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7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专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愚公移山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十三课 愚公移山 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rèn sè kuí hè běn shuānɡ chèn sǒu kuì wú cuò 2 (1)将近 (2)苦于 阻塞 (3)赞同 (4)放置、安放 (5)更替 (6)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7)愁苦。文中指担 心 (8)被……所感动 (9)同“返”,往返 (10)同“慧”, 聪明 (11)没有 (12)放置、安放 (13)曲折,绕远 3 (1)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 王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2)冬夏换季,才往返 一次。(3)你也太不聪明了!(4)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 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5)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 变的地步。 4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遂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寒暑易 节,始一反焉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5 A(“其妻献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凭借愚公一人之力不能 移山,二是考虑到移山的过程中所挖的土石没有办法堆积,并 不是持反对意见) 6 示例:愚公不愚蠢,他挖山体现的是一种锲而不舍,不放弃, 有毅力,有长远打算的精神,从他不愿绕山开路,而愿意去挖 山,也能看出愚公不逃避问题。他想要挖山的本质,也是为他 人着想,但他挖山的行为却不值得借鉴。 7 (1)阻塞 (2)险峻的大山 (3)凭借 (4)同“返”,往返 (5) 正在 8 (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李白被她的想 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注意译准 “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9 语言描写 10 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 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11 (1)将近 (2)赞同 (3)哪里 (4)敲、打 (5)苦于 12 (1)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2)激发老人的志向,将要移山。 13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怆彼居之湫隘,惩祁寒之惨毒 14 详略安排:甲文比较简略,只用了“方七百里,高万仞”几 个字概括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乙文详细描述,“昔太 行耸峙,王屋作固。千岩纠纷,万仞回互。蓄冰霜而居夏凝 结,联源流而飞泉积素”不仅写了山高,还描写了周边景象。 文辞风格:甲文是散句,长短都有;乙文是辞赋,颇多骈句 对仗,句式整齐押韵,朗朗上口。 15 B 16 (1)在洛河北岸 (2)在衡山南面 (3)在华山北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万仞( ) 惩山北之塞( ) 魁父( ) 荷担者( ) 箕畚( ) 孀妻( ) 始龀( ) 智叟( ) 穷匮( ) 亡以应( ) 一厝( ) . . . . . . . . . . . rèn sè kuí hè běn shuānɡ chèn sǒu kuì wú cuò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年且九十______ (2)惩山北之塞______ ______ (3)杂然相许______ (4)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 (5)寒暑易节______ (6)其如土石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何苦而不平__________________ 将近. . . . . . . . 苦于 阻塞 赞同 放置、安放 更替 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愁苦。文中指担心 (8)帝感其诚______________ (9)始一反焉_______________ (10)汝之不惠_______________ (11)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 (12)一厝朔东_____________ (13)出入之迂也_____________ . . . . . . 被……所感动 同“返”,往返 同“慧”,聪明 没有 放置、安放 曲折,绕远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 屋山怎么样?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3)甚矣,汝之不惠! 你也太不聪明了!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愚公移山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从侧面表现移山之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坚信山可移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运于渤海之尾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5.(教材“思考探究一”变式题)文中人物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不同,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其妻献疑”可以看出妻子对于移山存有疑虑,持反对态度。 B.从“跳往助之”可以看出邻居的孩子不顾力量弱小,支持移山。 C.从“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可以看出智叟对于移山持轻视、嘲讽 态度。 D.从“帝感其诚”可以看出天帝被愚公移山的行动及精神感动。 A “其妻献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怕凭借愚公一 人之力不能移山,二是考虑到移山的过程中所挖 的土石没有办法堆积,并不是持反对意见 6.(素养创新题)拓展探究。有人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 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 绕山开路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愚公不愚蠢,他挖山体现的是一种锲而不舍,不放弃,有 毅力,有长远打算的精神,从他不愿绕山开路,而愿意去挖山, 也能看出愚公不逃避问题。他想要挖山的本质,也是为他人着想, 但他挖山的行为却不值得借鉴。 (一)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 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 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 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 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 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 无陇断焉。 【乙】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 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5分) (1)惩山北之塞______ (2)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 (3)以君之力______ (4)始一反焉________________ (5)逢老媪方磨铁杵______ . . . . . 阻塞 险峻的大山 凭借 同“返”,往返 正在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注意译 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 9.甲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人物 描写方法。(2分) 1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语言描写 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 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 【乙译文】磨针溪是在眉州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 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 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 一块武氏岩。 (二)(2019·阜阳期末)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 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 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 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昔太行耸峙,王屋作固。千岩纠纷①,万仞回互②。蓄 冰霜而居夏凝结,联源流而飞泉积素。爰③有谆谆④愚叟,面兹林 麓。怆⑤彼居之湫隘⑥,惩祁寒⑦之惨毒。激老氏之志,且欲移山。 (节选自丘鸿渐《愚公移山赋》) 【注】①纠纷:积聚,垒聚。②回互:互相遮藏。③爰:语 气词。④谆谆:忠谨诚恳的状貌。⑤怆:悲伤。⑥湫(jiǎo)隘: 低洼狭小。⑦祁寒:大寒。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年且九十______ (2)杂然相许______ (3)且焉置土石______ (4)叩石垦壤_________ (5)惩祁寒之惨毒______ . . . . . 将近 赞同 哪里 敲、打 苦于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2)激老氏之志,且欲移山。 激发老人的志向,将要移山。 13.两文中都写到了愚公移山的原因,甲文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乙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出入之迂也 惩山北之塞, 怆彼居之湫隘,惩祁寒之惨毒 14.甲、乙两文中都写到太行山、王屋山的高大,但两文的详略安 排和文辞风格却不同,请你简要概括。(4分) 详略安排:甲文比较简略,只用了“方七百里,高万仞”几个字 概括了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乙文详细描述,“昔太行耸峙, 王屋作固。千岩纠纷,万仞回互。蓄冰霜而居夏凝结,联源流而 飞泉积素”不仅写了山高,还描写了周边景象。文辞风格:甲文 是散句,长短都有;乙文是辞赋,颇多骈句对仗,句式整齐押韵, 朗朗上口。 【乙译文】过去太行山、王屋山耸立对峙。乱石积聚,高峰 回环。盛夏时节山顶冰雪凝结,山中飞泉积水处处可见。忠厚勤 劳的老愚公,西对山麓林莽。苦于居住地的低洼狭小、四季遮阴 的寒冷。(于是)激发老人的志向,将要移山。 15.下面诗句中提到的古代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顺序正确的一组 是( )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③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B 16.从课文学习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 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 城镇的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出下列城市所处的位置。 示例:江(长江)阴在长江南岸 (1)洛(洛河)阳____________; (2)衡(衡山)阳____________; (3)华(华山)阴____________。 在洛河北岸 在衡山南面 在华山北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