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共1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共125页)

‎1消息二则 ‎1.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新闻结构的五部分,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评价新闻。‎ 把握消息的结构要素。理解新闻内容和新闻的特点,把握战争的主题。‎ ‎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2.理解文中议论的作用。‎ 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足不出户,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依靠什么知晓天下大事呢?‎ 生答:“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 是的,我们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知道天下大事,了解世界变化。而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哪种类型的电视节目?哪种类型的报刊文章?‎ 生答:新闻、消息、通讯。‎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消息的阅读和写作。‎ 二、辅读资料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著有《毛泽东选集》。‎ 文体知识: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新闻作者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 125‎ 新闻的结构:‎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题、主标题、副标题。‎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是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是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是一则消息报道的价值所在。 ‎ ‎●主体:承接导语,对消息事实进行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是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的一句话。‎ 新闻一般须具备“五要素”,称为“五个W”: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还加上How(如何),即“五个W加一个H”,成为新闻“六要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生词。‎ 渡过(dù) 芜湖(wú) 摧枯拉朽(xiǔ) 溃退(kuì)‎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2.根据辅读资料中的文体知识,给消息划分层次。‎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背景: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四、研读课文 ‎1.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五要素”。(该问题检测学生对新闻“五要素”知识的掌握情况)‎ 明确:在这条消息中,何时,是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的不到二十四小时之内;何地,在芜湖和安庆之间的长江水面上;何人,人民解放军,三十万之众;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看标题便知);何故,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从“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命名中,确定战争的性质。)‎ 125‎ 本文的重点,在“如何”上:(1)一方面是解放军不到二十四小时突破敌阵,摧枯拉朽,渡江后乘胜追击;(2)另一方面是国民党军,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防线,军无斗志,土崩瓦解。‎ ‎2.“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属于新闻的什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这篇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细写渡江战斗的情景?‎ 明确: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人“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 ‎4.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找一找本文中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说说理由。‎ 明确:①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作新闻时,总是会在文章中凝聚自己的感情的。②本文中的一些词语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5.细读课文,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说说文中用语的精练、铿锵处。‎ ‎(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这句话中的“已”和“大约”能否去掉?‎ 明确:不能去掉,“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大约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这句话中的“经营”能否换成“构筑”,“溃退”能否换成“败退”,为什么?‎ 明确:不能,因为“经营”有精心筹划和准备之意,更能够说明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从词语的意义和表达的情感入手。这句话表达了对人民解放军赞美的情感,字里行间透出了豪迈的情怀。‎ 五、课堂小结 本文短小精粹、一气呵成。本文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冲破敌军防线,南渡长江。可 125‎ 以想见,这场战役历经大小战斗无数,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区区199字(含标点),便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 第2课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一、激情导入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则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辅读资料 背景链接:1949年初,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生词。‎ 荻港(Dí) 锐不可当(dāng) 泄气(xiè) 要塞(sài)‎ 溃退(kuì) 签订(qiān) 督战(dū) 歼灭(jiān)‎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当,抵挡。‎ 溃退:因被打垮而后退。溃,败,常指(军队)被打垮。‎ 要塞:指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业已:已经。‎ 歼灭:消灭(敌人)。‎ ‎2.读课文,指出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125‎ 事件:三路大军横渡长江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结果: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四、研读课文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这个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2.速读主体部分,完成下面表格。‎ 渡江三路大军 时间 兵力 渡江人数 中路军(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万 ‎30万 西路军(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3.本篇报道的主体是写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为何是从中路写起?何处详写?何处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中路于20日首先渡江,所以先写。21日夜即已渡完,只用一句话就交代清楚了。至于其受阻情况,因与西路一样,敌人“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所以此路略写。次写西路。最后写东路。由于这里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加之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意义重大,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因此报道写得十分具体。尤其是最后两句详尽地写了我军的战果,是为了说明水路长江和陆路京沪线已全部被我军切断,敌人已无退路,敌我双方态势已十分明朗。‎ ‎4.文章中有许多语言极富表现力,试揣摩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西起九江(不含)。‎ 不包括,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 ‎(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现我军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无坚不摧的气势。‎ 125‎ ‎(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连用六个动词,表现我军的英勇善战,所向披靡。‎ 五、课堂小结 ‎《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学习这两则新闻,让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1. 找出文中能体现新闻语言准确、 精练特点的语句, 并作简要赏析。 2. 根据所学知识写一则发生在身边的新闻。‎ 这两则消息铿锵有力、 短小精悍。 它们带领我们重回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同仇敌忾、 所向披靡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这两则消息既有共同点, 又各具特色。 所以我讲授时, 第一则新闻侧重于让学生学习并体会新闻的结构特点, 第二则新闻侧重于让学生们体会新闻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构思行文之妙。 这样的处理, 避免了讲授的重复。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建构, 重视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让学生在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 125‎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掌握新闻常识及特点。‎ ‎2.理解新闻的内容。‎ ‎3.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 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 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  ‎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 遗嘱(yí)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仲裁(zhòng) ‎ 拨款(bō) 逝世(shì) 颁发(bān)‎ ‎2.重点词语的词义。 ‎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 125‎ ‎3.作者简介 ‎ 诺贝尔(1833-1896) ,瑞典化学家 ,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 ‎4.背景介绍 ‎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发了大财,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 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 ‎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 我获取的信息有: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是分离的。 ‎ ‎(四)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 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称新闻佳作,那语言自然富有表现力。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揣摩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到为众人所知的状态的过程。而X 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 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 ‎2.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 125‎ 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 ‎(五)精读课文,深层探究 ‎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 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 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 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 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 ‎(六)课堂小结 ‎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 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 ‎(七)拓展知识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 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积蓄,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 125‎ 运用学到的新闻结构的知识, 写一篇新闻, 报道本校或本班的某人、 某事或者某项活动。‎ 本文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奖设立的宗旨, 首届获奖者的获奖成就和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 时间、 地点及奖金来源。 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 阅读消息已经没有障碍, 但是分析消息, 掌握消息的结构, 概括主要内容, 以及品析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仍有不小的难度。 所以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抓住这几个要点, 按照从浅到深, 从易到难的顺序设置、 讲解题目, 让学生在掌握本文内容和结构的同时, 也对消息这一体裁的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 本节课授课思路清晰, 内容重点突出, 方法灵活多样,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3  “飞天”凌空 ‎1. 了解课文内容, 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 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 2. 找出课文的新闻要素, 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3. 掌握新闻特写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了解其写法特点。‎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 ‎2.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125‎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 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 ‎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 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qiáo)    ‎ 屏息(bǐng)  一刹那(chà)   慷慨(kǎi)  ‎ 哧地(chī)   悄然(qiǎo) ‎ ‎2.重点词语的词义。 ‎ 翘首:抬起头来。 ‎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 酷似:好像。 ‎ 慷慨:大方,不吝惜。 ‎ 轻盈:形容 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 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3.背景介绍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 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 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 125‎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 :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 :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 ‎(四)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 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盈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二三四自然段 ,品味动词的精妙。 ‎ ‎1. 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2. 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 ‎(五)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 ‎1.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 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 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 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 ‎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 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 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 125‎ ‎1.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 ‎2.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 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 什么气味。 ‎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 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 就是一杯白开水。 ‎ ‎“飞天”凌空 ‎ ‎“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 ‎“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 ‎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 惊讶不已  对比烘托  侧面描写 熟读课文, 进一步体会本文的情感、 写法和语言特色。‎ ‎《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 发表于1982 年11 月25 日《 光明日报》, 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 仅500 多字的特写, 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 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 时隔30 多年, 今天再来读它, 依然会让读者觉得比赛像刚结束一样。 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所以,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对文章的写法、 语言进行深入探究, 让学生分析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5‎ ‎ 课堂上也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我只做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 学生的表现比较积极, 对本文的写法、 语言特色也有了较深的理解。 不过, 本文的教学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如学生对本文作者情感的理解、 对运动员拼搏精神的感受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 课后还需在这方面给学生进一步的指导和点拨。 ‎ ‎4 一着惊海天 ‎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 ‎ ‎ ‎1. 掌握通讯这一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 了解其写法特点。 2. 把握本则通讯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特色。‎ ‎1.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 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一)基础知识,检测学习 ‎ ‎1.字音检测 ‎ 着陆(zhuó)    桅杆(wãi)  凛冽(lǐn liè)  舰艉(wěi)       ‎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镌刻(juān)    ‎ 澎湃(péng  pài)   殚精竭虑(dān) ‎ ‎2.掌握释义 ‎ 娴熟:熟练。 ‎ 镌刻:雕刻。 ‎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   ‎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125‎ ‎3、文体知识 ‎ 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 ‎(二)自我研读,生成新知 ‎ ‎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具体地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 ‎2.快速浏览课文,从这篇通讯中你获取了那些信息? ‎ 辽宁舰的航行位置、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重要性 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 ‎3.归纳出文章的层次 ‎ 第一层:(1-4)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性。    ‎ ‎(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准备。  ‎ ‎(3-4)交代这次飞行的重要性和降落的风险性。 ‎ 第二层:(5-19)详细叙述了舰载机降落过程 。     ‎ ‎(5-16)舰、机默契配合。     ‎ ‎(17-19)舰载机成功降落。 ‎ 第三层:(20-25)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 ‎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 ‎1.标题的“着”“惊”“海天”给你怎样感受?‎ ‎“着”“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着继续往下读。 ‎ ‎2.导语中哪些词语给读者以很强的画面感,找出来细细品味。  ‎ 海风呼啸、斩浪前行、艳红的八一军旗……这些词像画家一下画出了画的底色和格调,给人很强的现场感。 ‎ ‎3.详细描述塔台和飞行员对话,略写其他细节。 ‎ 125‎ 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同身受,扣人心弦,突出了飞机着舰前的紧张、但又有序。 ‎ ‎4.用了很多比喻修辞,找出来,仔细品味。‎ 用“刀尖上的舞蹈”比喻着舰的危险。 用“凌波海燕”比喻歼-15轻巧的飞行。 用“疾如闪电”比喻舰载机飞行的速度。 ‎ ‎(四)本文写作特色 ‎ ‎1.叙事完整,铺排有序 ‎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 ‎3.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 ‎(五)课堂小结 ‎ 这篇通讯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 ‎ 这则通讯被评为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深受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的喜爱,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 提示:可以用“读了这段话,或者读了这句话,我感受到……”的句式来表述。‎ 根据所学知识, 尝试着写一则通讯, 字数不限。‎ 学生首次接触通讯这种新闻体裁,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通讯是广义的新闻。 作者通过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报道, 表明我国海军强军梦终于实现, 体现了海军将士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的崇高精神。 本文情节虽然简单, 可是要求学生真正地读懂并有所收获, 并不容易。 所以, 在教学内容上, 我主要选择了文体知识、写作手法、 语言特色、‎ 125‎ ‎ 思想感情四个方面。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基本了解通讯的写法就可以了。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欣赏和情感体悟上。 教学方法上, 我主要采用朗读和批注的方法, 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但由于时间原因,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进行了选择性的解答, 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注意, 尽可能多地解决学生的疑问。 ‎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评论这种文体。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爱憎分明的语言特色,学习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3. 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体会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 结合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1.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评论这种文体。‎ 2. 掌握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 3. 对和平人士表示赞赏,对日本右翼分子的罪恶行径进行谴。呼吁人们只有牢记历史,不忘耻辱,才能在未来更好地捍卫和平。‎ 通过品味文中爱憎分明的语言,让学生牢记历史、警钟长鸣,并能激发学生捍卫世界和平的意识。‎ (一) 基础知识,检测学习 ‎ 1. 字音检测 ‎ 初衷(zhōng) 公祭(jì) 宝鼎(dǐng) 国殇(shāng) 野蛮(mán) ‎ 杀戮(lù) 篡(cuàn)改 抵赖(lài) 颠(diān)倒 辱(rǔ)没 ‎ 呓语(yì) 振聋发聩(kuì) 无处遁(dùn)形 惨绝人寰(huán)‎ ‎2.掌握释义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文中泛指死难的军民。‎ 杀戮:指大量杀害,大规模地屠杀。‎ 125‎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右翼:政党或阶级、集团中在政治思想上倾向保守或反动的一部分。‎ 呓语:梦话。‎ 遁形:隐藏形体。‎ 铭记:深深地记在心里。‎ 缅怀:怀念;追想(己往的人或事,含崇敬意)。‎ 磅礴:气势)盛大。‎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丑态百出:意思是比喻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3、文体知识 ‎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一) 整体感知 1. 你了解南京大屠杀吗?你知道是谁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了滔天罪行吗?仔细阅读这篇新闻评论,弄清楚作者是针对什么事件展开评论的。‎ 了解。 日本。 2017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世界人民都爱好和平,但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作者是针对这样的事件展开评论的。‎ 2. 仔细阅读这则新闻,思考: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是什么?‎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3. 请说说本则新闻评论中作者所表达的观点。‎ 本则新闻评论作者想表达的观点: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 (二) 文本探究 125‎ 1. 文章第一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叙述和议论相结合。先叙述相关新闻事实,然后提出论点,使评论更有针对性,观点更易于为读者接受。‎ 2. 本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这一论点的?‎ 本篇新闻评论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民永远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全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共同维护和平。作者先是通过引用国家公祭鼎的铭文以表明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衷,然后再以极为简略的语言叙述了日本进行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继而再过渡到我们国家进行的第四个国家公祭仪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使得中心论点的提出更具说服力。‎ 3. 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 运用了事例论证的方法,举出全世界的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历史不能被忘记”这一分论点。‎ 4. 作者是如何对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进行批判谴责的?‎ 作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日本右翼分子罪恶行径进行谴责的:①将全世界正义之士以不同方式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行为与日本右翼分子极力否认历史的罪恶行径进行对比,从而使日本右翼分子“丑态百出”的行为激起人们的愤怒;②运用极具感情色彩的词语来进行评论。如“野蛮”“惨绝人寰”“杀戮”等词语的运用,就体现出了作者爱憎分明的立场。③通过世界正义之士和组织对日本的态度来体现,比如日内瓦裁军会议取消日本和平演讲资格,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狠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额态度。‎ 作为一名中学生,想想怎么为世界和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100字左右)‎ 由于这是一篇新闻评论, 学生对这种文体比较陌生,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不深入, 故而学生掌握不到位。 在以后的复习中, 要带领学生多欣赏几篇新闻评论, 激起学生阅读新闻评论的兴趣。 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学生先自己讨论, ‎ 125‎ 然后老师再进行总结, 虽然时间不长, 但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自主学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沿用这种方法。 ‎ ‎6 藤野先生 ‎1.在记录个人阅历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线索把与中心相关的内容穿起来。‎ ‎2.借助小事与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 ‎3.学习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 ‎4.生命匆匆,应该学会感恩,牢记恩师的情谊。‎ ‎1.了解鲁迅留学阅历及其救国梦的不断探索与更变的过程。‎ ‎2.理解藤野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 ‎1.解读鲁迅文学语言中个别语句的字面意思。‎ ‎2.理解特定时代背景,以及特殊留学环境中的鲁迅的动态思想。‎ ‎3.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二)预习巩固 ‎ ‎1.作家作品 ‎ ‎1881年诞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家庭。1936年病逝于上海。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 125‎ 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人。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社戏》《雪》。 ‎ ‎2.《朝花夕拾》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题意为“早晨的花到了傍晚才拾起来”,是鲁迅在中年以后回忆自己青少年时的经历感受的集子,原题是《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滋味的小品,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阿长和<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 ‎3.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10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 ‎4.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 ‎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 125‎ ‎,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三)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朗读,学生聆听,完成下列任务: ‎ ‎1.标注出难字难词。 ‎ ‎2.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 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 ‎3.注意:文章变换了几个地点? ‎ ‎4.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说说各部分的大意。 ‎ 学生听读后,讨论明确: ‎ ‎1.需要注意的字词列举如下: ‎ 绯(fēi)红:鲜红。 ‎ 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 瞥(pīe)见:很快地看一下。 ‎ 畸(jī)形:不正常的形状。 ‎ 遗民:a.留下的在国外的人;b.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c.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 不逊(Xùn):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 ‎ 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2. 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3. 变换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4.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 第二部分(第4—35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和离别,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 ‎ 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5.本文记叙线索:“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 ‎ “我”的爱国感情的变化(暗线)‎ ‎(四)课堂小结 125‎ ‎1.了解写作背景 ‎ ‎2.理清文章结构 ‎ ‎3.学习双线结构 ‎ 藤野先生 在东京(1~3):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在仙台(4~35):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离开仙台后(36~38):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 ‎ ‎1.抄写字词 ‎ ‎2.再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一)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 ‎(学生活动)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 回答后明确:‎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 ‎(二)学生再根据阅读感知,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用“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回答,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 ‎ 学生积极思考,发言。教师引导、提示:‎ ‎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 ‎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俭朴。‎ ‎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 ‎(三)过渡:‎ 125‎ 这就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第一印象,包括亲眼见到的,耳朵听到的。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 ‎(四)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 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 藤 野 作 者 ‎(1)衣着简朴 ‎(1)对东京清国留学生腐化生活的反感 ‎(2)为作者精心添改讲义 ‎(2)途经“日暮里”、“水户”勾起作者的忧国之思和对爱国志士朱舜水先生的敬仰 ‎(3)当面订正解剖图 ‎(3)受到日本所谓“爱国青年的侮辱、诽谤,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4)为作者勇于解剖尸体而高兴 ‎(4)看到电影里枪毙中国人的情景,痛感必须改变“中国是弱国”的现实,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寻求救国之路。‎ ‎(5)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6)与作者的惜别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热情诚恳,教学认真 关心实习 ——正直热诚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能以公正心来对待弱国学生,而且给以极大的惯性和帮助 ‎(1) (2) 两件是详写,(3) (4) 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125‎ ‎(五)读到此,老师有一疑问,藤野先生就长相,并不是光彩四射,非常普通。就行为,非常平凡,做着老师该做的事。假如你碰着这样的一位老师,你会觉得他伟大吗?那么,作者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教师之一?‎ 学生讨论:这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非常有关系。就拿“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来看,这些遭遇严重损害了我的自尊心。而在这种情况下,藤野先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只为学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术。其实,当时,日本人一向看不起中国人的,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所以,作为一名日本教师,他抛开了这些偏见,没有私心,热情关怀我,严格要求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 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 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一 个“最”字分量极重,真挚地表达了作者的崇敬、感激和怀念之情。‎ ‎(六)总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感受了这份跨越国籍的师生情。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会长久地照耀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似乎课文学习可以结束了。真的可以结束了?本文标题为《藤野先生》,为什么文中却旁逸出许多其他内容呢?是大作家的败笔,还是另有目的呢?‎ 添改讲义 关心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重视学生思想观念进步 了解女人裹脚 实事求是、探索研究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第三课时 学习要点:分析修辞的作用,分析关键句段的含义 ‎(一)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125‎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 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二)作者初见藤野先生时,藤野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通过肖像描写,写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现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朴素、简单。‎ ‎(三)这篇文章既然重点写藤野先生,从文章内容上看,写清国留学生的所作所为;日本“爱国青年”的所作所为,似乎与藤野先生无大关系,认真思考,这些内容与叙写藤野先生有何关系?‎ 本文记叙抒情的对象是藤野先生,但在五千字的文章里,正面写藤野先生的不过两千字,其余文字表面看来与藤野没大关系,但实际上“形断意连”,笔笔都是为了衬托藤野先生。总体来看,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和日本“爱国青年”,是在写与藤野相识、相交、相别的社会背景。‎ ‎(四)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离开东京?他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这些都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思想感情?‎ ‎1.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曰本学医的。 2.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去往仙台见到藤野的缘由。 3.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4.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对藤野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决心弃医从文是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125‎ ‎(五)词语赏析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附庸风雅,思想腐朽 ‎“实在标致极了”: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讥讽和轻视。‎ 何尝不:反诘语气,加强肯定 酒醉:表达了对愚昧麻木的人的痛恨 竟:饱含了对先生的歉意和自责 鲁迅对中国人的态度:哀其不辛,怒其不争 日暮里:勾起了鲁迅家国之愁思 水户:这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热情的抗清志士朱舜水的客死之地。‎ 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鲁迅作为弱国子民的辛酸,也是他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体现。‎ 所以……当然……:用来强调,作者有意以反语的方式揭示“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恨和抨击。‎ 刺耳:“万岁”欢呼,极大地刺伤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 ‎……虽然……:倒装转折复句,强调了藤野先生留给我的深刻印象——伟大。‎ ‎(六)对课文结尾一句话含义的理解。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地表达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2.“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 3.“增加勇气”是指作者在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时,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时,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 4.“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5.“深恶痛疾”是“最厌恶最痛恨”的意思。‎ ‎6.整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六)总结提升 125‎ 本文主要通过写作者与日本友人藤野先生交往的一段经历,以及作者在日本先学医而后弃医从文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并反映出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所特有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摒弃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短文。 ( 要求: 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思路和线索; 体会作者的感情; 品味文章的语言。 第一课时, 我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为主; 第二课时, 我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品味语言为主。 设计课程条理分明, 由易到难,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此外, 本课的教学不仅仅注重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还强调学生对文本特征的把握, 有利于学生对回忆性散文这类文章的深度理解。 但因为本文篇幅较长, 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比较多, 而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主题又极为深刻, 因此很多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 所以需要借助相关资料来帮助理解。 ‎ ‎7 回忆我的母亲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议论、抒情。‎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 125‎ 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2.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大胆质疑,以感悟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 ‎3.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孝敬母亲的情感。‎ ‎ ‎ 理清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结构。‎ 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母爱是世界上最为崇高的爱,因此关于母亲的比喻也比比皆是。大家说说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 是的,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朱德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 二、辅读资料 朱德同志(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朱德同志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复辟的起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 125‎ 主席。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二届人大后,当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三、默读课文 同学默读课文,在生字词处标上记号,思考课文的段落层次和主要内容。‎ 四、正音释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佃农(diàn) 祖籍(jí) 妯娌(zhóu li) 勉强(qiǎnɡ) 迁徙(xǐ) ‎ 慰勉(wèi miǎn) 溺死(nì) 衙门(yá) 私塾(sī shú) 调料(tiáo) ‎ 血溅(jiàn) 瞒着(mán zhe)‎ ‎2.解释下列词语。‎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俭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五、小组交流,全班研讨 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这部分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2~8段),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125‎ 第二层(第9~13段),母亲理解儿子,鼓励支持他投身革命。‎ 第三层(第14~15段),从三个方面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的影响。(这两节也可归人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六、朗读分析课文 这篇课文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通过朗读可以细细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1.老师范读第一节,此段情深意切,要求学生认真体会。‎ 提问:这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篇点题,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引导学生把握“我爱我母亲”这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是母亲的本质特征,起总领全文的作用;“永远回忆”,既直接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深情地朗读第一节。‎ ‎2.指定一两位学生朗读2~15节。要求感情充沛,以情带声,尽量声情并茂。读后教师可请学生加以评论,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然后教师再略作评点。‎ 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关键性语句找出来。‎ 此类语句有:“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待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这些语句分别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母亲的优秀品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看,就形成了母亲的完整形象。教者可指明,这种阅读方法就是筛选并整合信息。‎ ‎3.讨论:以上提取的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并加以简单分析。‎ 如:“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还能挑水挑粪”,这表明母亲的勤劳能干。‎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她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这是母亲性格中所特有的宽厚仁慈,宁可自己吃苦受难,也要帮助别人。然而,她对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蛮横更加反感了。爱憎又何等分明。‎ ‎“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125‎ 母亲曾经以节衣缩食的办法培养作者去读书,想靠儿子成为读书人来“支撑门户”,不受或少受压迫。在作者求学期间,“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后来“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投身于进步事业,这些都足以表明母亲识大体、顾大局,支持儿子走上革命道路。‎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母亲更加支持儿子从事革命,“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生活”,“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这又充分表明了,作为一个劳动妇女,母亲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美德。‎ ‎1.熟读最后四节,为下节课完成背诵任务做好准备。‎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三”,用铅笔直接做在书上。‎ 第2课时 一、探究后四段内容 探究问题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一是“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探究问题2:请你谈谈对这两节深刻含义的理解。‎ 作者用了两个段落,两次强调“我应该感激母亲”,是因为母亲给了作者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使作者懂得了做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锤炼了革命意志。这些精神财富是他几十年革命征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作者深情地写道:“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产。”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和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分不开的,作者对母亲的赞颂,就是对劳动人民的感激;对母亲的感激,就是对劳动人民的赞颂。‎ 探究问题3:作为全文的结尾,第16节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有三层意思。一是痛悼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125‎ 二、探究课文在选材、组材、详略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探究问题1:文章先后选取了那些材料,为什么选取这些材料?‎ 全文紧扣开头的中心句——“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选材和组材。重点详写了母亲“吃苦耐劳”“持家有方”“善良俭朴”“身传言教”以照应和突出“特别”;又用一定篇幅写母亲的其他优秀品质以照应“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这便是中心统率材料,材料为表现中心服务。‎ 探究问题2:作者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如课文第二部分中,记叙了庚子年(1900)受灾农民吃大户,乙末年(1895)除夕被迫分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母亲送子读书等,甚至引用侄儿、外甥的来信,也标明时间。这样,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事件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同时注意时间的纵向发展和事件的横向联系合理交叉,以及母亲各种优秀品质的相互渗透和对“我”的深刻影响等方面,把“回忆”的内容同“我”的感受和谐地统一成整体,使全文中心突出,文气贯通。‎ 探究问题3:文中哪些事情详写?哪些事情略写?为什么?‎ 回忆母亲优秀品质部分写得详尽,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突出母亲的平凡和伟大。分析母亲优秀品质对“我”的深刻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感思、怀念、哀悼写得略。以议为主,结合抒情。详略得当,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并突出了母亲的各种优秀品质及其对“我”的深刻教育和影响,从而使报答母亲的深恩升华到尽忠于祖国母亲的高度。‎ ‎1.完成“思考与练习二、四”。‎ ‎2.背诵14~17节。‎ 125‎ ‎《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 是一篇感情真挚、 文笔朴素的散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 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 这篇文章的语言通俗易懂,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讲, 学习的难度不算太大, 所以本文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老师从旁指导、 点拨的形式。 本文在学习引导上, 主要从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征着手, 既关注本文作为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征(即关注叙事事件与“我”的存在) , 也关注文本写作风格, 如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本内容, 同时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回忆性散文的认识。 由于作者母亲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其特殊性,当代学生在充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中, 对“勤劳一生”以及“苦难中的母子情深”难以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出于此客观因素, 本课的教学在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上, 还有待改进。 ‎ ‎8 列夫·托尔斯泰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文中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揣摩其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125‎ 诵读,学习细腻、夸张而又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 ‎ 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辅读资料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范读课文(或者听朗读磁带)或者选学生读(要求:听或读准字音,了解文章大意)。‎ ‎2.给学生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书下注解中有,教学时勾画)。‎ ‎3.学生默读课文,以四人一组合作的形式理出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全文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部分(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4.要求学生再一段一段地读,总结并且归纳出每个 125‎ 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合作,可以直接以文章中的语句作为答案,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点的能力)‎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你们已经对文章中第一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文中的第二部分就侧重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走进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 ‎5.要求学生集体诵读文章的第二部分。‎ 四、深入研读文章 ‎(一)深入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5段),体会文章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1.写托尔斯泰的胡须和头发——找出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此比喻中有夸张,注意多体会。‎ 脸庞多毛——植被多于空地;黝黑脸膛——皱似树皮;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须发——热带森林般茂密;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 ‎2.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和结构——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几个比喻句。‎ 整个面部——就像出自农村木匠之手的粗制滥造的小屋;‎ 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皮肤——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鼻子——狮子鼻。‎ 小结:面部轮廓和结构给人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找出描写托尔斯泰面部表情特征的句子。‎ 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滞留着愚钝和压抑;他的面容没有一点光彩可言;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小结:作者抓住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细致刻画,毫无避讳,展示出其外貌丑陋的一面。‎ ‎4.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托尔斯泰相貌平平的?‎ 一是从穿戴来看——似乎什么穿戴都符合他;‎ 二是从职业来看——好像什么职业的人都像他(议员、酒鬼、面包商、大主教、学生、军人、乡绅、马车夫、农民)。‎ 小结:作者从多角度展示托尔斯泰普通的一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罗斯普通大众,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5.课文第五自然段,写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形成强烈的反差,给拜访者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呢?‎ 125‎ 身材矮小敦实;语言平和、随便;待客热情。‎ ‎(1)这个段落删除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承上启下,可以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个自然段,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2)联系课后第一题回答课文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反复刻画托尔斯泰丑陋的外貌?作用是什么?‎ 突出两方面的特点:一是说明托尔斯泰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说明他跟普通人一样。‎ 作用: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美。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或叫欲扬先抑)。这种写法不仅无损于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二)深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6-9段),体会文章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那一对非同寻常的眼睛的。‎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道出了托尔斯泰能把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这句话写出作为思想家、艺术家的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3.“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写出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抓住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探究文章内涵 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一方面托尔斯泰能看清世界真相,这是幸福的;另一方面由于他看透了世间真相,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他想尽其毕生精力去改变这些,却又事与愿违的时候,这又是不幸的,所以并不矛盾。‎ 125‎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放弃财产、和家人产生矛盾、毅然离家出走,客死途中——启发学生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来理解。)‎ 六、课堂小结 ‎《重读大师》一书中王祥夫著文说:“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总似乎让人能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深的爱,一切都基于深深的爱。”学习了茨威格通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的他的深邃的内心世界,我们对这样的评价更多了些理解。静心去品读代表他艺术高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想,那长着大胡子穿着布衣经常去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人会更深刻地走进我们的心灵。‎ 有计划地阅读代表托尔斯泰艺术高峰的三部小说《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进一步了解这位文学家的风采。‎ ‎《 列夫· 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 传记作家斯蒂芬· 茨威格为俄国大文豪列夫· 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 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 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全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所以, 在教学中, 我不仅侧重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还引导学生对写作方法也进行了探究。 但由于课时的限制, 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生平及时代背景缺乏详尽的认识, 因而可能对文章的理解只能点到为止, 不能深入。 ‎ 125‎ ‎9 美丽的颜色 ‎1. 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 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 出的坚韧忘我、 淡泊的人格魅力。 2. 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 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 品味语言中蕴含的情感。‎ ‎1.了解传记文学的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 ‎2.学习居里夫妇高贵品格,从中得到有益启示,磨炼意志,热爱科学。   ‎ 品味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 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他的丈夫是在哪里,用了多长时间,在如何艰难的环境里提取镭的,你了解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美丽的颜色》一探究竟吧!   ‎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 简陋(lòu)  炽热(chì)  猝至(cù)  窒息(zhì)  吹嘘(xū)   ‎ 沸腾(fèi) 咽喉(yān)   溶液(yè)   触目(chù)   踱步(duó)   ‎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 炽热:温度高,极热。   ‎ 猝:突然。   ‎ 窒息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 吹嘘:夸张地宣扬。   ‎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 有了。   ‎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 亲。   ‎ 125‎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3.背景介绍   ‎ 玛丽•居里(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这位充满了艰辛和荣誉的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   ‎ ‎(三)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 ‎2.速读课文,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 体的“通风罩”等。   ‎ ‎3.在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中,居里夫人主要分工是什么?你觉得她的工作怎么样?   ‎ 居里夫人继续炼制,提取纯镭盐。   ‎ 我认为她的工作非常辛苦。表现在①有时候一整天用差不多同等身高的铁条搅动沸腾的东西,到了晚上,累得筋疲力尽;②在院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凌乱,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③做的是壮工的工作;一次炼制20公斤材料,要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是极累人的工作。   ‎ ‎(四)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 认真细致阅读本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   ‎ ‎1.第一自然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   ‎ 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而“‎ 125‎ 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的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   ‎ ‎2.第十二自然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了。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   ‎ ‎(五)探究写法,把握主旨   ‎ ‎1.本文在叙事的同时,还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比如“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感谢这种意外的发现……”。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 文章在叙事的同时,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跌宕生姿。   ‎ ‎2.再次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   ‎ 这篇文章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感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那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妇辛苦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会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本文后,谈谈你受到的最大启发。   ‎ 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学习成绩谁最好,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的好,从而造成了 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 125‎ 你觉得居里夫人成功的主要秘诀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写一篇读后感。‎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学生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 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 从而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以及探究文章的写作手法四个方面入手, 层层递进, 不仅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居里夫人的高尚品质, 还让学生了解到传记文学及本文的写作特点。 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 在人物形象分析上略显单薄, 以后还要在课堂的整体把控上多下功夫。‎ ‎10 三 峡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 ‎2.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 ‎3.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125‎ 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李白《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就是三峡的风光,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再次领略三峡的风光。‎ 二、辅读资料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郦范之子,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 郦道元年少时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且其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阙(quē) 嶂(zhàng) 曦(xī) 襄(xiāng) 御(yù)‎ 溯(sù) 湍(tuān) 啸(xiào) 属(zhǔ) 涧(jiàn)‎ ‎2.通假字 ‎(1)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 ‎(2)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发声)‎ ‎3.古今异义 ‎(1)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到了;今义:另外)‎ ‎(2)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 ‎4.一词多义 ‎(1)自 ‎(2)绝 ‎5.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125‎ ‎(2)良多趣味(形容词用作副词,实在,真的)‎ ‎(3)空谷传响(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5.理清本文的结构。 ‎ 明确:第1段总写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其余3段以夏、春冬、秋为序描写了三峡的四季景色。‎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但是,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让我们走进历史的三峡吧!‎ 二、研读课文 ‎1.三峡两岸的山有什么特点?‎ 连绵、高峻。‎ ‎2.请概括课文第2~4段的大意。‎ 第2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急,交通阻断;第3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第4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3.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4.第3段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5.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的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6.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125‎ 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高峻美)。‎ 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奔放美)。‎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清幽美)。‎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凄婉美)。‎ ‎7.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8.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绿”绘色,以“湍”“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而作者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由秋景所触发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峡(美) 125‎ 本文之所以只用寥寥150 余字, 就把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是因为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并采用大笔渲染的手法进行描写。 请你学习这种写法, 写一个描写景物的片段,200 字左右。‎ 本文短小精悍, 学生较容易把握山水的特点。 通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热爱祖国河山之情也比较容易激发出来。 美中不足的是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次数较少, 很少有同学能够当堂背诵课文。 以后文言文教学, 特别是这种短小精悍的美文, 要在课内引导学生多频率、 多方式朗读, 由读而悟, 体会作者的情感。 ‎ ‎11 短文二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弄懂句子的含义。 ‎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 ‎【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提高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 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 ‎ ‎ 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125‎ 第1课时 《答谢中书书》‎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辅读资料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文题中的“答”是“回复”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夕日欲颓(tuí) 能与其奇者(yù)‎ ‎2.重点实词 ‎(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 ‎(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 ‎(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 ‎3.一词多义 ‎(1)欲 ‎(2)与 125‎ ‎(3)自 ‎4.词类活用 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 ‎5.古今异义 ‎(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 ‎(2)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 四、研读课文 ‎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3.“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 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4.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 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 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 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五、课堂小结 125‎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 ‎1. 背诵课文。 2. 熟记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 第2课时 《记承天寺夜游》‎ 一、激情导入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课题)‎ 二、辅读资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125‎ 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 ‎1.生字注音。‎ 解衣(jiě) 藻荇(xìng) 遂(suì) 未寝(qǐn)‎ ‎2.一词多义 寻 ‎3.古今异义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2)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里;今义:庭子中间)‎ ‎4.词类活用 ‎(1)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2)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四、研读课文 ‎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 ‎“闲”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 ‎5.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6.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 125‎ 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随着苏轼的文字,赏到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赏到了虽处逆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家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如果大家对这位宋朝的大文豪感兴趣的话,建议大家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描绘————庭中月色 ‎ 追求————美好事物 ‎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 ‎《 短文二篇》所选的两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 却十分优美。 对于本课文言文的教学, 我有以下思考: 1. 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离我们时代久远, 文字简约、 语言精深, 学生读起来觉得涩口、 难以理解, 因而很容易产生厌恶情绪。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 要运用多种方法, 挖掘教材中新颖有趣的内容,补充学生感兴趣的资料,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 2. 重视对课文的诵读。 “教学千法读为本”, 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一把金钥匙。 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诵读形式交错进行。 在反复的诵读中, 学生能够感知文章的大意, 品味语言,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丰富知识。 3. 注意“文”“言”并重。 在教学中应以对“文”的领悟带动对“言”的理解。 ‎ 125‎ 因为文章中的词句只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 “文”才是“言”的最坚实的根基。 如果只着眼于词句的学习, 而忽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必然是舍本逐末。 对于第二篇短文的教学, 我把重点放在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上, 并联系实际, 希望能在处世态度方面教给学生有益的启示。 ‎ ‎12 与朱元思书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再现写景画面,感受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1.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内涵,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125‎ 其实,只要再向前跨出一步,就会惊喜地发现一条秀绝人寰的绿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之间。这就是富春江。古往今来,它倾倒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尽的美丽传说学们,今天我们就可以一睹它的芳容了。一起来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 二、辅读资料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家世寒贱,好学有俊才,沈约尝见均文,颇为称赞。初任郡主簿,后官奉朝请(一种闲职文官)。他有志于历史著述,欲撰《齐书》,求借齐起居注及群臣行状,武帝不许,遂私撰《齐春秋》,因实录齐梁间的历史,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而触怒梁武帝,遭焚书免官的迫害。今存诗一百余首,所作多抒发郁勃不平之气和怀才不遇之慨。‎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 ‎1.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缥碧(piǎo) 急湍(tuān) 轩邈(miǎo) 泠泠(línɡ) 经纶(lún) ‎ 横柯(kē)‎ ‎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句号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或请老师回答。‎ ‎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交流一下文中的文言词汇、句子:‎ 125‎ ‎(1)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2)一词多义 百 绝 上 ‎(3)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任意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平息)‎ ‎(4)文言句式 ‎①省略句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吾”)‎ B.急湍甚箭(“甚”后省略介词“于”)‎ C.互相轩邈(省略主语“其”,指树)‎ ‎②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定语后置,即“飞戾天(之)鸢者”)‎ 五、合作探究,解读课文 按要求写出句子。‎ ‎1.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最能概括富春江山水特点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文中以动写静,赋予景物以蓬勃向上之势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写听觉感受的:‎ 125‎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国幅员辽阔,风光优美,到处都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奇山异水。上节课我们已对《与朱元思书》进行了整体感知,能理解文意,说出重点词语的意思。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吴均是如何向好友朱元思介绍富春江山水的。‎ 二、课堂研讨 ‎1.作者在介绍富春江山水时先总写,再分写。哪些句子是总写,哪些句子是分写?‎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后面部分都是分写。‎ ‎2.分写部分先写水,再写山。那作者是如何介绍富春江的“异水”的呢?‎ 一是从“水皆缥碧”到“直视无碍”,这是写它的清澈;二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这是写它的湍急。‎ ‎3.“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一句该怎样理解?‎ 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这一句从侧面着笔,通过衬托的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 三、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和语言美 ‎1.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读课文,联系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其生平经历,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吴均曾得宠于梁武帝,并任史官,后因直言,一度被贬。虽然后来朝廷也曾恢复了他的官职,但他从官场倾轧中悟出了仕途的险恶,于是完全淡泊了功名。他的这种思想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美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 125‎ ‎2.讨论、探究本文的语言美。‎ ‎(1)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骈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抓住特征、有层次地描写景物和多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来表现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是这篇游记散文主要特色。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列举文中所用的修辞方法。‎ 四、整体剖析,分析文章的结构特色和写作手法 这篇文章虽然结构短小,字数寥寥,但构思精巧,写作手法丰富多样。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习借鉴。‎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抒写行船游江的见闻感受,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向往自然的心态。(或抒发了作者对政治的失意厌倦和期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1. 背诵课文。 2. 游览当地的山川等名胜, 写一篇游记。‎ ‎《 与朱元思书》是初中教材中比较少见的“骈体文”。 在教学中我觉得有两个最大的成功: 一是在45 分钟内,一直将朗读作为讲读美文的最佳手段。 在音频范读后, 采用学生自由阅读、 个别读、 学生品读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感悟文意。 二是还课堂于学生, 尊重学生的见解。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此, 我将“讲” 降到最低程度, 让学生的“读”和“说”来主导课堂。 在课堂中, 我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让学生各抒己见, 尊重学生的见解, 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情理的领悟。 ‎ ‎13 唐诗五首 125‎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 ‎ ‎ 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第1课时 《野望》 《黄鹤楼》‎ 一、激情导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唐诗五首》。‎ 二、《野望》‎ ‎1.辅读资料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酒谱》 ,注有《老》《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王绩爱好广泛,最突出的成就在诗歌。他的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125‎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王绩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的诗歌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基础知识 东皋(gāo) 徙倚(xǐ yǐ) 犊(dú)‎ 东皋:地名,诗人隐居的地方。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薄,接近。‎ 徙倚:徘徊。‎ 犊:小牛。‎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相顾:相视;互看。‎ 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后遂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3.诗歌赏析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高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小结 全诗起句写傍晚在东皋伫望,次句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三、四句写晚景,用“树树”“山山”“皆”“唯”极写“秋色”“落晖”的浓重。五、六句通过人事活动,进一步写晚景。最后两句说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自己甘愿过“采薇而食”的隐居生活,表现出作者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这首诗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三、《黄鹤楼》‎ 125‎ ‎1.辅读资料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2.基础知识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晴川:晴日里的平野。川,平野、平地。‎ 历历:分明的样子。‎ 萋萋: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3.诗歌赏析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诗作以一“愁”‎ 125‎ 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4.小结 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本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借神话传说黄鹤一去不返空留悠悠白云,表现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想,抒写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 ‎ 第2课时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 一、《使至塞上》‎ ‎1.辅读资料 王维(701-761),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2.基础知识 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125‎ 居延:地名。此处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 长河:指黄河。‎ ‎3.诗歌赏析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首联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并说明边塞的遥远辽阔。“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的。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诗在表现手法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颈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4.小结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二、《渡荆门送别》‎ 125‎ ‎1.辅读资料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2.基础知识 远:远自。‎ 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江:长江。‎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仍:依然。‎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蜀地,把蜀地称作故乡。‎ 万里:喻行程之远。‎ ‎3.诗歌赏析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颔联这两句不仅由于写进“平野”“大荒”这些辽阔原野的意象而气势开阔,而且还由于动态的描写而十分生动。“随、尽”的动态感觉,完全是得自舟行的实际体验。在陡峭奇险、山峦叠嶂的三峡地带穿行多日后,突见壮阔之景,豁然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极其概括地写出了诗人整个行程的地理变化。‎ 125‎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4.小结 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三、《钱塘湖春行》‎ ‎1.辅读资料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基础知识 初平:远远望去,西湖水面仿佛刚和湖岸及湖岸上的景物齐平。‎ 云脚:古汉语称下垂的物象为“脚”,如下落雨丝的下部叫“雨脚”。这里指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 暖树:向阳的树。‎ 新燕:春时初来的燕子。‎ 乱花:指纷繁开放的春花。‎ 没(mò):隐没。‎ 足:满足。‎ ‎3.诗歌赏析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25‎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的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览全湖之胜。只见绿杨阴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4.小结 此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清新,堪称吟咏西湖的名篇佳作。‎ 四、课堂小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的五首诗歌,情景相生,情理交融。它们好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道五彩画廊,或沉郁豪放,或抑郁豪爽,或激昂慷慨,或乐观旷达,或深沉感慨。看着,读着,品着,我们似乎走进了时光隧道,走进那纷扰的历史中,与诗人们一同忧伤一同嗟叹。让我们虔诚地接受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吧,“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的诗情将会更加勃发,精神将更加饱满,前行的脚步将更加稳健。‎ 125‎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诗歌。 2. 从五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古诗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教师要让学生从篇幅短小、 语言精练的诗句中理解诗意,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 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且, 稍不留神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为了让学生爱学,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的环节:①通过优美的语言、 配乐朗诵、 启发想象等手段, 让学生在听、 读、 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② 在上课前, 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查阅诗人的有关资料, 为理解诗意创造条件。 这些环节的设置为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人情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美中不足的是, 阅读方式还是较为单一, 以后可采用小组朗读、 男女分组朗读等形式。 ‎ ‎14 背 影 ‎1.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125‎ ‎2.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3.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体会文章情思绵绵的意蕴。‎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入 以小故事《儿子眼中的父亲》导入新课:‎ ‎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 ‎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光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共同思考,引入课题:同一个父亲,在儿子眼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这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请同学们把课文朗读一遍。‎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6年朱自清为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罪恶行径,在拒绝领取美国救济粮的宣言上签字,因此,毛泽东称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125‎ ‎《背影》写于1925年,他到清化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他的许多好处,尤其是七、八年前父亲在南京为他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写下了这篇感情真挚的散文。‎ ‎(三)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听录音朗读 要求:将那些自己读不准的字标出记号;将自己不能理解的词语框出来。‎ ‎2.朗读 可以分为四个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别找不同的小组读。6段齐读。‎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4.自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讨论文章结构,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段):怀念父亲,最难忘背影。(点“背影”)——开篇寄思 第二部分(第二到六段):回忆往事,车站离别看见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忆“背影”)——往事回忆 ‎(1)交待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交代家境 ‎(2)写父亲决定亲自送行,并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浦口送别 ‎(3)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时的“背影”,抒发真挚感情。(写“背影”)——车站买橘 第三部分(第七段):接读父信,再现背影,表达了我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哭“背影”)——结尾怀念 ‎(四)学习第1-3节 ‎1.指名朗读第1节。‎ ‎2.第一切中提到的“两年来”具体指哪一段时间?第一节起什么作用?‎ ‎1923--1925年;开篇点题。‎ ‎3.读第二节,思考:‎ ‎(1)“祸不单行”“满院狼籍”是什么意思?‎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故说:“祸不单行”,父亲那时卸职奔丧,需打点行囊,所以说“满院狼藉”。‎ ‎(2)“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泪”,是为什么?‎ ‎“我”目睹家境衰改的情景,伤心地流下眼泪。‎ ‎(3)父亲的那句话包含着什么意思?‎ 是对儿子的宽慰,体现了他的爱子之情。‎ ‎(五)分析第二层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不要紧”是父亲对自己而言,尽管“事忙”但认为这无关紧要。“他们去不好”‎ 125‎ 是对儿子而言,就怕别人照顾得不妥贴。这简短的一句话,说明他关心儿子胜过关心自己,充分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2.作者为什么说“我”那时“真聪明过分”;而且还叹气说:“我……真太聪明了”?‎ 这两句话是作者的自责,恨自己那时年轻无知,未能体会父亲的一片深情。‎ ‎3.齐读第2层,体会父亲的爱子之心。‎ ‎(六)讲读第三层 ‎1.指名朗读,考虑:‎ 这一层重点刻画父亲买橘时的背影分几层来写?‎ 四层:‎ 第1层写父亲执意要去买橘;‎ 第2层写父亲越过铁道买橘;‎ 第3层写买橘回来;‎ 第4层写与父亲依依告别。‎ ‎2.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说这句话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想到儿子的旅途生活既单调又口渴,于是要去买些橘子给儿子——为儿子他想得多么周到。‎ ‎3.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买橘时的感人形象的?‎ 先写了父亲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紧接着写了去买橘时的一系列动作:‎ 走、探身、穿过、攀、缩、倾、这些动作描写细腻而又简练,给人一个全过程的栩栩如生的动态印象。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4.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生动?‎ 观察细致,清楚,用词准确生动,故此写得真切感人。‎ ‎5.父亲买橘回来时,“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这一句又道出了父亲买橘的道理:越是尽到父亲责任,心里越是感觉踏实和满足。‎ ‎6.最后一层写依依惜别。离别的时候,父亲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这时仍在惦念着儿子旅途的安全。“进去吧,里边没人”。儿子送父亲下车,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亲不让送,怕儿子离开车箱会丢失东西。临别时这样细心嘱咐,真是关怀备至,可敬可佩。‎ ‎7.这一层中两次写看见背影流泪,说说这两次流泪分别是什么心情?‎ 第1次是看见父亲不顾艰难给“我”‎ 125‎ 买橘,使我感动,流的是感动的泪,现在父亲要离开了,不免产生浓浓的离情别绪。因此,当父亲的背影消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车厢里坐下来的时候,感念之情涌上心头,禁不住眼泪又来了。这一段里两次写流泪,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真诚的爱。‎ ‎8.先分层朗读,再齐读这一段课文。要求读出你爱子,子爱你的的深情。‎ ‎(七)分析第三部分 这最后一段,内容相当丰富,写了家境的衰落,写了父亲的身世和心境,重点写了接读信后的感受。(齐读)接读父信后,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父亲背影,这是作者第四次流泪,这时的感情是怎样的?以“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结束全文,直接表达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 第二课时 ‎(一)论讨讲解 ‎1.“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理解记叙的要素)‎ ‎2.我与父亲是在一种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从文中找出写见面的背景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一个背景。‎ ‎(1)祖母死了 ‎(2)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3.文中一共几次提到了背影?分别给每一次的背影起一个名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 ‎(1)四次写到“背影”:难忘的背影、买橘的背影、惜别的背影、思念的背影。 ‎ 第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旧事,思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亲子之爱,情真意切。(为了儿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买着老迈的步子去儿子买橘子)----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离情别绪,摧人泪下。(“黯然销魂者,惟别离也”‎ 125‎ ‎,可以举两个古人的例子:古人荆克刺王前,燕子丹给他送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这是送英雄的别离;再有“桃花潭水深千尽,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挚之这间的别离。而我们这些课文则是亲人之别离,更是感人)----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第七段“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别后怀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线索)‎ ‎4.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 ‎ ‎ (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 ‎ (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 ‎ (3)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 攀、缩、倾。 ‎ 蹒跚 ‎【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为何用“攀”不用“抓”?‎ ‎【明确: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用“缩”字有什么好处?‎ ‎【明确:“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 同样,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 ‎5.面对着父亲苍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泪,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语句?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 ‎(1)第一次流泪:‎ 课文第二段,“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 ‎ ‎(2)第二次流泪:‎ 第六段,“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望父买橘,感动的 泪。 ‎ ‎(3)第三次流泪:‎ 第六段,“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背影”消逝,惜别的泪。 ‎ ‎(4)第四次流泪:‎ 第七段,“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思念父亲,伤心的泪。 ‎ 125‎ 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 ‎ ‎6.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作短暂的交谈、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1)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2)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3)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这三点对初二学生来说,认识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够一般的理解即可,重点在于提高认识,不要求掌握。故教师讲清楚,不必整理笔记。‎ ‎7.这篇文章的重心在6、7两段,那么2、3、4、5段写的是什么?不写不可以吗?‎ ‎2、3段介绍惨淡的家境,为了营造一种悲凉的气氛。4、5段介绍父亲对我无微无致的照顾,为了铺垫我对父亲的感情,也就是铺垫“背影”。‎ ‎(二)品味语言,明确文章的线索,感悟主旨 ‎ ‎1. 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 ‎ ‎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 ‎ ‎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 ‎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 ‎ ‎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l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 ‎ ‎ (5)“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 ‎ 小结: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 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 ‎ ‎(三)合作探究,明确文章的线索 ‎ 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领略到了名篇的风范。像其他散文一样,《背影》也有它明确的线索,试试看,能发现吗? 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是很容易找到的。‎ 125‎ 这就是“背影”。‎ ‎1.“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文章开头,点出背影;父亲买橘子,刻画背影;父子分手,分别背影;文章结尾,照应背影。‎ 结论:文章的明线一背影。 ‎ ‎2.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重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结尾思念,催人泪下。 ‎ 结论:文章的暗线——父子深情。 ‎ 小结:文章通过“背影”将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并成功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穿一气,浑然一体,所以说“背影”是文章的明线;同时文章处处涌动着挚热的情感,所以说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线。两条线索一条主外,一条主里,和谐统一,结构文章。 ‎ ‎(四)体会语句表达的感情 ‎ ‎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 ‎  2.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别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的话) ‎ ‎3.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的话) ‎ ‎4.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的话) ‎ ‎5.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父亲的话) ‎ ‎6.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7.“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五)简要回答问题 ‎ ‎1.“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两句中的“聪明” 的意思如何理解? ‎ 这里的“聪明”是反语,可以理解为糊涂,不懂事。是对父亲临行前的细心关照中所蕴含的爱子之心不理解的追悔。‎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包含着“我”怎样的感情? ‎ 包含着遗憾,但更多的是对父亲的深深思念。 ‎ ‎(六)读《背影》第六节,回答问题。 ‎ ‎1.“……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句中,三次突出“布”字的作用                              ‎ 三次突出“布”字,呼应了前文所述的家境惨淡,衬托父亲买橘的感人举动,从而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 125‎ ‎2.写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连用了“攀”“缩”“倾”三个动词的作用:                                 ‎ ‎ “攀”“缩”“倾”;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难中见深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 ‎3.(父亲买橘回来后)“于是拍拍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说说你对该句的理解。 ‎ ‎ “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因为父亲,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感到踏实和满足。其实不轻松,父亲装出轻松的样子,是怕儿子感到心里难过,因此这种轻松的心情正是一种爱心。‎ ‎4.“……过了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体会父子之情,说说你的理解。 ‎ ‎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告别,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回头”是依依不舍;“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 “望”字,饱含深情,有感激父爱之情,有依依不舍之情,还有悔恨、自责之情。两小句话,表现了父子深情。 ‎ ‎5.选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请你回答两次流泪的原因。 ‎ 第一次流泪,这是被父亲的爱所感动而流泪,是感动的泪;第二次流泪,是因父亲“背影”的消逝而流泪,是惜别的泪。‎ 体会文章结尾处作者的情感, 为他写一封回信给父亲。‎ 本文感情真切、 质朴自然, 所以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品读“背影”来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上。 文章的标题即是“背影”, 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 125‎ ‎ 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 是贯穿文章的主线。 抓住“背影”, 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关键。 因此, 我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了这一易于学生领悟父子深情的角度, 层层深入。 通过结合父亲的言行, 特别是父亲送行时的几句话, 进行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感悟深深的父爱。 但因更多地注重体会情感, 从而未能从结构上很好地分析这篇散文, 这是本次教学设计中的遗憾和不足。 ‎ ‎15 白杨礼赞 ‎1.通过课文学习,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和象征手法。‎ ‎2.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托物喻义散文的特点。‎ ‎ ‎ ‎1.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 ‎2.理解、把握排比句和反问句。‎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我国北方有这样一种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誓与子同仇。”这种树就叫白杨树。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作家茅盾以高度的敬意赞美了白杨树。他为什么要赞美普通但不平凡的白杨树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白杨礼赞》。‎ 二、辅读资料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处女作有《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125‎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此时正处在抗战的相持阶段。作者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第二年5月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作者目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看到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受到了鼓舞,写下了这篇激情洋溢的散文。‎ 三、预习检测 ‎1.生字注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倔强(jiànɡ) 大毡子(zhān)‎ 主宰(zǎi) 倦怠(dài) 楠木(nán) 旁逸斜出(yì)‎ ‎2.生词注解 主宰:支配。‎ 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秀颀:美而高。颀,高。‎ 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伟岸:魁梧;高大。‎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dǐ),磨刀石。‎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四、自主学习——合作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题目思考“礼赞”的含义,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 礼赞是怀着敬意地赞扬的意思。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扬之情。‎ ‎2.请你找出文中直接赞扬白杨树的语句。‎ 第1自然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自然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自然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自然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力求上进的精神。‎ 125‎ 第9自然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二)深层理解 ‎1.自主学习,讨论并思考:这篇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找出有关语句。‎ 不是;如“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2.让学生读第7自然段中的四个反问句,思考这四个反问句揭示了白杨树怎样的象征意义。‎ 这里连用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深化,含蓄隽永,发人深思。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只是树。后面三个“难道”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步由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白杨树确实是不平凡的,它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这节课深入学习课文。‎ 二、合作学习——交流与展示 ‎(一)品味文章 ‎1.白杨树生长环境不平凡 本文名为“白杨礼赞”,但作者却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写黄土高原,这部分内容是否多余?‎ 不多余,这是烘托的写法。目的是为了突出不平凡的生长环境孕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 ‎2.白杨树外部形态不平凡 学生读第5段思考问题。‎ 125‎ ‎(1)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分别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泛出淡青色”。‎ ‎(2)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3.白杨树内在气质不平凡 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将“它没有……好女子”去掉,并将四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读一读。比较表达效果。‎ ‎“它没有……好女子”这部分欲扬先抑,更能突出白杨树的“内外兼美”。‎ 四个反问句构成了排比句,感情充沛,酣畅淋漓,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扬之情。‎ ‎4.正因为白杨树极普通又不平凡,正因为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哨兵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所以,作者要大声礼赞白杨树。‎ 齐读课文第8.9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为什么要写到“楠木”?‎ 楠木的“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白杨树“立足民众”却又“不平凡”的精神,深化了主题。‎ ‎(二)走进写法 作者为了表现主题,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本文中的白杨树,是作者寄托感情、表现感情内涵的象征物。它既是黄土高原上傲然挺立的白杨树,又是民族精神的化身。作者先充分描绘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及不平凡的内在气质、精神风貌,再通过联想,由树及人,歌颂了与白杨树极其相似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北方军民,从而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来揭示文章主题。‎ 125‎ 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 在教学步骤上, 首先我播放了白杨树的图片资料, 创设情景, 让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姿态, 从而揭示课题。 接着我从课题中提问“作者为何对白杨树具有如此高的崇敬和赞美, 体现在哪里”。 然后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抒情语句, 并通过“作者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这一问题, 将学生的思路引入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使学生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最后我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入手,深入探讨白杨树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但因为问题设计不够自然, 难度过高, 学生的课堂反应不是很积极。 以后要认真考查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 ‎ ‎16 散文二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 ‎1.体会本文语言平易通畅、哲理性强的特点。‎ ‎2.理解本文作者对生活、生命的有关感受和思考。‎ 125‎ 领会作品的情思,激发对人生新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 ‎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 ‎ ‎(二)自我研读,生成新知 ‎ ‎1.生字难字 ‎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 洗涤(dí)  俯瞰(kàn)   遏制(è)        ‎ ‎2.作者介绍 ‎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党员,《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 第一层:(第1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 第二层(第2~4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 第三层(第5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 ‎2.再读课文,理解情感 ‎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会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么? ‎ 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 ‎(3)最后一段说“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意义”,你觉得“生命的真实意义”指什么? ‎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世界以芬芳。 ‎ ‎(4)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125‎ 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⑤珍惜时间,珍爱生命,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导入 ‎ 我为什么而活着? 古往今来,人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奥妙。今天就让我们来聆听罗素的声音,看看他是怎么解答这个问题的。 ‎ ‎(二)作者简介 ‎ 师:哪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罗素?(让学生起来介绍)     ‎ 师:我做以下补充,(出示屏幕,让学生起来读) ‎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曾出任过两次英国首相的祖父把他抚养,后来成长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代表作有《幸福之路》《自由之路》《婚姻与道德》等。他被称为: ‎ ‎1.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 ‎2.未来时代的先知 ‎ ‎3.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 ‎ ‎4.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三)朗读 ‎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 ‎1.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把文章默读一遍。(读完后让学生对有疑问的生字词进行互寻) ‎ 125‎ ‎2.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让2—3名学生朗读课文),并从字音感情上进行纠正指导。‎ 遏(è)制 孤寂(jì)战栗(lì) 边缘(yuán) 微薄(bó) 赐(cì)予 ‎ ‎(四)分析课文,回答问题 ‎1.作者一生有几种追求?分别是什么?  ‎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不可遏止的同情心。(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具体分析这三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先让学生起来回答,然后老师进行总结) ‎ ‎3.作者把这三种激情联系在一起,由此你看出罗素是怎样的一个人? (罗素为了这三个原因而活着,那么这三个原因是不是彼此孤立的呢?其实他们是彼此联系的,那么是通过什么联系的呢?又能从中看出罗素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让学生讨论,慢慢引导出来,比如“有爱心,有责任心,敢于奉献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胸怀宽广,精神崇高等”) ‎ ‎(五)再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把这篇文章有感情的齐读一遍,完成以下作业 ‎ 问题: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比较好的句子从文中找出来 ‎ ‎1.(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从句子的语言,修辞手法以及标点读好上等)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他们相互交流。 ‎ ‎2.让学生起来说出自己找的句子,老师和其他学生也参与分析。  ‎ ‎3.老师进行总结,(如果学生把重点都找出来了就可以省略总结) ‎ ‎(1) 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像飓风一样”说明激情的无比强烈,“深深的苦海”指的是人生的苦难,“濒临绝望的边缘”指的是作者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而且自己也深受其害。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溶入形象的比喻中,使的文章的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理性色彩。‎ ‎(2)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撼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其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象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好象再也没有其他的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生命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作者的语言运用得含蓄、深刻。 ‎ 125‎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却总把我带回尘世。这句话点明了爱情、知识和同情心的内在联系。在这里,作者用含蓄的,充满理性的话语表明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于水火之中。‎ ‎(六)讨论 师: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知道罗素是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崇高而具有博大胸怀的人。知道人活着就要有一个目标,现在我们就来一个实话实说的节目,现在正处于青年时期的你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呢? ‎ ‎1. 让学生讨论,每一个都参加,充分调动起学生探讨这个问题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学 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 ‎ ‎2.老师巡回,听一下同学们的见解,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也可以参与他们的讨论。‎ ‎3.让学生起来谈论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学生谈论的时候,老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把他们引导到为理想,为爱心。为了责任。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等健康积极的态度上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总结提升 ‎《永久的生命》一文揭示出这样一个哲理: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不朽的,所以我们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这体现出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作者以真挚的态度、朴素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即为了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和富有同情心而活着。‎ 学习了这篇哲理散文后, 你有什么感想? 请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人生追求, 不少于200 字。‎ 125‎ 这两篇散文属于哲理散文, 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敏锐思考, 语言隽永, 思想深刻。 学习这样的文章, 就要充分理解作者的观点, 并与其产生深深的共鸣。 这就需要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对生命以及人生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 我在教学这两篇文章时主要采用讨论式教学, 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 也鼓励学生自由抒发理解和感悟, 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 从作者的思想或观点中得到启示, 更好地成就人生。 ‎ ‎17 昆明的雨 ‎【知识与能力】‎ ‎1.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2.辨读品味,体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从自然中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养成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习惯。‎ 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昆明的雨的特点。‎ ‎ ‎ 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今天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 125‎ 二、辅读资料 有关昆明: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 ‎ 昆明市是灵秀而迷人的,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三、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鲜腴(yú) 篱笆(lí bɑ) 鸡土从(zōng) 缅桂花(miǎn)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学生自由练读。‎ ‎5.现在同桌之间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 ‎6.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又读懂了什么?思考:作者笔下的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请圈画出关键词句。‎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过昆明,写出了对昆明的雨的怀念。昆明的雨季长,明亮、丰满,舒适,充满绿意。‎ ‎7.作者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哪些与“昆明的雨”有关的内容?试加以概括。‎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雨中的景,雨中的仙人掌,菌子,果子,缅桂花及雨中的昆明人。‎ 四、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 由画导入,昆明雨的特点,昆明雨中的景和人,对昆明雨的想念。‎ 125‎ 昆明的雨 长————想念————口语 不气闷————喜爱————自然 明亮————感激————平淡 丰满————赞美————清新 使人动情————浓绿 ‎(民风、人情、生活)‎ ‎(动乱年代少有的宁静与恬然)‎ 第2课时 一、抒情导入,揭示课题 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舒服,这样的令人兴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昆明的雨》。教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 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学生结合第1课时回答。‎ 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 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写:‎ ‎(1)指名读文章。‎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学生交流。‎ ‎(3)你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明确:第2段和第11段,作者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 125‎ ‎,第2段,内容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结构:这句独立成段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第11段,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2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 ‎2.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作者流露出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明确:通过分析“我想念昆明的雨”的宾语重音,挖掘文章的深意:‎ ‎——想念的不仅仅是“雨”,还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风、人情和当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动乱年代里少有的宁静、恬然。‎ ‎3.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的画呢?‎ 小组交流后明确:①所画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③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品读课文,赏语言美 小组合作试着分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五、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昆明的雨是那样令人神往,似乎就是一个画中的故事,是一段让人怀念的时光。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昆明的雨吧!‎ ‎ ‎ 125‎ 仿照课文, 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个片段,200 字左右。‎ ‎《昆明的雨》是一篇自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的学与思, 给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时间, 让他们自学完成对课文的个性化解读, 并做好圈点批注。 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 我让学生将学习思考所得在组内展示交流。 最后, 我再针对学生的理解, 进行相应的点评指导, 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18 中国石拱桥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125‎ 第1课时 一、激情导入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辅读资料 ‎(一)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二)文学常识 ‎(1)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2)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 定义 作用 下定义 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一个说法,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 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分类别 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举例子 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反映一般的情况,真切地说明事物。‎ 通过具体事例,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列数字 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 作比较 选择有内部或外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 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打比方 运用比喻,增强被说明事物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更能吸引读者。‎ 此外,还有引资料、摹状貌、列图表、作诠释等说明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25‎ ‎1.生字生词 弧形(hú) 拱桥(gǒng) 洨河(Xiáo) 陡坡(dǒu)‎ 和谐(xié) 饮涧(jiàn) 桥墩(dūn) 郦道元(Lì)‎ ‎ 匀称(yún chèn) 惟妙惟肖(xiào)‎ 巧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等)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有比得上的。‎ 就地取材:在原地取用需要的材料。‎ 推崇:十分推重。‎ 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2.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石拱桥有什么特征?‎ 桥洞为弧形、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2)中国石拱桥又有什么特征?‎ 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美观、分布广、许多惊人的杰作。‎ ‎(3)作者是怎样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 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例子使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具体化,形象化,增强说服力。‎ 四、深入探究 ‎1.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2.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125‎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平实的语言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研读课文 ‎1.对于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它的实际功能。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 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不但不可省略,而且要使用它们来表达二者的递进关系。‎ ‎2.说说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其形状,突出其形式优美的特点。‎ ‎(2)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卢沟桥“非常雄伟”的特点。‎ ‎(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拿河堤与卢沟桥作比较,说明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作用。‎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表示根据现有材料推测,这样说防止了绝对化,语言严密。‎ ‎(2)(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经过限定的结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125‎ 中国石拱桥 介绍你家乡的一座桥或你所了解的世界名桥,300 字左右。‎ 这篇文章是初中学生正式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文, 虽然他们在小学学习过说明类文章, 但是关于说明文的知识点还没有进行系统学习。 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 我按说明内容的四大模块设计教学内容: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 说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我全面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为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教, 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生互动、 师生互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然而在教学中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对说明方法没有进行系统的讲解和练习, 有些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还不到位。 课后还需要抽时间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相应的补充讲解和练习。‎ ‎19 苏州园林 ‎1.积累“轩榭、败笔、嶙峋”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 ‎4.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的说明事物的能力。‎ ‎1.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125‎ ‎2.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3.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4.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2.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石拱桥》让我们领略了我国桥梁事业的伟大成就,今天,让我们去苏州园林游览一番,看看那儿的园林建筑。‎ ‎(二)自学探究 多媒体播放苏州园林图片,配以江南风格的音乐。‎ 多媒体显示:‎ ‎1.叶圣陶 ‎2.苏州园林 ‎(三)展示质疑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同时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2.教师检查预习,强调重点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1)辨明字间 ‎(2)辨明词义,并造句。‎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提示(多媒体显示)‎ 文章是从     角度,抓住   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学生明确:文章是从欣赏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总的特征条分缕析地介绍的。‎ ‎(四)延伸拓展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125‎ ‎2.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 ‎(五)难点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 学生讨论,明确:‎ ‎1.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3.还在那儿布置了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六)快乐过关 精读课文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此段的说明要占。‎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3.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1.积累下列词语。‎ 轩榭、败笔、嶙峋、镂空 ‎2.课后了解有关说明方法的知识,简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25‎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两段影片,请你们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苏州园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自学探究 明确: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 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明确:四个讲究。‎ ‎(四)展示质疑 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 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什么?‎ 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作比较、打比方 ‎(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 ‎1.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 ‎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其中又以为主。‎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文章分几个方面介绍池沼?‎ ‎6.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 ‎7.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8.文中“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中的“艺术”和“技术”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换?‎ ‎(六)配合图片,简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1.概括本段的段意 125‎ ‎2.指出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 ‎3.这段文字除用说明这种表达方式,还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七)整理说明顺序:概括——具体主要——次要 ‎(八)延伸拓展 ‎ 1.明确说明对象 ‎2.弄清所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4.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5.明确说明顺序 ‎6.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7.在说明文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及效果 ‎8.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三、总结提升 本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说明顺序合理,说明方法得当,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结构又显得清楚有序,实为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显示了叶圣陶先生驾驭复杂事物的非凡笔力。在领略苏州园林艺术美的同时,借鉴作者说明的技巧,力求学以致用。‎ ‎1. 完成课后“积累拓展”第五题。 2. 今天我们一起愉悦地游览了苏州园林, 写一篇随笔说说通过这次“旅游”,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200 字左右。‎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应陈从周之邀为摄影集《 苏州园林》写的一篇序,‎ 125‎ ‎ 选入教材时略有删节。 文章先介绍苏州园林给游览者留下的总体特征, 之后从苏州园林的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结构严谨, 思路清晰。 本节课我的授课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情景导人—教师导学—学情诊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小结。 在进行情景导入时我采用欣赏图片的方式, 先让学生直观地、 形象地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从文字中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在教师导学环节我向学生展示了作者资料、 苏州园林的概况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目的是使学生能知人感文, 并对苏州园林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和了解。 学情诊断环节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自主学习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厘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和结构。 合作探究环节旨在找出本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导入时间过长, 内容较多。 这给我的启发是导入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把握。 ‎ ‎20 蝉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 ‎3.学会提取和筛选主要信息的阅读方法。‎ 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体会把蝉人格化向我们介绍的好处。‎ ‎ 揣摩字词、 句子, 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情感。‎ 一、激情导入 古诗导入:出示古诗《蝉》的诗文。 ‎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不过,这个谜语可有点难,是一首诗,请同学们自己先来读一读,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 125‎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学生自读,指名猜。——蝉 ‎ 师: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古诗。 ‎ 师:有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也写了一篇关于蝉的文章,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 二、辅读资料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作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昆虫的故事》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字生词 窠(kē) 涂墁(màn) 罅隙(xià xì) 蚋(ruì) 喧嚣(xiāo)‎ 轧碎(yà) 孵化(fū) 跳蚤(zǎo) 黏土(nián)‎ ‎2.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并思考: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学生读文章,思考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两方面——蝉的地穴、蝉的卵。 ‎ 归纳:全文自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 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开始。 ‎ 这一部分的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 四、研读课文 ‎1.请大家在文中就蝉的挖洞、脱壳、产卵、幼虫钻土等细节细细品读,勾画出过程,看看作者是抓住了什么特点来进行介绍的?然后共同探讨并归纳:‎ 挖洞(第4自然段):分泌黏液,使泥土成为泥浆,固定隧道; ‎ 125‎ 脱壳(8-10自然段):找支撑点,外层皮由背上慢慢裂开,表演奇怪的体操;‎ 产卵(12-13自然段):选择最小的向上翘起的树枝,在枯枝上刺出三四十个小孔; ‎ 幼虫钻土(23-24自然段):四处寻找软土,用前足的钩扒掘,将土抛出地面,挖开土穴,钻进去,隐藏自己。‎ ‎2.我们这篇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蝉脱壳的呢?再读课文8-10自然段。‎ 先找支撑点——接着写背部变化——再依次写头部、吸管、前腿、翅膀和后腿的露出——最后写尾部。‎ ‎3.你从蝉脱壳的这些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观察的仔细、认真。‎ ‎4.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按昆虫一般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而是从中间的一环“幼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 这样安排顺序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 ‎①幼虫建筑地穴,这比成虫产卵要生动、丰富、有趣得多,以此开头,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跟随作者去进一步探究蝉的世界的奥妙;②使行文新颖活泼,不落俗套;③也是最重要的,是突出蝉“4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蝉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的活动)。‎ ‎5.请同学们列一张关于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表:‎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幼虫落在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变为成虫——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五、语言特色 ‎ 作为事理说明文,《蝉》是一篇科学小品。本文对“蝉”的说明既不像一般辞书、昆虫学著作那样进行系统的纯科学性的说明,也不像一般科学小品那样运用文学方法来表达。 ‎ ‎《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写由卵发育成蝉,表现出了蝉所经历的四年漫长历程的艰苦。这就使文章具有了较强的感染力,能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 125‎ 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又如以准确而形象的语言描写所观察到的情形,写蝉“在空中腾跃,翻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其中的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写了蝉脱壳的整个过程。‎ 仿照法布尔拟人化的手法写一个小动物,200 字左右。‎ ‎《蝉》是一篇科普文, 因为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 所以讲起来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 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设备, 播放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使课文内容形象化, 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想象。 学生仔细观看后, 再结合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赏析, 得以对文本的描述理解得更清晰、 更准确,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 ‎21 梦回繁华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写法。‎ ‎3.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领略这一国宝级画作的美,培养我们鉴赏,审美能力。‎ 125‎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和历史价值。‎ ‎2.品味作者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学习本文条理分明、细腻具体的写作特色。‎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 赏家把玩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了吧?(学生回答)对,《清明上河图》它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千百年来,它的魅力一直不衰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梦回繁华》。‎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汴梁(biàn)   题跋(bá)   绢本(juàn)‎ 翰林(hàn) 田畴(chóu) 料峭(qiào)‎ 簇拥(cù) 漕运(cáo) 舳舻(zhú lú)‎ 沉檀(tán) 摄取(shè) 遒劲(qiú)‎ 摩肩接踵(zhǒng)  络绎不绝(yì)‎ ‎2.识记重点词语的词义。‎ 工:善于,擅长。‎ 设色:(绘画)涂色,着色。‎ 田畴:田地,田野。‎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微寒。‎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孔道:必经之道。‎ 内忧外患:指国内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遒劲:雄健有力。‎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 细致入微:比喻看问题非常全面,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也指对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 ‎3.作者简介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有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介绍这 幅图的历史背景,画的作者,画卷的纵横,作品描绘的内容,画卷特点及历史价值等。‎ 125‎ ‎2.读了本文,关于《清明上河图》你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①我了解到了北宋时期,城市繁荣,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清明上河图》便是反映这一时期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一幅风俗画。②我了解到了画的作者张择端主要活动时期,籍贯,字,生平,爱好等。③我了解到了关于这幅图的画卷大小,描绘的具体内容,特点及价值等。‎ ‎(四)文本精读,理清顺序 细读课文第四段,作者是怎样有条不紊地说明画卷内容的?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①作者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描绘的内容,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具体逐一介绍,先 介绍近郊风光,再介绍赶集的乡人,进入大道岔道上扫墓归来的权贵,最后介绍近处小路上的行旅。②然后再介绍画面中段描绘的情景。先介绍汴河上的船,忙碌 的船工,顺水行驶的船,再介绍河上的拱桥结构、形状,桥的两端,最后详细介绍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船夫呼喊,桥上呼应,行人围观,这一紧张的一幕。③最后介绍画卷后段描写的街道,先介绍街道房屋店铺,再介绍店铺经营品种,最后介绍各行 各业及行人。画面内容虽纷繁复杂,但作者能够条理分明, 层次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还得益于作者采用了恰当的说明顺序。‎ ‎(五)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典雅生动。比如:①“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此句属于平实说明,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介绍了画卷的纵横。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留下无尽的回味。”——此句语言典雅生动,采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了画卷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特点。③“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 ”“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文中有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 使 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三、总结提升 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 北宋时 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我们对古代生活丰富的想象,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作者把它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探究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这幅画有揭示社会问题,谏劝宁徽宗之意,表现了画家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课外可以阅读《清明上河图的故事》一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1. 识记本文重点字词。 2. 以“我最喜爱的一幅画”为话题, 运用空间说明顺序描述画面,300 字左右。‎ 125‎ 在《 梦回繁华》的教学设计中, 我摒弃了旧传统“串讲”的教学模式, 设计“创设情景导入—配乐式阅读—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分享式品读”五大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 我以学生的自感、 自悟、 自学为基础, 大力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了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22 《孟子》三章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1.了解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人和”的作用、“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气节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从而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 反复诵读,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理解文章的观点。‎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 课前导入 二千多年前的一个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颁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卸下了19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简短,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千年,传诵至今。这就是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背景探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125‎ ‎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三)字词归纳 PPT展示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 古今异义 ‎①委而去之(古义:放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委托)‎ ‎②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3) 一词多义 ‎① 七里之郭 (助词,的)‎ ‎ 夫环而攻之(代词,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之 亲戚畔之(代词,他)‎ ‎ 寡助之至(动词,到)‎ ‎ 三里之城(内城)‎ ‎②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4) 词类活用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③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四)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②学生伴随着音乐试读课文,初步理解语句意思。‎ ‎③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工具书或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五) 研读赏析 125‎ PPT展示如下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小组选代表发言,教师明确。‎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 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由战争推及治国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 前面文章的中心论点已经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在前面课文的基础上,由战争推及治国,孟子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从而全面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有普遍性。‎ ‎ ‎ ‎1. 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富贵不能淫》。‎ 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 ‎(一)课前导入 复习孟子相关常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25‎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 (注意: 断句、正音) ‎ ‎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四)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 ‎ 1.小组代表展示。(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 ‎ 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 ‎ 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五)课文分析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什么?‎ ‎3.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4.文章的写作特色 ‎(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 ‎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焕发活力了。孟子2000多年前就概括了这种现象。‎ 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合作互动 ‎1.扫除字音障碍 125‎ ‎(1)教师强调重点字音、字形。‎ ‎(2)学生齐读重点字音,加深印象。‎ ‎2. 学生识记重点词句意思。‎ ‎(1)重点词语:‎ 发( ) 畎( ) 举 士( )‎ 举于士( ) 市( ) 任( ) ‎ 空乏( ) 拂( ) 所以( )‎ 曾( ) 恒过( ) 衡( )‎ 作( ) 入( ) 拂( )‎ ‎(2)重点句子:‎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④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朗读课文 ‎(1)同桌互相给对方朗读课文。‎ 要求:A、读准字音。 B、注意停顿、语速、重音。‎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指导字音、停顿方面的问题,强调:‎ 字音:舜发于畎亩之中( ) 傅说举于版筑之( )‎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 法家拂士( )‎ 停顿: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25‎ ‎ 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全班齐读。‎ ‎(三)导学归纳 ‎1.教师指导 朗读要求:‎ A.认准字音、字形。  ‎ B.注意停顿、语速、重音和语气、语调。‎ ‎2.学生试着背诵课文。‎ ‎(四)课文重点文言知识讲析 ‎1、重点实词; 2、重点虚词; 3、通假字(古今字); ‎ ‎4、一词多义; 5、古今异义; 6、词类或用; 7、特殊句式 ‎(五)反馈训练:‎ ‎1.反馈练习:重点句子翻译 ‎2.老师指导:‎ 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老师重点指导易出错的地方。‎ ‎3.思考: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困境出人才”,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事业;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二是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君主沉湎于享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4.文章的写作特色:‎ 多样的论证方式。‎ 将中心论点置于篇末,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述,这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125‎ ‎ ‎ ‎ ‎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 三题。‎ ‎《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有如下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 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一是分类整理文言词汇,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二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且提高文化欣赏品位。 在我的有效引导下, 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 也基本理解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迫, 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解读不能水到渠成地展开。 ‎ ‎23 愚公移山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言文。‎ ‎2.了解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课文意思,学会质疑问难。‎ ‎3.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提高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探究文章的内涵,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解读经典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125‎ 现在我让同学们欣赏一幅油画,哪位同学知道这幅油画的作者是谁?‎ 这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1940年为了宣传抗日而创作的一份不朽艺术作品,油画取材于中国古代一则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言文《愚公移山》,了解油画讲述的故事。‎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朗诵课文。‎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 示例: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互动学习:你敢挑战吗?‎ 活动规则:①以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的文言原文为诵读对象。‎ ‎②其他学生从“音准、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作出评价。‎ ‎4.学习小组之间就课前预习中圈点勾画的难词难句互相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补充。‎ ‎5.互动学习:智勇大闯关 闯关规则: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闯关者;一共有八道题目,由闯关者自选其中一道题目作为闯关内容;闯关过程中,如遇困难,可以求助本组其他学习成员,但同时意味着闯关失败;只身闯关成功者获“闯关小勇士”称号,奖励一颗五角星,计入平时成绩。‎ 附:闯关题 ‎【第一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年且九十 ②且焉置土石 ‎③以残年余力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 ‎⑤始一反焉 ⑥ 汝之不惠 ‎ ‎⑦亡以应 ⑧一厝朔东 ‎ ‎⑨无陇断焉 ‎【第二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始一反焉 ②且焉置土石 ‎ ‎③无陇断焉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⑥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⑦惩山北之塞 ⑧ 出入之迂也 ‎ 125‎ ‎⑨指通豫南 ⑩杂然相许 ‎ ‎【第三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其妻献疑曰 ②其如土石何 ‎③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 ④面山而居 ‎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第四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何苦而不平 ②面山而居 ‎③而山不加增 ④黑质而白章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 ⑥既而,儿醒 ‎⑦河阳之北 ⑧达于汉阴 ‎⑨投诸渤海之尾 ⑩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第五道题:解释加点词语。】‎ ‎①以君之力 ②跳往助之 ‎③隐土之北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 ⑥辍耕之垄上 ‎⑦故为之说 ⑧怅恨久之 ‎【第六道题:翻译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第七道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移山各持怎样的态度?】‎ ‎【第八道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有哪些现实困难?】‎ ‎6.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根据画面和画面标题朗读课文相关片断;或者根据画面和课文相关片断用自己的语言拟写画面标题。‎ ‎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朗读相关片段) ‎ ‎ 第二幅:举家献策图 (拟写画面标题) ‎ ‎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朗读相关片段)‎ ‎ 第四幅:公叟辩难图 (拟写画面标题)‎ ‎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朗读相关片段)‎ 125‎ ‎(三)研读课文,文本升华 ‎1.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 学生讨论交流。‎ ‎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这篇寓言故事的作者在构思本文时,对愚公和智叟的感情倾向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褒扬愚公贬损智叟。‎ 现在我们改写一下其中的一个细节,弱化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观色彩。‎ 将“河曲智叟亡以应”改为“河曲智叟复笑而对曰:‘……’”。请同学们补写省略号部分。‎ ‎(四)思辨争论,主题拓展 ‎1.课堂辩论:学生分男生和女生两组,展开辩论。‎ ‎ ⑴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 ⑵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⑶辩论说明:①先有正方一学生发言,接着反方一学生发言,依此反复,直至辩论结束。②辩论时不能抢话、插话。③对本方观点提出有力论据者,奖励一颗五角星;对对方学生发言能针锋相对驳斥者,奖励两颗五角星。④根据正反双方所得五角星数目评定辩论胜利方,胜利方每人奖励一颗五角星。⑤所有五角星计入个人平时成绩。‎ 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陈词: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辩驳,我们班的同学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尽显辩论之才华。愚公智叟到底孰智孰愚现在大家是各持己见,如果从学习这篇古老的寓言故事所传达的意义上说,老师认为无需一定要得出个单向的答案。一方面,愚公“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另一方面,智叟“对现状冷静分析”的审时度势务实态度也值得我们借鉴。 ‎ ‎2.拓展延伸:在当今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愚公和智叟两位古人谁应该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125‎ ‎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点。(不少于300字)‎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案中,笔者通过诸如“你敢挑战吗”“智勇大闯关”“改写文本”“课堂辩论”等一系列精心预设的语文活动,把课堂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将质疑讨论,交流评价的空间尽量归还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动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展现和发展。‎ 然而教学中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生成的有效性要求学习主体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自主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在课堂上得到良好发挥和发展。而学困生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参与过程中,参与的机会常常被别人抢走,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学习权利被变相剥夺。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认识、研究这一现象,格外关注、呵护学困生,通过教学预设的调整和教学生成的调控,想法设法为其提供机会,以使语文课堂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天地。‎ 在学生全体参与的积极性调动方面,笔者感觉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方式的运用彰显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教学设计中,学生朗读时的生生互评,“探究文意”和“课堂辩论”过程中五角星的表扬记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望和表现的潜能。当然,形成性评价的操作需要教师进行周密和整体的规划,要注意数据和材料及时积累和整理,这需要语文老师有坚守的意志和毅力。‎ 125‎ ‎24 周亚夫军细柳 ‎1.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帮助学生认识周亚夫恪尽职守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1.学习本文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理解文中对比衬托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周亚夫忠于职守的精神,理解其精神内涵中所包含的现实意义。‎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掠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多么震撼人心的语言,由此可见,军纪严明,才能成就伟业。今天,我们就要去见证这样一位刚正的将军。‎ ‎(二)顺畅朗读 ‎1.录音范读。‎ ‎2.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3.齐读全文。‎ ‎(三)作者及背景介绍 ‎1.司马迁(约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历史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其所写人物传记既有宏伟的画面,又有深邃的意蕴,形成了雄浑雅健的风格。代表作品有《史记》《报任安书》等。‎ ‎2.汉文帝即位后,同匈奴贵族继续采取和亲政策,双方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后来匈奴的单于听信了汉朝奸细的挑拨,跟汉朝绝交。公元前158年,匈奴的单于起兵六万,侵犯上郡和云中,杀了不少老百姓,抢掠了不少财物。汉文帝派三位将军带领三路人马去抵抗。为了保卫长安,另外派了三位将军带兵驻守在长安附近:将军刘礼驻扎在霸上,徐厉驻扎在棘门,周亚夫驻扎在细柳。‎ 125‎ ‎3.《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着巨大的价值,故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翻译课文 ‎1.按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2.翻译接龙,请学生们逐句翻译并互相纠正。‎ ‎3.老师讲解归纳难点字句。‎ ‎(五)朗读课文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讨论分析 ‎1.文章通过文帝劳军的场面塑造了周亚夫的形象,文帝是如何评价周亚夫的?‎ ‎2.你同意文帝的观点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引导学生找出文帝在细柳营所遇所见之情景,并归纳出细柳军营的特点;‎ 追问:文帝在细柳所见所遇以军士的言行为主,而周亚夫写了两句话,难道文章要表现的主要人物不是周亚夫?如果是,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什么写法?)‎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本问引出三组对比)‎ 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 ‎“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 “直驰入” ——军纪松弛。 ‎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 “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事。‎ ‎4.小结分析:周亚夫性格及本文所用描写方法。‎ ‎5.“既出军门,群臣皆惊”,这一“惊”字是对群臣反应的高度概括,请为“惊”‎ 125‎ 后加一个字来谈谈他们的感受和反应。‎ ‎(追问:群臣皆惊,为什么文帝不“惊”?由此可见,文帝是一个怎么样的皇帝?)‎ ‎1.抄写词语并背诵 ‎2.熟读全文 这节课我紧紧围绕着《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进行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活跃, 并且有效地兼顾了各个层面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效果的检验。 学生把课堂当成展示自我的平台, 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很好地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质疑、 探究环节,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并且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 在体验中进取。 在分析周亚夫的形象时, 我加用了适当的点拨, 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教育, 完成了“文以载道”的德育任务。 ‎ ‎25 诗词五首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25‎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 ‎ 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 ‎ 第1课时 ‎《饮酒(其五)》《春望》‎ 一、激情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本课我们要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饮酒(其五)》‎ ‎1.辅读资料 陶渊明(352或365-427),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2.基础知识 结庐:构筑房舍。‎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125‎ 悠然:悠远闲适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日夕:傍晚。‎ 相与还:结伴而归。相与,相伴。‎ ‎3.诗歌赏析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前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是景物描写。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含蓄寄托了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还在规劝其他人;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想分辨清楚,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4.小结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三、《春望》‎ ‎1.辅读资料 125‎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鄜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基础知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地抓。 浑:简直。‎ 欲:要,就要。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3.诗歌赏析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寄情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家书抵万金”‎ 125‎ 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迫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4.小结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第2课时 ‎《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 一、激情导入 在上节课,我们分别学了《饮酒(其五)》和《春望》,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是一个习惯。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词的学习 ,继续徜徉在诗词的古风古韵中。‎ 二、《雁门太守行》‎ ‎1.辅读资料 李贺(790-816),字长吉,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125‎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2.基础知识 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 黑云压城: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比喻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向日:迎着太阳。向,向着,对着。‎ 角:军中号角。‎ 临:逼近,到,临近。‎ 声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报:报答。‎ 玉龙:宝剑的代称。‎ 君:君王。‎ ‎3.诗歌赏析 ‎(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25‎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4.小结 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帖,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 三、《赤壁》‎ ‎1.辅读资料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基础知识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125‎ 销:销蚀。‎ 将:拿,取。‎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 ‎3.诗歌赏析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这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诗人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4.小结 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写,恐怕用意还在于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四、《渔家傲》‎ ‎1.辅读资料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 125‎ 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笺注》。‎ 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春,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此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2.基础知识 渔家傲:词牌名。‎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情意恳切。‎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叹息,慨叹。‎ 学诗谩有惊人句:隐括杜甫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谩有,空有,“谩”同“漫”,空,徒然。‎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吹取:吹得。‎ ‎3.词句赏析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开头两句活绘出一幅仙境一般的壮丽景色。这里虽然写的是作者在梦中所幻想的自然景象,但这一幻想无疑是她在人生道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流徙奔波之苦的潜意识所促使的。所以,在它里面既有壮丽的一面,又有艰险的一面。‎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帝所”,指天帝居住的宫殿。她听着天帝在对她说话,殷勤地问她要回到哪里去?李清照南渡以来,一直飘泊天涯,备受排挤与打击,尝尽了人间的白眼,如今天帝这么关照她,使她感到多么温暖啊!作者这么写,不管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把天上和人间作了一个鲜明的对照,讥讽了黑暗的现实社会。这就引出了词的下片,由她诉说自己的困难和心愿。‎ 125‎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作者借此表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这里着一“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谩有”,是“空有”或“徒有”的意思。这一句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慨叹自己有才而不能为世所用,有怀才不遇之感;二是社会动乱,文章无用。‎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一句,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为神仙所居,在渤海中。尽管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可见她的梦想仙境,正是她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表现。她要回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去,正是反映出人间存在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现实。‎ ‎4.小结 这首词,思路开宕,想象丰富,意境辽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它把读者带到仙境中去,饱览丰富多姿的云涛;大鹏展翅万里的浩大境界,以及那轻舟乘风吹向三山的美景,使人为之神往。这种借神仙境界来表达自己胸怀的浪漫主义作品,在李词中是极为罕见的。‎ 李清照本为婉约派的女作家,能写出如此豪放的词,除了乱世迫使她从闺阁中走出社会,面对现实这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有她的主观因素,就是她的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敢想敢说;同时,她遍读群书,记忆力强,不常见的字句、故事,都能一一记得,这就丰富了她的形象思维,使她对各种神话传说和典故,都能运用自如,来书写自己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心愿,从而构成了这首具有浪漫情调而又气魄宏伟的豪放词。‎ 125‎ ‎1. 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诗歌。 2. 从五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初中阶段重在读懂诗歌, 课标中虽没有提出欣赏诗歌的要求, 但我们仍要着力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其中已包含了欣赏的成分。 这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 其实不然。 因为在本阶段, 培养上述两种能力旨在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并巩固学生对诗句的记忆。 所以本节课我在教学时, 注重从诵读入手, 精讲多读, 以读带品。品读时, 我要求学生读出作品的节奏韵味,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读出作者表达的内在感情。 教学时, 我注重让学生自己理解, 只在关键点上进行点拨, 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 12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