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历史课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2)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下历史课件《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2)_人教版(2016部编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1)新中国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2)建国第一年同__________等___________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提出:__________年周恩来接见__________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______________,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 所接受,成为处理________________关系的_____________。 独立自主的和平 苏联 十几 1953 印度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 深远影响 国与国之间 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5.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1)万隆会议:___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___的万隆召开,是第一次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_____会议。 (2)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1955 印度尼西亚 殖民主义国家 亚非 求同存异 亚非各国 ◆易错警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 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且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原 则已经成为当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释疑解难 “求同存异”的含义 (1)“求同”的“同”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共同的任务: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2)“存异”的“异”: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意识形态。 ◆易混辨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的方针 项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的方针 背景 周恩来与印度代表首次提出、中印 缅三国倡导 周恩来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 平共处 求团结,求共识 实质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不分大小、强 弱、贫富,应该享有平等权利 国家不分社会制度,应该撇开分歧 求共识,加强团结,增进友谊 影响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 则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了 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下面材料说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 C.大国结盟的防御外交政策 D.“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A 2.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的外交政策 是( ) A.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 B.建立外交关系 C.友好结盟 D.联合中国,对抗苏联 A 3.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 “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 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 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B 4.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的 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D.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D 5.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这一情景出现 的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强大 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6.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 包括( ) ①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同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 求 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7.读毛主席语录,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毛主席语录 “应当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五项原 则是一个长期方针,不是为了临时应付的。” 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B.1955年万隆会议上 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中 A 8.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 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 A.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B.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D.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A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他 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 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 与安全的坚固基础。 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 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 会议的航向。” (1)材料一中的“两国总理”分别指的是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 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重大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会 议的航向?这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中国:周恩来;印度:尼赫鲁。意义: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万隆会议;他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还在哪次会议中展示了他外交家的风范?此次会 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日内瓦会议;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作出了巨大贡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