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2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word解析)
2018-2019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 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 ) A. 南京 B. 上海 C. 虎门 D. 北京 2.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3.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 ) A. 思想观念解放 B. 大众报业发展 C. 铁路交通发达 D. 轮船航运繁荣 4. 曾经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的国家是( ) A. 葡萄牙 B. 英国 C. 日本 D. 美国 5.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A. 曾国藩 B. 康有为 C. 邹容 D. 陈独秀 6.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 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7.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第13页,共13页 A.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8. 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按顺序排列(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公车上书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 ⑥①④⑤③ B. ⑥②①④③⑤ C. ⑥①④③⑤ D. ⑥②①④⑤③ 9. 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 A.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B.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C. 民族革命,推翻满清 D.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10. 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共和 ③君主立宪 ④民主、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①③②④ 11.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 师夷长技 B. 实业救国 C. 民主科学 D. 救亡图存 1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13. 以下各项中,属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的是( ) A. 领导阶级 B. 革命任务 C. 指导思想 D. 革命主力 14.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区别是( ) A. 领导阶级不同 B. 革命任务不同 C. 革命对象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15.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第13页,共13页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办 C. 南昌起义的发动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16.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 发动武昌起义 B. 领导南昌起义 C. 发动秋收起义 D.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7. 某同学想通过看电影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观看,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④② D. ②①③④ 18.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1937年,卢沟桥成为全中国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在这里发生了( ) A. 四一二政变 B. 七七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9. 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 A. 修建京张铁路 B. 创办大生纱厂 C. 研制工业纯碱 D. 编写《海国图志》 20. 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 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 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虎门销烟 C. 鸦片战争 D. 甲午战争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第13页,共13页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 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 哪些人是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五四运动中哪一阶层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不得照抄材料)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大会上讲话指出:“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你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2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松花江上》歌词 材料二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这里响起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枪声,揭开了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的序幕。 --改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中国人民经过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浴血奋战,并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配合,在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之后(总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直接财产损失达一千亿美元……),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摘自人教网 材料一表现了东北人民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制造哪一事件后的悲痛与愤懑? 材料二列举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战役(各一例)。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结合以上材料请你谈一谈,促使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第13页,共13页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3月5日的《时报》对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过这样的描述: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辩子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 材料二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唯任其侮辱而莫之御。 --郑观应《盛世危言》 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材料一中对我国地方出现铁路持什么态度?你认为铁路运输的优点有哪些? 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铁路事业发展前景可观,出现了高铁、地铁,请你谈谈铁路给我们出行带来怎样的影响? 第13页,共13页 答案和解析 1.C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鸦片全部当众销毁。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伟大起点。故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点在虎门。 故选:C。 本题以“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虎门销烟的知识. 掌握虎门销烟的时间、过程及意义. 2.A 依据材料中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开始。 故选:A。 注意本题的关键词是“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可知考查鸦片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3.B 1882年10月24日,顺天乡试刚刚发榜,次日凌晨,印着中榜者名单的《申报》就出现在江苏、安徽、浙江的各售报点,这期报纸大为畅销。这反映了大众报业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刊载新闻、评论、广告等内容。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4.C 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故选:C。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相关内容. 注意区分记忆掌握条约的主要内容. 第13页,共13页 5.B 由材料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并结合所学知,这是康有为的主张,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曾国藩是洋务派,邹容是革命派,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派。 故选:B。 本题以历史人物图片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事件以及作用。 6.D 之所以出现材料所述的结果,是因为《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D。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 本题难度不大,注意扎实掌握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等。 7.D 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这说明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极大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故选:D。 本题以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马关条约》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8.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与辛亥革命无关。其它时间都与辛亥革命有关,成立中国同盟会是1905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是1912年1月1日,武昌起义是1911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3月,成立兴中会是1894年。所以上述事件的顺序为⑥①④③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的有关内容。 注意准确识记辛亥革命的时间。 9.B 依据题干材料“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反对封建帝制,所以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政治革命,建立民国。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 第13页,共13页 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故选:B。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把握为避免重蹈太平天国失败的覆辙,孙中山所提出的主张。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政治主张,解答本题注意理解题干材料。 10.D ①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口号。 ②变法维新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口号。 ③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④民主、共和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口号。①②④③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1.C 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 故选:C。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时间、领导人、过程、结果及影响。 12.B “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是指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故选:B。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掌握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13.B 属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的是革命任务。中国近代的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它们的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进一步扩大,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包括农民、资产阶级甚至统治阶级,他们奋起斗争,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探索之中,但最终都归于失败。 第13页,共13页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注意全面对比其异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14.A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因此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区别是领导阶级不同。 故选:A。 本题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最重要的区别为切入点,考查五四运动。 本题以五四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5.D A.中共“一大”是参加会议的13个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B.黄埔军校的创办是国民党创办的用来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C.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发动的武装起义,体现不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D.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体现出材料中“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相关内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本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属理解层面的要求.掌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的重要意义. 16.D 通过题题干材料中的“毛泽东、共产主义、灵活和使中国起死回生”四个关键词,在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完全符合这四个关键词。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在进攻中心城市受阻后,他正确分析了革命形势后,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发展。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13页,共13页 的革命道路的突出贡献。 解答本题需要先找出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然后与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对应选择或排除,A、B不属于毛泽东的事迹,C不符合灵活和使中国起死回生的重大影响。 17.D ①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②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③血战台儿庄发生在1938年;④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重要史实发生的时间,注意从图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排序型题目需要准确识记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或逻辑关系。 18.B 依据题干“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可知,这是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故选:B。 本题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19.B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与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有关的是创办大生纱厂。 故选:B。 本题考查了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 20.C 该题考查鸦片战争史实的认识。林则徐生平史迹重要的就是虎门销烟,而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而中英《南京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等。再加上英军等关键词,可得出相关历史事件是鸦片战争,故答案是C。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知识点,虎门销烟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战争期间英 第13页,共13页 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内容需重点记忆。 有的考生一看到林则徐生平史迹,会错选成B虎门销烟,所以考生要注意审题,把题干部分认真读完,再分析思考。 21.【小题1】(1)由“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可以看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集会、抗议等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学生成为五四运动中的先锋。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运动,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护祖国统一,不参加分裂国家的活动;积极加中国共青团,学习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 故答案为: (1)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学生;工人阶级。 (3)“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4)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护祖国统一,不参加分裂国家的活动;积极加中国共青团,学习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本题以五四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2. 【小题1】(1)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由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材料一是出自《松花江上》,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 (2)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3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第13页,共13页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4)中华民族能够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主要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国际友人、海外华侨的支援等.根本因素是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故答案为: (1)九一八事变. (2)正面:台儿庄战役;敌后:百团大战. (3)历史意义,国内: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国际: 中国人民为抗击法西斯侵略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4)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名族统一战线;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起决定作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支;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两点即可). (1)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2)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准确识记. (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 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建议学生系统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抗战胜利的因素和意义.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3.【小题1】(1)根据材料一“1912年3月5日的《时报》对当时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有过这样的描述: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辩子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可知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是出现了新式教育、易服装、剪发辫、废缠足、新礼仪、新舞台等。 (2)材料一内容中对我国地方出现铁路持的态度是持肯定态度;我认为铁路运输的优点有快捷、运量大。 (3)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铁路事业发展前景可观,出现了高铁、地铁,请你谈谈铁路给我们出行带来的影响是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故答案为: (1)出现了新式教育、易服装、剪发辫、废缠足、新礼仪、新舞台等。 (2)持肯定态度;快捷、运量大。 (3)积极影响: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2】 第13页,共13页 【小题3】 本题综合考查了近代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到来,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古老的中国发生着艰难的改变。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第13页,共13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