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 6__藤野先生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瞥.(piē)见 不逊.(xùn) 下咽.(yàn) B.诘.(jié)责 畸.(qí)形 匿.(nì)名 C.绯.(fēi)红 解剖.(pōu) 迁.(qiān)居 D.顿挫.(cuò) 厌恶.(wù) 驿.(yì)站 【解析】 B 项“畸形”中的“畸”读作 j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耸起 宛如 托辞 鸣呼 B.凄然 细菌 改诲 枪毙 C.订正 详细 谎话 竭力 D.局部 适植 偷懒 愤然 【解析】 A 项中“鸣呼”应为“呜呼”;B 项中“改诲”应为“改悔”;D 项 中“适植”应为“适值”。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曾经一度携款外逃,杳无消息....的贪官,在公安部“猎狐行动”的打击下,现 在惶惶不可终日。 B.作为一篇微型小说,如果在情节上不能做到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不足以 吸引读者。 C.极端势力接二连三制造恐怖袭击,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深恶痛疾....。 D.拿着公家的钱,到处游山玩水,美其名曰....学习考察,这花样翻新的把戏骗得 了谁? 【解析】 B 项中“抑扬顿挫”是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而非指情节上的 起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B ) A.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C.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解析】 ACD 三项中的加点词语用的都是反语,褒词贬用。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 B.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C.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 D.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 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解析】 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C 项句 末感叹号应放在后引号内。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都体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谊,对人物的刻画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 管老师饭 ①我八九岁的时候,乡村小学布局还很分散,老师多是本村或邻村的老少爷 们,学校不设教师食堂,放学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回家吃饭。 不过,每个学校一般有一名公办教师,担任学校的校长。校长是由教育局从别的 乡镇调来的,他们以校为家,常住在学校里,除了早饭,校长就吃学生送的饭。 所有的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轮流,一个学生一天,轮到谁,谁就给老师送饭, 结束一轮后,重新开始,周而复始。不管轮到谁,都会激动地蹦跳着回家喊,爹, 娘,明天轮到咱管老师饭了。 ②我们都是些灰头土脸不谙世事艰难辛酸的泥孩子,但每个人却揣着一颗对 校长无比敬仰的心。当时,我家里不富裕,但是这并不妨碍爹娘对老师的尊敬, 只要我回家大声宣布“明天管老师饭”的时候,他们脸上便有信徒般的虔诚,便 立刻着手买肉摘菜蒸馒头,做着细细的准备。 ③那次,中午放学后,我跑回家,见母亲早已准备好了饭菜。走在去学校送 饭的小路上,初秋的风把竹篮里的菜香一阵阵送进我的鼻孔,我竭力克制着立刻 要饱餐一顿的念想,“咕咚咕咚”地往下咽口水。在一片树荫下停下来,我掀起 包袱,要夹一块肉吃,一拿起筷子,仿佛就听到了母亲的斥责,惊得浑身一哆嗦, 瞧瞧四下没人,又赶快依原样放好筷子,遮好包袱,向学校走去。 ④到了校长办公室,王校长还在批改作业。王校长大声说,你等一下,我一 会儿就好。我拎过竹篮,还是沉甸甸的,急急和王校长告辞,跑到小径上掀开竹 篮的包袱看,两盘菜几乎未动过,烧酒也不差半毫,只有馒头少了一个。我心里 暗暗吃惊,王校长饭量真小!还不如我吃得多呢。这样想着,便用手抓了一大块 肉塞进嘴里,那透彻心肺的浓香,竟让我有些晕:哎,除了过年能吃上点肉,就 是管老师饭的时候了…… ⑤回到家,给母亲看了,母亲沉思良久说,你们校长不愧是个知书达理的“先 生”啊,他真是个好人…… ⑥后来,我竟日里梦里盼着我家快管老师饭,有一阵子,“还没轮到俺管老 师饭吗”竟成了我的口头禅。 ⑦当然,对于村里的一些特困户学生,是不用管老师饭的。可是,老师们向 刘大海、杨三妮他们说了这事之后,他们的小嘴总要噘好几天,在同学之间很没 面子似的。后来,杨三妮养了十只兔子,放学后就去山坡上割草打食喂兔子,连 做作业都把小桌搬到兔舍旁边,有时候,杨三妮咬着铅笔想问题,想着想着就灿 烂地笑了。第二年,又轮到杨三妮的时候,杨三妮跑到王校长的办公室说,校长, 我有钱了,我娘说了,要给你做全村最好吃的饭。王校长吃了一惊说,你家哪儿 来的钱?杨三妮说,我的兔子可争气了,我娘卖了好多钱。王校长看着小姑娘长 满茧子的手,鼻子就一阵酸。 ⑧管老师饭后,还有一个令孩子们高兴的日子,那就是王校长发饭费了。每 名学生一块或两块钱,我们领了钱,高兴得又蹦又跳,觉得王校长真好。但,有 一次,杨三妮不高兴了,杨三妮说,校长,你就吃了我家一顿饭,该给我一块钱, 怎么给了两块?王校长一拍脑袋乐了,说:“噢,噢,可能是我想错了,不过你 拿着钱买几个本子用吧……” ⑨大概一年多之后,直到王校长调离了我们学校,才听人说,王校长非常体 谅庄户人的穷日子,知道孩子们更垂涎饭篮子里的“美味佳肴”,每次便象征性 地吃一点,其余的都让他们带回去了。而自己每周从老家赶回来总是捎带上一大 包煎饼,还有咸菜,在没有人的时候充饥…… 6.文中多次提到村民对王校长的尊敬,你觉得体现在哪些事情上?请简要概括。 (建议答题字数:50 字左右) 【答案】家里虽不富裕,但轮到管饭,都做好精细而丰盛的准备;“我”忍着嘴 馋把饭菜完整地送给校长;杨三妮自己养兔也要管校长饭。 7.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画线句子,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初秋的风把竹篮里的菜香一阵阵送进我的鼻孔,我竭力克制着立刻要饱餐一 顿的念想,“咕咚咕咚”地往下咽口水。(建议答题字数:45 字左右) 【答案】运用心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菜香的诱惑下,仍旧 克制偷吃的画面,写出了“我”的懂事和对老师的尊敬。 (2)王校长一拍脑袋乐了,说:“噢,噢,可能是我想错了,不过你拿着钱买几 个本子用吧……”(建议答题字数:55 字左右) 【答案】运用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了王校长因孩子的诚实而开心,也写出了王 校长故意出错的用心良苦,体现了王校长对农村孩子的关爱和照顾。 8.“母亲沉思良久说,你们校长不愧是个知书达理的‘先生’啊,他真是个好 人……”你认同吗?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建议答题字数:85 字左右) 【答案】认同。王校长既不吃光学生家里管的饭菜,也不让困难户管饭,还拿自 己的钱补贴,甚至有意多给,经常私下以煎饼、咸菜充饥,体谅庄户人的贫穷, 关爱孩子,这些行为都体现出王校长是个“知书达理的‘先生’”,是个“好人”。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 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 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 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 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 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 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 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取材于《后汉书》《三国志》) 【注释】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jué):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 帝。④文帝:指魏文帝。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A.唯汉阳阎忠异.之 异:诧异 B.道.遇叛敌 道:在路上 C.与盟.而送之 盟:盟誓,结盟 D.义.不可背 义:坚守道义 【解析】 A 项“唯汉阳阎忠异之”的“异”意思是“认为……奇异”。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 【答案】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 (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 【答案】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 12.贾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建议答题字数:100 字左右) 【答案】①随机应变,深有谋略。通过贾诩假借段颖的名声来恐吓敌人可以看出。 ②忠君爱国,深明大义。通过贾诩认为李傕挟天子的做法不合道义,且在环境不 利的情况下不背弃天子可以看出。③仗义执言,大义凛然。通过劝阻李傕杀天子 大臣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 贾诩字文和,是武威人。他年轻时没有人知道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 同寻常,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奇特才能。他因生病辞去了官职,在路上遇到 了叛变的敌人,和他同行的数十个人都被抓了起来。贾诩说:“我是段公的外孙, 你们别杀我,我家一定会出重金来赎我。”当时的太尉段颖,过去长期担任守卫 边防的将领,威名震动西部边疆,所以贾诩借助他来恐吓敌人。叛变的敌人果然 不敢杀害他,和他结盟并送他回去。贾诩实际上不是段颖的外孙,通过灵活应变 来让事情办成功,说的都是这类事。 后来李傕等人和贾诩商量,想把天子安置在自己的军营里。贾诩说:“不可 以。胁持天子,不符合道义。”李傕不听。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 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贾诩说:“我得到国家的恩惠,从道义上讲,我 不可背弃天子。您自己走吧,我不可以走啊。” 天子已经向东而去,可是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就大败了。司徒赵 温被李傕厌恶,李傕想要杀了他。贾诩对李傕说:“这是天子的大臣,你怎么能 杀害他呢?”李傕才停止。 魏文帝即位后,任命贾诩为太尉。贾诩七十七岁时,去世,谥号为肃侯。 7__回忆我的母亲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B ) A.踱.(duó)步 勉强.(qiáng) 随声附和.(hé) B.迁徙.(xǐ) 投奔.(bèn) 宽厚仁慈.(cí) C.惩.(chéng)罚 周济.(jǐ) 任劳任怨.(yuè) D.溺.(nì)死 衙.(yǎ)门 不.辍(chuò)劳作 【解析】 A 项中“勉强”的“强”读作 qiǎng;“随声附和”的“和”读作 hè。 C 项中“周济”的“济”读作 jì;“任劳任怨”的“怨”读作 yuàn。D 项中“衙 门”的“衙”读作 yá。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C ) A.周家为富不仁....,老父死后,几个儿子互相残害,争夺家产。 B.因家庭条件不好,他为了供儿子上大学,不得不节衣缩食....。 C.他作为劳动委员不起模范带头作用,却只在一旁任劳任怨....。 D.我爷爷一生勤劳,到了老年仍是不辍劳作....,七十多岁了还下地干活。 【解析】 C 项中“任劳任怨”本是褒义词,指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C 项的语境表明此处应用贬义词,可改为“袖手旁观”。 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B ) A.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比喻) B.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重复) C.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排比) D.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对 比) 【解析】 B 项判定有误,这里使用的修辞方法是反复。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 A.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 实,还能挑水挑粪。 B.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 样厚。 C.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 场。 D.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 动。 【解析】 C 项“湖广填四川”有特定的含义,所以要用引号。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伯仲叔季指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 季是最小的。 B.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家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C.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最早起源于宋代。 D.庚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 37 个。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 环的第 37 年称“庚子年”。 【解析】 C 项中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都运用了铺垫的写作手法;文章语言都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季羡林 ①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 它的存在了。 ②然而,一天黄昏,当我乘公共汽车从城里回家的时候,一双长满了老茧的 老妇人的手却强烈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像吸铁石一般吸住了我的眼光。我不由 得深深地陷入回忆中,几十年前的往事蓦地涌上心头。 ③我当时只有五六岁,就喜欢帮助大人在豆子地里干活。在这时候,我的兴 致是十分高的。我跟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捉到一只蚱蜢,要拿给她看一看; 掐到一朵野花,也要拿给她看一看……总之,这一片豆子地就是我的乐园,【A】 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干起活来更是全神贯注, 总想用最快的速度摘下最多的绿豆荚来。但是,一检查成绩,却未免令人气短: 母亲的筐子已满了,而自己的呢,连一半还不到哩。这里面有什么奥妙呢?关键 就在母亲那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上。 ④这一双手看起来很粗,由于多年劳动,上面长满了老茧,可是摘起豆荚来, 却显得十分灵巧迅速。我注视着它,久久不愿意把眼光移开。从那以后,这一双 长满了老茧的手在我的心里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印 象。 ⑤后来长大了几岁,我离开母亲,到了城里跟叔父去念书,代替母亲照顾我 的生活的是王妈,她也是一位老人。 ⑥每到夏末秋初,正当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也是王妈搓麻线的时候。我转过 身来,侧着身子躺在那里,借着从窗子里流出来的微弱的灯光,看着她搓。最令 我吃惊的是她那一双手,上面长满了老茧。这一双手看上去拙笨得很,十个指头 又短又粗,像是一些老干树枝子。但是,在这时候,它却显得异常灵巧美丽。这 使我感到十分有趣。【B】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 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 ⑦去年秋天,我随着学校里的一些同志到附近乡村里一个人民公社去参加劳 动。一位老大娘走上前来,热心地教我们:怎样抓玉米秆,怎样下刀砍。在这时 候,我注意到,她也有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虽然同她素昧平生,但是她这一双 手就生动地、具体地说明了她的历史。我用不着再探询她的姓名、身世,还有她 现在在公社所担负的职务。我看到这一双手,一想到母亲和王妈的同样的手,我 对她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再说什么别的话,似乎就是多余的了。 ⑧就这样,在公共汽车行驶声中,我的回忆围绕着一双长满了老茧的手连成 一条线,从几十年前,一直牵到现在,集中到坐在我眼前的这一位老妇人的手上。 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给我印 象最深的三双长满了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它在我眼前不 停地晃动,体积愈来愈扩大,形象愈来愈清晰。 (节选自季羡林《朗润集》,有改动) 6.本文围绕“长满老茧的手”展开情节,请结合选文第③—⑦段补充表格中的 内容。 事件 内心感受 (1)母亲用长满老茧的手迅速(灵巧)地摘 豆荚 (2)不可磨灭 王妈用长满了老茧的手灵巧地搓麻绳 吃惊、有趣 (3)老大娘用长满老茧的手热心地教我 们砍玉米 肃然起敬 7.请从下面【A】【 B】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建议答题字数:50 字左右) 【A】我说话像百灵鸟,跑起来像羚羊,腿和嘴一刻也不停。 【B】这一双手左旋右转,只见它搓呀搓呀,一刻也不停,仿佛想把夜来香的香 气也都搓进麻线里似的。 【答案】示例一:选择【A】句。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喻 成百灵鸟、比喻成羚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豆子地里干活时高兴的样子。 示例二:选择【B】句。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左旋右转”“搓呀搓呀”等 动词的使用,生动地写出了王妈搓麻绳时手的灵巧和动作的娴熟。 示例三:选择【B】句。这句话突出了王妈搓麻绳时动作的灵活,写出了她劳动 时的享受(喜悦、高兴)。 8.请分析第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建议答题字数:60 字左右) 【答案】①第②段交代“我”在车上看到老妇人的长满老茧的手,这引起了 “我”的注意,引出下文;②为下文作者回忆过去生活中遇到的“长满老茧的 手”做铺垫。 9.在第⑧段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甜蜜”和“痛苦”,“错乱”和“清晰”是否 矛盾呢?请谈谈你的理解。(建议答题字数:130 字左右) 【答案】不矛盾。“甜蜜”是因为母亲的手、王妈的手和人民公社老大娘的手带 给“我”的是美好的回忆,“痛苦”是因为她们都经历了劳动的磨炼,生活的艰 辛。“错乱”是指“我”的回忆跨越了几十年,且包含了对母亲、王妈和人民公 社老大娘多个人物的手的回忆;“清晰”是指“我”的回忆一直围绕着一双长满 了老茧的手,并且对每双手的记忆都是非常深刻的。 【古诗词阅读】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① 戎 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释】①戎昱在唐广德至大历年间,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瓘幕下任职, 大历后期宦游至桂州(今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kuí)的幕宾。这首 诗是他在到桂州第二年的岁暮时写的。腊夜,除夕之夜。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首联中的“赊”字,写出了诗人因债务未清,以致岁暮无法返回家乡的忧愁。 B.在“梦”之前冠一“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 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悄怆的感情色彩。 C.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对诗中所表现 的乡愁并没有说破,可是不点自明。 D.颈联中的“分”,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 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可知其凄苦之情。 【解析】 A 项理解有误。“赊”在这里的意思是“遥远”。一个“赊”字,写 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 11.颈联中“孤”字意蕴深刻,试分析它在此处的含义。(建议答题字数:30 字 左右) 【答案】“孤”字既表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诗人主观感受上的寂 寞。 12.颔联“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在写法上有何独到之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一:以动衬静。上句写没有入睡时听到的声音,表现了环境的寂静, 更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下句抒发了诗人梦中思念家乡的情感。 示例二:虚实结合。上句实写,下句虚写。 示例三:寓情于景。用雪声、悲凉的梦境表现诗人远离家乡的孤寂凄清。 8*__列夫·托尔斯泰 1.阅读下面语段,给加点字注音。 一绺.( liǔ )绺灰白的鬈.( quán )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 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 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 juǎn )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解析】本题需要注意不要因形辨音将“绺”读作 jiù,将“鬈”读作 juǎn。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B.近二十年来,我们学校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但与先进学校相比,就黯然失... 色.了。 C.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 筹规划。 D.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善于攫取生活素材,写作时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 之有情,不至于粗制滥造....。 【解析】 A 项中“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与句意不符。B 项中“黯然失色”多指作品相比之下很有差距,不能用来形容学 校的面貌。D 项中“粗制滥造”指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 草率从事。这里可用“胡编乱造”。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C ) A.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B.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C.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儿光彩可言。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讲真话。 D.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 里。 【解析】 A 项中将列夫·托尔斯泰的眉毛比作纠缠不清的树根,运用了比喻的修 辞手法;B 项中将列夫·托尔斯泰的大胡子比作滔滔白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D 项中将列夫·托尔斯泰的胡须比作黑貂皮面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茨威格正是抓住了托尔斯泰的眼睛来刻画其心灵的。 阅读下面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比喻句,试着另写一句。 (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2)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答案】示例:这道目光就像一道闪电,瞬间发出耀眼的光芒,让人感到无比震 撼。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眼睛”“比喻句”,然后仿照给 出的句式拟写即可。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同一作者;内容都与列夫·托尔斯泰相关。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①1910 年 10 月 28 日,可能是早上 6 点,列夫·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 只由他的医生陪同,从他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的 坚定信号。当妻子暗地里歇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场抓住了她, 这时决定突然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的她, 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分给他的死亡。 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的财产中没有带 走别的,除为了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东西:日记、铅笔和羽毛笔。然后 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 ②列夫·托尔斯泰不再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 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 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构 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的死亡的人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脱了一切羁 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做朝圣者,做学说和正直的话语的仆人。 ③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 者,仍不放弃它的牺牲品。世界不允许“它的”托尔斯泰属于自己。这个被追捕 的人几乎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 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 纸带来一栏长长的、对这逃离监狱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围了, 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的站都被警察告知, 所有的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人已经订好特快车,记者们从莫斯科,从彼得 堡,从尼什尼叶——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追踪他这只逃跑了的野兽。列夫·托 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 化。 ④他已经被包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 誉都将置身于他的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阵冰冷的恐怖寒战抖动着老 人苍老的身体。他精疲力尽地靠在坚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 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现。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 他,死神已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 ⑤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们不得不停下来。这个病危的人再也不能 继续前进了。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华的地方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 提供给他火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办公室。人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去,突 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气 味和贫穷,铁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华和舒适很远 很远…… ⑥外面人们好奇而放肆地拥挤着。他再也感觉不到他们。在窗前,他的妻子 向里张望,她 48 年来同他紧紧相连,只是为了从远处再次看到他的面庞;他再 也认不出她来了。在 11 月 4 日夜里他还又一次振作起来并呻吟道:“农民—— 农民究竟怎样死去?”非凡的生命还在抗拒非凡的死亡。11 月 7 日死亡最终袭 击了这个人。 ⑦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 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 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它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 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人更具 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托尔斯泰这个人早已成为神 话,他的生活成为人类一种崇高的传奇,而他的斗争违反本意地成为我们和每个 时代的一个榜样。 (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改) 相关链接: 1910 年 10 月,托尔斯泰从家中出走,11 月 7 日病逝于一个火车站,享年 82 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他的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但茨 威格却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托尔斯泰,是受人无比景仰、崇拜的思想大师,他的文学启迪教育了无数的 求知者,拯救了许多精神上的迷路人。这位行为举止备受世人关注的“人类的 人”,这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威与荣誉的智者,却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孤独 而仓皇地离家出走。 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B ) A.作者所言的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是从 1910 年 10 月 28 日这一天开始的,这 一天托尔斯泰离家出走了。他的妻子在夜里暗地里乱翻他的文件成了事件的导火 索,这说明托尔斯泰晚年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 B.作者将托尔斯泰逃离舒适温暖的家的过程写得悬念丛生,波澜起伏,饶有兴 味,像小说一样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带有一般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及倒叙手法,将一件 普通的离家出走的小事写得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D.托尔斯泰在逃离过程中被发现了。首先是警察认出了这个伟大的作家,然后, 所有的公职人员、家人、记者们追踪上了他,鲜花、掌声、逃不掉的荣誉追上了 他。然后,疾病追上了他,死亡也追上了他。 【解析】 A 项“说明托尔斯泰晚年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说法太绝对、太武断, 第⑥段还写到托尔斯泰的妻子的张望,从中可以看出不能绝对地说他们不幸福。 C 项修辞手法中没有夸张;不是倒叙,应该是插叙。D 项首先是同行的路人认出 了托尔斯泰,选项中“首先是警察认出了这个伟大的作家”说法错误。 6.文中两次提到托尔斯泰逃离生活的“监狱”。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托尔斯 泰所向往的新生活是怎样的。(建议答题字数:70 字左右) 【答案】能够得到妻子的理解,希望家人与他心灵相通;能够摆脱荣誉、成功、 掌声、地位等一切的羁绊束缚;能够按自己内心的意愿自由地生活,回归自己, 回归真实、朴素、自然。 7.本文是为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作传,可作者并没有直接介绍他的文学创作 与成就,而是选取托尔斯泰死亡前的“离家出走”这一事件展开叙述。你认为这 样的选材构思好不好?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分析。(建议答题字数:160 字左右) 【答案】示例:好。①本文借托尔斯泰死亡前的“离家出走”这一中心事件,表 现了远离荣誉与世俗,过真实、朴素、自然的普通人的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追 求;②作者在描述托尔斯泰如何远离人群的过程中,提到托尔斯泰离家出走时带 的东西——日记和笔等,这比直接介绍他的文学创作成就更具感染力,更好地衬 托出托尔斯泰不同凡俗的文学创作精神,体现了他的个性和理想,使托尔斯泰的 形象更突出,性格更鲜明。 8.【活动探究】你们班正在举行以“走近名人——托尔斯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 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营造活动气氛,请你紧扣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答案】示例:读巨人著作,做时代先锋。 (2)班级将举行托尔斯泰的作品展览,请你写出他的代表作品的名称。(两部即可) 【答案】示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3)请你为托尔斯泰拟写一段颁奖辞。(建议答题字数:不超过 100 字) 【答案】示例:沧桑的面孔有着天才的灵魂,锐利的双眼代表着高超的境界。他 的笔是一把利剑,直直劈开世人冷漠的面具;他的文字是一曲小调,婉转唤醒世 人愚钝的良知。站起来,他是高耸入云的乌拉尔山;倒下去,他是深远悠长的伏 尔加河。 9*__美丽的颜色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药剂.(jì) 轮廓.(kuò) 幼稚.(zhì) B.简陋.(lòu) 吹嘘.(xū) 踱.(duó)步 C.骤.(zhòu)雨 炽.(zhì)热 扰.(rǎo)乱 D.窒.(zhì)息 猝.(cù)死 沥.(lì)青 【解析】 C 项“炽热”中的“炽”读作 c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 猝至:突然到来。 B.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 炽热:温度高,极热。 C.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 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微妙:美好,美妙。 D.这种新物质的放射..性极强。 放射:由一点向四外射出。 【解析】 C 项解释不恰当。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 A.爷爷在田里干了一天活,累得筋疲力尽....。 B.班主任王老师一向和蔼可亲,与人交谈时总是和颜悦色....的,深受同学们的喜 欢。 C.狂风过后,一只雏鸟跌落在地面上,路过的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起它,合力 将它送回鸟巢。 D.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解析】 D 项中“前车之鉴”指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与语境不符。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列夫·托尔斯泰、居里夫人等名人的光辉形 象。(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共鸣。(将“在国际社 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学习《美丽的颜色》,使我们懂得了执着、坚强对成功的重要。(删掉“通 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 “防止”或“不”) 【解析】 A 项中“领会”“领悟”与“形象”动宾搭配不当,所以修改是错误 的。可将“领会”改为“感受”。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 美丽的颜色。” B.在这种分工中,玛丽选了《男子的职务》,做的是壮工的工作。 C.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 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D.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 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 它是什么形状?” 【解析】 A 项中“回答”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因为后面是物理学家说的话; B 项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表强调作用;D 项“它”的双引号应改为单引号。 “课内外勾连”小贴士 都写了居里夫人这一人物,一篇是女儿眼中的居里夫人,一篇是居里夫人眼 中的自己。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 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 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 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 蚕正在结茧,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着地、勤奋地工作,我感到我和它们 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 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 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 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在简陋的环境里艰 苦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我尽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比埃尔·居里 和我决定是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 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 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 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 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唯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 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 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 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 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去世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 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朗诵诗歌和眺 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 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 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 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 6.第①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答案】①有坚韧不拔的精神;②有信心。 7.读第②③段,回答下列问题。 (1)居里夫人对“蚕正在结茧”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25 字左右) 【答案】这些蚕执着地、勤奋地工作,居里夫人感到它们和自己非常相似。 (2)“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建议 答题字数:15 字左右) 【答案】探索真理的欲望、对科学的热爱等。(言之有理即可) 8.读第⑤段,回答下列问题。 (1)“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建议答题字数:60 字左右) 【答案】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 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 益。 (2)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20 字左右) 【答案】居里夫人对前者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9.第⑦段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 原因”一句中“科学的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10 字左右) 【答案】科学展现出的崭新的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10.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科学家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四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答案】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等。(四个即可) 11.【以读促写】请你结合相关资料,为居里夫人写一段赞美词。(80 字左右) 材料一 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各种荣誉称号有:会员 56 个,会长 2 个, 院士 19 个,院长 1 个,博士 20 个,教授 1 个,荣誉市民 3 个;另外获得奖金 10 项,奖章 16 枚。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 没有被盛名所宠坏的人。” 材料二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玛丽·居里) 材料三 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 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 里) 【答案】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 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 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第二单元核心素养评估试卷 一、积累(1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3 分) A.烂漫.(màn) 樱.(yīn)花 绯.(fēi)红 油光可鉴.(jiàn) B.踱.(duó)步 迁徙.(xǐ) 勉强.(qiáng) 随声附和.(hè) C.吹嘘.(xū) 酸渍.(zì) 炽.(zhì)热 结核症.(zhèng) D.匿.(nì)名 诘.(jié)责 教诲.(huì) 深恶.(wù)痛疾 【解析】 A 项中“樱花”中的“樱”读作 yīng。B 项中“勉强”中的“强”读 作 qiǎng。C 项中“炽热”中的“炽”读作 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3 分) A.和蔼 甸农 托辞 瞩目 B.荣辱 私塾 粗列 聊叙 C.劳碌 衙门 逊色 标至 D.慰勉 疑惑 竭力 发髻 【解析】 A 项“甸农”应写作“佃农”。B 项“粗列”应写作“粗劣”。C 项 “标至”应写作“标致”。 3.古诗文名句填空。(6 分) (1)__一曲新词酒一杯__,去年天气旧亭台。__夕阳西下几时回__?(晏殊《浣溪 沙》) (2)妻子象禽兽,__行止依林阻__。柴门何萧条,__狐兔翔我宇__。(曹植《梁甫 行》) (3)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向天帝倾诉自己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 以及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不满的句子是:__我报路长嗟日暮__, __学诗谩有惊人句__。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3 分) A.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 B.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黑貂皮面具般的胡须 里。 C.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解析】 首先比喻句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才能构成比喻;其次,比喻句一定 要有喻体。而 A 项“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 一拳打塌了的样子”写的是同一事物,所以没有“喻体”,故不能构成比喻句。 5.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________”,会试录取者称为 “________”,殿试录取者称为“________”。( D )(3 分) A.进士 贡生 举人 B.贡生 举人 进士 C.进士 举人 贡生 D.举人 贡生 进士 二、阅读(44 分) (一)名著阅读(7 分) 6.根据对名著《昆虫记》的阅读,完成下面题目。(7 分) (1)班级将《昆虫记》定为本周的阅读书目,请你为《昆虫记》写一段推荐文字。 (3 分,建议答题字数:120 字左右) 【答案】示例:《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昆虫的生活 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 最后编写成的一部著作。本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的社会人生,透露着作者对人 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万物的赞美之情。值得读者探究。 (2)下面的句子选自《昆虫记》,请仿照表格中的读书笔记,从下面文段中摘选句 子,并做赏析。(4 分)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 样。翅膀竖在它的背上,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 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 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 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 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 【读书笔记两则】 所选语句 赏析 到了中午,许许多多工蜂从洞口飞 进飞出,老祖母(守门的蜜蜂)仍旧守护 在那里;到了下午,外边很热,工蜂都 不去采蜜,留在家里建造新的巢,这时 候,老祖母仍旧在上面守着门。在这种 闷热的时候,它连瞌睡都不打一下,它 不能打瞌睡,这个家的安全都靠它了。 这几句话将负责看家护门的蜜蜂拟 人化,形象地称之为守门的老祖母。 又列举闷热的时候连瞌睡也不打一 下的事例,突出表现了守门蜜蜂高度 负责的特点,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蜜 蜂世界的有趣景象 【答案】示例:语句: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并且直 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背上,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 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赏析:这几句话使用比喻的修辞,将螳螂的翅膀直竖的样子喻为船帆,生动、形 象。又将弯曲的身体喻为弯曲着手柄的拐杖,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喻,易于理 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1 分) 挂在墙上的蒲扇 丁立梅 ①逛街,偶见一地摊,摆在护城河畔,卖些杂七杂八的什物,有针头线脑、 鞋垫、淘米篮子啥的。在地摊一角,竟横七竖八摆了些蒲扇卖,扇面上烫了画, 小巧盈手,更像工艺品。 ②这是走了样的蒲扇,但到底是蒲扇,心底还是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我停 下来买一把。他问,买了做什么?我答,回去挂墙上。 ③记忆里,没有蒲扇的夏天,哪里叫夏天? ④那个时候,夏天纳凉的唯一工具,是蒲扇。哪家少得了它?卖蒲扇的男人, 担着一担子的蒲扇,到乡下来。他手里擎把大蒲扇,大烈日下,边扇风边挡太阳。 主妇们围拢过去挑,七嘴八舌的。其实有什么可挑的?都是一样的,簇新簇新的。 新做的蒲扇,面容洁净,闻闻,有股类似于麦秸的味道。 ⑤买回的蒲扇,主妇们都用布条,把边子重走上一遍。镶了边的蒲扇,有些 沉,扇的风,不爽快。但耐用啊,即使天天摇,一个夏天也摇不坏,可以留着, 待下一年夏天再用。 ⑥晚上,村里人自动组合,三五个聚一起,在空地上纳凉。人人手里一把蒲 扇,不紧不慢地摇,摇出了不少的俚语笑话。孩子们是绝没有耐心摇蒲扇的,他 们呼朋引伴,一窝蜂地钻草堆,蹲草丛,玩得汗流浃背。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 孩子,用蒲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 澡的,身上又淌湿了!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脸的,“哧溜”一下,如小泥鳅 似的滑开去。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萤火虫装了大半瓶。真可怜了那 些小虫子,它们若不是那么招摇,何至于落下被囚禁的命运?到最后,如何安置 那些“囚犯”的,孩子们已不理会了,那瓶子多半被随手扔了。第二天晚上,另 找了空瓶子来,再捉。夏夜的天空下,萤火虫永远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⑦玩累了,一个个躺到自家搭在门前的门板上,安静下来。夜渐渐深了,四 周的声音渐渐隐伏于夜的深处。这时候,稻花的清香随着风阵阵飘来,远处传来 一声鸡鸣。天上的星星,繁密得像撒落的米粒。 ⑧祖母摇着蒲扇讲故事,重重复复讲的都是小媳妇遇到恶婆婆了。她摇着摇 着,那速度就慢下来,嘴里的呢喃,终至消失。鼾声起。我们抬眼看她,她坐在 椅子上,头垂着,嘴巴微张。握蒲扇的手,也垂着。我们扯拉她手里的扇子,祖 母惊醒,用扇柄轻敲我们的手,笑说,调皮啊,又摇起来…… ⑨这样的景,再无处可寻。曾经一个个摇着蒲扇的人,都跟着岁月远去了。 我的外婆走了,我的祖母走了。而我每次回乡下,母亲都要告诉我,哪个我熟悉 的乡亲,也走了。偌大的乡下,再不见了蒲扇的影子。家家都装电扇了,甚至蚊 帐里,也挂上一台。仿佛这承载了三千多年历史的蒲扇,从不曾来过。 ⑩我把新买的蒲扇挂上墙。我指着它,告诉邻家三岁小儿,我说这叫蒲扇, 是用来扇风的。 (选自《北京日报》,有改动) 7.作者回忆了与蒲扇有关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①__买蒲扇__→②给蒲扇镶边→③__摇着蒲扇纳凉__→④__摇着蒲扇讲故事__ 8.此文以“挂在墙上的蒲扇”为题,有什么作用?(2 分,建议答题字数:25 字 左右) 【答案】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充当文章线索,呼应了文章重要情节。 9.批注是一种读书方法,能及时记录人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细读下面文段 的画线句,并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写一则批注。(3 分,建议答题字数:60 字左右) 总有母亲,捉了自家的孩子,用蒲 扇在他(她)的屁股上敲两下,怒斥,你 能不能安生点?瞧瞧,刚洗完澡的,身 上又淌湿了!理她呢,撇撇嘴,嬉皮笑 脸的,“哧溜”一下,如小泥鳅似的滑 开去。草丛里的热闹,永远吸引着孩子。 批注:“撇撇嘴”“嬉皮笑脸”“哧 溜”这些口语化的词语使文章的语言富 有朝气(生活气息、乡土气息等),“如 小泥鳅似的滑开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活泼好动 (机灵调皮)的特点 10.作家王彬说,散文无非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而已。本文作者结尾把新 买的蒲扇挂在墙上,想诉说或表达些什么?(3 分,建议答题字数:90 字左右) 【答案】通过蒲扇回忆了童年的美好生活,重温了童年夏天夜晚的快乐;感受到 了作者对祖母的感激与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闲适、安然生活的向往,也表达 了作者希望传统的物件、习俗、文化等能够得到新生代的理解与认同。 (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0 分) 天道酬诚 顾伯冲 “诚实的人永远不会吃亏”“诚实是待人处世的法宝”,这些箴言警句我们 耳熟能详。可是,时下有些人并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么做的。在现实生活中 存在诸多不讲诚信、造假贩假的现象,如假酒、假种子、假职称、假新闻、假文 凭等等,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尽管不是主流,但对社会风气的危害很大。由此, 有些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年头,诚实人做不得”“ 诚实人没好报、总吃亏”。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在人、老实人真的没有好报 吗?其实未必,“天道”还是“酬诚”,付出的真诚一定会有回报的。 天道酬诚,是“天道”使然。《礼记》中讲:“德者,得也。”“ 德”与“得” 不但发音相同,而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德”为“得”之基,“得”是“德” 之果。“德”与“得”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天道”,即客观规律。有 时人们可能会因为讲诚信而被蒙骗、吃亏上当,但从长远看,他所得到的一定会 与付出的相称,因为讲诚信会赢得越来越多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反之,不讲诚 信、坑蒙拐骗,虽然可能得逞一时,但终将身败名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诚 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 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天道酬诚,是“诚”的回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投入种子,才会生 出根芽;植下树来,才会长出枝叶。同理,对人讲诚信,才会收获他人的诚信与 回报。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农夫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坐在河边伤心地哭 起来。财神路过此处,帮他打捞出一把金斧头,农夫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斧头。” 财神继续打捞,一会儿又捞出一把银斧头,农夫又摇了摇头。最后,财神打捞出 一把铁斧头,农夫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斧头。”财神觉得这个农夫很诚实,就 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并送给了他。一个很贪心的人闻知后也模仿这个农夫,并一 口咬定金斧头是他掉的,结果连自己的铁斧头也失去了。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深 刻的道理: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好的回报。 天道酬诚,是人心所向。诚实之人,人皆敬之。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 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诚”吃了些亏,有些人 因“诈”得了些利,但人们心里有杆秤,希望诚实守信成为社会的“显规则”。 君不见:每当社会或个体遇到天灾之时,无数颗真诚的心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 展现出人性之美;每当出现影响较大的人祸之际,公众舆论和新闻媒体总是迅速 地扬善抨恶、褒优贬劣,展示了正义的力量。因而,天道酬诚的道理在现实生活 中是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的。 江河奔腾,泥沙俱下。当前的“诚信危机”对社会价值观形成了严峻挑战。 但只要我们都对讲诚信者怀有崇敬之意、效法之心,诚信就会逐渐成为一种风尚, 社会就一定能更加诚信起来。这需要我们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与眼光, 需要我们坚守“天道酬诚”这个人间正道。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建议答题字数:不超过 20 字) 【答案】“天道”还是“酬诚”,付出的真诚一定会有回报的。(或:天道酬诚。) 12.“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中“绝大多数”一 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建议答题字数:50 字左右) 【答案】不能去掉。“绝大多数”表明“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报”这个观 点还有极少数人不认同,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3.文中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建议答题字数:30 字左右) 【答案】正反对比论证。证明了“天道酬诚,是‘天道’使然”的观点,增强了 文章的论证力度。 【解析】 画线句写了诚信与不诚信眼前的回报和长远的回报,这是正反对比论 证。其作用就是突出强调“诚信”的必要性。 14.请你根据自身的积累,再列举一则“天道酬诚”的事实论据。(2 分,建议答 题字数:30 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约法三章,秋 毫无犯。 示例二:刘备跨有荆益,保其岩阻之碍,与邻国交好,于内则治民,诚信于民, 是以三分天下。 【解析】 能够证明因“诚信”走向成功的事例即可。除答案给出例子外还有“红 军”诚信,赢得民心等。 (四)文言文阅读(11 分) 秦王坚①会群臣于太极殿,议曰:“自吾承业,垂三十载,四方略定,唯东 南一隅,未沾王化。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吾欲自将以讨之,何如?” 朝臣进谏者众,坚曰:“以吾击晋,校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而朝廷内 外皆言不可,诚吾所不解也!”慕容垂②言于坚曰:“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此 理势自然,非难知也。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韩、白满朝,而 蕞尔③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诗》云:‘谋夫孔多,是用不 集。’陛下断自圣心足矣,何必广询朝众!”坚大悦曰:“与吾共定天下者,独 卿而已。”赐帛五百匹。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④》,有删改) 【注释】①秦王坚:苻(fú)坚,前秦的皇帝,曾统一中国北方,国力一度超过东 晋数倍。②慕容垂:前燕皇子,受排挤投奔苻坚。淝水之战中暗中保存实力,后 建立后燕,自称燕帝。③蕞(zuì)尔:小的样子。④《资治通鉴·晋纪·淝水之战》 记录的是公元 383 年,前秦淝水一役被东晋军队打得大败的历史故事。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诚.吾所不解也__实在__ (2)吾欲自将.以讨之__领兵__ (3)四方略定.__平定__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划两处)(2 分) 陛下/断自圣心/足矣 【解析】 划分节奏主要依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 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陛下”为名词,作主语,其后停顿;“足” 是副词,“足够”的意思,作谓语,其前停顿。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1)此理势自然,非难知也。 【答案】这是自然的道理与趋势,并不难理解。 (2)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 【答案】岂能再留下他们而交给子孙后代呢! 18.导致前秦兵败淝水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建议答题字数: 50 字左右) 【答案】①慕容垂顺着苻坚的骄傲心态进言,夸耀前秦国力强大,鼓动苻坚出兵 伐晋,使苻坚更加盲目自大。②苻坚只听取自己想听的意见(或“没有听取与自 己不同的意见”“偏听偏信”等)。 【参考译文】 秦王苻坚在太极殿会见群臣,(苻坚)提议说:“自从我继承了大业,至今将 近三十年,四方大体上安定,只有东南方的那一块地方,还没有蒙受君王的教化。 现在约略计算我的士兵,能够达到九十七万人,我想亲自率兵去征讨他们,怎么 样?”在这种情况下朝臣纷纷向苻坚进谏,苻坚说:“凭借我们的实力攻打晋朝, 比较双方的强弱之势,(前秦攻打东晋)犹如疾风扫秋叶一样轻松,然而朝廷内外 却都说不能攻打,这确实是我所不理解的!”慕容垂向苻坚进言说:“弱被强所并, 小被大所吞,这是自然的道理与趋势,并不难理解。像陛下这样神明威武,顺应 天意,威名远播海外,拥有强兵劲旅百万,韩信、白起那样的良将布满朝廷,而 江南弹丸之地,独敢违抗王命,岂能再留下他们而交给子孙后代呢!《诗经》云: ‘出谋划策的人太多,因此事情不成功。’陛下自己在内心做出决断就完全可以 了,何必广泛地征询众朝臣的意见!”苻坚十分高兴地说:“与我共同平定天下的 人,只有你而已。”赏赐给慕容垂五百匹帛。 (五)古诗阅读(5 分) 访城西友人别墅 [唐]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 的花。 19.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 分,建议答题字数:10 字左 右) 【答案】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20.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3 分,建议答题字数:50 字左右) 【答案】符合题意。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 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三、写作(55 分) 21.班里准备组织一场辩论会,主题是:“诚信不是一个人的事,如果大家都不 讲诚信,我们应不应该讲诚信。”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发表你的见解并简要说明 理由。(80 字左右)(5 分) 【答案】示例:应该。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还是一个人的立身 之本,交友之道。我们不能随别人的行为态度而轻易改变自己。一个人如果连基 本的诚信都做不到,那他又能干得了什么。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本单元,我们读到了鲁迅写的藤野先生,读懂了藤野先生的治学严谨与对 “我”的关爱;朱德写他的母亲勤劳聪明、性格和蔼,回忆中饱含着对母亲的敬 爱和怀念;茨威格不仅刻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形象,而且写出他的天才灵魂; 艾芙·居里写出了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写出了他们的坚守与乐观。他们都以 自己独特的视角写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同时,在本单元的写作部分,我们还学习 了“学写人物传记”。 请你选择一个熟悉的人物,从自己的视角为他(她)写一个传记,不少于 600 字。 可参考的题目:《原来我没懂》《×××的二三事》《我的×××》《他(她)的 ____________》(横线处填人物特点) 写作助手:①写传记要真实。文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必须 是准确的。②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 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③写传记要把笔墨集中在传主的主要经历上,通过叙 述一些典型事件,体现人物的特点。 【答案】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