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练习:机械运动【word版本,可编辑;含详细解释、答案】(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练习:机械运动【word版本,可编辑;含详细解释、答案】(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练习:机械运动 考点一:运动的描述 ‎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 B.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 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 D.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2.我国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 . 如图所示,型号为直-10的20架武装直升机的组成数字7和0匀速飞过天安门广场时,下列对直升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静止的 B. 以国旗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运动的 C. 以其中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是运动的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小王乘坐从泉州开往厦门的快运客车,当客车沿高速公路进入厦门境内时他感到:厦门来到自己跟前,他产生这种感觉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厦门 B. 泉州 C. 小王所乘坐的客车 D. 地面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是 A.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 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 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 D.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6.在超市里,顾客将选购的商品放在购物车里,推着购物车往前走.我们认为“购物车里的商品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购物车 C. 超市里的货架 D. 超市里的收银员 ‎7.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人 B. 桥 C. 水 D. 地面 ‎8.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 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运动 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9. 如图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 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10.有一首古代诗词写到:“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第二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所选的参照物是 A. 河岸 B. 诗人乘坐的船 C. 山上的青松 D. 站在河边迎候的人 ‎11.如图所示,是我国“9•3大阅兵”时飞机的空中梯队造型,充分体现了这次阅兵的主题,当梯队保持这个造型在空中飞行时,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领队机是静止的 A. 白云 B. 梯队中的其他飞机 C. 地面上的观众 D. 天安门城楼 ‎12.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若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但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是一颗子弹,你猜想这种事情________(“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理由是________.‎ ‎14.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________,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________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________.‎ ‎15.如图所示,“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 , 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________. ‎ ‎16.2016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火箭携带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的,卫星的机械能_____(增大/减小/不变).‎ ‎17.甲、乙、丙三辆汽车行驶在南北方向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则甲车向________运动,乙车向________运动,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 考点二:运动的快慢 ‎1.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的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苏炳添全程的速度约为8m/s B. 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竞赛过程中的速度 C. 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会降低 D. 冲刺时,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前进的 ‎2.一个木箱漂流在河中,随河水的水流向下游漂去,在木箱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的距离相同,两船同时划向木船,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A. 上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B. 下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C. 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是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汽车在4s到16s期间做____运动.‎ ‎4.“玉兔”号月球车如果在月球表面匀速行驶2小时,可通过的距离为0.4千米,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以月球为参照物,月球车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它通过________(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接受北京指挥中心的指挥.‎ ‎5.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第3分钟至5分钟小华的运动状态为______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6.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的.‎ 考点三:测量与误差 ‎1.下列数据最接近九年级男学生实际的是 A. 身高1.60 m B. 体重100N C. 手掌的面积2cm2 D. 步行速度15m/s ‎2.同学们练习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A. 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 一位中学生身高约1.6m C. 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 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 ‎3.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A.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B.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 C. 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4s D. 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 ‎4.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B. 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 C.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噪声约为90dB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考点四:速度的测量 ‎1.某组同学做了研究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运动情况的实验.图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__ .‎ ‎2.在同一粗糙水平面固定两个不同斜面,小华同学研究相同的两个小球A、B 分别沿不同的斜面运动,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了小球滚动时的不同位置,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位置间距如图所示.‎ ‎(1)甲图中A 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 ‎(2)乙图中小球B 沿斜面运动过程中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运动到斜面底部时与相同的木块碰撞,碰撞之后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木块运动距离较大.‎ ‎3.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和________ ‎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 ‎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测平均速度. ‎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选填>、<、=)‎ 考点五:速度的计算 ‎1.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的最大载重为77.3t,最大巡航速度为980km/h,最长航程为5555m.2017年5月5日,C919从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大约3000 m后起飞升空,用时约50s.求:‎ ‎(1)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2)我国版图的最大横跨距离为5500多千米,若以5500km为标准,C919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横跨我国最大版图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前、后50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路段时,小华发现一标志牌,如图所示.‎ ‎(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六龙镇最快需要几分钟?‎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练习:机械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练习:机械运动 参考答案 考点一:运动的描述 ‎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A. 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 B. 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 以停在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 D. 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答案】D ‎【解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步行的人为参照物、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地面、步行的人、停在机场的飞机之间距离变化大致相同,鸟的速度大致相同.以相向而行的飞机为参照物,相同的时间内,鸟和飞机之间的距离变化很大,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所以动能很大.‎ ‎2.我国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 . 如图所示,型号为直-10的20架武装直升机的组成数字7和0匀速飞过天安门广场时,下列对直升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静止的 B. 以国旗为参照物,直升机队是运动的 C. 以其中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是运动的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队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以国旗为参照物,直升机队相对于国旗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直升机是运动的,故B正确;‎ C、以其中一架直升机为参照物,其他直升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 D、B正确,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B.‎ ‎3.小王乘坐从泉州开往厦门的快运客车,当客车沿高速公路进入厦门境内时他感到:厦门来到自己跟前,他产生这种感觉时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厦门 B. 泉州 C. 小王所乘坐的客车 D. 地面 ‎【答案】C ‎【解析】‎ A、研究的物体是厦门,应选择厦门以外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不能选取本身作为参照物,故A错误;‎ BD、以泉州、地面为参照物,厦门和泉州、地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厦门相对于泉州、地面是静止的,故BD错误;‎ C、以小王所乘坐的客车为参照物,厦门和客车的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厦门相对于客车是运动的,故C正确.‎ 故选C.‎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A. 向东运动 B. 向西运动 C. 静止不动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 ‎【解析】‎ 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由于汽车的速度大于人的速度,所以汽车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向西运动的.‎ ‎5.在沅江上,有一人坐在橡皮艇上顺流下漂,以下说法正确是 A.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B. 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C. 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静止的 D. 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是运动的 ‎【答案】B ‎【解析】‎ 人坐在橡皮艇上,以橡皮艇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故A错;人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以江岸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B正确;人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以人为参照物,江岸是运动的,故C错;橡皮艇顺着江水下漂故相对于江水是静止的,所以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江水也是静止的,故D错误;应选B.‎ ‎6.在超市里,顾客将选购的商品放在购物车里,推着购物车往前走.我们认为“购物车里的商品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购物车 C. 超市里的货架 D. 超市里的收银员 ‎【答案】B ‎【解析】‎ ACD、商品相对于地面、超市里的货架、超市里的收银员,位置不断发生着变化,所以以地面、超市里的货架、超市里的收银员为参照物,购物车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 商品是静止的,说明商品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为商品和购物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购物车.故B符合题意.故选B.‎ ‎7.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 人 B. 桥 C. 水 D. 地面 ‎【答案】C ‎【解析】‎ ‎“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 ‎ A、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 B、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 C、以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C正确; ‎ 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错误. ‎ 故选C.‎ ‎8.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静止 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运动 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答案】A ‎9. 如图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 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答案】B ‎【解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相对地面位置是变化的,航天员在围绕地球旋转,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B正确.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相对于神舟九号位置不变,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故C错误;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位置没有变,所以景海鹏是静止的,故D错误.‎ ‎10.有一首古代诗词写到:“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第二句“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所选的参照物是 A. 河岸 B. 诗人乘坐的船 C. 山上的青松 D. 站在河边迎候的人 ‎【答案】B ‎【解析】‎ 在本题中作者和山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而作者认为自己静止不动,从而“看山恰似走来迎”,故此现象选择的参照物是自己或者船与船上静止不动的物体.‎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如图所示,是我国“9•3大阅兵”时飞机的空中梯队造型,充分体现了这次阅兵的主题,当梯队保持这个造型在空中飞行时,以下哪个物体为参照物,领队机是静止的 A. 白云 B. 梯队中的其他飞机 C. 地面上的观众 D. 天安门城楼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可知,以梯队中的其他飞机为参照物,领队机与它们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若以白云、地面上的观众或天安门城楼为参照物,领队机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12.如图所示为倒车雷达,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若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 (1). 超声波 (2). 运动 ‎【解析】‎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 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障碍物是运动的.‎ ‎1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但令他吃惊的是,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时发现它竟是一颗子弹,你猜想这种事情________(“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理由是________.‎ ‎【答案】 (1). 可能 (2). 飞机和飞行员的速度和子弹速度相同 ‎【解析】‎ 用手抓子弹这种事情可能发生,理由是:飞机和飞行员的速度和子弹速度相同.‎ ‎14.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________,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________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________.‎ ‎【答案】 (1). 参照物 (2). 另一个物体位置 (3). 运动 ‎【解析】‎ 要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要选择一个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参照物;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15.如图所示,“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 , 此时两物体之间处于相对________. ‎ ‎【答案】 (1). 相同 (2). 静止 ‎【解析】‎ 解:“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两者之间必须相对静止,所以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 故答案为相同; 静止.‎ ‎16.2016年8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火箭携带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_____的,卫星的机械能_____(增大/减小/不变).‎ ‎【答案】 (1). 静止 (2). 增大 ‎【解析】‎ 火箭携带卫星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两者的位置关系没发生变化,卫星是静止的;卫星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加速上升,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17.甲、乙、丙三辆汽车行驶在南北方向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则甲车向________运动,乙车向________运动,运动最快的是________.‎ ‎【答案】 (1). 北 (2). 北 (3). 乙 ‎【解析】‎ 丙车上的乘客看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丙车向北运动;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丙车向南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的位置向南发生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向北运动,且速度比丙车大;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是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位置向北发生变化,故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向北运动,且速度比甲车大;‎ 综上分析,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运动最快的是乙.‎ 考点二:运动的快慢 ‎1.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的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苏炳添全程的速度约为8m/s B. 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竞赛过程中的速度 C. 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会降低 D. 冲刺时,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前进的 ‎【答案】B ‎【解析】‎ A、根据题意可知,路程s=100m,运动时间t=9.99s,则平均速度,故A错误;‎ B、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但所用的时间不同,所用时间最少的运动的最快,这是应用了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时间的方法,故B正确;‎ C、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枪声通过100m的时间:,即测得运动员成绩会比他的真实成绩提高0.29s,故C错误;‎ D、冲刺时,由于苏炳添的速度小于盖伊的速度,因此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后退的,故D错误.‎ 故选B.‎ ‎2.一个木箱漂流在河中,随河水的水流向下游漂去,在木箱的上游和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的距离相同,两船同时划向木船,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A. 上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B. 下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C. 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木箱漂流在河中,以河水为参照物,则木箱是静止的,两船相当于在静水中划行,因两船在静水中划行速度相同,而两船到木箱的距离又相同,由速度公式可知,两船同时到达木箱,故选C.‎ ‎3.如图所示,是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汽车在4s到16s期间做____运动.‎ ‎【答案】匀速直线 ‎【解析】‎ 由图象可知,小车沿直线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不变,即汽车在4s到16s期间做匀速直线运动.‎ ‎4.“玉兔”号月球车如果在月球表面匀速行驶2小时,可通过的距离为0.4千米,则它的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以月球为参照物,月球车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它通过________(选填“无线电波”或“声波”)接受北京指挥中心的指挥.‎ ‎【答案】 (1). 0.2 (2). 运动 (3). 电磁波 ‎【解析】‎ 月球车的速度为;以月球为参照物,“玉兔”相对于月球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无线电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它通过无线电波将拍得照片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 故答案范围:0.2;运动;无线电波.‎ ‎5.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第3分钟至5分钟小华的运动状态为______ ,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答案】 (1). 静止 (2). 2.5‎ ‎【解析】‎ 由图象可知第3分钟至5分钟,小华的速度是0,所以小华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的;图象中1200m到1500m之间有两个格,图线指在1200m和1500m中间,所以整个路程s=1350m,时间t=9min=540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2.5m/s.‎ ‎6.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的.‎ ‎【答案】 (1). 1 (2). 静止 ‎【解析】‎ 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s=6000×0.5m=3000m,他步行的速度v===1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相对于手机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小明是静止的.‎ 考点三:测量与误差 ‎1.下列数据最接近九年级男学生实际的是 A. 身高1.60 m B. 体重100N C. 手掌的面积2cm2 D. 步行速度15m/s ‎【答案】A ‎【解析】‎ 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0.8m,八年级男生身高接近课桌高度的2倍,故A正确;八年级男生的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八年级男生的手掌面积约为80平方厘米,远远大于2平方厘米,故C正确,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故D错误,故选A.‎ ‎2.同学们练习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A. 教室里的黑板长约4m B. 一位中学生身高约1.6m C. 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 D. 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 ‎【答案】D ‎【解析】‎ A、教室的宽度在8m左右,黑板的长度大约是教室宽度的一半,在4m左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一些,身高约1.6m,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成年人正常的脉搏跳动在75次/min左右,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与此差不多,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的速度略大于10m/s,中学生百米速度不可能达到15m/s,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A.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B.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5℃‎ C. 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4s D. 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 ‎【答案】A ‎【解析】‎ A、两个鸡蛋的质量m=100g=0.1kg,重约为G=mg=0.1kg×10N/kg=1N,符合实际;‎ B、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7℃;‎ C、初中生跑50m所需时间约为7s;‎ D、一支新的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故选A.‎ ‎4.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 B. 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 C. 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噪声约为90dB D.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答案】B ‎【解析】‎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2℃,是春秋天的温度 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0.1dm=10mm C.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的噪声约为40dB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3.6km/h.‎ 故选B 考点四:速度的测量 ‎1.某组同学做了研究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运动情况的实验.图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__ .‎ ‎【答案】‎ ‎【解析】‎ ‎(1)由表中数据可知:s3=40cm=0.4m,t3=0.8s,v3==0.5m/s;‎ ‎2.在同一粗糙水平面固定两个不同斜面,小华同学研究相同的两个小球A、B 分别沿不同的斜面运动,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 拍摄了小球滚动时的不同位置,图上数字为闪光时刻编号,位置间距如图所示.‎ ‎(1)甲图中A 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 ‎(2)乙图中小球B 沿斜面运动过程中的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3)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运动到斜面底部时与相同的木块碰撞,碰撞之后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木块运动距离较大.‎ ‎【答案】 (1). 不变 (2). 减小 (3). 增大 (4). 减小 (5). 乙 ‎【解析】‎ ‎(1)由甲图可知,A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A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不变(即A球做匀速直线运动);A球在斜面上运动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小,而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所以A球的机械能减小;(2) 由乙图可知,B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B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不断变大,B球在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动能变大;同时,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3)由图可知,两个小球从斜面上运动到斜面底端时图乙中的B球速度大(原因是B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更长),B球动能大;而两木块相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B球滑到底端时动能大,对木块做的功多,所以,碰撞之后图乙中木块运动距离较大.‎ ‎3.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和________ ‎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那么实验中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  m/s ‎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答案】 (1). 刻度尺 (2). 停表 (3). (4). 0.1 (5). 0.12 (6). 速度越来越快 ‎【解析】‎ ‎(1)需用的测量工具有:测量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时间的停表;‎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3)由图可知:s=60cm=0.6m,s1=30cm=0.3m,t=5s,t1=3s;‎ 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4)比较v1、v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测平均速度. ‎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 ‎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选填>、<、=)‎ ‎【答案】 (1). 刻度尺 (2). 停表 (3). v=s/t (4). 变速 (5). V3>V2>V1 / V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