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阿里山纪行》 (16)_苏教版(2016)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作者简介 v吴功正(1943、10-),当代作家、文艺评论 家、美学家。《江海学刊》杂志社研究员, 社长兼总编辑。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 家、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阿里山 阿里山, 位于台湾嘉义县东北, 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 18座山峦的总称。 最高峰为大塔山, 海拔为2663米,东距台湾最高峰玉 山(高3997米)甚近。阿 里山风景 区面积约有175公顷,是台湾著名的 天然森林公园和旅游胜地。 风靡mǐ 山岚lán 堪称 kān 谛听dì 咣当 guāng 镶嵌 xiāng 鱼鳖 biē 静谧mì 参天 cān 雄踞 jù 一泓hóng 幢chuáng 无可匹敌 pǐ 红桧guì 字词正音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一、请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的语句。 作者行踪: 从台北松山机场 搭飞机 嘉义 小火车 进山至阿里山火车站 穿过林区,走过曲 径幽路(姊妹潭)穿过林海神木 下山的路上 v二、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阿里山的 某处景点。 景 云雾浓稠 潭水清澈 林区宁静 曲径幽路 森林无边 神木神奇 喜爱 赞美 情 三、作者怎样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及所见 到的风光? 移步换景: 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 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 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 v阿里山的象征是什么? 阿 里 山 神 木 矗 立 在 阿 里 山 的 天 然 森 林 区 , 是 一 株 树 龄 达 三 千 年 的 老 红 桧 。 红 桧 属 柏 科 常 绿 乔 木 , 质 地 幼 坚 , 宜 作 桥 梁 、 家 具 等 , 是 珍 贵 材 之 一 。 桧 树 一 般 生 长 缓 慢 , 非 百 年 不 能 成 材 , 所 散 发 的 馥 郁 气 息 , 历 久 不 衰 。 阿 里 山 神 木 的 寿 命 和 体 积 都 很 罕 见 。 树 身 高 五 十 三 公 尺 , 树 围 粗 约 二 十 公 尺 , 是 阿 里 山 之 宝 。 神 木 历 尽 沧 桑 兴 替 , 而 能 不 毁 于 雷 火 斧 金 , 所 以 又 被 尊 为 树 神 。 神 木 四 周 围 有 木 拦 , 旁 有 木 亭 一 座 , 内 置 有 “ 颂 诗 碑 ” 。 品一品 本文的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具有音乐美 和情韵美,请从文中找出几例,谈谈你的感受。 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 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 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 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v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 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 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 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 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 特体验。 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其盘曲之势,如 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 树身有多么高。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 皇之兵马。 v 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 节奏鲜明,和谐动听。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 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 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 写树木的盘曲之势。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 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 作用。两个比喻兼拟人古色古香,写出了森林排列 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给森林以人格化。 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 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 山的风光美如画。 v这段文字在全文带有总结性,“阿里山的风 光美如画”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以高度 凝练的短句集中了高密度的信息,收到“以 少胜多,情貌无遗”的效果。 谈一谈 v 课文一开头就引用大陆人和台湾人各自喜欢的对方 的歌。你认为作者这样安排结构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 作用? v 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附:山中留客(唐 张旭) v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v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v春天的阳光沐浴着山中的景色,不要因为微 微的阴天就打算回家。 v即使天气晴朗并无下雨的可能,走到山中云 雾深处也会打湿你的衣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