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10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秋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共102页)
第一章《第一节 希望你喜爱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认识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 2.认识研究和学习物理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归纳和数学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规律、理性思维等。 3.初步体会实验对物理的重要性,了解物理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4.知道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了解物理学家的贡献,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认识研究问题运用的科学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关于声、光、热、力、电等的物理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一节 希望你喜爱物理》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物理学就在你我身边 自主阅读教材P2~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02 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早在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雷电,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得到的电是一回事。 2.小明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如图所示是他经常思考的问题,其中①属于热现象,②属于声现象,③属于力现象,④属于电现象,⑤属于光现象。 (二)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自主阅读教材P4~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17~18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到了19世纪,人类社会便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以来,人类开始步入了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4.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航天员杨利伟终于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飞天之梦。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小组长到小黑板上展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102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三)物理学的召唤 自主阅读教材P6~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三位里程碑式的巨人是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 6.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7.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与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 8.请在下列图中任选两位科学家,简要写明他们在物理学上的主要贡献(各举一项)。 (1)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 (2)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2的“活动1”的观察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3的“活动2”的观察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希望你喜爱物理 102 1.物理学就在你我身边 2.物理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物理学的召唤 六、教后反思 《第二节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 教学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记录测量结果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会粗略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3.会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分度值,明确分度值的含义。 4.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5.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02 一、导入新课 你听说过阿凡提量渠水的故事吗? 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眼前这条渠里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说:“若桶有这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若桶有这条渠的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若桶只有渠的十分之一,就有十桶水……”为什么同一条渠却不能确定到底有多少桶水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二节 测量长度和时间》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用刻度尺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8~1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cd)的长度;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答:用刻度尺测量ab和cd的长度,并比较;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的长度;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人的视觉不可靠。 2.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为便于国际间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 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为m,比它大的单位为km,换算关系:1m=10-3km=103mm。 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最有效的方法。 5.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所测物体长度为2.15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102 2.1cm,估计值是0.05cm。 (二)测量时间 自主阅读教材P12~1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为s。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时间单位的换算如下: 7.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3min38.3s。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10的“活动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13的“活动4”用表测量时间的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测量长度和时间 102 1.用刻度尺测量 2.测量时间 六、教后反思 《第三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2.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3.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4.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10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三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长度的“间接”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14~1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方法: (1) 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 (2) 累积法测铜丝直径) (3) 替代法(辅助法)测球的直径、圆锥高) (4) 截取法测长度) (5) 102 滚轮法测长度) (6) 棉线法(化曲为直法)测长度) (二)体积的测量 自主阅读教材P1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齐平。量筒还可以用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图a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30mL,将被测物体放入水中,如图b所示,此时液面到达的位置是40mL,由此可知,物体的体积为10mL。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三)你身上的“尺”和“表” 自主阅读教材P1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02 3.了解自己身上某些部位的尺寸,会给我们进行正确测量长度带来许多方便,请根据你的经验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人正常走两步的距离约为1m;右臂向右平举时从中指尖到左臂间的距离约为1m;一个拳头的长度约为1dm;一个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cm。 4.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 D )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 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14的“活动1”长度的“间接”测量活动。 方案二 有一薄壁啤酒瓶,如图所示,现只有适量的水、细线和直尺,你能否想办法测出瓶的容积?讲出道理,写出瓶容积的计算式。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长度的“间接”测量 102 2.体积的测量 3.你身上的“尺”和“表” 六、教后反思 《第四节 尝试科学探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2.经历摆的奥秘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 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欲望,乐于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与他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愿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步骤;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0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摆钟,摆钟是否一直都走的很准确呢?那么钟摆的快慢究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四节 尝试科学探究》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探究摆的奥秘 自主阅读教材P17~2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小慧观察了张师傅的维修过程后,她提出的问题是摆来回摆动的时间由什么决定? 2.有一位同学猜想摆的快慢可能与摆的长短有关系,你知道他猜想的依据吗? 当摆钟走时不准确时,向上或向下调节摆锤下面的螺母位置,就能使摆钟走时准确,估计摆长会影响摆动的快慢。__ 3.探究物理问题时,制订探究计划应针对探究目的,实验应注意选择器材。实验小组的同学研究摆的运动快慢时,对具体的实物(钟摆)进行了简化,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法。 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钟摆,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摆动的快慢的因素。__ 4.伽利略最先对摆的摆动进行了科学探究并得出了摆的运动规律,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 (二)科学探究的过程 自主阅读教材P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6.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测与假设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7.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由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02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和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组成,其中交流与合作是贯穿整个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8.小明看自行车运动员比赛的电视转播时,听到解说员说运动员身体要尽量前倾,减小空气的阻力。他猜想,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可能与迎风部分面积大小有关。他利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科学探究方法对猜想进行验证。小明找了两张同样的纸,将一张纸水平展开,另一张纸揉成一团,让两张纸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观察谁先落地,结果发现揉成一团的纸先落地。 (1)探究过程中,小明是采用距离相同,比较下落时间不同,判断空气阻力与迎风部分面积大小的关系。 (2)通过以上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空气阻力与迎风面积大小有关,迎风面积越大,空气阻力越大;该结论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中有很多应用,试举一例。 例:使火箭头较尖,减少空气的阻力。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知识板块一“探究摆的奥秘”的实验探究活动。 方案二 对着手哈气,手会感觉怎样?针对此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尝试科学探究 1.探究摆的奥秘 102 2.科学探究的过程 六、教后反思 第二章《第一节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声音进入人耳后引起听觉的过程。 2.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 3.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领悟其中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人耳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4.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的条件,感受实验的严谨性及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养成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习惯。 5.理解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关心帮助聋哑人的爱心。 教学重点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条件。 教学难点 会设计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02 一、导入新课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正是依靠声音我们才能交流,才能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不同的声音该如何区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一节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自主阅读教材P2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 的物体叫做声源。 2.如图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振动。 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一部分,你会看到溅起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用手握住正在发声的音叉,音叉不再发声,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二)声音的传播 自主阅读教材P25~2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5.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 102 6.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 (1)耳朵贴在枕头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的机械表的“滴嗒”声——固体; (2)岸边人的谈话声吓跑了正要上钩的鱼——气体和液体; (3)用拉紧的细线连接两个小火柴盒制成的“土电话”进行对话——固体; (4)人们平时面对面交谈——气体。 (三)声速及人怎样听见声音 自主阅读教材P27~2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声音传播的距离和传播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声速。 8.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声速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9.人类听到声音的途径:外界的声音顺着外耳道传至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个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再通过听神经将信息传入大脑,这样就产生了听觉。 10.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103 m/s,某探测船竖直向海底发出声波后,经2秒钟船收到回声,则此处海洋深度为1500米,这种方法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原因是月球与地球之间有一段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三、合作探究 102 1.对学 分享独学1~10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方案二 完成教材P26的“活动3”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及人怎样听见声音 六、教后反思 《第二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响度、音色;了解不同响度和不同音色的波形上的差异。 2.知道响度与振幅、距离的关系,了解响度单位——分贝。 3.经过实验探究响度与振幅这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 4.观察了解身边的声现象感受我国民族乐器优美的音色增强民族自豪感。 102 教学重点 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响度与音调容易混淆,应注意区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里,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悦耳、有的刺耳。这是怎么回事?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区分它们?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二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声音的高低——音调 自主阅读教材P30~3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我们周围的声音千差万别,有的使人愉悦,有的令人厌烦。前者叫做乐音,后者叫做噪声。 2.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3.声音的高低跟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规律总结: ①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 102 音调越高;②弦乐器:长而粗的弦发声音调低,短而细的弦发声音调高,绷紧的弦发声音调高,松弛的弦发声音调低;③管乐器:空气柱越长发声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发声音调越高。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4.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下面(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5.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音调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慢。 (二)用波形比较频率 自主阅读教材P31~3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乙音叉的音调高。原因是乙音叉振动得快。 102 7.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B )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31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32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1.声音的高低——音调 2.用波形比较频率 六、教后反思 102 《第三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响度、什么是音色;能说出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了解响度的单位——分贝。 2.能说出决定声音音色的因素;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3.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通过小组活动与多媒体,体验利用声音的音色去辨别物体。 4.通过探究实验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习惯,并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5.领略声音的响度和音色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激发学生具有将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并应用于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乐曲,逐渐改变乐曲的音量,声音有什么变化? 展示音箱、收音机等音量调节按钮的图片。这些装置用来调节什么的呢?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哪一特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三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102 》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声音的强弱——响度 自主阅读教材P34~3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声源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3.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放一些塑料泡沫,用不同的力敲鼓,听发出声音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的塑料泡沫的振动情况。 思考:由实验可知,敲鼓时用力的大小与塑料泡沫振动幅度、鼓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敲鼓时用力越大,塑料泡沫振动幅度越大,鼓声也越大。 (二)用波形比较振幅 自主阅读教材P35~3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在声学上,人们通常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其符号是用dB。 5.响度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6.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越大,音调越低。图中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kg的海豚和10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甲(选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 (三)声音的品质——音色 自主阅读教材P36~3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02 7.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主要特性。 8.如图所示的乐器中,利用弦振动发声的是小提琴,人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在演奏,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9.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9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35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37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102 第三节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1.声音的强弱——响度 2.用波形比较振幅 3.声音的品质——音色 六、教后反思 《第四节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与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超声和次声,了解超声和次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声音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知道我国古代声学建筑的成就,了解双耳效应。 3.知道常见噪声的来源,会根据波形图判别乐音和噪声;知道声音强弱的单位,控制噪声的基本方法。 4.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录象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5.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增强对科学的热爱;通过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不断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防止噪音的途径。 教学难点 如何从物理学和环保角度区分乐音和噪音。 课时安排 102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声现象的一些性质,并探究了它的规律,这些现象不仅有趣,而且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在物理课的学习中,不能忘记思考物理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物理知识从实际中来,又要应用到实际中去。一句话,学习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它来为人类服务,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四节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声音与音乐、声音与建筑 自主阅读教材P39~4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音乐家运用不同的音调、响度,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能呼唤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激励人的斗志。某位钢琴家,在同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的音调不同,音色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知识链接: 1.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但蝙蝠等能听到超声波。超声波具有穿透性好、破碎力强等特点,可用于测速、成像、测距、清洗、焊接、碎石等。 2.次声波的传播距离长,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人们可以利用次声波来监测台风、地震和海啸等。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102 各小组展开对问题的讨论活动,组长整理讨论结果,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原理产生了奇妙的声现象;现代建筑中的礼堂、音乐厅等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晰、丰满。 3.周六,小明去电影院看电影,进入影院后,小明被墙面的结构设计给迷惑了。在一旁的妈妈对此作了适当的解说,才使小明恍然大悟。原来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小“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减少(选填“增大”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柔软多孔(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 (二)听不见的声音 自主阅读教材P41~4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000Hz。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把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5.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我们看到蝴蝶翅膀在振动时,却听不到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选填“低于”或“高于”)20Hz。 6.检查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利用了超声(选填“超声”或“次声”),利用这种波是为了传递信息(选填“信息”或“能量”);地震会产生次声(选填“超声”或“次声”)波,利用这种波能传递能量(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点可制造武器。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 102 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问题的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问题 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响度,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空气。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声音与音乐、声音与建筑 2.听不见的声音 六、教后反思 第2课时 噪声及其控制 一、导入新课 102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噪声及其控制》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噪音 自主阅读教材P42~4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听觉有损害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的波形规则,其声音使人觉得好听;噪声的波形杂乱,其声音会使人厌烦。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 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①④⑤。 4.如图所示的两种声波的波形图,其中乙图所示的是音叉所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甲图所示的是小刀刮玻璃时所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 归纳总结: 控制噪声: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分为三个阶段: 声源振动产生声音―→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耳膜振动。 102 (2)控制噪声应着眼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环节,其中最根本的是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对问题的讨论,组长收集意见,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疑惑是什么? (二)噪音的控制 自主阅读教材P4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控制噪声、减小噪声是当前优化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主要在消声、吸声和隔声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6.交通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消声和隔声控制了噪声。 7.下列属于在消声方面控制噪声的是( D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戴上耳罩 C.学校周围种草植树 D.手机调为振动 三、合作探究 102 1.对学 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问题的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问题 假如你是我市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如何控制噪音污染?谈谈你的构思和打算。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噪声及其控制 1.噪音 2.噪音的控制 六、教后反思 第三章《第一节 光世界巡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用途,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光是电磁波。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3.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4.经历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主要是显示光路)的能力。 5.学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的成因等光学现象。 102 6.通过学习光的用途,意识到物理知识与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和社会实际的密切相联,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 “光线”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一节 光世界巡行》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光的用途、光源、光的传播 独立思考并完成: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光能使我们看见物体,光能使冰雪融化给我们带来温暖,光能使花草树木进行光合作用而茁壮成长。 2.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通常,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4.在暗室中,将一束激光分别射入空气、水中,观察光在空气、水中的传播路径(如图所示),得出的结论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一结论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很多,请举一例:射击瞄准。 (二)光的传播有多快 自主阅读教材P48~4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02 5.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慢,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1年里传播的距离约等于9.46×1012km,这一长度叫做1光年,其符号是1.y.。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表示天体间的距离。 (三)光的色散 6.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7.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色光,是无法用其他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人们常称这三种色光为光的“三基色”。 8.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我国是世界上电视用户最多的国家,彩色电视机屏幕上各种艳丽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通过适当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僠的。 方案二 完成教材P49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光世界巡行 1.光的用途、光源、光的传播 2.光的传播有多快 3.光的色散 六、教后反思 102 《第二节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了解光的反射现象中的几个名词。 2.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了解光反射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4.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后,引导学生乐于运用这一规律解释一些现象,如日食、月食、射击瞄准、小孔成像等等。能积极参与探究光反射的活动,愿意进一步进行课外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5.能够积极地思考一些光的问题,通过思索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有关光的问题。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眼睛,人能看到物体,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二节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102 二、自学互研 (一)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规律 自主阅读教材P51~5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光在两种介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介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如图所示是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时的情况,则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α为入射角,∠β为反射角。 归纳总结: 光照射到不发光的物体上发生反射,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里,我们就能看到物体了。值得注意的是,人眼看到物体时,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眼,不是人眼射出的光线照到了物体。 方法指导: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是“乱反射”,看似杂乱无章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但对于每一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来说,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 102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自主阅读教材P5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平行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线还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粗糙不平的表面将平行入射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6.为什么黑板反光看不清字?因为黑板比较光滑,射到上面的光接近发生镜面反射,从而射向某一方向的同学眼睛中的光线较强(选填“强”或“弱”),而粉笔字很粗糙,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漫反射,进入这一方向的同学眼睛中的光很弱(选填“强”或“弱”),所以觉得有些耀眼而看不清字。 (三)光反射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P5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光的反射不仅广泛应用在生活中,还常应用在许多高新技术中。红宝石激光器的红宝石两端被磨成一对平行的平面镜,使很强的激光经多次反射,形成激光束;人造卫星利用光的反射,在遥远的太空探测地面的河流和森林,估计农作物的产量;光纤利用光的反射传输信息;等等。 8.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B )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 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102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52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方案二 在黑暗的屋子里,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漫反射。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反射规律 2.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3.光反射的应用 六、教后反思 《第三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案 102 教学目标 1.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实像与虚像。 2.知道平面镜成像和改变光路的作用,能够画出简单的光路图;了解生活中的各种面镜及其应用。 3.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了解替代法在实验中应用。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5.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 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与我们的物理知识有很大联系。大家不妨拿起你手中的镜子,照照自己,看平面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物理学中把你手中的那块表面是平的镜子称为平面镜;镜子外面的你称为“物”;镜子里面的你称为“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三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02 》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自主阅读教材P56~5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把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做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3.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把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虚像。 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并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选填“实”或“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各种面镜 自主阅读教材P58~5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可以观察和纠正自己的动作;利用平面镜制成的潜望镜,在水下可以观察到水面上的情况。 102 6.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做球面镜,利用球面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凹面镜,利用球面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镜子叫做凸面镜。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7.如图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 B ) A.倒立、等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8.图甲是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它属于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它能成正立的像;图乙是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它是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它能成倒立的像。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 102 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56的“活动1”的观察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57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2.平面镜的应用、各种面镜 六、教后反思 《第四节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了解光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能对生活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作简要解释。 3.经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探索精神,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102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四节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光的折射 自主阅读教材P60~6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如图所示,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支铅笔上,斜着看上去铅笔似乎被折成了三段,这种“一笔三折”的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二)光的折射规律 自主阅读教材P61~6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02 3.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4.如图所示,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MM′是法线,NN′是界面,C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A是折射光线,∠5是入射角,∠1是折射角,左边是水。 5.如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图是( C ) (三)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自主阅读教材P6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浅(选填“深”或“浅”)一些。 7.天文学上观察到的太阳跟它的实际位置有一定的偏差,这是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的密度不均匀,光线发生了折射的缘故。海市蜃楼也是由于空气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光线折射而产生的现象。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102 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如图,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开始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可以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又可以在A处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方案二 完成教材P61~62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3.生活中和自然中的折射现象 六、教后反思 102 《第五节 奇妙的透镜》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4.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5.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平行光测焦距的办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02 前面我们学过了平面镜,事实上生活中还有一种透镜,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比如说:眼镜使人的视力得以矫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照相机、摄像机,可以捕捉美好的瞬间;投影仪、放映机,可以展现历史的画卷。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光学仪器,以至我们的眼睛——心灵的窗户,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五节 奇妙的透镜》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透镜的分类 自主阅读教材P65~6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透镜有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做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做凹透镜。 2.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③④⑥;属于凹透镜的有①②⑤。 友情提醒: 凸透镜能使光会聚,凹透镜能使光发散,会聚不一定相交,而发散不一定不相交;会聚指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较原光线向主光轴偏折,发散指光线经透镜折射后较原光线远离主光轴。 归纳总结: 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焦点。 2.通过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 3.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102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自主阅读教材P6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类型 凸透镜 凹透镜 作用 对光有会聚作用 (会聚透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 (发散透镜) 光路图 4.在台湾南投县一间道场曾发生火灾,当时勘查发现祸源竟是“水晶球”,原来道场为趋吉避凶,在门口摆放了一个水晶球,水晶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水晶球下方的塑料地毯点燃,引起火灾。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自主阅读教材P66~6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如图所示,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光心,F点是凸透镜的焦点,f叫凸透镜的焦距,直线MN叫凸透镜的主光轴。 6.如图所示是利用手电筒在光具座上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装置,测量前,应调节手电筒的反光碗,使其发出的光线尽量接近于平行光,使其垂直射入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最小的光点为止,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02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66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67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奇妙的透镜 1.透镜的分类 2.透镜对光的作用 3.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六、教后反思 《第六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教学目标 102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进一步理解凹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放大镜成像的特点和原理;会分析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的现象和数据。 3.能在探究实践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初步提出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4.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5.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观察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勇于实验探究日常生活现象中的物理学规律。 6.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导入新课 102 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照相机、投影仪里面都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他们都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照相机所成的像比物体小,而投影仪所成的像比物体大;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那么,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与什么有关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六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 自主阅读教材P69~7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探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 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一直线上依次排列,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思考: (1)实验时,对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有什么要求? 答:蜡烛烛焰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2)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什么?像距有什么规律? 答: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2.探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条件 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一直线上依次排列,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稍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分别测量物体、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规律总结: 10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②凸透镜成实像时(即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此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物近像近像变小。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1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思考: (1)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什么?像距有什么规律? 答:物距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2)光屏上能不能得到倒立、等大的像?需要什么条件? 答:能,物距等于二倍焦距。 3.探究: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 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一直线上依次排列,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稍小于一倍焦距的地方,移动光屏,观察在光屏上是否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去掉光屏,从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用眼睛直接观察烛焰。 思考: (1)蜡烛移到焦点处、焦点以内时,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光屏上只能看到模糊的光斑,看不到清晰的像。 (2)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什么?所成的虚像有什么特点? 102 答: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成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3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 完成教材P70~71的实验探究活动,记录好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构。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六、教后反思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02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1.凸透镜成像规律概述 2.小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光屏和蜡烛位于其两侧。小方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将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又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线处,此时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102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二)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 自主阅读教材P7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放大镜成的像是虚像,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须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以内。 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 ) 5.某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B、C、D的方向(如图)观察读数。其中沿B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的玻璃管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三、合作探究 102 1.对学 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 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做成一个水滴放大镜,用它来观察课本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进一步理解看到的像的特征) 课本上的字透过水滴被放大了。 结论: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像与物在透镜的同(选填“同”或“异”)侧。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2.凸透镜的应用——放大镜 六、教后反思 《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眼睛的成像原理,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2.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和构造。 102 3.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和利用望远镜观察较远的物体,会对显微镜和望远镜进行相应操作。 4.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5.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学重点 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要探索就需要观察,要观察就要借助眼睛,并期望加以扩展,正是透镜的发明和使用,才使人类的这种愿望得以实现。 利用透镜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的像,如果我们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自主阅读教材P73~7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 102 相当于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 2.近视眼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清远(选填“远”或“近”)处的物体,可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就是眼睛看不清近(选填“远”或“近”)处的物体,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3.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 类型 近视眼 远视眼 光路线 矫正 方法 佩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佩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制成的老花眼镜 (二)影像的保存 自主阅读教材P75~7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主要是由镜头、光圈、快门和暗盒等部件组成的。 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三)眼睛的好帮手 自主阅读教材P76~7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显微镜主要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通过物镜和目镜可形成物体的放大的虚像,从而使我们能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物体或物体的精细结构。 7.普通望远镜和折射式天文望远镜主要也是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的,通过目镜观察到物体的虚像,好像物体被移近了,从而使我们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拓宽了观察的视野。 三、合作探究 102 1.对学 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74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75的“活动2”、P76的“活动3”、P77的“活动4”的观察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七节 眼睛与光学仪器 1.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影像的保存 3.眼睛的好帮手 六、教后反思 第四章《第一节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知道摄氏度单位符号和写法、读法及分度方法。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02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难点 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吗?据世界环境组织报告,全球气候近20年来已明显变暖。按照目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长情况,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3.5℃;到2102年,地球表面的温度将比1990年上升6℃。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长期干旱,导致土地干裂;冰山熔化,使海平面上升;树木干枯,森林易发火灾等)温度不仅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第一节 从全球变暖谈起》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温度和温度计 自主阅读教材P81~8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不相同(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102 2.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汞、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我们常用的温度计上的温标称为摄氏温标。这种分度方法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它们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零下5摄氏度写作-5℃。 4.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图中温度计的读数为39.5℃,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二)温度计的使用 自主阅读教材P84~8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知识链接: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管,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处水银断开,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有甩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如果被测病人的体温比体温计示数高,则测量值准确;如果低,则显示原来的示数。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102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五会”。 (1)会认: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会选:选择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3)会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玻璃泡不得触及容器的底或壁。 (4)会读: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5)会记:做好读数的记录,记录时要写上单位。 6.用体温计测体温。 总结:(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__ ,分度值是0.1℃____。 (2)测体温前,应先用酒精给体温计消毒。测体温时,水银受热膨胀,经缩口升入直玻璃管中;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直玻璃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所以体温计可(选填“可”或“不可”)离开人体后读数。使用后,必须用力甩几下体温计,使留在直玻璃管中的水银退回到玻璃泡中。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82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完成教材P82的“活动2”的观察。 102 方案二 用温度计测量一杯温水的温度。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从全球变暖谈起 1.温度和温度计 2.温度计的使用 六、教后反思 《第二节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知道沸腾现象及其特点,知道沸点和沸腾时吸热。 2.知道蒸发现象,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温度和气流有关,蒸发吸热。 3.知道液化现象,知道气体液化时放热;了解使气体液化的常用方法。 4.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观察沸腾时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激烈的汽化现象。 5.通过物理与生活教学,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教学重点 蒸发和沸腾的特点,沸腾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 沸腾的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102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汽化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有哪几种状态?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几种状态?请举例说明。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二节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 自主阅读教材P87~8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固态、液态、气态是自然界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 2.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3.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4.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5.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三幅晒衣服的示意图,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可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 6. 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温度相同的热水,将A盖上杯盖,B敞开, 102 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同一桌上,经过一段时间后,B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蒸发(填物态变化名称)更快所致。 (二)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 自主阅读教材P89~9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8.图甲是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由此可知: (1)在实验中,水从第4分钟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98℃。 (2)水沸腾时需要继续吸(选填“吸”或“放”)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3)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图B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A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4)停止对烧杯加热后,烧杯中的水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继续保持沸腾。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88的“活动1”的讨论。 102 方案二 完成教材P89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汽化 1.蒸发 2.沸腾 六、教后反思 第2课时 液化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液化》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液化 自主阅读教材P9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水蒸气遇冷或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液化。 102 3.如图所示,装有水的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当水沸腾后,会看到从壶嘴喷出“白气”,这是由于水壶中喷出的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若把装有冰块的茶盘平放在“白气”的上方,这时就会有许多小水珠附着在茶盘底部,同时有许多水滴落下。 4.一支大的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里面装有乙醚蒸气,如图所示。现在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的体积,当乙醚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会看见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这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二)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自主阅读教材P92~9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液体汽化要吸收热量,因而有制冷作用,气体液化要放热。 6.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时会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7.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出现大量白气,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102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8.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利昂进行工作的。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汽化(选填“液化”或“汽化”)现象,并吸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91的“活动3”的观察活动。 102 方案二 完成教材P92的“活动4”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液化 1.液化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六、教后反思 《第三节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2.了解晶体熔化的条件,知道晶体熔化时的特点;知道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 3.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图像分析的能力。 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研究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 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102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小学科学课中学习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所以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属于热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三节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熔化和凝固现象 自主阅读教材P9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冬天下雪后,当屋顶还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时,我们常看到屋檐背阴处挂着一根根粗细不一的冰柱,这是由于屋顶上向阳处直接受到太阳的照射,温度达到1~2℃时,积雪会熔化;背阴处的温度仍在0℃以下,沿屋檐流下的水又凝固成冰柱。 方法指导: 要判断发生的现象是何种物态变化,关键是弄清物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注意“熔化”和“溶化”不同,后者表示一些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的过程,例如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规律总结: 熔化、凝固图像中,若有一段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一定是晶体,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这种晶体的熔点(凝固点),水平直线所对应的时间就是这种晶体熔化(凝固)所用的时间;若没有与时间轴相平行的水平直线,则这种固体为非晶体。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102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自主阅读教材P96~9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 验 论 证 海波在熔化前温度直线上升;熔化时温度为48℃保持不变;全部熔化后,温度又直线上升。说明海波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没有明显的停顿现象,说明石蜡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4.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的熔化与凝固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物质为固态的是AB、FG段,为液态的是CD、DE段,为固液共存态的是BC、EF段,吸热的过程为AB、BC、CD段,放热的过程为DE、EF、FG段,温度升高的是AB、CD段,温度降低的是DE、FG段, 102 温度不变的是BC、EF段。 5.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物质受热不均匀。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96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现象 2.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六、教后反思 102 第2课时 晶体和非晶体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晶体和非晶体》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晶体和非晶体 自主阅读教材P98~9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晶体 非晶体 物质 海波、冰、食盐、石英、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熔点 和凝 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物质从液态凝固为晶体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有”或“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熔化 过程 固液共存,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升高 凝固 过程 固液共存,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变成固体,温度降低 102 熔化 图像 凝固 图像 熔化 条件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吸收热量 凝固 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放出热量 (二)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小丽的爸爸想让将要出售的海鲜能够保鲜,但在市场上又不便于使用冰柜,聪明的小丽想了个办法,她在海鲜的上面铺上一层碎冰块,由于冰块在熔化时吸热,可使海鲜温度降低,所以能实现保鲜的效果。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3.国外研制出一种衣料,其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中所含的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凝固。人们穿上用这种衣料做成的衣服,在气温降低时倍感温暖。其中的原因是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4.如图所示,高烧的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利用了冰熔化时吸热,从人体吸收热量。 102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问题 阅读几种物质的熔点表,回答如下问题: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1)请你总结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不同的晶体熔点一般不同。 (2)为什么电灯的灯丝用“钨”做材料?钨的熔点较高。 (3)“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包含着什么样的物理道理?金的熔点比火焰温度高。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和非晶体 2.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后反思 102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3.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和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学难点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过去人们往往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赐,结果滴雨未下;而现今,用飞机在高空投撤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下起了大雨。那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为什么能促使雨的形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102 (一)升华和凝华 自主阅读教材P100~10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2.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3.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室外行走的人呼出浓重的“白气”,以及眉毛、胡子上挂有白霜,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凝华形成的。 4.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升华(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为防止高温对纸张的破坏,激光照射时间需严格控制。 5.夏天,小亮买冰糕时说:“冒‘烟’的不要,我要冰柜里结‘霜’的。”如图所示,这里的冒“烟”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结“霜”是因为冰柜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二)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自主阅读教材P101~10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霜前冷”说明霜是由于气温骤然变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而形成的;“雪后寒”是因为雪在熔化时需要吸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7.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如图所示,“白雾”的形成过程是:干冰升华吸热 102 (选填“吸热”或“放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随之降温后,液化成大量小水滴飘在空中,形成白雾。 8.如图所示是实施大规模人工增雨后的街面情景。人工增雨就是:当空中出现了积雨云时,火箭弹发射入云层后喷洒碘化银,喷洒出的碘化银向云层中扩散,每个炮弹中含有2亿个冰核被带到云层中,与云系发生物理变化,逐渐形成降雨。其原理是:碘化银在云层中迅速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引起“积雨云”温度降低,导致“冰核”变重(选填“轻”或“重”),于是形成降雨。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 完成教材P101的“活动1”“活动2”的观察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1.升华和凝华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六、教后反思 102 《第五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意义。 2.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3.初步认识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水是珍贵的资源。 4.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经验以及观看录像资料,了解水循环与水资源。 5.组织小组讨论,尝试用已知的科学知识解释具体的合理用水问题。 6.初步领略大自然中的美妙与和谐,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勇于探究自然界中的物理学道理: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教学难点 知道云、雨、雹、雾、露、霜、雪的形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02 那么水是不是从“天上”来的呢?水奔流到海之后是不是“不复回”了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五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自主阅读教材P103~10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后通过降水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二)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自主阅读教材P104~10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云、雨、雹、雪、雾、露、霜都是水的家族成员。 3.云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液化,雨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液化、熔化,霜和雪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凝华,雾和露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液化,雹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凝固。 4.空气中总含有水蒸气。秋天,白天气温升高,地表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夜间气温降低,这些水蒸气就在草木、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这就是雾。 5.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吸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液化,同时伴随着放热。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102 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三)保护水资源 自主阅读教材P106~10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水资源主要指的是淡水资源。导致严重的水危机的原因是水受到污染和水的过量使用。 7.要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1)人类应尽量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2)采用先进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水资源能循环利用。 (3)要提高水的使用率和节约用水。 (4)要加强有效管理,制定有关法规。 8.如图是节约用水的标志;在我国北方的一些缺水地区,农林生产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 9.关于水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的污染是造成水严重缺乏的次要原因 B.中国的饮水源污染严重 C.淡水污染严重,海水基本没有污染 D.赤潮是海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对海洋生态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102 分享独学1~9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问题 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得到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蒸发,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水循环与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2.云、雨、雹、雪、雾、露、霜的形成 3.保护水资源 六、教后反思 第五章《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教案 102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定义、单位及它是物体的物理属性;了解日常生活中测量的工具。 2.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际操作天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使用天平,学会测量固体的质量。 4.培养学生阅读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的天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和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物体的质量 102 自主阅读教材P110~11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2.图中所示的各种物体,它们的状态、形状、位置发生了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物质的多少是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的。 (二)质量的单位 自主阅读教材P111~11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 4.估测下列物体的质量: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成年人的质量约为50kg,成年大象的质量约为6t。 (三)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自主阅读教材P113~11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5.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标尺上的分度值。 (2)“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3)“调”:调节天平横梁的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4)“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5)“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读数 102 。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6.小周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 (1)该物体的质量是56.4g; (2)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该物体的质量将不变; (3)如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不能用手取拿砝码。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6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113的“活动1”的测量任务。 102 方案二 完成教材P114的“活动2”的测量任务。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体的质量 1.物体的质量 2.质量的单位 3.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六、教后反思 《第二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1.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和相同物质体积与质量比值的关系。 2.理解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会进行单位的换算。 3.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简单的问题。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实相同的,不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领会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物理量。 5.培养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学习习惯,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分析、判断。 课时安排 1课时 102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的时候,父母都会问我们一个问题,“一斤棉花重,还是一斤铁重”当然我们现在知道是一样重,这里的重指的就是质量。棉花和铁的质量是一样的,那么什么不同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二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自主阅读教材P116~11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友情提醒: 1.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2.同种物质的密度不一定相同,例如冰和水;密度相同的也不一定是同种物质,例如煤油和酒精、冰如蜡。 归纳总结: 公式ρ=告诉我们,物质的密度等于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102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动手操作 取体积分别为10cm3、20 cm3、40cm3的三个铝块,用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求每个铝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一中。 表一 铝块 m/g V/cm3 /(g·cm-3) 1 27 10 2.7 2 54 20 2.7 3 108 40 2.7 表二 铁块 m/g V/cm3 /(g·cm-3) 1 78 10 7.8 2 156 20 7.8 3 312 40 7.8 再取体积分别为10cm3、20cm3、40cm3的三个铁块,用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并求出每个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二中。 思考: (1)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 (2)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答:①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相等;②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二)密度 自主阅读教材P118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密度公式:密度=。若用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体积,ρ表示物质的密度,则:ρ=。 102 4.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常用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cm3 ,换算:1g/cm3===103kg/m3。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体积V无关,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 完成教材P117的“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 1.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密度 六、教后反思 《第三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1.会查密度表,知道气体密度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值;会测固体、液体密度, 102 知道测量密度的方法和步骤。 2.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知道密度公式的变换,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3.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设计并进行实验,测定液体、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密度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密度知识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查密度表进一步认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硬币密度的实验过程 3.运用密度公式Vm =ρ及其变形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的物理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测量物体的密度 一、导入新课 菊花石是孕育于几百万年前的一种天然岩石。因外形酷似菊花而得名。它的“花瓣”是由天然的天青石或异质同象的方解石矿物构成的,“花瓣”呈放射状对称分布组成白色“花朵”;“花瓣”中心是由近似圆形的黑色燧石构成的“花蕊”,活似天工制作之怒放盛开 102 的菊花。那么,现在我想知道这块石头的密度,该怎么做呢?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测量物质的密度。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三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学查密度表 自主阅读教材P119~12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通过查密度表,可直接从表中得知某些物质的密度,如铜的密度是8.9×103kg/m3,水的密度是1.0×103kg/m3,钢、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2.由密度表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发现一般情况下固体的密度都比较大,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 (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自主阅读教材P121~12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小强的奶奶有一只玉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密度是玉器品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他测量了玉镯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玉镯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玉镯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玉镯的质量是60.4g; 102 (2)按如图B所示的方法测量玉镯的体积,玉镯的体积是20cm3; (3)玉镯的密度为:3.02×103kg/m3。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 , 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4.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人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 (1)牛奶样品的质量m=33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30cm3; 102 (3)牛奶的密度ρ=1.1g/cm3 (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大(选填“大”或“小”)。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根据所提供的器材,测出蜡块的密度。 方案二 测出食盐水溶液的密度,并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 五、板书设计 第1课时 测量物体的密度 1.学查密度表 2.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六、教后反思 第2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 102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鉴别物质 1.有一个金属块,从外观上很难认出是哪种金属,现测得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为5.40cm3、48g,通过下表可以鉴别出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是( B ) 物质 铅 铝 铜 铁 密度/(kg·m-3) 11.3×103 2.7×103 8.9×103 7.9×103 A.铝 B.铜 C.铅 D.铁 知识链接: 为了准确鉴别物质的种类,需要综合考虑物质的密度、气味、颜色、透明度、硬度、导热性、导电性、可燃性等物理性质,而不是简单地利用密度进行鉴别。 方法指导: 解涉及多个物理量的计算题,应设法利用图、表,理清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到解题的公式和方法,密度计算题中常隐含的三个条件:质量不变,如水结冰问题;体积不变,如瓶子问题;密度不变,如样品问题。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2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各小组展开对问题的探究活动,各抒己见,动手解答,组长整理结果,准备代表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2.一只铁球质量为1580g,体积是3000cm3, 102 这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若是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后的总质量是多大?(ρ铁=7.9×103 kg/m3) 解:由ρ=得V= 求出1580g铁的实际体积: V实===200cm3 200cm3<3000cm3 ∴铁球为空心的V空=3000cm3-200cm3=2800cm3 空心部分注水质量m水=ρ水V空=1g/cm3×2800cm3=2800g ∴m总=1580g+2800g=4380g=4.38kg (二)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3.某同学分别测量了三块橡皮泥的质量和体积,并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橡皮泥的密度是2g/cm3。若另一块同种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其质量是40g。 4.一块纪念碑由大理石凿成,体积为5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块纪念碑大理石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筒装入200mL的水,然后将这块样品浸没在水中,此时,水面升高到250mL。请你用这些数据,算出这块碑石的质量。 解:碑石密度ρ===2.8g/cm3=2.8×103kg/m3 ∴碑石质量m=ρV=2.8×103kg/m3×50m3=140×103kg=1.4×105kg 5.我省含“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解:V矿泉水===5.5×10-4m3=550cm3 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550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最多能装多少mL的酱油?(ρ 102 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 解:V酱油=V瓶=550 mL 最多能装酱油550mL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5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问题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量杯的质量是多少? (2)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解:(1)分析图像,由点(0cm3,10g)可得:当液体的体积为0cm3,对应的质量为10g,所以量杯的质量为10g,即m杯=10g; (2)由点(20cm3,40g)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20cm3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40g,所以液体的质量为m液=m-m杯=40g-10g=30g,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液===1.5g/cm3。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密度知识的应用 102 1.鉴别物质 2.密度公式及变形公式的应用 六、教后反思 《第四节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3.经历探究物质导电性、导热性的过程;学会用观察、实验和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4.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了解物质属性的应用和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物质的一些基本属性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知道物质属性的广泛应用,体会其重要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02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物质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知道这些属性对于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里有两个形状一样的两个物体,分别是钢条和木条,我用纸张将其包起,在不拆封的情况下你可以用哪些方法识别出来?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四节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物质的磁性 自主阅读教材P124~12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我国古代人民利用磁石的指向性,发明了指南针;由于地球是个大磁体,指南针具有指南北的特点。物质的磁性应用广泛,例如有磁卡等。 2.下列器材中没有应用磁性材料的是( D ) (二)物质的导电性 自主阅读教材P12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把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4.图中标出了制成铅笔的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绝缘体的是木材、橡皮。 5.取一根废旧日光灯管中的钨丝,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灯泡发光。当用酒精灯对钨丝加热时,发现灯泡亮度变暗,这说明温度升高时,钨丝变得不容易 102 导电(选填“变得更容易导电”“变得不容易导电”或“导电性能没有变化”)。 (三)物质的导热性 自主阅读教材P12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6.物理学中,把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7.关于炒菜用的锅和木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锅和木铲都是热的良导体 B.锅是热的良导体,木铲是热的不良导体 C.锅是热的不良导体,木铲是热的良导体 D.锅和木铲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7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 102 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完成教材P126的“活动1”的探究活动。 方案二 完成教材P127的“活动2”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四节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1.物质的磁性 2.物质的导电性 3.物质的导热性 六、教后反思 《第五节 点击新材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纳米材料,了解纳米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2.知道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了解半导体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3.知道什么叫超导材料,了解超导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4.经历上网、进图书馆、做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的过程,学习查文献资料和社会调查研究问题的方法,感悟新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5.培养学生对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内的成就的兴趣,激发他们为人类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半导体、超导体和纳米材料的一些特点及其应用。 102 教学难点 对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如图所示的“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其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高强度的合金材料,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3。已知某飞机采用密度为6×103kg/m3 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需要合金1。2×105kg,若采用“全碳气凝胶”代替合金材料,只需要“全碳气凝胶”60kg,可见新材料的应用意义重大,今天我们一起点击新材料,了解新材料的特殊属性。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五节 点击新材料》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纳米材料 自主阅读教材P129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纳米是长度单位,大小为10-9米(10-9m)。 2.当材料的微粒小到纳米尺寸时,材料的性能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知识链接: 纳米颗粒具有优良的光、力、电、热、磁性质,应用前景极为广泛。预计纳米技术将超过计算机工业 102 ,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时代的核心。到那时,纳米电子学将用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可以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技术,现在几吨重的卫星将可被制成仅有几克;微型机器人可进入人体血管进行工作。纳米技术将使人类进一步掌握物质的规律。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选3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知识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教师点评。 给每组分发器材,组织好方案的探究活动,学生观察和体验发生的现象并讨论其原因,教师选择一组在全班进行展示讲解,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3.关于纳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符号为nm B.人们在纳米尺度内发现很多新的现象,给技术带来很多新进展 C.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D.所有的高科技产品都与纳米技术有关 (二)半导体材料 自主阅读教材P129~13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有些材料,它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这类材料被称为半导体材料。 5.半导体元件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如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通过,不允许电流反方向通过。 6.五光十色的LED灯点缀着这个多姿多彩的城市,甚是美观。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现在用的二极管主要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C ) A.陶瓷材料 B.金属材料 C.半导体材料 D.纳米材料 102 (三)超导材料和隐形材料 自主阅读教材P130~131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7.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实验中发现,当温度降至4。2K时,汞的电阻会突然接近于零。 8.当温度降到一定时,材料的电阻接近于零,材料的这种特性被称为超导性,若在常温下具有超导性能,其应用前景非常宽广。 9.超导材料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若用它来输电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和材料。 10.“隐形飞机”可以有效避开雷达的探测,秘密之一在于它的表面有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能够增强(选填“增强”或“减弱”)对电磁波的吸收作用;秘密之二在于它的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减弱(选填“增强”或“减弱”)电磁波反射回雷达设备。 三、合作探究 1.对学 分享独学1~10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 完成教材P129的“研究半导体的导电特性”的探究活动。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点击新材料 1。纳米材料 102 2。半导体材料 3。超导材料和隐形材料 六、教后反思 10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