燕山—太行— 淮河 三 冀、鲁、京、津豫东,苏、皖北 ‎50米以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部 巫山以东 三 鄂,湘,皖,赣,苏,浙部分,沪 ‎10米左右,河湖众多 ‎ ‎“鱼米之乡”‎ 江南丘陵 东南部 长江—雪峰—南岭—武夷 三 湘、赣大部, ‎ 皖南 ‎200—500米 ‎ ‎  多著名景区 ‎  ‎ ‎  ‎ 探究活动 ‎ 将学生分组,在教学过程 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思考、讨论: 1、观察青藏高原山的山脉,它们大多为何种走向?为什么? 2、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水对地表形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想一想,水对黄土高原地形特点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水对塔里木盆地地形特点的形成又有怎样的影响? 3、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与地形分布的关系。 ‎ 每个问题讨论的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