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每课教学反思(含目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每课教学反思(含目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每课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第四单元 1 社戏/鲁迅 任务一 学习演讲词 2 回延安/贺敬之 13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3 *安塞腰鼓/刘成章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4 *灯笼/吴伯萧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 写作 学习仿写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顾 拜旦 口语交际 应对 任务二 撰写演讲稿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任务三 举办演讲比赛 第二单元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第五单元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7 壶口瀑布/梁衡 恐龙无处不有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 被压扁的沙子 19 *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7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8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写作 学写游记 写作 说明的顺序 口语交际 即席讲话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六单元 第三单元 21 《庄子》二则 9 桃花源记/陶渊明 22 《礼记》二则 10 小石潭记/柳宗元 23 *马说/韩愈 11 *核舟记/魏学洢 24 唐诗三首 12 《诗经》二首 写作 学写故事 写作 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 抄和做笔记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式微/《诗经·邶风》 送友人/李白 子衿/《诗经·郑风》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卜算子·咏梅/陆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一单元 1 社戏/鲁迅 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 大事必作于细。”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我曾经彷徨过,想找到符合自 己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发现改进,就是螺旋 式的进步的。我发现,语文教学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不同 的课文不同的学生为载体,逐渐生成的教育。整个语文教学的推进过 程中,多重视教学的局部与细节,对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周密的思考 和精心的安排,将每个知识点的教学做细,充分激发学生的灵感,学 生一定会又许多收获。 《课程目标》的总标明确提出要“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 优秀文化的营养。”这个单元都是很民族文化有关的课文。鲁迅先生 的《社戏》,我看到一种天真烂漫的东西,作者通过对童年趣事的回 忆赞美农民的善良与高尚。鲁迅的这篇文章并不艰涩,寓意也不是很 深刻。相反,文章的语言充满了童年的活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特有 的水乡美景图,读来令人陶醉。 这篇《社戏》,虽说这是一篇被改得很多的文字,取掉了作者去 京城看戏的情节,单一的读文本与作者本意有很大的出入。但是我们 教学时,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但从这段文字中就能学到很多知识点, 领悟到鲁迅的写作之妙。就是一篇可以从很多角度做细的文章。开篇 的伏笔,景物描写,中间部分的景物描写,最后的叙事,都很有趣味。 比如教学景物描写时,体会比喻句“像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夜 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又自失起来。”等句子体会关键词,体会 文字的精妙。再如结尾部分,学生自己就质疑,师生讨论为什么不好 看的戏,作者却说是好戏呢?讨论很热烈。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 了转变,是倾听着,讨论者。学生在文章中找到理由说明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细读中品味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 道桥梁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 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还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 的心情相吻合。”教师让学生走进文本,倾听文本,让学生通过课文 本身这道桥梁去探求文本的深层内涵,这就真正学到了语文的精髓。 课堂上,学生针对课文有疑问,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们!孩子 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该退居幕后,把更多的时间 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自由地想象。教师应当做滋润 万物的甘泉,而把万紫千红的春天留给孩子们。这样的语文课堂,也 将如水之恬淡,如水之无形,如水之宽广! 2 回延安/贺敬之 《回延安》是一首现代诗,是贺敬之 1956 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 安参加西北 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反映的是延安的新风貌,抒发对 延安的感激,怀念、赞美 和祝福。语言通俗易懂,很有生活气息。课前用(山 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歌来引入本课的 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时 首先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作为诗歌,教学的重点是 引导学生诵读、欣赏,品 味诗歌的内容。这节课学生表现得不错,能积极地进入文本。在合 作探究环节。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集思广益,能很好地探究诗歌的内涵,总体上能完成当课 的 学习任务。不尽人意的是感觉前松后紧,合作探究环节时间有点紧张,学生的探 究结果不 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再有一些较差的学生,学习不积极主动,在小组 合作时,应付了事,并没有真正学到东西。 还有让我觉得困惑的是,这样给语文课规定的条条框框,让我感觉到语文课 失去了原有 的语文色彩,变得程式化,今后我还要多探索,争取达到语文的课 堂高效。 3 *安塞腰鼓/刘成章 过程的设计,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 1、创设情景朗读。在朗读教学 中巧妙地创设一些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尊重个性朗读。《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对一篇课文学生认识的角度和欣赏的特点不 同,可能对文章各个部分的认识也不同,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异。教师不可以把 自己的朗读方式强加给学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要珍视 学生的朗读个性,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不要把自己 对文章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体验,当成是衡量学生朗读是否有感情的唯一标准。 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限制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要充分考虑到学生 的个性差异,千万不能强求一致。3 、着眼情感朗读.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前两项易指导,而“ 有感情”的 朗读指导,则难度较大。怎样读算“有感情”地读,我以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 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批情入境,是“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 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 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谓之为“有感情”的读。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 受到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 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 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这节空讲课上,我以“读”为线索,一切教学环节都为“读”服务, “ 读”就是为理解“搏击命运”的中心而服务。整节课我从三个角度入手:静 态电教手段——动态电教手段——教师自身的激情,讲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展现 在学生面前,从而达到师生共鸣的效果。 4 *灯笼/吴伯萧 《灯笼》岀自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四篇文章。这个单元是关于民 风民俗的主题。课文节 选自《吴伯箫散文选》。 《灯笼》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往事,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 母亲等亲人的牵挂, 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 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记录、传承家族历史、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 的情景, 激发爱国热情。以小见大,一盏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思, 已不仅仅是 传统意义上的灯笼了,作者跳岀个人情感圏子,升华为家国情怀。 文章融记叙、抒情、描写于一体;语言朴实平易又生动传神。是我们学写散文的 典范。 文章重点写的是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激发了爱国热情。 针对本单元和本课的特点,我教授本节课,体现岀以下特点: 1、抓住本文特点巧妙解决文章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如:设计主问题,作者 在文中曾说,“灯笼的缘 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那么围绕“灯 笼”作者写到了哪些事?解决了文章主要内容; 设计研读探究题,作者抒写了 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但文章最后却跳岀回忆去写古代名将挑灯看剑、 塞外 点兵的事件,并发岀“哎,壮……”这样的感慨。为何?解决黎难点问题。 2、注意教法的设计,尤其是通过丰富链接材料来辅助教学。因为本文有一 些用典故的地方、一些古 文化、古风俗等的内容,学生理解有些难度,所以需 要老师多一些必要的辅助性材料的交代。如,灯笼 文化、背景材料、李广简介 等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了解传统文化,尝试去发扬光大她,从而 达 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当然,本课的教学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本课涉及一些历史文化 的东西,使有些学生对 内容吃不太透,所以在谈对文章某些地方理解的时候不 很到位。今后力争做好功课,引导学生开阔视 野,多涉猎尤其是与语文相关联 的东西。眼界宽了,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写作 学习仿写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课前活动、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学情分析、考点阐 释、类型析解五个板快。课堂训练板块,学生活动自主,学生展示的答案优秀,部分 学生参与积极。但学生展示的不够充分,自由发言的不够充分,许多学生的积极性 未能调动出来,问题发现并纠正或许不够充分。方法技巧的点拨,结合练习 1-4,学 生的答案较好,环节进展顺利,效果反馈也不错。但还是有一些同学参与不积极, 只有参与积极的同学得到了分析、指正。 课件和投影转换使用,避免了让同学重新在黑板书写,提高了一定效率。但课 件上出玩了三处错别字,未能提前注意到,课堂上也未及时发现,虽然不影响学生 的理解,但是个硬伤。由于时间把握不太合适,最后一个练习处理显得仓促,不充 分。 写作课历来是学生最苦恼的课,应该多让学生练习,敢说,勤练笔,逐渐培 养其良好的写作方法,并引导其多运用写作技巧。 口语交际 应对 一、广泛阅读,学习应对案例。 任何方法的习得、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学习,应对也是一样。让学生多见识 一些成功的应对案例,能帮助其拓宽思路,积累经验。收集案例首先可以从教材 入手,比如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应答客人、《愚公移山》中愚公应答 智叟、《周亚夫军细柳》中都尉应答先驱等。而许多文学名著中更不乏成功应对 的例子。有些例子作为反面的教训,也值得学习。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问 “一合酥”之事,杨修回答: “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这就显得故作聪明,应对失度,结果不仅没能赢得曹操的赞赏,反而令曹操心生 厌恶。这其实是杨修对应答对象缺少深刻了解造成的。教材“口语实践”第一题 中也提供了几个案例,从中可以学到应对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开展应对实践。 口语交际的学习一定要在实践中进行,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练习是提高应对能 力的有效途径。教材“口语实践”第二题中有几个非常好的情境练习,不妨让学 生尝试。如果觉得这几个情境还不够,可以补充。创设情境有以下几个原则:一 是要有讨论甚至争鸣的可能性。假如所创设的情境缺少矛盾,人们的交流对话时 意见趋于一致,往往无须应对,也就难以锻炼应对能力。二是要贴近学生生活。 如果学生完全不熟悉情境反映的生活内容,就根本无法应对,这样也得不到应有 的效果。三是要有多边性。一个情境中最好有多个角色,能展开较为丰富的对话, 否则只有两人的一问一答,不易激活思维,拓展思路。有条件的班级,还可以让 学生自行创设情境,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关注细节,总结应对得失。 在应对实践中,要指导学生关注自己和他人应对的细节,及时总结得失。因 为口语交际实践,一般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语文活动,如果不引导反思,学生往往 玩玩就算了,得不到理性认识的提升。因此,教学中一个活动结束后,要尽可能 让学生回顾并反观应对中的情况,如果能将应对活动录音或录像,让学生听听自 己的表达,就更利于总结反思,有些被忽略的细节也会浮出水面,得到学生的重 视。经过总结,学生会更懂得应对要适度恰当、自然得体的道理。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 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主要介绍学生不太熟悉、也不太 感兴趣的物候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 的教学模式,通过“摘、理、品”的教学操作过程,从不同的角度解决了课文字 词学习、主要信息的筛选、说明顺序的梳理、生动语言的品味。课后我对这节课 进行了反思: 1、把朗读时间还给学生。 课上,我毫不吝啬的在课堂上给了学生 15 分钟的自由朗读时间,并按照我 的预设教学程序和学生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交流,虽然这篇文章用了 60 分钟, 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和学生都很轻松的在进行对话交 流。学生的知识生成都来源于在读懂课文,读好课文的基础上。读书是根本,没 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2、用激情感动学生。 无论是诗歌、小说、散文、还是知识性很强的说明文,都是作者情感创作的 灵魂,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感动,教师必先感动,教师要先吃透教材,达到对课 文的整合与拆分的境界,寻找课文的美点、焦点与学生交流对话,课堂上,用自 己的激情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 感悟,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悟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美好情操及作者深邃的 思想。 在全面推进课改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语文,要走在语文的道路 上,让学生在朗读、品词赏句的基础上感受语文魅力。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恐龙无处不在》是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 初看标题,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 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 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为了把握住文章的主旨,不偏题。我从魏格纳的板块 漂移的假说引入课文,让学生共同去发现。这堂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字词 环节、推理环节、猜想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扣住本文的重要的主旨就是: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 产生影响。”再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用生活中或者科学家的例子进行拓展,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总体上,课堂进行的比较顺畅,但是其中还是存在很多问 题。 首先,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由于学生回去没有预习,我设想的字词环节又在听读课文之前,可能留给他 们的时间太少,学生完成的不是很好。在推理和猜想环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 高。 其次,在教学中没有突出“语文味” 虽然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但是文章的语言也是值得赏析的一部分,在这部分 中没有安排时间让学生去体会。 最后,自己的语言感染力稍有欠缺,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以及课堂的魅 力。 针对以上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对这堂课的课堂重建我有以下想法: 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在推理环节争取做得更细致,让更多的学 生参与,多听听其他学生的意见再进行总结。 猜想环节,本来是预设锻炼学生 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以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可以给学生出示更 多的补充资料,比如板块构造理论图,火山爆发图。 字词环节,可以让学生先 预习课文,在预习结束之后,在检查他们的预习结果,在听读课文。 被压扁的沙子 本篇课文涉及到较多的地理知识,为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有 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增长 学生的见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但这些知识的介绍不能变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 容,要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或有关介绍恐龙知识的生物课,所以与课文相关 的课外知识可以以预习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在课前完成。本文的教学还是应该突出 说明文的特点。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说明文是相当枯燥的,何况本文是纯粹的科普文章,因 此我在教授本文时力求形式新颖活泼,过程环环相扣,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尽可 能实现教学目标.而从过程来看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将本文内容和电视科普片联姻的构想是授课前晚忽然想到,时间仓促,某 些环节雕琢不够仔细,阅读时间太短,应加强对课文的朗读,重点句段的锤炼不 够。 二是作为教师的我临场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上能力有所欠缺,课堂上反映出来 的是学生参与面不够广,发言不够踊跃,还应充分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积极主动 性。 三是教者高估学生能力,忘记了学生整体素质教较差这一事实,导致实际课堂 上的场面与我的构想出入较大.当然从课后反馈的信息看,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而 且相当多的学生喜欢这一种教学形式.一成不变导致学生思想的懒惰,求变求新定 会有更多的惊喜收获.我想这样的”探索”越多,”发现”也就会越多。 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对课文内容把握好,课堂设计新颖,将科普文章讲的通 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教学思路清晰,过程流畅自然,长文短教,重点突出, 且点拨到位。以央视栏目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为下文学生归纳写作内容、 说明顺序作了很好的引导。能联系生活,适当开发资源,课堂容量大。教师的专 业功底扎实全面,语言简洁到位,并不乏妙语,有自己比较鲜明的教学风格。学 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效率高,效果较好。若能有一定的影像、图片资料作辅 助,学生的兴趣会更高,理解更清楚。 7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这节课,从教学的出发点上来说,是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们对语文教材“思想 性”的关注,让我们的'语文课有语文课该有的“本色”,有语文课该有的“深 度”,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和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不可否 认的是,无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如何正确、深入,也不管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设计有多么严谨有序,从最终的课堂呈现来看,教学效果却很不尽人意,最为明 显的一个表现是“温度”不够,课堂气氛比较低落。反思一下原因,不能排除一 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评分偏低,如有些专家评委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有不同看法、 绝大多数群众评委更看重课堂气氛的热热闹闹等等,但客观原因毕竟不是最主要 的,更应该反思的还是主观上的不足。 1.教学设计不够“活” 如果仅仅从学生的实际获得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谦虚地说,这节课已经 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老师一步步的引领下,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进行了“观察 和思考”,从观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体”的问题,最终真正理解 了“我们”这个关键词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平等、博爱、和谐的环保观念,这也是 教学这堂课真正的目的所在。可惜的是,这是通过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最终以 一部分同学的思考、发言来呈现的,而不是在一种有实效性的教学活动中由学生 “顿悟”,不是在一种非常融洽和谐的师生交流中“豁然开朗”而得到的,这就 不能不让人反思在学情预估和教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这样一篇在大量感性的描写中蕴涵着深刻理性的随笔,这样一种有高度有难 度的环保观念——“土地伦理”,要想让初二学生真正深入理解,确实是有难度 的,还是应该寻找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够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 来实现教学,而不是像这堂课中所采用的研读、讨论等如此“家常”化的教学形 式,这里就暴露出对学情预估的不足。 如果能够解决这一个关键问题,那么就完全可以达到王曜君老师提出的“三 有”要求——有序、有趣、有效。而现在的这节课,尽管在“有序”上做得不错, 但“有效”毕竟不足,原因就是因为整个教学设计上缺乏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 点”、“亮点”,所以“有趣”还差得远。 2.教师调控不够“灵” 在这堂课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台上学生们的表现有些紧张。这种紧张, 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语言的流畅度,也间接影响到老师在课堂上的情 绪,最终导致课堂气氛低落,不够活跃。王曜君老师把课堂不足归咎于教师的亲 和力不够,而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自认为在学生面前还是很有亲和力的,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学生的紧张造成了我的紧张,以致发挥失常了吗? 正在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俞建祥老师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惊醒 了我。“学生的紧张是谁造成的?就是老师造成的!”是啊,课堂上,作为“组 织者”、“引导者”的老师不是应该努力用自己的情绪、调控手段去影响学生的 状态吗?怎么可以反过来让学生影响你呢?如果当时能够多一些自身情绪的良 好调控,多一些学生活动和心理方面的良性调控,这堂课不是就精彩得多了吗? 毕竟,那一部分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的发言其实还是相当出彩的,缺少的,正是 老师在语言、行动、情绪方面的灵活“调控”啊!看来下一步,在本身课堂情绪 的调控方面、在学生活动的调控方面,还应该多多锻炼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课堂 调控更加成熟。 3.课堂气氛不够“和” 得出了上两条“不足”后,这个不足的存在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了。 看来,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深度”,还应该有它最佳、最合适的“温 度”,才能够使课堂更加和谐、美好。最后,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更多的批 评意见。 8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今天给学生上《时间的脚印》,这是一篇说明文,内容不难,我的教学目标 锁定在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赏析文章生动形 象的语言。 导入:时间是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立马有同学举手。宋同学说 时间就是金钱,张同学则捧出了她的摘抄本,说:“时间是一匹野马,它奔跑得 很快……”我小结,金钱和野马都是看得见的,我们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来形 容时间,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 问:那从标题看,你能知道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么? 有的学生说时间,然后立马又反应自己说错了,应该是跟时间的痕迹有关。 反思:其实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似乎有些突然。那么我在过渡时,不妨就 着学生的疑惑,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去一探究竟。而当时在课堂上,我并没有这 么做,还默认了学生将时间的脚印作为说明对象作为答案,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认 识上的错误。 接下来,出示了几张记录时间物品的图片,然后是作者简介、背景链接、字 词齐读这些比较常规的环节。 接着,我让学生默读阅读提示,然后平板发起提问:本文中有哪些段落具 有承上启下作用,并简要分析。学生进入了默读状态,我提醒他们用笔及时划线。 最后小组上传一份统一答案,以供全班展示。这个环节花去的时间比较多,阅读 和讨论花去 7 分钟,展示花去 7 分钟。 然后出示四个部分的段落大意,让学生结合刚刚找出的过渡段,写出每一 部分分别对应第几至几段。 我想传统的让学生划分段落的方式,他们已觉不新鲜。我这样改动一下,会 有趣一点,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过渡段在划分段落时的提示作用。课堂练习,正 好有一道选择题就是说到文章中有很多承上启下短句。 梳理清楚文章的脉络,顺水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明确文章的 说明对象(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然后,带领学生品析了文章的语言,采用的形式是出示文章原句,把用得 好的字标成红色,让学生尝试分析把该字换成别字是否好,为什么? 最后,则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个人觉得在课堂的后半部分,显得有点臃肿, 应该更简洁一点。在备课时,虽然 PPT 上的内容很多很丰富,但我还是应当进行 取舍,使课堂进行得更加流畅,重点更加突出。未必每一节课都要赏析到语言的 生动,可以在一个单元开始前,就让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侧重点,这样其它的内 容就可以略略带过,这样不仅节约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枯燥乏味。 还有对于本文的说明对象,准确的说,应该是什么,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再查 找一些资料,力争说得更加准确、清楚、明白。 写作 说明的顺序 一、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1. 结合短文,了解常用的说明顺序以及相应的说明对象。 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论明确: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推移,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主要按照由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方位顺序,介绍建 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由总说到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 序,常用于介绍事理。 2. 结合学习过的课文,了解说明顺序的使用方式与作用。 二、片段写作,学习运用不同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围绕“校园一角”“公园一景”“乡村一瞥”“广场扫描”等身边熟悉的景物 或者事物,根据说明内容的侧重点,选用适宜的说明顺序,将说明事物的特征写 清楚。 如以公园一景为例,可以写一个亭台、一座假山、一座楼宇、一架桥梁等。 可以围绕一个事物,尝试运用不同的说明说序。如采用空间顺序,介绍景物(建 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景物(建筑物)的历史变迁;采用逻辑顺 序,按照先总说后分说、先概括后具体等顺序,将说明事物介绍清楚。 结合说明事物的要点以及顺序,练习用思维导图或者提纲的方式,合理构思。 在交流说明短文的行文思路后,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练习,完成后评议交流。 评议重点在于说明顺序是否合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否准确鲜明。 三、根据不同选题,指导相应的写作策略。 话题一:介绍一处景物(场所)等 写作前准备要充分。根据写作的对象(公园、校园、广场、书店、艺术馆、 博物馆等),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可以携带相机、笔记本等,做好相应 场景的观察记录,对重点事物要仔细观察。 课堂讨论集中于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如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介绍最合 理,如何结合时间顺序介绍说明对象的历史变迁,如何采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 具体、由总说到分说等顺序,突出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关键信息。 话题二:介绍一件科技新产品 根据读者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宜的话语方式进行表达。如为儿童介绍,可以 采用童话体或者拟人化的方式来叙述,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为长辈介绍, 可以采用问答式来安排行文。 可以查阅相关产品说明书以及网络相关资料,充分了解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 法,然后根据读者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说明内容,确定介绍的重点与难点, 再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组织全文。注意不能照搬产品说明书,或者直接从网络下 载资料编辑而成,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 话题三:我周围的环境 课前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环境调查。根据学生家庭地点以及学生的知识 基础、兴趣特长等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同时可以聘请物理、化学、 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老师作为指导教师。根据环境调查小组的分工,安排一 系列活动,做好活动观察记录,同时请教学科教师,结合资料查找,探究环境变 化的原因。 在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写作,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能准确说明周围环境变化的具体现象,探究出环境变化的基本原因,表达自己对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看法。 这一话题的写作可以与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结合起来完成。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 一、全球变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将低碳生活的必要性摆在我们面前。 设计这一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能从自身做起,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宣 传者、实践者,珍惜地球资源,转变生活方式,通过自身践行和不断宣传影响他 人。 二、关于搜集资料,除了上网、阅读纸质文本、访问权威人士等,本次综合 性学习还特别强调了实地考察,获取直接资料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同学们来说 是比较新鲜的。实地考察法是指为明白事物(事理)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 地进行直观的、详细的调查。考察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次考察,是考察之前必须 弄清楚的问题。在考察过程中,对一些能够具体说明考察对象的信息要做必要的 记录。 三、宣传稿是最常用的一种应用公文。其结构通常包括标题、主体、结尾三 个部分。标题最好能引人注目;主体部分要做到通俗易懂,语言尽量平实,便于 人们阅读理解;结尾一般是宣传的目标,或提出倡议、号召。宣传稿的写作要字 斟句酌,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此外,宣传材料的制作一定要量力而行,因地制 宜。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宣传低碳环保,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行动中来,为低碳生活 添力。因此宣传的策划落实要务实有效,不宜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 四、本次综合性学习选题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文学、文化色彩较弱。教师在 活动中要有意识地体现对语言活动的坚持,强调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陶渊明 《桃花源记》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名篇。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 授的倾向,同时,又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 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 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 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陶渊明《桃花源记》 教学反思汇编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 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 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 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了。反复诵读,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桃花源记》般美若 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应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 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 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 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 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 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 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 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 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 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教学过程品味佳句。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 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这既是 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 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学生深深体会到了那种简洁、典雅的古代散文魅 力所在。 10 小石潭记/柳宗元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柳宗元描绘小石潭的 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 中悲凉的情感。在教此文之前,我反复阅读文本,并认真研读对文本进行解读的 其他资料,也认真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对初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些要求,最终将 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下来。在授课模式上,我努力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以 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悟 能力。 从整体上看,我认为我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首先,从学生自身 旅游的经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引导学生在自读互读中扫清 字词障碍,接着又让学生在自译互译中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范读, 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移步换景”的写法,接着让学生品读文本, 欣赏美景,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最后老师酝酿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坐在潭边环顾四周时所见景物的特点,进而领悟作者这时的凄 凉悲苦心境。一前一后的乐忧变化,是全文的重点,我用课件展示了柳宗元创作 此文时前的背景资料,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难点顺势突破。 最后在学生齐读《小石潭记》中结束了本节课。 这次教学虽说经过精心的准备,力求有所突破,有一些优点,也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但也发现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不足,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互助学习决不能仅仅流于形式,学生在合作探讨中不仅仅是 几个人簇拥在一起,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学生也应该在倾听,在交流,在反思, 在纠正,在质疑,这样的互助才是更有效的。自己应该在小组互助的有效性上做 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 第二:学生的自主也绝不是放任自流,课堂也不应该是天马行空,老师适时 的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活动始终有一条主线牵制,这样才会让课堂向广度深度发 展。我觉得自己调控课堂的能力是有待提高。 第三:语文课堂展示的是学生的魅力和风采,做为老师,如果只是一味的倾 听和肯定,这样的课堂只能说热闹,绝对谈不上精彩。我觉得自己应该准确把握 “三讲三不讲”的尺度,中肯的评价,客观的点评,多种形式的引导和鼓励,让 自己的语言更精炼,也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11 *核舟记/魏学洢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执教者从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其中, 如何选好角度分析课文,是语文老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在这次自录课的过程中,我认真准备了《核舟记》这一课书。 《核舟记》是一篇文言说明文,作者通过对核舟的整体和各部分人、物雕像 的描述,包括注明方位、数目、大小等,使读者弄清了局部和整体的比例关系, 细笔勾画,形象具体可触。读完之后,不仅使人“奇巧人王叔远”的高超的技艺 感到钦佩,同时也对作者能够通过简洁的文章让读者感到寸核中的几多情态、几 多奇趣,不禁令人称奇道绝,叹为观止。 自录的这节课,学习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总到分,从分到总,按照事 物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点,做具体细致的描述说明的写作 方法。②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卓 越技艺。 要想达到上述的学习目的,就要清楚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先概括介 绍王叔远技艺的精湛;然后以空间为序具体加以说明;(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 头,船尾,船背。)最后概括总结。第三段是重点段落,应抓住人物的神情,隐 藏在衣褶中的相比的两膝,历历可数的念珠等细节,来体会雕刻品的精细及雕刻 家的高超技艺。进而领会本文的准确、简明的语言。 这课书的教学我觉得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思路、环节较清晰 这节课是本课书的第三节课,前两节主要是读熟课文、疏通文意;这节课主 要任务是理解,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 读书环节; 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基本功。因为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语言感 性材料,这些语言感性材料只有通过诵读,逐步积累文言字、词、句、段、篇等 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才能很好的落实。朗读文言文,应读准音,生字字音 要通过书上的注释,查阅工具书读准。读多音字,应先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 思,确定了词义,才能读准字音;也可以结合句意,确定读音。如“舟首尾长约 八分有奇”和“有奇字素无备者”中的“奇”字,在前一句中“有奇”的意思是 “有零”,所以读音应是“jī”;在后一句中“奇字”的意思是“生僻的字”, 所以读音是“qí”。通假字的读音要念借字字音,例如“为字共三十有四”中的 “有”是通假字,它通“又”,所以读作“yòu”。要畅通朗读课文,还应读好 停顿,特别是句中的停顿,它是用来显示句子的层次的,单从字面上是不易掌握 的,必须理解句子的意思,才能读好句中的停顿。 一上课,科代表就带领同学们读这篇课文,使学生一下子进入到了语文的学 习氛围中,这种学习氛围也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习惯。同时。学生们在反复诵 读的过程中,达到了熟悉课文的目的,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二) 学生自己阅读,分析问题阶段; 学生读完课文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都是怎样 突出‘奇巧’之意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需要学生把整 个文章都看遍之后才能分析出来,我认为,给学生提的问题不要过小、过碎,不 然学生会摸不着头脑,听得糊涂,自然回答的也糊涂。所以我开始就提了一个问 题。 问题提出之后,我就把学生分组,一组看一段,前后桌的同学可以交流。学 生们是先自己看书,然后再交流,这样使学生既认真看书了、思考了,有不至于 很盲目。这期间老师就可以及时与学生交流,听听学生们的看法, (三) 学生展示环节; 十分钟之后,我让学生每组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自己组的答案。学生们在 这个环节中显现得非常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地上黑板写自己组的看法。学生能够 积极地参与,调动了学生 (四)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节。 由于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内容,写的时候显得有些罗嗦,且重点不突出, 如:写第一段的内容时,学生只写出了对人物的介绍,但对于核舟的主题就给落 掉了,就是学生对“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没有看到,或没有理解。对于“奇巧” 的突出,学生也只把原文写上去,并没有总结、提炼,显得有些罗嗦。我在点拨 的时候,首先问问学生这样写的理由,尽量让学生自己能够随时改造。我就顺着 学生的新想法在黑板上把能保留的重点圈点出来,让学生一眼就看明白了。很直 接,方便。学生自己讨论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被发现问题、及时被解决问题。 一段说完之后,其它段落的问题解决就快多了,学生也明白多了。 让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想法,我认为是一种既快、又明朗的解决问题的 方法。 二、不足之处: (一)由于课文本身的限制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多媒体的运用上稍显欠缺。 毕竟语文的教学随机性还是很大的,并且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的地方可以使用多 媒体,有的环节就不必了。 (二)由于学生是自己写的板书,占的地方很大,使得后来我的总结在黑板 上显现的有些随意,不是很工整,地方显得小。 这次的备课与反思,使我在新学期的教学有了新的方向,下学期我会更加努 力,搞好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 12 《诗经》二首 关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在《诗 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大部分表现劳动人民纯洁、朴实、 健康的思想感情。而《关雎》则是《诗经》中较为优秀的爱情篇章。那么在教学 《关雎》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教给学生以下几点。 1、赏古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说明 了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内涵,第一步就是要 让学生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像《关雎》这首诗,它在韵律上有这样几个 特点:①双声叠韵。如窈窕、辗转等词。②重章叠句。这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各章句法基本相似,只是在中间更换少数几个词语,达到回环往复的作用。③两 两停顿。《关雎》每句四字,两两停顿。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 所以在带领学生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这首诗歌的韵律 特点,要让他们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同时还告诉学生朗读这首诗歌的一些方 法。比如在读两两停顿的时候,中间要做到气断声延,声音要稍微延长点。关关 —雎鸠。也可以让一个学生范读,其他同学点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体会评价 诗歌朗读。 2、体会情感。古语有云:诗言情,诗言志。在诗歌精炼的语言背后蕴含着 诗人丰富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诗歌的时候带领学生体会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没有依据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我将教学 的重点放在了赏析君子和淑女这两个人物上,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两个人 物贴上了固定性的标签。当学生的回答超出这个框架范围的时候,我就想方设法 把学生拉回了自己设定的框架。其实诗歌贵在它的多义性,贵在它所展现的一种 朦胧之美。像我这样过于强调诗歌的形象性,等于是把诗歌给上死了。 教学诗歌要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那教师应该如何带领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 呢?我认为还是借助语言这个载体,通过品味里面的语言来带领学生体会情感。 但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这个方法应该是多变的,这样可以避免课堂的单调。根 据诗歌本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①图画法。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句诗或某一节诗给课文添加插图。这样就 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同时又丰富了学生对这句诗或这节诗的理解。② 改写法。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散文,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寓于散文之中,在改写的 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③换词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换词比较, 体会诗歌中某个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意蕴。 3、了解诗歌本身的特点。诗歌虽然有共同的一些特点,但每一首诗歌都有 它自己的一些特性。同样是《诗经》当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优秀诗歌,《关雎》和 《蒹葭》的特点就不一样。《关雎》比较大胆直白,比较质朴;《蒹葭》则比较 含蓄朦胧。所以我们在教学诗歌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体会这首诗歌本身的特点。 《关雎》这首诗选自《诗经·周南》,是周南这个地方的民谣,这首诗歌的特点 之一就是直白通俗,表现得是劳动人民纯洁、朴实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 要让学生体会这首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特有情感。但体会情感的过程不应该教师直 接讲述给学生,而应该渗透在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和引导性语言中,从而将课堂教 学内容引向深入。比如在导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现在的一些民歌导入,让学生 体会民歌的特点,这样既为接下去的教学作了铺垫,又渗透了一些民歌的相关内 容,丰富了课堂教学。 蒹葭 今天讲授了《诗经》中的《蒹葭》,孩子们被优美的诗句以及主人公美好的 感情吸引,他们也深深为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所吸引。我感到很是高兴。现在大 致回忆一下上课的过程: 在本诗的重章叠句手法运用上,我以下面的文体形式引导:三小节的内容几 乎是重复的,那能不能去掉两小节?学生说不行,那样感情就不强烈了。我说这 样看似重复,实际又不是完全重复的写法就是“重章叠句”,它的表达效果就是 渲染感情,增加诗歌的音乐美。 同学读课文,注意要读准确。大部分同学都做了预习,可以准确的读对诗歌 中的生字。但是开始读的时候,在节奏的把握以及重音的处理上有一些欠佳。 而在译文时,我才用了边读边口译课文,全班分为三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 的侧重点进行分析,效果较好。通过读,使学生们联想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并 且让学生使用原文中的话,以及自己的话进行描绘一下,并写写自己通过读感悟 到了什么。 学生们在回答时,也让他们充分加上了合理的一些想象。紧接着我让他们谈 感受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到了主人对爱人追求中的可望而不可及,还谈到了他是 惆怅的,对爱人感情是浓烈的,他是执着的。 紧接着我又问可望而不可及是喜还是悲?学生们大多数说是悲,我谈自己的 观点这也许是一种喜吧,因为他一直在追求美好的路上。 我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这里的伊人仅仅是所爱的人吗?学生们能谈出这也许 代表理想或者梦想。我说这又何尝不是很多人一生的写照呀。一生都在追求梦想 的路上。接着引导孩子们列举了我们许多的民族英雄,以及科学名人,使他们明 白,知难而上,为了梦想永无止境的准确,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这是 自古就有的。而对于爱情,中华儿女都是含蓄的,都是敬重的,也是认真而且神 圣的。作为青少年的一代,我们要继承先辈对爱情的态度,也要学习他们追求梦 想的执着精神。 写作 学写读后感 当上完了“学写读后感”这堂作文课后,我没有半点兴奋和激动,听到同级 组的老师说很好,我有些许欣慰。因为我所上的这节课是超常态的课,是普通得 不能再普通的课。 当我们六年级语文组确定了《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难对策的行动研究》 作为本年级组研究的这个小课题后,我们就立即分工合作了。我很享受这个合作 的过程,也非常乐意承担公开课的任务。 我之所以选择上“学写读后感”那是有原因(哈哈,根据需要而上吧)。开 学初,学生们交上来的读后感,不是原文的缩写,就是满纸都是大道理,满肚子 的大话、空话。概括一下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 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 “读”,成为无根底无病呻吟。 第二、“读”和“感”在文章之中两分天下,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 内容简介,后边发一通感慨就算了事。 第三、选不好感受点,不会结合实际,感想很空泛。 看来,学生们还没有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于是我便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 就选择了教“学写读后感”。 为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我设计了这一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给 “读 后感”下定义(写读后感,就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 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方向。然后 通过范文《勤能补拙——〈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引路,让学生通过读、 思、议等形式,老师作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领悟并归纳出写读后感的方法 ——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联系实际,有感而发;观点明确,叙议结合;格式正 确,过渡自然。接着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美词汇,要求达到读准确,读流利;懂意 思,快速记,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来,这里也是教会学生积累和运用。然后 在学生掌握了写读后感的方法与步骤的基础上,让学生读《流沙岁月》这个故事, 讨论并解决解决两个问题:一,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二、你觉得 自己是一只正在酝酿“珍珠”的河蚌,还是一只贪玩的河蚌?最后让学生拟题习 作。 课上完了,我觉得自己能按预期的计划完成,如果接下来用一节课的时间 让学生动笔,老师能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作及时指导,并对作品进行及时点评,可 能收效更大。 其实,学生要写好读后感,首先做到对给出的文章用心地读,用情地读;其 次要选好“感受点”,一篇好的文章或一本好书,可写的感受点很多,我们只能 根据自己的实际或身边的实际选择一个自己最善于写的来写;最后要联系实际, 有感而发,因为没有情感的读后感是苍白无力的,是不能感染人的。 总之,不管上什么课,一定要简简单单,实实在在,确定学生掌握的知识就 要落到实处,绝不能蜻蜓点水。若果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及内容的重难点后,能 根据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思路清晰,突破重难点,过渡自然,随机应变, 在善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同时,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 肯的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我看这节课就算成功了。记住:“授 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一、构想缘起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内容第一次被写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以 课程的形式走进了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课改实验中着力 探讨的问题之一,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古诗苑漫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综 合性学习的平台,为我们教师也提供了一次如何进行这个课题的探索机会和难得 的实践尝试。 先看看教材,教材的导语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诗在中华文明中的特 殊地位,并直陈漫步古诗苑,即接受美的洗礼的教化作用。同时,教材还提供了 三个层面的设计: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后面还 附录了“‘唱’古诗”这种别致的方式,并还举了一例加以说明。很明显,教材 仅只一个轮廓而已,非常大体地给学生和老师一个大略的建议而已,如何利用本 次平台和机会真正引领学生们在茫茫中国古诗苑林里来一次酣畅淋漓的体验 呢?完全在教材的基础上给予具体化得过程?又觉得未免太单薄了些,缺乏让学 生心动的东西。如何能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充分地调动起他们课堂参与的热 情,甚至激发起他们展示表现自己的精彩和亮点呢? 再研究教参。洋洋洒洒的 教参阐释说起来就是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华诗词文化,接受审 美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积累感悟, 发展思维,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所得 自我觉得,这是一堂较为成功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尽管实践有限,但是, 无论从设计环节还是教学课堂都凸显出了许多亮点。教学完毕,也受到的听课专 家和各位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总体说来,对于此次综合性实践活动课我觉得有 以下几点得意之处:1、设计出发点、活动课形式非常新颖。活动课却不说是“课” 而是调动学生利用自己的积累来进行尝试当一次“编辑”的新体验。整节课分为 六个环节却不说“环节”而说是一本书得六个章节,而师生共同进行的 40 分钟 的活动课程却说成是在编辑一本叫《古诗苑漫步》的诗集。这让本堂课在未上之 前就引发了学生不一般的认识体验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并从心 理和思想上做好的进行一次“新”的心灵远足的准备。 2、课堂导入新颖巧妙。首先,教师以步步深入的询问带领学生参与到“争 当编辑”的新奇之中,然后让学生中最熟悉的同学--两位语文课代表登台亮相, 以一番精妙绝伦、气势磅礴、至纯至美、绚丽隽永的文字引领学生进入曲径通幽、 芳醇四溢的古诗苑,同时也是“这本书”最诱人迷人醉人的前言和导语。 3、课堂结束总结升华环节也是别致有趣。本课以让学生谈感受、老师寄语、 颁奖表彰的形式进行课堂总结和升华,第一,引导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有了一次 直观的情感体验,并在古诗苑营造的文化的氛围里有了一次口头语言的表达。第 二,老师寄语既是对本次活动课的一个小结,又对学生进行了鼓励提出了希望。 第三,颁奖仪式既是对课前设计的一个很好的呼应又是最后对学生兴趣的再次激 发、对学生荣誉感、自豪感的的极大满足。最后再出示本次“编辑”成果的封面, 为这本“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为这堂课画上完美的结局。 4、学生参与达到了最大化。六个环节,既层层递进又互有交叉和包融,有 些内容和环节非常简单,这就创造了学生发言和参与的最大可能。并且,课堂采 用了生生竞赛、小组竞赛的方式,竞赛中,学生的获胜的欲望被大大地激发,全 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由于各组都不甘认输,他们抢答,不 但学得快乐,而且学得也快,课堂容量大大的增加了。整节课统计下来有四十多 人次发言参与,学生发言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多。即便是平时上课从不敢举手发 言的杨森若同学也登台朗诵了(即便是声音小、即便是读错了字,我从心底替他 高兴),张羽嫣和熊超同学声情并茂、大气磅礴的《天净沙》《行路难》朗诵, 更是把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尤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品古诗和唱古诗的环 节,王韵茜同学和李洁同学竟然有了“我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中读出了线条美--‘ 孤烟 ’是直线,‘落日’是弧线;我从‘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读出了层次美--“落日”是远景,“孤烟”是近景”的体验; 范伊尹和张羽嫣两位同学居然能够声情并茂地演唱起了《长相思》和李煜的《乌 夜啼》,在她们的感染下全班学生异口同声热情洋溢地唱起了《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极大地激发和保护。 5、活动课也充满了读书声。古之学校,诵读之声不绝于耳;古之读书人“口 舌成疮”日诵不辍;古之贤者早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深刻阐述。 朗读,在语文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其他的语文 活动课都应该让课堂充满朗朗读书声,师生不但要读,而且应该大声地读,快乐 地读。本次活动课,声情并茂诵古诗的第三环节,师生们就在几曲美妙贴切的音 乐背景下动情地诗朗了诵李白的《行路难》、马致远的《天净沙》、李煜的《虞 美人》 ,而且根据课堂临场情况采用学生试读、小组竞读、生生互读、教师范 读、全体齐读的几种朗读方式,在朗朗的书声中,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接受熏 陶。 6、教师的角色定位恰到好处。综合性学习应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的作用是 指导、参与和评价总结。执教者在学习活动中对自身角色把握准确,以“平等中 的首席”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声情并茂地吟诵给学生以示范和引领。 7、整节课 课堂展示自然、真实,清新、脱俗。避免了想有些所谓的公开课、展示课为了所 谓的“学生为主体”教师几乎不起什么作用不参与,完全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极大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前做下大量充分的“准备”从而把“公开课” 弄成“表演”课、“展示”课、“戏剧”课;让堂课停留于表面的热闹和繁华以 此来满足听课老师的视觉和味觉。 总之,本次综合性学习贴近了学生的认知水 平和学习实际,凸现了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活动 为主体,学生在自主合作、兴趣盎然的情境中积累了古诗词知识,陶冶了思想情 操,发展了语文能力。 三、教学遗憾 当然任何艺术总会充满遗憾,本次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的教学也不例外,由于种种原因这堂课也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由 于课堂时间仅只 40 分钟,每个环节之间的推进速度有些“赶”,以至于有些环 节还稍显单薄,进行得不够充分,比如品古诗学生发言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日圆”的领悟环节、诵古诗的学生朗读环节如果还能再充分一些,学生对古诗词 意境韵味的感悟会更充分深刻些,课堂教学的效果目的就会更凸显。如何更科学 有效地处理强大的课堂容量和教学时间的关系,是我今后需要重点探索反复实践 的重要课题。 2、教师在处理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的转承衔接的艺术有待继续 加强和锤炼。因为教学内容共六个板块,含量还是很大,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衔接语言的打磨还不够就显得有些仓促和粗糙,尤其是诗歌教学课,就更应该 有美与诗意的语言贯穿于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部。 3、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准备中有 些细节还考虑不够完善。比如在“诗情画意品古诗”的环节,根据图画让学生说 出作者、诗名,由于两幅图非常相似,PPT 投影学生对两幅图片的差异看得不够 清晰,图片及材料的提示性又不够以及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不够到位等等方面的因 素以至于让学生当堂并没有对两幅图画产生强烈而清晰的感知以致教学环节一 度受挫,这都是我在今后教学过程中需要引以为戒,注意细小环节的打磨和考量 的经验教训。 4、教师在遇到突然问题时候的引导和处理要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去 考虑。比如在“诗中有趣赏古诗”的环节设计的问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 浮动月黄昏。”请问这两句是歌咏什么花的?对未曾涉及或没有对这首诗歌有积 累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很难回答出这个问题的,换句话说这个问题就相当于不太合 拍的废题了,幸好老师有了“我们小学曾经学过一首诗,诗中有‘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的名句,这里也有‘暗香浮动’的语句”的点拨,才让学生“恍然 大悟”,也就是说,要注意问题的指向性,教学设计环节应更多从学生的实际出 发是我以后教学实践需注意的问题。 5、有些学生的发言的确精彩,但是由于它 是即兴生成的,往往说过听过就忘记了,不利于永久牢固地记忆,这对于课前没 有积极参与活动准备的部分同学以及还有少部分参与有些被动的同学来讲,此次 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就课堂收获而言不大。如何最大可能的让每个听课的同学都能 尽大可能地有所收获是我们每一个中学教师不断追求的虽然有些理想化的但有 不能不追求的境界。 6、整堂课教学设计的环节中略微少了些对学生思维的积极 诱发。因为是抢答或必答,学生答的都挺快的,加上有时学生很激动,这样就影 响了听的效果,如果再安排个速写题,我想学生的收获会更好。 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引导学生从傅雷与傅聪两个角度来研读课文。研读的目的在于:信是用来交流思想感 情的,阅读本文,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之间的感情,体会书信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从傅聪的角度:第一封信中反映了傅聪遇到了生活上,感情上的创伤,在前信中向父 母倾诉与发泄,然后又写信表示不应该为了自己生活感情上的事情而让父母感到不安。可见, 傅聪是爱父母,体谅父母的,父子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第二封信写于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的 时候,向父母传达自己艺术成功的喜悦之情。 从傅雷角度:首先,傅雷是傅聪的父亲,父子之情是主要的,在这两则书信中,流 露出父亲对儿子的宽慰和理解,为儿子取得成功而表现出的无比喜悦之情,这些都是真情流 露,是最真挚的爱。但是更重要的是,傅雷家书与一般家书不同之点在于,作为文艺评论家 的傅雷,在艺术上给儿子以引导:鼓励儿子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不畏孤独,保持心灵的纯洁, 达到艺术的高峰;期望儿子的演奏,能表现出中国的黎明,响遍每个人的心,能表现出中华 文明,有气吞斗牛的气势,对艺术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也有对儿子人生的指导:能够从客 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敢于正视现实,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要谦卑, 要坚强,要不怕孤独。 从这两个角度深入的研读课文,更深刻的领会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和 情意,读来让人收益颇多。2、把两则书信放在一起研读,体会语言的魅力。 傅雷对儿子生 活、艺术方面的指导,对我们都很有启发意义。作为语文课,我们更要重视对语言的学习, 在品味中,在思考中加深对文章的认识,总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理解其中的意义。 如对 儿子生活方面的引导时,用了比喻,用阳光雨水的猛烈,对植物的伤害来解释人不能够总是 处于高潮期,安慰儿子正确看待高潮与低潮,如对儿子艺术方面的指导时,希望儿子能用音 乐的形式表现出爱国之情,爱国之心,要有中华文化的传统作为积淀,表现出气吞斗牛的气 势,感染听众。这段意思的表述中,语言相当有特色,用黄河之水天上来,用无边落木萧萧 下形象的说明,文雅又生动。 把握好这两个切入点,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体会傅雷 的爱子之情,教育儿子的巧妙之处。 课外古诗词诵读 式微/《诗经·邶风》 对于《诗经》这部古典诗歌而言,要学生多读,可以是齐读、默读, 朗读、 带感情读、速读。而就我的这节课而言,这一点做的还是不够 好,老师还是总 想给学生讲太多,放不开手。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会逐 渐加强诵读。 向《式微》学写作——新诗创作的小策略 “诗歌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但关于新诗的创作教科书上却少有提及。许 多人认为,写诗靠的是天赋,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章法可循的,《式微》给了我们 许多启发。 首先,在诗歌创作中,适当的反复是必要的。连续的反复,能够起到加强语 气、强调的作用,如“式微,式微!”不连续的反复,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作 者的情感主线,如《致橡树》中反复出现的“我如果爱你”。 其次,初学诗歌的人,可以在诗中适当地使用押韵,让诗歌更朗朗上口。《式 微》中,每章的前半句押“ui”韵,后半句押“u”,“ong”朗读起来音韵和谐, 朗朗上口。 另外,在创作中,我们还可以借鉴诗中的“设问”手法,如“胡不归?”“微 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又如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结尾“为什么我的眼 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问一答,震撼人心,堪称经典。 因此,适当地把陈述、抒情的语气改成疑问、设问的内容,更能促进读者思考, 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子衿/《诗经·郑风》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 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 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 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 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 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 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 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以前在诗歌的教学时分析过于理性, 过于琐碎,把整个课文象“解剖麻雀”一样,解掉了诗歌的神韵和完整性。而这 一次我改正了以前的做法。首先,我采用了教师范读法。因为近几年来,随着现 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课堂,教师的范读渐渐淡化、逝去。其实,我认为教师声情并 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 闻其声,悟其情,让学生领略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进一步体会课文 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我采用了学生朗读法。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 层次,让学生们在朗读中体会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懂意思。为此, 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读中释义, 读中品味,从而得到一种赏析古典诗词的能力,得到一种欣赏古典诗文的方法。 总之,学生的朗读要经过一个从机械朗读到理解朗读再到表情朗读的过程,而这 个过程又不是孤立的,它是伴随着教师的启发、引导、提问、解说等活动一起进 行的,以朗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朗读。这就是我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 学目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我在教学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 下面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1、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理解诗题,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谈到 了相关的内容。体会到了每首诗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不同表现,学生的学习情感 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2、一改以往的逐句讲解和整体串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你看到了诗中的哪些画面。学生你说一个,他说一个,组成了完整的诗歌画面。 虽说打乱了诗句顺序,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理解诗句,从而感知诗的 意境。 3、学法指导与情感的熏陶也做得比较成功,拓展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离别经 历让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我认为在本课教学中,优美的过渡语也起到了良好的熏陶作用,让我意识到 良好的教学环节过渡同样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当然,本节课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 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 体起来。长安和五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 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 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王勃和杜少府的离别 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勃对友人的情感是留恋、牵挂、担忧、祝福的复杂情绪。 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是 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不知同行的您有何妙招吗?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希望在缺憾中一步步追寻完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今天教了《望洞庭》这首诗,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随即我写下了这首诗 的反思。《望洞庭》是诗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时有感而发。诗人描写真实,生 动、具体,把湖光和月亮浑然一体的和谐、宁静比作镜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 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学生通过学诗看课件图片,体会诗人所描写的意境,学起来 很有兴趣。我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就打破了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 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上课 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 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 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 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 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学效果不错。 之后,我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再结合诗句说一说诗中所描写的景色, 想象诗句中没有提到的内容,然后让他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记叙文。因 为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多同学想象丰富,写得很优美,想象丰富。 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说得较空洞,写得很不连贯。这是目前必 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任务一 学习演讲词 本堂课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演讲是互动性比较强的活动,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就是学生感受主题“演讲”的过程,由于本堂课属于录播课, 在课堂中没有学生的参与,无法呈现师生互动过程,在线下与学生有互动的过程 会更有效果。 其次,在演讲的针对性部分,三个针对性的得出比较僵硬,问题引导不够明 确,如果是线下教学,学生会有五花八门的回答,因此在该环节教学时可以通过 两篇文章的对比,引导学生得出针对性的要素,通过另外两篇文章作为巩固练习。 再次,在疫情期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拓展学习资源,如观看大量的演讲视 频,增加演讲观摩体验,收集演讲素材,为演讲稿的撰写做铺垫。本次课是从演 讲活动的整体设计中攫取其中一个环节,本次演讲活动的实践主题是录制微演讲 视频来激励、振奋或启迪疫情中的各类人群,并发布在各类网络平台。学生在网 络查询资料时,设定演讲目的和针对性时,面对大量的信息涌入,也会有很多虚 假信息进入阅读范围,在课堂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如何辨析信息的真伪。 13 最后一次讲演/闻一多 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探究”里 的第一篇演讲词,这节课的设计我准备了一周时间,对于这节课的重心的定位是 议论文的分析,还是演讲词的技巧,我一直举棋不定,最后把课文分为了“听— —读——讲”这三个环节,结果授课结束后,效果和自己预设的存在很大差距, 现将这节课的反思整理如下: 一、导入设计不精当 先是由谈论“偶像”为话题入手,播放了一个演讲视频作为单元的导入,来 激发学生学习演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列出单元任务清单、第一任务活动清单以 及演讲词的特点和注意点,既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又明确了学习目标。 整个导入用了十分钟时间,致使进入课堂步子有点拖沓,虽然视频也激发了 学生的兴趣,但与本节课讲授的《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关联不大,不如直接换 成闻一多演讲的视频,更切合主题。 二、课例定位不恰切 对于这节课的的内容,我计划由三步来完成,听-明析观点,梳理内容;读- 分析写法,总结特点;讲-亲临其境,感悟情感。结果实际授课过程中,仅仅是 初略完成了第一步,还因为时间关系省掉了听音频的环节。 学生没有充分预习,自己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预习能力。为了追求课堂的真 实性,避开上表演课的嫌疑,我没有带着学生预习,只列了个预习清单,因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一上课才发现,本课学生若不充分预习,是没办法去讲析的, 所以补充预习环节花费了时间。 我临时决定舍弃后两个环节,只留了第一个环节,结果课堂完全成了自己一 个讲解的过程,没有给学生展示和活动的机会。应该直接把课程定位成以读带悟 的课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学习新知。 三、教学方法不灵活 工作时间越长,越觉得这也要讲、那也得讲,越来越不相信学生,致使自己 的课堂“满堂言”的守旧倾向渐趋明显,形成固步自封的现状。 授课后的第二课时,让孩子们读和演,孩子们读得投入演得逼真,课堂生动 轻松,充满笑声,孩子们在自己读演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锻练了能力。 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效果远远大于公开课。可见,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对一节课来说至关重要。 四、教育机智不成熟 以演讲导入后,本来是以解析题目入手,开始介绍作者和背景,结果一慌就 直接进入课文了。在学生速读课文后才返回来补充相关知识,这样整节课就显得 杂乱无章,没能行之有序。 应对突发现象的品质还不够成然,准备时过多地考虑了文本本身,忽略了学 情以及公开课的特殊性。内容太多,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一个个问题从某种程度 上说是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如学习,确实是不进则退。因近几年自己忙于一些杂事俗务,在 教学上多少有些懈怠和荒废,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功底严重滞后。这节课,讲出了 我为师二十多年的危机感和忧患心。作为教师,课堂永远是自己的阵地,不能因 年龄的增长和事务工作的增多就停止或放慢自己学习和前进的脚步。在今后的工 作中,我要在课堂上大胆创新,不断精进,在更新自我的同时突破成长瓶颈,做 一个不落后、不掉队、不僵化的新时代学习型教师!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教完之后,待我再去查看资料时,再看丁教授的论证,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我认为《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的范畴在社会科学领域,主要是讲 人与社会的和谐,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 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是儒家的入世态度。而丁教授所讲的“格物致知”则 是在科学范畴,是显微镜下的科学世界,两个范畴的理论怎么可以同日而语,厚 此薄彼呢?我庆幸自己上课时没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会误导学生了。 2、丁教授还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认为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 自己,他认为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 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而不应该袖手旁观。但我想,这是哲学家 和科学家探讨世界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 怎么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呢?孤陋寡闻若我,也知道郑板桥就创作了许多竹诗竹 画,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一首借物咏志诗,在中国文人的眼里,万物都是有灵性 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会达到“物中有我,物我两忘” 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的诗句。科学给人类社会 带来进步,哲学文学给人类带来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优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断语。 3、最后,丁教授还把中国学生的高分低能归咎于儒家思想的影响,归咎于 中国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还应该归咎于考试制度, 它剥夺了学生的实践时间削弱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 需求。 当然,我还是非常赞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让实践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 部分”,可能有国外学习研究经历的人对中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 有更强的急迫感。 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王选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是部编版八下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演讲词。本单元共选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最后一次讲演》《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这四篇课 文虽然都是演讲词,但是每一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情感不同,表述方式也不一 样,整个单元的内容可谓精彩纷呈,让我们领略不同人物的演讲风格。 针对这一单元的文章,大家共同的感觉是怎么上?有什么好上?演讲词就是 要学生演讲一下不就完事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认真研读了四篇课文,觉得学 生最应该掌握的就是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这篇演讲词。其原因在于: 第一,闻一多先生的演讲是即兴演讲,带有强烈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与当时的 社会环境有巨大的关系,可以说是社会环境触发了这一演讲。今天,在和平盛世 的环境下来学习这篇演讲词的价值意义在于不忘历史,珍惜和平的环境,力学报 国。而其语文意义则在于应时应地地讲话,侧重在说。这样的一篇文章,文采是 斐然的,思路是清晰的,所以在课堂上专门来学习就是浪费,应该以演讲的形式 展现出来,让学生体悟感情,顺带讲讲技巧。第二,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 知精神》一文逻辑清晰,语言质朴而有哲理。但就是这样的文章,教学生什么呢? 教学点把握不好容易出现问题。因为丁先生面对的听众是留学生,与他有着相同 的文化背景,某些相似的经历,而且程度高,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初中生读到此 文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知道讲什么,这是文化程度不够。那么侧重点就必然要 放到对内容的理解上。但仅仅理解了内容就可以了吗?这对初学演讲词的学生来 讲,显然是不够的。因为演讲词的主要表现方式是说,说就要侧重语言,显然, 这篇课文中供学生学习的语言方法不够丰富。第三,顾拜旦先生的《庆祝奥林匹 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更是不易被学生理解。演讲词的主要是通过讲来呈现的, 一般情况下口语都是比较简短的句子,而本篇演讲词句子很长且之间的逻辑关系 很强,对初中生来讲,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基于以上的分析,按照单元整体学习的要求,我觉得王选先生《我一生中的 重要抉择》是非常合适的。首先这篇演讲词针对性很强,就是鼓励大学生认真学 习,投身到科技创造事业中去。其次,演讲词的内容非常的充实,不仅有国内外 的事例,而且有自身的事例,观点非常明确——大力扶植年轻人。再次,作者的 演讲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从历史规律讲到现实情况,再到自己具体的做法,层层 深入,学生很容易理解。然后是这篇演词充分表现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能力,使 用了比喻和排比等技巧,使演讲词的语言风趣幽默,魅力四射。一篇演讲词如果 做到了有针对性、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和思路清晰,并且语言风趣幽默,这样的 演讲谁不爱听?所以,学生先学习这一课,之后学习其他的课文,事半功倍。 按照单元导读的要求,我将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确定为感知演讲词的内容特 点和语言特点两个。第一个目标是比较难突破的,因为演讲词都带有议论的性质, 而议论文是初三才要学习的知识,为了让学生能够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我设计 了一个表格,将内容特点涵盖其中,填完表格后学生对知识一目了然。第二个目 标教第一个容易达成,因为基本的语言技巧如修辞等学生是可以找得到的,所以, 以学生讲为主,老实点拨为辅。这篇演讲词最精彩的莫过于语言,所以,活学活 用才是最主要的,第三个环节就让学生仿写技巧组合运用的一段来表达自己的一 个观点,训练语言水平。具体环节为: 感知——了解演讲词 品读——欣赏风趣幽默的语言 演练——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很好。三个步骤环环相扣,课堂气氛很热烈,尤其是 最后一个环节,学生普遍表达的一个观点——学霸和“学渣”。而我也在才是顺 势纠正一个价值误区——学霸不是天生的,是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付出艰辛的 努力的,而大家口中所谓的“学渣”在我看来就是准学霸,只要目标明确,懂得 自控,努力学习,假以时日,就是一名真正的学霸。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 情感有了共鸣。 虽然整体感觉很好,但是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第一,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太过于拖沓。学生小组合作品析语言、分析技巧, 之后回答并尝试讲读,教师进行示范。其实,只要选择一两个例子就可以,没有 必要各个句子都要去讲读,这样浪费了时间。 第二,课堂生成的关注度不够。导入时,学生回答对学校每周一的国旗下演 讲并没有认真听,因为觉得和自己关系不大。此时,老师就放过去了,这是错失 了一个非常好的生成机会,因为学生已经讲到了演讲词和自己的关系不大,也就 说演讲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如果抓住这一生成,课堂可能会更精彩一些。 第三,学生活动不够充分。由于第二个环节拖沓,到第三环节需要学生仿写 演讲的时候时间不够,没有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几句,课堂效果打了折扣。 课虽然上完了,但是对这一节课的完善会不断地进行。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 打磨,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顾拜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 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设置活动探究单 元,有利于改变过于偏重阅读、理解、赏析的语文学习(特别是课文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在综合、多维、连续的语 文活动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这篇课文,是本单元活动探究三个 任务中的第一个——学习演讲词。统编教材编排学习演讲词,要求理解其观点, 感受其风格,获取有益的启示,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基于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历史和时代背 景,把握演讲内容。2.梳理演讲的思路,理解演讲者阐述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3.感受演讲语言的庄重典雅的风格。我选择的教学重点难点放在第二第三个目 标。本节课,我紧扣活动探究单元主题,针对任务一学习演讲词的主题、思路和 语言技巧,以学生自学为主,巧妙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篇演讲词的内容——奥林匹 克精神内涵,梳理演讲者思路,体会演讲词庄重典雅的语言风格。放手给学生自 学演讲词,并且做到了具体篇章的学习和演讲词文体的学习相结合起来。 整堂课上下来,我的总体感悟可以汇聚为以下 16 个字: 放手学生,自学 为主;“读”“讲”结合,注重体会。 任务二 撰写演讲稿 从学生最近发展区来看—— 八年级学生以前对演讲有所接触,但大都是将演 讲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演讲的主要特点不甚了解,对演讲词的写法更为陌生。 从学生学习写作的规律来看—— 从任务一“学习演讲词”到任务二“撰写 演讲稿”,是由读到写,由输入到输出,符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的规律。但 “读书破万卷,下笔入有神”又告诉我们,“阅读”只有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 发生“质”的变化做到“下笔如有神”。学生仅仅通过四篇演讲稿的学习,就要 撰写出一篇演讲稿来,是有一定困难的。 叶圣陶先生在《落花水面皆文章 ——叶圣陶谈写作》一书中写道:“写作是‘行’的事情,不是‘知’的事情。 要动脚,才会走;要举手,才会取;要执笔,才会写作;看看文章作法之类只是 ‘知’是事情,虽然不一定有什么害处,但是无异于写作的‘行’是显然的”。 可见,写作,必须要在“写作”中去学习。 任务三 举办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是提高同学口语和表达能力的一项竞赛,不仅要求参赛者有良好的 文字功底和修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及很强的感染力,通过 自己的叙述将观众带入自己的世界,同时演讲比赛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因此,我大胆利用本堂课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心态、自尊自信、陶冶情操,树立 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一、参与性很高 我一公布在班级举办一场演讲比赛,同学们都踊跃参加。针对本次演讲比 赛,我提前向学生作了写演讲稿基本介绍,并从选题、构思、方法、情感等方面 给予了简单性指导,并要求他们把起草好的纸字稿给我,我修改润色后再逐个进 行演讲指导。 二、刻苦练习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在指导学生演讲前,要求学生达到基本 能会背。在我指导时,大多学生都能背诵了,要知道字数最少的也超过了规定的 600 字左右,可见他们平时没少下功夫呀!瞧!他们一有时间就练习,有的睡觉 前躺在床上还要“过电影”,有的讲给同学听,有的讲给家长听,有的对着镜子 练习等等,不仅仅比赛者刻苦练习,两个小主持人的努力也不逊色呢! 三、付岀与收获 本单元所学习的课文都是演讲稿,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类文章。再向同学们 讲解完演讲要求后,我插入一段演讲视频,帮助比赛者树立信心 有付岀就有收获!通过这次演讲活动,同学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敢于站在讲台 上演讲,为他们勇气点赞。作为乡镇的孩子,他们腼腆、不自信,却在第一次演 讲比赛中绽放光彩,很令我欣慰。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五单元 17 壶口瀑布/梁衡 梁衡先生用生动的文笔将黄河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刚柔相济的特点呈现眼 前,这篇文章既是一篇展现壮美画面的游记散文,更是一首读来令人振奋的精神 赞歌,歌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回放自己的教学视频,发现课堂气氛沉闷,未能达到预期设想的效果,细细 思考,有以下不足: 一是教学节奏把握不到位。本来计划两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没有按计划完成。 由于课前预习任务强调不到位和设计不明确,使得第一课时在字词检测环节占用 的时间过长,进而导致“明确所至”环节放到第二课时进行,拖慢了整体教学进 度。 二是教师语言不够凝练。我在讲课过程习惯反复强调某个问题,比较啰嗦, 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进程缓慢。并且,教师语言的优美度欠佳,赏析这样一 篇情感充沛的文章,而我却未能通过语言传达出文本的美感,使得课堂气氛也比 较沉闷。 三是课堂问题设置不明确。在“明确所至”环节,设计的问题为“找出壶口 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的不同”,提示的角度有“声”“势”“景物”“景物特征”。 教学中发现,学生不能清晰辨别“声”与“势”的区别,现在想来,这两者本也 没有明晰的界限,可以合为“声势”这一个角度;另外,“景物特征”实为作者 在所见时的感受,如壮美,如柔美,而“景物特征”这一提示角度比较牵强。 四是教学环节衔接度欠佳,缺乏主问题贯穿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教琐碎,各 问题之间的联结度较弱,如“制定壶口瀑布旅游攻略”和“品读所见”这两个问 题,过渡稍陡,教师的引导过渡语缺乏指引性。“品读所见”环节,本意设计为 学生自主发言,但是学生回应不够积极,转为教师选定句子而后学生分析的方式 进行,赏析过程比较零碎。 针对本节课呈现的不足,我更加体会到了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更 意识到了要关注学生,问题的设计也要契合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积 极思考,及时评价反馈学生的回答。此外,我还要凝练课堂语言,不断提升语言 素养,既要规范清晰、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还要合理把握速度、节奏感等,达 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是一篇游记散文。学习与祖国河山有关的文章,同 学们的兴致总是很高。尤其是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雪山,充满了神秘感。所以我通 过多种形式去”引人入境”。甚至多媒体课件见制作我也运用图片,视频等雪山 元素,还原壮美,圣洁,瑰奇的雪原美景,让学生陶醉其中,创设乐学氛围,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记是指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先游后记亲见真闻。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邮寄的特点。我采用了指导学生做结构思维导图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充分的体 现学生的个体思考,在展示的时候,能够培养他们自信,大方,得体的表述能力。 获得了孩子们的喜爱,也取得了比较好的课堂效果。 全课在朗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制造机会,让孩子们多说,鼓励自由表达, 鼓励同学互动,互助,互评。这样既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很好的让同学 们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学习这篇课文。在掌握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上 都能够达到设想的目的。实践证明,这堂课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课上再让学生提炼主题之前。让学生观看有关于长江之源格拉丹东的航拍视 频。茫茫的雪原,雄壮的雪山,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学生从想象中走到现实当 中,让雪山的神奇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培养了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还有意识的渗透作者马丽华的作品。通过文段和诗句的展示。帮 助学生筛选信息,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的主题以及内涵。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 马丽华的作品产生兴趣。最终很好地去完成课后作业。 此外,形象直观的板书,生动有趣的课件,给学生多以感官的综合刺激。孩 子们的学习状态良好,个个踊跃发言,你争我辩爱读爱说,个个兴趣盎然。 不足之处: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次备课、讲课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自己 对雪域高原的认知太肤浅。在备课前应找到《藏北游历》这部书,了解雪域高原, 了解作者。在上课中应该也更多的渗透《藏北游历》等,书中对雪原的描写。会 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这篇文章。 19 *登勃朗峰/马克·吐温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 3 琪实也是一种“阅漫,是认识世界的一 种方式。通过旅游我们可以了解未知的世界,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足不出户, 我们照样可以知天下事,赏人间気 因 为有文字可以带看我们去旅行,我们的身 体和灵魂始终要有在路上。 《登勃朗峰》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新増课文.属于第五单元游记散文中的 一篇。本单元记叙游览见闻,描墓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所 以,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生要能够随看作品去想象和遨游世界,増长见识,开阔眼 界。这就要求学生了解游记的特 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 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根据单元目标,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步骤,研学部分主要是:整体感知,理 清游踪;品读课文,赏山中奇景;细读课文,遇奇人奇事三个部分。课后反思如下:可 取之处:1.教学目标设 H 淄且易于落实,具有可操作性,三使学目标逐层深入, 学生的课堂活动紫 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目标明确,做到了有的放矢。所以,课堂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小而精。2.预习检测环节以试题 的形式呈现,激发了学生的兴 趣,学生愿意成就,展示自我。并且把易错的字音、字形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们印 象深 刻。3.整体觐,理清游踪的环节,以山的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首先舰学生吸引了,然后学生通过读课 文,划出旅游地点,整理线索,确定游踪, 把代表地点的小红旗插在山中相应的位置上。这一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 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本课教学重难点突出,主要让学生掌握写景的角度,学习 写景的方法。所以,在“品读课文, 赏山中奇景"这一环节,设计了微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质疑、答疑等活动,反复 品读课文. 体会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刚开始,学生有些迷茫,进过提示,引导,讨论,交流,孩子 们渐入佳境,课堂气 氛活跃。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1.学生课前的预习 不是很充分,对作家作品的理解不完全到位,所帅习反馈 很重要。2,由于时间 限制,课堂前松后紧,对山中奇人奇事的赏析不太充分。3.马克•吐温的语言幽 默很有特色,本课 时对作者的语言品析设计较少,可以推荐学生课下阅读马克• 吐温的相关作品,厚积而薄发,只有充分阅读,深入思 考,提升文化底蕴,才能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阿来 这节课完成的学习目标设置了三个:1.朗读课文,能准确地说出水滴的游踪。 2.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丽江之美。3. 小组合作探究写法,理解本文视角 独特的妙趣。 课堂学习共设计了五个环节。先由教师介绍美丽的古城丽江,导入新课,激 发学生想进一步了解丽江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动笔圈画,梳理水的 踪迹;再引导学生品读、批注精彩语句,感受丽江的美;之后,以小组合作的方 式,探究“水”视角的妙趣;最后,仿照课文视角独特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熟悉 的风景。 这节课的课堂设计,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各环节衔接自然,由浅入深,学 练结合,基本完成学习目标。课堂开始的导语设置也还好,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了 有利的学习情境。虽然学生没有预习,但在课堂上,他们都认真去读,去圈画相 关语句。基于学生对美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自然风光美,忽视人文风情的美,所以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加深对丽江美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审 美情趣。 当然,这节课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不了 解加上没有预习,我预设的问题有的没有达成预想效果时,我并没有依生随堂及 时调整教学策略。虽然预想和生成是有差距的,但是可见教师引导这一块儿我做 的很不够。面对学生的疑惑,我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探究“水”视角的妙 趣时,引导并不到位,学生并没有真正深入的理解。另外,自己对文本研读也不 够深入,在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游踪、大概内容、写作视角……也 不只是让学生知道丽江这个古城,而应该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感 受美,去学习写美,并能学到一些表达美的方法。教师真正应在教学中关注学生 的语文素养,从内容中品读语言,从语言中学习表达,学习写作。 曾设想,学生梳理游踪时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学生寻美时一定要引导学生 融入自己的想象,感受作品字里行间饱含的情感时应该多多了解阿来和丽江的渊 源······以后的课堂中自己一定要去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 今后,我一定会深入研读文本,在备课中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让 全体学生参与到快乐的语文学习中。 写作 学写游记 本节写作课堂教学努力体现“优质高效”,使课堂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 构建新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学的目标明确合理,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强,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学 设计清晰,主要进行三个写作方法的指导、片断练习。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是旨在 让他们掌握游记的写法后,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进行游记写作。 2、重视写作指导的教学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上,采取了有效的方法, 尤其是难点的处理强调有层次,让学生进行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老师少讲、 精讲,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老师的教学任务达成度要考虑,更重 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掌握了,尤其是对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要更多关注, 让生动的课堂尽最大可能成为全体学生与老师的交流平台。 3、根据“高效课堂”的要求,让课堂成为学生有效活动的舞台。在“融情 入景,抒发自己内心的真切的情感”教学环节,我注意到让学生进行情感研究, 因为情境本身不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关键在情上下功夫,这也是本节课教学 的一个重难点。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调动不爱发表意见学 生的积极性等,简单的问题没必要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 无效。 4、课前,我进行了精心设计,注意到了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避免了在学 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上做过多的讲解,使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5、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了有效的方法。面向全体, 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 分发展与提高。如:课堂提问,我察颜观色,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有选择性进行 提问;抓住机会,加强对个别能力差的学生有重点辅导。 6、课堂教学组织力不够。课堂上,没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没能做 到真正意义上的“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更为行之有效的课堂组织, 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7、有效实施课堂评价。适度有效的表扬与委婉含蓄的批评相结合,让课堂 教学活动充满热烈的气氛,无论表扬还是批评,必须要做到适当。在课堂上,我 关注到了学生即时的需要和状态,使评价真正能起到激发学生积极上进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问题,比如学写游记安排在文言文单元之后,联系起来 不太紧密,这是这堂课最大的弊端,以后要设计与前面文言文联系更紧密的教案, 用于教学。 口语交际 即席讲话 1.探究“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究出“即 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 5 条基本要求: ①有共同的交谈话题; ②兴致高、表达 快、感染人;③体态自然大方,用姿势辅助说话;④倾听耐心、专注,应答及时、 切题; ⑤相互促进话题的继续。 这较好地把“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即兴讲话” 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整合为一体。这既是本课特定教学内容的客观要求, 也是对本课教学实践的创新性探索。 2.发挥了学生口语交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在新课开始后经充分探 讨,清楚地明确了“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在“即兴发言”前又安 排了分小组讨论演讲的话题、内容、方法等,所以在举行班级“小小即兴演讲会” 的口语交际时,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较好地处理了“训”和“练”的关系。 本课教学做到了先“训”后“练”, “训”“练”结合,“训”中有“练”,“练”中有“训”,以“练”为主。在 学生明确了“即兴发言”式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后,即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每两 人自选一个话题进行自主独立构思并练说,然后先在小组交流、评议、修改,最 后每组推荐一个即兴演讲得最好的学生到台上进行口语交际。在台上进行口语交 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评议、修改,并对修改好的部分进行再次展示、评议、 演说。这样以“练”为主,“训”“练”结合的口语交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 本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本课教学中能立足于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亮点课堂气氛轻松,学生接收得 比较好。同时在于把庄子的写作背景与文章能有机的连接起来,让学生对庄子思 想有了直接生动的感受和理解。并且用新时代的眼光解读了庄子,探寻了他对现 实世界的指导价值。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落实了课文一二节重点文言知识, 并对庄子有了新的认识。既增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 应该保证更多一些课堂交流时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这样课堂 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对于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寻,努力实 践,避免再出现以上问题。 学生初次诵读国学对于庄子的哲学思想很难理解。因此在 学习,首先,對真抓 好学琢课前自主预习学习,让学生课前认真查阅字典藏 生词、难词、弄跡音和 意。查阅资料了解庄子及其哲学思想,把握庄子作品特点帮助他们 更好的理解文 章,充分发挥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学生小组学习集中解决文章生僻 字 以及自己不能确定的词词义、试读课文;然后,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对课文 的理解。 在课文経义的解释中,充分利用工具书,对学生不明白的内容教师实时进行 指导。在课堂讲 解时明显感觉到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前自主学习,提前扫除了很多 障碍理蟾来更加容易了。 学生的思维紧跟看老师,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 来了课堂氛围好。通过自主学习--小组 学习解—合作探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实现了。通过教学曆籟 和引导,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和课堂听讲时目标明 确。由于文言文理解较难,所以课堂上让学 生通过自读、小组读、集体诵读等 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读中体会文章大意,弄清楚 作者的写作思想和意境, 掌握文章结构和大意。合作探究是对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和学生自我 阅读综合理 解能力的培养,通过三个任务的设置,学生们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深入分析锻 炼了他们分析问题及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存在几个'可题:1、问题在设置时没有 充分考虑到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层次导致学生反应不够活跃。2、教学目标要 明确给学生要有明确的 指导意义。在今后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加强训练,让学生更 好适应这种新式教学模式,更好地 掌自主学习能力和瞰力从而更好掌习的方法。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粱》这则短文篇幅都很短,百十个字。就在这短短的 百十个字中,却尺水兴波,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情节完整。学生很喜爱这样的小 故事。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我决定从激起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反复读,以至于 达到会背诵的程度,在读中理解翻译句子,理解故事的寓意。 一、因文制宜,确立了恰当的教学方法 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我提前布置《庄子送葬》一文,请大 家作好预习,在课堂伊始,由一位同学走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讲解,讲解内容包括 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重难文言句子。全班同学在了解文义的基础上了解了庄子 与惠子的至交关系,从而引出这对朋友经常一起辩论,并引出濠水之滨的这场辩 论。 课堂通过”读懂内容——译读 、读通心境——美读、读出意境——演读、 读出感悟——辩读”这几个环节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在译读环节采用小组合作 的方式,组内充分讨论,圈点勾画出重点文言词汇,难翻译的句子组内探讨完成, 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全班再次讨论。通过课堂上小组展示的效 果看,同学们翻译全文的最大障碍是“安”字的一词多解,所以我对这个字进行 了板书强调,还有几个虚词的翻译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由同学们互相解答完成。 扫除了所有字词障碍后,小组展示翻译成果。老师用课件出示检测题,查验同学 们在课堂上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把握情感,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 在“美读”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把握文本感情的能力,经讨论,我们得出这样 的体验:“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愉快,从容,悠闲,语速要慢。“子 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 之乐?”——巧辩,机智,从容。“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 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充满智慧,诙谐。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再次朗读。在这节课上,我 们还进行了“演读”,同学们用现代汉语重现当年濠水之滨的辩论,生动的表演 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也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在“辩读”环节中,我通过设置“你认为庄子和惠子谁更占上风”的问题, 引发同学们思考庄子与惠子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人生态度,体会惠子逻辑家一般的 缜密思维,庄子艺术家一样的洒脱胸襟。并引导学生感悟庄子“物我合一”的处 世态度。在“延读”中推荐同学们读庄子的《庄周梦蝶》,以再次走进庄子的艺 术世界。最后引导学生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美读环节中,同学们总结了每个句子的感情后,应该 再多叫上几个同学进行展示性朗读,让情感渗透的更加透彻。但是,有人说语文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然而正是有这些遗憾,才给我们展示了再探索的 空间。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 教师是也只能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过多的展示势必撼动学生的主体地位, 他们缺乏了表现的机会,缺乏了“绽放”的.体验后肯定是影响注意力的。这节 课,我何不在“质疑”、“解疑”上再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呢?何不取消那 几个“有梯度”、“见水平”的预设问题呢? 公开课的目的不应只关注教师素质的检阅,还应成为学情研究的真实素材。 过多地关注教师素质,只会促使“作秀”、“表演”,而关注学情,课后共 同研究学情,则能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增强。比如这节课中,学生不能提出 “‘由学讲到教没有过渡,缺乏逻辑性’的说法正确吗?”这个问题,教师值得 研究;学生看投影的目的就是为了抄笔记值得研究;平日里学生发言积极,大型活 动就胆量小了,值得研究;成绩最差的张文迪同学大胆发言,正确地回答出问题 值得研究…… 完不成既定任务又何妨。 绝大多数执教公开课的老师坦承:“这课还得‘回火’,不然孩子没法吃透”, 我也是,明天肯定得讲深讲透文意,否则学生月考就要“愁断肠”了。何不上成 常态课?何不实实在在地完成前几个环节?我警醒自己。下次,咱就在教室上课, 就尽情地读,敞开了说,热烈地讨论,不见得不精彩。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会发觉自己课堂中缺漏甚多,惟求循着 “人的教育”的初衷不变,惟愿学生们能快乐地驰骋! 大道之行也 反观这节课,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我努力做到声情并茂,想方设法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争取做到抑扬顿挫,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去,让自己的情 感吸引学生。课堂总体感觉良好,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积极配合教学。 教学重点、难点贯穿课堂始终,师生共同探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法的选择, 灵活多样,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以及探究归纳法,把课堂 充分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极力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了很好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的活跃氛围, 是学生饱尝了语文课堂的乐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得当,这节课,我精心制作 了影音课件,图文并茂,既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性,有丰富了课堂内容, 感性与理性得到了有机结合。板书设计一目了然,充分展示“大同社会”的特征。 整个一堂课显得松弛有度,学习目标基本达成。然而遗憾的是,在这堂课的 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1、学生在探讨问题的时候,我虽然适时地给予了点评和鼓励,但是由于时 间关系,我的点评基本只是蜻蜓点水般的归纳和复述式的。相对学生发言的精彩, 我的点评显得软弱无力,反思一下,这样的点评,一定会让学生兴趣索然,在一 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激扬。2、在诵读的时间上略显不够,导致当堂 成诵有些不够完善,原因是课前没有认真指导好学生预习,没能让学生在课前对 预习情况进行分组检查或自查,对学生自觉性估计过高,致使少部分学生没能把 课文熟练地背诵下来。总之,《大道之行也》本来是一篇比较枯燥难懂的文章, 在我精心的设计和安排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虽然还有些缺憾, 但我相信,在以后教学中,我一定会弥补本次教学上的不足,进一步创新教学, 博众家之所长,尽量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拓展,激励他们的奇思妙想, 并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3 *马说/韩愈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我在教学过程中较成功地推行了“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 被动地位,学生成为了装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模式和公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提高。新的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这一学习方法,转变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 由“灌输者”变为“指导者、点拨者”。学生学习由被动者变为了主动者,由原来的“要我 学”,变为了“我要学”。鉴于边一点,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如果讲,要讲到 “点”上,要精要。许多知识点,主要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急辩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 堂上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例如:翻译课文由学 生讨论完成,课文寓意通过学生之间相互质疑后归纳完成。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 的学习习惯。所以这节课的“小组合作学习、研讨问题”和“拓展延伸、联系现实”这两个 教学环节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很主动、很积极,讨论也很热烈,我也不是清闲地旁观学生 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 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状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他们学习,如何鼓励他们更积 极地思考,更热情地探索,充分展现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性。这也可以说这节课的一个 亮点。 总的来说,从教学的全程来看,全课的教学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步骤比较明晰,师生 间、生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充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感觉到不足的是:在学生听了录音朗读后,让学生比较自己和朗读录音不同的时候,没 能及时地引导学生在字词方面的比较,而只是注重了在情感方面的引导;还有在“拓展延伸, 联系现实”这个环节中,时间把握不够好,让学生讨论拖延了一些时间,造成“背诵竞赛” 这个环节的时间过紧。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杜甫 《石壕吏》是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篇名作,此文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此时,诗人已到中年,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书写此文,借 以揭露了官吏的残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教 学中,我们要通过对人物对话的分析,明确中心,理解主题,进一步了解作者的 思想世界。教学过程中,我着重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表演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我首先展示了一组“伊拉克战争新闻图片”,整个图片不仅展示 了人民的苦难,而且展示了美国所耗费了巨额资金和伤亡人数,让同学们联想到 古代的冷兵器时代下战争的惨烈,劳动人民的凄惨状况,从而为教学的展开奠定 感情基础, 语文教学,我们要帮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我在解 题这一环节中,把“官”和“吏”进行了区分,让学生认识到文中的“捕吏”也 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对这一反面形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理解课文有很大的 帮助。 在突破重难点时,我们以“读”和“议”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准 确把握全文,然后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 题思想,从而唤醒同学对和平的期盼。在作业部分,着重放在写作上,让学生通 过想象,加入多种描写手法,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教学中,本打算进行现场小品展演,以课本剧的形式来结束整节课的内容, 但由于在自主研讨这一环节中使用的时间过长,最后略显仓促。 通过这节教学,我觉着有美中不足之处。语文课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应 该在文章中挖出新意,语文课堂更应该与时俱进。所以,我对这节课的后半部分 重新构思,加入“习阅兵”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和平时代,更要认识 到“国家强大的必要性”,从而明确自己的重任,最后用“少年中国说“的一段 经典诵读来结束全文,才能真正实现这篇文章的价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上课时,我按这些预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课上书声朗朗,语文味很浓, 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当 然,从这节课中也暴露出我平时教学中的诸多不足,现反思如下: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一在于我一改过去常用的串讲法,采用了诵读法进行教 学。以往教学,总是担心学生不主动的去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阅读古诗文, 教学中老是不敢放开,非要让学生字字落实不可,因而较多的采用串讲法,眉毛 胡子一把抓,一讲到底。这种忽略学生主体的作法,结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老 师累,学生烦,课堂枯燥,教学没有实效。诵读法作为一种传统但又有效教学方 法,对古诗文的教学尤其有效。“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白知。”“心潜 于一,久而不移,而所读之书,文章接连,血脉贯通,自然心与理会。”诵读的 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以诵读法教授古诗文,自 然、亲切,它兼及了文章的内容了解、感情体会、特色把握,甚至兼及思路、情 调、风格等内在美的感悟、欣赏。在这节课上,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多种形 式的读贯穿全课,要求学生在读准、读顺、读懂的基础上读出诗的味道,读出作 者的形象,读出自己的感悟。整节课书书声朗朗,效果极好。 二、这节课的成功之二在于我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摆正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除了上面所说的用诵读而不用串讲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三 读质疑这个环节上,我让学生读出疑问,读出思考,通过学生的自主质疑、合作 探究,较好的理解了诗意。学生的质疑,有不少出彩的地方,比如有个学生就提 出这样一个问题来:“从诗的最后一节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那种推已及人,宁 愿自己挨冻受饿也希望天下寒士尽欢颜的那种崇高的精神,但诗人为什么在第二 节时竟忍心骂那些小孩为盗贼?”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我一般不轻易表态,更多 的是让学生来解决,只有在学生回答不出来时我才适时用多媒体展示出本课的有 关背景,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困窘,从而解决学生的疑惑。整节课我始终处于一 个积极的引导者这样一个地位,教学问题的落实始终由学生来完成,学生主体地 位得到了体现,学生学习兴趣高,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一门也是缺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我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了失 败,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例如在开头初读把握较长句子的停时,对学生朗读节奏 划分的指导不够,以致在这一环节耗时过多,影响了下面的教学环节;又如在三 读质疑中给学生时间不足,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不够到 位;再如最后学生五读揣摩诵读时,只时简单提出来要求,没对学生进行具体的 指导,因而学生还读得不够好等等。这些都有待日后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 不断完善。 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诗人塑造了卖炭翁这个典 型形象,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带给劳动人 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 情。 教这篇文章时,我是按照文言文教学的常规套路走的,即:读通课文(读准 字音、读准节奏),读懂课文(翻译并理解中心),读好课文(领悟文章炼字炼 句处同时注意文化的渗透)。 一、读通课文 读通课文要处理好两件事,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字音好办一些,看 课文下的注解,注意通假字,必要时查字典;读准节奏略有困难,不同的老师教 会有细微的差别,再说语文这门功课中的好多知识有争议,包括朗读,我到网上 查询了大量朗读视频,最后选了中央广播电台方明老师的朗读视频作为学生练读 的范本。网络上选择朗读要把握几点:1.听得舒服,2.停顿合理,3.有配文画面 (有些课文朗读找不到配文画面)。 二、读懂课文 读懂课文一般要做四件事:1.翻译文言文(短一些文章可以设计同桌互译, 长一点的文章找一些重点句、难句),2.理一下文言知识(通假字、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3.梳理文章脉络,4.理解作者的思想。 三、读好课文 这一步的中心任务是品味文章的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这是教学最难的 一步,没有处理好,文章一滑而过,学生几乎没什么收获,处理得好,学生兴趣 盎然、印象深刻,收获满满。鉴于前几篇文言文在“读好课文”环节处理得比较 粗糙,自我感觉不那么美妙。本文教学时设计了以下六道思考题: 1.从诗中哪里可以看出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 2.“衣正单”“愿天寒”“可怜”分别包含老翁和作者各自怎样的心理和情 感? 3.“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4.“牛困人饥日已高”写出了哪些内容? 5.“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 6.“把”“称”“叱”“牵”几个动词有何深意? 这六道题中有内容的理解,有对比的写法,有语言的赏析,有中心的领悟。 我发现,孩子们在独立思考后讨论,再交流,真正培养了语感。 文章教完后,我感觉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问题设置是一个难点,老师们往往 不能很好地设计出主问题,要么随性而为,要么人云亦云。我想:要解决这个瓶 颈,一是要思考,二是要多读相关理论,三是要参考名家的赏析,四是要同行相 互讨论。 这节课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朗读训练没有做到位。一篇千古名文,老师 没有带领学生去朗读、去领悟作者情感读,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写作 学写故事 作文一直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何有效切实地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在短时间 提高,这个问题困扰着众多教师。 就此,本深的设计时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设置较小而可行的目标。写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故而目标的设置十 分重要。 本课设置的目标为让学生写出事件的波澜起伏,即让学生发挥合理想象,让 故事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曲折性,不那么一帆风顺。由于现在很多小说及影视 作 品皆具备波澜性,所以学生实际对此较为熟悉,故而这一目标具有可达成性。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导入部分,迭择具有 波澜性的趣味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了。 3、在方法讲解上,循序渐进。先讲解事件波澜性的概念,进而解释写出波 澜的重要性,最后,教授方法。在本深重点情节突转法的教授时,除了概念的提 供, 更重要的是,给出一篇情节突转法的有趣范文《尴尬原间》。通过一篇范 文形 象生动地让学生体会的情节的合理转変,使主人公在顺墳和逆墳中不断合 理 转変,始终保持读者的关注。一边阅读,一边向学生指出顺墳和逆墳之处阅 读 结束,再次进行总结情节突转法的精储。 4、设置当堂练习。考虑到学生的生活较简单,设置其有话可说的内容,即 上学路上的过程,对其运用情节突转法进行加工写作。 5、在学生写作之前,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思考上学过程中可能有得障 碍,例如起床晩了,并提示学生运用多种人物揃写方法进行揃写,让情节更生动、 丰富。因为学生大多有这样的生活经历,所以比较容易进行写作。在提示的 时 候注意:”)1、不可一帆风顺,应波折四起(2)设置障碍的同时,给 予不退 到的希望,以免读者看到开头而猜到结局,失去阅读兴趣。(3)运用多种描写。 不足之处:1、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时,提供更多时间,发散思维,让学生在 内谷上彼此 更多不同。 2、本课在气氛调动上可以更好,由于学生知道本课在摄像,有点稍许的紧 张。 “路漫漫真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之路漫漫长,我将不断探 索,提高教学能力。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一、自孔子以来,我们的民族就形成了“和为贵” “亲仁善仁”的文化传 统,其中的“和为贵”更是一盏不灭的灯火。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即是引导学 生理解“和”的意义与价值,以及“和为贵”作为中国文化思想精华的内涵所在。 不过,泛泛地谈“和”,很容易流于迂腐、浅俗,应当避免。此外,“和”也有 一定的适用范围,不是对所有人都应该以“和”相待;不看对象,就有可能对牛 弹琴,甚至会助纣为虐。 二、提炼关键词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概括能力,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 程。这里的关键词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紧要的词语。围绕关键词展开 阅读,会使阅读更简单、明朗,内容体会更深刻。提炼关键词有很多方法,比如 提炼线索、提炼内容、提炼情感、提炼主旨等。这些方法都可以教给学生,为学 生积极参与活动提供助力。 三、宣传标语在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已经有所涉及。其基本特征是语言 简洁,表情达意准确,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要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由于考 虑到人们的阅读感受,字数一般不宜过多。标语讲究实用性,就要考虑到不同读 者群的文化水准、思想状况、生活经历甚至身份、地位等,所以标语的内容一定 要积极健康,既要亲切友善,为大多数受众喜闻乐见,又要尽可能生动活泼有文 采。 四、班级讨论会要讨论什么内容,需要先列下来,否则容易跑题或者目标不 明确。好的开场白要能够简明扼要地解释本次开会要讨论的内容,以便提起学生 的精神,积极参加此项会议。讨论会上冷场是令人尴尬的,主持人应该想方设法 带动与会者的发言,或者转个话题活跃一下气氛,也可以直接点名请某位同学出 来说说,然后就着他的话题继续发挥,展开对某事的讨论。 五、此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文化气息比较浓厚,理性思辨的内容比较多,因 此活动的形式要尽量活泼,内容不宜过深,要方便同学理解。 名著导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名家大师们交谈,可以增长见识, 启迪心智,并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随着课改的深入, 扩大课外阅读量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者的共识。因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的 重要性并提出了各年级阅读的要求和数量。名著阅读是课外阅读中的一大重点, 新的初中语文教材就增加了《名著的推荐与阅读》专项。与此同时,几乎各级考 试也把名著作为一项考察内容,这都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提供了重 要依据。但是,由于初中教学时间紧,学科多,学生能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非常 少,而名著阅读又是阅读中的大工程,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作为语文教师,如何 引导学生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是当前急待解决的艰巨任务。那么,教师引导学 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呢? 一、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 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 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采用 学生感兴趣课外阅读形式,让他们在愉快中阅读课外名著,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 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可以采用如下形式: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 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 讲解,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 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同学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结 局之时,教师戛然收声,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 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推荐后孩子们纷纷要求借书或买书。这样让他们在享 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名著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形式引 导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或家长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 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 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结合名著进行评 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 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二、采用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如果孩子们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 凭兴趣毫无目的、不懂方法地去书海中逛一圈,对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 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不去吸取技巧,不能用到写作上, 不能提高思想修养,这样的读书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爱 读,更好引导他们会读。下面我就谈几种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法: 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所谓精读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或喜欢的人物等, 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让学 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和边想,逐 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需 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等摘抄,对阅读的喜爱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划记号,作 注释,写评语,这样在阅读中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更有实效,才更有收 获。 速读法和选读法。速读法是对所读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观其概貌,在 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 样可以让学生读到更多的著作。古今中外的名著无计其数,作为初中生不可能这 么多时间把这些著作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所以采用选 读法,选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进行阅读。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读到更多 的书,了解更多自己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更 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评述法。阅读了名著后要进行评价(评述),评述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 做法一般是写读后感的形式。另外,现代的学生具有竞争和表现欲特点,所以可 以采用课堂争论,故事情节的表演、谈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人物、讲述自己最喜爱 的文学故事等形成进行评述。 比较阅读法。如读传记,比较课文教材(改编)与原作;比较同一作家的不 同传记;比较同一传记的不同译本;不同时代的作家写同一传主。 三、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名著阅 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 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 还,十分方便。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名著,实现课内外 的沟通。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名著; 还可以每周划出一、二节正课,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及指导。 3.开展活动进行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 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4.建立联结在。 在阅读作品时,需要在阅读中建立联结,关注人物所处的 时代、社会、家庭背景及人物关系等。联结内容主要有相关作品与个人生活体验。 学生可以将原作与其他作品联结,感受作品魅力。也可以让学生将视野转向现实 世界,寻找真实的自我。 在课堂进行阅读联结时,可以从“文本内”“跨文本”和“联结生活体验” 三个层次的联结阅读中获得真切深刻的阅读感受。 总之,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发展的一 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需要。指导孩子们在文学艺术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追赶时代, 超越课堂,吸收更多的营养,不断茁壮成长。 课外古诗词诵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1、整体设计思想:以读为本。《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 学都要重视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 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 调:“读的用处最广,语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它。”由此可见,“读”是古诗词 阅读教学的核心。所以,在这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上,我按“学法指导—合作探究 —信息反馈—拓展延伸”的思路安排教学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读,让学 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内化语言,在读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变一言堂为众言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等。 2、教学方法的确定: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组合 教学方法。谈话法激情引趣,朗读法感知文本,讨论法合作探究,点拨法启迪思 考,改写法将诗歌改写成现代散文,让学生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 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四环六步互动”教学法环环 相扣、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自主质 疑、合作探究”等多种训练手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以读为主要手段。首先,安排“学法指导”这 个环节,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其次,在学生“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利用“合 作探究”的环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 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作铺垫。再次,结合学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 行“信息反馈”,此环节按下列顺序操作:解读—听读—译读—背读—悟读—赏 读。诗歌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诗歌,有一定的难 度。因此,最后安排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更加走近作者,让诗歌走 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境界。 送友人/李白 “诗歌与散文”新课程目标指出:“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可见,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一、培养鉴赏诗歌的兴 趣;二是使其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应怎样办呢?我认为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品味、交流,在感悟品味中,培 养其鉴赏兴趣,在交流中逐步获得审美情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其逐步认识鉴赏 诗歌所运用的一般方法。 另外,从平时的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情况来看,鉴赏无从下手,组织答案没 有语言可写。其根本原因,一个是不知如何鉴赏,另一点就是鉴赏时没有清晰的 抓手。我想,运用这种课堂模式,就能够弥补学生的这种缺陷,使其领会到怎样 鉴赏,从哪里着手鉴赏,鉴赏时有话可说,同时能够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应该说一下目标的设置了。当时综合考虑新课标和学生现实状况两个 因素,于是就设置了这三个目标,基本上是按先读后品再背,最后巩固拓展的方 式进行的,其中以品味语言为中心,因为在品味语言时,其诗歌手法(表现手法 学生已有较多认识)和思想内容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然后再经方法点拔使其 彻底清晰。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回想多年的教学生涯,我又何尝不是这么做的了?归结我的古诗文教学主要 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只注重名句积累 在教学古诗文时,我常常把重点放在了名句解读上,并且要求学生必须背诵 与默写,很多时候我忽略了学生是不是对名句理解的非常透彻,这样一来学习好 的学生可能能掌握和理解,程度稍差的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了。就是这一招,对 待考试可能是可以的,尤其是在答积累与运用题时,学生可能能打得很好,但是, 要是从长远来考虑,这是不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的。 二、只注重教师的讲授 这一点在我的课堂上表现的比较明显,这也可能与我的教学经验有关吧。在 课堂上,我总想把我备课备到的以及讲课时想到的都告诉给学生,生拍讲课有什 么漏洞,其实殊不知一节成功的课绝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讨论出来的, 在课堂上只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古诗文教学更应该如此,因为古诗文的作者、内容及创作背景离我们都比较久远, 所以我们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就不能太主观,不能太武断,其实只要我们分析的 在理就行,有句话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如此,一个文 本,我们的知识水平不同,我们的年龄层次不同,我们的人生经历不同等等,都 可能会影响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说老师过多的讲授不一定是好事,他可能会 禁锢学生的思维,误导学生的多样理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卜算子·咏梅/陆游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 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 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 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一、学习如何赏析,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为了让学生有学习词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 位词作者所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境遇。 陆游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 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 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这 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 高洁的品格的化身。因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但在政治斗争中, 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陆游是爱 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辉代表。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 的志趣。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领导人、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 帝、反修的激烈斗争),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 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诗人这 个“俏”字用得极好,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 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 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 啊,积极进取、永不屈服。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已成为一 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 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二、小练习体现学习重、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两首词所表达的意境,课堂上、课后作业,我特意安 排这样的小练习,巩固学生如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知识点。 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 点。(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4)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1)梅花的形象不同陆 游: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象征屡受排挤的 主战派。毛泽东:傲寒俊俏、积极乐观。 象征革命者的坚贞不屈 斗争的精神。 (2)感情基调不同陆 游:低沉孤高。毛泽东: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学生作业反馈,90%学生能准确按要求完成;课堂学生基本处在老师讲,学生被 动做记录,师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的学习状态.难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但是,在将来作为知识的考点,学生印象会很深刻.课后小测验,有 85%的学生会赏 析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