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1认识声现象课时同步检测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八年级物理上册3-1认识声现象课时同步检测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第1节 认识声现象 一、 选择题 1. 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答案】A ‎【解析】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故A正确,BCD错误。‎ 2. 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答案】C 6‎ ‎【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故选C。‎ 1. ‎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答案】A ‎【解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传播需要媒介,真空不能传声。‎ 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 2. 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 D.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答案】A ‎【解析】‎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超声波传播也需要介质;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C错误;‎ D、人耳听到声音是有条件的,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20~20000Hz的声音人耳才可能听到、且要听到声音还要有传播介质、听觉器官要完好,故D错误。‎ ‎5. 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A B C D 6‎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 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答案】A ‎【解析】(1)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A、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音叉振动,说明声音发声时振动,故A符合题意;‎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时听声音的变化,由于梳齿振动频率不同,频率增大,音调变高,所以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6.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人耳可以听到任何频率范围的声音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最慢,故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快,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人耳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超出范围的声音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A。‎ 7. ‎(2019·北京)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 6‎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答案】A ‎【解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需要介质进行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当把空气全部抽空后听不到声音,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大。说明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7. 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 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答案】D ‎【解析】‎ 解:‎ ‎(1)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s,由v=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0.25s=85m,故A错;‎ 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 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m/s×0.2s=68m;‎ 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 s′=s1-s2=85m-68m=17m,故B错;‎ ‎(2)汽车行驶这17m共用的时间:t′=△t-t1+t2=0.9s-0.25s+0.2s=0.85s,‎ 6‎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v== =20m/s,故C错、D正确。‎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经过了0.25s到达了汽车处,而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也行驶了0.25s的时间;在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在与汽车相遇返回到测速仪时,超声波行驶了0.2s;这两次汽车与测速仪的距离差就是汽车行驶的距离;‎ ‎(2)找出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间隔过程中所用的时间(汽车运动的时间为从第一次与超声波相遇开始,到第二次与超声波相遇结束。求出这个时间,就是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汽车速度。‎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应用,如何确定汽车运动的时间,是此题的难点。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虽然是0.9s,但汽车在接收到两次信号时其其通过的路程所对应的时间不是0.9s。要从起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开始计时,到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的信号结束,由此来确定其运动时间。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对应上是解决此题关键。‎ 二、填空题 ‎9. (2019·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空气柱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 ‎【答案】(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析】(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 ‎(2)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 ‎(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10. (2019·安徽)如图,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 1500 ‎ ‎【解析】由题意可知,看到火药发光,经过10s听到钟声,可近似认为声音在水中传播15km用的时间为t=10s,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v===1500m/s。‎ 11. 张老师制作了一个声音炮(如图)。将塑料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在距离圆孔大约2m的地方叠放一些空纸杯子。用手迅速拍打塑料膜,发现纸杯被振落。此实验表明:声音能在 空气 ‎ 6‎ 中传播;声波能传递 能量 。‎ ‎【答案】空气;能量 ‎【解析】(1)固体、液体、气态都可以传播声音;‎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塑料膜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1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振动;会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振动状态;‎ 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发生变化。‎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