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人教版(2016部编版)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短文两篇 记承天寺夜游》 人教版(2016部编版) (1)

苏 轼 有 关 作 者 朗 读 课 文 重 点 字 词 本 文 中 心写 作 特 色 问 与 答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 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北宋杰出的文学 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于诗、词、散文无 所不长。他的词,开宋代豪放词风,散文方面, 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也是书法家 和画家。一生在仕途上历尽坎坷,他在逆境中达 观自乐,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文,本文是他于六 丰六年(1083)在黄州任上所作。 记承天寺夜游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行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 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衣:脱了衣服 欲睡:打算睡觉 欣然起行: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欣然:高兴地;起行: 走到户外。 念:考虑,想到 遂至:于是就到。遂:于是就;至:到 亦未寝:也没睡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 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 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张怀民也还没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 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 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 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倆这样的闲人啊! 问 与 答 ①. 请大家思考一下,本文能分为几层?每层意思是什么? 能分为四层: 第一层(第1句):写夜游的起因。 第二层(第2-3句):交代同游之人。 第三层(第4句):写月下承天寺的美景。 第四层(第5-7句):抒发感慨,表现复杂微妙的心。 ②. 谁能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呢?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思想感情微妙而复杂。貶滴的悲 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本 文 中 心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清幽宁静的月夜美景,表现了作者复杂微 妙的心境。 写 作 特 色 ①. 缘事写意,富于理趣。 ②. 语言朴素自然,写景富于诗情画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