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件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确定目标 • 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 2.体会课文中排比、对比手法的运用。 • 3.了解孟子“仁政”的思想,引导学生学 习做人的道理。 了解作者 •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 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 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 “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检查预习 • 1.天时不如地利 •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 3.夫环而攻之 • 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6.委而去之 • 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8.寡助之至 • 9.亲戚畔之 • 10.故君子有不战 指导朗读 • 读准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 • ①七里之郭 • ②米粟非不多也 •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④亲戚畔之 明确答案 • ①七里之郭(guō) • ②米粟(sù)非不多也 • ③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④亲戚畔(pàn)之 指导朗读 • 读准下面句子的节奏,用“/”表示。 •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城非不高也 •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明确答案 •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③城/非不高也 •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参考译文 •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 团结。 •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 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 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 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呀。 参考译文 •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 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 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 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 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参考译文 •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 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 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 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 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 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 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突破重点 • 1.这是一篇议论文。请同学们思考,这篇议 论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答案 •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突破重点 • 2.这一句话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这样写有 什么好处? 明确答案 • 2.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孟子先提出三个 概念天时、地利和人和,然后将这三者加 以比较,层层推进,又用两个“不如”, 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在比较中立论, 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突破重点 • 3.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明确答案 • 3.围绕中心论点,作者用两个例子论证中心论 点。先是说区区小城,四面攻打,即使占尽天 时也不能胜,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观 点。紧接着又说“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这是“地 利”,但是“委而去之”,是因为民心尽失, 城不攻自破,这是说“地利不如人和”。两个 例子并非实际战例,而是作者泛指,因而更具 普遍性,也更有说服力。 突破重点 • 4.其实到第三段,这篇文章已经论证结束。 那么文章为什么还要写最后一段? 明确答案 • 4.最后一段进一步论述,将范围由战争推及 到治国,体现了孟子的治国主张“仁政”。 突破重点 •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的“道” 具体含义是什么? 明确答案 • 5. “道”是王道,是民心;“得道”就是 “得民心”,也即“人和”。得民心者, 所向披靡;失民心者,不攻自溃。 突破重点 • 6.请同学们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 明确答案 • 6.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深化论点 赏析语言 • 这篇文章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下面是古今对 《孟子》的一些评论,请结合课文,谈谈你 的理解。 • 1.东汉赵岐《孟子章句•题辞》:“《孟子》 长于譬喻。” •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气势磅礴。 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 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 之能御。” 明确答案 • 1.这篇课文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 类比推出治国的道理。这样的譬喻虽然从 逻辑上有些牵强,但却使孟子的论辩富于 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明确答案 • 2.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 加排比,“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运用层 递排比,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布置作业 • 1.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 第一,用在并列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 形容词性、动词性短语,表示并列、转折、承 接等关系。 • 第二,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表示修饰关系。 • 第三,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表 示假设关系。 布置作业 • 请判断下面各句中“而”的用法。 • (1)环而攻之而不胜 • (2)然而不胜者 • (3)委而去之 •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布置作业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宋朝以后,《孟子》成为《四书》之一,实际上它 占《四书》一半以上的篇幅,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 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形容的影响。而 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为民请命,他讲的话有时也富感 情性,有时尤任直觉,例如“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 厨”。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 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这关 键处有如卢梭之论自由。 布置作业 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 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 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 的需要。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 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 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 信书不如无书”。 (选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 布置作业 3.阅读下面选自《孟子》的一篇短文,然后据此谈谈 你对《孟子》语言特色的理解。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 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