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戊戌变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戊戌变法

第 二 单元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八 年级 | 上册 1 2 熟悉公车上书、 《中外纪闻》 、 强学会 、 《应诏统筹全局折》 等知识点; 掌握 百日维新 性质,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失败的原因 。 3 学习目标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八 年级 | 上册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为挽救民族危亡,当时的中国人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八 年级 | 上册 课程导入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 、 维新运动的背景: 《 马关条约 》 刺激列强侵略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八 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895 年 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 《 马关条约 》 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4 月 22 日, 康有为、梁启超 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 5 月 2 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八 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康有为: 康有为 (1858 年 -1927 年 ) ,原名 祖诒 ,字 广厦 ,号 长素 ,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 南海县 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 晚清 时期重要的 政治家 、 思想家 、 教育家 ,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 (1879 年 ) 开始接触 西方文化 。光绪十四年 (1888 年 ) ,康有为再一次到 北京 参加 顺天 乡试 ,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 变法 ,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 (1891 年 ) 后在 广州 设立 万木草堂 ,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 (1895 年 ) 得知 《 马关条约 》 签订,联合 1300 多名 举人 上 万言书 ,即 " 公车上书 " 。 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年 ) 开始进行 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逃往 日本 ,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 保皇会 ,鼓吹开明专制,反对 革命 。 辛亥革命 后,作为 保皇党 领袖,他反对 共和制 ,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 (1917 年 ) ,康有为和 张勋 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 北洋政府 总理 段祺瑞 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 清朝 ,溥仪被 冯玉祥 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 静园 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 (1927 年 ) 病死于 青岛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2 、 ( 1 )时间: ( 2 )地点: ( 3 )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 4 )目的: 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八 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公车上书的经过: 1895 年 北京 ( 5 )结果: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八 年级 | 上册 新课讲授 失败;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阅读教材 29 页,列举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又做了哪些活动,即戊戌变法运动的发展。 1 、 创办报刊 —— 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 时务报 》 和天津的 《 国闻报 》 所创办的学会以及地区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严复: 严复( 1854 年 1 月 8 日- 1921 年 10 月 27 日),乳名体干,初名传初,改名宗光,字又陵,后名复,字几道,晚号野老人,福建侯官(后并入闽县,称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启蒙 思想家 、 翻译家 。 严复系统地将 西方 的 社会学 、 政治学 、 政治经济学 、 哲学 和 自然科学 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 《 天演论 》 、 《 原富 》 、 《 群学肄言 》 、 《 群己权界论 》 、 《 社会通诠 》 、 《 法意 》 、 《 名学浅说 》 、 《 穆勒名学 》 等 著作 。他的 译著 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 20 世纪 最重要启蒙译著。严复的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 后世 的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梁启超: 梁启超( 1873 年 2 月 23 日 —1929 年 1 月 19 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 17 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 《 时务报 》 ,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 《 变法通议 》 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 《 饮冰室合集 》 、 《 夏威夷游记 》 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 《 饮冰室合集 》 。 “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 , “ 变亦变,不变亦变 ”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 《变法通议》 “通上下之情 ”“通中外之故” — 《变法通议》 严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