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道之行也精品课件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4 大道之行也精品课件一

大道之行也 《礼记》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把握文言文重要字词,整体感 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3、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选贤与能( ) 讲信修睦(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 货恶其弃于地也( ) jǔ mù guān fèn w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 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 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 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 必藏于已;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 已。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 / / / /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 行:施行。 与:通“举”推举,选拔 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 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 (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 崇尚和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亲:a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 b名词,父母。 子: a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子 b名词,子女。 译: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 单抚育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终:终其天年。 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 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 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 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用:用处。 长:成长。 3、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指职业。 归:女子出嫁。 译: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恶:憎恶。 译: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 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 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 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 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闭:杜绝 是:代词,这。 译: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 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 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 会。 贼:指害人。 乱:指造反。 通假字 与:通“举”推举,选拔 矜: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归 乱 是 女子出嫁。 归来、归属。 造反。 杂乱,捣乱。 代词,这 判断动词,或与“非”相对。 词类活用 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亲 不独子其子 子: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子 判断句 1、天下为公 2、是谓大同 全文结构: • 全文可分三层: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第二层(第二至三句话) 第一层(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三层(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提问: 1、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概括《礼记》中“大同” 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 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相 对应的原文是什么? 3、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最高准 则是什么? 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 ”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内容分析: (1)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1)天 下为公;(2)选贤与能;(3)讲信修睦 (2)用自己的话概括《礼记》中“大同”社会 的三个基本特征:(1)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 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 所长,矜、寡、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 女有归。);(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注:括号里的为与此意思一致 的原文语句。) 3)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最高准 则是:行大道 4)《礼记》中拿现实社会与理想的 “大同”社会作对比,以鼓舞人心 (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 同)的语句是:谋闭而不兴,盗窃乱 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 讨论探究:“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 “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有。“世外桃源”是根据“大同” 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从“世外 桃源”描写那里的人们“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中,可感受到“大同” 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 幸福生活。“世外桃源”就是艺术 地具体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 貌。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 2、在现在来说: 3、能否实现?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 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 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 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其思想 意义极为深远。 如洪秀全、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 林觉民等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谈谈 他们的故事如何?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 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 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了近代史 上最大的农民起义。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 外菜市口刑场上,一位男子大义 凛然地向监斩官高喊:“你过来, 我有话说!”监斩官不敢理睬, 示意刽子手立即行刑。这名男子 面对围观群众,大声说道:“有 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随后就倒在屠刀下。 这个人叫谭嗣同,跟他一起就义 的还有杨锐、刘光第、林旭、杨 深秀和康广仁。后人称他们为 “戊戌六君子”。 民 族 、 民 生 、 民 权 — — 孙 中 山 林觉民 1911年4月24日 林觉民 仁者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 身之福利,为天下人 谋永福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 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给大家办事)。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 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 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 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 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 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 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 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家家户户) 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文章大意 自学提纲 1、孔子构建的“大同”社会有什 么特征?(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 2、孔子构建的“大同”社会与陶 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 有相似的地方? 是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老少能得到关爱。 没有剥削、压迫和战乱 百姓都能安居乐业 信任他人,没有防人之心 民风淳朴社会安定 ......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①请重法以禁之,上②哂之 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 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 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安③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 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④焉。 【注释】 ①或 :有的人 ②哂(shěn):微笑。 ③安: 怎么 ④野宿:在郊外露宿。 1、“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社会?(用上文 原句回答) 2、“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使你联想到《大道之行也》中哪个句子? “海内升平,路不拾遗, 外户而不闭,商旅野宿。”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作”,“外户而不闭” 作业 1、翻译24课全文 2、完成练习册24课 3、复习22课、23课、24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