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雷电颂教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8雷电颂教案2

雷电颂教学设计 郭沫若 崔炉中学 王晓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和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③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能力目标:①体会语言的语气和情感 ②根据语句内容有感情朗读 ‎3.情感目标:走进屈原的精神世界,体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朗读中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情感 ‎2.教学难点:各种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有“人生几何,对酒当歌”的豪迈;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怨;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孤独……‎ 不知道同学们听过这样一句话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留给我们后人的一句激励我们的话,在屈原这个历史人物身后,有一段令人回味和反思的历史……‎ 本文作者郭沫若面对正在陷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他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 二、作者、屈原、剧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郭沫若 (1892~1978) :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 代表作:诗集《女神》历史剧 《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南冠草》‎ ‎2、屈原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战国时楚国人。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楚国被攻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3、剧情简介 全剧分为:“橘颂” “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课文节选自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 ‎ 3‎ ‎4、写作背景简介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1942年1月,时值“皖南事变,,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三、重点品读,释放真情 优秀视频朗诵和老师示范朗诵。‎ 设计理由:能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主要运用朗读法和情境教学法。‎ 问题设计:你听见了什么?‎ 点拨:我听见了风在怒吼、雷在轰鸣、电在劈闪、诗人在呼喊、火热的心在跳动的声音……‎ 老师示范朗读,学生思考;学生朗读,老师在旁点拨朗读技巧。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语调,重音,停顿,节奏;注意不同的句式(拟人句、呼告句,排比句、反复句、短句)的朗诵技巧。‎ 问题设计:你读出了什么?‎ 点拨:我读出了赞美、诅咒、悲愤、激动、难过的语气和心情。。。。。。‎ 设计理由:听然后读,学生将充分体会语气和情感。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难点感悟 分析形象 ‎1、化身屈原,感悟形象 ‎ 设计理由: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才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思考。‎ 问题设计: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2、老师总结,概括象征义 ‎3、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 设计理由: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明确知识点。‎ 五、合作探究,品析语言 这篇激情洋溢气势磅礴的人物独白之所以会读的那么琅琅上口,感染人,也在于句式的变化,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段,看看其中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注意不同的句式(拟人句、呼告句,排比句、反复句、短句的)朗诵技巧。‎ ‎(幻灯片展示:“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呀?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六、拓展延伸 ‎1、讨论交流:以下这些具体事物分别可以象征什么?(蜡烛、石灰、松菊、翠竹、风帆、绿色、火炬)‎ ‎2、搜集资料:端午节在我们本地有哪些民风民俗和 3‎ 有关屈原爱国的故事。(张贴在班级橱窗)‎ 七、课堂小结 有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拨。‎ 这篇散文诗,以奇特的想像、宏伟的气魄、火一般炽热的语言和雷霆万钧的气势,塑造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切追求。‎ 八、布置作业 建设幸福中国征文正在进行,请调动你的激情,用象征的手法,创作一首献给祖国的诗。‎ 九、板书设计 雷电颂 郭沫若 屈原: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爱国爱民  英勇无畏 ‎ 歌颂光明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东海、长江、洞庭湖――象征人民群众 诅咒黑暗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表现手法:象征――言此意彼 修辞手法:夸张——激发想象;呼告、拟人——表达感情;排比、反复——形式美,琅琅上寇,铿锵有力;比喻——形象生动。‎ 设计意图:力求直观、简洁,突出本文知识要点。‎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