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4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课件-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 小 学 精 品 教 学 资 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中小学精品教学资源 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 期末复习精炼 思维导图 课程标准 1.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 减小压强的方法. 2.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 关. 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易错点透析 易错点一 液体深度的判断 公式p=ρgh中的h表示深度,而非高度,即从 液体的自由液面向下到被测点的竖直距离. 所谓 的“自由液面”是指液体跟空气直接接触的面. 【例1】如图M8-1,一个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 它的左边是开口的,而右边是密封的,容器标有a、 b、c、d四个位置,则a、b、c、d四处所受液体压 强大小的关系是 ( ) A. pd=pc>pb>pa B. pb>pc>pd>pa C. pd>pb>pc=pa D. pa>pb>pc=pd 错因分析:对液体的深度不理解,把深度和高度混为 一谈,如图M8-1所示,a点的深度为ha,b点的深度为 hb,c点的深度为hc,d点的深度为hd,且hc=hd>hb> ha,根据p=ρgh可知:pd=pc>pb>pa. 答案:A 学以致用 1. 如图M8-2所示,当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 时,则下面表示A点所受压强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 A. pA=ρgh1 B. pA=ρg(h1+h2) C. pA=ρgh2 D. pA=ρg(h1-h2) A 易错点二 压强公式的运用 (1)对于固体的压力和压强,我们一般的解题 步骤是先求压力,再求压强. 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 压强,运用F=G=mg和p= 来解决. (2)对于液体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求液体 压强p=ρgh,再求压力F=pS. 同时,要注意的是所 装液体容器的形状,只有容器为直棱柱状时,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 (3)定义式p= 对固体、气体、液体的压强 计算都适用. (4)p=ρgh,是从p= 推导出来的. 对于液 体,两式都可用,因液体有其特殊性,所以用 p=ρgh较多. 式中ρ是指液体的密度,h是指从自由 液面到研究点的竖直高度. (5)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容器的重力+ 液体的重力. 【例2】 如图M8-3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容 器装有某种液体. 液体的体积为2.0×10-3 m3,液 体的深度为0.5 m,若容器重为20 N、底面积为 2.0×10-3 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 103 Pa. (g取10 N/kg) 求:(1)液体的密度.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错因分析:在解决问题(2)时,认为液体对容器底 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而出错,要知道只有容器 为直棱柱状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 的重力. 在解决问题(3)时,认为容器对桌面的 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而出错,此时,容器底部对水 平桌面的压力=容器的重力+液体的重力. 解:(1)由公式p=ρgh可得ρ液= =1.0×103 kg/m3. (2)由公式p= 可得F=pS=5.0×103 Pa×2.0× 10-3 m2=10 N. (3)液体的重力为G液=m液g=ρ液V液g=1.0× 103 kg/m3×2.0×10-3 m3×10 N/kg=20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液+G容器=20 N+20 N=40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2×104 Pa. 答:(1)液体的密度为1×103 kg/m3.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0 N.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104 Pa. 学以致用 2. 如图M8-4所示,把一个质量为0.4 kg,底面积 为4×10-3 m2的平底茶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中央. 茶 壶内盛有0.6 kg的水,水面离壶底12 cm.求:(g取 10 N/kg) (1)水对茶壶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1)4.8 N (2)2 500 Pa 重点突破 重点1: 三个重要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探 究液体的压强特点、测量大气压) 1. 科学实验小组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 有关时,用早餐奶(如图M8-5甲所示)按照图中乙、 丙、丁三种情况放在泡沫塑料上,分别进行探究实 验. (1)通过对乙、丙、丁三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得 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这种探究方法在科学中叫作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中没有泡沫塑料,可选择现实生活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来代替. 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 海绵(或细沙) 2. 小强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及肥皂做“探究影响压 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实验探究过程如图M8- 6所示. (1)小强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 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_. (2)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 (3)比较__________图和与__________图实验可知, 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 显.这里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乙 丙 受力面积 控制变量法 (4)小强将肥皂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 发现无论是大块肥皂还是小块肥皂,对海绵的作用 效果都与之前一样.他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压力的作 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小强的方法是 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 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不能 硬纸板不容易发生形变 3.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时得到如下几 组数据: 根据表中的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 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 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8 2 水 5 朝下 4.8 3 水 5 朝侧面 4.8 4 水 10 朝侧面 9.5 5 水 15 朝侧面 14.2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4 (1)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同一深度不同液体的压强不同(或同一深度液体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 4. 在“ 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 的实验中: (1)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__________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的压强大小. (2) 比较图M8-7甲和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 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__________的增加 而增大. (3) 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 有关,应选择图__________进行比较. (4) 已知乙图中U形管左侧液柱高为4 cm,右侧液 柱高为10 cm,则 U 形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 __________Pa.(ρ水=1×103 kg/m3,g取10 N/kg) 高度差 深度 乙、丙 1×103 5.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 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 细线和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 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筒的底端,然后用 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M8-8甲所示,用细线拴住注射器活塞颈部, 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 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中,分析研究的是大气对__________(填 “针筒”或“活塞”)的压力,当活塞相对于针筒 开始滑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处于 __________状态.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 _______________的知识可知,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 所受的大气压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活塞 静止 二力平衡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 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____(填“偏 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 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小 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 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 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 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______.实验过 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 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 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减小摩擦 消除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自身重力 (4)若同学们用图M8-8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 测力计被拉到5 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 中的__________(填“A”或“C”)注射器. (5)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 p=__________. C 重点2: 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计算 6. 每天都会有许多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来到天安 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每天 都会准时同太阳一起升起,25 000次零失误.这是护 卫国旗的战士们,一天一个两万步,两年一个新长征 的训练缔造的奇迹.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总重为 175 N,升旗时(如图M8-9所示),国旗上升高度为 30 m,所用时间为2 min 07 s.求: (1)国旗上升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2)若某持枪战士总重约为700 N,战士双脚站立时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 cm2,则该战士站立时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1)0.2 m/s (2)1.4×104 Pa 7. 质量为50 kg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小明 的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 求: (1)车架材料的密度. (2)小明骑自行车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体积/m3 2.5×10-3 车架质量/kg 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 /m2 5×10-4 答案:(1)2×103 kg/m3 (2)588 N 5.88×105 Pa 8. 云南省已连续三年多遭受旱灾,为保证灾区某 校师生用水,政府派出抗旱送水车送水. 如果一辆 送水空车质量6 t,水罐容积5 m3. 装满水后,车 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 m2. 学校距取水处 12 km,汽车匀速行驶20 min到达学校. (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问: (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最多能装多少水? (3)装满水时,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答案:(1)36 km/h (2)5×103 kg (6)2.2×105 Pa 9. 如图M8-10所示,质量为500 g的薄壁容器放在水 平地面上,容器底面积为80 cm2,内装1.5 L的水, 已知g=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答案:(1)2.5×103 Pa (2)8 N 10. 地理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测量大气压强,观察到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 500 mm,请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该地区的大气压约为多少hPa? (2)如果换用水来做实验,能够支持水柱的高度约 为多少?(温馨提示:气象学上通常用“hPa”即 “百帕斯卡”作为大气压强的单位;ρ水银= 13.6×103 kg/m3) 解:(1)当玻璃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500 mm时, 其具体压强值为p=ρgh=13.6×103 kg/m3× 9.8 N/kg×0.5 m=6.664×104 Pa=666.4 hPa. (2)因为p0=ρ水gh, 所以 答:(1)该地区的大气压约为666.4 hPa. (2)如果换用水来做实验,能够支持水柱的高度约 为6.8 m. 11. 圆柱体A和圆柱体B按如图M8-11所示方式叠放 在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2 kg,A和B的底面积之 比为1∶3. (1)求A对B的压力FA. (2)若A的底面积为2×10-2 m2,求A对B的压强pA. (3)若B的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2∶3,求 B的质量mB. 解:(1)圆柱体A和圆柱体B按如图所示方式叠放在 水平地面上,则A对B的压力FA=GA=mAg=2 kg× 9.8 N/kg=19.6 N. (2)A对B的压强 (3)若B的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2∶3,则有 解得:mB=7 kg. 答:(1)A对B的压力FA为19.6 N.(2)A对B的压强 pA为980 Pa.(3)B的质量mB为7 kg.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