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唐诗五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2《唐诗五首》‎ ‎【学习目标】‎ ‎1.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情感。 ‎ ‎2.品味诗歌的语言。‎ ‎【重点难点】‎ 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学习方法】讲授法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以情真意深、清新自然见长的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的名篇佳作千古流传,魅力无穷,时至今日,仍被人们广为传诵。每一首诗中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或一种深入心灵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诗世界,从中采撷几朵多姿多彩的花朵。‎ 一、预习自测 ‎1.借助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 徙倚( )    萋萋( )    单车( )‎ 征蓬( ) 燕然( ) 荆门 ( )‎ 仍怜 ( ) 贾亭西( ) 啄春泥( ) ‎ 没马蹄( ) 白沙堤( )‎ ‎2.文学常识填空。‎ ‎(1)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诗人,常居东皋,号 。‎ ‎(2)崔颢(?—754), 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其边塞诗 , 。有《崔颢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3)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 ”,有 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 ;观摩诘之画, 。 ‎ ‎(4)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绵州昌隆(现在四川江油)人,唐代诗人。有之称,与杜甫并称 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 ‎(5)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 ,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有 ‎ 7‎ 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 ‎3.背景链接 ‎(1)《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万荣)之时。‎ ‎(2)《黄鹤楼》:崔颢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 ‎(3)《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 ‎(4)《渡荆门送别》: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五言律诗。 ‎ ‎(5)《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年(823)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 二、合作探究 ‎1.颔联写薄暮中的秋夜静景,山对树、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 ‎2.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3.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4.如何理解诗中的徙倚欲何依?‎ ‎5.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的动词。‎ ‎6.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7‎ ‎7.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 ‎8.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 ‎9.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三、解难答疑 ‎(一)感知大意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二)品读语言 ‎1.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和萋萋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致?‎ ‎(三)研读技巧 ‎1.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7‎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颈联和尾联。‎ ‎(四)悟读情感 ‎1.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2.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 ‎3.诗歌的首联、颔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4.李白看了崔颢写的《黄鹤楼》,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首诗究竟美在何处? ‎ 四、反馈拓展 ‎(一)感知·通大意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请你分别简要概括每一联的内容。 ‎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颔联和颈联的画面。 ‎ ‎3.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7‎ ‎(二)品读·赏语言 ‎1.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2.尾联用典故流露出作者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3.赏析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孤长二字。‎ ‎(三)研读·识技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的认识。 ‎ ‎(四)悟读·知情感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反思】‎ ‎【作业】‎ 第二课时 7‎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借景抒情的唐诗,诗中的景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让我们记忆深刻。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两首唐诗,继续感受唐诗的魅力。‎ 一、预习自测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 ‎2.诗中的天镜?和海楼分别指什么?试用散文的语言改写这两句诗。‎ 二、合作探究 ‎1.颈联的描写有何妙处? ‎ ‎2.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 ‎3.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对于本诗,清人沈德潜曾评价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从全诗来看,你同意他的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解难答疑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西湖早春图,如春水初涨、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草没马蹄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3.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4.请赏析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7‎ 四、拓展延伸 钱塘湖春行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学习反思】‎ ‎【作业】‎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