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课件(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课件(三)

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复习课件 ( 三 ) 目录 当堂检测 02 01 作品梳理 01 作品梳理 · 第 36 首 饮酒(其五) · 第 37 首 春望 · 第 38 首 雁门太守行 · 第 39 首 赤壁 · 第 40 首 渔家傲 第 36 首 饮酒 ( 其五 ) 东晋 陶渊明 结庐 ① 在人境 ②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③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 ④ 见南山。 山气 ⑤ 日夕 ⑥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重点注释 ①结庐:建造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②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③ 尔:如此,这样。  ④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⑤ 山气:山间的云气。  ⑥ 日夕:傍晚。 背景知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 《 饮酒 》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诗人借“饮酒”的话题,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重点赏析 (1) 炼字 “心远”是本诗的诗眼 ,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自然会偏僻安静。“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俗世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 (2) 修辞手法 第三、四句采用 设问的修辞手法 ,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 一问一答 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 ——“ 心远地自偏”。 (3) 表达方式 第一、二句 叙事 ,概括写出诗人的生活环境。三、四两句 议论 ,以设问的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 中 独 享安闲的缘由。五至八句细致地描写采菊的情景, 景中寓情 。最后两句 抒情 ,“忘言”中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 (4) 表现手法 ① 衬托 。第五、六句写东篱、南山,以景物衬托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 ② 寓情于理 。前四句 在事理中融情 ,透露出诗人恬淡 的 心境 。最后两句既是 抒情 ,又蕴涵了一种人生意趣。 整首诗景中含情,情中见理 。 ③ 情景交融 。五至八句描写采菊,并以所见景色写心境, 景中寓情 。五、六两句,既是 写景又是抒情 ,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七、八句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心境,将情融于景中。 (5) 典故 第九、十句用典,化用了 《 庄子 》 中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6) 情感 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作品主旨 这首诗歌颂了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我为什么能这样? ( 因为 ) 心情闲适,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山间的云气在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 这 里面蕴含着人生的意趣,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第 37 首 春  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 ① 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 ②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 ③ 欲不胜 ④ 簪。 重点注释 ①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②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指战事。  ③ 浑:简直。 ④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背景知识 此诗为安史之乱时期杜甫在长安所作。唐肃宗至德元载 (756) 八月,杜甫将家安置在鄜州,只身前往灵武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该诗作于次年三月。 重点赏析 (1) 炼字 ①全诗 以“望”字贯穿全篇 。写出了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感情。 ② “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 ,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但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象却令人满目凄然,为全诗营造了 荒凉凄惨的气氛 。 ③ “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 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 (2) 修辞手法 颈联用了 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 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 (3) 表现手法 ① 移情于景 ( 融情于景 ) 。花、鸟本是自然物,现在 由于 诗人 的特殊心境,在写景中融入个人的情感,将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更突出了诗人感时伤世、忧国思家之情的深沉 。 ② 对比 。“国破”的断垣残壁与“城春”的生机勃勃构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突出了长安城沦陷后的破败景象, 寄寓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深沉感慨 。 (4) 形象 塑造了一个 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 形象。 (5) 情感 表达了诗人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的感情。 作品主旨 诗人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感情。 参考译文 国都已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久别家人,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战事已经几个月没有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第 38 首 雁 门太守行 唐 李 贺 黑云压城 ① 城欲摧 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 ③ 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④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 ⑤ 为君死。 重点注释 ①黑云压城:比喻敌军攻城的气势。 ②城欲摧:城墙仿佛将要坍塌。 ③角:军中号角。 ④塞上燕脂凝夜紫: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燕脂,胭脂,色深红。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战场血迹。 ⑤玉龙:指宝剑。 背景知识 《 雁门太守行 》 是古乐府旧题。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重大的战事。从有关 《 雁门太守行 》 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资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重点赏析 (1) 炼字 “黑云” 一词营造了大战开始之前的紧张的氛围;“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修辞方法 首联运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 ,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了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 (3) 表现手法 衬托 。三、四句分别从 听觉和视觉 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人多势众,步步紧逼。守军士气高昂,奋力反击。 战斗 从 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激烈场面,只简略写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渲染出黯然凝重的氛围, 侧面衬托 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 (4) 典故 易水、黄金台 。①“易水”是荆轲刺秦的出发地,引用这一典故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 。 ②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 作品主旨 诗人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高度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立志报国的精神。 参考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境,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战士们的铠甲迎着阳光,如金色鳞片般闪闪发光。 号角声响彻秋天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半卷着红旗的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夜寒霜重,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信任和重用,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第 39 首 赤  壁 唐  杜牧 折戟 ① 沉沙铁未销 ② ,自将 ③ 磨洗认前朝 ④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 ⑤ 春深锁二乔 ⑥ 。 重点注释 ①戟:古代兵器。 ②销:销蚀。 ③将:拿,取。 ④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⑤铜雀:即铜雀台。 ⑥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背景 知识 处于晚唐这样难有作为的时代中,人们失去了中兴的锐气,杜牧的宏伟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感慨生不逢时。诗中所写的赤壁,并不是孙刘联军击败曹操的实际地点,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吊古伤今,抒发感慨。 重点赏析 (1) 情感 感慨自己缺少像周瑜那样天时、地利、人和皆 备的 机遇,抒发了 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抑郁不平。 (2) 炼字 “锁”形象地写出了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 。 ( 3) 表现手法 ① 以小见大 。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② 借物起兴 。前两句以古战场上的遗物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暗寓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引出对古人和古事的感慨,为后两句的论史抒怀做 铺垫 。 作品主旨 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抑郁。 参考译文 折断的戟沉在江底,还没有销蚀。拿来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时代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二乔就会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第 40 首 渔家 傲 宋 李 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 ① 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②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 我报 ③ 路长嗟 ④ 日暮,学诗谩 ⑤ 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 ⑥ 正举。风休住,蓬舟 ⑦ 吹取三山 ⑧ 去! 重点注释 ①星河:银河。 ②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③报:回答。 ④嗟:叹息,慨叹。 ⑤谩:同“漫”,空,徒然。 ⑥鹏:古代传说中最大的大鸟。 ⑦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⑧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背景知识 渔家傲,词牌名。北宋灭亡后,李清照随难民南渡,后来只身漂泊江南,孤寂困窘。据史料记载,她曾在海上航行,历尽艰险,这首词便与这段真实的生活经历有关。 重点赏析 (1) 炼字 ①开头两句写拂晓时候天上云海茫茫的景象,用 “接” “转”“舞” 三个动词, 来写云涛汹涌的境界。 “接” “连” 二字把四垂的天幕、翻腾的云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 浑茫无际的景象 。“舞”字化静为动,变平凡为神奇,出色地描绘了繁星的闪烁 。 ② “谩”字,“谩有”是“空有”的意思,流露出一个 封建时代的妇女对现实的愤懑 。 (2) 典故 ①“九万里风鹏正举”化用了 《 庄子 》 中的“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三山”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相传为仙人所居。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 美好境界 的追求 。 (3) 情感 这首记梦词通过描写梦境,抒发了词人内心的 苦闷 ,也表现出 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 (4) 表现手法 烘托、虚实结合 。这首词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鹏正举” , 是 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 (5) 写作风格 这首词风格豪放,意境阔大,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 作品主旨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含着词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表现出她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译文 漫天的云涛汹涌翻滚,连着早晨的雾气。银河流转,星星点点如千帆漂荡。梦魂仿佛来到了天帝居住的地方,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他热情而又诚恳地问我要到哪里去。 我回答说,路途还很漫长,而天色已晚。即使我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 我要 ) 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吹到海上的仙山上去吧! 当堂检测 02 1 2 3 阅读 《 渔家傲 》 ,完成下列各题。 1 .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星河”指银河,“帝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山”指的是蓬莱等三座仙山。 B .“九万里风鹏正举”中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 《 逍遥游 》 对它也有描绘。 C .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D .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词人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 答案 】 D 2 .作者在开篇写天、云、雾、星河、千帆等许多物象,景象极其壮丽,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片前两句的画面。 天上云海茫茫,那一团团的白云相接,就像奔涌的波涛,又和拂晓的晨雾连在一起,越发显得迷蒙。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银河好像也在流转,好似漂浮着许多船,风帆舞动,随云涛起伏。 3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嗟”字是叹息、慨叹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谩”字是空、 徒然 的 意思,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一是空有诗情诗才,因知音 ( 丈夫 ) 早逝,而无人能会意;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